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鸡和小鸭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公鸡和小鸭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公鸡和小鸭子范文1

素质教育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是在全面发展基础上逐渐成为我国教育理论界凝聚力强、覆盖面大的一面旗帜,是教育整体改革的必然归宿。语文素质在人的素质结构中是最基本的要素,决定人才素质品格语文素质是人的文化素养的主要标志,在人才成长过程中,是最先形成素质核心部分。如何在低年级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我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老师要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的素质

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直接操作者和指挥者,这就要求教师应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较强的教学能力,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爱生乐教,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专业理论知识。有了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

首先,教师要勇于更新观念,增强使命感,教师评议一个学生的好与差,关键看分数,学习好的学生,不管他德育、体育等各方面是否合格,总是老师的宠儿,即便有些小毛病,在老师的眼里,也是正常的。对成绩较差的学生就截然不同了,不管各方面是怎样的优秀,只要学习较差,那他永远上不了光荣榜。“分数定终身”,这样的教学方法已经与当今的科技时代相背离。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天赋,学生的特长得不到充分的培养和发挥,有用之才被埋没,削弱了教育全面素质的培养。

其次,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社会在不断地飞速发展,教育事业在不断开拓前进,作为前沿阵地的教育事业,既然21世纪对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前景。既然素质教育是必由之路,那么教师就责无旁贷。欲话说: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就是这个道理。否则,必将被时代所淘汰。

二、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

低年级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身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与完善,但生长十分迅速、旺盛。故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是低年级教育的首要任务,它是实现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和重要条件。

低年级儿童在各方面的能力都较差,如写字能力、说话能力、计算能力、辨别能力、审美能力等等。而且知识经验相当缺少,所以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为他们创设良好的条件,利用一切有利因素和手段,培养他们的能力,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如教学《小公鸡和小鸭子》这篇课文时,先让学生读课文,再让学生读一读课文后面作业第三题:“小公鸡怎样帮助小鸭子?小鸭子又怎样帮助小公鸡?”启发学生说出“这一课讲了小公鸡和小鸭子互相帮助的事儿。”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出每一自然段的段意,然后再归纳出全文大意:小公鸡帮助了小鸭子,小鸭子也帮助了小公鸡。此后进一步引导学生简化为“小公鸡和小鸭子互相帮助”。在学习明白课文内容后,就请他们互相“考考”,把问题提出来。如:小公鸡怎么会讲话呢?小鸭子为什么不会淹死呢?小鸭子在浑水里怎么能看得见鱼呢!……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情绪达到最佳状态,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下不仅使学生“说话”能力得到培养,而且在“考考”中得到理解,既帮助学生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又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儿童身心和谐发展。

三、克服重智轻德倾向,建构完美人格

低年级儿童正值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同时也是人格形成的基础阶段。在此阶段,如一味强调发展智力。忽略德育和全面发展将得不偿失。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不仅能使儿童有一个基本的“做人”准则,同时还能促进全面发展。例如: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若老师能把学生带到自然环境中,利用大自然的美好的课堂,让学生欣赏伟大祖国的自然风光,从小就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大好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在桃红柳绿的原野里,跟学生一起学习《找春天》一课。学生先到池塘边,看到冰雪融化;来到果园里,看到粉红的桃花,辛勤忙碌的蜜蜂;来到树木抽芽吐绿,油菜花一片金黄。老师便在蜂飞蝶舞的花丛旁边进行教育。同学们学了课文,观察春景。用学过的词语、句子争着说一段完整的话。这样做既可以克服重智轻德倾向,又可以把爱家乡、爱祖国、爱劳动等优良品德“播种”在儿童的心田里。

四、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

长期以来,以上课为基本模式的教学上占据低年级教育的统治地位。这种教学模式,以知识经验的传递为价值取向,然而由于儿童具有好动的特点,在认识事物活动上具有通过对事物的直接感知,摆弄操作来认识事物的特点,所以低年级教学应该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把游戏引进课堂,造成动静结合,活泼有趣的课堂气氛。如教完“看图拼音识字”和“看图学词学句”之后,上复习课时,可采用如下几种形式。

