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范文1

在我的记忆中,小陈是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的人。记得,去年暑假,我们去参加军事夏令营。在一个黑风月高的晚上,轮到我们站岗,那时正是凌晨1、2点的时候,我拖着训练了一天后的疲惫的身躯,迷迷糊糊地下了床,跟小陈来到了门外站岗,我问教官:“我们要站多久?”“站到5:30”教官面无表情地回答。我一听到这句话,立刻嫣了,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我有气无力地问小陈:“要不……我们回去吧?”“不行,我们既然答应了站岗,就要站到底,答应了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小陈斩钉截铁地说。于是,我只能硬着头皮站岗了。我站了一会儿,便开始数满天的繁星了,然后,我看了看小陈,只见他警惕地站着,时不时地东张西望,我见了,笑道:“你不用这么认真吧?整天东看西瞧的,小心被人家当作前来探路的小偷给抓起来!”想不到他一脸严肃地说:“你这样对工作这么不认真,迟早会出事的。”我笑了笑,没回答他。看着他这么认真坐,我想:有他坚守岗位,肯定会没事的,我先休息一下吧。于是,我便了坐下来,但是老想睡觉,我一开始忍住了,可最后终于抵抗不住瞌睡虫的召唤,靠着墙壁睡着了。

过了很久,我醒了,看了一下表,已经3点了。小陈呢?我顺眼望去,只见他仍警惕地站在门口,但是连连打哈欠,也许他经受了瞌睡虫的折磨,只要一躺下,马上就能睡着了,但是他却忍着没有睡着,顶多也是贴着墙靠一会儿。于是,我走了过去,对他说:“你先去睡吧,这里就由我来负责。”他听了,沉默了一会儿,可能他现在正在和自己的思想作斗争,终于,他一咬牙,涨红着脸说:“不行,这站岗也是我的任务,我必须完成它,对它负责,不能要任何人代替!如果我去睡了,而你也休息去了,要是出事了怎么办?”我一时语塞,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我默默地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思索着小陈刚才说的话。望着满天星星,想起我刚才的所作所为,不禁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惭愧。是啊,要是我们大家谁都不负责任的话,那世界岂能太平?

小陈他那对待工作认真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小陈,你不只一次地帮助了我,帮助了在黑暗中航行的我找到光明的码头。啊,朋友,你是我人生导航的灯塔。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范文2

一、课本阅读量研究的提出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的阅读量为,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背诵的优秀诗文为160篇,课外阅读总量应该达到100万字以上;其中,对于不同年级的要求,都有不同的具体的规定,比如,小学1至2年级背诵优秀诗文的数量为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为5万字以上。这是为小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够储存一定的知识而制定的标准,毕竟语文学科是一门语言类学科,大量的阅读和背诵是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基本途径。课本阅读量标准的制定,为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者提供了参考,小学语文教材根据不同年级应该设置多少篇课文,也将依据这个标准来制定。但以上的阅读量标准并没有对小学语文课本的阅读量做出规定,只提到了课外阅读总量,究竟阅读多少篇课文才能够对语文的学习有一个促进作用,很难给出解答,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是不相同的。但是对于教学工作者来说,课本阅读量的数值是教学进度的重要的参考标准,教师必须合理掌握教学进度,才能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的学习进度与老师的教课进度是一致的。因此,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受课时的约束,在有限的课时内安排的阅读量必须适当,否则过多会造成课业负担,使学生惧怕语文学习;过少又不能使语文水平得到提高。此外,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还受其他条件的限制,比如小学生的识字任务、基本的读写能力都需要在课文阅读的过程中完成,教学方法与阅读速度也会对所需的课文数量造成影响。基于此,研究小学课本阅读量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它能够为日后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合理性提供参考标准。

二、小学课本阅读量的现状分析

对小学阅读量现状的分析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材为例。

(一)课文数比较。课本阅读量是指课本中阅读文章的数量,包括精读课文、选读课文、阅读链接中的附加文章和练习中出现的完整的文章,这些不同类型的文章数构成了课文数。人教版教材到目前为止有多个版本,从不同时期不同版本来看,在1987年的人教统编版中,课文数是429;2001年的九义版中,课文数是507,2001年的课标版中,课文数是615,课文数增多了,相应的,课标版的阅读量最高,统编版的阅读量最低,差距一百多篇;这三个版本的作用都是相同的,都是为了教学生识字,学会基本阅读并会写作,但数量多少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一般来说,学生的阅读数量越大,语文能力也就越强,两者成正相关;根据此观点,课标版的课文数最多,阅读量最大,因此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帮助最大。

