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乡的古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思乡的古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思乡的古诗

思乡的古诗范文1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2、《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3、《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4、《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6、《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7、《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思乡的古诗范文2

一、根据诗歌类型,把握思想情感方向

我国古代诗歌众多,类型多样,而同一题材的诗歌往往有着相同或类似的情感表达。

1.咏物诗。咏物诗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

2.咏史怀古诗。咏史怀古诗以历史为主要内容,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朝代的兴衰发表评论,抒发感慨。

3.山水田园诗。诗人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表达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

4.边塞征战诗。边塞征战诗主要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抒发爱国情怀。

5.惜别送别诗。因为各人的情况不同,所以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①直接表达诗人的深情厚谊;②间接写离别之情;③坦陈心志的告白;④情深意长的勉励;⑤回忆相聚欢娱,遥想分别后的孤寂;⑥对别后友人的担忧和思念。

6.思乡怀远诗。思乡怀远诗主要包括羁旅诗和闺怨诗。羁旅诗是流浪他乡的诗人通过眼见耳闻而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思念,对家乡的憧憬。闺怨诗一般写闺房女子对丈夫久客不归的埋怨或对远在边地征戍的夫君的思念。

二、学会精细解读,品味思想情感之美

诗歌是美的艺术,考生在鉴赏古代诗歌,把握其思想情感的时候,要学会品味思想情感中的美。

1.品味古代诗歌中的人性美。人性美,是对人的本性的赞美和歌颂。古代诗歌中的人性美,就是诗歌借助具体形象,揭示出的平凡人的内在精神、品格、信念、理想和尊严,弘扬的人性中的质朴、坚韧、善良和互助等美德,它表达的是人性中的善良、真诚、乐观、豁达、宽容、崇高、纯朴等特性,显示着诗人对真、善、美的坚守。

例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舟过安仁 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请简要赏析本诗体现的人性之美。

参考答案 此诗写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所见到的情景。这首诗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无忧无虑的两个小孩充满童稚的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儿童才有的奇思妙想,表达诗人对儿童的喜爱,同时也赞美两个小孩的聪明伶俐。生活的纯真,尽显其中。

2.品味诗中的人情美。诗歌以情为本,情是诗歌勾人的魂,情是作者跳动的心。把握诗歌当中的情,让读者与作者同呼吸、共命运,心随文跳,情随文动,便能轻而易举地读出古代诗歌的人情美。诗歌之中的人情美,不外乎亲情、友情、爱情、对祖国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例2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 纳兰性德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请简要赏析本词蕴含的情感。

参考答案 这首词为悼念亡妻之作:最怜爱那天空辛苦的月亮,一月之中,只有一夜是如玉环般的圆满,其他的夜晚则如玉玦般残缺。如果月亮始终皎洁,那么“我”便不怕月中的寒冷,为你夜夜送去温暖。无奈尘世的情缘最易断绝,只有燕子依然轻轻地踏在帘钩上,呢喃絮语。纵使哀悼过了亡灵,但是满怀的愁情仍不能消解,花丛中的蝴蝶可以成双成对,人却生死分离,不能团聚。

这种无穷无尽的哀悼之情,缠绵凄切,感人至深。

3.品味古代诗歌的哲理美。什么是诗歌的哲理美?就是把自然和生活中的诗意升华成一种形象的具有美的思想力量的诗化语言。中国古代诗歌中,那些经典的名句,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等,无不充满着哲理的智慧,无不闪耀着打动人心的灵光,显示出美的语言的魅力。

例3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论诗三十首 元好问

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

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

请简要赏析本诗体现的哲理美。

参考答案 这首诗的前两句很容易明白:眼见的真实情景激发心头的真切感情,就能写出意境神妙的诗句;闭门造车,就像黑暗中摸索制作出的东西,总要失真。后两句则说:靠临摹前人作品,画出秦川景色的画家,亲自去长安的能有几人?诗人省略了一句话,即难怪那些人画不好。本诗告诉我们:没有现实生活的感受,没有亲身体验,是不可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

三、掌握解题要领,应对诗歌鉴赏

考生了解高考命题的基本形式,掌握基本的答题模式,更有助于准确把握古代诗歌的情感。

1.高考常见的提问方式:①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②诗歌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③诗歌表现了怎样的情趣?④诗歌的主旨是什么?⑤某句(某联)表达了什么思想情感?

