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范文1

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是必修Ⅰ模块的重要基础理论,对学生认识自然环境及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都有着重要意义。从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课程标准看,学生已了解到地球有两种基本运动形式(自转和公转)及产生的一些地理现象(如昼夜更替和地方时、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但从学习能力要求看仅限于会用简单方法演示两种运动形式,会用一些地理事实说明地球存在的两种运动形式及产生的地理现象。同时,个别省区义务教育阶段选用的是历史与社会和科学课程标准,这方面的学习就更为薄弱。

伴随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提升,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了“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学习要求。从这条标准的行为动词看,强调“分析”能力;结合知识内容要求看,该标准包含着四层递进的含义:一是知道地球的两种基本运动形式、特点及相互关系;二是理解地球运动的规律及产生的地理现象;三是分析这些规律及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四是分析这些地理现象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重要意义。

对照各版本教材,对课标的诠释基本趋同。从教材的编写思路看,中图版与人教版相似,鲁教版与湘教版相似。从学习方法、知识呈现过程、具体知识及呈现方式看,各版本教材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基于课标并综合各版本教材建构如下知识结构体系(如图1)。

二、目标导航

知识与技能:知道地球有两种基本运动形式——自转和公转;认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一般特点——方向、周期、速度、公转轨道;了解不同参照系下地球的真运动和视运动;认识地球两种基本运动之间的关系(同时运动、相互叠加)及黄赤交角的存在和意义;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地方时的产生、水平运动物体产生偏向、地球形状的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并分析原因;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及人类活动的重要意义。初步了解地理实验(模拟和演示实验)、地理观察和观测的学习方法;掌握阅读、绘制、运用和分析地理示意图的一般方法和技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模拟实验及观察、实物或多媒体动画演示及观察、阅读图像、对比和综合分析、绘制示意图等方式学习,在此过程中了解地理模拟实验和实物演示的一般观察方法,掌握阅读、分析和绘制示意图的一般技能。通过对地理现象观测,实际案例、图片和文字材料的探究,分析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并分析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重要意义,从而提高观察地理事物、获取地理信息、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模拟实验、实物或多媒体动画演示及地理现象观测,培养地理学习兴趣,形成探究现象和问题的意识、动手操作的习惯,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通过分析地球两大运动的关系及产生的地理意义,认识到事物是普遍联系、发展变化和有规律可循的,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和学习对生活有用地理的观念。

三、重难疑点

1.教学重点分析

依据课程标准,这部分教学的重点应是“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和规律是理解和分析地球运动地理意义的基础,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重要意义是运用层面的拓展(即对现实生活中地理现象的解析)。从技能层面看,学会阅读、绘制、分析、运用各类地球运动示意图是这部分教学的能力要求重点。

联系整个高中地理学习的内容标准,再结合不同版本教材的编写,在教学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时应重点放在昼夜更替、地方时的产生和水平运动物体产生偏向,对自转引起的地球形状变化只需了解,其地位仅限于使自转产生地理意义更为全面和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在教学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时应重点放在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和四季更替中的天文四季。对于气候统计上的四季、传统意义上的四季以及五带划分这些内容的教学应定位在知识的拓展延伸、今后学习的基础辅垫以及激发学习兴趣上。

2.教学难点剖析

虽然高一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有所发展,但是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还相当薄弱。因此,让学生理解宇宙中的地球有两种同时进行、相互叠加的运动并理解运动带来的地理意义难度很大,而且学生还未接触数学中的球面知识,学习中又要联系运用一些物理知识,难度就更大。

难点一:地球运动的方向和周期。对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均呈自西向东学生较易理解,难在从不同视角观察地球的运动方向及两种运动之间的关系,具体体现在:一是理解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二是理解不同视角下两种运动的叠加,即从北(南)极上空看自转和公转均呈逆(顺)时针方向,且地轴的空间指向几乎不变。对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难在理解不同参照系下地球的真运动和视运动。以恒星为参照系是地球的真运动,其自转周期是一个恒星日(23时56分4秒),公转周期是一个恒星年(365天6时9分);以太阳为参照系是地球的视运动,其自转周期是一个太阳日(24小时,即通常所说的一日),其公转周期是一个回归年(365天5时48分46秒,即通常所说的一年)。