(二)不同年级课文阅读量比较。小学跨度6个年级,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是学生不断成长的一个过程,学生的心理与接受能力都会有不同的变化,因此对不同年级段的课本阅读量都有不同的要求。在研究人教版的三套教材中,将六个年级划分为三个年级段,相邻的两个年级作为一个年级段,依次排开,分为低、中、高年级,首先,横向分析,从统编版到课标版,每个年级段的阅读篇数都是递增的;从纵向看,统编版和九义版的课文数安排相似,都是中年级的课文数最多,然后是高年级段,最低的是低年级段;课标版有所不同,中年级段的要求篇数最少,高年级段的要求篇数最多;统编版和九义版认为低年级的学生应该以识字为主,因此课文篇数安排最少;而中年级阶段是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开始培养阶段,需要大量的课本阅读量为支撑,因此安排最多;课标版的安排,是在低年级段的教材中加入了不少儿歌,目的是在识字过程中考查语言的连贯性,实现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过渡,同时提供简单的背诵材料,实现语言的积累;而高年级的语文能力已经明显增强,阅读的方面大大拓展,能够阅读各种类型的文章,阅读适应能力也增强了,因此在此时应该加大阅读量。

三、对小学课本阅读量现状进行的思考

(一)课文数增多的外在因素。人教版三套教材的课文数量的变化,是由时代的变迁、教学理念的改革和更新以及教学方式的变化引起的,当然还有对学生的要求提高了。在统编版教材的使用阶段,突出强调的是基础知识,还没有阅读量的概念;在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语文教学大纲第一次提出了阅读量化的标准;而在课标阶段,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大纲的基础上,做了更为科学合理的调整。从九年义务教育大纲修订开始,语文阅读量的制定标准目的是为提供阅读量,增加知识储备,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二)完成课本阅读量任务的内在因素。阅读量任务的完成首先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学方法能提高阅读效率,加快教学进度,从而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任务;另一方面,学生的阅读方法和阅读能力也是重要的阅读因素;还有一些客观因素,比如课文的难度与课文的篇幅数都影响阅读教学的进度,从而影响阅读量任务的完成;此外,有些课文是需要背诵的,加上背诵的时间,阅读教学的进度就会多停留几天,以保证质量,进而也是影响完成阅读量任务的内在因素。要使阅读量真正发挥提高语文能力的作用,必须设置合适的标准,同时注意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创新,提高效率。

本文结合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现状,进行了相关的思考,目的是促使语文阅读量有一个合适的量化标准,通过阅读,使学生真正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又不至于造成课业负担。

参考文献: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范文3

那么,中小学语文教育存在哪些制约新诗教育的问题呢?

一、教材问题。现在的中、小语文教材普遍是按照主题单位来编排课文的。这种编排重视的是课文里的思想和知识的主题内容,却忽视了课文文体形式的差异,没有导向学生对文体之美的感受,很难建立起文体感,形成文体意识。此外,教材里,新诗的选编也有大问题。一是大部分入选教材的新诗不是按照审美标准来选的,而是根据单元主题的需用来选的。如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中,把牛汉的《华南虎》与郑振铎的《猫》、沈石溪的《斑羚飞渡》、布封的《马》和蒲松龄的《狼》列在一起,形成一个“动物文学”单元,但选编者可能没有想到,牛汉的《华南虎》这首诗既不是“动物诗”,也不是“生态文学”。这首诗中的“华南虎”只是生命的隐喻,是诗人对知识分子和诗人处境的时代描述与思考。二是对入选新诗进行改编,使原作之美丧失。这是中、小学语文教材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只是入选的新诗经过了改编,其他名家名篇也都经过了改编或缩写。三是选入或编写了一些劣质新诗。如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里的《延安,我把你追寻》,就是一首缺乏美感的朗诵诗,它过分强调主题思想,缺乏语言之美,几乎没有诗意。四是新诗选编缺乏连贯性与审美逻辑。如,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四年级上、下两册里的比例就失衡,上册里只有一首新诗,下册里有三首,而且它们之间没有任何审美关联。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新诗更是编排很乱,初二课本里没有新诗,而初三课本里儿童诗的比例比初一课本里的大。按照审美逻辑,初一课本里可以多选儿童诗、少年诗,初二、初三课本里可以多选青春诗、抒情诗,可是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里的新诗就毫无审美逻辑和难度层次。