(1)做一个游戏。老师和同学一起“送信”,同学念儿歌,老师当邮递员,把信(生字卡片)送下去。然后老师读生字,学生逐个将“信”送回,领读一遍,再把字贴在小黑板上。“回信”送完后,再比较异字。最后组词或口头造句。

小公鸡和小鸭子范文2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长期固定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产生了厌烦情绪,认为课文的阅读不外就是知道里面所讲意思,存在这种心理现象比比皆是,学语文简直一点味道都没有。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很多教师大胆创新、张扬个性的教学同时,也有不少教师,追求虚伪的美丽,在课堂上故弄玄虚、挖空心思最终付出的代价是使语文课变得苍白、肤浅,学生失去兴趣。真实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才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真实有效。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这可要看教师的本领了――即如何运用教学艺术,创设良好教学情境,灵活运用,巧于点拨。从而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使情景交融的语文教学在课堂上能愉快地完成。

一、激发兴趣,营造愉悦的学习气氛。

兴趣是求知的向导,是成才的先兆,是追求真理的第一步。教学中使学生学习从枯燥乏味达到兴趣盎然,需要教师积极找寻课堂中的兴趣信息,亦即教学中的兴趣结合点,它包含了教材、课件、环境等各方面学生感兴趣的地方,而教师收集兴趣信息的过程,不仅是学生产生兴趣的前提基础。也是教师高超教学艺术的体现。教师可根据内容的特点,通过适当的手段使教学材料以诱导的方式呈现。如采用游戏、竞争形式,图片、实物直观教具演示、音乐、声响营造气氛等,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是激发学习兴趣的优良契机,把握好这一契机的“火候”,就为培养学生的“要学”与“会学”走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二、充分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现在的语文教学的整个课堂上充斥着所谓“启发式教学”――实质上是“讲问教学”,教师认为与其让学生自己朗读浪费时间,不如教师多讲些,于是他们挤掉了学生的读书时间,一节课学生的朗读时间少的可怜。朗读练习犹如蜻蜓点水,来去匆匆,如在预习时的朗读,教师要求学生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但实际上呢?学生往往连一遍课文都未读完,更别提读通课文了,认识字词了,朗读俨然成了“花架子”。学生没有得到充裕的时间去朗读课文至读通课文,因此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不真切,思考并不深刻,感受并不强烈,学生无非是一个个“面塑的听者”,无非是用自己的脑袋去装老师的思想,他们体会到的并不是自己的“情”,悟到的并不是自己的“理”,长此以往如此剥夺学生的朗读时间,学生必然会失去理解的个性。那么我们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教师应该根据教材特点安排好每节课的朗读时间,要把朗读时间交还给学生,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让全班的学生读完、读好,切不可玩“花架子”“走过场”。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反复的地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要鼓励学生多读,最为重要的是在朗读教学中教师不能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朗读,一定要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原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多读书,让学生通过所读的文字自己去体会,去领悟,让此时的学生由“听者”变成真正的“读者”,让他们去体会自己的情,领悟自己的理而我们教师给学生担兰“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正如《语文新课标》中提出的:“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感受情感的熏陶”。

三、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教学生从课题质疑问难。如《小壁虎借尾巴》:“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狼和小羊》:“狼和小羊之间发生了什么事?”《雪地里的小家》:“为什么讲这些小动物是‘雪地里的小画家?”《坐井观天》:“你听说过坐井观天这个成语吗?”

(二)教学生从课文内容质疑问难。如《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是讲月亮还是讲船?”“为什么把弯弯的月儿比小船?”“小女孩真的坐在月亮上吗?”又如《小公鸡和小鸭子》:“小公鸡和小鸭子的生活习性相同?”“它们是怎么互相帮助的?”

