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正念的奇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正念的奇迹范文1
关键词:企业集团;联合;法人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5-0018-02
企业集团在社会各领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决定着一国的经济实力,而且影响着政治、文化、卫生、环境等各方面,这一影响力是传统单一公司所望尘莫及的,但企业集团的广泛勃兴也给以调整传统单一公司为主的公司法及其理论带来了挑战。
一、企业集团的概念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建设起步较晚,企业集团作为新的企业形态,我国学者在理论上对其法律内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这无论是从宏观上对企业集团这一新型市场经济主体的研究和管理,或者是在微观上协调和处理其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法律关系,都是十分不利的。目前,学者们对企业集团概念的表述主要有:
1、企业集团是若干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企业在统一管理的基础上组成的经济联合组织。两个以上企业的联合、成员企业的独立法人地位和集团的统一管理是企业集团的三个基本法律特征。
2、企业集团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独立法律地位的企业组成的联合组织,集团的所有企业在经济上都接受集团的统一领导和管理。
3、企业集团是主要以资本为连接纽带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由母子公司、投资公司以及其他成员组成的,并以共同的章程为经营基础的企业法人联合体。
4、企业集团是具有独立法律地位的接受支配企业统一管理的企业联合。企业集团本身不是民事法律主体,而是对企业联合关系的形象描述。
而笔者认为,要领会企业集团的法律内涵,应抓住以下几点:
第一,企业集团是一种稳定的联合,而不是一种紧密的组织体。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并未明确规定企业集团为商业组织体,在实践中,企业集团常被视为企业之间的一种联合。企业集团本身并不是独立的民事主体,不能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并且在我国理论界随着“企业集团不具备法人资格”这一通说的形成,基本上结束了“集团法人资格”或者“集团双重法律人格”的争论。在经济上,集团内部虽然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存在统一的管理,甚至可以看作为一个经济体,但这不能作为企业集团的法律特征。若把企业集团定义为“经济联合组织”、“联合组织”、“联合体”等,再加上我国1998年企业集团登记管理条例要求企业集团必须具备(共同的)集团章程,就更容易使人误认为企业集团是一独立的民事主体了。
第二,企业集团的成员企业以法人企业为主,但并不限于法人企业。如德国称企业集团为康采恩,并未将康采恩成员企业限于法人,组成康采恩的主体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企业可以是股份公司、股份两合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等资合公司,也可以是无限公司、两合公司等人合公司,还可以是民法上的合伙。在某些情况下,个人(股东)和国家(国有企业)也可被视为“企业”。事实上,德、法、英、美等国均承认普通合伙的法人地位。在我国的法律法规中不承认合伙的法人地位,而我国有关企业集团的规范性文件中都明确将企业集团的成员限定为法人企业,从而将合伙排除在企业集团之外。这对我国企业集团的发展极为不利。其一,合伙企业虽然在控股型和相互持股型企业集团中难以存在,但在契约型和相互交易型企业集团中却有其生存的空间,在实践中也是可行的;其二,把合伙排除在外,不利于与国际接轨,德、法、美等国对集团成员企业无严格限制,如我国在域外欲吸收上述国家的合伙企业作为成员企业、或这些国家的企业集团到我国投资欲吸收我国的合伙企业作为成员企业时,都会涉入法律适用的两难境地。因此,只要具有“独立法律地位”的企业均可成为企业集团的成员企业,没有必要限制合伙企业成为企业集团的成员企业。
第三,企业集团成员之间以资本为主要连接纽带,也包括控制契约、董事兼任等其他方式。现代企业是资本企业,资本是企业的血液,控制了公司的资本就等于控制了公司。在美国和日本企业集团都是通过控股的方式形成的,而在德国、比利时、意大利、瑞典等国家的企业集团除了通过股权式联结而形成外,还有通过缔结企业合同的方式而形成。股权式联结以经济实力和财产关系作为基础,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可以根据需要借此组成企业集团或把某个企业纳入集团。如此形成的企业集团以密切的财产关系作为坚实基础,以总公司(母公司)对成员企业董事会的控制为基本手段,因而使它的统一管理较为稳定、持久并富有成效。但这种集团内部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支配并非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公司法并未赋予母公司直接干预子公司事务的任何权利,这种管理是通过母公司作为大股东行使其股权并进而控制子公司董事会的途径实现的。合同基础上形成的企业集团虽然与集团内的财产控制关系没有必然的联系,但由于合同是双方在追求共同目标的动力下自愿制定的,“合同就是当事人之间的法律”,使得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控制具有直接的“法律”根据。