二、教法问题。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很多语文老师不会讲新诗。教学参考书也没有给语文老师很恰当的指导。很多小学语文老师一遇到新诗课文,就跳过去,干脆回避。还有的语文老师只是简单地带学生朗读几遍,或者把新诗分成一段一节,分析段落大意,归纳中心思想。有的语文老师压根儿就不懂什么是诗,不知道什么是意象,不知道什么是意境,也不会带领学生感受意象,进入意境;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里,新诗也只有思想品德教育价值。笔者曾去一所中学听语文老师讲新诗,这位老师给学生们讲郑愁予的《错误》,竟然让学生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你们觉得这首诗是男追女,还是女追男?”问的很可笑,完全把一首很轻灵的抒情诗的美感粗浅化了。古诗词的讲授,他们也不过是按照传统的方法去教,先是讲解里面的生字生词,然后带着学生把古诗词翻译成现代文,然后归纳思想主题。

三、教师素养问题。很多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和新诗素养是非常欠缺的。这与大学的中文教育和教师教育有关。现代很多小学语文老师是教师教育学院毕业的,学的是小学语文教育专业或者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这两个专业毕业的学生普遍存在一个文学修养不够,文学基本知识掌握不系统的问题。另外,现在各师范大学中文系重视“文学史”系列课程,也很重视“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却缺乏对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文本的解读能力的培养。很多大学教授从来没在课堂上教学生解读、分析与欣赏过一首新诗,他们自己也只能模模糊糊地给学生讲些空洞的所谓“知识”与“理论”。因此,这些大学生在中文系学了四年,甚至有的还读了中文研究生,可他们不会细读文本,细品小诗。当他们走到语文教学岗位上,面对一首新诗的时候,他们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解读,不知道从哪里入手。

四、考试问题。多年来,中小学语文考试基本上回避新诗。试卷中的阅读理解题目,大部分都是“心灵鸡汤”类的短文,因为这些短文很容易归纳主题思想,很容易找到标准答案。小升初、初升高到高考的语文试卷中的作文,绝大部分都是写材料作文。之所以考试都以写材料作文为主,主要是因为材料作文很适合学生表达老师们想要的观点。应该说,材料作文是作文的一部分,作文不可回避这种写法。但材料作文不能成为各种语文考试的最主要的作文题目。最令人费解的是,语文高考极少鼓励学生写新诗,甚至还明确表达“诗歌除外”,这其实是语文教育自相矛盾,画地为牢的表现,也是语文考试片面性的证明。

以上几个问题,都制约着新诗教育,当然也导致了语文教育不可能真正全面培育学生语言能力,并感受母语魅力,体验创造母语的快乐。那么,新诗教育要提高,要改进,需要如何推进呢?

第一,语文教材要修订,让真正的优秀新诗进小学、中学语文教材。而且教材编写要显示诗歌教育的逻辑。需要体现新诗学习的规律,把现代新诗的文化脉络和审美追求融进教材里。比如说,小学语文教材,低年级的课本里可以选些精美的儿歌、幼儿诗和童话诗,中高年级的课本里可以多选些有趣的儿童诗,可以是优美的抒情诗,也可以是生动的童话诗,还可以是幽默的叙事诗。而初中语文教材,初一里可以适当选一些儿童诗,到了初二、初三,则尽量多选些少年诗、青春气息浓郁的抒情诗。高中语文,则可以多选五四现代新诗、“朦胧诗”和“后现代诗歌”等比较有深度的新诗。

第二,诗歌教学要提高,就要改进新诗的教法。新诗教法,不能简单地分段落讲述,归纳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新诗教学要从新诗的语言技巧入手,让学生理解语言之美,才能达到让学生领会诗歌的思想和情感。没有进入新诗语言的门槛,就难以体验新诗之美。新诗之美,美在语言,美在意象,美在思想,也美在新诗有它独特的艺术气质与现代追求。

第三,提高教师的诗歌素养。语文教师要教好新诗,要把新诗之美展现给学生,真正能够引领学生进入诗意的空间,体验新诗之美,自己就得会读诗,善于解读新诗,能够把新诗里常用的修辞、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新诗内在的节奏与情感转达给学生。当然,语文教师要提高诗歌素养,得多读新诗,要学习一些基本的鉴赏方法,语文教师最好要会写新诗。