难点二:地球运动的速度。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有三个难点:一是明确球体运动存在两种速度——角速度和线速度。二是理解地球自转时南北两极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任何地点的角速度相同、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含变化规律及一般计算方法)。三是理解地球公转是绕日地质心运动,太阳位于公转轨道的焦点上;地球运行至近日点和远日点的时间;地球公转时其速度出现快慢现象及变化规律。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范文2

[关键词] 地理教师 课程资源 开发利用

一、背景

地理课程资源是指依据地理课程标准所开发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地理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工具和场所。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丰富地理课程内容,开展生动活泼的地理教学,养成学生对于地理科学的兴趣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仅是课程设计者的任务,也是教师的重要职责。新课程倡导教师不只是课程的执行者、实施者,教师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只要多留心,到处都有可利用的课程资源。

二、充分利用地理教材内的课程资源

新课程要求我们地理教师把地理教材看作是师生对话的一个“话题”,一个引子,或者一个案例,而不是课程的全部。地理教师在对地理教材的处理方式上,要善于结合学生的实际,联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创造性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紧扣地理课程标准而不是紧扣地理教材。地理教师充分利用地理教材内的课程资源,创造性地利用教材的方法有:

1.重组教材内容顺序

教材是落实教学大纲,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教材内容只是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教学中教师不可过分拘泥教材,可以根据实际,重组教材内容顺序。例如:在学习《地球的运动》这一节时,学生在初中已经有所了解。教材安排的顺序是地球自转的一般特点、地球公转的一般特点、地球自转与时差、地球公转与季节。根据学生的认知习惯,我在引导学生自学完地球自转的一般特点后,并没有按教材顺序学习地球公转的一般特点,而是先学习了地球自转所产生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与时差。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了地球自转所带来的影响:同一时刻,地球表面不同经度的地方有不同的地方时。然后,再引导学生自学地球公转的一般特点,最后再学习地球公转所产生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与季节。

2.灵活运用教材中的案例、地图、活动等

教材中的案例、地图、活动等是对教材内容的有效补充。教师如果利用得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这一节课之前,先让学生完成教材第36页的活动“假设大气是在均匀的地球表面上运动的,而且地球不自转,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据此画出赤道与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比较赤道与极地近地面气压的高低,并考虑赤道与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是否能够维持,为什么?”

学生通过前面热力环流的学习,很容易得出:近地面的空气由两极地区流向赤道地区;高空的空气由赤道地区流向两极地区。在近地面,赤道形成低气压,两极形成高气压。此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种热力环流是否能够维持?”学生通过思考发现:地球不可能不自转,地球表面也不可能是均匀的,因此这种环流是不可能维持的。教师再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考虑到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近地面的空气不可能由两极地区流向赤道地区,高空的空气也不可能由赤道地区流向两极地区。那么赤道与两极地区的空气又是如何运动的呢?”从而很自然地引出《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三、积极开发地理教材外的课程资源

1.学生生活中的地理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是鲜活的,是学生感兴趣的。地理教师应积极开发与学生日常生活有联系的课程资源,让学生体会到地理与现实世界的结合,体验地理与现实的相关性,理解地理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认识到地理对于未来进一步学习的作用。例如:9月中旬前后,我们要学习《地球公转与季节》这部分内容。如果按照教材照本宣科,学生定会觉得索然无味,提不起兴趣。因此我在上课前,先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归纳:每年夏季过后,白天的时间变得越来越短,黑夜越来越长;每年冬季过后,白天的时间变得越来越长,黑夜越来越短。家庭使用的同样的太阳能热水器,夏季洗澡时水很热,但冬季洗澡时水就比较冷。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的兴趣立即被调动起来了,有了学习的兴趣,学生就愿意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课堂效率自然大大提高了。

2.地方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很大,因此地理教师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发利用具有地方特色的地理课程资源。例如:丹金溧漕河纵贯我市南北,一直是我市重要的水路交通运输干线,但是近些年来,河水污染现象非常严重。我校刚好位于丹金溧漕河西部,因此,在学习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后,我就给学生布置了一项课后作业,让学生调查研究丹金溧漕河的水文状况,并对该河水的合理利用提出自己的建议。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范文3

