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美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爷爷的美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爷爷的美人范文1

1991年,一个想要祛眼袋的女人走进了叶飞的诊所,这是她的第一个要求整形的患者。当时25岁的叶飞还为别人对自己的信任而感到震惊。

如今,在叶飞精致气派的整形医院里,每个人的美貌都仿佛顺理成章。从医师护士到前台姑娘,个个看起来体面。

忙完了各种事务的叶飞终于得以落座。这是个细处讲究的人,觉得来了客人,桌上的果盘空着是不妥的;而没化妆,拍照片就是不妥的。

但其实素颜的她也几乎无法辨别年龄,35 ?……要么40?大多数到了岁数的女人都会对别人关于自己年龄的厚道猜测而心生感激,可叶飞明显不,她在几乎所有陌生人对她真实年龄的迷惑里练就了习以为常。

比如她的“三十多岁”的时代,就是在屡次被人当做妙龄女郎的误解中度过的,事实上,当时她创立的“叶子整形美容医院”在武汉业界已经无人不晓,但是大多数人并未得见传说中的“叶子”本人。她去卫生局参加会议,被同会的人搭讪:“小姑娘,怎么就派你来了?你们叶院长呢?”叶飞笑说:“我们叶院长很忙,我是她秘书。”及至主持人请“著名整形专家、叶子整形美容医院院长叶飞”发言,叶飞款款登台亮相,才令在座许多人哑然:这个“小姑娘”就是时年三十大几的、大名鼎鼎的叶飞啊。“现在46,要奔五的人了。”她神色达观,“我不觉得年龄有什么可隐瞒的。”

对于这个驻颜有术并且用“驻颜术”帮助别人的女人来讲,时光与容颜的关系好像真不算什么大事,要紧的是岁月苦短,生命必须充实。

“我爱好特别广泛,很多东西一有兴趣就学,学声乐,跳芭蕾舞,做财会、学了三年的法律,后来又喜欢上学医,先是口腔,后来学临床,接触到了整形医学这个方向,就闷着头钻研,不停往上考,一门一门攻下来,毕业证拿到的时候,我最小的儿子都已经出生了。”

学什么都上路的叶飞,似乎可以凭借任何一门特长谋生,但唯独沿着整形医学这条路走到底了。在人造美女还算不上“光明正大”的上世纪90年代,整形美容是一条鲜为人知的旅途,前方的坎坷和坦荡都无从估测,当时在武汉,能够被称之为医院的整形机构仅有一家,时年二十出头的叶飞便担当起了这第一批拓荒者。21年前,叶飞的诊所正式扎根武汉,算上她自己总共四个员工。从矫正一颗颗不如人意的牙齿开始做起,医疗队伍渐渐壮大,到了后来,诊所开始为爱美的武汉女人们纹眉、祛眼袋、割双眼皮、垫高鼻梁。再后来,诊所成为了门诊,顾客之间口碑相传,甚至有一家人,祖孙三代的眼睛都是在叶子的医院里变好看了。

时至今日,叶飞的“叶子整形美容医院”在武汉已经设立三家分院,整形项目的种类已趋齐全,大小整形都已经不在话下,20年间30万例手术的行业地位令同行难以望其项背。而多年艰苦的从业生涯也将叶飞本人的名字刻成金字招牌,身价日增。

时代不断推移,整容早已不算最潮的举动,它充其量只是无数女人新年计划表中的要事之一。这样一个逐年扩张的大市场算是回报了叶飞当年下海的果敢。

记者问她,为什么二十年前就会知道开整容诊所有市场。叶飞想了一会儿,回答说:“毕业以后我有机会进公立医院,但是放弃了。可能我从小爱美,真就是喜欢这个新兴行业,觉得有意义,希望做这个,并不是说有什么证据证明这个事情就赚大钱。我只是知道,我一旦做,一定做不差。开诊所的时候我说,诊所7年之后一定是门诊,再过7年就是医院,这一步一步都成真了。”

“我自己确实觉得辛苦,很累,但是我先生说,你这是乐在其中。对,他特别懂我,确实就是这个状态,我自己喜欢的事情,我一定甘心情愿,也有能力做好。有的老奶奶戴了几十年我们做的牙齿,去世前还专门过来找我们再做一副,戴着去世了。你不知道,那种感觉是不一样的,不是用挣多少钱衡量的。”

