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歌颂祖国的短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歌颂祖国的短诗范文1
《艾青诗选》是艾青的诗歌选集,其中的诗歌是艾青经历了“五四”运动,才写出来的,那么你知道《艾青诗选》的读后感要怎么写吗?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八年级《艾青诗选》心得体会600字作文2021年7篇,欢迎大家借鉴参考!
八年级《艾青诗选》心得体会600字1“艾青是一个有自由感的诗人。他不像一些现代诗人标榜的那样唯在纸上自由地栖居,作为一个歌手,他要和大堰河的儿女们一道摆脱枷锁,争取地面的自由和幸福,即使在大众中间,他仍然一如既往地保持他的个体性,保持属于个人的尊严与自由。”这是林贤治对于作者艾青的诗的评价。有幸暑假读了《艾青诗选》,让我在艾青诗风沉重,情调忧郁的笔下,体现出他在抗战期间的爱国主义的思想和感情。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艾青将自己比喻为一只鸟。鸟儿,我们对它的理解是:自由的飞翔。可它们的寿命限制了这种自由的飞翔,作者的笔下:“打击”“悲愤”“激怒”,这是一只倍受折磨的鸟啊!但它还要用“嘶哑”的喉咙歌唱,是为祖国而歌唱,它无时不刻的牵挂着祖国,祖国已命悬一线,在空中飞翔的它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面对这样的情景,自己无能为力,只能为祖国而歌唱着。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鸟儿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自己的身体被埋在了土地里,就连羽毛也在土地里腐烂了,可见,它一生为祖国服务,为祖国牺牲,对祖国的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省略号的带动,使着我们的情感不断“深沉”,不断地从我们心底涌出一股一股对祖国的深沉的爱!礁石
两节,八句,构成了一个篇章。“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的扑过来,”处在大海中的礁石,怎会不面对海浪的袭击,海浪“扑”在了它的身上,而且是“无休止”的“扑”。它象征了不向命运低头的诗人自己,也象征了我们民族不可或缺的不畏艰苦、不屈不挠的顽强的斗争精神。“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这样的挫折,是谁都会想过退缩,想过向挫折低头,可它呢,却是“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微笑”?在艰难困苦面前是一种自信,在敌人面前是一种坚定,在欢乐与胜利面前是一种坦荡。就这样一块普通无比的礁石,让我懂得了无论身处怎样的处境,都应该用积极的态度,坚定乐观的精神,勇于面对一切艰难困苦,并且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永不服输的精神!
“黎明的通知”“太阳”“他起来了”“春”“雪里钻”“盼望”“生命”……每个篇章都在我们眼前描绘了一幅中国从苦难与灾难的抗日斗争,从身陷绝境到路途荆棘,直到最后我们繁荣昌盛,幸福美满的生活这样不太完美的画像。至于不太完美,正是那些在誓死捍卫祖国而壮烈牺牲的烈士英雄,他们吹响了激励这个民族奋勇前进的号声,但无法实际的带领人民继续前进,只能用自身所保留的精神,带着我们前进,带着我们冲向未来!
八年级《艾青诗选》心得体会600字2这几天闲来无事,翻书柜时瞥见蒙上一层灰的《艾青诗选》,轻轻拂去灰尘,翻了几页。艾青中国式蓝色的忧郁深深的吸引了我。
艾青的诗是古体诗的与此刻诗的外衣最完美的结合。它往往能将“大我”的豁达、“小我”的卑微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在他的诗中无处不是静静地流淌着一种“蓝色的忧郁”。我爱艾青的诗,因为诗中的这种“蓝色的忧郁”。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苦修,锻造出诗人博大的“大我”情怀;于是痛苦不因一己之私,于是哀伤不因一己之利。“假如我是一只鸟,我应当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诗人的情怀从一己之悲中走出,又将走向何方呢中国的文化土壤孕育出这样一种答案——祖国、人民和光明。人民栖息的“土地”作为一种意象从诗人的心中油然而生。屈原的“香草美人”,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不因为时事的艰辛而选择精神的逃避,不因为食不果腹而整日担忧“食无鱼”。或许处处碰壁,或许一生终不得志,但我仍会“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艾青《礁石》)。诗人走出自我的内心体验,以千年古国的过往与未来而忧思。你难以想象诗人的肩膀上负荷的力量,和他期望得到更多的职责——“以天下为己任”。这是中国知识分子创作的源泉和思想根基。
我爱艾青的诗,又因为它的诗充满了语言的张力。艾青的诗往往前半部分或平铺直叙,或澎湃激昂,但往往要到诗文的最终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到达整首诗的,然后是在中谢幕。这往往产生一种言已尽而意未绝之感,使余音袅袅,三日不绝于耳。美!
