可贵的沉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可贵的沉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可贵的沉默范文1

《17.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迅、蕴、霎”等9个字,会写“贺、顾、迅”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祝贺、神气十足、左顾右盼”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懂得应回报父母的爱,学会理解和关爱别人。

4.学习在人物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中体会人物心理。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及歌曲《懂你》。

2.文字投影片。

3.学生查找自己最满意的生日照片或一份生日礼物。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课题,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大意。

a.学会自由读课文。

b.检查生字读音:蕴,读“yùn,不读wēn;霎,读shà,翘舌音,不要读成sà;拙,读zhuō,不要读成zhuó。

2.(出示两幅课文插图,板书课题)同学们,我们在单元导读时已大致了解了课文内容,请大家认真观察这两幅图中学生的表情和动作,试着用合适的词语形容两幅图。(如,第一幅图:热闹、兴奋、骄傲、兴高采烈;第二幅图:沉默、不安、羞愧、不好意思等)

3.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学生在同一节课堂上会有这样截然相反的表现呢?让我们再一次默读课文,找一找,哪儿到哪儿是写这一堂课的,哪些段落是写第一幅图片的,哪些段落是写第二幅图片的。

提出要求,合作学习

1.同学们在读书中一定发现了课文中对话很多,而且这件事好像就发生在我们身边,那我们就以演课本剧的形式来学习这篇课文,好吗?

2.要想演好课本剧,我们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呢?(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提出几点要求)

a.每个人都要认真练习朗读,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b.组内商议扮演老师和学生的角色。

c.画出描写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语言、动作和表情的句子,再认真多读几遍,读出人物的语气,仔细体会应该怎样才能演好。

d.共同讨论一下扮演老师和学生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然后在组内排演。

深入小组,个别指导

教师深入小组,了解一下各组学生读书情况,并在角色把握上与学生共同探讨,尤其是对阅读有困难的学生,要结合他所画的重点语句进行个别指导。

小组表演,引导评论

1.激发兴趣:哪一组愿意为大家表演《可贵的沉默》这一堂课?那我们其余同学就来做小小评论家仔细观看表演,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来进行评论。一会儿,我们来评出这一组中的“最佳演员”,好吗?

2.小组表演,老师和学生一起认真观看。

3.引导学生评出“最佳演员”,让学生说出自己的依据──结合对课文重点语句的理解,来深入体会爱的情感。如,

a.对老师的表演要做到和蔼可亲、真诚平等。

这位老师在引导学生对爱的感受过程中,非常民主,语言儿童化,“把手举高,老师要点数了!”“啊,这么多啊!”与孩子们的情绪是一致的;当孩子们与她一起点数、回头看,站起来、快乐交谈时,老师都没有阻止,而是让他们尽情表达被爱的欢乐。在引导学生回报爱的过程中,与孩子一同沉默,没有批评和教育,而是轻轻地问和提建议,使孩子们懂得回报父母的爱。

孩子们潜意识的开发、觉醒,靠老师的引导、启发,这是一位具有高超教育艺术的老师。

在评论过程中,可引导学生以扮演者的表情、动作、腔调进入评价,从而体会文中老师的形象与教育的艺术。

b.对文中学生的表演要真实自然。

在表演对爱的感受这一过程中,要表现得兴奋热烈。对“异口同声”“骄傲”“神气十足”“左顾右盼”“索性站了起来”等词句,要引导学生在评论中体会文中学生当时的心理活动:生日,带给他们的是欢乐,是浓浓的亲情,因此,他们才那么兴奋、那么骄傲、那么急于表达被人爱的欢乐。

在表演体悟到要回报爱这一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评论中体会“寂然无声”“沉默不语”“刚才追逐我的目光,此刻全躲开了”“像获得赦免”“七嘴八舌”等词句的理解,认识到孩子们的心理变化:热闹兴奋(感受到爱)──羞愧不安(意识到自己从未回报过爱)──热闹兴奋(准备回报爱)。

c.沉默的时间要足够。

文中写“足足有一分钟”,在这一分钟的沉默里,老师的沉默是有意的。孩子们在沉默中有了回报爱的意识的觉醒。因此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

第二课时

师生创造性表演,结合生活实际,升华文中爱的情感

1.激励:在刚才的表演和评论中,我们班不但诞生了“最佳演员”,还诞生了许多“小评论家”。这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来演课本剧,相信大家一定会演得更好。

2.提出要求:老师演老师,我觉得很自信;同学们演学生呢?请大家在表演中注意演好这些内容(出示):

