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当代诗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当代诗歌范文1
傅伯勇
关于古诗词,鄙人自诩读的还不少。原因可能有三:一则能够叫人懂,就是不识字的,只要念给他听,也还能够领略一二;二则读着读着,还可以摇头晃脑,咀嚼一番,其味无穷;三则能够在漫长岁月的风雨中,完整地保留下来,而且居然还有那么多人去读,至少我得视之为“宝贝”。
而当代诗歌(尤其是十多年来的很多诗歌)呢?鄙人也曾经努力的去读过,但是常常读过三五首,就会摇摇头地放下。至于原因么?可能恰恰相反:一则玩花架子的多,看着看着,眼花缭乱,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二则莠也当良,凑足几个“诗人”,或者亲朋好友亲自出马,或者请大师们“斧正”,夸赞一番,吹捧一番,就大摆筵席,弹冠相庆;三则在善于经营者的眼里,诗歌也还是商品,可以卖钱,可以交换,还可以借此平步青云,成为专门利己的工具。
也许,这就是当代诗歌——至少很大一部分诗歌的悲哀;但是,这对于他人,倒没有什么损失,他人读不懂,不读就是了,就让专门写诗的几个人读去,正如我等之态度。
而招商引资,似乎也与当代诗歌有点关系。
一则,玩花架子的也多。比如,所谓“生命产业特区”,最初,我一听这名儿,就战战兢兢,汗不敢出,因为牛皮吹得比鼓还响;比如,“中国某某强”企业,区区两三千万资金,就迟迟拖欠,就滚不动,就陷入“债务危机”;比如,某某发电厂,尽管有人拼命拉皮条,最终还是没有能够发起“电”;比如,某个茶叶知名企业,政府补助还不少,也有人鼓与呼,结果却是工厂建好后,一片茶叶也没有生产,卖的茶叶也是“挂羊头卖狗肉”。想当初,他们又是广告,又是鼓噪,可谓声势浩大;而三五日之后,云雾散去,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竟是一副臭皮囊。更有甚者,债台高筑后,脚下抹油,逃之夭夭。残局呢?留给做工的工人,留给失地的农民,留给可爱的政府,留给惊愕的路人。他们从何而来,为何声势如此那般浩大,也是眼花缭乱,云里雾里,不得而知。
二则,莠也当良。有一个亿元工程,照样是通过“正规”的招投标,按理说,中标的单位,应该还是有点实力罢。但是,事与愿违,工程一开工,就一直拖欠工人工资,高达六七十万元,自己一分钱的工程资金也没有。什么原因呢?莠也当良也。再一查,才发现端倪,原来,中标单位竟是社会上的“二十八宿”,法定代表人也自然属于人渣之列!在耳闻目睹的工程中,这样的事例可能还不是个别现象。这确实可赞可叹!我于是不得不承认,这个社会实在是太好了,“二十八宿”居然也能够如愿以偿,居然也能够在权力间呼风唤雨,游刃有余。我于是也不得不猜想,可能也还是凑足几个官宦或者名人,或者亲朋好友亲自出马,或者请如来佛指点一二,也是夸赞一番,也是吹捧一番,也是大摆筵席、弹冠相庆的缘故罢
三则,权力也是商品。一些地方的开发,法律可以抛弃,将来可以不顾,肺叶可以割去,心脏可以挖走,只要于眼前有利,只要于自己有利,正如法国皇帝路易十五所说“在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就拿中小学教师调动来说吧,因为假期里,很多教师也想往县城里调,大家都盯得很紧,所以关系户就不好办,待学校上课进入中期了,就趁人不备,暗度陈仓,不声不响,大量地频繁地调动关系户。可能是“受人钱财,与人方便”的缘故,不能不调呀。至于家长么,至于学生么,他们又不是上帝,他们的意见,关我教科局屁事,他们又不决定哥几个的升降或者生死。招商引资中,可能也有不少这样的嫌疑呢。亲戚朋友,哪怕就是空手,可能也还是能够套来白狼。“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权力也可以卖钱,也可以交换,还可以借此平步青云,成为专门利己的工具。
当代诗歌范文2
无庸置疑,当代学生中存在这样一个普遍的现象:宁可读小说散文等现当代文章,也不读现当代诗歌。我们中国是世界公认的“诗歌国度”,一向有写诗读诗评诗的传统,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我认为,有以下三方面原因:1、文体的陌生转换。语文课堂分析讲解的多是实用文,以及少量的文学性文章如小说散文,这些文章至少在文体方面的概念表述上有相近之处:中心、内容、材料、层次、用词、表达方法……而诗歌在文体方面的概念上的表述是分行、省略、押韵、意象、感情流动……加上诗坛变化多姿,风格多样,新奇之作不断,的确造成很大的阅读难度。2、学生的阅读习惯。于是对学生的阅读习惯造成冲击。其他文体是朗读,诗歌是涵咏;其他文体抓材料归纳中心,诗歌是从意象中捕捉感情流程;其他文体对语言、感情、技巧的要求不如诗歌高。3、教师的学识修养。许多语文教师对诗歌的认识是陈旧的、过时的。他们对诗歌的了解还是大学《文学概论》里得到的知识(大概是十几年前编写的吧),时代在发展,诗歌理论也在发展,而早先很多文学史又只重思想内容评价、轻艺术技巧分析。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语文教师平时对诗歌的阅读写作是不多的。因此,遇到诗歌篇目,就感到不太好掌握备课的尺度,学生学习效果如何也就不言而喻。