知识真是一件很奇妙的东西。你只是你只是浅尝辄止,那么只会觉得枯燥乏味,像对待任务似的应付学习。但你如果深入探索,就会发现生活中的奇妙,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地球公转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地球公转知识1地球公转

1、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速度

(1)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个回归年365天5时48分46秒一个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2)公转轨道与速度特点:每年1月初过近日点,公转速度快,太阳照射南半球。每年7月初过远日点,公转速度慢,太阳照射北半球。影响:北半球夏半年的时间长于冬半年的时间。北极点的极昼天数(186天)比南极点的极昼天数(179天)长7天。

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黄赤交角产生的原因:

(1)地球倾斜着围绕太阳公转,倾斜角度为66034′。

(2)地轴在宇宙空间的方向不因季节而变化。

(3)黄赤交角和极昼极夜出现的最低纬度的关系为互余。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以一年为周期)在各种图上会画出黄道、赤道,标出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移动路线。(图略)

3、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1)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

(2)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了解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正午太阳高度:在太阳直射点为900;在晨昏线上为00规律:随纬度变化规律:夏至日------H由北回归线向南北逐级递减。冬至日------H由南回归线向南北逐级递减。春秋分日------H由赤道向南北逐级递减。随季节变化规律:每年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的纬度带H达最大。南回归线以南的纬度带H达最小值。每年冬至日,北回归线以北的纬度带H达最小。南回归线以南的纬度带H达最大值。计算公式推导略:结论: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H=90°-|δ-θ|,δ表示所求点纬度,θ表示太阳直射点纬度。|δ-θ|可以看作所求点与太阳直射点之间的“距离”(纬度差),这个“距离”越小,则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3)引起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分时段分析:北半球日期太阳直射点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春分日~秋分日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春分日~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渐长,极昼范围扩大。夏至日北回归线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夏至日~秋分日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渐短。秋分日~春分日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秋分日~冬至日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渐短,极夜范围扩大冬至日南回归线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冬至日~春分日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渐长。二分日赤道全球昼夜平分-晨昏线上除春秋分日,日出时刻处处不等。

(4)引起四季更替天文四季:夏季------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三个月(5、6、7三月)冬季------白昼最短,太阳最低的三个月(11、12、1三月)传统四季:四立划分(5)形成地球五带:回归线与极圈划分五带。

高中地球自转知识自转运动

1、方向、周期、速度:

(1)方向:三种方向(在北极俯视地球,逆时针自西向东;在南极俯视地球,顺时针自西向东;侧视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

(2)周期:两个周期(恒星日和太阳日)扩展思维:用圆盘演示另三种情况时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关系。A、当自转方向为自东向西,公转为自西向东时:恒星日>太阳日(23小时52分8秒)B、当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公转为自东向西时:恒星日>太阳日C、当自转方向为自东向西,公转为自东向西时:恒星日太阳日

(3)速度:角速度:每小时转过的角度。ω=3600/24小时即150/小时或4分钟/10,南北极点除外处处都相等。线速度:每小时转过的弧长。由赤道向两极递减。V=2πcosΦR(周长)/24小时(时间)结论:南北两极,既无角速度,又无线速度。

2、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作图判断:侧视、俯视、立体图、各种变式图等。判断晨线和昏线。(图略)

(2)产生地方时差地方时:经度不同,地方时也不同。每隔经度15度,时间相差1小时。东边的时间比西边的时间早。时区:国际上划分时区的方法。

规律:

A、全球共有24个时区,东西各12时区,东西十二时区合为一个时区。

B、每个时区都跨经度15度。

C、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度数=时区数×15度

D、东边的时区比西边的时区时间早

E、算时区:经度数/150(四舍五入)区时:每个时区共同使用的时间称为区时。区时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北京时间: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乌鲁木齐时间:新疆采用的东六区的区时。世界时:0度经线上的地方时。日界线:原则上规定1800经线为日界线,但实际的日界线是曲折的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把全球分为两个日期的分界线是1800和零时经线中国跨五个时区:(东五——东九)(730E——1350E)

