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历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历范文1

班主任必须全面掌握心理学知识,尤其是要掌握中小学学生心理特征。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时刻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及个性差异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都很高,如果学生的发展有了偏差,大多会受到责难,从而给学生造成无形的心理压力。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关注不但有利于因材施教,而且有利于根据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最终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

二、要充分尊重学生

学生的自尊心是一种个人要求受到集体和社会尊重的感情基础。它是学生积极向上、努力克服缺点的内部动力。如果班主任教育方式的不当,往往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造成学生的心理负担。作为班主任,要友善对待每一名学生,要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温暖,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期望。要正确看待学生及其对自己提出的意见,使学生放下心里顾虑,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对于学生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枯燥的说教往往事倍功半,而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不仅能有效地温暖心理问题学生的心灵,有效地探通这些学生思想深处的小径,更会使他们心灵复苏,走出心理误区。

三、心理健康教育要体现在各学科教学中

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减轻学生心理负担、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正确对待心理负担,树立战胜不健康心理的自信心。

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以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为目的,以相关学科知识为联系纽带,突出课堂知识的新颖与多变,使学生想学、愿学,使学习变成一种乐趣,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与参与意识,也增强了学生的努力拼搏的观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四、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运用多种形式

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通常会出现心理压抑的情况,他们渴望得到家长、教师、同学的支持和理解。

要提高班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班主任应以面向全体学生为主、个别辅导为辅,让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真正走入课堂,走入学生的生活。活动中应突出活动特色,如情境模拟、角色扮演、专题讨论等等,要依靠班级集体的内聚力作用与心理健康教育对象,使个体通过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活动获得心理体验,最终在集体目标的指引和集体行为的带动下化解心理问题。

班主任要有目的地依据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恰当运用心理辅导教材,设计新颖的辅导活动,上好心理辅导课,从而有效地帮助心理问题学生克服心理困扰,帮助其他学生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组织各种心理学知识讲座,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是学生减轻过重心理负担的基础。指导学生参加学校建立的心理健康咨询室、倾听心理专家顾问的辅导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和别人进行感情交流,交流思想和感受,减轻心理负担。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历范文2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局限

(一)教育范围与程度不能兼顾

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面向正常大学生和少数心理障碍学生的教育和治疗。发展教育采用心理健康课与宣传活动方式帮助大学生解决成长问题,通过心理消除心理疾患。发展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强调心理潜能开发和人格完善,学会应对生活压力的策略和能力;矫正治疗注重学生个体的具体问题分析,深入学生内心,消除心理障碍。然而,矫正治疗的是少数,影响程度停留在浅层。需要探索一种新的模式取二者之长补其短。

(二)对生命教育的误解

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探讨主题多为自我意识、人际关系、心理障碍等,只在涉及自杀预防问题才会面对“生与死”的主题;不胜枚举的大学生自杀事件发生后才感慨生命意识的薄弱。事实上,生命教育本应是所有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

(三)教育方式有待创新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一般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课程体系来构建。基本上是以心理学知识体系为线索,注重学科逻辑结构,兼顾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容易与高校现行的学科教育相沟通为教育者接纳[1](P72)。但心理健康教育不单是心理学知识普及,在心理上需要因人而异,学术式的学习只是理论知识,心理健康教育更注重知识应用。

二、引入体验式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必要性

当代大学生更注重个体性,自我意识强,追求自我表现。因此,说教式教育会引起大学生反感和抵触。

心理健康教育更注重学生情绪和情感体验,从生命意义的角度去帮助学生看待和理解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教育学生知道生命可贵,爱惜生命;教育学生在尊重别人生命的同时学会宽容。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能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事倍功半。