其实,这种情况跟学生的心理成长和知识渴求是不协调的。中学生完全可以读懂、写好诗歌,甚至包括现代派的诗歌。我举几个例子。其一是开创法国象征派诗歌的兰波,16岁发表诗歌,18岁写成《醉舟》等著名诗章,20岁出版《地狱里的一季》,21岁出版列入世界名诗集的《灵光集》;⑴其二是苏联的叶赛宁,20岁发表名诗《白桦》,入选苏联中学教材,被著名作曲家叶普科琴作曲,现在又入选新教材高中第二册《语文读本》;⑵其三是奥地利著名诗人里尔克,19岁出版处女诗集《生活与诗歌》,风格兼有浪漫主义和印象主义的特色。⑶那么,中国呢?诗人海子19岁写出被中国诗歌界一致好评的《亚洲铜》,25岁写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已入选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三册第一单元第3课。⑷这些在世界上有影响的现当代诗人的年龄和我国在校中学生差不多,他们能够在这个年龄段写出这些好诗,对我们语文教师是一个不小的启示:对中学生来说,接受现当代诗歌的难度并不太大。而且我手头有一本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中学生诗歌选评》,发现其印数达2万册之多;⑸还有一些学生拿着徐志摩、席慕蓉等人的诗作向我请教,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学生对诗歌的喜好。诗和心灵存在直接的对应关系。诗歌能够直接地、聚焦地体现作者的内心世界,具有强烈的情感性和深刻的启示性;诗歌又具有强烈的节奏感,能够巧妙地宣泄感情发生、延续、收结的流程,对学生有天然的感召,因此诗歌容易被学生接受。假如我们语文教师能够让学生明白诗歌的文体特点,改变学生的阅读习惯,提升教师自身的修为,指导学生读诗、写诗相信不是一件难事。这在语文教育界集体重视文学教学的今天,重视学生心灵教育的今天,也有莫大的意义。
二、一点来自自身实践的体会:感知语言、分析内容、领悟技巧
我是一名诗歌爱好者。大学时是校诗社社长,毕业后参与组织跨地区民间诗社——绍兴龙山诗社,在公开报刊发表诗歌和诗评近80篇(首)。平时常阅读和写作诗歌,从自身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学习诗歌,必须做到能够感知语言、分析内容、领悟技巧。如果没有对语言敏锐的感知能力,没有对内容深层次的把握能力,没有对技巧独到之处的领悟能力,就不能使自己学有所得,学有所用。那么,怎样尽快有效地指导对诗歌只有粗浅认识的学生,使他们有个比较实用的学习诗歌的方法呢?我从文本阅读的角度,站在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的尺度上,在课堂教学中按“读熟/感知——读懂/分析——读透/领悟”三个步骤指导学生学习诗歌,务求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也能够按此模式自学诗歌。
读熟——感知诗歌的格律和分行。
优秀诗歌十分讲究音乐性,席勒甚至认为“诗里的音乐在我心中鸣响,常常超过其内容的鲜明表象”⑹。旧体诗有格律,讲究押韵,讲究对偶,学生容易感受到诗歌的音乐性。但很多学生有误解,认为现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是没有这方面要求的,更有学生对诗歌格律的认识是模糊的。为了使学生对诗歌有更多的认识,我结合课本有关内容,介绍了世界诗歌发展的基本趋向——从格律诗转到自由体,外国20世纪前的许多诗歌是格律形式出现的,如雪莱、拜伦、普希金的诗歌大量的是格律诗。在此基础上,我向学生介绍了停顿、押韵和分行的常识,帮助学生朗读和理解诗歌。
要朗读好诗歌,除把握全诗的思想感情,还要处理好诗句内部的停顿,把握好诗句的感情节奏。如《就是那一只蟋蟀》,句式整齐匀称,节奏鲜明,读时会感受到适应思想内容的需要而产生的优美韵律。这是因为作者流沙河以语义为单元作有节奏的停顿来组织诗句。好的译诗也会注意到语种的区别,尽可能把格律的形式翻译出来。“以顿代步”⑺是最常用的方法(即以语义为单位的自然节奏的停顿代替外国格律诗的“音步”)。《致恰达耶夫》原诗每一行分三个音步,译者戈宝权处理为每行三个停顿,加强译诗的节奏感,略举几例:
并不能长久地/把我们/欺诳
也已经像梦、/像朝雾一样地/消亡
我们/忍受着/期望的折磨
等候那/神圣的/自由时光
现在我们/为了荣誉献身的心/还没有死亡
通过朗读的比较学生发现,句内按语义节奏停顿的效果比按词语节奏停顿要好,气韵流转,情感呈自然流动状态。
关于押韵,我着重让学生整体读诗的基础上理解不同韵脚对内容的影响。不少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能够体会出不同韵脚的美感效应:如《致橡树》中押己、藉、仪、起、意、霓、里、地等字的“i”韵,显得绵长、细腻、清脆,有力地表达出爱情中的女性的感情;如《致恰达耶夫》中押亡、样、芒等字的“ang”韵,显得铿锵、悠远、深沉,表达对自由的渴求以及对未来必胜的信念。这些韵脚都很好地为思想感情服务。
不少学生认为诗歌一句一行,对如何处理分行没有什么要求。为了避免误解,我以《大堰河》中的一句为例:
她含着笑,背了团箕到广场上去
晒好那些大豆和小麦
这里分行一是合乎每行内部的停顿(每行顿三次),二是合乎感情节奏(两行安排为一行,读起来太拗口,影响抒情速度)。这样,学生强化诗歌朗读获得朗读技巧的同时,也体会了诗歌的感情节奏,很好地为分析内容和领悟技巧作准备。
读懂——分析诗歌的情感突破口。
诗人平时肯定积累了许多情感,受了某个契机,有了情感突破口,才演绎成章。这就是“灵感”。情感突破口可以是一个人,可以是一种事物,可以是一次经历,可以是一个念头。正如瓦雷里所说:“一个意外的事件、一个外界的或内心发生的小事:一棵树、一张脸、一个‘题目’、一种情感、一个字就能触发人的诗情。”⑻