(3)产生偏向作图分析:北半球、南半球、赤道地区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情况。(图略)-分析偏向对地理事物产生的影响:影响大气环流和大气运动(举例说明:气旋与反气旋、大气环流);影响大洋环流(举例:太平洋);影响河流的冲刷、堆积

(4)影响地球形状:三轴椭球体

学好地理的方法有哪些1、依纲据本,掌握地理原理、规律

① 先将书读厚:首先我们要在书上做一些读书笔记,而且要加上自我的解读或找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②再将书读薄:将我们读过的知识整理成为主干,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我们通过图示来表达我们头脑中所学到的概念、思想理论等等,是将隐性的知识变成显性的、可视的,便于思考、交流与表达。它是由节点、连线连成的知识结构图,其中节点代表概念,连线代表了概念之间的关系,节点和连线组成了网络知识结构,这表示某一个主题及其层次。

2、利用课本,学会举一反三

寻找同类地理事物的特点和规律,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复习时要勇于跳出教材的局限,适当拓宽知识面,在思考问题时,有一定的铺垫,能触类旁通,思路灵活。

3、利用总结和归纳课本内容,掌握地理学习的规律。

如:区域地理(大洲或国家):位置、范围、人口、地形、气候、河湖、资源、工农业、交通、城市。

分布(区位选择)、成因、特点、问题、解决措施

4、利用巧妙的方法记忆知识

① 谐音记忆法。例: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自然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钾、镁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范文4

经线、纬线、经度、纬度的教学是地理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并且这些概念多为空间概念,学生真正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会给初学者带来学习上的困难。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用于确定地理事物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这个地轴在地球上也没有。我们生活的地球空间没有这些线,所以学生学起来有一定难度,但是借助地球仪,让学生在地球仪上识别这些地理事物,就可化难为易。教师轻轻拨动地球仪,让它自西向东绕地轴转动,可引出地轴、两极、赤道、经线、纬线等地理事物概念。让学生学会在地球仪上找出这些地理事物,并在地球仪上观察从赤道向北,向南,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的纬度,经度的变化规律。并将经线纬线经度纬度等概念列表对比分析进行学习,总结出这些概念的几何形状特征及其作用。帮助学生对这些空间概念建立直观的感知,了解这些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以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将复杂知识简单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2.演示地球自转公转运动

地球本身是个不透明的球体,同一时段里,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是白天,没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是黑夜,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产生了昼夜交替。教师拿着地球仪,使地球仪在不停地自转过程中把北极点指向学生,学生观察后得出,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旋转。同理地球在自转的同时,把南极点面对学生,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旋转。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做公转运动。可让一学生充当太阳,地球仪绕学生做公转运动,让学生参与演示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这样可以使教师发现学生是否了解和掌握了地球运动的基本特点,及时反馈并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立体、动态的概念。这种有趣味的训练,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很有帮助。利用演示进行学生地理空间想象能力的训练,并且感知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周期,以及产生的地理现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小学已学过的知识,帮助学生将这些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有利于学生理解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

3.半球的划分

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界限:赤道和西经20度与东经160度组成的经线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基多的赤道纪念碑”和“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材料。东西半球的划分是地球教学的难点,可引导学生利用地球仪观察0度经线穿过英国及非洲大陆,为了避免把英国,非洲大陆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分割在不同的半球上,造成生活上的诸多不便,所以东西半球的划分界限不是0度和180度所组成的经线圈,而是选择了基本上从海洋上通过的西经20度与东经160度组成的经线圈。教师将抽象的东西变成直观的东西,这样更便于学生理解知识,对知识的掌握也会更加牢固。

4.世界海陆分布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范文5

知识不是智慧,只有学习也不能达到智慧的境界。智慧必须是知识与事实的相辅相成,智慧使你感到学无止境,虚怀若谷。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地球公转的高考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地球公转的高考知识11、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速度

(1)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个回归年:365天5时48分46秒;一个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2)公转轨道与速度特点:每年1月初过近日点,公转速度快,太阳照射南半球。

每年7月初过远日点,公转速度慢,太阳照射北半球。

影响:北半球夏半年的时间长于冬半年的时间。北极点的极昼天数(186天)比南极点的极昼天数(179天)长7天。

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黄赤交角产生的原因:

(1)地球倾斜着围绕太阳公转,倾斜角度为66034′。

(2)地轴在宇宙空间的方向不因季节而变化。

黄赤交角和极昼极夜出现的最低纬度的关系为互余。

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以一年为周期)在各种图上会画出黄道、赤道,标出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移动路线。

3、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1)在公转轨道平面图上识别节气。

在公转轨道平面图上识别节气应先考虑“二至”再确定“二分”点。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5°N)上,北半球倾向太阳,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23.5°S)上,南半球倾向太阳,南极圈内出现极昼,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然后根据地球公转方向确定出春分和秋分点。

(2)太阳直射点与节气的关系,昼夜长短在南北半球上分布情况。

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上,地球越往北的地方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上,地球越往南的地方昼越长,夜越短,南极圈内出现极昼,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3)太阳直射点与南北半球获得热量多少的对应关系。

一般来说,全球获得太阳热量的收支是平衡的,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时,北半球得到的热量比南半球多,北半球为半年;

当太阳直射南半球(秋分日——冬至日——春分日)时,北半球得到热量比南半球少,北半球为冬半年。

地球自转的高考知识自转运动

1、方向、周期、速度:

(1)方向:三种方向(在北极俯视地球,逆时针自西向东;在南极俯视地球,顺时针自西向东;侧视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

(2)周期:两个周期(恒星日和太阳日)扩展思维:用圆盘演示另三种情况时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关系。A、当自转方向为自东向西,公转为自西向东时:恒星日>太阳日(23小时52分8秒)B、当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公转为自东向西时:恒星日>太阳日C、当自转方向为自东向西,公转为自东向西时:恒星日太阳日

(3)速度:角速度:每小时转过的角度。ω=3600/24小时即150/小时或4分钟/10,南北极点除外处处都相等。线速度:每小时转过的弧长。由赤道向两极递减。V=2πcosΦR(周长)/24小时(时间)结论:南北两极,既无角速度,又无线速度。

2、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作图判断:侧视、俯视、立体图、各种变式图等。判断晨线和昏线。(图略)

(2)产生地方时差地方时:经度不同,地方时也不同。每隔经度15度,时间相差1小时。东边的时间比西边的时间早。时区:国际上划分时区的方法。

规律:

A、全球共有24个时区,东西各12时区,东西十二时区合为一个时区。

B、每个时区都跨经度15度。

C、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度数=时区数×15度

D、东边的时区比西边的时区时间早

E、算时区:经度数/150(四舍五入)区时:每个时区共同使用的时间称为区时。区时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北京时间: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乌鲁木齐时间:新疆采用的东六区的区时。世界时:0度经线上的地方时。日界线:原则上规定1800经线为日界线,但实际的日界线是曲折的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把全球分为两个日期的分界线是1800和零时经线中国跨五个时区:(东五——东九)(730E——1350E)

(3)产生偏向作图分析:北半球、南半球、赤道地区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情况。(图略)-分析偏向对地理事物产生的影响:影响大气环流和大气运动(举例说明:气旋与反气旋、大气环流);影响大洋环流(举例:太平洋);影响河流的冲刷、堆积

(4)影响地球形状:三轴椭球体

地球的高考知识1、地球运动规律

(1)注意从绕转中心、方向、周期、速度和地理意义等方面比较自转与公转的差异,侧重理解太阳日与恒星日的差异、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等难点内容。

(2)地轴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因此能看到北极星的地点必定在北半球,且看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纬度。

(3)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虽然从南、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时针方向不同,但都是自西向东。

(4)注意地球公转轨道上近日点(1月初)与冬至日(12月22日)、远日点(7月初)与夏至日(6月22 日)的区别。

2、正午太阳高度

(5)注意区别正午太阳高度和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是特殊时刻(地方时为12时)的太阳高度。太阳高度与物影长度的关系:太阳高度越大,物影越短;反之,物影越长。

(6)任意一天,与太阳直射点纬度差相等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正午太阳高度数值相同的两条纬线关于直射点所在纬线对称。

(7)注意极昼区极点的太阳高度的日变化特征:太阳高度无日变化,其数值等于当日太阳直射点纬度。

(8)判读光照图和统计图时,要注意利用图中的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如光照图中的晨线和昏线、太阳直射的纬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中央经线,统计图中的横坐标名称和纵坐标名称、数值的正负、线条的升降等。