(二)可能性

体验式生命教育具有其理论基础。《孔子家语》中说:“不观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巨海,何以知风波之恶?”美国心理学家杜威(John Dewey)提出体验式学习论,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在做中学,经验加反思。罗杰斯(Carl Rogers)则提出了体验式学习的4个特征:个性化参与,学习动机内发,学习者自我评价,对学习者产生渗透性影响,优势在于有直接经验和情感体验。库伯(David Kolb)提出体验式学习循环:从具体体验,到反思性观察,再到抽象理解,最后主动实验,循环往复。其中伴随有情节记忆和情绪记忆,学习效果更佳。而且实用智力和默会知识,例如理解力、领悟力、判断力、创造力等,都是从直接经验中获得的。

体验式生命教育具有其实践基础。1934年哈恩(Kurt Hahn)在英国创办了用来训练年轻海员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海船触礁后的生存技巧的外展训练学校,提高了海员的生存率[2](P9)。后来体验式训练的对象扩展到军人、学生、工商人员等,训练目标扩展到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体验式教育模式在中小学教育中运用广泛,例如快乐教学、成功教学法等。

三、体验式生命教育的概念

(一)体验式生命教育的涵义

体验式生命教育,是指教育者以生命教育的目的、生命教育的内容为依据,运用体验式教育的思路和方法,设置相应的活动或情境,让学生自主体验、积极探索,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焕发出生命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并促进学生真正的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感悟生命、提升生命价值的一种教育模式。

(二)体验式生命教育的模型

结合库伯(David Kolb)的体验式学习循环,推衍出适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体验式生命教育模型,其步骤如下:

1.具体体验。要求教育双方都了解大学生日常心理现象、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教育者结合大学生的实际,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创设有针对性、启发性、开放性的教学情境。受教育者在教师的引导下完全投入到实际体验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扮演导演角色,指导感受和发现。此环节可采用模拟演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实地考察、亲身体验等形式。

2.观察反思。体验式生命教育强调的不仅仅是体验本身,而是通过体验活动形成受教育者自己的认识和看法、感受和领悟。此环节可采用小组或集体讨论等形式。

3.抽象归纳。体验者在自己的感性认识、观察分析基础之上抽象出合乎逻辑的概念和理论,从而实现对体验的超越,完成知识的内化和重建。

4.主动实验。体验者在新的环境中运用先前总结出来的理论去解决问题、作出决策,并对其效果加以验证。毕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不是单纯地传授给学生一些心理学常识,更多地是希望学生能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积极生活的心态。

整个体验式生命教育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遵循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亲历性、情感性、反思性、缄默性等原则。

四、体验式生命教育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

亲身体验法。大学新生都会在入校伊始出现不适反应,心理健康教育就应适时推出“大学生适应不良”这个主题,以大学新生的亲身体会为基础,掌握适应方法。

角色扮演法。对“珍惜生命”、“亲子关系”的主题,可以由大学生扮演父亲或者母亲角色,在一定的时间段内负责照顾“孩子”——一枚生鸡蛋,尽可能地保证它的完整,并主动为之赋予意义。通过角色扮演,使大学生感受到为人父母需要付出的心血,同时也感受到生命成长的不易。

实地考察法。去医院、工厂、企业、矿井、农田等实地考察,了解实际工作状态,使职业生涯规划就不再是纸上谈兵,使未来的生活变得形象生动。

案例分析法。大学生该不该谈恋爱?为什么要谈恋爱?怎么谈恋爱?失恋了怎么办?能不能同居?这些都是年轻大学生们关心的问题,为澄清大学生对感情的困惑和迷茫,可以以大学生恋爱的典型案例引发他们对正确恋爱观的思考。

当然,高校心理健康体验式生命教育方式还很多,可结合应用。总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可视听与体验的机会,将心理学知识还原到日常生活中,激发学生主动感知思考与验证,深入学生内心,激发潜能、健全人格,真正实现其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参 考文献:

[1]屈正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分类探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1).