尽管叶飞的从业和创业都是“发乎于情”,无法用商业理由解释自己对新机遇得以把控的运气,但是在她的故事里,她也的确年纪轻轻就已经展现出了令人吃惊的生意嗅觉和能量。

她连怀孕的时候都没闲着。看到一个做军需品的亲戚家积压了大批的军大衣,叶飞立即就灵光一闪,联想到自己听别人说起过,小地方的老百姓尤其是农民很风行穿军装,许多人甚至把军大衣当过年的新衣,倘若能戴一顶没有徽章的军帽都是件相当排场的事。就这样,别人眼里的积压货成了叶飞的商机,身怀六甲的她将一大车军装运去河南的县城乡下转卖给当地小商贩,果然十分走俏,这一笔生意就赚到了在当时绝非小数目的两万块钱。没有卖完的货,她在中南商业大楼支起一张弹簧床继续叫卖。从小养尊处优、跳过芭蕾、唱过美声、爱美如命的叶飞,当街摆摊也没觉得挂不住面子。“如果有一天我失业了,我还会去摆地摊。”

作为一个可以同时摆地摊和用迪奥的女人,叶飞的价值观是:美和虚荣从来不是等同的,而物质也不等于虚荣。她收藏几百只包,几百只手表,一千双鞋,一千瓶香水,仅仅只是爱它们美好的款色和气味,以及它们带给自己的愉悦感受,与商品符号无关。不管是去夜市上给两个儿子淘玩具,还是一掷千金给先生置新装,都是叶飞的生活集成,在她的概念里,简与奢都是快乐事。

爷爷的美人范文2

职业忠诚度和企业忠诚度

职业忠诚度,是指从业人员对于本身职业的热爱和忠诚程度;企业忠诚度则是指员工对于本企业的忠实程度。一定时期内,员工职业忠诚度的提升得益于企业为其提供的稳定的物质环境和学习培训机会,员工的职业忠诚度和企业忠诚度的发展趋于一致,随着职业素质和技能的提高,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也会进一步提升。当这种趋同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员工可能开始要求为个人谋求更好的发展平台和空间,这个时候职业忠诚度和企业忠诚度之间开始出现对抗:如果企业忠诚度高于职业忠诚度,那么这个员工能够继续留在岗位上为企业发展做贡献;相反,如果职业忠诚度高于了企业忠诚度,则会选择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其直接结果就是企业面临着人才和技术双重损失。对于媒体来说,这样的关系也完全成立。

主流媒体工作者职业忠诚度可能高于企业忠诚度

首先,新闻从业者对于本单位的忠诚度绝大多数是进入媒体之后才开始产生的,但是对于新闻这个行业的忠诚,却在他们选择新闻这个行业的那一刻就开始了。在正式进入工作岗位之前,大多数人都接受了系统的新闻理念教育,对于新闻,不单单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更是对心中一种崇高理想的追求。在正式进入工作之后,特别是自己的报道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可之后,强烈的自豪感和荣誉感会使其对自身行业的职业忠诚度进一步加强。

其次,主流媒体不同于一般的小媒体,对于能够进入到主流媒体圈的员工来讲,他们的基本物质需求已经都得到了满足:他们不用为生计发愁。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只有当生存和安全等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才会有向更高层次突破的欲望。在很多人还在为了生计而干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情的时候,没有后顾之忧的他们完全可以为了本身新闻理念的实现而选择离开。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主流媒体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忠诚度极有可能已然高于企业忠诚度。

对《财经》人事地震的解读

《财经》树立的“独立、独家、独到”的报道理念,在10年的时间内,为其在业内赢得了极高的声誉。除了需要极高的准入门槛外,一旦进入《财经》,不但本身薪酬待遇得到保证,《财经》所具有的媒体平台和社会资源更是可以帮助一个记者迅速成长,实现自我的价值。因此,即使在传媒人才流动加剧的情况下,以《财经》为代表的主流媒体明显没有考虑怎样才能把员工留下来。

得益于《财经》创办之初所确定的采编权独立的原则,《财经》团队以“独立、独家、独到”的报道理念打造了专属于《财经》的金字招牌,与此同时也成就了《财经》这样一支生机勃勃的编辑团队。然而,当新闻理念和媒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在他们抗争无效之后,选择了离开。他们选择的是忠于新闻,而不是《财经》。他们对新闻职业的忠诚已然超过了对《财经》这个媒体的忠诚,离开《财经》,他们还可以另起炉灶。背叛了新闻,他们什么都不是。就如同21世纪报系发行人沈灏说的那样:“即使新闻死了,还会留下圣徒无数。”这正是职业忠诚度的魅力所在。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谁也想不到,即使是强如《财经》的媒体,有一天会面临无人可用的境地,以至于“不到20人的队伍要完成过去近200人的工作”。①

应对策略

对于主流媒体的管理者来讲,一方面,如果从业人员的职业忠诚度很高,企业忠诚度很低,根本不能保证优秀的传媒人才能够为我所用;另一方面,职业忠诚度很低,企业忠诚度很高,本身职业素质的缺失同样不能为媒体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做出贡献。只有在企业忠诚度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尽量提高员工的职业忠诚度,使两者的发展趋向一致,才能使员工发挥出自身的最大潜力,为媒体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品牌影响力的扩大贡献出自己的能量。笔者认为,在保证企业忠诚度的前提下提高职业忠诚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以人为本,创新人才使用机制,为其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和成长计划,使职业忠诚度和企业忠诚度的发展趋于一致。首先,媒体要大胆地使用和提拔有用人才,其次,要为他们提供科学的职业规划,使其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得到职业上的进一步发展,在完成个人价值升华的同时,也让他们看到媒体对于他们的期望和信赖,从而使职业忠诚度和企业忠诚度始终保持一致。

