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时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幸福时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幸福时刻范文1

我顺眼看了他的收款人地址,是江西的一个农村。这让我想起了远在家乡的曾经也是民工的哥哥。这人也许是由于急躁,写的字歪歪扭扭,像爬行的蚯蚓。在不到两分钟的时间里他填写了三张汇款单,填了又撕,撕了又填。看到我在注视着他,他的耳根瞬间红了起来,脸颊上慢慢地渗出了一层细汗,忽然抬头问我:可不可以帮个忙?我说:行啊。他说:在汇款附言里写句话,不要多。我问:写什么?他羞涩地捏着手指说:我很好,勿念,种好庄稼,祝你们幸福。我很快给他写好附言。他双手捏紧汇款单,珍重地交给邮局工作人员。眼神噙满了期待。当邮局工作人员把汇款凭证交给他时,他笑了,笑得很质朴、灿烂,仿佛完成了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回头时他连声对我说:谢谢,谢谢兄弟。

我问他:你说的幸福是什么?他说:简单得很,就是我平平安安地干活不生病,家里的人顺顺利利把庄稼收进粮仓,孩子好好学习,考出好成绩,就是最大的幸福。说了你别笑,我汇款时附了言就不要另外写信,就能节省几毛钱,用这几毛钱我的妻子可以打一斤酱油,我的孩子可以买一根冰棍。一想到他们有滋有味地过日子,我能按时拿到工钱,我做梦都能笑醒哩。说完他欣喜地转身走了,我目送着他走出邮局。我的心被揪了一下。

他的话就像泥土,没有任何修饰;他眼里的幸福就像一粒草叶上的露珠,晶莹剔透,没有任何杂质。

幸福时刻范文2

我们目不转睛的盯着电视,这是耳边响起了:“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发射。”这时火箭伴着隆隆声缓慢升起,这艘火箭运载着中国人的梦想,只看见火箭下面喷发着火焰,它叫做“天宫一号。“天宫一号”的发射不仅让中国科学家增加了信心也让中国人民看到了中国的科技一步步的前进。身为一名中国人,我当然要为祖国的强大而感到高兴。

火箭已经开始分裂了,我哥哥说:“残留的东西会在大气层被烧掉的。”我也觉得是这样。火箭不停的在分裂,最后只剩下一些了,火箭位在宇宙中,也许在北京上方。

火箭已经飞到了北京,火箭还在分裂,我想应该有很多人关注这艘火箭把!我觉得火箭有种积极向上、永不退后的精神。这艘火箭是科学家夜以继日的建出火箭的。天宫一号发射上去后,这时我立刻跑去阳台,希望可以在天上看到火箭,可惜没有看到。天宫一号在历史中是一个荣誉。

在这幸福时刻,我希望以后当个宇航员,去探索宇宙的奥秘。

翠茵学校六年级:林涛

幸福时刻范文3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友谊路上的一次牵手;幸福是疲惫时的一杯热茶;又是伤心时的一句问候……那一刻,我们都会感到幸福。幸福平凡而又令人感动。

春末夏初的时候,我走在校园里,望着高大的梧桐树上那碧滴的大叶子,又仰望空中随着风翩翩起舞的柳絮,我停住了脚步,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画卷之中。尤其是在校园里玩耍的孩子们,不禁让我想起了孩提时的我。

象他们一样,小时候,我也是这样和伙伴们一起做游戏的。春季我和朋友一起去放风筝,我们跑着,跳着,可风筝就是放不起来,望着别人的风筝迎着风与刚刚归来的燕子一起舞蹈,我的心中不禁升起强烈的羡慕。我心想不能认输,一个小小的风筝怎么能把我们难住呢?我一定要让它飞上蓝天。随后,我请教一些常放风筝的爷爷们,又仔细观察大人们的动作。我一次又一次放起风筝,它也一次又一次从十几米的高空中坠下,此时的我已经大汗淋漓。终于,在最后的一次尝试中,我的风筝一直向上升,再升……终于超过了刚才飞得最高的那个风筝。成了天空那令人羡慕的对象。此时,我抹去脸上的汗水,望着飞得高高的风筝,心中燃起了成功的喜悦。

还记得一个冬天,我和朋友走在铺满雪花的小路上,空中还飘着象鹅毛一样的雪花,我东看看,西望望,以前的往事象放电影一样在路边排列。望着伸向茫茫远方的小路,欣赏着眼前粉妆玉砌的美景,感觉自己的人生是多么的美好,是多么的幸福。不禁从心里发出感慨:幸福是平凡的,是美好的,是另人感动的。