[2]大卫·库伯.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历范文3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

高职院校大多由于建校较晚、办学观念尚在转型中、生源素质存在差异性、心理健康教育师资较为匮乏等原因,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搭建切合高职院校工作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恐怕还有一个较长的学习和自我探索过程。

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工作现状的比较分析

江西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了一个突飞猛进的进步,大部分高职院校在这期间设置了专门机构、匹配了人员、落实了场地,搭建了工作平台。但相对普通高校而言,无论是质还是量的方面,都仅仅只是个开始,要将这一工作贯彻落实到位任重而道远。

截至2007年4月26日,全国共有高职高专院校1109所,队伍庞大。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突出,亟待研究对策。2002年至2007年五年中,江西高校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六届新生进行了心理普查,通过对普查资料的综合分析发现,普通高校新生中症状痛苦水平高的前四个因子项分别为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突出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学习障碍、情感问题、自卑等几个方面,而高职院校新生中症状痛苦水平高的前四个因子项分别为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强迫,突出的心理问题则集中表现在新生适应、人际关系敏感、敌对行为冲突、就业压力等几个方面。同一时期,因心理问题在我省高校引发的学生人身安全案件中,普通高校大多为自伤案件(自杀、自残),高职院校多为他伤案件(个人报复,使用锐器打群架等)。通过对我院六届筛选出的8769名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学生约谈后与普通高校进行比较发现,这和两大类高校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成长教育背景以及其自身的文化素养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孩子的问题就是父母的问题、家庭的问题。为此,高职院校要完成教育培养目标,培养身心健康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研究并搭建切合高职院校学生实际与学校管理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平台势在必行。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平台建设的探索

应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构,构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机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使它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中发挥作用,必须建立和完善保障机制,才能使这一工作落到实处。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平台,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建设,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门领导机构。2002年,我院成立之初,成立了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委员会,由院长任委员会主任,直接领导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执行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具体事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委员会的成立,充分显示了学院领导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认识上到了位,这有助于学院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到人才培养与教育的观念中,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贯彻落实奠定了基础。同年,我院加入了江西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隶属江西省教育厅),在管理上理顺了关系,在业务上直接得到了权威专业机构的扶持,为学院规划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清了思路。

单独设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以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场地、人员、资金等落实到位。就我省而言,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大多不是独立设置,有的挂靠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有的挂靠在学工处,也有的挂靠在医务所。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咨询部门功能单一为心理咨询、组织结构为挂靠性质、咨询人员非专业专职等原因,致使场地套用,人员互用,资金挪用。再加上在认识上存在心理问题就是思想问题、做学生思想工作的人都能做心理咨询工作的误区,心理咨询工作基本上流于形式而难以开展。为此,笔者认为,考核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定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机构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咨询场地与活动的开展、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工作、调查研究与课程建设、财政保障等作为评估标准执行,以保障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名副其实。

成立院系德育工作小组,建立院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及班级心理保健委员制度,健全并完善学院、院系、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体系。首先,各系分别设系德育工作小组,负责本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系书记任组长。在小组中专门设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干事岗位(由有专业背景及心理咨询培训经历的兼职教师担任),业务上与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对接,管理上与系学生工作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密切联系,并直接对本系学生的身心健康负责。其次,建立班级心理保健委员制度。全院所有班级必须选派一个心理保健委员进入班委,负责本班学生的心理保健工作及对外联络。

研究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划与相关制度,切实加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标管理及任务建设。加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软硬件建设,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规划及相关制度。高职院校要有明确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划,制定近期、远期工作目标及实施方案、工作总结等,并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规划之中。我们学院成立之初,就制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五年规划,并将此规划纳入到学院总体规划中。在第一个五年规划中,我们创建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机构和组织部门,制定了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的各项相关规章制度,组建了心理咨询教师队伍,开展了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课题研究,并应用研究成果开设了《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常规活动,进行了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及建档工作。目前,我们已经进入到第二个五年规划中,这期间,我们将着重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课程建设、网站建设及发展心理咨询服务工作。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学院、系、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高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业务水平。首先,要确保专职心理咨询教师的数量与质量,这是提高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保证。按照心理咨询教师与学生人均比不少于1:3000的要求组建心理咨询教师队伍,专职心理咨询教师的配置必须具有心理学等相关专业学历且取得专业心理咨询教师资格,在第一个五年工作经历中接受一个周期的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35岁(含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要求取得国家级心理咨询师的资格,35岁以上的必须取得省高校心理咨询教师资格。每个高职院校至少要有一至两名专职心理咨询教师。其次,通过讲座及心理健康教育假期培训班的形