第四,企业集团应以控制为基础。综观世界各国立法,无论是股权联结型企业集团还是合同型企业集团,在企业集团内部形成的实质上是一种控制关系。虽然企业集团强调统一管理,但统一管理只是一种外表形式,它实质上是控制关系的外在表现,与控制关系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我国理论界的通说是强调企业集团的统一管理,以统一管理作为企业集团的基础。但是,企业集团在实践中的统一管理形式多种多样,以至法律无法穷尽罗列。并且康采恩虽然是企业集中的典型形式,但不是企业联合的唯一形式,换言之,还存在许多其他形式的关联企业,在这些关系企业中并不存在正面意义上的统一管理。因此,“统一管理并非公司法调整企业集团的理想出发点,中国将来的企业集团法应以从属概念或日控制概念作为出发点。”即控制关系是企业集团的本质基础。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企业集团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独立法律地位的企业,以资本和合同为主要连接纽带而形成的具有控制关系的一种稳定的企业联合。
二、企业集团的特征
1、企业集团具有显著的法律特征。首先,企业集团为若干个企业的联合,集团本身并不具有法人资格,也不能作为具体民事活动的当事人。企业集团没有自己独立的财产,也没有能力对外以集团的名义承担责任。其财产的所有权归集团成员企业所有,若再以集团的名义对该财产享有所有权,则与“一物一权”的法律原则相违背。其次,企业集团内部各成员企业为各自独立的法律主体,特别是在公司集团的情况下,各成员公司都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虽然在经济上具有控制与服从关系,但在法律人格上它们都是平等的。
正念的奇迹范文2
在中国,由于对人民币利率与国内物价上涨的关系过于关注,伴随美联储的每一次加 息,理论界总要掀起一轮关于我们要否跟随加息的争论。然而,在我们看来,美联储的 加息步调及其对我们的影响固然值得关注,其加息的动因以及所依据的货币政策理念却 是更应当认真探究的。这是因为:如果我们不清楚美联储为何不断调高其联邦基金利率 ,则不仅难以理解其货币政策的真实含义,从而难以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确定我们的适当 对策(例如汇率政策和国际收支政策),而且,它还会对我们的货币政策产生误导。
正是认识到这一点,本文将在回顾美国货币政策发展历史的基础上,集中探究潜藏在 其后的货币政策理念及其转变。
一、调整利率水平为的是恢复货币中性
美联储在每次调整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值之后,都会发表一个简短的声明。这一看似 平常而简短的声明,恰恰是我们理解其货币政策及货币政策操作理念的入手处。例如, 2004年12月14日,美联储宣布提高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值后,就发表了这样的声明:
“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相信,即使提高了联邦基金利率,货币政策的松紧仍然是适度 的,加之劳动生产率依然强劲地上升,货币政策将继续对经济活动提供支持。尽管早些 时候受到了能源价格上涨的影响,产出依旧以适宜的速度在增长,劳动力市场的环境在 继续逐渐改善。通货膨胀与长期通货膨胀预期依然得到了很好地控制。
委员会认为,在未来几个季度里,在经济持续增长和价格稳定方面出现好坏两种情况 的可能性大致相当。由于潜在的通货膨胀预期相对比较低,委员会相信,宽松的货币政 策可以稳妥有序地被取消。但是,委员会将因应经济前景的变化而做出政策调整,以兑 现自己保持价格稳定的承诺。(注:federalreserve.gov“The 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 decided today to raise its target for the feleral funeral funeral funds rate by 25 basis points to2-1/4 percent.)
从以上简短的声明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出两个要点:其一,目标利率水平所以需要提 高,并不是因为通货膨胀在加剧,亦非因为通货膨胀预期在加强,而是因为“通货膨胀 与长期通货膨胀预期依然得到了很好地控制”;其二,未来目标利率水平依然可能上调 (“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稳妥有序地被取消”),那也不是因为通货膨胀率在提高,而同 样是因为:“潜在的通货膨胀预期相对较低”。简言之,自从2004年下半年以来,美国 的利率所以逐步提高,根本原因并不在于通货膨胀率在逐步提高和通货膨胀预期在逐步 加强,相反,恰恰是因为通货膨胀率和长期通货膨胀预期已经趋于稳定。显然,如果坚 守我们习惯多年的“逆风向而动”的货币政策理念,美联储的加息举措是难以理解的。
问题出在哪里呢?全部的问题在于:如今的美国货币政策操作,早已脱离开传统的“逆 风向而动”的轨道,转而在追求某种“中性”的货币环境。这里所谓中性的货币政策, 简单地说,指的是使货币利率与自然利率完全相等,使名义货币供应量保持在不会引致 人们改变其在全部财富中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比例(在剑桥方程式中,即保持“K”的 稳定)的状态。换言之,中性的货币政策,就是那种保证货币因素不对经济运行产生任 何影响,从而保证市场机制可以不受干扰地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货币政 策。
二、从中性的货币供应政策到中性的利率政策