2.考生可以用以下模式答题:①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什么感情。②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

3.概括思想情感的常用术语:迷恋、忧愁、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惜春悲秋、热爱自然、忧国忧民、蔑视权贵、壮志难酬、羁旅愁思、思乡念亲(友)、忆友怀旧、别恨离愁、怀古伤今、借古讽今、愤世嫉俗……

例4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春日秦国怀古 周 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③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9.(略)

参考答案 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思乡的古诗范文3

关键词:故事;结局;创作思想

一、引言

作为英国文学中的名著,《罗密欧与朱丽叶》历来受到众多文学研究者的青睐,其成果也相当丰硕。在中国,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将其与《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及《牡丹亭》进行比较。在读完该剧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以下简称《哈克》)后,笔者发现,在《哈克》中,作为哈克历险故事的一段插曲,哈尼·歇弗逊与索菲亚·格伦基福特的故事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而结局却截然相反。本文笔者主要比较两对年轻人故事的相似性与不同点,从两位作家的创作背景出发,找寻故事结局不同的原因。

二、相似与不同

从不同的角度看,两个故事有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男女双方的家庭长期处于仇视状态,彼此的争执打斗不计其数。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两对年轻人的爱情注定了结局的悲剧性。

(一)相似性

首先,家庭背景的相似。蒙太古与凯普莱特都是维洛那的名门望族,却世代交恶,互相仇视。然而,宿世的仇恨无法阻挡真挚的爱情,当世仇成为爱情的最大阻碍时,他们只能为了幸福同命运抗争。在《哈克》中,歇弗逊家族和格伦基福特家族也是镇上的名门,却因为一点冲突最后闹出人命。正如勃克所说:“双方为了某件事情起了争执,然后就上法庭解决;但判决对一方不利,于是他就把胜诉的一方给枪杀了。”[1]就这样,双方互相报复,互相厮杀,最后酿成世仇。然而,哈尼·歇弗逊与苏菲亚·格伦基福特,却抛开世仇秘密地相爱了。

其次,宗教所起的起重要作用。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朱丽叶谎称要去教堂忏悔,从而成功地摆脱了父母的控制,在约定好的时间与地点与罗密欧汇合,在劳伦斯神父的主持下,秘密地举行了婚礼。神父之所以愿意帮他,不仅因为他是罗密欧的朋友,更是因为他想消除两个家族世代的仇怨。“我愿意助你一臂之力:因为你们的结合也许会使你们两家释嫌修好,那就是天大的幸事了。”[2]在《哈克》中,哈尼将与索菲亚私奔的时间夹在《圣经》中,放在教堂,索菲亚请哈克帮她取回“落在”教堂的《圣经》,之后两人成功私奔去举行婚礼了。宗教为他们起了很好的掩护作用。

再次,爱情改变了两个男青年对仇家的态度。蒙太古和凯普莱特家的人,从仆人,到亲戚,到两家的主人,见面时总是口角相争,刀剑相向,以死相搏。然而,对两位男青年来说,爱情使他们急于想改变两个家庭的敌对状态,使他们在面对仇敌时变得仁慈。罗密欧在面对泰保尔脱的无端挑衅时,是极度的隐忍谦让的。“你这种无端挑衅,本来我是不能容忍的,可是我有必须爱你的理由,所以我也不愿跟你计较了……好凯普莱特—我尊重这一姓氏,就像我尊重我自己的姓氏一样—咱们还是讲和吧。”[2]罗密欧的忍让,正是因为向他挑衅的人是朱丽叶的堂哥。在《哈克》中,在树林里,哈尼的枪口曾经对准了索菲亚的弟弟勃克,本可轻易将其置于死地,但他没有开枪,而是装作捡帽子转身走了。哈尼知道,要想和索菲亚幸福的结合,就不能伤及她家人的性命。