我爱艾青的诗,源于艾青博大的胸怀;我爱艾青的诗,因其自然天成,而有着最伟大的手法,这是深厚文化积淀与彻底消化的产物;我爱艾青的诗,因为我同样和诗人一样,爱着这片土地和阳光。
八年级《艾青诗选》心得体会600字3春风十里,夏花百里,秋雨千里,都不如你---《艾青诗选》!
——题记
读艾青的诗选,我获得了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坚韧意志。二十多年的教育生涯,培养了我雷厉风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养成了我遇事不含糊,办事不拖拉的工作习惯,造就了我不唯书,不唯上,只唯真,只唯实的工作态度。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以往作为一名菜鸟的我站在那里,心里诚惶诚恐。
记得我以往说过我要把自我从一个小女人变成女汉子,经过这两个月的努力,蜕变,今日的我最终华丽转身!我一向在心里默默祈祷,来点风,来点雨,让我生根发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没有最好,仅有更好,若心中种花,日子便会生香,踏实肯干,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就会让名著这朵花娇艳盛开,也为自我的人生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读艾青的诗选,我充满对精神家园的憧憬,坚定不断前行的信念。早上5点起来上早自习,天下着不大不小的雨,外面冷嗖嗖的,漆黑一片,一个人走在冷风中,不禁悲从心起,眼泪掉下来!自我其实是个很缺乏安全感的人,当一个人在家的时候,睡觉总不踏实,常常半夜2,3点醒来。
细数人生历程,感觉还是很幸福的,小时候在家爸妈温和慈爱,对我疼爱有加,嫁人后老公高大帅气,女儿乖巧懂事,并且唯我是瞻。无论别人多么飞黄腾达位高权重,我并不羡慕,更不会嫉妒,我只会祝福,祝福他们越飞越高,前程似锦。人各有志,在人生的每个阶段,人的追求和心态也会发生必须的变化。我拾起笔,我的心瞬间清静如水,澄明透彻,内心奔腾着欢乐的水花,那种发自心底的喜悦喷薄而出,无法抵挡。
读艾青诗选,我体悟到纯真细腻的情感,感受到淳淳师生情义。带了六年的毕业班,自从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我就已经把你们当成了恋人!
你们虐我千百遍,我把你们当初恋!不必怀疑我对你们的真情,虽然,我对你们从不百依百顺,你们犯错了我会批评,你们任性了我会发火,但那是爱之深责之切,在我的内心,仅有一个愿望:就是期望你们在人生的竞争中会赢!
爱是一种单向的付出,不用想是否能得到回应,既然上天安排了我们师生的缘分,我就用自我最大的力量,送你一程,我愿意你飞得更高,走得更远,超过我的以往!其实教师和学生之间,同样是一场目送,我会默默地站成你们身后擎天的大树,祝福你毅然远行的背影!