在历史上,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素来就有以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传统。在第二 次世界大战期间,“钉住利率”(钉住政府国库券利率)甚至是联储惟一的货币政策目标 。1951年联储和财政部的历史性协议之后,联储虽然从钉住国库券利率的羁绊中解放出 来,但仍然以调整联邦基金(美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隔夜利率为主要政策手段。直 至70年代货币主义兴起,以及货币主义者沃尔克入主联储以后,这种状况才得到改变。 在货币主义者看来,如果货币需求在长期是稳定的,则长期货币增长率将确定一个长期 的名义GDP的增长率。所以,设定一个长期的货币增长率并努力实现之,事实上就是在 实现货币政策所设定的通货膨胀率目标,因而,货币政策应该实行一个确定的货币供应 增长率的“单一规则”。在货币主义影响主导下的联储看来,货币增长率就是一个有用 的货币政策目标。在一定意义上,确定并实施一个并非主观臆定的“单一规则”,也就 是在实现某种程度的“货币中性”。我们看到,正是在这一货币理论的影响下,在其后 的近十多年的时间里,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操作体系被美联储奉为圭皋并被世界各国纷纷效法。
经过近十多年的实践之后,货币主义的政策主张在美国的货币政策实践中遇到了越来 越大的挑战,其关键在于:货币供应量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不密切了。这种状 况逐步发展,以致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1993年7月22日在参议院作证时出人意料地宣 布:美联储决定放弃实行了十余年的以调控货币供应量来调控经济运行的货币政策规则 ,改以调整实际利率作为对经济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促使美国货币政策转变的主 要原因在于,70年代以来美国人投资方式的改变,使得社会上充满了大量的流动资金, 而这些资金没有被、也很难被包括在货币供应量之内。因此,如果继续使用货币供应量 作为判断、指导经济增长的准则,就会出现越来越大的失误。而改用实际利率作为政策 工具,则可以将金融市场上的所有资金流动统统覆盖在内。
事情并未到此为止。1994年2月22日,格林斯潘在参议院作证时,又一次出人意料地指 出:联邦储备委员会将以“中性”的新货币政策来取代前几年的以刺激经济为目标的货 币政策。(注:Federal Reserve Board,Federal Reserve Speech,1994 Speeches,2/22 /94.)根据他的解释,所谓“中性”的货币政策,就是使利率对经济既不起刺激作用也 不起抑制作用,从而使经济以其自身的潜能在低通货膨胀下持久稳定地增长。基于这一 原则,美联储将其作为确定和调整实际利率的主要依据转向了实际年经济增长率。他们 认为,美国劳动力的年增长率约为1.5%,生产率年均增长率约为1%。因此,美国潜在的 年经济增长率约为2.5%左右。据此,美联储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调整利率,使年经济增 长率基本稳定在2.5%左右的潜在增长率水平上,这样就可以同时达到稳定物价和保证经 济增长的双重目标。
90年代联储的改弦易辙,并非对传统利率规则的简单恢复。这其中,除了货币主义的 政策主张在实践中的尴尬、格林斯潘对货币政策操作理论和操作框架的重新审视之外, 货币政策理论上的一个新发现——“泰勒规则”(Taylor Rule)对于推动美联储货币政 策操作理念的调整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泰勒通过对美国以及英国、加拿大等国的货币政策实绩的细致研究发现,在各种影响 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率的因素中,真实利率是惟一能够与物价和经济增长保持长期稳定 相关关系的变量。有鉴于此,他认为,调整真实利率,应当成为货币当局的主要操作方 式。
正念的奇迹范文3
关键词:青少年;群体;特征;青少年社会工作;意义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5-0071-02
一、概念界定
1.青少年
国际组织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人口基金等对青少年的年龄范围作出了不同的界定,我国对此的有关界定也有所不同。我国发展心理学界一般把青少年期界定为十一二岁至十七八岁这一发展阶段,相当于中学教育阶段。其中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这一阶段称为少年期,又称青春期;十四五岁至十七八岁称为青年初期。而西方大多数发展心理学家对青少年期的界定更为宽泛一些,认为青少年期是指从青春发育期开始直至完成大学学业这一发展阶段,即十一二岁至二十一二岁,这大致相当于人生整个发展历程中的第二个十年。
笔者采用百度百科对于青少年的普遍定义:“青少年指满13周岁但不满20周岁的(从生理、心智的发展角度上讲),也就是少年与青年相重合的阶段,处于儿童时期之后,成人之前。但实际上,青少年指13岁以上到成年之前(也就是满14岁不满18岁)这段期间的人多为学生,且也进入一种人生的转变期,是社会上令人重视的一个群体。”[1]
2.群体
“群体是介于组织和个人之间的人群结合体,它是指在组织机构中,由于在工作和生活的某一方面具有共同之处,因而具有一定的共同信仰、理想、目标、兴趣、爱好或情感,为实现组织目标相互信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规定其成员行为规范所构成的人群结合体。”[2]某一群体具有一些特定而又相似的特征,加强对此方面的分析,有利于对该群体普遍性及群体中个体特殊性的认识,从而促进该群体的发展。
二、青少年群体的特征
1.生理的快速发展是青少年最明显的特征
在这个阶段中青少年个体的身高、体重、骨骼、内脏等都有十分显著的发展变化,特别是性特征的发展尤为突出。青少年的生理特征具有突变性:内分泌机制完善,生理机能逐步增强,第二性征出现等。
2.青少年有明显的好奇心和虚荣心
由于人生经历较少,人生经验较为缺乏,青少年对于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他们时刻都想探寻问题的究竟,如大量网瘾少年沉溺网络游戏等均出于好奇心。同时,青少年的价值观尚未成熟,有较强的虚荣心,甚至出现盲目攀比的现象。
3.青少年喜欢刺激和冒险,感情容易冲动