式,大量培训院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高院系学生管理者、心理健康教育干事、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业务素养。再次,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基础知识》及《心理素质拓展训练》两门必选课,培养班级心理保健委员,提高他们的上岗能力。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增强其化解心理矛盾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能力。

强化管理功能,建立学生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合署办公模式,缩短工作流程,促进沟通,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快速高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直接面向学生,一定要保证信息的有效畅通。学生在想什么?他们有什么心理需求与困惑?学校管理给学生提供什么服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给学生什么样的观念?学工部门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在第一时间开展调查研究,提供可行性报告及相关工作的建议。主管领导可以针对情况迅速召集片区会议,就可行性报告的内容迅速分解任务,并责令各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合署办公的模式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快速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它避免了管理上的交叉,有助于提高工作的时效性与实效性。同时,合署办公模式也是目前高职院校突破目前管理上“大而散”所造成的疲沓与脱节的瓶颈、促进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最大限度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的重要途径。

坚持以学生为本,拓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渠道,开展“六位一体”的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形成全方位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高职院校在经历起步时效仿普通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过程之后,一定要研究自身的特点,开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渠道,制定出符合本院学生实际及学院管理工作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历范文4

〔关键词〕心理案例;资源;共享;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2)16-0004-03

心理案例是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发生的心灵故事,是心理教师在实际教育工作中的真实经历,是蕴含着心理教育理念与理论的典型事例,是足以引发心理教师思考和讨论的特殊事件。目前,心理案例由于受时空、管理模式等因素制约,其开发与使用仅局限于教师的个人和小群体的个体行为,开发与使用效益较低。我们认为,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心理案例的共享与管理机制存在一定的缺陷。如何实现心理案例的有效研究,如何促进心理案例在心理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中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构建心理案例的共享与管理机制非常有必要。

一、思索心理案例资源共享的必要

1. 分散、封闭的管理体制影响着心理案例资源的共享

心理案例属于教育资源的一种类型。如果从业教师能集中群体智慧,开发和利用这一资源,既能使心理教师轻松自如地运用手中的现有案例进行宏观调配,开展案例教学,又能为心理教师提供“以案例为载体的行动学习”的案例分析与研究提供支持和保障,但目前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阻碍了心理案例资源的共享。

目前,心理案例资源有的来自于学校专业的心理辅导员的精心收集,有的来自有责任心与敬业精神的班主任与德育工作者的工作经历,更有普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历的典型故事。这些案例资源由于经历者隶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对心理案例资源的职业敏感性的不同使资源的收集、汇总、管理、利用的意识也不同。另外,各个学校之间缺乏沟通与联系,每个学校在封闭的状态下,管理和利用着自己的心理案例资源。心理案例资源这种自成一体、各自为战、条块分割的单一、分散、封闭局面,阻碍了心理案例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教学与德育工作者的研究服务的目的的实现。如果增强统一管理和横向联系,增强管理者的收集意识,形成资源的综合、集中、开放、共享机制,将有利于心理案例资源的有效利用。

2. 匮乏、零散的案例资源现状制约着心理案例的共享

目前,心理案例资源的价值与潜在优势没有被充分挖掘和全面认知,这固然与心理案例的教学与研究正处在起步、探索阶段密切相关,更为重要的是,一些深层次的因素和问题直接影响甚至制约着心理案例的实际使用价值。