读艾青诗选,唤醒了沉睡的心灵,引领了迷惘的灵魂。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就像用吸管吮吸甘露,让人欣喜,让人着迷。
八年级《艾青诗选》心得体会600字4艾青是中国现代诗人,他是中国现代诗代表诗人之一,他的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以深沉、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艾青诗选》是一部集历史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的诗集,真实的反映了历史,高度浓缩作者思想,蕴含着强烈的情感。
在《当黎明穿上了白衣》这首诗中,“紫兰人林子与林子之间,由清灰的山坡、绿的草原”作者运用了三个色彩鲜明的形容词,在我心中构成了一副美丽的图画,诗人还异常注意动与静的结合,一下子就让整首诗活了起来,仿佛整个画面出此刻了我的眼前,我好像进入了诗人意境中。在《我爱这片土地》中,艾青以鸟的形象自我比喻,用饱含活力的诗句传达出鸟儿对自我土地的痴情,说明艾青有一颗愿为祖国奉献一切的赤子之心。
他的每一首诗歌,都浸润着作者的心血和最深刻的期望,代表着他在那个黑暗的年代中进行的对世界和国家的思考,从感人至深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到感到昂扬向上的《给太阳》,再到饱含深情的《煤的对话》都果在字里行间体现出作者期望自我能为祖国尽一份力,反映出诗人期望警醒世人,期望让周围所有人团结起来为祖国献力的愿望。
艾青的诗歌在形式上不拘泥于外形的束缚,在感情风格上深沉而忧郁,具有紧密结合现实的、富有战斗精神的特点,描述了许多有象征性的事物,表现出艾青对旧社会的痛恨,和对光明的向往和追求
虽然当今的我们身处和平年代,但依然要居安思危,永远像艾青一样坚持一颗为祖国奉献的心。
八年级《艾青诗选》心得体会600字5《艾青诗选》是艾青的诗歌选集,其中的诗歌是艾青经历了“五四”运动,才写出来的。从诗歌的风格上,可以看出艾青先生在解放前激昂、奔放、进取,反对黑暗歌颂光明;建国后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
在“五四”战斗之前,艾青写出来的诗歌一般是描写太阳、火炬、黎明等有象征性的事物,表现出艾青对旧社会的黑暗与恐怖的病恨以及对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而在建国后艾青的诗还在歌颂人民的劳动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
从艾青的爱国心,我想到了那时的中国还涌现出很多的爱国者……
徐悲鸿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从小学画画,1919年徐悲鸿到巴黎深造在那时中国落后留学生备受欺凌。后来徐悲鸿憋足了学习的劲儿,势为祖国争光。徐悲鸿在1924年画展引起了轰动,使整个美术界震惊。
鲁迅从青年起就立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宏伟志向,这证明了有志不在年高,他自觉地把自己的一切献给解放事业。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着甘为孺子中”为传颂的名句。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鲁迅逝世后,全国人民给他献上了“民族魂”的大旗,这正是人民对他中肯贴切的评价。
这就是鲁迅与徐悲鸿的爱国之心,而我们从他们的品质中我们可以学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一个国家的希望全在我们少年的身上。所以同学们努力学习,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让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中国,永远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
八年级《艾青诗选》心得体会600字6当最终一颗星星陨落,突如其来的光明将乌黑的小城刺破,听着影子在低矮的房屋后哭泣,刺眼的火花,映红了人们可爱的脸。
时针向前走,在亘古的时光,人们被囚禁在一扇铁窗中,在黑暗的时代,无数的腐朽,卑怯与贪婪在不止地上演,人们是黑暗的奴役,铁窗内是禁锢的灵魂。
时针向后走,是无限的期望,当光芒万丈照进铁窗,已经死去的人们眼睛在发光,那光明啊,像流水一样流进人们干涸的眼里,那死寂的眼里流出来的是欢喜与期望。
太阳使不幸的人看到自我的悲哀与他人的痛楚,阳光下的人们抱头痛哭,那充满歉意的,闪着光泪水冲刷了一切软弱与卑怯。
“我们爱这日子,不是因为我们看不见自我的苦难,不是因为我们看不见饥饿与死亡,我们爱这日子,是因为这日子给我们带来灿烂的明天的,最可信音讯。”纵使经历了无数痛苦与折磨,纵使黑暗吞噬了一切,可是太阳依旧能够重新回来。