最后,两位女性都是新时期女性的典型。当父母欲把她嫁给巴里斯时,朱丽叶没有听从家庭和命运的安排,她主动找劳伦斯神父帮忙,不惜喝下假死药抗婚。所以朱丽叶的聪明与抗争形象是不容置疑的。索菲亚在面对家族仇恨和爱情的矛盾时就更加从容不迫了。她在计划私奔的过程中表现出极具智慧的一面。她让哈克帮她取回“落在”教堂的《圣经》,却让哈克不能告诉任何人,因为她深知任何反常的行为都可能引起家人的怀疑。当她怀疑哈克已经看过夹在《圣经》中的字条时,她告诉哈克那只是张“书签”,以确保他们约定的私奔时间不被泄露。从女性主义的角度看,索菲亚周详的计划,慎密的思维,说话的技巧,掩饰的能力,果断的决定,是值得称赞的。

(二)不同的结局

当罗密欧因误杀了朱丽叶的堂兄被放逐后,神父来不及公布他们已经结婚的事实,朱丽叶被迫即将嫁给巴里斯。在神父在帮助下,她喝下假死药,等待罗密欧回来带她远走高飞。熟料,假消息比真消息更早一步传到罗密欧那里,伤心欲绝的他来到爱人的墓地,喝下剧毒殉情而亡。朱丽叶醒来后看到爱人已死,亦殉情而亡。痛失爱子与爱女的两家终于大彻大悟,最终和解。正如此剧序言所说;“他们的悲惨凄凉的殒灭,和解了他们交恶的尊亲。”这出悲喜剧,是由一系列巧合以及封建家庭的固执共同酿造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成为世仇的牺牲品。然而,从两个家庭的角度来看,它也是一出喜剧,他们的牺牲,拯救了两个家庭,终止了两家长期以来不断的冲突、流血、杀戮和复仇,乃悲剧中的喜剧。

相反,在《哈克》中,歇弗逊家与格伦基福特家因为哈尼与索菲亚的私奔行为而进行了更疯狂的报复与杀戮,加剧了仇恨。格伦基福特家纠集了所有的亲戚加入到拦截索菲亚过河和与歇弗逊家的战斗中。此战双方都损失惨重,格伦基福特家的男丁几乎全部被杀,包括了年幼的勃克。这样的结局,在本节故事开始时就已做好了铺设。当哈克与勃克谈论“世仇”时,勃克最后的答案是“等所有人都被杀死的时候,世仇也就结束了。”或许哈尼和索菲亚的爱情以喜剧收尾,他们可能躲在某个地方,不再理会家族的恩怨,俗世的纷扰,过着幸福的生活。但对于两个家庭来说,他们的爱情酿造了更大的悲剧,直接导致了格伦基福特家的灭门之灾。

三、结语

从莎士比亚和马克·吐温所处年代和创作的主要思想来看,相似的故事情节,不同的结局有其必然性。莎士比亚处于文艺复兴的鼎盛时期,人文主义的思想也渗透到他的作品中,正如王佐良与何其莘所说的;“这个剧本洋溢着文艺复兴时期的革新精神,歌颂了自由恋爱。”“他写尽了人间的悲惨和不幸,给我们震撼,但最后又给我们安慰,因为在他想象的世界里希望之火不灭。”[3]少数人的牺牲,换来大部分人的福祉,正体现了一种人文精神。一对璧人殒命,换来两家和解,这给了世人极大的安慰。在《哈克》中,马克·吐温用批判现实主义的手法,讽刺了上层阶级的虚伪和无所事事。在该剧中,相比于密西西比河上的安全与自由,岸上的一切显得异常的暴力和血腥。人们自私自利,为了自己的利益,全然不顾他人的死活,这就是资产阶级利己主义的体现。马克·吐温塑造了一系列这样的人物与事件,哈尼与索菲亚只是其中之一。由于两位作者对社会的看法不同,创作的主导思想不同,从而创作了相似的故事,不同的结局。

参考文献:

[1]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M].盛世教育西方名著翻译委员会,译.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

[2]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悲剧集[M].朱生豪,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9.