(三)教学生从含义深刻的词句质疑问难。如第三册《小马过河》有一句话“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如第三册《美丽的公鸡》有一句话:“美不美不能光看外表,得看能不能帮助人们做事。”可以启发学生从这些话语中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四)教学生从课后思考题中质疑问难。如第一册《小公鸡和小鸭子》的课后思考题中“小鸭子为什么捉不到小虫?小公鸡为什么捉不到鱼?”第三册《美丽的小公鸡》:“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和小公鸡比美?”

(五)教学生从课文插图中质疑问难。如看第一册《小山羊》第一幅图邻居劝那个人赶快治牙虫,那个人的表情为什么是笑的样子?

四、回归生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生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语文一片天地。在这里,儿童获得了很多知识。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例如: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服装的,则可以让他设计一下服装广告;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水果的,则可以让他写一写介绍有关水果方面的文章等等。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高昂,家长更是大加赞许。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的知识,养成写规范字,说规范话的良好习惯,而且也训练了学生的社交能力,说服他人的能力。让语文教学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发芽,开花,结果。

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要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很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也有很多,还需要我们去思考与实践。只要我们勇于面对问题和困难,冷静思考,勤于实践,善于总结,一定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育部2001年7月颁发

小公鸡和小鸭子范文3

关键词 阅读 绘本教学 课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活动目标:(1)鼓励幼儿快乐、积极地参与活动,教育幼儿友好地与人相处。(2)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动物的表情、动作,发现线索,尝试对内容进行预测。(3)启发幼儿运用较为完整、连贯的语言进行表达。

活动过程:

1 导入

视频导入,引出课题。

教师:小朋友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部好看的小电影,我们一起看看吧!

教师:这只小狗的表情真丰富,你们有没有这个本领啊?老师考考你们吧!

教师:今天也有一只小狗来到我们班,它又是什么表情呢?

2 展开

2.1 教师提问,引导观察

2.1.1 观察封面

(1)教师:这只小狗它是什么表情呀?除了小狗,你们还看到了什么?(2)这种表情的小狗会想做什么?

2.1.2 第一页

(1)(遮盖小猫)小狗在做什么?小狗这么凶,是在冲着谁叫啊?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看看小猫是什么样的表情?(请幼儿模仿小猫表情)它为什么是这种表情呢? (3)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狗还会做什么呢?

2.1.3 第二页

(1)(遮盖小兔子)小狗在做什么?它在冲着谁叫?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小兔怎么了?小兔为什么哭?(请小朋友们模仿小兔,教师模仿小狗)(3)小狗都把小兔吓哭了,它还会再冲着别的小动物叫吗?

2.1.4 第三页

(1)(遮盖小鸭子)小狗又在做什么?这次它又在冲谁叫?(2)小鸭是什么表情?小鸭很生气,你觉得它害怕小狗吗?(3)请你们来表演一下勇敢的小鸭吧!(请幼儿模仿“小鸭”,教师模仿“小狗”)(4)你们猜一猜,小狗还会冲谁叫?

2.1.5 第四页

(1)小狗在冲着谁叫?谁能连起来说一说?(2)小狗冲着小母鸡叫,小母鸡害怕吗?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3)请你们来表演小母!(请三个小朋友模仿小母鸡,教师模仿小狗)(4)小狗冲着那么多小动物叫了,它还会冲着其它小动物叫吗?

2.1.6 第五页

(1)小狗又冲谁叫?谁能连起来说一说?(2)小公鸡害怕小狗吗?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小公鸡可能会对小狗做什么?

2.1.7 第六页

(1)(遮盖小狗)小公鸡是怎么做的?你们认为小公鸡会对小狗说什么?(2)猜猜小狗会是什么表情?(取下遮盖)请小朋友学一学小狗的表情。(3)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2.1.8 第七页

(1)发生什么事情啦?小动物们在做什么?为什么现在是小动物们冲着小狗叫呢?(2)小狗现是什么心情?你是怎么知道小狗害怕的呢?(3)你们觉得小狗做得对不对啊,为什么?我们来给小狗讲讲道理吧!