暮色清列,一只飞鸟划破了天际,太阳从那海角里,从那密林里,从飞鸟的羽翼后出来了,日光照到了中国北方的大地,那里以往是被强盗用刀片厮杀,炮火焚烧过的屠宰场,那个破碎的镜子曾将太阳打破;日光从钢管水泥的缝隙里探进,是否还有微弱的在回荡,在那场浩劫里有无数的生灵被掩埋……
我头顶上太阳,他在遥远的一岸,他将光明送去四方,他所经过的地方,都有生命呼吸的歌唱。
初生的太阳啊,你喂养着土地,和在土地上挥洒着汗水、舞动着胳膊的人们,给他们以金色的颗粒,让他们生存;初生的太阳啊,你给以他们勇气和智慧的眼睛,去寻觅这对世界的热望;初生的太阳啊,你给向日葵以追随的信念,他就是这扎根于地底里的光明;初生的太阳啊,你抚摸着古老的村舍,零星的房屋,刻下岁月流逝的痕迹。
我爱这初生的太阳,你走过万千大地,带给人们期望的气息,心中充满光明,所到之处,人们仰起头来,是你永远的追随者。
八年级《艾青诗选》心得体会600字7艾青,浙江金华人,曾在乡下的保姆家中寄养因此对土地和民众产生了依恋的感情。他的求学之路比较坎坷因与父亲的意愿相违背而被中断学费。在他早期的作品中大多流露出一种沮丧愤懑的情绪,在他一段习画的经历中他所形成的色彩感和立体感的思维方式对他后来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这本诗选在内容中介绍并阐述了他们的观点。他们认为1937---1941年是艾青创作的期,也是他最高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而早期和后期作品则是铺垫,过渡和结束。诗选基于客观评价期作品选用较多,早期和后期更像是扮演着一种陪衬的角色。虽然这种取舍让本书看起来有点失衡但作者的艺术成就也会更加突出。诗选也着重挑选作者抗战时期的短诗,短诗的地位在作者的一生当中不容忽视。
在导读中了解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因为各种复杂的原因,艾青的诗歌进入了一个较长的停滞期,沉闷期虽然这期间也创作了不少作品但大多价值不高。进入新时期之后艾青重新复出创作出了很多影响很大的诗篇。而与他期创作的作品相比进入晚年期的这些诗篇感情比较沉郁,内敛,深沉手法更为朴素自然,缺点就是艺术感染力没有以前那样强烈了。
歌颂祖国的短诗范文2
关键词:成人高考;古诗复习;方法
成人高考语文试题中关于古代诗歌的鉴赏题是从2000年开始推出的新题型,旨在考察考生对中国古诗词的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由于古代诗歌本身的特点及鉴赏评价的要求较高、难度较大,平时古诗教学普遍存在重诵读理解、轻鉴赏评价的现象,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与成人高考古诗鉴赏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所以,如何通过考前有效的复习,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整合古诗阅读知识,提高古诗鉴赏能力,是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经验,谈以下几点体会。
把握大纲,明确要求
成人高考大纲是复习的依据,古诗的复习首先要从把握大纲入手,引导学生明确古诗鉴赏复习要求,做到有的放矢。
关于古代诗歌鉴赏,成人高考大纲提出的要求是: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现手法,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大纲要求,需作进一步的诠释和讲解。
鉴赏诗歌的形象,就是把握古代诗歌塑造的艺术形象的性格特征,理解艺术形象的社会意义。教师可举出一些学生熟悉的诗歌艺术形象加以说明。如屈原“哀民生之多艰”的爱国情怀、刘兰芝“举身赴清池”的反抗精神、琵琶女“天涯沦落”的悲苦和无奈、花木兰替父从军的英雄胆识等,使学生对诗歌形象的概念有初步的感受和具体的认识。
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是把握诗歌运用语言的艺术,体会其优美、精炼、跳跃、含蓄的语言特点。教师可在学过的诗歌中举出选用贴切的描绘物态、抒写情怀的范例,引导学生体会精妙传神的艺术魅力。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就是分析作品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这些表达技巧在作品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达到了什么效果。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是阅读古诗的高级活动。所谓诗歌的思想内容,是指诗歌所熔铸的作者的感情、旨趣、爱憎、哲理,体现作者对生活理念的认识,对社会价值的判断。对古代诗歌内容的评价,最能体现阅读者的综合概括能力和辨识透视能力。