从诗歌创作规律来说,突破口跟作者的写作情感状态密切相关。郭沫若写《女神》即是一个很好的证明。郭沫若“长期郁结的民族感情、个人激愤,便在惠特曼粗犷的民主主义诗歌的启示下,找到了喷火口。”⑼如果不是一次被捕,一场大雪,艾青的《大堰河》恐怕会是另一番味道,而兰波的名诗《元音》和马雅可夫斯基的代表作《穿裤子的云》,完全是一个异想天开的意象。作者找到了突破口,强烈的感情才找到一个泄口,喷涌而出,才写成诗歌。
突破口不仅成为倾泻感情的源头,还有深化思维延伸情感的作用。因为诗人最初的思考毕竟还较粗糙表浅、不够成熟,随着突破口的发现,情感在不停地流泻中会不断地自我调整,不断地开拓出新的领域,进一步深化已有的体验和感受。
一个理想的突破口往往是“诗歌的核心和灵魂”⑽。如果阅读时找到它,意味着阅读思路从混沌到有序,为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打下基础。理顺突破口与诗歌情感的关系,可以使学生对诗歌创作的规律有一个粗浅的认识,有助于对诗歌文本的读解。普希金正是因为对恰达耶夫写作,而恰氏又是对普希金的自由思想有着深刻影响的人,理解这一点,学生可以更深入体会其诗对自由的感情流向:幻灭——期待——号召——展望。艾青正是因为雪,想到了大堰河的凄凉身世,从而引起对她的怀念、追忆乃至歌颂。
我在诗歌教学中,坚持把握情感突破口和诗歌蕴涵的整体情感的关系,采用“抓突破口——理感情流程——析思想情感”这一主线组织课堂结构。这样训练一段时间,学生已能够独立分析。如舒婷的《致橡树》,先抓突破口,是借用木棉对橡树的倾诉,其实质是女性对男性的倾诉,然后指导学生再阅读全诗认识,发现其情感流程是由反到正,其情感内容是女性对爱情渴求平等的观点。
读透——领悟诗歌的艺术表现技巧。
为了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有才华的诗人都在不断创新,于是出现了内容和技法上新颖别致的文本。可以说,诗歌是最具有创新意识、最需要创新意识的文体。当然,内容上的创新比较容易接受,但技法上的创新则不好把握。不少学生接触过诗歌,常常有这种困惑:读了诗歌,也有点感动,可就是不知道这份感动是怎么来的。尤其是接触到像威廉斯(美国意象派诗人)、西川(中国当代优秀诗人)的作品,简直就找不到阅读的法门。因此,我认为有必要向学生讲授诗歌艺术表达技巧的问题。
技巧是为内容服务的,如果只是为技巧而技巧,为艺术而艺术,是不适当的。诗歌技巧归根到底是为更好地表情达意的。我们现行教材(如老教材第三册诗歌单元),说到抒情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抒胸臆,一是借景(物、境)抒情。这给我启发:分门别类也许可以说是最好的指导方法。从诗歌表情达意的角度,我粗浅地把上两种方法归纳为一重语言形式一重语言效果,并且和中学有关的修辞方法联系起来,形象地表达如下,使学生可以具体操作:
直抒胸臆:呼告、排比、反复、对偶(重语言形式)
借景(物、境)抒情:比喻、拟人、暗示、象征、对比、省略、变形、反讽(重语言效果)
如《大堰河》排比、反复的运用,不仅使语言形式整齐有致,具有美感,读来朗朗上口,也强化了诗段的整体内容,有利于联想的顺利开展。《致橡树》比喻、象征、对比、排比的运用,使语言整齐的同时也突出了借物抒情的效果。对现代派诗歌中暗示、变形、反讽等难度较大的技巧,学生虽无运用的必要,但了解一点,对阅读诗歌不无益处,我就借海子的一句诗“起风了/太阳的音乐太阳的马”进行了分析例示,强调现代派诗歌的体验性、独异性和综合性更强,指出此句诗采用了省略、比喻、拟人、暗示等技巧,如把“风吹起来有声音、有速度”这个道理省略去了,而这声音是太阳吹奏的,风在天空运动好像马儿奔跑……学生感到分析现当代诗歌既有难度又有思路可循。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很多技巧是从诗人自己的经验中领悟出来、创造出来的,如艾青本来是一个画家,在《大堰河》中就凭借画家的眼光观察事物,体现在诗歌中就善于运用色彩、善于捕捉瞬间的动态,对这种出自自身经验的技巧,如果学用一致,将给学生莫大的收益。
为了加深学生印象,培养学生分析鉴赏能力,结合自己对现当代诗歌的感知、分析和领悟,我还编写了一组短诗赏析,投稿后有几则在山西《语文报(高中版)》发表。下面再胪举刚写的一例。
鹰·雪·牧人
[中国]昌耀
鹰,鼓着铅色的风
从冰山的峰顶起飞,
寒冷
自翼鼓上抖落。
在灰白的雾霭下
飞鹰消失,
大草原上裸臂的牧人
横身探出马刀,
品尝了
初雪的滋味。
1956、11、23
[赏析]
昌耀(1936——1999),青海诗人,被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韩作荣先生称作“诗人中的诗人”。本诗是他的早期诗作。
诗人善于写作中国大西北的粗犷剽悍的人文景观。本诗思维触觉敏锐,捕捉到能够象征这种人文景观的几个意象,“鹰·雪·牧人”,展示辽阔空旷的活动背景。本诗还善于在动态中把握意象的特征,鹰飞、裸臂牧人横身探出马刀,增加诗歌的艺术表现力,伴有较实的人情味。全诗用冷色为主,铅色的风,白的雪,灰白的雾霭,白闪闪的马刀,但凛冽中自有生命充沛的豪气,反衬出豪壮雄浑的西部气质。昌耀认为真正的好诗“不可能靠纯粹的技巧取得”,“能使灵魂震撼的,还必须是灵魂的力,其获得的既是历史的积淀,也是灵肉的体察”。昌耀的艺术观可以作为本诗的最好诠释。
三、一句被事实证明的鼓励:“你可以写出好诗!”