2.2 教师小结,完整阅读

引导幼儿总结:不能欺负比自己弱小的朋友,幼儿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道理。

教师和幼儿一起回忆和梳理故事情节,在重点小动物动作、表情的地方放慢速度,让幼儿积极参与到故事中来。

3 结束

教师: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请你们把这个有趣的故事与爸爸妈妈一起分享吧!

活动评析:《纲要(试行)》中明确把阅读纳入语言教育目标:“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的技能。”《爱叫的小狗》是通过讲述一只小狗在草地上冲着比自己弱小的动物叫,小动物们团结起来反抗它的故事,来告诉幼儿,不能欺负比自己弱小的朋友,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通过本活动,谈谈对绘本教学策略的看法。

3.1 引导观察,仔细阅读

小班幼儿认字较少,在阅读时主要依靠对画面的观察掌握信息,建立页与页之间的联系,理解故事情节。在阅读《爱叫的小狗》时引导幼儿认真观察封面,首先,观察小狗的表情;其次,按顺序观察其他小动物:小猫、小兔、小鸭、小母鸡和小公鸡。细致观察封面让幼儿清晰地了解信息,为理解故事情节做了铺垫,为成功阅读提供了有效保障。

3.2 激发想象,理解阅读

(1)预测故事。在阅读时,通过对画面的观察激发幼儿对故事下面内容猜测的兴趣。比如《爱叫的小狗》,封面上有一只奇怪表情的小狗和一群小动物,当请幼儿猜测会发生什么事情时,小朋友的回答是五花八门:“小狗在想坏主意”“小狗想吃掉这些小动物”“小狗想把小动物们都赶跑,自己在草地上玩”……仅凭一幅画就引发出孩子们的无限遐想。

(2)设疑想象。在阅读时,设置各种疑问,主要是培养幼儿大胆质疑、预测等主动学习的能力。他们的积极性很高,但受经验的局限,回答比较集中,比如问题:“小公鸡会对小狗说什么?”皓皓说:“小狗你没有礼貌”;彤彤说:”小狗你欺负小动物,我们要惩罚你“;这一话题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就怎么惩罚小狗展开讨论,倩倩说:“小公鸡用嘴去啄小狗”;晴晴说:“小猫用爪子抓小狗”……

(3)合理联想。幼儿在阅读绘本时,会联想到现实的生活、或者看过的其他文学作品,有时还会把自己想象成绘本中的角色。比如,当阅读到小狗冲着小鸭叫,小鸭掐着腰,瞪着眼睛很凶地看着小狗时,瑶瑶就模仿着小鸭子的样子对着小狗说:“真讨厌,为什么冲我叫”。当阅读到小狗冲着小兔叫,把小兔吓哭时,婷婷说:“我才不会害怕小狗呢,我要咬它”……孩子们陶醉在自己想象的世界里,享受着作品所引发的快乐。

3.2 游戏情境,探究阅读

当阅读引起了幼儿强烈的情感共鸣时,幼儿常常会以角色扮演和身体动作等方式对绘本做出回应。这种游戏方式能促进幼儿更深入地探究绘本。比如,在阅读过程中,小狗冲着小动物叫,小朋友们会模仿出小动物的动作、表情,有的小朋友还会加上自己的语言,在表演中体会角色的情绪和心理活动;在绘本阅读后,可将绘本中的小动物角色做成头饰放入表演区,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喜好扮演不同的角色,真正将绘本落到实处。

3.4 多形式表现,充分阅读

(1)以教师为主的形式。在活动前让孩子们充分地了解故事中动物的特点,组织交流,如果遇到小朋友欺负你应该怎么办等问题,为绘本阅读提供经验和基础;绘本阅读中可采取模仿小动物对话、话剧表演,或者与其他领域活动相配合的方式,立体感受绘本;在绘本阅读后可组织区域活动,让绘本得以充分的展现,完成教学目标。

(2)与家长配合的形式。在集体活动结束后,将绘本的小书发给孩子,带回家和家长一起阅读,在家长的指导下,幼儿更全面、细致地阅读绘本,并讲述自己心中的小故事。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9.