青少年充满激情和活力,他们对于刺激和新鲜的事物充满向往,敢于挑战和冒险。另外,这时期的青少年情绪不稳定,极易冲动,如打架斗殴等一些过激行为的出现。
4.青少年自我意识高涨,独立意识增强
青少年处于儿童期向成年期的过渡时期,不同于儿童期的依赖性,也不同于成年期的独立性,在这一时期,他们的生理、心理趋向成熟但又尚未成熟。他们渴望摆脱束缚,实现独立,自我意识也有所增强。在这一时期,他们渐强的独立意识容易与老师、家长等的管束产生矛盾和冲突。
5.青少年多能自由思考、推理和判断,但往往脱离实际
青少年具有抽象和逻辑思考的能力,多能自由思考、推理和判断。但是由于知识面和社会经验的缺乏,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较为客观和死板,有一定的局限性。青少年在乐于思考、勤于思考的同时,也不免产生幻想。
6.青少年缺乏安全感,同伴群体的作用凸显
青少年在这一时期的交往范围逐渐扩大,缺乏安全感,但同时他们的自我交往水平也不断提高,同伴群体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他们与同伴群体建立关系,通过得到同伴群体的认可和信任而获得归属感与安全感。但同伴群体也均属于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因此也会有一些问题显现。
三、了解青少年群体的特征对开展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意义
1.认识共性,平等接纳
对于青少年群体的特征进行分析,便于社会工作者了解这一群体的共性特点,从而以宽容的心态对待服务对象,尊重并理解其生活处境,完全地接受并平等地对待每一个青少年案主。如青少年在青春期会有过分叛逆的心理,可能会给工作进行带来阻力,如果不了解这一特点,可能会对案主产生误解,而相反,则能平等地接纳案主,对其行为表示理解,让工作能在轻松地氛围中进行。
2.了解需求,便于同理
了解青少年的特征更能使社会工作者站在青少年案主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其着想,更清楚地了解其心理变化及需求,在情况发生变化时,理解其行为或态度的变化,而不至于产生误会或误解,更能培养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同理心。如青少年在这一时期缺乏安全感,重视同伴群体,因此当问题出现时,社会工作者在自我进行工作的同时不应过分强调家长的角色,而应适当发挥同伴群体的作用。
3.有效建议,案主自决
“所谓案主自决,即指在社会工作实务活动的过程中,案主有权利自由选择自己的需要和权利;社会工作者有义务充分地尊重案主的权利与选择,而不能将工作者自己的意志强加于案主。”[3]分析并了解青少年群体的特征,有利于社会工作者根据案主的一些特殊性,结合当前具体处境,了解其需求,提出一些在其能力范围之内的可行性建议,并尊重案主的自决权,使其作出合理的决定。
4.挖掘潜能,助人自助
“优势视角建基于对人有主观能动性的理解上,认为人不是被动的,而是有着自身的潜能和力量,可以依靠自身的潜能和优势解决问题。”[4]了解青少年群体的特征,明白其在青春期所具有的不同于儿童期、成年期和老年期的特有潜能和优势,有利于社会工作者更好地扮演倾听者、理解者和启发者的角色,挖掘案主内在潜力,提高其自己解决问题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实现助人自助。
5.了解个性,区别对待
在研究青少年群体普遍性特征的基础上,社会工作者能更好地在过程中了解每个案主的特殊性,不至于出现过大偏差,而能有差别地对待每一个不同的案主,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提高工作效率。
6.易被接受,顺利进行
“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运用传播沟通手段,与内外公众交流信息,协调关系,塑造美好形象,营造良好环境的一种管理科学与活动。”[5]社会工作从某种意义上也体现了一些公共关系的思想,了解受众群体的特征和需求才能更好地开展对其具有适用性的活动,才能使其从心理上接受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者,不至于产生抵触和反感。这样可以减少工作开展的阻力,便于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可度和知名度,推动青少年社会工作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如在进行青少年小组社会工作时,社会工作者可以先以当前流行的电视节目或深受青少年喜欢的明星为话题进行交流,可拉近彼此的距离,缓和气氛,消除组员的心理不舒适感,也会使社会工作者和此次小组活动更容易被组员所接受,从而使组员积极配合,促进工作顺利开展。
四、结语
通过对青少年、群体等概念进行界定,对青少年群体的生理、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在了解了青少年群体的共性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其对于青少年社会工作开展的积极意义。将青少年群体的特征分析与青少年社会工作的顺利开展相结合,赋予社会工作以公共关系的思想,这样更有利于社会工作者将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理念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用社会工作的方法解决青少年群体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青少年群体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对其特征的分析也应具有时代性,我们应不断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支持,为青少年群体的健康成长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青少年[EB/OL].百度百科,http:///view/8421
94.htm.