2.加强媒体文化建设,营造崇尚忠诚的文化环境。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整合企业内部资源,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对于媒体来讲,要把员工的企业忠诚度提升到较高水平,就必须把忠诚融入到媒体自身的文化元素中,在媒体中达成崇尚忠诚的共识,这种共识对培养职工的忠诚品质有着深刻影响。

3.制度把关,减少人为影响。媒体的正常运转,除了依靠个别灵魂人物的领导外,更大程度上应该建立在完善制度的基础上,在出现人动时,能够把影响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不至于出现一个人离职,带动一大批人离职的现象。同时,完善的制度也可以让打算离职的员工考虑到随意离职所需承担的违约成本,从而减少人才流失。

注释:

爷爷的美人范文3

这本是一个很有纪念意义的事,但我们六(5)班的同学谁也高兴不起来,因为我们的班主任老师生病了,不能和我们一起拍毕业照,没有班主任的毕业照叫什么毕业照呢?

我们的班主任生病住院了,已经两个星期没来给我们上课了,同学们都很想念她。今天原本以为老师会来和我们拍毕业照,结果,我们等了好长一段时间,老师都没有来,同学们都失望极了!

校长安慰我们说:“等你们班主任程老师康复回来了,我们在补拍一张,现在呢,让我们露出最美的笑容,把最漂亮的毕业照留给程老师!”听了这话,我们的心情也变得舒畅多了,大家也都很安静很听话的配合着给我们拍照的老师。一晃一节课的时间就过去了。

爷爷的美人范文4

在《叶问》第一部里,叶问就说过:“没有怕老婆的男人,只有负责任的男人。”逃难到香港后,曾经的大少爷为了养家糊口,放下身段在破旧小天台上开馆教拳;和地头蛇洪震南正要PK时,洪太太带着孩子喊爸爸回家吃饭,本来被找了麻烦理应更急于泄愤的叶问却劝导对方:“是打架重要,还是跟家里人吃饭重要?”与洪震南的情谊正是从这句看似小男人的话里萌生。

重视朋友,见义忘利

行走江湖,义字当头,叶问遵循的也是一套类似的道德规则。但叶问不是洪熙官,动辄抄家伙两肋插刀,他的感情压制在表情之下,用最朴素、实用的行动表示:好不容易收来几个徒弟教拳,家里等钱开饭。可徒弟囊中羞涩的时候,当师父的立即出手相助。

喜怒不惊“淡定哥”

他的淡定一方面来自对自己能力的自信,更多地是天性谦逊和重理性分析,所以直到被几十个人围攻依然游刃有余,他没有告诉徒弟当年一打十的经历,而是告诉徒弟打不过就得逃;在被西洋拳师揍得两眼昏花时,他没有像洪震南那样仗着一腔热血出拳,而是冷静分析对手的短板再进行有效攻击。

做人有态度,落魄也有风度

《周易》里说:“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历无咎”,而叶问恰好是这样一个君子。影片中,当叶问刚到香港时,身上没多少钱,仅仅能租个小阳台来教人打拳。最初并没有学生光顾,有个大婶来问他近况如何,他彬彬有礼地实话回答,既不隐瞒也不虚报。后来洪震南派人来砸场,叶问得知徒弟跟对方打架连累了街坊,就让徒弟把武馆搬走,每天在广场上继续教拳。他对如此做法的理由是,不能让徒弟交了钱学不了拳。

尊重对手,一身儒家风范

叶问的武术精神体现在“止戈为武”,于是影片中的叶问,在功夫之外,举手投足之间带着儒家风范。他尊重对手,和洪震南两次对打无不显示出宗师作派。他有礼数,比武对于叶问来说并不仅仅是功夫上的较量,而更像是平息纷争、解决问题的方式。因此,他比武只限于招式,并不会带入愤怒、仇恨等主观情绪,这也是叶问与一般武术者的区别。

对中国武术有自己的理解,有宗师气派

“贵在中和,不争之争”,在叶问看来,武术的最高境界并不是单纯的胜负,而是要消除自我与外界的冲突与隔膜,开出“和敬”、“共荣”的心胸。不是拳脚形式上的胜,而是在另一层面的“不战而胜”。