对中学生要不要写诗这个问题,许多教师肯定会回答:到现在为止,高考一次也没有考过诗歌写作。言外之意是,学生不必要写诗。当然这样并不能说明中学生不可以写诗。真实情况是:许多语文教师本身对诗歌理解不深,既没有阅读经验,也没有写作实践,从而使诗歌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导致学生在诗歌阅读写作上“营养不良”的状况。
许多作家是从爱好诗歌逐步走向文学的殿堂的,还有许多作家在作品中援引诗歌。如我敬佩的作品充满人文关怀的山东作家张炜、我省《东海》杂志编辑王彪……有中学生时代就在《语文报》发表诗作、如今活跃的“70年代作家”邱华栋、小海、朱文……张炜小说中的不少诗歌是他根据小说情景亲自创作的。尤其是我正在阅读的陀斯妥也夫斯基的作品中,发现有大量的前代诗歌被他引用,无论是有名的还是无名的。⑾诗歌增加了作品的情调,推动情节的发展,挖掘出了人物的内在品性。诗歌还潜移默化中在提炼语言的简洁、营造场景的氛围方面起了作用。因此,我认为,中学生写诗益处不小。经过教学实践,我还发现:如果指导得法,中学生可以写出好诗!
我分“揣摩——挖掘——联想——修改”四步进行模仿写作教学。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我先根据情况选用一些便于分析、可以模仿的诗歌印发给每一位学生,以扩大阅读量,加深对课本诗歌内容和技巧的感知,多方提供可以揣摩的范本,再调动学生积极性鼓励大家写诗,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这时教师如果自己对学过的诗歌进行仿作,对学生有更大的促进作用。如《大堰河》一诗,我就针对排比这一手法进行模仿,写了《乡村景物》。该诗表达的感情是对乡村的怀念,因为“我”是从乡村出生成长的;感情突破口是题目,即具体的情景描绘;模仿的对象是《大堰河》的排比手段。并且把自己模仿过程告诉大家,让同学们体会:一揣摩原诗(《大堰河》)内容(暂略去)技巧(排比),二挖掘自身丰富的经验(乡村生活)中找动情点即感情突破口(乡村景物),三抓住感情突破口进行联想和想象(有关乡村的具体景物以及活动),四修改使诗歌内容集中情感强烈。
乡村景物
边建松
假如我能忘掉乡村景物
也将忘掉躲在阴影里看守樱桃树鲜红簇密果子的孩子
也将忘掉盛开白花的香檀树下拔香艾草的孩子
也将忘掉攀爬潮湿短墙在粗糙阔叶间摘无花果的孩子
也将忘掉夕光中光身子从乌桕树跳下溪沟洗浴的孩子
也将忘掉采取青灰的大岩石上暗紫色地衣到篾竹篮的孩子
也将忘掉细雨中爬到半山坡透过炊烟萦绕看自家屋顶上
因鸟翼鼓动而迎风轻摇的瓦松的孩子!
