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生自我反思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生自我反思总结范文1
关键词:高中英语;自主学习;调控;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8-0098-01
调控是英语学习策略指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于一定理解感知基础上的学生个体自我计划、调整与评价的心理活动。越是多元化策略,越能使得学生获得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教学实践证明,运用调控策略指导,能在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基础上,更利于他们有计划安排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计划安排做起,注重过程调控与结果总结,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反思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思路。
一、自我预设计划,确定目标
引导学生自我设定学习计划,让他们在明确一定的学习目标、方向的过程中找到学习的生成点,能使得他们的预学形成科学体系。引导学生自我预设相应的学习机会,利于学生在主动生成目标的过程中产生学习原动力。学生自我预设计划,对合理分层教学起到一定的引导促进作用。例如,在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一Unit1 School life的“Reading B School life in the UK”教学中,结合“Reading A”中的思考题目,引导学生就语篇表达主旨、词汇理解识记、语句表达等方面进行预想,帮助他们理清课文的整体感知体系。针对学生在“The different school life in the UK and China”“Which information did you read in the article”中得到的阅读感知,引导学生对阅读理解过程进行适当的计划安排,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感知目标和方法。围绕课程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学习计划,能使得学生在明确相应阅读学习方法的过程中自觉整理学习思维,帮助他们整体理解感知文本教材。注重任务引导、互动探究、总结反思等方面的预设引导,让他们在主动规划和积极搜集素材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样板,帮助学生强化理解感知。
二、自由合作探知,深化体验
让学生成为调控的主角,引导他们在自由合作的过程中主动找出相应的方法,使得他们的理解感知更加丰富和深刻。在指导学生自由合作中,多关注学生的不同,剖析问题及对策,让他们能够根据方法指导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思路和对策。借助任务化合作探究活化教学过程,使得学生有更多的探究和尝试机会。例如,模块六Unit1 Laughter is good for you的“Reading stand-up for your health”教学引导中,围绕学生对健康的不同理解,建议学生就“How did you do for your health”和“Do you think the health is the most important for us”等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让他们能够结合各自的问题进行互动讨论,帮助他们深化感知。通过自由化合作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使得学生在自我发现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更多体验,为他们积累知识奠定基础。自由合作探究,使得学生获得了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让他们在主动尝试的过程中形成更为丰富的认知体验。遵从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从任务指导、互动探究、交流得失等方面进行引导,更能使得学生获得不一样的感知。
三、自觉总结反思,提升语用
建立在自我总结反思基础上的调控,使得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运用机会。引导学生自觉总结,让他们在主动反思的过程中获得更多思维方法,对指导学生灵活运用英语知识起到一定内化促进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总结,利于他们在自觉反思的过程中找到学习的切入点。例如,在模块三的Unit 1 The world of our senses的“Reading B Fog”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就“Reading A”中的思考题目进行总结,引导他们就“How do you understand the title of the article”和“Which information did you read from the article”进行总结,让他们在主动反思的过程中主动查缺补漏,帮助他们修正完善阅读理解中的疑难问题。通过自觉总结反思,使得学生有针对性地回顾学习过程与方法,让他们在主动调整思维方法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感知体验。指导总结反思时,应多根据学生的学习认知来主动调整策略,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裁量和主动修正的机会。关注学生的差异,让他们就各自的问题和得失主动修正完善,让他们能在自由化表达中不断丰富认知思维。关注学生总结中的共性问题,帮助他们剖析原因,探析解决的方法与措施。
四、结束语
运用调控策略指导,让学生在主动尝试和积极运用中获得更多自我调整运用的机会,利于培养自主探究能力。一方面,能帮助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让他们能够适应英语学科的教学要求;另一方面,利于学生在主动调整自己学习思维过程中增强学习探究力,有更多的自我调适与运用机会。在调控指导中,突出学习认知预设引导、过程调整完善与总结反思,让学生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优化学习策略方法,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张殿玉.英语学习策略与自主学习[J].外语教学,2005(01).