梳理考点,深化理解
明确成人高考大纲的要求之后,就要把握古代诗歌的“考点”,有针对性地复习理解有关知识。针对考试大纲,鉴赏古代诗歌必须具备以下知识。
(一)古代诗歌的一般知识
古代诗歌的一般发展线索:诗经——楚辞——汉魏晋五言诗——唐诗——宋词——元曲等。
古代诗歌的大体分类:古体诗与近体诗,近体诗又分为律诗与绝句等。
近体诗的格律规定:限字句、定韵脚、调平仄、讲对仗等。
以上知识可向学生作一般交代或列表印发,不作重点复习。
(二)古代诗歌的语言特点
由于这部分内容与考点直接有关,故必须加以详细分析。
精炼即用尽量少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用语准确、生动、形象。如柳永《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中的“执手”一语,准确而形象地刻画出一对恋人分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他们纵有千言万语要倾诉,但只能“泪眼”相对,四手相握,情满心中,却语哽咽喉。此“执手”二字,抵得上“千言万语”,可见精炼之至。
含蓄诗的语言不能像散文那样直露,要求感情不露,意在言外。如刘禹锡《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一二句写空城四周群山绵亘,虎踞龙盘的姿态并未改变,江潮依旧拍打着城根,带着寂寞心情退回。勾勒出一片苍茫凄凉的景象。读者不禁要问:山川形胜的六朝古都为何会变成一座空城呢?三四句借月抒怀,暗含国运衰败的感叹。全诗表面看句句写景,细究却句句都蕴含着诗人对故国萧条的感慨,其主旨在于讽喻现实,希望当时的统治者能以前车之覆为鉴。
用典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其好处是在极短的篇幅中增加诗歌的内涵,引起读者的联想,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引周瑜赤壁破曹的历史故事,既表达了对年纪轻轻就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也表达了自己事业无成却华发早生的感慨。
情致理趣诗歌的情致理趣指的是诗歌中那些表现力极强的词句给人的审美情趣。诗的情致理趣与炼字有关,古诗中这类词语很多。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中的“横斜”、“浮动”都给人以美的想象及美的享受;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还蕴含着一定的哲理。
古诗的语言特点还有跳跃、倒装、谐音、叠字等现象,都比较容易理解。
(三)古代诗歌中的形象
诗人在创作时,以想象为中介,将意念、感情和客观物象融合成诗歌的形象。优秀的叙事诗,大都塑造出富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优秀的抒情诗,总描写出种种客观事物的形象,并且浮现或暗含诗人的自身形象。如陆游的《卜算子》中的梅花,就代表一个孤高寂寞,备受打击和嫉妒,即使“零落成泥碾作尘”也保持节操不变的爱国志士形象;于谦的《石灰吟》中的“石灰”,则象征一位不怕各种打击,不怕粉身碎骨,“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清官。
(四)古代诗歌创作的表现手法
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下面择其要者举例说明。
借景抒情王国维评论古诗:“一切景语皆情语”,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是诗人常用的手法。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烟花含情,孤帆载憾,天际碧水带走无尽思念,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从每个画面中渗透出来。
托物言志大千世界、山川河岳、花鸟鱼虫皆可入诗。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着诗人的感情。如唐人陆鲁望《白莲诗》: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
诗人以貌取神,写出白莲的风韵与精神,抒发了处唐末动乱社会中,虽退隐山林,洁身自好,却又关心天下兴亡的情怀,做到了既“不即不离”,又“曲尽其妙”。
借古喻今诗人缅怀古人古事、或歌颂辉煌业绩、或感慨千古遗恨,或喻己怀才不遇、或抨击黑暗现实。借他人酒杯,浇心中块垒。如李商隐《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借歌咏贾谊,指出封建统治者不重视人才。联系诗人长期遭受压抑的身世,可知其借题发挥的意图。