幸福时刻范文4

火车开动,旅程开始。

坐上火车的黄明弟一改往日的木然,开始难掩兴奋。此时,他的嘴角时不时地抽动出一种叫笑的内容,乌溜溜的目光会偷偷地观察身边的人和朝向自己的镜头。和他的反应一样,整个车厢里的孩子都高兴莫名。因为第一次坐火车,男孩们对小隔间、立体床、柔软的地毯特别感兴趣,他们开心地蹦来蹦去。女孩子黄彩点则安静的像只大猫,她坐在铺位上,眼睛不时羞怯地四处张望,看着小伙伴们唱歌嬉闹,偶尔也抿着嘴笑笑,并不说话。这些孩子28个小时后就会来到曾在课本里读到的北京,能够看到并登上天安门。最重要的是,能够和两年多未见的父亲相会。

这节由南宁开往北京的车厢被命名为“幸福列车”,是由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发起的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承载着51名来自百色、南宁和桂林的农村留守儿童来北京圆梦。念小学五年级的黄明弟、三年级的李寿护和黄彩点都是百色隆林县者浪乡那隆村那隆小学的学生,父亲们都在河北保定的一处高速公路做隧道工程。整个隆林县有12744名留守儿童,而这次只有16名孩子有幸搭上了这趟“幸福列车”。这些孩子从那隆村出发到隆林县需要走15公里车程,再从隆林县到百色市跨跃240多公里的路程,最后从百色市到南宁市行程250多公里。这500多公里的距离对这些深山里的孩子们来说,已经是非常远距离的出行了。他们还要穿越2566公里的路程才能到达北京,见到父母。

渴望见见爸妈,渴望看看外面的世界。对一般孩子来说,这些需求唾手可得。可是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渴望远隔着3000多公里的距离,远隔着重重的困难。尽管路途遥远,但他们从一上路就在微笑,一路上他们越来越高兴,坐在火车上他们的幸福已经到了一个小,在不自觉地唱着笑着蹦着。对他们来说,第一次走出深山,第一次坐火车,已经很幸福了。而接下来在北京更多的第一次,将让他们终身难忘。

去站过的地方看看

10岁的李寿护有着一个伟大的梦想,他临行前在全班同学面前举手说:“一定要先来站过的地方看看。”

这个说法是真诚的,或许这样的梦想是每一个要来北京的隆林县人的理想,大人小孩都不例外。在他们的世界里,崇拜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7月7日,来自北京仁爱慈善基金会的志愿者们云集在指定地点,见到了这五十几个孩子,自己的照顾对象。年轻的志愿者们要带领孩子们用六天时间游览北京,和他们朝夕相处,同吃同睡。这意味着他们是孩子们在北京期间的临时监护人。

荷兰籍华裔交换生庄嘉丰第一次见到黄明弟。就注意到黄很羞涩,话不多,总低着头,眼睛不和人对视,只是向别处张望着,无论怎么试图和他聊天,黄都只是最简单的回答,偶尔很长时间都不答话。

庄嘉丰感觉自己遇到了挑战。眼看着别的志愿者很容易与小朋友牵着手,说笑着离开了。打不开局面的庄嘉丰主动拉住不说话的黄,但是黄执拗的甩开了庄的手臂,要自己走路。

两天后的晚上,庄嘉丰更是被吓了一跳,他回到宾馆房间发现黄明弟不见了。等他四处焦急地寻找了一遍再次回到房间时,发现黄明弟回来了,对着他一脸傻笑。他假装生气,同时心里暗自惊喜:“这个小鬼头没那么笨,他也是依恋我的啊。”接下来去科技馆和圆明园参观时,黄明弟还是会独立地走在队伍前面,但他时不时地回头找寻庄的身影,确定他在周围后才能安心,这些改变让庄嘉丰感到十分欣慰,这意味着,他终于被这个孩子接受了。

住在宾馆里孩子们显得安静了不少,相对于火车上的新鲜事物,也许这儿的世界更加的新奇和陌生。已经很适应火车生活的孩子们又忙碌起来:电梯、空调、背投电视、热水器、洗澡的花洒子、用房卡才能打开的房门、抽水马桶,一切平常的生活用品在孩子们那里都需要学习。黄明弟并不主动去问,而是默默地留意庄嘉丰如何使用这些“新奇”的事物。他很快就能操作自如,六天来他坚持自己洗衣服,自己洗澡,几乎一切事情他都能自己搞定。庄嘉丰禁不住给孩子一个评价――酷。