学生兴趣大增,纷纷再读有关诗歌,细细咀嚼揣摩。作业上交后,我发现学生对诗歌领悟能力比我预想的要好。尤其感到欣慰的是,我发现了不少学困生的模仿才能得到了体现和发掘。借着教学学生的有利时机,我打印了优秀习作编印出《学生诗歌选》,特别表扬了那些学困生,现在他们学习语文的劲头和信心可足了!下面举两首学困生的诗歌习作。
寂静
高二(4)俞六一
寂静,是清晨的甘露爬上草叶尖上的声音。
是玻璃从折射中绽放绚丽色彩的声音。
是一滴汗珠渗出毛孔的声音。
是水在庄稼的根茎流动的声音。
是星星关注人们命运的声音。
是蹒跚的足迹走过岁月的声音。
寂静啊!让我如此说出寂和静。
脸
高二(3)杜俊
一张令人憎恨的脸
一张令人头疼的脸
一张令人心烦的脸
一张令人厌恶的脸
一张令人泄气的脸
一张令人恐惧的脸
一张令人烦躁的脸
一张令人颓废的脸
就是这一张脸呀
一张可亲可爱的脸
一张再也见不到的
令人怀念的脸
这两首诗都采用了排比手法,其中不乏新颖独特的观察和感悟,不乏对外界事物和内心世界细腻灵巧的体味,体现了这些学生的创造潜能。当他们在我校文学社主编的《蓝天》学生作文半月报上阅读到自己的“大作”时,对语文的喜爱溢于言表,同时也明白了一个道理:自己也有“起飞”的时候。现在,有的学生作品已在本地市报刊上发表。这使我认识到:学生能够写诗,是语文教学的胜利,是文学教学的胜利,是诗歌的胜利,更是学生塑造自身人文素质的胜利。在《语文教学之友》2001年第3期已刊登的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三册的目录,第一单元是现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共有12首,我想,这是语文对诗心的召唤,是人文对诗心的召唤,同时也是诗心对我们语文教师的挑战。
参考文献:
⑴葛雷、梁栋译,《兰波诗全集》附录的“兰波生平年表”,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⑵臧棣编撰,《里尔克诗选》附录的“里尔克年表”,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年9月版
⑶顾蕴璞译,《叶赛宁诗选》附录的“生平与创作年谱”,浙江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⑷西川编,《海子诗全编》,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2月版,第3页、第436页
⑸《中学生诗歌选评》,作家出版社1986年12月版
⑹瓦雷里《诗、语言和思想》,见《现代主义文学研究(下)》,中国社科出版社1989年版,854页
⑺见江枫译的《雪莱抒情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297页和杨德豫译的《拜伦抒情诗选》(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238页两书的附录。
⑻程光炜,《朦胧诗实验诗艺术论》,长江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85页
⑼林志浩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79年版,154页
当代诗歌范文3
关键词:诗歌教学 诵读 联想 想象 意象 意境 诗歌创作
高中新课程改革已在我四川省全面铺开,如何把新课程理念用在教学中,这对高中语文教师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有许多困难、困惑。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感受·鉴赏”的目标是: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要达成这一目标需做很多工作,而诗歌鉴赏就是其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它要求学生具有相当的诗歌知识以及较强的分析、欣赏能力,而这些往往是目前多数学生所欠缺的。因而研究新课程下的诗歌教学就尤为必要。现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新课程下的现当代诗歌教学谈点自己的拙见。
一、诗歌教学要注重诵读
在教学中,诵读是诗歌学习、鉴赏的切入点。反复朗读,熟读成诵是诗歌鉴赏的开始。因为诗歌本身具有形之于声的特性,较其他文学样式更宜于朗读和背诵。诗歌素有“三分诗七分读”之说。朗读能使眼到、口到、耳到、心到,使静止的诗活动起来,变成听得清、看得到的形象画面,能将我们很快地带入诗的意境,去领略那摇荡心灵的思想美、图画美和音乐美。因此,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指导朗读的技巧、明确诗歌的节奏和重音、掌握语速和语调,通过诵读体会诗歌的美,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再别康桥》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美好、恬静而略带一丝惆怅、惜别。朗读时节奏要轻柔、缓慢,语调要舒缓、低沉。
二、诗歌教学要抓住想象和联想
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炼的语言,诗句间的跳跃性很大,这种跳跃性常表现为情感的断裂,因此教诗歌时,就应尽量调动学生,力求通过他们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用他们的联想和想象去演绎诗人的情感和诗歌体现的社会生活。这对发展学生想象力更为给力。例如:戴望舒的《雨巷》最适合想象和联想,在教读时,让学生闭上眼睛,趴在桌上,听优美的配乐朗诵,让学生展开联想去想象丁香般的姑娘那般清雅,凄美、飘渺、哀怨的美,去想象美丽而哀婉的相遇,从而体会全诗营造的迷离飘渺的超然意境。又如徐志摩《再别康桥》,教师播放优美的配乐朗诵,让学生闭上眼睛听,展开联想去想象蓝天白云、潺潺小溪、岸边垂柳、河上康桥。然后把自己当成诗人,置身康桥,想象故地重游、乍逢即别,一步几回头、欲别不能的缠绵情谊。
三、诗歌教学要重视对意象和意境的解读
“意象”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一个术语,它包括“意”和“象”两方面的内容。这里的“意”指的是创作客体的客观物象。按一般情况说,物是客观存在的,它原本是什么样子,就应当说成什么样子,不能有丝毫的差错,这便是所谓的客观表述。但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眼中,就会蒙上一层主观色彩,这就是古人说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文心雕龙·神思》),因此诗歌的意象就是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的融合。而意境则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在现当代诗歌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意象的分析并加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对诗歌作出多义性的解读,从而进入诗人创造的意境。例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用了“西天的云彩”、“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水底招摇的水草”、“榆阴下的清潭”等意象,这些意象既柔美轻盈,精致淡雅又深富意蕴,已形成一个色彩鲜明、匀称柔和的境界。
四、诗歌教学更要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
诗可以言志,可以传情,也可以写人生。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品读诗歌,感悟人生”。当然有了感悟还不够,还要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每个青年都是诗人,学生时代更是青春勃发,诗情洋溢的时期。教师鼓励写诗是一个关键,教师的鼓励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可以让学生拿起笔,描绘生活,赞美青春,歌颂生命,抒发对人生的感悟,表达对理想的憧憬。所以,在学生学习诗歌热情高涨的时候,我们要及时把诗歌创作的要求提出来。按照要求,一部分同学能写出了一些内容丰富、感情真挚、意向鲜明的诗歌。可以把其中的精品读给全体学生听,并打印出来粘贴在班级的墙上。甚至鼓励学生投稿,我校有《墨池》文学报,班上有个学生写了一首诗歌,我略加点拨后,发表在该报上。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变成铅字印刷出来,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心情,这更加激起了他们的写作热情。