一是精当心理案例相对匮乏。

目前典型性、规范性、思想性、教育性俱佳的心理案例仍然缺乏,远远满足不了心理教师教学与研究的多样化需求,如何解决案例资源的规范化建设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思考。这是因为:第一,到目前为止已公开出版的来源于学生实际的心理案例用书数量还不够丰富,种类还不够齐全,质量还有待提高。第二,心理案例资源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及时充实与更新,这是心理案例的生命力所在。第三,由于整理案例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案例的归整也不算研究成果,对教师职称晋级评定帮助不大,教师更愿意花时间去做学术研究和,而不是参与案例编写和案例资源研发。第四,在案例文本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等方面也相对滞后,缺少对心理案例特质的系统性研究,有些甚至直接从互联网上和报刊杂志转载而来,没有根据心理辅导与研究的目的进行必要的加工、改写,挖掘出可供探讨的深层次内容,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心理案例的整体有效性。

二是心理案例体系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由于保证心理案例资源自由交换的规范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定,缺乏有效的案例资源开发合作机制,教师大多根据自己对心理案例的理解和认知自行研发所需的资源,这样开发出来的案例资源难以具有心理内容的覆盖性、应用性和系统性。同时,不同案例资源类型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难以实现同一主题下不同载体案例资源的有序整合。案例体系的不系统性和不规范性,与心理教师案例资源需求的无限性和多样性之间的矛盾,直接影响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推进。

二、建构心理案例资源共享的路径

如何解决学校心理案例资源建设及管理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笔者结合我校近几年实践、探索的经验,试从心理案例资源建设的共享模式方面作简要介绍。

心理案例资源要实现共享必须借助一个平台,这一平台的搭建既依赖于技术层面上计算机网络服务系统的支持与形成,又取决于热心和熟悉心理案例资源收集、研发与运行的业务行家。以往这一行家群体采用了自上而下的产生模式,即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相关组织(教研中心)与人员实现这一平台的搭建、运行与维护。这一产生模式不一定符合学校小范围内和初创阶段的实际特点,笔者还是比较推崇由教师自发创立、学校重点扶持的一种自下而上的产生模式。这一模式以教师直接参与资源建设为主,各条线教师集体合作来完成对心理案例资源的建设,然后以共享的方式普及到学校甚至是校际。这一模式的关键是建立一个“学校心理案例的共享平台”。

1. 共享平台的建构理念

以“立足资源建设、植根共享目标、倡导动态管理”为宗旨,致力于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改革的综合创新,面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线教师和学生,提供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较为完整的操作支持、解决方案和资源服务方式,定位于促进心理案例资源研发集成与共享、心理案例的专项研究、网络心理案例研究模式的推广与实践、案例研究的交流与成果传播的一个结构合理、内容科学、标准规范、功能完善的服务性平台。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历范文5

【关键词】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团体心理辅导

中职学生,是指正在接受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其年龄一般在15、16至17、18岁之间。从大多数的心理学观点来看,他们属于青年初期,是学生身心发展最迅速、最旺盛、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各年龄发展阶段的最佳时期,又称为人生的黄金时代。

中等职业学校的多数学生除了学习成绩较差外,思想道德素质尤其有待于提高。特别是一些家长把自己在家难以管教和约束的子女送到学校来,其主要目的就是要让学校能管住和教育好他们的子女,让他们的子女在学校里经过教育和学习能够从一个“失败者”转变成一个“成功者”走向社会。这就是说,与其他类型的学校尤其高校相比,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工作所针对的情况更为复杂,所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所担负的责任更为沉重。笔者结合工作经历,谈谈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心里活动规律,采取各种方法和措施,调动一切内外积极因素,维护个体心理健康,培养良好的心里素质,促进其整体素质提高的教育,是一种预防式教育。造成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是社会影响、家庭环境和教师的教育方法等。它反映了社会、家庭及学校教育等方面的许多矛盾,只有了解学生存在问题的成因,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去避免它。

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坚持整体性原则,要求学校各方面协调配合、相互支持,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本文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探讨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及对策:

一、发挥职业学校的特色,结合各种专业,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如各种技能竞赛、文体表演、模拟操作、社会实践,等等,既增加了学校生活的情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各种素质能力。活动中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坚韧、勇敢、细心进取等优秀品质,锻炼其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注意力、观察力,促进人际交往合作能力。其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对学校和班级的情感和责任,使他们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另外,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师生平等对话情感交融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化解和心理健康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学生的人格