第四,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让新诗进入考试试卷,让新诗阅读成为检验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一个好的方式,让新诗写作成为检验学生写作能力的一部分。尤其是高考,再也不能武断地“诗歌除外”了。平常的作文和语文测试,也要尽可能让学生练习新诗欣赏与写作,让学生从新诗里找到语文之美之趣。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范文4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趣味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和发展,当前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也慢慢随之变化和发展。在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越来越重要。作业的设计布置是巩固和拓展语文课堂知识的表现和手段,是培养和提高小学生语文技能的基础。小学新课程改革从各个方面提出了关注小学生的成长和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全新理念和观点,所以小学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和创新。下面就针对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做了探索和实践的讨论。

一、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原则

1.趣味性原则

小学教育是以儿童为教育对象的工作,所以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方面应该充分体现出趣味性和活泼性。因为,现在的小学生大部分都有着活泼、热情、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所以在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上要充分体现作业的趣味性来激发小学生对语文作业的兴趣,以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的思维能力。但是,现在传统的作业设计都是一些呆板、枯燥、趣味性低的机械式的抄写内容,有的还是一些脱离现实生活,没有一点意义和价值的题目,导致很多小学生对这样类型的题目没有一点兴趣。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小学语文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心理,站在小学生的思维角度去设计,尽可能地设计出新颖、科学、趣味性强的题目。如人教版新课标小学一年级课文《哪座房子最漂亮》的作业设计,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画出心目中最漂亮的房子,并写清楚你为什么觉得它是最漂亮的,最后和同学分享。这样,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通过画画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自己的故事体现它的意义所在,并且学会和同学分享自己的乐趣。

2.主体性原则

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教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和重视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和差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对什么事情都充满着好奇,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激发他们对语文的求知欲和学习语文的兴趣,让他们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型的学习方式。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上,要符合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和差异,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水平,设计出不一样的作业内容,让所有的小学生都能在作业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乐趣。如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古诗两首》的作业设计,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掌握程度设计作业,针对基础比较扎实,理解能力比较高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比较难的题目,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针对一些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设计一些简单易解的题目进行巩固和提高,对古诗背诵时间的限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来制定。这样,就能很好地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方法和途径

1.提高小学语文作业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以前,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只是单一地对课堂课后习题的补充和抄写,作业的内容也只是乏味无趣,没有联系生活实际,过于形式化。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学生对重复的题目产生了厌倦和排斥,很多小学生为了完成任务也只是盲目地抄写作业,并没有主动去思考和探究。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语文作业的时候要充分体现作业的趣味性,符合作业设计的原则,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主动完成并且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三年级课文《我们的民族小学》的作业设计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去收集关于每个民族小学的生活和特点的作业,让学生体会每个民族小学生活的乐趣,激发、巩固和提高他们对课本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2.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深化每一个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作业的设计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每一个学生的差异,注重每一个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作业中要充分融入学生的思维和观点,设计出创造性和开放性的习题。如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三年级课文《玩出了名堂》的作业设计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先去玩自己认为有趣有价值的游戏,然后再想想自己这个游戏有什么值得探索的,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还有很多原则和策略,上面只是其中的一些基础性原则和策略。在实行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作业的趣味性和学生的主体性,设计出有创新、有价值的题目,提高和巩固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让小学生在快乐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实现和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目标。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范文5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读写结合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6-0199-02

阅读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使学生在课内习得方法,然后在课外得到发展。正如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如何将小学的阅读和习作教学结合起来,发挥语文的示范作用,进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技能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重视教学环节,抓好读写训练

读写结合训练,要给学生的思维架起一座知识迁移的桥梁,让学生从读的"此岸"到达写的"彼岸",再回到读的"此岸"。如此不断往返,就能达到提高读写能力的目的。期间,必须抓好不可忽视的三个教学环节:首先是读。阅读课文通过师生双方合作,一般做到读懂题目重点,读懂内容中心,读懂思路详略,读懂词句内涵。

其次是悟。悟就是在阅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把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方法连接起来,积极思考。

再次是写。写就是把自己在阅读中悟到的道理及方法运用到写作实践中,逐步形成写的技巧。这一环节要突出训练重点,要发挥课文的示范引领作用,要揭示思想内容和表达形式的联系,教给学生方法,指导学生正确运用表达方法。如我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后,我让学生借鉴作者心理描写的方法写习作《我的妈妈》。