异口同声骄傲神气十足左顾右盼索性站起霎时

寂然无声像获得赦免四面八方七嘴八舌不约而同

3.按课文叙述顺序创造性表演。

a.在表演到第9自然段时,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生日照片或生日礼物,在小组内互相讲一讲难忘的、欢乐的生日。并请两名同学给大家讲讲。

b.在表演到12、13自然段时,若班内有学生知道并给父母祝贺生日的要请这样的同学给大家讲一讲怎样做的及父母的表现。

c.在“一分钟的沉默”后,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刚才在想些什么,引导学生体会父母辛劳,为自己的成长付出的代价,教师适时播放《懂你》歌曲。

d.变换角色:学生扮演自己的家长,在家长会上向老师表达感受。

e.在表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抄下来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指导书写,记忆字形。

a.让学生说说自己记忆字形的方法。

b.“贺”,上小下大,“顾、犯,”左右相等;“恰、缓、稚”,左窄右宽。

2.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抄下来。

布置综合性学习任务

学完了《可贵的沉默》,我们肯定想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疼爱。那么,父母对我们的爱有多深、有多少,让我们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来回忆和了解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事情。

1.询问:向亲人和邻居了解,你小时候父母是怎样疼爱你的。

2.观察:了解父母平时是怎样为自己操劳的。

可贵的沉默范文2

关键词:体验学习;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4-270-01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阅读教学中的体验,是学生以教材为载体,在教师引导点拨下,自主参与的一种阅读实践活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从珍视学生的体验入手,让学生的心灵在语言中穿行,让他们个性在放飞中张扬,让体验学习真正走进语文阅读教学。

一、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

俗话说:触景生情。每个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我在教学中抓住三个环节:导入、过程和结尾,创设恰当的体验学习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置身于特定的生动的教育环境中,自然而然地去感受和体验。

案例:在教学古诗《四时田园杂兴》时,我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年四季美丽的田园风光及劳动人民在田地间劳作的画面,让学生受到感染的同时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把学生一下子引入学习的主题;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我把学生带入到多媒体课件营造的音画情境中,让学生随着音乐入情入境地读,诗意自然而然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再结合诗文注释加以理解,诗意逐渐清晰、明了;在引导学生理解“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句诗时,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情境:“这些儿童种瓜时在想什么?你想对他们说什么?”,让孩子们在问题情境中畅所欲言,从而体会到学种瓜的孩子勤劳、天真可爱和田园生活的美好。

二、让学生联系生活体验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因而教语文不应该局限在课本上,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领悟语言文字的深刻含义,引导他们从生活中体验。

案例:教《触摸春天》一文,导入时我问学生:春天到了,大自然有哪些变化?学生回答:“草地绿了;公园里的花儿开了,姹紫嫣红;燕子忙着做窝;池塘里小蝌蚪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孩子们都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说了出来。之后,我又把美丽的春天画面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来,孩子们更是情绪高涨。接着我问学生:“你们是通过什么感官来感受春天的美好?”孩子们都回答:“通过眼睛观察到的!”我追问道:“那盲童是通过什么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呢?”孩子们体验不同,答案不一。这时,我让学生朗读文果。在体验盲童安静身上“神奇的灵性”时,我让学生蒙上眼睛体验盲人的黑暗在世界里摸索的艰难,让学生深切体会到盲童安静能拢住蝴蝶真是一个奇迹!

三、让学生在思考讨论中体验

思考阅读强调的是学生在独立阅读过程中,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感知,对语文的内容、精彩片段、重点语句等进行思考、感悟、体验。

案例:教学《可贵的沉默》一课重点时,我抓住教学重点“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让学生边读边思,先让学生同桌交流,然后全班交换意见,在积极的思考、热烈的讨论中学生自然而然都能体会到:“课文中的小家伙们在沉默中终于懂得要回报父母的爱了,后来他们用各种方式回报了父母对自己的爱,所以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由于让学生在思考讨论中体验,学生朗读课文时就能感悟到的人物不同的情绪变化:开始时读出孩子们欢乐、自信的情绪和热闹的气氛;在孩子们沉默时读出内疚、后悔的心情;在孩子们明白了要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的时候,读出欢快、欣喜的语气。

四、让学生在多元评价中体验

《课程标准》强调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运用多元评价,能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产生更多、更美好的创新灵感,使个性思维和个性品质得到充分发展。