学生自我反思总结范文2
一、培养反思能力的重要意义
杜威认为反思活动是“一种得以产生思维活动的怀疑、犹豫、困惑、心灵困难的状态和一种为了发现解决这种怀疑、消除和清除这种困惑而进行的探索、搜集和探究的行为。”由于不确定、怀疑、犹豫、困惑等随之产生,有了怀疑和困难,就可能使人探究,而探究可以释疑或激疑(引起更大的疑惑)。所以反思能引起主体内心的冲突,动摇主体已有认知结构的平衡,从而唤起思维,激发内驱力,使学生进入问题探索者的角色,实现由学习者到“研究者”的转变。但由于学生的思维活动具有内隐性和自动化的特点,大多数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很少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过程,缺乏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造成学习效率不高。
二、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探究分析问题过程中进行反思
实践主义学者认为,人们探究现象、解答问题的过程,就是不断总结、不断反思、不断前进的发展过程。学生在解体问题的过程中,遇到解题困难出现“卡壳”时,总是能够主动地思考和分析解题过程中的不足,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问题教学活动时,可以设置问题探究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分析、解答活动,在学生遇到“梗阻”时,要求学生做好“回头看”,找出问题所在,并进行及时地引导,使学生在反思分析过程中不断提高解题效能。
如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教学时,教师创设出“已知函数y=(k2+4k-5)x2+4(1-k)x+3 对于任意实数x,函数值恒大于0,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的问题情境,要求学生结合“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答”,进行分析、探究、解答问题的活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对“k 值取值范围的确定”不能进行有效解答。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应分‘一次’‘二次’讨论,根据函数与不等式、方程的关系”进行问题解答。这样,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反思探究解题过程,不仅掌握了解题方法,而且提高了解题能力。
三、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评价辨析解题过程中进行反思
在长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答问题的进程中,高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心理学认为,学生思维能力水平是学生反思能力水平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中,教师可以抓住问题评价辨析特性,设置具有矛盾性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开展问题解题过程、解题思路等方面的辨析评价活动,将问题评析过程演变为自主反思过程,使学生在问题评析过程中获得反思能力的有效训练和提升。
例:试证明:过椭圆的焦点的弦为直径的圆必和椭圆相应的准线相离。
学生使用了反思方法很快得出:不同的曲线有不同的结论。椭圆是相离,抛物线是相切,双曲线是相交,而且证明方法完全相同,都是利用圆锥曲线的第二定义证明。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分析和求解,悟出了解决此类问题的思路、方法、步骤和技巧,从而掌握了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和规律?
四、 课堂的结束时,培养学生的反思自问。
过去的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一结束,教师立即打开课本布置作业,让学生埋头于习题中。教师来回于学生中间,对“接受较差”的学生进行指导……,学生完全没有了反思的机会。其实,教师可在课堂 总结 时,多花点时间,由学生反思得出本堂课自己的收获、自己的不足,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疑问做出质疑。教师也可以根据本班实际情况与需要设计“学生课堂自我评价表”,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做出综合自我评价,有助于学生随时进行自我反馈、自我调整、自我完善,有助于提高自我评价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评价和反思结合起来,学生就能更快地提高自己的分析水平,因为他人的评价,只有通过自己的反思,才能转化为自己内在的智慧。
五、开展经验总结活动,使学生在总结学习活动成果中进行反思
学生学习知识、解答问题的过程,实际就是总结“提炼”、反思提升的过程。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抓住学生学习的主体特性,在问题解答结束后或阶段性复习过程中向学生提供进行解题方法和解题经验总结归纳的时机,引导学生结合自身解题经验和体会,用数学语言表达出自己对问题解答方法和策略的见解和主张,并引导其他学生进行分析和补充,从而把反思活动渗透到经验总结过程中,实现学生解题技能和学习品质的提升和进步。
学生自我反思总结范文3
关键词:数学日记 小学数学 教学
一、数学日记的操作形式
1、为课堂总结性日记
笔者设计了如下格式:
起初,大多数学生会发现这种形式的写作有些困难,所以刚开始的时候要求学生可以写一写他们解决某一个问题的过程或记录某一天的问题解决活动。比如,要求学生可以设想给一个朋友写信,谈谈自己在数学课堂上的活动;或者假想一个比自己年级低的同学,想办法用比较简单易懂的语言向他解释解决某一个问题的过程等,其实我的初衷也是让学生通过书写数学日记梳理与巩固当天学习的内容。