[2]群体的概念[J].山西科技,1995,(1).
[3]戴香智,侯国凤.案主自决的局限及其实践选择[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正念的奇迹范文4
1老年痴呆症的预防
老年痴呆症预防应尽早开始,中年时就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到防患未然。
1.1勤动脑。人要活到老,学到老,用脑到老。就是要有意识地多看书,多学习,多接触新鲜事物,多注意智力训练,使脑细胞经常处于活跃状态,防止大脑老化。
1.2精神好。忧郁是老年人患痴呆的危险因素,因此,要加强精神调养,注意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态,尽量做到知足常乐,清心寡欲。另外维持家庭和睦,可以保持心情愉快,增强抗病能力。
1.3预防动脉硬化,做到科学进餐。在膳食上要注意以下几点:a、做到“三定,三高,三低和二戒”即定时、定量、定质;高蛋白、高不饱和脂肪酸、高维生素;低脂肪、低热量、低盐和戒烟、戒洒。b、经常吃些干果及一些健脾补肾类食品,如核桃、山药、大枣、薏米等,可以补充有益的矿物质、微量元素及维生素E。另外,要多吃鱼。鱼类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对防止大脑的衰老有很好的作用。c、避免使用铝制炊具。
1.4适当体育锻炼。运动可降低中风几率,同时还可促进神经生长素的产生,预防大脑退化。
实践证明,适当的体育锻炼有益于健康,如叩齿运动、散步、或慢跑都可增加脑部的血流量,激活脑细胞,对防止大脑衰老大有裨益。
1.5生活规律。早睡早起,定时排便,注意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便秘是引发老年痴呆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经常便秘的人,其肠道产生的多种有毒物质会随着血液循环进入大脑,从而诱发老年痴呆症。
2对老年痴呆症的早认识
老年痴呆症现阶段尚无根治办法,但老年痴呆症是有早期警示信号的,认识并知晓以下症状,可以及时通过相关一系列检查,确定是否已患上老年痴呆症,以便早期采取措施。
2.1总是记不住日期。
2.2相同的问题问完一次又一次。
2.3一遍又一遍,逐字逐句重复念叨同样的故事。
2.4对近事的遗忘,如对几小时前吃过的菜回忆不起来。
2.5失去算帐能力。
正念的奇迹范文5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期重症肌无力危象护理要点,改善老年期重症肌无力危象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7例老年期重症肌无力患者进行程序化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评估护理对病情转归的影响。结果7例患者中死亡一例,病情平稳出院6例,平均住院天数为48天。结论老年期重症肌无力危象病情凶险,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改善预后。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临床特点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极易疲劳,通常在活动后加剧,经过休息和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后症状减轻【1】.而重症肌无力危象是指呼吸肌延髓肌的无力达到基本生命体征不能维持的严重危象状态。其预后差,死亡率可达到15.4%-50%,老年期患者机体耐受差【2】,易产生并发症,因而预后更差。我科自2009年9月至2010年2月期间共收治60岁以上的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共7名,经过我可置顶的程序化护理措施,疗效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 资料
对我院自2009年9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7例老年重症肌无力患者进行程序化护理。其中男性5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为67.5±7.5岁,病程最短的位13个月;最长17年。其中3例曾行胸腺切除术,4例入院时合并肺部感染,1例合并恶性淋巴瘤。3例合并高血压,2例合并糖尿病。
2、 程序化护理
2.1危象评估对于确诊为重症肌无力全身型患者,争取在30分钟内完成呼吸功能评估,如果出现主观感觉呼吸困难并伴有下列症状者评估为具有立即行气管插管或者气管切开予以呼吸肌辅助呼吸的指征:气促,胸式呼吸减弱或消失、呈现点头样呼吸、紫绀、烦躁等缺氧症状;原有的肌无力症状加重,如咳痰无力、语声低微等。
2.2初步处理确诊为肌无力危象者立即转入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完成以下步骤:心电监护,吸氧,保留导尿,行血常规、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血糖等常规实验室检查,向家属交代重症监护病房探视制度。
2.3气管切开前准备首先与神志清醒的患者进行沟通,让患者认识到气管切开以及呼吸肌辅助呼吸对于抢救生命的重要性,对于可能产生的不适以及对语音交流、进食方面的影响提前做好思想准备。准备好气切物品:清洁且功能完好的呼吸肌、供养设备、气管切开包、局麻药以及其他所需的物品。
2.4日常护理
2.4.1呼吸道护理
2.4.1.1吸痰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措施。由于患者呼吸肌无力,痰液不易咳出,因此必须及时将痰液吸出。方法:吸痰前适当拍胸扣背,以利于痰液松动,并予以纯氧吸入1-2分钟,吸引负压在33.3-40.4kpa为宜,防止气道黏膜损伤。吸痰管外径不超过内套管。动作轻柔而迅速、准确、边旋转边吸引,避免上下抽动损伤气道黏膜。每次吸痰时间控制在15秒之内,如需再次吸痰则在吸痰间歇予以纯氧吸入10-15次后再吸引,以免长时间吸痰引起的肺不张、气道痉挛、心率失常、缺氧、颅内压增高和气道损伤等并发症。