案例:在教学《永生的眼睛》一课,我让学生在多元评价中体验──

(1)评价人物:文中的一家人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引导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之后请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从而进一步通过朗读品出言中之美,感受言中之情。)

(2)评价作品:你认为这篇文章哪些地方写得好,为什么?是否还有不足,应如何修改?(鼓励学生从作者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多角度进行大胆评议,发表不同看法。)

(3)学完课文,你对器官捐献有什么新的体会?你打算做些什么?(鼓励学生课后通过办板报、广播、写倡议书等方式向家长及社会宣传器官捐献的意义。)

可贵的沉默范文3

有些人就是一棵大树。他们身上的“美好”或许平常日子难以发现,可这种“美好”那么坚定厚重,就像树一样在原野尽头,昭示着行路的人们。人生在世,可贵的是心性,是品质。这些品质,或是责任体现,或是爱之表达,或是无私付出,或是“信义”的壮举。信,是诚守诺言,坚守良知,是不欺不瞒,不离不弃。义,是合乎社会道德的义理和行为,是“大义”和“正义”。

“信义”之举是我们倡导的崇高道德之举,可以感天动地。有这样一则故事:2012年11月初,南京有家营业了11年的小理发店贴出了一则通知:“11月10日、11日两天办理退卡,请互相转告,谢谢。”原来,理发店的店主马玉剑被查出得了肺癌,且已晚期,他治疗一周后回到店里,坚持为顾客办理退卡。他说:“我不想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还欠别人的东西。”如此质朴的语言,如此诚挚的心!他信守契约的举动感动了周围人。马师傅认为:没有付出劳作,当然不能让顾客卡里的钱“烂”掉,既然自己不能再为他们理发,钱退给他们,自己心安理得。得病是不幸的,但马师傅人生最后的重大举动――诚信对待顾客,对比社会上为牟利而不择手段背信弃约的人,是多么可贵!

信义,既是对别人的承诺,也是对自己的要求。凭良心做事,并把事情做到最好,默默无声地坚持,能被历史和时光检验。1886年,为庆祝美国独立100周年,法国人送给美国一件珍贵的礼物――自由女神像。自由女神像落成40多年后的一天,美国一位剧作家乘直升机看到了“女神”全貌,他清楚地看到了雕刻精美的女神像,就连她头饰的做工都十分精美,没有丝毫瑕疵。想一想,19世纪中期,那时还没发明直升飞机,人们根本无法看到女神像的顶部,如果制造者省事一些,完全可以不雕女神像的头饰,或雕得粗一些,可他们没有这样做,法国工匠的精雕细刻让后人惊叹!认真做事,不欺良心,这种信义和女神像一样永久矗立。

可贵的沉默范文4

一、激情导入,让学生爱上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做任何事情的动力。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让小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呢?我认为,课堂上教师的激趣导入环节非常重要,是学生想一读为快的引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让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求知欲进入阅读,带着问题去读,理解重点词句,理清作者的思路,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我在执教《可贵的沉默》时,课前询问学生:“你们的生日父母知道吗?他们是怎么给你过的?”学生很激动,纷纷举起手、兴高采烈、绘声绘色地描绘了父母给自己过生日的场面。引得大家哈哈大笑。当我问:“那有谁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是哪天?”学生一下沉默了,能说出父母生日的学生寥寥无几。多数学生低下了头,没有人说话。我借机询问他们:“你们的不语可以用一个什么词语概括?”学生马上说出了可以用“沉默”这个词。上课时,我把“沉默”这两个词用红色粉笔写在黑板上,然后正规的板书了课题――《可贵的沉默》。让学生思考两者有什么关系。我是围绕文本中心,提出疑问引导学生质疑,让学生带着有趣的问题去反复地阅读文本,让他们对阅读过程始终充满着阅读的期待、思考和探索,始终保持着阅读的兴趣,使阅读成为学生轻松愉快自主建构的过程。这样,学生就会始终保持自主探索的浓厚阅读兴趣,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很有帮助。

二、培养良好习惯,让学生驻足阅读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教给他们读书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指导学生阅读中,还应把理解语言与训练朗读交融在一起,培养学生自觉、专心阅读的习惯。在阅读时,不要一心多用,要让学生静下心来阅读,同时,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做到动手、动笔的好习惯。在阅读中,不断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去阅读,以达到理解文本的目的。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与作者产生共鸣。

为求得更好、更多的有益的方法,还可以开展名人读书方法交流会,让学生利用多媒体搜集名人读书方法的故事,如教育家孔子温故知新读书法、史学家司马迁考察式读书法、数学家华罗庚厚薄式读书法……交流后,对学生的阅读启发很大。