这样使学生超越认知层面,对本节内容进行再认知,促使学生对每节课都习惯于反思。检查自我认知结构,清楚下一步的学习任务,自行制订学习计划,补救薄弱环节,并最终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学习策略。教师通过认真批阅,对每个学生的情况和问题进行详细分析、解答并写出评语,及时返还给学生,对于共性问题还要在下节课前略作讲解。
2、课后感悟性日记
学生在解题中常常会出现各种巧妙的直觉思维,往往是教师也难以预料的。感悟性日记就是在学生表现出超乎寻常的灵感时,及时记录下来的一种/数学日记0,这是一种创造思维的萌芽,对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3、阶段反思性日记
让学生在学完一单元后,在自我数学认知建构中了解自我数学认知结构,尤其是了解自我数学认知结构的薄弱点,并进行自我计划再建构,在出题、解题的思维互逆过程中,连通思维思路,把握自我数学认知结构的建构,对自我思维进行再思考。
二、学生写数学日记的价值
1、梳理知识结构,提升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需要时间,只有学生拥有了自由支配的时间和主动探究的心态,才能真正发挥创造力由于受课堂40分钟的局限,很多学生有新的想法新的发现得不到及时地反馈。因此,通过数学日记这个载体能及时地发现同学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个阶段或一章知识学了之后,学生学了很多知识,但可能还是模糊的、散乱的,学生需要对所学的知识梳理一下,进行反思总结,否则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得心应手的应用知识,更谈不上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教学实例:
如学了数的整除后,有个学生在日记中问道:老师,为什么l不是最小的自然数,反而0却是最小的自然数呢?0是什么也没有,而自然数应该是自然而然就有的,至少得有一个呀?对此,我只能生硬地告诉他这是人们对数的规定,但这种勇于探究的思维方式却是多么可贵啊!
2、作业分析反思。加深知识巩固
重视学生参与,尤其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省,是当前评价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写数学日记无疑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用数学的语言表达数学思想方法和情感的机会。通过日记的方式,学生可以对新的知识进行总结反思。
(1)错题原因分析
学生作业中错误类型有很多:(1)题意理解错误;(2)已知条件应用不全;(3)隐含条件未利用;(4)计算错误;(5)不能正确应用定义、法则、公式、定理等等,
我从鼓励学生反思的角度提出一个口号:反思,促使我们进步,进步,引领我们成功,随之学生有计划地开展作业后反思活动学生每天或者每周要对错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刻剖析,把正解或者原解都写在反思日记上,不仅对出错的事实进行改正,同时还要诊断自己出错的详实原因,找出解决办法,并要经常把易错的地方拿出来复习强化,通过练习把获得的东西消化变成自己的知识。
(2)成功经验反思
有些题目,学生冥思苦想,或突发灵感,而找到答案的,那么及时对自己成功经验的总结和反思就显得很重要。
(3)类型分析归类
要求学生及时对练习(尤其是错题)进行分析归类:(1)按知识点归类(2)按解题方法归类:(3)按出现的错误类型进行归类。以上三种归类方法,是相互联系的。通过归类反思,学生就会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避免题海战术,从而达到减负高效的目的。
*教学实例:
如:在第一单元测试后有学生在日记中写道:这次测验,我共错了两处,主要原因是审题不够细心。如有学生写道:填空题的第(3)小题,这道题目的要求是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求下列各数的近似数:1050应约等于1100,而我却写成约等于1000;8940约等于8900,而我却写成约等于9000经过讲评,我才知道省略百位后面的尾数,应该看十位上的数而不是看百位上的数这么简单的问题,我考试时怎么就想不到呢?我暗暗告诫自己,以后做题时一定要细心审题。
当学生总结成功经验时,更是优化组合,融会贯通,提纲挈领,运用自如,这样一来反思促进了数学成绩的进步,成绩的进步又提高了学生反思的积极性。
三、总结
学生自我反思总结范文4
关键词:小学数学 反思性学习
一、强化学生的反思意识
意识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是大脑功能活动的综合表现。强化学生的反思意识,就是要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式、认知方式、理解程度和思维程度等方面做出相应的反应。应该让学生明确,没有反思便难以自我改错与救偏,反思不仅能改正错误,还能优化已有的知识。强化学生的反思意识,大体上可分三个阶段:课前、课中、课后。
1、强化学生课前预习过程的反思意识。即让学生就课前自学的效果和产生的疑问进行反思。在自学中培养获取信息、提炼问题、解决问题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在我班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就实行先学后导的教学策略,即要求学生自学一定的内容后,除了要解答数学书上相应的准备题、例题、试一试外,还要求学生把自己看不懂的问题写在预习本上。结果发现,学生提出的问题还是很有价值的。学生预习后对教材内容进行反思,增进了求知欲望,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2、强化学生听课过程中的反思意识。在课堂中,当一个学生回答问题时,我总要求其他学生专心倾听他的讲话,有时还让另一个学生对同学所讲的内容进行评价、反思,对有关问题开展探究,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课堂氛围。