和黄不同,活泼好动的李寿护选择了主动出击。

照顾李寿护的志愿者王小虎说,住宾馆时小孩子把房间各个设施都问好了怎么使用,但唯独忘记了问如何使用抽水马桶。那一晚,李寿护上厕所迟迟没有出来,有些担心的王小虎敲敲卫生间的门,原来,李寿护不会冲马桶又觉得有味道,一直不敢出来。

因为房间不够多。每晚志愿者都搭床睡。到了第三天晚上,李寿护突然提出要睡小床,并抱着枕头和被子直接躺了下去。王小虎反复问他为什么,孩子告诉他,大人应该睡大床,小孩睡小床。王小虎为他超乎年龄的懂事、体贴而感动不已。而更让他感到温馨的是,几天下来,他发现无论吃什么还是做什么,这个男孩总会想着给他留一份,并且在出行中有着共同进退的意识。

鸟巢、天安门、国家博物馆、科技馆,每一天的参观都让孩子们惊喜不已。登上天安门城楼那一刻,这个10岁的小男孩笑着跳着,兴奋地完全忘记了3点半就起来看升旗的困倦。

一个孩子撑起一个家

随行的那隆小学校长韦永杰这几天电话一直不断,从出发开始,家长们就担心起这些从没走出深山的孩子们。刚到北京,他就接到黄明弟母亲李凤爱的电话。

“小孩怎么样?还顺利吧?有没有问题呀?”李凤爱担心地问。

“没事的,小孩子很好的。”韦永杰笑着说,他已经不记得从出发到现在说过多少遍这句话了。家长的心情他很理解,这些孩子虽然常年被父母留放在老家,但一家都只有这一个孩子,第一次出远门难免让家长们不放心。

听到志愿者们都在夸孩子们懂事、成熟,韦永杰心里却有些不是滋味。他太清楚这些孩子常年远离父母独自生活,在家里肩负着怎样的重担。

那隆村位于广西西北部,处在滇、黔、桂三省交界地带,地势高峻,山体巍峨,耕地很少。全村2300多口人,每家平均土地只有两三亩地,也没有其他资源和挣钱方式,所以村里一半以上的劳动力都选择了外出打工。男人大都去了北方,女人则选择去了广东,因为距离稍近,方便往返照顾家里,也相对更容易找工。

黄明弟的家离学校不远,沿着学校外的公路走五分钟再顺着旁边的土坡下去即是。家里老房子年久失修,没法住人。夫妻俩只好每年外出打工再加上四处借钱,用了五六年的时间盖起了新房子。这个两层的新房子很大,却也很空,除了两间卧室的床、厨房的铁灶台和正厅的一个旧电视外,找不到一件像样的家具。

黄明弟的父母和村里大部分人一样,也是南北各奔一方,从五六岁起,他就自己烧柴做饭,距离不远的姨妈会过来帮忙指点。李寿护的爸妈同样在外打工,因为家距离学校较远,他后来搬来和表哥黄明弟一起住,彼此照顾。

家里日常的大小事情落在了两个十几岁的孩子身上。比黄明弟小三岁的李寿护虽然身材矮小,但他心高气盛。每次都要和哥哥一样背柴砍柴,并且不能比哥哥少。每天早上6点,俩人起床后先要跑到离家不远的山上砍柴,然后回来生火煮饭,此前黄明弟还养了十几只小鸭子,吃过早饭就赶着十几只鸭子到河边,然后再去上课。每天晚上放学后,他们再到山上砍柴回家,做饭,还要喂鸡收鸭,务农活,写作业。

在学校,两个人却截然不同。黄明弟不愿意让大家注意到他,除了和同学玩游戏、打篮球的时候会爽朗的笑外,他平时并不爱说话。给韦永杰老师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有一次因为做了好事而在班里表扬黄明弟时,这个男孩却羞红了脸,甚至表现得有些怨气。他总是躲避着别人的注视,厌恶大家把他作为焦点。李寿护却是大家的开心果,喜欢参加各种活动,也喜欢向大家展示自己。

一个孩子撑起一个家在村里是在普遍不过的事情,而出来的日子,孩子们终于暂时告别了农活,卸下了担负大人的责任,真正回归到一个小孩,尽情玩耍,这样的日子对孩子们来说,奢侈而珍贵。