2.4.1.2气道湿化指征:气管插管后出现痰液粘稠或引流不畅。方法:气管内滴液,将灭菌注射用水通过无菌输液器注入气管套管的侧管内,插入深度为6-8cm,通过头皮针间断滴入湿化夜,每分钟2ml为宜。效果观察:咳嗽频繁、分泌物量多且稀薄为湿化过度;痰液粘稠结痂不易吸出为湿化不足;痰液稀薄无痂,能顺利吸出为效果满意。
2.4.1.3饮食本组患者吞咽功能都受累,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为保证营养及便于服药,同时防止吸入性肺炎的产生均予以留置胃管。每天由微观注入能全力营养液500ml,并增加鱼汤、肉汤、蔬菜汁、蔬果汁等食物的摄入。
2.4.1.4心理护理肌无力危象患者可因病情危重,伴有各种躯体不适症状,加之行气管插管后影响语言沟通,监护病房的隔离制度等原因,产生恐惧、焦虑、抑郁、挫折、孤独等负性心理情绪,针对这些情况,入院后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要求责任护士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积极影响病人,度过心理危机。特别是非语言交流技巧的应用,由于气管插管以及延髓肌麻痹,患者无法进行语言沟通,因而护士多观察,多询问,利用手势、表情、图片、书写等非语言沟通的方式及时满足病人的需求。
2.4.1.5并发症的预防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因长期卧床,极易发生肺部或泌尿系感染、压疮、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因此,入院后使用气垫床,采取侧卧位,每2小时翻身拍背一次,按摩受压部位,左右轮换,背部以软枕支撑。每日予以口腔护理会阴护理各2次。
2.4.2出院指导指导遵医嘱服药,定期复诊,避免过度劳累,预防感冒,忌用对神经-肌肉传递阻碍的药物如各种氨基糖苷类、奎宁、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心得安、氯丙嗪以及各种肌肉松弛剂【3】。
二、结果
本组共7例患者,平均住院日为52天,其中6例并发肺部感染,1例并发消化道出血,最终6例平稳出院。一例因合并恶性淋巴瘤并发重症肺部感染死亡。
三、体会
重症肌无力危象一旦发生,病情非常凶险,尤其是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合并其他躯体疾病,并发症发生率也很高,增加治疗护理难度,临床一旦确诊即应该争分夺秒抢救。针对性程序化的专业护理不进使护理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还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对于发生的一些心理和躯体问题可以及时得到处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舒适度及预后。
参考文献:
1、 吴江.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41-342
2、 钟美娟,徐蕊,窦婷婷等.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急救与护理【J】。齐齐哈医学院报,2009,6(30):767-768
正念的奇迹范文6
关键词: 政治效能感 单一维度政治效能感 双维度政治效能感 三意涵政治效能感
一
概念为科学研究的基石,这是一个常见的共同论点。在开拓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的过程中,学者必然会从界定新的概念着手。西方学者最先介入对政治效能感①的研究,其概念界定亦经历了一个从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发展过程,下面将按照我的初步理解梳理一下他们对政治效能感的概念界说。纵观迄今为止西方学者对政治效能感的探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单一维度政治效能感
早在1954年,以坎贝尔(Campbell)为首的研究团队就注意到影响选民选举行为的因素,不仅仅是政党认同、问题取向和选民取向,还应该包括更重要的且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即选民的政治态度,在此社会和文化背景基础上,提出了政治效能感这个概念。最初,坎贝尔(Campbell,1954:187)把政治效能感界定为:“个别政治行为对于政治过程确实有或能够有所影响的感觉;这即是说,去履行个人的公民义务是值得的。它乃政治和社会变迁是可能的感觉,也是个别公民能在此类变迁的推动上扮演部分角色的一种感觉。”②从这个概念界定中我们可以看出,政治效能感作为一种很重要的政治态度,它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取向,通过政治效能感这个特定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的特定的概念,很自然地把自我和政治有机地联系起来了,自我是政治效能感的主体,而政治则是政治效能感所指向的态度客体,它和自我效能感有着质的区别;同时这个概念把自我作为研究对象,把政治和社会的变迁作为参照系,强调自我所拥有的政治知识和政治能力的重要性,以检测自我对政治影响力的感觉。因此,我们可以说这个概念是单一维度的政治效能感。
与此同时,早期的大多数学者比较认同这个概念,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很多的研究成果。在这个时期,影响巨大的是阿尔蒙德和维巴于1963年出版的《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他们利用类似于政治效能感的主观政治能力施测于英、美、西德、意大利和墨西哥公民,发现这五个国家主观政治能力高、中、低的公民数量并不平均。主观政治能力高的公民,他们一般比较关心政治,政治信息比较灵通,更愿意参与政治讨论、参与选举,对政治系统也更忠诚,主观政治能力低的公民则相反。很显然,主观政治能力与政治效能感是有一定区别的,但主观政治能力是强调个体对自我参与政治的能力的自信程度,其实这正指出了政治效能感的核心实质,因为坎贝尔对政治效能感这个概念的界定强调的也就是对自我政治能力的主观评估。