二、创设学生反思的情境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知识的应用,更要重视知识探索发现的过程,要让学生沿着教师精心“再发现”道路去探索和发现规律,形成概念。为此,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反思的情境,提供给学生反思的机会,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帮助学生正确而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1、在学习课题中反思
新课教学前,当教师出示课题时,有必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反思课题,主动去寻求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并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看到课题后,可以引导学生主动自我提问:“看到这个课题,我想到了什么?”、“本堂课将会学习什么?”、“我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我还想在本堂课学会哪些知识”……
2、在学习过程中反思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对知识的获取,其实就是对数学规律、数学概念的“再发现”过程。教师如何去把握,如何去设计,如何去引导这一过程,将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掌握、思维品质培养的质量。因此,我们应该在适当的时间,给学生创设合理的机会,让他自己去反思知识的内在规律,让他自己去获取有价值的数学信息。
三、给学生提供反思策略
反思不是简单的回顾和一般的分析,而是从新的层面、新的角度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使学生掌握一些反思策略和方法,能帮助他们有效地反思。
1、自我提问。引导学生学会提问是培养反思能力的重要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学习过程中,可以促进学习主体的更深层次的思考,可以提高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还可以提高鉴别能力。让学生对自己探索学习的过程反省:我是怎样学习的?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还有什么疑惑?学习的程度如何?努力的方向是什么?这是主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反馈,是一种“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2、自我总结。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自我总结的方法适用于学习过程后。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以“知识”为基点,那么课后的反思就是以“思想方法”为核心,从而对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活化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巩固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起到十分有益的作用。当解决问题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方法、思维策略等方面进行总结,以寻求思维的规律。
3、自我记录。为了使学生的自我反思内容能保存下来,经常进行回顾、借鉴,可以引导学生把自我反思到的内容,通过数学日记、数学学习卡片等形式记录下来。这样既有利于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又有利于学生自己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
4、自我评价。把评价的自交给学生,让学生自我评价,培养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负责,初步学会自我调控。学生自我评价的过程一般由四步组成:一是观察自己的行为表现;二是自我反省,通过自我观察或参照他人的评价结论,确定自我评价的标准,检查自己的表现是否满意;三是进行自我评判;四是确定自己未来的学习目标。
四、不同形式的展示、交流,巩固反思的习惯。
学生前期的反思意识不强,反思行为基本处于被动状态,要想使之成为长期的习惯。学生将经历由被动反思转为主动反思,直到自动反思这一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通过多种形式展示与交流学生的反思性学习,一方面学生之间多了互相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有成就感,从而更好地巩固学生的反思习惯。
1、建立学生反思性学习智慧袋。根据小学生内心渴求被他人得到认可这一心理特征,可建立学生反思性学习智慧袋。平时,学生的反思性学习成果或点滴记录在得到老师、数学课代表、数学小组长、家长的认可下,均可珍藏在“智慧袋”中。学生随着智慧袋的不断充实,反思性学习的兴趣将越来越高涨。
2、定期开展“思而乐”数学班会活动。每个单元学习结束,由数学课代表、数学小组长轮流主持开展“思而乐”数学班会活动。活动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自己对这一单元数学知识学习的反思。
学生自我反思总结范文5
关键词:技能教学;操作技能;反思;“反思——技能”模型
反思的内涵