3、时间计算

(9)一般而言,凡涉及到日出时刻、日落时刻、正午时刻、昼长、夜长等则为地方时的计算;凡没有特别说明的都为计算区时。

(10)北京所在的时区(东八区)、伦敦所在的时区(零时区或中时区)要当常数记忆。

(11)北京时间是我国全国通用的时间标准。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120°E的地方时,所以北京时间不等于北京(116°E)的地方时。

(12)地方时计算中的时间早晚要和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时间早晚区分开。日常生活中的时间早晚往往是针对同一地点来说的,因而时刻数值越小时间越早;而地方时计算中的时间早晚是针对不同的地点来说的,一般来说是根据同一纬线上看到日出的早晚来区分的,因而时刻数值越大地方时越早。

(13)在进行新旧一天的计算时,新旧一天可结合地方时的早晚来判断,建议画出极点俯视图来辅助计算,以避免混乱。在计算区时时,直接按照区时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即可,不需要考虑日界线。

4、昼夜长短与时间判断

(14)要明确季节与节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淆,南北半球的季节永远相反,但是节气是相同的,审题和答题时一定要特别注意。

(15)在利用昼弧和夜弧所跨经度计算昼夜长短时,一定要注意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间隔是多少,不能习惯性地以为是30°或者45°。

(16)掌握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北半球,夏半年时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出现极昼,夏至日时昼最长夜最短,极圈以内出现极昼;冬半年时相反。南半球反之。两分日时全球昼夜平分;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17)昼夜长短与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位置及其移动密切相关,所以,要理解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基本规律以及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空间分布规律。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范文6

【关键词】地理;教学难点;策略

一、案例背景

1.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属于自然地理范畴,逻辑性强,比较抽象,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是学生学习自然地理的基础,是高中地理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和难点。

2.学生分析:

本节内容偏向理科的思维方式并要求学生有一定计算能力, 有些学生在学习时只喜欢死记一些结论性的东西,不求甚解,因而不能很好地突破难点。尤其像地球运动这样的内容,其本身就是一个运动过程,如果仅仅记住一些结论,而不去研究它的过程,学起来当然会觉得困难。而且,教材本身在表达“运动”时也有局限性,尽管配了地图,那也只能是静止的图片,学生学习时仍然感到很抽象,因此,我觉得形象地演示地球运动过程、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背景和知识背景是突破难点的必要手段。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由于地球自转运动造成的昼夜交替、地方时差,掌握时间的有关换算,能正确判断晨昏线。

②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理解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的过程及其原因,并能归纳其运动规律。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运用多媒体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学生能够准确地画出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

②能根据“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分析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和正午太阳的变化,分析同纬度地区不同季节和不同纬度地区相同季节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宇宙中所有的天体都在不断地运动。

②培养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

二、教学环节

环节一:学生在学习地球自转周期――太阳日和恒星日的时候,感到教材上的图解很难理解。不妨在教室中用人物模拟运行。由于在计算自转周期时,选定的参考点不同,一日的时间长度和名称略有差别。恒星日是以遥远的一颗恒星作为参照物,因为恒星与地球的距离十分遥远,所以地球公转过程忽略不计,恒星日只考虑地球自转,不考虑地球公转。让一位同学站在黑板前扮演恒星,教师扮演地球。教师面对该生,原地转过360°,当再次正对该生时,为一个恒星日,这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太阳日是以太阳作为参照物,既考虑地球自转,也考虑地球公转,是昼夜交替的周期。请该同学再扮演太阳,教师仍扮演地球。教师面对该生,一边“自转”,一边“公转”,等转过360°时并没有再次正对该生,而是要继续转过一个角度,等与该生面对面的时候,教师已转过360°59′,多出来的59′就是因为考虑地球公转造成的,所以太阳日比恒星日长3分56秒。通过师生的模拟演示,不仅把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调动起来,拉近了学生和教师的距离,拉近了学生和教材的距离,也有效地把难点得到了转化。

环节二:学生在学习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时,唯一感到有困难的是南北纬60°的线速度为什么是赤道处的一半。我觉得可以利用学生其它学科的知识来化解一些难点,能起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