2.双维度政治效能感――内在和外在政治效能感
随着社会、文化和政治背景的发展变化,以及研究的深入,西方学者对坎贝尔的概念界定提出了质疑和挑战,认为他的概念有失全面的。在社会中,并非所有的公民都拥有相同的个人性格,有些人认为自己拥有一种支配的性格特点。根据这样的思路,莱恩(lane,1959)从心理层面来探讨政治效能感,他认为,有某种特殊性格的个人会相信自己相较于他人更具有优势,在政治效能感这种态度上也不例外。虽然政治效能感的实质是对自我政治能力的评估,但面对不同的评量对象时也应有不同的政治意义。其中应包含两个不同的维度:首先,相对于他人,个人认为自己对政治更有影响力;其次,对于政治体系,个人认为政府会对自己的要求更快、更好地回应。与此同时,莱恩从理论上把政治效能感区隔为内在政治效能感和外在政治效能感两个维度.莱恩的提法在西方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大多数学者比较一致认同,政治效能感应该至少包含两个维度,这样才能较为完整地反映出政治效能感这一代表特定政治现象的概念的丰富和复杂的特质。
同时,政治效能感除了理论上的区隔外,学者们开始从实证的角度来验证并力求找寻内在政治效能感和外在政治效能感之间的关联度,以及它们各自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布莱克(Balch,1974)采用坎贝尔等人所建立的政治效能感的测量题目施测于1000名大学生,证实了政治效能感确实具有莱恩等人所言的内在和外在两个维度,同时他还证实了内在政治效能感和外在政治效能感分别和不同的政治心理有着关联度,也就说明了它们两者之间的关联度是比较弱。在此基础上,有学者开始关注美国选民这些年来投票率不断下降的事实,大多数学者仅仅从政治信任感的角度来考察这种现象,而Muller认为,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政治信任感,它本身就不是政治参与水平的一个强有力的指标,因此Philip H. Pollock Ⅲ(1983)从政治效能感的角度来分析这种现象,发现这些不投票的公民,尤其是文化程度比较低,他们也愿意参与政治讨论和助选活动,这只是他们的外在政治效能感被侵蚀所造成的,这就说明了内在政治效能感和外在政治效能感并非平衡发展。与此同时,台湾学者黄信豪(2005)曾对内在和外在政治效能感的长期趋势作了分析,他根据政党轮替前后公民政治效能感的分布情况,发现台湾民众的内在政治效能感虽然也有下降的趋势,但从长期来看,相对比较稳定;而外在政治效能感则会随着民众所属团体在政治体系中相对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外在政治效能感从长期来看,它的变化幅度相对较大。总之,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政治效能感都应该包含两个维度,即内在政治效能感和外在政治效能感。因此,我们把莱恩的这种概念界定叫作双维度政治效能感。
3.三意涵政治效能感
1967年伊斯顿和丹尼斯从政治社会化的角度来探讨美国儿童的政治效能感,他们③认为:“政治效能感作为一个概念,它应该包含三个彼此独立但却绝不能分开的三个意涵,即作为一种规范的政治效能感、作为一种感觉的政治效能感和作为一种行为的政治效能感。”为了检测儿童政治效能感的发展,伊斯顿在S.R.C.量表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题目形成了自己的量表,研究发现,美国国小三年级的儿童在早期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就已经形成了一种态度结构。这种态度在个体的生命早期可能就具体化了,包含公民应该影响政府和政府应该回应民意两个维度。这就是政治效能感的规范,而且这种态度能够保持很多年且很稳定,表现为对民主政体的依恋,它成为支撑民主政治系统的一个根本规范;随着个体不断地被继续政治社会化,作为一种感觉的政治效能感体现为公民能够影响政府和政府能够回应民意两个维度,个体必须对自己的政治能力具有相当的自信,它是一种持久性的政治态度,指出了政治效能感的实质;当政府损害到个体的合法权利,个体就会把他持久的政治态度转换为政治行为,这就是作为一种行为的政治效能感。这就说明了具有政治效能感的个体与采取政治行为的个体之间并非一对一的关系,只是政治效能感的感觉蕴含着采取政治行动的行动意向。总之,作为政治态度的政治效能感包含三种意涵:个体生命早期的政治效能感的规范、其后的政治效能感的感觉和必要时转化为行动的政治效能感。正是公民个体和政府精英的这种政治社会化过程,才使得民主政治体系得以维持和继续。阿尔蒙德在1963年也发现,具有主观政治能力的个体并不一定都会采取实际的政治行为,个体感觉到政府侵害到民意时,才会采取实际的政治行为。
二
总而言之,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时间的推移,对于政治效能感,后来学者的概念界定并没有完全否定前者的研究成果,而是在前者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地使之完善,只是这三个概念界定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政治效能感丰富和复杂的特质,它们之间相互补充和完善。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政治效能感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态度,它必然符合一般态度的特征,但同时它又具有一般态度所没有的特质。