反思,一般是指行为主体立足于自我以外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其情景的能力。在反思过程中,主体自觉地对认知活动进行考察、分析、总结、评价和调节。操作技能是指在实际活动中操纵某种装置的动作技能。操作技能学习活动实际上也是一种认知活动,对其进行考察、分析、总结、评价和调节,不但有利于对操作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理解、同化和迁移,还有利于操作技能学习能力的提高,因而反思对操作技能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操作技能学习过程中,主体既要对理念(知识)领域进行反思,又要对行为(操作)进行反思。影响反思效果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思想与情感的开放性、知识结构、困境确证、分析与评价技能、交往技能等。
反思对操作技能形成的影响
反思是操作技能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操作技能学习中,反思既包括教师的反思,又包括学生的反思。教师反思会对讲解、示范、反馈、练习的组织等产生影响,从而间接作用于学生操作技能的形成。学生反思对其操作技能的形成的影响可以用笔者提出的“反思——技能”模型(如图1所示)来解释。
在“反思——技能”模型中,“全面反思”环节为反思的起始环节,“总结提高”环节为反思的终了环节,它们首尾咬合,形成一个多元循环的闭合的反思系统。在“总结提高”环节之后,反思的结果作用于影响操作技能形成的因素,从而对操作技能的形成产生影响。
影响操作技能形成的因素很多。通过对技能教学的实践与理论研究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影响操作技能形成的因素有生理成熟水平、智力水平、人格特征、知识经验与理论、动机、讲解与示范、反馈、合作学习、互动、练习与反思等。在“反思——技能”模型中,“影响操作技能形成的因素”并未包括全部的影响因素,一方面是因为多种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作用,另一方面是因为生理成熟水平与人格特征两种因素比较稳定,一般不与其他因素发生相互作用。在该模型中,“影响操作技能形成的因素”是指智力水平、知识经验与理论、动机、讲解与示范、反馈、合作学习、互动、练习等。
反思——技能”模型的具体作用原理如下:
首先,学生对自己操作技能学习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反思”,并评判各个方面是否完善。“全面反思”环节包括学习目标反思、学习过程反思、学习态度反思、学习方法反思、学习效果反思和自我评价反思等六个部分,各部分的含义分别如下:(1)学习目标反思。在每个操作技能学习单元结束后,学生立即对预先制定的学习目标进行评估。若目标已实现,就进行成功经验的反思。若目标未实现,则反思失败的原因,并结合后续的学习单元制定新的学习目标。(2)学习过程反思。学生对操作技能学习过程中的预习、听讲、练习、测试和课后巩固练习等各个具体环节进行全面反思,以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不断改进和提高。(3)学习态度反思。学生对自己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态度进行反思,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4)学习方法反思。学生根据操作技能学习的特点和个人特点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并在操作技能学习中尝试运用,然后反思其有效性并作改进,以不断优化学习方法。(5)学习效果反思。每个操作技能学习单元结束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反思。若效果好,总结成功经验;反之,则进行改善。(6)自我评价反思。学生经常对自我评价进行反思,以客观评价自己,正确认识自己。
评判的结果若为“是”,则进入“总结提高”环节,进行经验总结、方法提炼、优化探索、深化延拓等。若为“否”,则进入“发现问题”环节,找出问题,明确问题情境。然后进入“界定问题”环节,广泛搜集并分析有关经验,找出问题的根源,并提出假设,从而界定问题。然后进入“确定对策”环节,通过搜集、探究等方法确定解决问题的对策。然后进入“实践检验”环节,通过实践检验以上环节中形成的概念和策略方法。如果这些概念和策略方法能够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则进入“总结提高”环节;若不能,或在检验过程中又遇到新的问题,则重新进入“全面反思”环节,开始新的循环。
经过“总结提高”环节之后,一方面,学生的思维过程得到优化,认识水平得以提高。这会作用于“全面反思”环节,促使反思系统良性循环;另一方面,整个反思系统的结果会作用于智力水平、知识经验与理论、动机、讲解与示范、反馈、合作学习、互动、练习等影响操作技能形成的因素,使学生的知识经验与理论积累增加,智力得到一定的发展,动机水平提高,领悟教师讲解与示范的能力、有效进行练习和利用反馈的能力增强,从而对学生的操作技能学习产生全方位的正面影响,促进其操作技能的形成。
对职业院校操作技能教学的启示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发现,学生反思对其操作技能形成的影响过程实际上是反思系统运行的结果通过作用于影响操作技能形成的智力水平、知识经验与理论、动机、讲解与示范、反馈、合作学习、互动、练习等因素而间接影响操作技能形成的过程,其关键是反思系统内的多元循环。因此,在职业院校操作技能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对自身操作技能学习的各个方面进行反思,解决存在的问题,总结成功的经验,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反思习惯,不断增强学生的反思能力和操作技能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操作技能的获得。此外,由于教师反思会间接影响学生操作技能的形成,因而教师也应该注意培养自己的反思意识与反思能力。
参考文献:
[1]Valli L. Reflective Teacher Education:Cases and critiques [M]. 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2.