最重要的是武功高强

爷爷的美人范文5

职业忠诚度

【1】从业经历

上海新闻从业者从事新闻工作的平均年限为10年,其中从业时间最长的为38年,最短的为半年。有63.3%的被访者没有从事过新闻以外的其他行业,这当中,电台从业者当中半路出家的最多,将近半数,而电视台最少,不到1/3。在那些一直从事新闻工作的人当中,74.6%一直在目前的单位工作。由此可见新闻工作的稳定性是比较高的。

【表2-1-1】除新闻工作外从未从事过其他工作的比例

未从事过其他工作%

总体样本

63.30

报纸

63.20

电视

69.40

电台

52.60

【表2-1-2】未从事过其他工作的从业者中一直在目前单位工作的比例

一直在本单位%

总体样本

74.60

报纸

76.30

电视

69.00

电台

72.50

【2】对是否继续从事新闻工作的看法

在上海新闻从业者中,有75.30%的受访者表示今后5年内仍然打算继续从事新闻工作,其中76.5%的人表示还会继续在现在的单位工作。在三类媒体中,电视从业者表示5年以后仍然打算从事新闻工作的比例最低,只有66.2%,但这部分人中却有82.2%打算继续留在现单位;相反,电台从业者中表示5年以后仍然打算从事新闻工作的比例最高,为77.5%,但这些人当中只有60%愿意继续留在现单位。

若对打算继续从事新闻工作的这一部分样本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则发现,有22.9%的报社从业者在假设可以自由选择媒体的前提下愿意到杂志工作,另有15.7%和6%愿意去电视台或影视制作公司,只有1.2%愿意到电台工作。电台从业者中有33.3%想去电视台,另外各有16.7%分别想去报纸和杂志。而电视台从业者中,有28.6%想去影视制作公司,14.3%和7.1%分别想去杂志和电台,没有人想去报纸。尽管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网络媒体在传媒业内倍受关注,但目前这三类媒体都没有人想去网络媒体工作,这与网络经济泡沫过后的低迷应该有关。而愿意继续在本类媒体工作的人数也都不超过一半,其中报纸最高,为48.2%,电台最低,为16.7%。

【表2-2-1】工作意愿

120

五年后愿继续从事新闻工作% 其中愿在本单位工作%

总体样本

75.30

76.50

报纸

77.30

77.20

电视

66.20

82.20

电台

77.50

60.00

【表2-2-2】如果能自由选择,希望在哪类媒体工作?

报纸% 杂志% 电台% 电视台% 网站% 影视公司% 其他%

总体样本 38.50 21.10

3.70

21.10

――

9.20

6.40

报纸

48.20 22.90

1.20

15.70

――

6.00

6.00

电视

――  14.30

7.10

42.90

――

28.60

7.10

电台

16.70 16.70  16.70

33.30

――

8.30

8.30

【3】影响职业忠诚度的相关因素

如果把是否愿意继续从事新闻工作作为职业忠诚度的最直观的指标,则可以考量不同因素与其的关系。我们发现,上海新闻从业者当中的中年从业者(31~50岁)是职业忠诚度最高的群体,他们中的大多数愿意继续从事新闻工作,同时也愿意继续留在本单位工作,而较年轻(30岁以下)和较年长(50岁以上)的从业者则是职业忠诚度相对较低的群体,他们当中有1/3以上不愿意继续从事新闻工作。对于年龄超过50岁的从业者而言,将退休年龄的因素(男60岁,女55岁)考虑在内,这个比例应该会大大降低。这一点可以在从业年限与职业忠诚度的关系中得到佐证,从业时间在10~25年之间的群体职业忠诚度最高。若以职称和专业为观照,有中级职称者职业忠诚度最高,85.38%的中级职称者愿意继续从事新闻工作;而新闻专业出身的人较之其他专业的职业忠诚度更高。同时,有过海外经历的从业者较之于没有过海外经历的同行,表示愿意继续从事新闻工作的比例较低。相反,那些有职业偶像的从业者和那些更多地感受到竞争压力的从业者,则比没有职业偶像和较少感受到竞争压力的同行,更愿意继续从事新闻工作。

同时我们发现,表示愿意继续从事新闻工作的从业者,总体上对新闻从业者社会地位的评价要略高于那些不愿意继续从事新闻工作的同行(7.16:6.92);那些愿意继续从事新闻工作的从业者对工作自主程度的自我评价,同不愿意继续从事新闻工作的从业者相比则要略高一些(5.92:5.63),愿意继续留在本单位工作的人和那些不愿意继续留在本单位工作的人相比,工作自主性的自我评价也略高(6.04:5.78)。另外,那些愿意继续从事新闻工作的从业者,他们在选择从事新闻工作时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个人喜好(平均3.5),其次是对媒介社会功能的看法(平均3.46),最后才是物质诱惑――金钱、名望、地位(平均2.50)。