社会心理学认为:“态度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的作出反应时所持有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④很显然,政治效能感的态度主体是个人,态度客体是政治,它是个体对政治的意义性和重要性进行评价所产生的某种价值或感情,一旦形成,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的复杂的内在的心理倾向。然而,政治效能感作为一个心理学和政治学相互交叉的概念,它具有自己特有的特质。首先,政治效能感表示的是特殊的政治取向,它的态度客体指向政治系统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并且,一国公民对各种对象的政治效能感并不一定平行发展,它们之间互有影响同时也有可能交叉。其次,面对不同的评估对象,政治效能感表现为相对应的特定的结构,莱恩首次提出政治效能感应该具有两个维度,即内在政治效能感和外在政治效能感,同时后来的学者也比较认同他的观点,认为政治效能感应该至少包括两个维度,只有这样才能反映出政治效能感丰富和复杂的特质。最后,任何态度都包含认知、感情和行为三种成分,但一般态度的行为只是一种内隐的行动意向。而三意涵的政治效能感,儿童时期形成的应然的规范,随着成年时期的继续政治社会化便会形成能然的感情,能然的感情一般来说相当稳定,只有公民认为他们的合法权利受到损害,必要时才会转化为行动,这种行动则为一种外显的行为,而不仅仅是一种内隐的行动意向。
任何一个新概念的形成以至于后来的发展都离不开特定的社会背景,其中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和重要意义,而不是仅仅依靠人们凭空捏造出来的,政治效能感当然也不例外。政治效能感这一重要的政治态度之所以孕育并形成于1954年的美国,这就说明了美国当时正好符合政治效能感形成的各种条件,且它肯定对当时美国社会的民主政治的稳健运行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任何历史概念的出现并不是想要以抽象的普遍公式来认识和理解历史事实,而是为了更好地把握实际发生着的各种复杂关系。民主从来就不是什么整齐划一的东西,它在现实世界中也呈现为丰富的多样性。经研究发现,西方学者所提出的政治效能感的概念在西方比较发达的民主国家和我国的台湾地区比较适用。当然,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民主实际发展状况,也一定会体现在各个国家的公民的政治效能感上。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效能感,必然会在西方学者所界定的政治效能感的基础上增加更加丰富和有特色的内容。这样,政治效能感这个概念必将会呈现出更加丰富、绚丽多样之态。
注释:
①Political Efficacy:美国政治学家坎贝尔(Campbell)于1954年首次提出。台湾政治学家基本上都采用政治功效意识而加以研究的。大陆在翻译西方政治专著时,采用了不同的术语,汪晓寿1989年翻译的《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表达成政治功效感;而陈尧2006年在《参与和民主理论》则为政治效能感,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李蓉蓉副教授采用了政治效能感进行专门的研究。
②Angus Campbell GeraldGurin and W.Miller The voter Decides[M].Row,Pet erson and Company,1954:187.
③David Easton,Jack Dennis.The Child’s Acquisition ofRegime Norms:Political Efficacy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161,No11,1967:125-126.
④章志光.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194-195.
参考文献:
[1]Angus Campbell GeraldGurin and W.Miller The voter Decides[M].Row,Pet erson and Company,1954.
[2]Lane,Robert E.Political Life.New York:Macmillan Co,1959.
[3]Balch,George I.Multiple indicators in Survey Rseearch:The Concept’Sense of Political Efficacy’ Political Methodology 1974.
[4]Philip H.Pollock Ⅲ The Participatory Consequences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Political Efficacy:A Research Note University of Utah on behalf of the Wester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1983.
[5]David Easton and Jack Dennis,The Child’s Acquisition ofRegime Norms:Polit-ical Efficacy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161,No11,1967.
[6]阿尔蒙德,维巴.徐湘林等译.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
[7]黄信豪.台湾民众政治功效意识的持续与变迁:政党轮替前后的分析[J].选举研究,2005,Vol12,(2).
[8]章志光.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9]李蓉蓉.政治效能感:内涵与价值[J].晋阳学刊,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