二、重视单元重点,抓好读写训练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是按照主题组织单元。每篇课文都有一个训练重点。这些重点组成了语文学习中知识结构链条。因此,围绕单元训练重点,抓好阅读和写作的联系点,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就能不断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组训练重点是: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为了突出单元重点训练,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我除了结合重点抓好"读"外,还有意找读写结合训练点让学生进行写的训练。如:仿照《"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的写法,写一写你身边最熟悉的一个人。

三、重视词句教学,抓好读写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小学阶段要"强化词语训练,淡化篇章分析"。词和句的训练是篇和章的基础,而词语的教学要重点引导学生能够理解、积极积累、内化运用。对特别优美的词句要捕捉与发现,还要摘抄和记忆。如教学《再见了,亲人》讲到"雪中送炭"一词时,我先让学生理解字面意思,然后理解其基本含义,最后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含义。这样的词语教学,体现了教学的层次性,提高训练的强度,丰富训练的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累词句,人人备好词语的抄写本,随手记上看到、听到、读到的精彩词句,丰富词句的储备。至于句子教学,一般经历学习理解、背诵积累、内化运用三个层次。而理解句子,通过解释词义、疏通句子、弄清句式、了解作用、品读欣赏。对于含义深刻、结构复杂、生动形象、表现中心、地位重要的句子,我会当重点引导学生学习和训练。

四、以课本为载体,精选读写结合训练点

读与写要实现两者之间有效的结合,重点要利用好语文课本这个最好的载体,在语文课堂中结合教材的设计,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为学生习作实践提供仿写借鉴的对象,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进而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范文6

关键词:语文学科;语文教材;语文教学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表现方式质朴,强调打好写字、读书、说话、作文等基础。课本选文来自古今中外,题材丰富,体裁多样,富有童趣,情感性强,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并渗透爱国情感、合作意识、环保意识、科学精神、进取精神等教育因素。教材中的练习设计,尤其是单元练习,不仅仅是重点课文内容的深化,而且是语文能力的拓展,体现综合性。教师要随着教材的特点调整教学方法策略,更适应时代需求,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在教学过称中要结合生活实际,适应时代需求,全方位教学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及主动思考积极性;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丰富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强调教材情感的深层挖掘,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纲举目张,转变思想

教师在教学前要深入钻研新教学大纲与新教材,把握住大纲的指导思想、教学目的及注意事项。及时转变教育思想,教学过程中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树立新的人才教育观,强调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理解“为学生打好进一步学习的初步基础”虽然也是义务教育的一个方面,但是不能将其变为单纯性地升学教育,离开大纲与课本要求而陷入“应试教育”的误区大搞题海战术。语文教学过程教师应以以培养多层次、多规格的人才为目标,在追求学生升学考试成绩与知识水平提高的同时注意有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身体心理、科学文化、审美、劳动技能等素质的教育。课堂上教师应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依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特点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均衡发展。

二、丰富教学模式,强调以生为本

在教学中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作为教师,应扮演一位引导者的角色,以教材为基础,为学生提供明确的任务去做,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各个教学环节,鼓励他们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幻灯片、视频等,充分发挥多媒体直观、生动、形象的优势,展现有声有色、身临其境的真实画面,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思维。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多媒体,预先查询讲课的相关资料,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落花生》这篇课文时,可以在备课时通过多媒体收集一些关于花生生长各个阶段的图片及视频资料并配以播音员朗诵课文的动人声音,为学生创设一个多姿多彩的阅读世界,使一开始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巴金先生的《鸟的天堂》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预先让学生收集关于鸟的天堂的图片及文字资料,在正式授课前相互交流自己收集到的这些图片和文字资料,然后和学生一起朗诵课文,欣赏鸟的天堂的美。

三、注重教材情感的渲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引导者的地位。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具有文化气息浓厚、思想内容深邃、题材涉及面广泛的特点,注重学生情感的发展,既有对母爱的赞美,又有对祖国的热爱,还有对大自然的敬畏。情感普遍存在于教材的每篇课文。因此在备课时要充分准备,深度挖掘教材,在教学时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饱满的教学激情,“以情育情”,用自身的情感来触发学生的情感神经,使学生快速地进入情感体验。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有必要从情感陶冶角度出发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个性,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使学生全面发展。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注重对学生情感的激发和引导,还要注重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和体验,使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互动,促进师生情感的融汇。

参考文献:

[1]李英.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08).

[2]郭艳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J].学周刊,2011(5).

上一篇美文朗诵

下一篇作文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