直抒胸臆诗人情激于衷,冲口而出,以浅白的语言,抒发真挚的情怀。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最后一句: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卒章显志,一吐心中的郁闷之气,点亮全诗的主题。他唱出封建社会中多少怀才不遇者的心声,表现出诗人追求个性自由和蔑视权贵的精神。
对比烘托在鲜明的对比中增强读者的感受,利用事物的反差揭示诗人的某种情感。如李白《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前三句着重渲染昔日的骄奢逸,最后一句写眼前的凄凉景象。强烈的对比寄寓诗人的深沉忧思。
比喻拟人化平淡为生动,引导读者联想与想象,增加诗歌的内涵与情趣。如杨万里的《红白莲》:
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
恰似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
诗人突发奇想,把一池盛开的莲花,比喻为汉代宫中三千美丽的宫女,她们一半浓妆艳抹,一半淡扫峨眉,各呈其美,真是“浓妆淡抹总相宜”。转贴于
以动写静事物总是相反相成,没有动,就没有静。以动写静、动静结合便成了许多诗人常用的手法。如王维《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写春夜溪山月出惊鸟的幽美境界。月出尚能惊鸟,可见春山之静,而不时传来清脆鸟鸣声,更显春山之静。
虚实相济“实”为眼前景、眼前事,“虚”为想象景、想象事,二者相辅相成更有利于表情达意。如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一二句叙滞留巴蜀的原因,是实写;三四句想象回家后深夜畅谈的情景,是虚写。眼前之事已入想象之境,寄怀之切尽在不言之中。
夸张联想夸张是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引发联想以创造意境。例如李白《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三四句熔夸张联想于一炉,写出瀑布由极高处飞泻而下的磅礴气势。“疑”字在联想中透出无限赞叹之情。李白的夸张不是简单放大事实的原貌,而是融入了美好的感情。
此外,还有比兴、铺陈、渲染、映衬等表现手法。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关键在两点:一是辨识诗中运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二是赏析其表现作用和艺术效果。后者需要一定的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尤其需要加强训练。
(五)古代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意象是诗人心中的物象,是诗人为表达情感,用艺术的语言写进诗歌的事物和画面,这些客观事物已经蒙上了一层主观色彩,成为诗人主观世界的写照。因此,它们在诗中已超出本身的含义而蕴含深广的社会内容。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作者描写了六种物象,字里行间透出游子天涯沦落的困顿、苍凉与悲哀。
意境是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思想感情与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为了创造和谐、完美的意境,诗人把抒情与写景、叙事结合起来,力求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如屈原《涉江》的“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写船行缓慢的景象,抒发的却是诗人眷念国都,关心祖国命运的沉重心情。杜甫《登高》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名句,展现一派秋天苍凉恢廓之景,表达的是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愁之绪。
以上有关知识,是提高古诗鉴赏能力的基础,也是高考答题的基础。复习时可集中讲解,也可结合作题分散讲解。讲解时不能空讲概念,一定要结合诗作具体分析。
授之以渔,点拨方法
鉴赏古诗,是阅读的高级阶段,之所以为高级阶段,是因为它是一种感觉与理解、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在文学鉴赏过程中,欣赏者要把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变成自己头脑中的艺术形象,就要进行想象活动和情感体验。如果鉴赏者不善于积极的想象或缺乏必要的生活体验,就不可能对作品的意境有深切的感受,也就发现不了作品中的弦外之音、韵外之致。成人高考古诗鉴赏的复习指导,必须遵循鉴赏的基本原理。笔者根据自己的阅读和教学经验,总结出古诗鉴赏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概述如下。