总之,诗歌教学,教师要舍得“情感投入”,要让学生了解触发诗人抒情的那些因素(社会关系、个人经历、生活环境、所见所闻),看清诗人抒情凭借的对象(人、事、物),展开联想和想象,领悟诗中描绘的生活画面及艺术形象,与诗人的感情共鸣而逐步进入诗人创造的艺术境界,领会诗人的思想及诗歌的主题、内涵,从中受到熏陶,融通诗意,触发创作之灵感。一句话,只有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高中现当代诗歌教学,才能培养学生创造性地阅读、理解、创作诗歌的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当代诗歌范文4
关键词:罗伯特・弗罗斯特 诗歌作品 文学理念 具体影响
引言
罗伯特・弗罗斯特由鞋匠、教师再到农场主的生活经历,不仅为其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而且还为他在诗歌作品中阐释自己的生态理念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结合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歌作品,分析其中蕴含的生态理念,既有利于挖掘诗作的文学价值,又利于探讨生态文学的作用。罗伯特・弗罗斯特是美国诗歌史上最受人们尊崇的诗人之一,作为一位诗人,弗罗斯特已经无愧于“非官方的桂冠诗人”的称号。他的生命和诗歌创作与新英格兰地区的大自然紧密联系。即使在近百岁高龄,弗罗斯特仍能用颤抖且模糊的声音,充满激情地诵读自己的诗歌。本文结合笔者对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的阅读感悟,反思生态文学的相关问题,并以“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的生态理念对当代生态文学的影响”为切入点分析其诗作中生态理念的核心内容,阐释生态理念对当代文学创作及研究的具体影响。
一、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的生态理念
罗伯特・弗罗斯特的生态理念是指在其诗歌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与“生态”理念相关问题的思考。包括罗伯特・弗罗斯特在诗歌作品中表现出以“生态整体”观念对各种问题的思考以及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理解阐释。
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的生态理念与问题的分析主要涉及到以下内容――诗歌、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其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生态理念的重点表现内容,诗歌作品的创作则是再现诗人生态理念的具体媒介。因此,探讨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生态理念问题应该从诗歌、人及其与自然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
第一,诗歌与人的关系。这是我们探讨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的生态理念的基础。这里所说的“人”既包括作者,又包括读者,以及诗歌作品中提到的人物。特别是诗歌涉及到的人物言行更能体现作者的生态理念,这里提到的作品则专指“诗歌”这种文学体裁。
第二,诗歌与自然的关系。这是指探讨罗伯特・弗罗斯特如何通过诗歌这种文学体裁来表现自己对自然的思考。包括在诗歌创作过程中的选材、以及作者对所选素材的思考。
第三,诗歌作品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在诗歌作品中,诗作所提到的人物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例如,诗作所涉及到的人物对自然界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也涉及到对自然美景的欣赏等。
我们以具体诗作来分析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对人、诗歌与自然关系的表现。下边的诗句节选自《最后一片牧草地》:有一片被叫作偏远牧场的草地/我们再也不会去那儿收割牧草/或者说这是农舍里的一次谈话/说那片草场与割草人的缘分已尽。这下该是野花难得的机会/它们可以不再怕割草机和犁耕……
虽然节选部分很短,但是从这些诗句中却可以看出:弗罗斯特对人与自然及其关系的思考形象而生动地描述在了诗歌之中。在这一片最后的牧草地上,作者提出这样的生态问题――牧草过度地收割和牧场被过度地开垦,这也是他把题目拟定为《最后一片牧草地》的用意所在――让人们关注这片净土,关注生态环境。题目的设置不仅揭示了这里的牧场出现的问题,而且也向读者深化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将要影响到人类的生活。在描写环境现状后,作者又提出一个问题――如何恢复这些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当人们不再到这最后的牧场收割牧草,那里将还原为野花的天堂,人类不再涉足其中将使野花获得难得的生长机遇。所以说,分析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的生态理念一定要结合具体作品,体现了对诗歌、人与自然三者关系的再现。
其次,各类机器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既提高了人类的工作效率,同时加剧了生态危机的出现。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伴随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而变本加厉,这在作者的诗作中也得到了具体的描述。例如《城中小溪》中,作者首先描绘了人类在小溪边修建城市后的景象,一座新建的城市边上有一座作者熟悉的农舍,虽然它与城市中整齐统一的规划显得极不协调,但是这座农舍却成了作者寻找那条小溪的坐标。于是诗人这样写道:可是那条小溪呢?那条手臂一样环抱着农舍的小溪呢?/我问,作为一个熟悉那小溪的人。在这首诗作中,城市建筑象征着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的程度,“农舍”和“小溪”作为原始的存在状态则是生态文明的象征。而一次次地追问则代表着作者对生态问题与物质文明关系的具体思考,在这首诗作里把城市建设与原始的农舍和小溪进行并列、对比,我们得出结论――物质文明所谓的“高度发展”加剧了生态危机的出现,同时在文学领域中开始对这种危机给予高度的关注。
再次,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的生态系统观念。弗罗斯特的诗歌客观而形象地再现了对生态问题的系统性思考。系统性的思考既包括作者对良好生态环境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向往,也包括作者对生态环境恶化与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之间的思考。如前文提到的《最后一片牧草地》和《城中小溪》两首诗作都集中反映了这一理念。此外,《最后一片牧草地》与《雪夜林边小立》这两首小诗有近似之处,作者在文中写道:林中万籁俱寂,了无回声/只有柔风轻拂,雪花飘落。这首诗虽然很短,但它写出生态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这样优美的生态环境,不仅可以为人类提供舒适的栖息地,而且它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类精神上的压力,为人类提供审美享受。