[2]林婷.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教学实践[J].数学通报,2003,(7).
[3]常志英,任瑞仙.基于信息素养的教师反思能力培养[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2).
[4]何应林,陈丹.影响操作技能形成因素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6).
学生自我反思总结范文6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培养;反思能力;自我学习
高中阶段面临学习内容多,抽象性、理论性强,知识面广的状况, 很多学生感到数学学习困难重重.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学生反映听教师讲课,听得很“明白”,但到自己解题时,却茫然无绪. 学生不能有效地将零散的知识点及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构建成一个有序的系统,也未及时对所涉及的知识、方法、思路等进行自我研究和总结,即反思. 因为没有好的学习方法与习惯,学生总是被大量的学习任务压得喘不过气来. 有时同样的一个问题,经教师多次讲解,有的学生会一错再错;经常觉得题目似曾相识,但又无从下手. 在多次的打击和压力下,学生逐渐丧失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如何减轻学生数学学习的负担?如何提高我们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作为数学教育者和数学知识的传播者,亟待我们来反思,改变我们的思维和教学方式,从而解决这些问题.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反思能力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个亮点. 如今,《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已把“反思”教学理念提到了相当的高度:“人们在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时,不断地经历直观感知、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这些过程是通过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做出判断.” 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反思能力,使学生主动参与,不断积累经验,培养思维能力,同时提高数学解题的能力和信心,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数学、运用数学、创造数学的兴趣.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以新课程理念作指导,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学习反思,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
激发反思动机,关注反思起点
反思是一个情感参与作用的过程,因而反思的动机非常重要. 教师要在情感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反思的热情,着力营造一个促进学生反思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反思动机. 在教学中可以经常问学生:“你还有更好的方法吗?”“你为什么这样做?”等等. 这样的提问,有助于诱发学生反思.
教师应善于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欲之间创设问题情境,利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在师生的互动中诱发反思行为. 比如,学了指数函数的性质后,笔者和一个学生课堂上做起了交易. 规则是,笔者每天给他一百块钱,而他第一天付笔者一块钱,第二天两块,然后四块,八块,十六块,依次递增,持续一个月. 那个学生看到有利可图很爽快地应承下来,可马上有很多学生笑了,说“XX,你被教师忽悠了”. 这个时候他们告诉笔者,“教师,您利用了指数爆炸!要我就只做一个星期的交易”. 课堂很活跃,大家一起回顾了指数函数的相关性质,巩固了这堂课的内容. 兴趣和经验,令他们乐于反思.
创造反思机会,培养反思习惯
“学习过程中,反思是不可或缺的环节”,而如何给学生提供反思的机会,如何培养并巩固学生的反思习惯,是许多教师都在思考并取得一定发展的问题. 结合前人经验和自己的教学学习经历,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加以指导,培养学生获取这种能力.?摇
1.?摇在解题中获取反思的方法,培养反思的习惯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解题;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最好的途径也是解题,这也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老教师授予笔者的反思教育的宝贵经验.
(1)解题规律的反思,要善于模拟,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
同一类型的问题,通常有其解题规律. 所以当一个问题解决后,教师要及时地引导学生反思解题过程,总结解题规律,积累经验,提高解题能力. 规律总结好,并不代表学生已经会用了,还要把总结好的规律让学生再学会运用. 课上给予同型习题加以练习、指导,让学生再次反思、整理. 在课堂教学中例题的选择要有代表性,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巩固. 在反复的训练和模拟中,学生的解题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且能逐步达到新课标要求的“生成”,生成新的思维火花,即“温故知新”.
(2)解题思维过程与方法的反思,要善于归纳和推广,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解题的关键是从已知和未知中寻求解题方法,思考题目特征,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试探性地解题. 学生在做完一道题后应根据问题的特征,对解题过程中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总结、反思. 反思自己的解答是否有错,错误的原因是什么?以后该如何入手解这样的题目?如果适当改变题目的条件或结论,问题将会出现何种变化?你还会做吗?使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归纳和推广的训练中得到培养和发展,同时也训练了学生逻辑的严密性.