(一)初读
初读的任务是弄懂作品表层意思,因为理解古诗的字面意义是鉴赏的第一步。初读古诗需注意两点:(1)明白词语的含义。古诗中的词语有时有特殊的含义,如典故的意义、语境的意义。(2)理解句子的结构。有的古诗的句子省略跳跃,要补充连贯才能理解;有的古诗语序不是正常排列,要根据词语意义关系加以调整。解读古诗切忌望文生义、主观臆断。如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是互文,意思是主客一同下马,而后一起上船。如果照字面理解成主人下马了,客人已在船上,则下句说的“举酒”则与主人无关,就讲不通了。
(二)吟诵
通过吟诵,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体验诗歌的节奏、韵律,体会诗中浓郁的感情。指导学生诵读是鉴赏的基础,读诗而不能背,等于不读;能背诵,进而才能进入领悟阶段。
(三)入境
反复吟诵,只是鉴赏者与诗中的艺术境界“接近”的一种手段。教师需进一步要求学生,吟诵时伴随想象,眼前浮动诗中所描绘的那些人、物、事的形象。读的次数越多,这些事物的形象就越清晰。这样,学生就不知不觉进入诗的境界,恍若身在其中,进而在思想感情上与诗人产生共鸣,这就叫“动情”或“陶醉”。例如,反复诵读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你会仿佛进入李白的梦幻境界,看到幻境中的仙人形象,对美丽的仙境会产生向往之情。
(四)领悟
读者经过“入境”时情感体验的之后,诗歌所塑造的形象和意境又从鉴赏者内心游离出去。同时,作为社会角色的“自我”又慢慢呈现出来,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阅读体验,在冷静的比较与参照中,学生获得了人生的启迪与顿悟。
以往的参考书对诗歌教学都强调诵读,强调让学生在诵读中自己感悟,其原因是顾虑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作品与学生之间的中介,在“传授”过程中越俎代庖,影响乃至左右学生的鉴赏过程。但这不等于说在古诗鉴赏复习过程中淡化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不一定参与学生鉴赏某一首古诗的具体过程,但不排除在鉴赏方法和答题技巧上给学生以必要的指导与训练。
下面谈谈解答诗歌鉴赏试题学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反复体味,读懂原诗弄懂作者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感情。其方法有三:一是注意分析诗题,诗题是诗的“眼睛”,分析诗题是正确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主旨的途径之一;二是注意利用注释,借以理解诗句,进而准确理解全诗;三是注意联系作者生平与作品的写作时代背景。
仔细研读诗句,咀嚼语言特别注意关键字句、修辞手法和所用典故,体会其精妙之处。
整体把握意境只有整体把握意境,才能防止以偏概全,正确理解诗的形象和诗的含义。要善于想象、联想,用形象思维理解诗歌意境。
仔细辨析诗歌的创作方法和表现手法是借景抒情,是托物言志,还是采用了比喻、夸张、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
看清试题要求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现手法、思想内容,命题上可综合要求,也可就某一方面出题。有时出题的角度不同,答案其实都差不多;有时一题两问,要弄清它们的区别与联系,答题时要看清要求,不要答非所问。
吃透题目的提示考虑到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阅历,有时出题人为了让考生准确把握题意,特地给予一定的提示。如2003年成人高考大纲样题以杜甫《旅夜抒怀》为出题材料,提示考生“这首五言诗是杜甫晚年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漂泊在长江上游时的作品。诗的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怀,表达了丰富的感情。”对这些提示一定不要轻易放过,这往往是引导答题的路标,只要沿着提示去思考答题,是比较容易获得高分的。
抓住要领,重在表达一般古诗鉴赏题的答案不会很长。要抓住要点简洁作答,切忌含糊笼统、空话套话、人为拔高、丢三落四。
强化训练,提高技能
古诗鉴赏的复习,在学生获得诗歌的基本知识、了解鉴赏的原则和方法以后,关键是强化训练,学生应在强化训练中体验鉴赏过程、提高审题能力、掌握答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