小公鸡和小鸭子范文4

【关键词】培养; 低年级; 朗读

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培养小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将规范的书面语言(即语文)对应转换成口头语言的"出声的阅读"中,儿童原有口语中一些不合逻辑的、无条理的、贫乏的言语表达,得到了逐步的矫正,有利于培养言语表达的流利性,促进表达内容上的日益丰富,并为从说话过渡到写话、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还能正确理解、感受别人传递的思想、情感,交流能力也会相应的提高。所以,朗读对于小学生听、说、读、写等言语能力的综合性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由于小学低年级儿童理解能力弱,在识字初期,尚未安全形成汉字形音义三者牢固的统一联系,他们的朗读就表现为一字一顿地读,或用手指指着字认一个读一个,甚至拉长声音,摇头晃脑如唱歌一般地读,很难将字词联合成语气连贯的句子一气读出来,对句子的理解与表达就更难了。要帮助低年级的儿童纠正以上的毛病,形成初步的朗读能力,只有多用心读。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我获得了一些体会。一、培养良好的读书行为方式。

首先是要让学生坐端正,书拿好,保持正确的读书姿势。试想,一个六、七岁的孩子,正式自制力差、注意力不能持久的年龄,"坐无坐相"、"读无读相",那可成了"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了。

其次,要帮助学生改掉"指读"的毛病,养成用目光"扫读"的习惯。学生出现"指读"的现象,主要是由于识字不多,对汉字的记忆不牢固,担心读书时错字、漏字。但用手指指着汉字一个一个地读,必然制约其朗读能力的形成于提高。一是朗读速度提不高;二是将句子中的词或词组割裂开来,既不利于理解词句的含义,也不利于体会和表达出词句的感情,更限制了思维的发展。而"扫读"却能弥补这些不足,它使学生能边读边想,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发展他们的智力。况且,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和教师的不断指导与训练,学生朗读的正确性和流利性也会不断提高,错、漏字和跳字、跳词的现象也必然逐步减少,为有感情地朗读打下了基础。

再次,要纠正学生读"望天书"的行为。低年级的孩子,好表现自己的现象很突出。再加之教材中的课文一般篇幅短小,又朗朗上口,多数学生读上两三遍就基本能背诵了。所以在初读课文时,有些学生也许还能看着书认真的读,但读了几遍后,他们便会自恃熟读课文了,目光开始四处游走,一会儿看看教师,一会儿看看同学,一会儿又翻番后面的课文。从嘴型看他们似乎读得很流利、正确,但实际上添字、漏字。错字的现象频频出现,更说不上去思考句子的含义,表达文章的情感了。要让学生用心地读,不再读"望天书",教师一定要做到:对学生的每一次朗读,都有提出明确的有求,读完后还有在书上勾勾画画。简单的如找出生字词,弄清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有几句话等;较难的可让学生找出句中的重点词。段中的重点句,文中的重点句,鼓励他们提出疑问,培养质疑能力。

我通过仔细观察发现,朗读能力差的学生几乎都有以上毛病。所以,对于这些学生,教师首先要交给其正确的朗读行为方式,再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用好习惯来促进能力的发展。

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的范读是十分必要的。教师范读得好,不仅有利于指导学生读得正确,更有利于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所谓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它是一种凭借直觉把握语言的能力。语感好的学生,无论在朗读、理解、表达上都是很优秀的。帮助低年级的学生摆脱知识、经验不足的约束,甚至还有方言的影响,提高语感的素质和朗读的水平,教师的范读是主要手段。教师的范读,能使学生明白重音、停顿、快慢、高低等技巧,在朗读中如何随着表情的需要而变化,在充分发挥他们善于模仿的特点,的确能切实地提高朗读的表现力。