【表2-3-1】年龄与忠诚度

年龄(岁) 继续从事新闻工作% 其中继续在本单位工作%

20-25

64.70

68.00

26-30

76.10

65.90

31-35

87.80

83.30

36-40

88.20

90.20

41-45

86.40

88.90

46-50

87.50

88.00

51-55

56.30

77.80

56-

12.50

100.00

【表2-3-2】从业年限与忠诚度

从业年限

继续从事新闻工作%

5年及以下

70.50

6-10年

82.40

11-15年

85.40

16-20年

83.00

21-25年

81.00

26-30年

60.00

31-35年

33.33

35年及以上

20.00

【表2-3-3】职称与忠诚度

职称

继续从事新闻工作%

尚未评定

66.70

初级

72.60

中级

85.40

副高

76.40

高级

50.00

【表2-3-4】专业背景与忠诚度

专业

继续从事新闻工作%

新闻

78.70

其他人文

75.40

管理

60.00

理工农医

37.50

其他

65.20

【表2-3-5】海外经历与忠诚度

继续从事新闻工作%

海外专业教育

58.80

77.70

海外媒体实习

61.90

75.90

海外媒体实地访问 是

73.50

75.80

与海外从业者共事 是

58.70

78.30

与海外从业者交往 是

67.90

82.40

【表2-3-6】是否有偶像和是否感到竞争压力与忠诚度

继续从事新闻工作%

有偶像

78.60

没有偶像

71.10

有竞争

79.10

无竞争

55.10

【表2-3-7】对新闻工作者社会地位的自我评价与忠诚度

继续从事新闻工作 不再从事新闻工作

新闻工作者社会地位

7.16

6.92

(各项指数1为“很低”,10为“很高”)

【表2-3-8】对从事新闻工作自主程度的自我评价与忠诚度

继续从事新闻工作 继续在本单位工作

自主程度

5.92

6.04

(各项指数1为“很低”, 10为“很高”)

工作满意度

【1】对从业现状满意度的自我评价

在我们的调查样本中,上海新闻从业者对工作的综合满意度在“一般”和“比较满意”之间(3.2)。具体到工作领域的各个方面,满意度较高的评价是“与周围同事的关系”(3.78),其次是“主管领导的能力”(3.59),再次是“工作的社会影响”(3.21),对“工作时间的弹性”、“工作中自主创新的机会”和“工作中的自主程度”,以及“工作的成就感”、“学习新知识的机会”大体感到满意;满意度较低的评价依次是“报酬收入”(2.62)、“所在单位的福利待遇”(2.74)和“工作中可能获得的提升机会”(2.78)。除了对“学习新知识的机会”较“97调查”的满意程度有所提高外,其他选项与“97调查”大体相似。若以不同媒介从业者的综合满意度比较而言,电视从业者的工作满意度相对略高,而电台最低。

【表3-1-1】工作满意度的自我评价

总体样本 报纸 电视 广播

报酬收入

2.62

2.77 2.35 2.07

福利待遇

2.74

2.87 2.43 2.40

工作弹性

3.16

3.29 2.83 2.90

提升机会

2.78

2.83 2.84 2.31

工作成就

3.10

3.11 3.32 2.62

社会影响

3.21

3.21 3.24 2.92

创新机会

3.13

3.14 3.29 2.83

自主程度

3.13

3.18 3.12 2.80

领导能力

3.59

3.58 3.84 3.21

同事关系

3.78

3.73 3.88 3.93

学习机会

3.01

3.06 3.05 2.60

综合满意度 3.20

3.24 3.27 2.83

(各项指数1为“非常不满意”,5为“非常满意”)

【2】影响满意度的相关因素

若以年龄看,年龄越大,从业年限越长,对综合满意度的评价也越高,其中以26~30岁和31~35岁年龄段的从业者对综合满意度的评价相对最低(分别为2.96和3.14)。而学历则与综合满意度的评价呈负相关。不过,当对其进行偏相关分析之后发现,在综合满意度这个指标上,唯一呈现相关性的只有学历(负相关),而同年龄以及从业年限并无显著相关。此外,在不同专业背景的从业者中,以新闻专业背景的从业者对综合满意度的评价最低(3.13),而管理科学背景的从业者最高(3.43)。

此外,在选择从事新闻工作的理由中,越是因为自己“喜欢写作、编导和摄影”,对于工作满意度的评价就越高,而且感到满意的方面也最多,包括工作成就感、工作的社会影响以及综合满意度;越认为“从事新闻工作收入高”的,对报酬收入的满意程度的自我评价越高,其综合满意度也越高;从事新闻工作越是因为“能广泛接触社会各界人士”,对工作中的学习机会的评价也越高。

在工作自主程度方面,选择从事新闻工作的理由中,认为从事新闻工作“能广泛接触社会各界人士”的人,对于自主性的自我评价也越高。

【表3-2-1】年龄、学历、从业年限与综合满意度的相关性

年龄

学历

从业年限

综合满意度 0.128* ―0.192** 0.105*

0.011

0.000

0.037

399

405

398

(注:*在0.05水平相关显著,**在0.01水平相关显著;下同)