综上所述,罗伯特・弗罗斯特在诗歌中体现出的对生态问题的关注集中表现在地域性特点上。有学者这样评价他:“诗歌描写大量地集中于美国新英格兰地区,也浓墨于该地区的乡村生活,从不同的角度去体现该地区的乡村人们的思想与意识,从而浓缩和创造了具有该地区特点与特性的田园诗歌,形成了弗罗斯特诗歌典型的田园艺术特点。”也正是因为这种田园的特点才使其诗歌中的生态视角更引人注目。
二、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文学影响分析
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的生态理念对当代生态文学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在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创作伊始,他并没有明确提出“生态文学”的概念,也未对相关理论问题有过清晰的定义。但他诗歌作品中的生态理念却促进了“生态文学”的萌芽,以及对生态核心理论指导下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正是由于弗罗斯特诗歌中关注的生态理念为后世“生态文学”的产生提供了参考依据与现实根基。
其次,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为后世生态文学理念下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经验。文学也是人学,文学作品的内容要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生态问题所涉及到的自然与文学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都是文学创作者应该重点思考的社会问题。在另一个层面上,生态文学的创作与其他文学作品的创作一样,都会在这一过程中涉及到选材、主题表现和作者创作理念的选择。正如罗伯特・弗罗斯特的生态主义诗歌中所反映的主题,作者一定要针对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题材,表现与人类生活相关的生态主题,并且在此基础上系统化地阐明生态观点,才能使更多的读者了解到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意识到生态文学的重要价值,才能使读者与作者一起系统化地思考如何面对发展中的生态问题。
生态趋势与文学创作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不仅需要作者在创作选材上细细考量,而且也需要作者在作品主题的层面上进行深化,尤其是作者对生态问题的系统性思考更是我们应该借鉴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创作的核心所在。正因如此,才使其诗作呈现出生态美学特有的交融性审美特征,强调了人与自然的交融,从而使他的诗作成为了生态美学研究的样本。
再次,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生态理念对当代生态文学的影响还表现在文学理论的相关研究中。即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生态理念对当代的影响可以从两个基础层面进行分析――即具体的文学创作研究(特别是生态文学的相关创作)和文学理论的研究。前者是实践,后者是理论。只有把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地分析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生态理念对当代文学的全部影响。对于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生态理念及其相关问题的探讨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在这里不能详尽分析它对文学理论研究的影响,但是在知网上以“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时,其搜索结果显示为1,146条。这个数字足以证明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及其生态理念对当代文学理论研究的影响。
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歌核心在于将浪漫主义情怀与现代派诗歌完美地融合,并深化了生态主义内涵。他不依托照搬前人的成功之作,也没有沿袭古老的欧洲诗歌传统,而是通过自己的思想深度和辛勤的写作实践,直至最终找到了一条既适应本土文化又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生态主义诗歌创作之路。弗罗斯特在其诗歌作品中形象而客观地诠释了他的生态理念,而分析其诗歌理念,既是挖掘其作品文学价值的最佳途径,也是我们深入理解其诗歌意蕴的最好方法。特别是对弗罗斯特诗作中生态观念对后世的影响的分析,更能证明其诗作的时代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杨竹芬.弗罗斯特诗歌中的生态主义探析[J]作家评论,2012(12).
[2]朱兰花.罗・弗罗斯特抒情诗选[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
[3]李云雷.路的选择与人生的哲思――读《未选择的路》[J].语文建设,2003(07).
当代诗歌范文5
关键词: 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改革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高校中文系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同时由于它与现实联系紧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有较大影响。笔者在从事现当代文学教学十多年的实践中,力求把教书育人的宗旨贯彻其中,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文素质,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搭建一个教学的平台。近几年来,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尤其在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教育创新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是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力求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质有所提高。以往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是一种典型的知识型教学,主要是从历时的角度梳理文学史的线索,在此基础上,评述重要作家作品、文学现象和文流,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应有的文学史知识。而作为文学史最基本的构成要素的作品,其美感特征和审美教育的功能,常常被一些纷繁的文学史知识和抽象的理论分析所遮蔽和掩盖,并没有充分发挥它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潜在功能。从教学实践看,许多同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名作的理解,过于依赖文学史教材中的学术定论,而忽略了个体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未能将自身的情感体验、生命意识融入对作品的审美体验,因而虽然获得了知识,但对自身的人格养成和素质培养并未产生太大的影响。加之课时的限制,如当代文学部分在我校是开设一个学期,每周3 个课时,却要讲授从1949年到1997年近50年的内容,更使得这种讲授浅尝辄止。为使这种知识型的教学模式向素质型的教学发生转变,笔者在教学改革中,对《当代文学作品选》教学大纲做了较大调整,在宏观把握当代文学史发展脉络的前提下,把教学的重心倾斜到了作品方面。绪论部分对当代文学的概念、分期、发展概况、重要的文学史事件进行介绍,通过这部分内容,学生对50年的当代文学史就有了一个整体的轮廓和印象。正文部分精选能够覆盖当代文学三个发展阶段的十几部作品进行精讲,作品的选择原则是既要考虑审美性,又要兼顾文学史方面的代表性,同时在文体方面兼顾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多种体裁。