例如:《蒲公英的种子》一课中有这样一句"微风轻轻一吹,我离开了亲爱的妈妈"。在教师的引导和范读后,学生明白"微风轻轻"二词要读得轻,才能突出风的"微"与"轻";而"一吹"则要读得短促、轻柔,以表现出蒲公英种子的轻盈和可爱。文中的"飞呀,飞呀"一句,应该拉长声调读,这样,种子随风飘舞,飞越千山万水的情景就主动地再现出来了。

可见,在理解的基础上模仿教师的范读,才会使课文所描绘的客观事物变成学生内心情感的体验,才会使学生感受到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性和生动性,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运用到今后的说话、写话训练中。

二、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学生由于受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和学习方式的影响,在语文学习上必然存在着差异。在朗读训练中,当然也会出现读得好与读得不好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切忌"一刀切",对每个学生都提同样的要求。而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训练形式,促进其朗读能力的形成于提高。对有生来说,读得正确、流利不成问题,就要在理解课文内涵,表达文章情感上向他们提出一定难度的要求。一些内容简单的课文,可以用优生的领读来代替教师的范读,这样能激发其余学生的模仿与改进。对于中、差生,教师要有爱心和耐心,努力为他们创造发展的机会,对他们在朗读训练中取得的点滴进步,及时加以鼓励和表扬。教师更要舍得花时间,多给他们个别读的机会,防止他们在齐读中不动脑筋,"滥竽充数"。同一段朗读材料,优生可以整段练习;而中、差生,则可以让其选择自己喜欢的或自认为读得较好的一句或几句话来练习。这样,对他们树立信心,培养兴趣是很有帮助的。

此外,还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分角色来进行朗读训练。例如《小公鸡和小鸭子》一课,性格开朗活泼的孩子就可以练读小公鸡的语句,性格沉稳内向的孩子就可以练读描写小鸭子的语句。由于性格相似,他们能较轻松地表现出小公鸡的活泼性急,小鸭子的踏实稳重,朗读的效果十分明显。

三、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生动、活泼的朗读形式。

低年级的儿童,学习目的不明确,自觉性差,他们的心理随意性很大,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受兴趣的影响。同时,他们又有喜欢模仿,喜欢表现自己,想象力丰富的特点。因此,教师应从唤起童心,激发童趣入手去训练孩子的朗读。前面已经谈到了要使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必须多读。读得形式也很多。如齐读、个别读、轻声读、自由读、引读、领读、分角色读等等。针对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采用带表演得朗读形式,学生最乐于接受,朗读的效果也很好。

小公鸡和小鸭子范文5

[内容]

    一年级的作文起步教学要为以后的作文教学打下一个宽厚而坚实的基础,这就必须把大纲的要求科学有效地落实到起步教学之中去。为此,教师须对起步教学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能进行正确操作。

    首先,教师必须心怀全局,从本质上把握拼音、识字、学词学句、阅读、说写句子等教学与作文起步教学的内在联系,全面培养和提高一年级儿童的语文素质,使拼音、识字、学词学句、阅读等教学为作文起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1.要教会儿童学习、掌握和运用语言工具

    教儿童学习、掌握、运用语言工具,是作文起步教学的第一个重要任务。一年级《语文》教材中,安排了大量有关字、词、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这些内容不同、形式各异、丰富多彩的训练,其目的都是为了让儿童学习、掌握和运用语言工具。在这里,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儿童对语言工具的熟练掌握和运用是依靠着教材中字、词、句各种训练所产生的合力作用,绝非某种单项训练所能奏效的。因此,要认真地搞好各项训练。如果认为作文起步教学只是造句、说话、写话等个别训练项目承担的任务,那就太狭隘了,势必要影响作文起步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2.让儿童获得大量的知识