思乡的古诗范文4

1、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原文: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译文: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朋友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2、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原文: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译文: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3、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原文: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来源:文章屋网 )

思乡的古诗范文5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素材可以用来对小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特别是古诗文,乃祖国文化的命脉,语言千锤百炼,平仄押韵,朗朗上口,易于诵读,深爱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最重要的是古诗文具有启迪心智、陶冶情操、提高修养的作用,对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会发挥极大的促进作用。小学生心地纯洁,就像一张无瑕的白纸,有很强的可塑性,在教师和家长正确的教育指导下,很容易具备各种优良品德,从而形成完美的人格。我们学校认识到了古诗文的巨大作用,精心选择了100首古诗文,编制了一本叫做《诗韵悠扬》的古诗文诵读校本教材。广大语文教师充分利用该教材,在实践中,我发现诵读古诗文使学生受益匪浅。我所任教的六年级学生其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鉴赏能力都有所提高,特别是思想觉悟简直是“更上一层楼”。那么,古诗文对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到底存在哪些影响呢?

一、古诗文可以使小学生直接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各种传统美德

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几千年来形成了许多美德,并且一代代地传承发展下去。各种优良美德在古诗文中多有表现,具有最直接的教育意义。比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使学生明白了百善为先的孝道,学会了对亲人的感恩;“兄道友,弟道恭,轻财务,兄弟睦”教育学生兄弟之间要团结和睦,互谦互让,互爱互敬;“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告诫学生要彬彬有礼,不可出言伤人;“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使学生懂得做人要清清白白、光明磊落、一身正气、无所畏惧;“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鼓励学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即使暂时失败,也不要灰心,一定要充满自信;“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警戒学生:无论是治国还是持家,万物来之不易,都应当勤俭节约,千万不能奢侈浪费;“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提醒学生要珍惜年少光阴,努力学习,奋发向上;“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使学生明白做人要像莲花那样具有高尚的节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体现了作者热爱祖国、忠于祖国的伟大情怀,为学生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但愿众生皆得饱,不辞赢病卧残阳”表达了作者心忧众生、热爱人民的纯朴感情,有利于学生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理想……

小学生虽然理解能力不如成年人,但机械记忆能力却很强。学生在牢记这些古诗文的同时,也就继承了中华民族各种传统美德。在以后的生活中,他们就会以这些美德为自己做人的标准,并付诸行动。随着年龄的增长及阅历的增加,学生对这些古诗文理解得也越来越透彻,中华民族各种传统美德就像扎根一样深深地印在他们心中,成为他们行动的指南。

二.古诗文有助于小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道德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节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虽然不像法律那样具有强制性,但对于小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事业、婚姻家庭、社会生活都至关重要。一个缺乏道德的人很容易做违法犯罪的事情,对于他人、公共利益、社会稳定都存在极大的威胁甚至毁灭性的打击。今天的小学生是国家和民族明天的 希望,对小学生进行必要及时的 道德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教育者的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方面的教育越早越好。古诗文中许多诗篇都包含着鲜明的道德信念,虽然具有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在今天依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古人所推崇的爱国、忠孝、诚信、仁义、礼节、宽容、谦虚是做人应具有的基本道德。《三字经》、《弟子规》、《古今贤文》、《论语》、《悯农》、《游子吟》、《七步诗》、《金缕衣》、《示儿》、《竹石等诗文就很好地体现了各种基本道德,这些古诗文感染、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小学生诵读古诗文可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学会明辨是非,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在人际关系中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