【表3-2-2】年龄、学历、从业年限与综合满意度的偏相关性

年龄

学历

从业年限

综合满意度 0.055 ―0.151**

0.030

0.280

0.003

0.555

387

387

387

(注:在年龄、学历以及从业年限之间均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

【表3-2-3】选择从事新闻工作的影响因素与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

工资收入 福利待遇 工作成就感 社会影响 同事关系 学习机会 综合满意度

喜欢写作

0.159** 0.165** 0.136**

0.125*

编导摄影

0.002

0.001

0.008

0.014

382

381

381

385

新闻工作

0.115*

受人尊重

0.03

361

新闻工作 0.158** 0.151**

0.135*

收入较高 0.003

0.005

0.011

349

349

352

能广泛

0.144**

接触

0.006

各界人士

368

【表3-2-4】选择从事新闻工作的影响因素与工作自主程度的相关性

自主程度

能广泛接触各界人士

0.114*

0.029

366

新闻工作者的自身社会地位评价的高低,将十分显著地影响着其对从事新闻工作的满意程度。除了工作时间的弹性和工作中学习新知识的机会只在0.05水平正相关之外,其余各项满意度评价指标均在0.01水平上有正相关。

在工作中比较明显地感受到竞争压力的从业者,较之那些不大感到明显的竞争压力的从业者,对综合满意度的自我评价要高(3.27:2.94),但对福利待遇、工作时间的弹性和获得学习机会的满意度的自我评价,则相对要低一些。而对工作自主程度的自我评价与对工作满意度的自我评价没有相关性。

【表3-2-5】对新闻工作者社会地位的评价与满意度的相关性

工资收入

福利待遇 工作弹性

提升机会 工作成就感 社会影响

新闻工作者 0.185** 0.192** 0.116*

0.191** 0.180** 0.166**

地位

0.000

0.000

0.022

0.000

0.000

0.000

389

389

388

380

390

390

新闻工作者 创新机会

自主程度 领导能力

同事关系 学习机会 综合满意度

地位

0.276** 0.199** 0.217** 0.216** 0.119* 0.302**

0.000

0.000

0.000

0.000

0.019

0.000

390

387

382

389

388

393

【表3-2-6】在工作中是否感受到竞争压力与满意度的自我评价

有压力 没有压力

报酬收入

2.67

2.39

福利待遇

2.77

2.61

工作弹性

3.17

3.18

提升机会

2.83

2.51

工作成就

3.15

2.89

社会影响

3.23

3.10

创新机会

3.20

2.87

自主程度

3.19

2.89

领导能力

3.64

3.43

同事关系

3.82

3.58

学习机会

3.04

2.92

综合满意度 3.27

2.94

(各项指数1为“非常不满意”,5为“非常满意”)

对“理想媒体”的看法

在上海新闻从业者当中,《南方周末》、CNN、凤凰卫视被认为离心目中的理想媒体最为接近,而《光明日报》和《人民日报》则被认为离心目中的理想媒体较远。

【表4-1-1】下列媒体离你心目中的理想媒体有多远

心目中的理想媒体 总体样本 报纸 电视 广播

南方周末

4.16

4.11 4.24 4.36

CNN

4.02

3.94 4.11 4.31

凤凰卫视

4

4.04 3.72 4.35

纽约时报

3.82

3.85 3.46 4.25

BBC

3.77

3.73 3.71 4.24

中央电视台

3.69

3.74 3.53 3.61

SINA

3.54

3.52 3.44 3.91

YAHOO

3.48

3.48 3.36 3.69

新民晚报

3.08

3.07 3.11 3.11

解放日报

3.06

3.12 2.89 2.92

人民日报

2.36

2.34 2.45 2.34

光明日报

2.36

2.29 2.62 2.44

(各项指数1为“很远”,5为“很接近”)

同时我们发现,年龄越大的从业者,对一些国内媒体的评价越高,对《南方周末》的评价越低,对境外媒体的评价也越低。与此相关,从业者的职务越高,对境外媒体的评价越低,但对国内媒体的评价影响不大。相反地,学历越高,对境外媒体的评价越高,对部分国内媒体的评价越低,但对《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南方周末》的评价影响不大。

在对年龄、学历和职务同理想媒体作偏相关分析之后发现,对于理想媒体的评价,学历和职务并不是关键因素,同此呈现出相关性的只有年龄,年龄越大,对本地媒体的评价越高,对于境外媒体的评价越低。