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原因是纬线圈的周长自赤道向两极减少。图1中L表示赤道周长,R表示赤道半径,l表示某纬线圈周长,r表示该纬线圈半径,θ表示该纬线度数。因为该纬度上线速度为赤道处的一半,所以不难推出L=2 l,R=2r。在直角三角形中若最短边r等于斜边R的一半,则φ等于30°。从而得出该纬线的度数θ=90°-φ=60°。

环节三:本节中地球公转速度大小、变化情况,高中地理Ⅰ教材是采用示意图配数值的方式说明:地球在近日点时公转线速度和角速度快,远日点时公转线速度和角速度慢。学生如果不知道原因,就只能是死记硬背。倘若能用学生在物理学科中学过的开普勒第二定律,就能化难为易了。开普勒第二定律是说:对于太阳系中的每一个行星而言,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如图2,在相等的t时间内,地球和太阳的连线分别扫过的面积S1=S2=S3,由于R1θ3,弧长L1>L2>L3,由此可以看出:在近日点时平均线速度(L1/ t)、平均角速度(θ1/ t),都大于远日点时的平均线速度(L3/ t)、平均角速度(θ3/ t)。从而得出结论:地球公转的速度不是匀速的,在近日点时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最快,远日点时最慢。

图2

环节四: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一直是这部分内容的难点,我总结了2个方法来化解这个难点。

(1)“米”字法:

如图3,在北极投影图上,从0°经线开始每搁45°划一条经线,代表该时区的中央经线,其余中央经线仅用一个刻度表示。时区序号=该时区中央经线度数÷15。在180°经线上标出日期变更,如下图。已知某时区的区时,求另一时区的区时,只要在米字图上数一数就行了。由于是北极投影图,所以如果逆时针数,每经过一根中央经线加一小时;如果顺时针数,每经过一根中央经线减一小时;过180°经线的时候调整日期。

(2)计算尺法:

在图4中计算尺上把A、B两地按经线分别标示,若已知A地的地方时,计算B地的地方时,B地在A地的东(西)面用加(减)法,两地经度相差1°(15°)时间相差4分钟(1小时)。

环节五:“地球公转与季节”一部分中,学生感到最大的难点莫过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了。从逻辑上分析可知,造成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直接原因是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因此,掌握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就成了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关键,只要学生能说出任意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大致纬度位置和运动方向,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就水到渠成了。我主张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在亲身体验中理解这部分内容。例如,可以结合学校作息时间调整来验证昼夜长短的变化。同时,形象地演示地球公转过程也成橥黄颇训愕谋匾手段。地理教学手段更新了,大多数学校都有多媒体教室,用FLASH动画来演示地球运动过程效果更好,可以形象地再现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特别是FLASH动画界面友好,互动性强,可随时停下来分析,动中有静,在运动中提取一个个静止的图片,既可以是特殊时刻的,如二分二至时的,也可是一年中任意时刻的,通过反复观察体会,学生理解起来难度就降低了。

环节六:本节内容知识点繁多,学生学完之后思路往往不够清晰,选择用知识结构来总结这节课很有必要,能够帮助学生理清逻辑关系。如图5:

三、教学反思

在给3班上这节课的时候,我发现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同学不能理解文章内容,甚至连方向都弄不清楚,做题的正确率很低,听课感到吃力。经过反思,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1)该节内容本身难度较大,各种题型应接不暇,不易掌握;(2)学生刚刚进入高中,经过一个漫长的暑假,初中所学内容大部分已经遗忘,甚至有的学生在初中阶段根本没有认真学习地理。即使我提醒他们在上课前应将初中地球运动的知识再次进行复习,但学生执行的效果并不理想。(3)由于课时的限制,本节内容只有三课时,不能反复讲解,也不能安排足够的练习进行充分的训练。针对3班暴露出的问题,我及时做出调整,在其他几个班安排一节课专门带领学生复习初中地理关于经纬网的基础知识和空间地理方向判读方法。有了这些知识和能力做铺垫,能够很好地衔接初高中内容,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感到难度小了许多。同时,我精心挑选了几个有代表性的例题进行课堂讲解,传授解题思路和技巧。在4班上这节课的感觉比之前的3班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