3000公里的思念

见父母是孩子们此行最为重要的目的。

李寿护和黄明弟已经两年多没见过爸爸,而同样来自百色的杨胜妹、杨小弟姐弟俩有四年没见过父母。如果十岁的孩子两年没有见过父亲,你能想象到他们内心的焦虑和紧张吗?见到父母,多么稀松平常的一件事,但是,对于李寿护来说,却是许多年来不能说出口的秘密。

要见父亲的前一天晚上,李寿护做了一个梦。第二天他垂头丧气地对王小虎说,可能见不到爸爸了。李寿护的紧张让王小虎感到这个小男孩内心的忐忑,能否见到父母,太多的期待反而让他们感到了担心和害怕。

和李寿护表现截然不同的人是黄明弟,他很淡定。据其他老师说,4月初他母亲李凤爱从广东赶回家里时,黄明弟也同样一副淡淡的神情。母亲试图抱抱儿子,而儿子却有着不经意间的闪躲,这略带陌生的反应让李母亲猜疑:久不在孩子身边,儿子是不是有些疏远了?

正式见面的那天,父母都早已被工作人员聚集到顺义的一家生产LED的企业门前,当孩子们从车上下来时,双方都互相找寻着自己熟悉的面孔。

李寿护找到了爸爸,就兴奋地奔了过去,一路喊着“爸爸!爸爸!”然后猛地抱住。

黄明弟也在人群里找到了爸爸,他跑了过去,腼腆地笑着,爸爸摸了摸他的头。两年来每个星期父亲都要打回电话聊聊近况,他也常常问问爸爸是不是很累,身体如何,而现在见了面,父子俩反到拘谨了起来,长久的期待在含蓄的黄明弟这里,反倒成了此时无声胜有声。只见他静静地站在父亲旁边,时不时地观察着、用心感受着父亲。

站在一旁的庄嘉丰观察着这对父与子,内心有一种别样的感受。

几天的相处让他感到黄明弟并不是和父母疏远,而是有爱却不知道该如何去表达。这也许与孩子一直一个人生活有关系。

罗树苗的爸爸因为临时出差没来,这个女孩跨越了3000多公里的距离仍然没能见到父亲,绷不住地大哭起来。在志愿者们心疼的安抚下,久久才稍稍平复了心情。

幸福时刻范文5

作为1970年代生人的演艺界代表人物之一,站在现在的位置上,你觉得目前的演艺圈因为你的存在,而有了什么样的改变?对这个时代的观感是什么?

不敢说因为我有了改变,这个时代是个融合的时代,信息迅速的更迭,人们接受新鲜事物越来越快,对电影和电视剧来说可尝试的风格和空间也就变得更大,比如3D玄幻题材,这个在十年前可以说是很多人不敢想的,但是现在却变得如家常便饭一样。我觉得当下做演员很幸福,可以尝试挑战的内容更丰富了。

你认为哪个词最能概括/形容你的黄金十年?你个人的黄金十年,出现在什么阶段?

用“坚持”来形容可能是比较适合的词。我觉得我一直处在黄金十年里,只是不同时期,黄金的意义不同而已。

似乎每个人在少年时期都有过辉煌的梦想,你当时的梦想是什么?目前的状况是你满意的,还是觉得有所遗憾?

我对目前的状况很满意。无论是做演员还是生活中,都没有遗憾。现在的生活就是我一直想要拥有的生活。

你觉得你跟目前演艺圈格格不入的一面是什么?最合拍的一面是什么?

我觉得可能就是一些生活习惯有些不同吧,就像我始终喜欢住在上海一样,有很多多年的习惯想改也改不掉。

把时间往前推二十年,那时候的中国的娱乐事业是怎么样的?你觉得对你本人有什么样的影响?