【表4-1-2】年龄与“心目中的理想媒体”的相关性

人民日报

新民晚报

解放日报 南方周末

年龄

0.106*

0.270** 0.188** 0.146**

0.041

0.000

0.000

0.005

369

374

374

373

纽约时报

凤凰卫视

CNN

BBC

年龄 ―0.267** ―0.187** ―0.295** ―0.32**

0.000

0.000

0.000

0.000

285

357

317

300

【表4-1-3】职务与“心目中的理想媒体”的相关性

凤凰卫视

CNN

BBC

职务 ―0.128* ―0.129* ―0.173**

0.015

0.021

0.003

361

318

302

【表4-1-4】学历与“心目中的理想媒体”的相关性

中央电视台 解放日报

新民晚报

纽约时报 凤凰卫视

CNN

BBC

学历 ―0.114* ―0.185** ―0.238** 0.244** 0.135* 0.209** 0.209**

0.025

0.000

0.000

0.000

0.010

0.000

0.000

383

379

379

286

362

319

303

【表4-1-5】年龄、学历、职务同海外媒体为“心目中理想媒体”的偏相关性

纽约时报

凤凰卫视

CNN

BBC

年龄 ―0.165* ―0.144* ―0.189** ―0.255**

0.029

0.057

0.012

0.001

174

174

174

174

学历

0.092

0.059

0.039

0.024

0.223

0.435

0.605

0.745

174

174

174

174

职务

0.027

―0.012

―0.053

0.002

0.727

0.872

0.486

0.98

174

174

174

174

【表4-1-6】年龄、学历同对解放日报、新民晚报评价的偏相关性

解放日报 新民晚报

年龄

0.151*

0.218**

0.014

0.000

260

260

学历 ―0.033

―0.065

0.597

0.295

260

260

结论与分析

在上述调查中,以下几个方面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首先,中国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道德传统,依然是今天的新闻从业者个人价值体系中的重要底色。对于大多数新闻从业者来说,选择从事新闻工作,更多的是出于对大众传播媒介能担负起重要的社会道义责任的向往,同时也是出于自身的兴趣爱好。至于对名利的追逐,显然并不是选择新闻业的首要因素。

其次,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受众观念已经深深地植根于新闻从业者对于自身工作成就的认同当中。受众的反响被视作评价新闻从业者专业成就的首要标准。

再次,上海新闻从业者的基本教育程度为大专以上;他们中的大多数具有新闻或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背景;许多人获得过赴海外媒体考察、学习、培训的机会;他们享有良好的工资待遇;对工作环境中最重要的人际因素――与周围同事的关系和主管领导的能力表示相当满意。这一切,都为上海媒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优势。

然而,尽管上海新闻从业者的平均工资收入远远高于普通市民和其他文化工作者,获得出国培训和考察的机会也很多,但他们对新闻从业者社会地位的自我评价并不高。他们中的大多数深深感受到工作中的竞争压力。他们对工作自主性的总体评价并不高,对从工作中获得的报酬、所在单位的福利待遇和在工作中可能获得的提升机会的满意度也比较低。有差不多25%的新闻从业者对于是否还要继续从事新闻工作产生了动摇。这些不愿意继续从事新闻工作的从业者主要分布在年龄和职称的两极,那些比较年轻的、专业职称较低的从业者对于继续从事新闻工作的稳定性不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青年一代面临更多择业机会和具有更多元的对职业的要求,这样的现实似乎比较容易理解。但那些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从业30年以上、年近半百早已超过了最佳择业年龄的资深新闻从业者,他们若想选择离开,须引起业内高度重视。当然,那些能更多地从工作中感受到竞争的压力,那些以他们的从业典范和楷模来显现出更多的理想主义色彩的从业者,以及那些具有新闻专业教育背景的从业者,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仍然选择继续从事新闻工作,从一个方面显示出从事新闻业所需要的专业精神的内化之重要性。

爷爷的美人范文6

传媒职业经理人是同传播媒介产业化程度相联系的,是同市场经济的发达程度相联系的。长期以来,由于我们不承认传播媒介的产业功能,也不允许发展市场经济,当然也就没有传媒职业经理人这个概念。1978年党的以后,虽然我国的市场经济已有相当程度的发展,传播媒介的产业功能也形成了共识,但是就其实质来说,传播媒介也仅仅停留在“事业单位产业化运营”这种非科学的运作阶段,真正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传媒职业经理人队伍尚未形成,即使有一些媒介人被称为“传媒职业经理人”,也仅仅是传媒官员的另一“称谓”。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传媒产业也必须有个大发展。为了充分发挥传媒产业的作用,有计划地培育我国传媒职业经理人也被提到了议事日程。