在校学生有相同的学习生活条件,有年轻人共同的心理特征,有相似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但也面对着共同的发展课题,如成长的困扰,主要是他们在学习、交友、人际关系、就业和恋爱中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在良好气氛下展开交互作用,使他们认识自我不断调整。团体心理辅导正是为了培养人的信任感、归属感和责任感,形成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助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相互交流、共同探讨、鼓励分享最终实现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社会适应性、促进人格成长和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属于活动课程,通过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真实的心理体验,掌握实用的心理知识和心理调节技术,来促进心理健康地发展。

三、加强对学生的正面自信教育,激励学生的发展

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必须利用各种手段、各种途径树立起他们的信心,增加其动力,让他们始终对成功保持强烈的期待。这就要求教师和父母对学生的成功抱有信心,并不自觉地把这种期待暗示给他们,使他们感受到期望,从而增加自信和动力。除此而外,还要不断强化学生的优点。行为心理学认为:学生的优点是被强化出来的,缺点也是被强化出来的。要使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家长、教师就要正确运用强化原理,用表扬、鼓励、赏识、奖励等方法强化他们的优点,同时要包容甚至忽略他们的缺点,让他们的缺点逐步得到克服。

四、加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教育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唤起他们的参与兴趣和活动热情。引导学生成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社团组织,通过举办心理健康自助活动,如:举办心理知识宣传周、优秀心理健康征文、趣味心理游戏对抗赛、心理摄影比赛、心理漫画展,组织学生自编自演心理剧等,强化学生的自觉参与意识,使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健康意识深入学生人心,营造校园健康活泼向上的心理气氛。

五、加强教师学习,提高教师心理素质

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恰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其次教师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师的职业特征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教师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最后要对教师广泛开展心理学知识的培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改进和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共同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历范文6

湖州师范学院自2012年秋季学期,面向全体新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设置2个学分、36个学时,纳入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为切实加强课程教学管理,学生处、教务处和教师教育学院心理学科联合成立教研室,由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具体负责教学组织、科研工作和学科建设。教师资源主要有:从事心理学专业教学并承担学生日常心理咨询工作的专任教师,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有心理学专业背景或考取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辅导员。教研室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和研讨,形成了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课件等课程资源;组织教师公开课,课程组集体点评、交流教学经验;分教学专题拍摄视频资料,利用网络媒体推广优秀教学经验。经过两年的课程建设,取得了良好的课程效果,受到了领导、职能部门、教师和学生的好评。在广泛的评价主体中,学生评价至关重要。学生对课程的态度和内在的学习动力,直接决定了学生能否将课程中学到的知识、过程的体验、掌握的方法,转化为实际的心理成长和行为变化,即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学生心理素质提升。

二、学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

笔者经过两年的教学经历,积累相关学生评价数据,主要分为四大块:教务系统中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评价,布置作业《自我心理成长报告》收集学生课程学习后的感悟,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积累的学生评价,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对课程的评价。经过对采集数据的梳理分析,发现教务系统中90%教师的学生评价分数在90分以上(满分95分),近70%教师在各下属学院教师学生评价排名中位居前列。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心理课程总体是满意的。

(一)对课程内容的评价

关于课程内容,学生有这样的评价:“总体很好,感觉很放松,不必拘谨”;“在快乐中获取知识,课堂氛围轻松、愉快”;“在生活中会想起课堂上老师教过的知识,能帮助自己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困惑”。有关建议,学生提到“增加课程的趣味性,更多地分析与大学生相关的案例来吸引学生”;“降低课程内容的重复度,能突出重点,传授在现实问题中运用心理学知识的方法”;“建议在大三时候再增设心理课”。综上所述,学生对心理课程是比较欢迎的,普遍认为课程内容有趣、丰富,与现实生活有联系,但希望在课程内容安排的时间、层次、与生活的紧密性方面能有所改进。