三、古诗文可以对小学生的不良思想行为产生自觉的纠正作用

古诗文所包含的人生理念和道德精神,一旦被学生接受,就会“先入为主”,产生一种积极的、无形的、甚至强大的内驱力,自觉地制约着学生的思想行为,使学生从内心形成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和善恶是非观念。在日常活动与交往中,小学生就会比较在意自己的思想行为,他们就会表现出较好的文化教养、精神状态和道德面貌,严格要求自己,时常反省调节自己的思想行为,趋真向善求美。比如,我班有个叫李浩然的男生,家境较好,但养成了铺张浪费的不良习惯。前几天我发现我班的书架上出现了一本厚厚的汉语大词典,其他学生告诉我是李浩然捐给班级的。我感到很惊讶,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是用自己的零花钱买的。我马上与其家长联系,他爸爸说,那本词典确实是他攒钱买的,学习了朱柏庐《治家格言》中的“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之后,又想起以前学过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深感惭愧,逐渐改正了随便花钱的坏习惯。对于李浩然的变化我很高兴,在班上当众表扬了他,他感到很光荣。像李浩然这样思想觉悟发展变化的事例还有很多。整个班级面貌焕然一新,学生们在各方面都表现得很出色,特别是学生们所表现出的良好思想素养,得到家长及社会的一致好评。

希望广大语文教师都能利用诵读古诗文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使其形成正确的道德观,道德教育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学生有德则国有德,国有德则天下归心。

参考文献

思乡的古诗范文6

关键词:中国古代哲学;悲剧意识;影响

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5-0179-01

悲剧意识是对人在生命过程中遭遇的不幸、苦难或生命毁灭等现实的悲剧性的感知以及面对这种现实的悲剧性的威胁时所表现出来的顽强的抗争精神。悲剧意识作为意识形态的一部分,不可避免地要打上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烙印。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充满苦难也充满奋斗与抗争的历史,在此过程中构建起了完整的悲剧意识。然而,由于地理环境、生产方式、政体结构、宗教意识、伦理规范和哲学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悲剧意识呈现出不同于古希腊悲剧意识的特殊性、复杂性。仅从哲学思想的角度看,在中国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的儒、道两家,对悲剧都有着自己的阐释,对中国悲剧意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儒家思想对悲剧意识的影响

儒家所持的是一种现实的人生态度,主张人在活着时,应当积极有为,不虚度此生,只应关心生,不必想到死,当死亡来临时,泰然地迎接它,对生命采取乐生安死的态度,应当快乐地活着。《论语》首章首句便是:“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衰老是自然规律,是令人悲哀的,孔子说:“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人生可能遭遇各种各样的不如意,理想抱负不得实现,孔子说:“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真是人生在世,无往而不乐。

儒家哲学对人世悲情苦况的态度是“哀而不伤”,即“虽然悲哀但不至过分伤痛”,这是孔子“中庸之道”在悲剧意识上的反映。如何达到“哀而不伤”, “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呢?儒家强调修身,强调节制自己,以维护家庭与国家的和谐与稳定,而修身的标准即是“礼”,用“礼”来规范那种充满不平与抗争的原始形态的悲剧意识,以达到“中和”。

因此,儒家理想本是想避免悲剧意识的产生的,但“儒家在创造理想的同时就预创了悲剧意识”。以“礼”规范的结果不是消解了悲剧意识,而是使中国古代原始的悲剧意识发生了扭变。儒家把个人道德修养看作人的生活的最高层次,德比艺更重要,“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给中国的志士仁人设计的一条理想的人生道路。“正、诚、修”就是要征服和压抑各种不符合文化之礼的意识,达到道德自律。但是儒家提倡的道德自律,只注重全社会的安定和谐,即重视普遍伦理秩序的稳固,它要实现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家庭伦理秩序和政治伦理秩序,却忽视了个体的独立自主性,每个人不再是活泼自由的生命个体,而成为社会中固定的道德角色,被框死在森严的等级制度里。然而,生命主体的冲动,对自由意志的追求是人的天然本性,如果被压抑的意识本身具有内在合理性的话,它会不断地以各种变形的方式冲冒出来,这就必然要违“礼”,产生与“礼”的冲突,产生悲剧。“礼”的力量是一张无形的大网,无处不在,使人无法逃脱。在情感上,在心灵深处想要冲破“礼”,走向自由;但在理智上,在来自社会的强大压力下,又觉得应遵循“礼”,从而变得犹豫、彷徨,失去了反抗的力度。因此,“中国文化决不会产生托尔斯泰的安娜,梅里美的卡门这类悲剧,就更不用说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普斯王和奥尼尔的悲悼三部曲了。”在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中国文化中,悲剧意识呈现出了一种柔性,总是一唱三叹,一波三折,扭变为“在一个超成熟的庞大的宗法中央集权的社会里,人们为了维持这个巨大的家国体系的正常运作,即儒家理想的实现,总要自觉或被迫的为维护‘礼’而做出牺牲,如在政治悲剧中表现为忠臣义士为清君侧而前仆后继,在爱情悲剧中才子佳人们的个人选择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发生矛盾,酿成悲剧。一个超级权力体系在‘礼’的规范中以‘内耗’来维持自己的长治久安”。