三、循序渐进,有的放矢,让学生享受阅读

在阅读教学之前,教师应提出阅读的目标和要求。要求学生对文中重点和难点问题做好记录,可在课本上、下、左、右的空白处,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用简短的语言写下来。凡课文中的重点、难点、段落层次、主要内容、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以及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打上标记,以便与同学讨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组织学生围绕重点、难点、疑点展开讨论和交流,教师适时启发,可采用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的原则,循序渐进。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任何人都不可以代替。在阅读教学中,要多让学生读,读也是提高阅读教学水平的一条捷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读的次数多了,就会一点一点、一步一步地揣摩到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要在课堂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自主的或合作地去朗读、去感悟、去品说,学生才能互启智慧、心领神会。展示阅读体会的场面应该是“遍地开花”“百家争鸣”的场面,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当然,不当之处要加以引导。这样畅所欲言的交流,学生会很享受阅读所带来的快乐。无论是知识、智慧、情感还是其他,只有爱上阅读、享受阅读,学生才会好读书,读好书。为了克服“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坏习惯,也要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好习惯,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日积月累,学生的阅读水平一定会大有提高。

可贵的沉默范文5

教师应该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为此,下面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创设情境,营造开放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师要善于发现、激发和调动这些潜能,保护学生创新的萌芽,进而产生探索的强烈欲望。如,《可贵的沉默》一文的教学伊始,教师可播放孩子过生日时的情境,让学生说说自己过生日时的感受。再揭示课题,引发学生对课题的探究和疑问;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感受,又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参与。

二、鼓励质疑,培养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自主、探究能力

学生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对事物有新鲜独特的见解,就是学生的创新萌芽。这就要求教师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以第五册课文《可贵的沉默》为例,我分别在课题处、研读时、总结处让学生质疑,为学生提供一个思考、探索、联想的机会。

三、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培养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型探究能力

创新能力是一种能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的创造能力。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要开展语文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条件和机会,使学生的创新在语文活动中得到更充分的发展。为此,结合我班的实际,开展了以下富有特色的活动:

1.加大语文阅读量,领略课文之外的万紫千红,广泛汲取人类文明的精华,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

2.课外实践。假期布置劳技作业和体育作业,让学生合作一份手抄报。手抄报既要有在阅读中摘取的精悍文章,又要有反映假期丰富生活的文章。这样,既丰富了写作的素材,又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能力。

3.与其他学科整合,进行主题探究。语文学科中有些常识性、科学性的课文,就需要和自然学科整合,围绕关键概念和原理进行主题探究。例如《我躺在波浪上读书》一文,教师就创设“鸡蛋能浮起来吗?”的实验,当鸡蛋真的在浓盐水中浮起来时,学生欢呼雀跃。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还培养了他们对科学求真、求实的精神。

可贵的沉默范文6

您昨天批评张立鹏同学迟到的事情错了。

――一位同学

×年×月×日

我拿起纸条望着全班同学,同学们面面相觑。沉默不语。有的脸上露出疑惑的神色,有的眼里闪着畏惧的目光。唯独杨宁那双机灵的眼睛“挑战”似的望着我,我心里明白了。

昨天下午上课后,教室里十分安静,同学们正在被《可爱的草堂》一课那美丽的北大荒风景所陶醉时。突然,一个同学气喘吁吁地撞进门来,看那样子就像刚参加完赛跑运动会,衣服、头发都汗涔涔的,还“扑哧、扑哧”地直喘粗气。他这副模样,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我满肚子怒气,一看迟到的又是平时各方面表现较差的张立鹏。便厉声历色地讯斥:

“张立鹏,你怎么又迟到了?”

“我……”

他嗫嚅着好像是要说什么,但是没有说。

“你怎么样?你上课调皮捣蛋,下课欺负女同学,经常迟到早退。你还……”

我一口气地数落了他的十大“罪状”,然后才让他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难道我批评得不对吗?

下课后,我把杨宁叫到办公室询问。杨宁告诉我,昨天中午,他在放学的路上拾到一个钱包,由于等失主认领,饭也没来得及吃。张立鹏知道后,主动将自己的饭让给他吃,自己骑车回家去吃。回校路上,自行车出了毛病,跑步赶回学校,这才迟到了。

讲到这里,杨宁用内疚的口气说:“赵老师,都怪我。张立鹏做了好事,您却批评了他……”

噢,原来是这样。是我主观武断。错怪了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