    一年级儿童处在启蒙阶段,让他们获得大量的知识,是作文起步教学的第二个重要任务。对一年级儿童来说,获得知识首先意味着认识外部世界。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使儿童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成为他们进一步学习知识和技能、发展语言和思维、进行说话和写话的基础。一年级语文教材的内容相当丰富,涉及到天文、地理、气象、物候、动物、植物、节令、生态、历史、传统、民族、人文、道德、礼仪、生产、生活、器皿等等方面的简单知识,而且绝大多数配有彩图。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客观事物学习知识的时候,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为此,首先要让儿童对客观事物建立起形状、大小、颜色、质料、气味、声音、位置、动态、静态等方面的感性认识。这是非常重要的,是儿童认识外部世界,获得知识必须经过的第一步,是儿童形象思维和发展语言的基础,也是获得理性认识的前提。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文字内容,也要充分发挥图画和实物的作用,调动儿童的各种感官去观察感知事物,在此基础上图文结合,学习、理解和运用文字,就会收到更佳效果。

            3.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和思想感情

    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和思想感情是作文起步教学的第三个重要任务。对一年级儿童来说,首先应该培养他们分辨事物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培养他们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花红叶绿、春种秋收、鸟儿唱鱼儿游、东西南北、前后左右、根茎叶花果、鸡鸭马羊牛……这许多教材都能培养儿童分辨事物的能力。在拼音、识字、学词学句教学中,教儿童辨音、辨形、辨义也是在培养儿童分辨事物的能力。不过,这种分辨能力是初步的、最基本的能力,大多是凭借感性认识的。在此基础上,使儿童的分辨能力向深层发展,那就要培养辨别是非的能力。农民种玉米和小猫种鱼、小白兔种菜和小灰兔吃菜、友爱的小鸭子和不听话的小公鸡、懒惰的狮子、不专心钓鱼的小猫、掰玉米的小猴子、喝水的乌鸦、送羊羔的巴特、不要金斧银斧的穷孩子、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沙洲坝乡亲……这些教材中包含着是与非的道理,教学中要引导、启发儿童搞清其中的道理,懂得应该怎样做人,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同时,也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在丰富多彩的认识事物和辨别是非的教学中,可以逐步培养儿童热爱真、善、美,憎恨假、恶、丑的思想感情。他们喜欢蓝天、青草、鲜花,热爱大自然,热爱五星红旗,爱劳动,爱学习,团结友爱,尊敬师长,乐于助人……这些美好的思想感情不仅为作文的起步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也可为今后的做人打下良好的道德基础。

    其次,在借助识字、学词学句、阅读、观察、说话、写话等教材,教儿童学习掌握语言工具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儿童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抓住主要矛盾,选好强化训练的着力点。

    大纲规定一年级作文的要求是“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通顺的句子;学习观察简单的图画和事物,练习写句子”。学生学会用“部分词语”说话写句子,这是在学习运用语言工具。词是语言的最小单位,是句子的建筑材料,学会用词造句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学习掌握语言的重要而且有效的方法之一。如果我们在这个着眼于学生理解词义“会用词”的训练基础上,增加一层着眼于学生掌握句式“会用句”的训练,而且把用词与用句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用词的基础上把掌握句式会用句当作强化训练的着力点,作文起步教学的效果就会更好些。比如学生学习了“小山羊和小牛一同吃青草”这个句子,理解了词义,可以用“小山羊”“小牛”和“一同”“吃”“青草”等词去造别的句子,这当然是很好的。但如果我们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会“××和××一同×××”的句式,学生能说出或者写出“老师和我们一同唱歌”、“我和妈妈一同看电视”、“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同去玩”这样的句子,不是比学词学句、掌握语言工具的效果更好吗?