再过20年的话,我相信中国的娱乐事业一定会更加蓬勃完善的。对我个人的影响应该就是可以做更多之前不敢想的事情。

当今中国的演艺圈,你个人认为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可能是缺乏一些行业准则吧。

娱乐圈“官能时代”的异类

最近陆毅爱上古装剧,电影《宫锁沉香》、电视剧《凤还巢之连城》《云中歌》……马不停蹄地游走于各个年代。穿越的同时,陆毅显然对自己的角色驾驭能力已有足够的自信,越来越愿意和年轻的导演合作,这让他“感觉很舒服”。因为,“我觉得青年导演的优势在于他们的想法更新鲜,更贴近时尚,有一些对细节的要求更严谨。比如我之前拍电影合作的韩国导演,他在韩国是MV教父级的人物,但是在大银幕上还算是新人。他对画面的光线和颜色的要求可以说是非常苛刻的。我们曾经因为荷花池里拥抱的一个镜头,整整拍了三天,拥抱了七十几遍才过关。后来我们跟导演讨论的时候,他说演员表现得已经非常好了,只是在微风中飘动的荷叶感觉不对,他一直觉得微动的荷叶衬托着男女主角的离别的那个画面感还可以更好,所以才反复地重新拍摄。事实证明导演最后呈现出来的画面确实是完美至极。”

细腻、准确地把握角色,非常愿意理解合作伙伴的工作决定,陆毅正如导演汪俊所评价:基本上褪去了偶像的光环,回归到生活的质感里,他的表现绝对不仅仅是官能时代的偶像演员能做到的。

“官能时代”是作家海岩的说法。大概也就在十来年前,中国娱乐圈进入了这样的官能时代:对相貌的追捧,对外表的张扬,对形式的偏求和对天然的不加避讳,一夜成就无数娱乐明星。娱乐圈以脸度人之势愈演愈烈,不管偶像本身造诣深浅,人品优劣,一经时尚包装随即倾国倾城,身后立即挤满惊声尖叫的拥趸。

陆毅却一直是偶像中的异类,或者说,他一直自觉地用实力书写“偶像”这两个字,将真实的生活注入偶像气质之中,让觊觎者只有等他红颜老去才敢生出造反的闪念。正如海岩所说,“陆毅为我们每个人带来的想象,恰是官能化时代最最欠缺的熨帖和抚慰。”

24岁那年,陆毅凭着《永不瞑目》里阳光俊朗又痴情不悔的肖童一角红遍中国,获当时刚刚举办的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最受观众喜爱男演员奖”。这部电视剧应该算是陆毅演艺生涯的真正起点,从那以后,陆毅成为“英俊、阳光、青春、帅气”的代名词,他的爆红标志着中国大陆第一代原创偶像终于诞生。在此之前,年轻的男孩女孩只能崇拜港产片里头操粤语演绎爱情的明星们。

此后的五年陆毅像所有的港台明星一样,走入偶像多元尝试多元发展的时期,他主演的电视剧《少年包青天2》《像雾像雨又像风》,电影《情人结》《茉莉花开》等都是超高收视率和普遍叫好的作品,发行的个人音乐专辑《非同寻常》《意犹未尽》一经推出便销售一空,并因此获得多项音乐奖项。

不会永远停留在青春期

很多偶像演员都有高峰期也有沉寂期,陆毅却是云淡风轻地过着日子。整理陆毅的作品年表,你会发现他成名后几乎一直保持每年3-4部戏的创作量,仿佛做一项需要打卡的工作一般稳定。而且,他的创作轨迹几乎与国内偶像剧的发展路程完全重合:都市剧、年代剧、古装剧……某一个阶段流行什么类型的片子,你都不难在某一个卫视看到陆毅的脸庞。这也从市场的角度证明了他的收视号召力。

“我没有被这个圈子改变任何东西,包括自己的为人什么的。我5岁开始拍戏,那时候演的角色都是小配角,但是每年都会有一两部戏去演,因为那个时候整个文艺圈是非常正派的。我从那个时候了解到,什么是自己该做的,什么是自己不该做的。”

在陆毅眼里,有自己感兴趣的戏拍,是一份值得自己珍惜的工作,是工作就要坚持去热爱。

“我出道很早,二字头的状态是马不停蹄地拍戏,马不停蹄地工作,整个人就像是一个加满了油的轴承,快速地运转着。进入到三字头之后开始有意识地把脚步放慢一些,去思考生活的意义,思考拍戏的意义。人生的脚步慢下来之后,对剧本和人物角色也有了自己新的认识。”

所谓人生的脚步慢下来,对于陆毅来说应该是结婚生子的这段时间。30岁这一年,陆毅实现了迎娶学生时代女友鲍蕾的愿望,变得更加沉稳低调,而这一年,也是他成名后唯一的没有作品的年份。

“当时也有很多质疑声,说我这人比较习惯安于现状,认为《永不瞑目》里的肖童是无法超越的,我很快就会被新的偶像所取代。其实当时我休息了一年,就是为了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想沉下心来认真塑造每一个角色,让观众觉得陆毅不仅能演好肖童,也能演好出乎意料的荧屏形象。”