二、道家思想对悲剧意识的影响

有人认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中国人只关心现世生活,缺乏对命运的终极探究和思索,其实他们忽视了同样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的老庄道家哲学中流露的对人生、对现世的的悲观与绝望,存在的浓厚的生命悲剧意识。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老子》十二章)。庄子说:“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大宗师》)。“人之生也,与忧惧生”(《至乐》)。道家认为悲剧的根源在于生命本身,生命本身就是痛苦,有生就有忧,这种痛苦来自对欲望的追求,“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所下者,贫贱夭恶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若不得者,则大忧以惧”(《至乐》)。人们为了满足自己永无休止的欲望尔虞我诈,生活充满了痛苦忧虑,毫无欢乐而言。《庄子》中还给我们展示了许许多多人类的不幸、罪恶、痛苦和悲哀,认为这世界是“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箧》)的是非颠倒的世界。“今之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在宥》)。处死的人积成堆,戴镣铐枷锁的人成行成串,被刑戮的人满目皆是,多么悲惨的世界啊。《则阳》篇中假借柏矩之口,哀悼被刑示众的僵尸,控诉虚假道德的伪善,哭诉统治者的残酷,哭诉了这罪恶的世界。在《至乐》篇中,庄子假借与髑髅的交谈,表达了对痛苦的现世的绝望,认为“死者不愿复生”。人生充满了痛苦,而这种痛苦是与生俱来无法摆脱的,因此庄子“看似乐观放达,逍遥自乐,其实骨子里是整个的悲,悲得再不愿回到‘文明’的现实生活,甚至悲哀得不愿再回到‘人世间’。旷达只是悲的表象,逍遥的背后是对整个现实社会乃至对人生信念的幻灭。”清人胡文英就曾指出:“人第知三闾之哀怨,而不知漆园之哀怨有甚于三闾也。盖三闾之哀怨在一国,而漆园之哀怨在天下;三闾之哀怨在一时,而漆园之哀怨在万世”。道家悲剧意识虽不像儒家思想那样经统治者的提倡居于正统地位,但也深深地植根于中国文化特别是士人的思想意识中,从阮籍、嵇康到陶渊明,从李白、司空图到坡,从李贽、汤显祖到曹雪芹,在这些杰出的文学家身上我们不断地看到庄子的悲剧意识在闪光。

面对这悲惨的世界,痛苦的人生,《庄子》主张“忘”,《庄子・天地篇》说:“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己之人,是之谓入于天”。所谓“入于天”,就是与大自然合二为一,超越死生,也就超越了痛苦。面对世间万象能够不喜不怒,无忧无乐,安时处顺,恬淡自然,这就是“至德”之人。强调的是一种精神的自由与超然物外的逸情。《庄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更多是与儒家入世相互补的出世与超脱。虽然认识到了现实世界的悲剧性,但却追求虚无,消极避世,追求一种空灵与超然,因此“西方由悲而崇高,故悲得惨烈,中国由悲而旷达(主要指庄子的悲剧意识),故悲得深沉而飘逸”。

参考文献:

[1]张法.中国文化与悲剧意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15.

上一篇技能强国

下一篇监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