(二)对教学模式的评价

在对教学模式的评价中,学生提到最喜欢上活动课,理论课对心理测试、互动游戏和心理电影等更感兴趣,有学生提到教师在课堂上分享自己个人成长经历,对自己启发很深;有学生评价教师单纯教授心理学知识时,学生容易走神、玩手机等,对复杂深奥的理论知识不感兴趣,更不喜欢教师道德说教式地教导学生。学生对心理课程的期望不同于一般课程,更希望在活动式、体验式的教学方式中,掌握更多自我认知、情绪控制、心理调适等方面的技能。

(三)对师资队伍的评价

在分析学生评价中发现,学生对课程的评价谈及对教师的印象比较多。有提到“遇到最好的心理课老师,我对这门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老师有人格魅力,上课很有趣”;“老师幽默、自信、大度、温柔,我们喜欢”;“老师上课认真负责,对我们有耐心”。在学生的评语中,基本都是对教师的积极评价,授课教师的人格特点、教学态度,影响着学生对课程的评价。

三、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策略

基于以上学生评价的梳理与分析,发现心理课程是受到学生欢迎的,学生们期望经过课程学习,了解自我,塑造健康积极的人格。哈佛大学“幸福课”是将积极心理学应用于教育教学的成功案例。笔者借鉴现有文献成果,结合自身研究,对课程优化提出一些建议。

(一)课程目标注重发展性

心理课程初衷是普及心理知识、预防心理问题及疾病,课程目标围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设置。实际绝大部分学生心理是正常的,但会出现心理不健康的现象,比如自我认知偏差、情绪失控、人际冲突等。心理课程目标应从传统的预防性模式转向发展性模式,重点在于从正面引导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意义,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促进个人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课程教学目的应使学生达到知识、技能和自我认知三个层面统一:在知识层面,学生要了解心理健康的理论和基本知识,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大学阶段心理发展的特征及异常表现,掌握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在技能层面,学生要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如自我认知技能、压力管理技能、人际交往技能、情绪管理技能等;在自我认知层面,学生要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能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进行自我调适或寻求帮助,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并适应社会的生活状态。

(二)课程内容注重针对性

根据课程目标的设定,课程内容安排应减少对问题人格和人格形成消极因素的关注,加强如何培养学生积极人格和人生态度的研究。借鉴积极心理学的观点,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一个人把所有的力量都运用到极限而问心无愧的人生态度,它促使一个人热爱自己、热爱他人、热爱世界,拥有快乐和幸福。在积极心理学的视野下构建心理课程的内容,总原则是以多元学科背景为基础,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素材,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做一个懂得幸福、创造幸福和传递幸福的人。在具体内容安排时,要让学生了解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研究成果,如主观幸福感的形成、积极人格的培养、积极社会组织系统的构建等;要和学生分享形成积极人生态度的方法和技能,如养成读书习惯、坚持运动锻炼、旅行增长见识等;要结合学校实际生活展现典型人物故事,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人真事启发学生。课程内容要有理论的指引,更要有与日常生活相联系的鲜活实例来将理论具体化,提高内容的针对性和感染力。

(三)课程模式注重主体性

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体验的过程。心理课程不同于一般课程,更加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体验性,所以课程教学活动设计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我们可以从积极心理学提出的积极情绪体验受到启示,具体是指个体满意地回忆过去、幸福和从容不迫地感受现在,并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一种心理状态。积极情绪体验应用于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积极的视角解读日常生活,用积极的态度面对日常生活,最终实现积极改变。在知识的教学中要采用双向的、互动的、开放的教学模式,尝试把课堂模拟成团体咨询的场景,鼓励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沟通,学生在师生互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种学习方式中积极改变认知;丰富课程内容展现形式,通过案例、视频、心理测试、时事新闻等传递信息,将微信、微博等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兴媒体带进课堂;增加活动课的比例,活动课的场地可以安排在专门的团体辅导室,也可以设在室外,在自然环境下,学生通过肢体、表情等非语言形式传递信息,增进感情,特别有助于人际交往、团队建设、恋爱等教学专题的教学效果。

(四)师资队伍的培养注重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