三十而立后,陆毅开始可以选择一些有厚重感、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包括《甲午大海战》《三国》《坡》等,他还在《美丽密令》中演娘娘腔,《线人》里演大反派,似乎要和青春偶像说拜拜。

回忆那段在事业上似乎显得过于冷清的30岁,陆毅却淡然说:“没有刻意让自己改变,就像是一个人生的历程,童年有童年的模样,青春有青春的滋味。在不同阶段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

“到了什么年龄,就做什么事,这是我对自己人生的规划。20岁拍戏,30岁结婚生子,我很清楚我要的是什么样的伴侣,她是怎样的脾气性格,都想得十分具体,鲍蕾就是我所要的那一个。现在当了父亲之后,会发生一些很微妙的变化,但是全是非常正面的一种能量,就觉得自己好像年轻了很多,充满自信,身体也好了。就算拍戏再苦再累,想到家里的老婆孩子就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他们是我的动力,我已经获得了最大的幸福。”

而陆毅目前的位置,如果还打着“青春偶像”的标签显然不那么合适。“随着阅历丰富,人越来越成熟,我会更加谨慎地选择剧本和合作者,遇到自己非常有感觉的角色才会接演。”

幸福时刻范文6

科学性:气象新闻的第一要义

“你们报道的天气预报咋不准呢?”假若有读者这样说,记者就该给自己敲响警钟了:在写气象新闻的时候是否作做了到科学性、准确性?

气象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自然科学。天气预报不同于一般的新闻,它是气象科技人员利用高科技手段,通过研究分析,集体会商得出的预报结论。很显然,气象新闻务必要讲求科学性、准确性,来不得半点主观臆断与发挥。

首先,要有严谨的态度。记者拿到气象材料后,认真分析天气形势,多和气象工作人员会商,统一意见,统一结论。此外,文字表述要准确,在涉及到一些气象术语的时候要解释清楚,尽量少用缩略语。

其次,分析要客观准确。气象信息涉及面极广,为了让读者从多个视角去了解气象动态,记者常常要在天气形势、生活建议等方面作出分析。因此,在写作中词句一定要准确客观,力争每一句话都言之有据,以免误导读者,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第三,切忌“抢新闻”。对气象部门而言,最近的,预报得最准。因此,在报道异常天气及其对人们造成的影响时,必须慎之又慎。像“大风降温”、“节日天气”、“霜冻警报”等,均是超前的新闻,报道起来存在一定的风险和难度。最好邀请气象台来,而不应个人采写报道。

实用性:气象新闻“生活真需要”

气象新闻的实用性,就是报纸提供的气象信息能让读者记得住、用得上,让人感到“生活真需要”。

首先,要对气象信息进行取舍。不可否认,并不是所有的气象信息都是读者所关注的,读者可能关注明天是否会下雨,也可能关心未来3天气温高不高,但是,天气影响系统等方面的专业分析,似乎不是读者普遍关心的。因此,记者要站在读者的角度去筛选气象信息,不应对气象台提供的材料“有闻必录”。

其次,对重点信息予以突出处理。这就要求记者把对人们生活影响最大的天气情况告诉读者,不重要的东西少说或者不说,这样做可以减少干扰信息,使读者对重要信息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比如:盛夏持续高温,人们最关心的是天气会热到什么时候,热到什么程度;再比如梅雨季节,暴雨不断,人们关心的是暴雨有没有造成灾害,如果我要出门,哪些地方不能去……

第三,细化气象信息。紧密围绕读者的工作和生活做气象文章,可上下班天气、明日晨练指数、能见度、风寒指数以及降水概率等方面的气象数据,深入细致地为读者提供非常实用的信息资讯,效果不言而喻。

第四,记者还应该了解农时物候、民俗谚语等知识,并把他们融入到新闻报道中,集实用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才能吸引读者。

服务性:气象新闻增值的法宝

笔者以为,做透服务性,是气象新闻增值的重要手段。

首先,气象新闻报道要有全球视野。目前,大多数平面媒体气象信息传播的具体内容,存在着天气预报时间短、信息量少,报纸气象栏目设置趋同等不足,以“本地天气预报”、“全省天气”为主体栏目,亟待对全国天气、旅游景点天气乃至世界各地天气予以关注。因为,基于旅行、出差等方面的原因,许多读者有着对本地区之外的天气进行了解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