    基于上述认识,我根据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学生知识水平及接受能力,经过认真比较筛选,提出了一年级两册语文作文起步教学应该强化训练的着力点。

    第一册

    1.在说话、写句时会用:“一、二……十”等数词和“一把、一头、一口、一只、一个”等数量词;“上、中、下、东、南、西、北、左、右、前、后”等方位词;“进、出、来、去、大、小、日、月”等词和重叠词(如“青青的草”“蓝蓝的天”)。

    2.仔细观察简单图画和事物后,练习说写句子时,着重说写:

    (1)图上(或事物)有什么物,它们在做什么,或者它们怎么样。

    (2)图上(或事情中)有什么人,他们在做什么,或者他们怎么样。

    3.在学词学句、看图学文、课文、基础训练、看图说话等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学会下列句式,能在说写中运用:

    (1)我(我们)是……(例:我(我们)是小学生)

    (2)谁(会)做什么……(例:老师(会)讲故事)

小公鸡和小鸭子范文6

【关键词】子宫肌瘤;高血压;围手术期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197-02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为常见的良性肿瘤,有资料显示,其发病率达20%~30%。该病症主要表现为月经过错、不同程度的贫血等,体检时腹部会触及肿物。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血压患者在逐年增加,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如何提高该病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为了分析在围手术期对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我院对96例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96例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患者年龄在33~60岁之间,平均(46.5±3.5) 岁。经诊断,所有患者均合并有原发性高血压,其中轻度高血压者69例,中度高血压者27例,重度高血压者2例。两组患者的年龄、高血压程度等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用作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整体护理干预。

1.2.1术前护理

于术前3d给予患者流质饮食,并于手术当日早上用生理盐水进行灌肠2次。对于全子宫切除患者在术前1d与术前用碘伏棉球清洗阴道2次,以保持阴道的清洁度。同时要常规留置导尿管,并保持引流管的通畅,以免引发膀胱损伤、尿潴留及其他并发症等[1]。另外,由于患者担心手术的效果、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生理情况等因素,导致患者常常出现焦虑、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不愿配合治疗。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交流,以了解患者的情况与心理特点,根据其心理变化情况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再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治疗的目的、效果、意义及成功案例等,使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以乐观的心态主动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1.2.2高血压的护理

护理人员要主动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并强调对高血压控制的意义与方法,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在患者进入手术后,要对患者测量血压与生命体征,并进行手术前的消毒工作,根据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另外,除了药物治疗,还要帮助患者调节饮食,让患者多食用高蛋白的食物,且多食用新鲜的水果与蔬菜,以起到控制血压的作用。

1.2.3预防感染的护理

子宫肌瘤患者常伴有一定的贫血,由于患者的自身免疫力下降,于手术切口与引流管部位非常容易引起感染。尤其是全子宫切除术后,不仅容易引发腹部感染,还会引发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及皮肤感染等。因此,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与生命体征,并保持输液管的通畅。由于麻醉作用消退后,患者的切口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必要时可给予患者适量镇静止痛药物,并给予患者鼓励与支持。待患者的血压平稳后,可帮助患者下床行走,以促进其胃肠蠕动,促进其切口恢复。

1.3观察指标

术后每天检测患者血压4次,并观察两组患者于术后7d的血压控制情况。采用SF-36生命质量量表,对患者的生理功能、总体健康、社会功能及情感功能八个维度进行分析与评价。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所有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血压控制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妇科中常见的肿瘤之一,对患者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在临床中,对子宫肌瘤的治疗多采用手术切除法。而作为子宫肌瘤中的特殊群体,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在手术切除时,由于高血压情况的存在,大大增加了手术的风险[1]。再加上患者在进行手术切除时,通常都会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对临床治疗效果造成极大影响。因此,在治疗时应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干预,帮助患者控制好血压与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况,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在本次研究中,通过给予观察组患者整体护理干预,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在围术期给予患者整体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血压,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孟鲜艳.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3,26(5):145-146.

上一篇成语填空

下一篇企业文化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