与所讲篇目有关的文学史知识会在篇目讲授时再次强化,以区别于一般的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这样在讲授过程中就能进一步把文学史教学具体深入到作品的阅读和解析中去,虽然讲授篇目不多,却能通过引导学生细致深入的阅读和体验作品的思想与艺术特质,把获取文学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增强人文素质结合起来,在学习本课程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接受艺术的感染和人文精神的浸润。内容表述方面也作了革新,一改传统表述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几个方面刻板的套式,代之以一些富有诗意或哲理的小标题,如“人———诗意的栖居”、“了悟死亡”、“活着,永远的追问”等,给学生以耳目一新之感,直观上也给予了学生美的感受。
为了弥补讲授篇目有限的不足,我在第一节课就拟定了一份本课程的必读书目,让学生课下阅读,并要求他们制作索引卡片,写出评论摘要和自己的阅读感悟,期末检查评分,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计入期末总成绩。每堂课后再为他们提供与本节课有关的阅读文献与参考资料,使学生了解最新的科研资讯,拓宽了学生的学术视野。同时我还要要求他们充分利用教材。本课程所采用的教材是朱栋霖等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该书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被国内学术界公认为本专业和本课程的最好教材之一。教材着重从“文本”的角度出发,在编写方法上,注重宏观考察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在编写内容上,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经典作品做了深入的讲述和评析。配套作品选(四卷)更保证了学生的一定阅读量。与学界其他《现当代文学史》相比,它有着突出的优势,即所触及的内容相当扎实、条理清晰、详略得当。尤其注重史和作品相结合,力争多角度、多维度、多侧面地向读者展示现代文学史丰富的内蕴。教材编写重点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阅读、写作和批判、审美能力。正因为教材具有先进性,因此对教材的研读成为学生必做的功课。这样,课内与课外结合,点与面结合,经典性、人文性与审美性结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多种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尝试。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整堂课基本是教师一个人的自我表演,这种教学方法有其优点,可以条理系统地传授知识,但缺点也很明显,即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十分被动,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无法发挥,因而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现代教育思想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突出启发性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突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为达到此目的,我根据课程内容特点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有的内容以老师主讲为主,但重视课堂上师生的交流,经常采用“提问式”教学法,提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每次上课开始,都将上次教学中的精华和难点用提问的方式进行回顾,加深学生印象,促进学生有重点地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有的内容采用“讨论式”教学法,前几周就告诉学生要讨论的题目,让学生提前阅读作品,搜集材料,整理思路,写好发言提纲,然后课堂上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因为课前学生作了充分准备,所以学生参与积极、讨论热烈, 05级本科班的《黑骏马》讨论课,学生思维活跃,争相发言,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我再加以点拨引申,对学生不懂处详加阐述,将讨论导向了深入,教学效果相当出色。
实践证明,这种方式很受学生欢迎,一是学生参与面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有表现自我的机会;二是真正实现了师生互动,让师生能够形成思想的碰撞。我还将实践式教学方法应用到教学中,如组织学生举行现当代诗歌朗诵会,要求学生全员参与;表演话剧《雷雨》片段;让学生编制“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简表”,平时的教学中就贯穿动手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撰写学术小论文,将所学内容与思考判断、文字表达训练相结合。这样,结合专业课教学内容,把素质教育贯彻到专业教育的过程中,培养知识和能力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同时也为以后的毕业论文写作积累了素材和经验。
当代诗歌范文6
一、民族风格
生活在世界不同国家、地区的民族,由于社会、经济、文化、习俗的影响,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自的服饰形式,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法国大师伊夫•圣•洛朗不断以崭新的设计征服世界,如“蒙德里安”、“非洲”、“俄罗斯”、“中国”、“毕加索”等系列服装设计都是他的力作。
二、古典风格
古典风格主要反映的是某一特定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心理。人们在服装设计中,可追溯以往时代的服装形式或艺术思潮作为今天的流行题材。比如代表历史时代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服饰风格、巴罗克式服式风格、洛可可时代的服饰风格等。还有20世纪以来最具影响力的20年代职业妇女风格、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军装风格。
三、田园风格
田园风格也叫休闲风格,这种风格崇尚自然、纯净、反朴归真,追求陶渊明诗句中“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的境界。服装面料多采用毛、棉、麻、丝等天然纤维,其质地带有麻织物与棉织物的自然结合,具有蓬松稀疏、致密粗犷的质感特征。与其配套的服饰品有木质、骨质、玉石、贝壳、绳结、陶瓷等制成的项链、头饰、手镯、耳环、戒指等。还有的搭配真丝披巾、藤草、麻绳编成的背包、手袋。并且将更多的民间手工技艺如扎染、蜡染、蓝印花布、贴布绣、十字绣融入服装中,将浓浓的乡土气息与都市人久违的人情味彰显得淋漓尽致,深受大众喜爱,如“逆风草”、“播”等品牌就是典型的范例。
四、优雅风格也叫城市“平淡派”
该风格笃信“少就是多,简洁就是丰富”。追求和表现单纯、雅致、简洁的外观。它的设计理念是,都市生活中的五颜六色,本来已经给人们诸多困惑,加上标新立异的俗丽装饰,令人心烦意乱。为了避免强调简洁而使服装单调,尽量强调运用不同面料肌理的对比。如平板的质材与凹起的编织物的对比,细致柔软的纱质与挺括粗犷的面料质感对比,无需更多的装饰图案及结构复杂的工艺手段,就给人以美的享受。该风格适用于职业装、职业休闲装和日常便装,体现了现代人的平淡朴素、优雅祥和的心态。
五、前卫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