2.?摇课上课下引导,巩固反思的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时候会有“恨铁不成钢”的想法,教给他们良好反思习惯,也让他们明白了反思的重要性,接下来寄希望于学生自己的努力,独立完成. 但是静下心想想,学生的每一步成长,每个自觉习惯的养成都需要教师持之以恒的耐心引导.
(1)我们要引导学生自我检查,自我提问,自我评价
有时上课,笔者在黑板上演示例题的题解过程,会故意犯些学生常犯的小错误. 如一次在计算时用错一个公式,得出错误答案. 学生沉默了一会儿,看到笔者强忍的笑意,终于有学生提出了疑问,他们问:“老师,您确定您是对的吗?”,有的学生比较活跃,很大声地喊:“老师的答案不对!”然后笔者告诉他们答案确实是错的,请大家找出错在哪里了?等大家找出来后,笔者又问大家“老师为什么会犯这个错误呢?”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老师,您肯定没有认真思考.”“老师您没注意公式的使用条件,这个公式不能这么用.”“老师,您没检查.”“老师,前面那个题刚强调的东西,您没好好归纳.” 看着大家这么活跃,笔者学他们每次考试后后悔的样子拍着头,叹道:“老师也怕不好的学习习惯!”
其实,转换角度,让学生来帮教师找下错误,也能领悟反思的重要性. 笔者并没有给学生归纳这些常见毛病,可学生自己都明白了,而且他们不仅能够对题本身进行反思,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反思,慢慢他们就学着自我提问,如:要用到什么知识点?方法选择正确吗?我有什么细节没注意吗?操作过程对吗?有无增、漏、错等情况?结果是否正确?
(2)引导学生在错误中反思,在对比中优化
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吃一堑,长一智”,从错误中得到的教训,更能发人深省. 因此,我们不能怕学生犯错,不过得在解完一个题目后对解题的正误作进一步的思考,及时总结方法、纠正错误. 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对比,将自己做错的题和正确的解题过程对比,将自己的解题方法和别的方法对比,在对比中,把自己的知识系统化,优化选取. 所以,笔者常问学生的问题是:“知道自己错在哪儿吗?”“你的方法和别人的方法有什么区别,你还能做更好地改进吗?”体现新课标的问题性和思想性. 针对学生的易忘性,笔者要求每个学生都准备一本错题集,不仅仅是把做错的题目记下来,更重要的是留下他们的心得,积少成多,偶尔看看,受益无穷. 这是笔者学生时代养成的习惯,并且一直坚持下来.在错误中反思,在对比中优化积累,可改善学生思维能力和习惯,提高解题能力.
遵循反思原则,把握训练环节
1. 要明确反思内容,把握反思方向
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地知道反思的内容. 反思,不仅包括各个具体的学习环节,还应引导学生对学习目标、学习方法进行反思,需要对学习中的经验、教训或不足进行反思. 针对我班学生数学基础和归纳能力较弱的特点,笔者总是在解题后通过一个一个具体的问题引导他们反思,让他们明白需要反思的内容. 当然笔者也有很大的遗憾,因为对于高中数学的教学还在一个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有时候一些探究性或总结性的问题不够成熟,不是非常的精确或明确,不能做到有“境”、有“度”、有“效”的良好结合. 不过,基于对新课程理念和教材的进一步理解和领会,在教学中笔者也注重自己的教学反思,相信自己会有所进步.
2.?摇要了解学生,引导学生参与,以学生为主体
学习是一个主动性的过程,学生必须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有效的学习. 教师教给他们方法,提供练习,给予矫正,但一定要使学生从旁观者成为参与者,也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注重交流,及时发现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给予纠正和点评. 让学生不断积累经验,培养思维的深刻性与批判性,同时提高数学解题的能力和信心,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数学、运用数学、创造数学的兴趣.?摇
3. 要关注反思习惯的形成过程,做到由易到难,让学生能够执行
我们要按照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从浅到深,从简单到复杂. 由基础而熟悉的知识展开反思,即能让学生不至于失去方向,利于执行,得到知识的满足感,增添动力,又能看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推广能力和系统化能力得到加强,使学生从“要我反思”变“我要反思”,让反思成为学生学习的自觉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