那么,何谓传媒职业经理人呢?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MBA《全球总经理》一书的封面上有这样一段话:对于一个总经理而言,他可以不懂得深奥的技术细节、不懂得复杂的财务公式、不懂得琐碎的生产环节、不懂得多变的市场理论……但是,他不能不懂“总经理学”。这段话虽然不是给传媒职业经理人下定义,但是它告诉人们:总经理应该懂得什么。作为传媒职业经理人,他们虽然不能人人都是总经理,但是包括总经理在内的所有传媒职业经理人必须拥有两种知识,即领导者的知识和传媒业务知识。俗话说:一个以羊为统帅的老虎队伍肯定不能够战胜以老虎为统帅的羊队伍;反过来,以老虎为统帅的羊队伍一定能够战胜以羊为统帅的老虎队伍。这就是说,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是领导者的素质和知识。传媒职业经理人实际上就是传媒产业系统的领导者。要保证在传媒产业的发展和在市场竞争中获胜,传媒职业经理人就必须懂得传媒职业经理学知识,因为它是传媒产业管理学的常识,是传媒职业经理人工作必须具备的基础理论;必须懂得传媒经营的综合知识,因为任何一位传媒职业经理人都应该从创业、战略、财务、运作、人力资源、市场、沟通、投资等方面搭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培育传媒产业运作的能力,这是传媒产业发展的前提。除此之外,一个传媒职业经理人还必须懂得传播学知识、新闻学知识、市场营销学知识、经济学知识、金融学知识、公关学知识等。

气质和权力成就传媒职业经理人

传媒职业经理人是指传媒机构中的高级人才,比如是、董事长(总裁)、总经理、部主任、制片人以及其他相应职务的传媒人。一个成功的传媒职业经理人必须是气质和权力兼具的人。气质和权力的融合是传媒职业经理人威信的体现。因此,许多高层传媒产业管理者十分重视追求威信这种东西。人们常说,“没有威信的领导者,比一个普通老百姓还要糟糕”。因为,老百姓只要干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领导者还要借助于威信带领别人去干事情。从另一个角度去分析,领导者的实力(能力)和威信的融合,是传媒职业经理人气质的体现。可见,传媒职业经理人的能力就显得更加重要。所以,一个成功的传媒职业经理人不仅要有很高的威信,还要有高超的驾驭部下的能力。那么,成功的传媒职业经理人如何提高自己的威信和能力呢?除了按照传媒职业经理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外,还应该注意思考这样几个问题,即职工为何不计报酬地自愿从事各类工作。为什么有一批人会自愿地为你设定的目标去奋斗,为什么有一批人会无私地奉献他的所有才智,为什么会有人不顾性命地为你赴汤蹈火?这几个问题弄明白了,衡量传媒职业经理人的威信和能力的尺度也就明确了,一个合格的传媒职业经理人的标准也就形成了。总之,合格的传媒职业经理人要学会以员工对待你的方式对待员工。

最终职责要实现传媒产业效益的最大化

从总体上分析,传媒职业经理人应有三种职责,即科学规划传媒发展前景的职责,实施传媒实体运营规划的职责,管理职工的职责。传媒职业经理人的最终职责是实现传媒活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科学规划传媒发展前景  为促进传媒业的健康发展,在客观上一定要做好人员准备、资源准备、市场准备;在主观上一定要做好思想上的准备,使创业者树立必胜的信心,使职工同心同德去工作,强化全体职工的自我约束能力,提高创业者承担风险的能力、组织能力和科学的经营能力。在经营上应制定科学的经营计划,保证策略和战略便于实施,真正做到经营有特色、市场无空白、机会不丢失、行为有准则、竞争有妙法。

实施传媒实体运营规划  传媒职业经理人要学会淘第一桶金,充分体现创业者成功的信心,敢于面对客观世界,敢于参与到市场竞争中(万千世界的生存技巧)。同时要善于总结“第一桶金”的经验,学会科学认识自己驾驭市场的能力。“第一桶金”对于树立创业者的尊严和威信是十分重要的,应学会在保护自己的尊严和威信中求发展。

传媒职业经理人一定要学会用好管理好三个人,即人事部经理、经营部经理、财务部经理。这三个人的积极性和水平是传媒职业经理人控制的核心人才,或者说是传媒职业经理人的“珍珠”。那么,传媒职业经理人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珍珠”呢?第一,认真分析传媒产业实体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第二,对选中的对象要进行实质性调查;第三,对选中的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第四,根据分工,对选中的人才进行测评,让他描述工作方案,以此了解其能力;第五,签订聘用合同;第六,要规定适当的试用期,以便在实践中进行实践测评。

对传媒产业实体职工的管理  传媒职业经理人在对职工实施管理的过程中,不管采用何种管理措施,一定要把传媒产业实体的利益和职工利益科学地结合起来,让职工感到自己是主人,使人才感到自己得到了尊重,使知识变成传媒产业实体的实实在在的财富。同时,在传媒产业实体内部,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使职工感到有用武之地,进而形成领导关心职工、职工自愿为传媒产业实体奉献的氛围。

传媒职业经理人对职工实施管理要注意五忌,即不要直接去管理第一线的职工;不要说了不算,随便改变自己的决策;不要随便向职工许诺;不要与职工称兄道弟,要保持一定距离;不要随便批评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