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论坛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创业论坛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创业论坛

大学生创业论坛范文1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教育平台;教育效果

收稿日期:2013-06-06

作者简介:张留占(1963- ),男,河南农业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就业、创业。

创业教育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西方国家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以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开拓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为目标。在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已成共识,是一项提高国民素质、扩大就业渠道和激发青年创业热情的系统工程。

大学生创业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自1998年清华大学首次举办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以来,创业教育在我国高校才得到逐步重视。河南农业大学自2002年成立大学生创业中心后,经过努力,初步建立了有农大特色的“四位一体”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即创业中心引领学生创业、创业学院引导学生创业、创业资金扶持学生创业、创业园区孵化学生创业。

一、引导大学生创业是实现人才培养的根本变革

1.创业教育有力地促进了大学毕业生就业

目前我国高校每年有近700万人毕业,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政府、高校、家长、毕业生都非常关注的问题。20世纪70年代起,欧美国家就在大学生中开展了创业教育,由于政府和大学的推动,30%~50%的毕业生都选择了创业。有关部门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大学生创业的比例仅为1%,如果高校大力引导大学生创业,创业的比例提高到20%,每年将有140万左右的大学生创业,并带来至少500万个就业岗位,将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如此,大学生创业是高质量就业。引导大学生创业,让大学生自己去经营管理公司,一方面创造了社会财富,推动了社会的产业水平、服务水平升级;另一方面大学生也实现了自身价值。

2.创业教育推动并完善了高校素质教育

在国外,创业教育被称之为继文化教育、技能教育之后的“第三本教育护照”,被赋予了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相对于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目标而言,创业教育是一个超前的概念,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进一步提升,是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塑造。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创新型人才素质的培养。它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强调以人为本,重视培养学生创新、创意的素质和能力。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经过创业教育、体验创业实践的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人际交往及沟通能力、对新事物的判断能力等都比一般学生有明显的提升。

3.创业教育是连接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我国目前培养的大学生是先学理论、多学理论,毕业后看似满腹经纶,实际上很难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园艺专业的学生在学校学很多理论知识,他们可以知道很多植物品种及其特性,但他们几乎没有种植管理过任何一种植物,很难成为优秀的园艺师;经过创业教育、创业实践的学生就不同了,他们要独立地完成从土壤施肥、育苗、栽培、病虫害防治、管护、收获、销售的全部过程,经过完整的创业实践,对从书本学到的知识有一个吸收、消化和验证的过程,并在实践中学习、积累,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创新。

二、创业教育平台的实践与探索

自2002年以来,河南农业大学在总结国内外高校创业教育的基础上,探索出“四位一体”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经过多年的实践,这个体系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创业能力提高有较高的价值。

1.创业中心引领大学生创业

河南农业大学从2002年成立了大学生创业中心,中心挂靠招生就业处。中心下设创业指导部、信息查询部、市场经营部、创业研究会、创业者沙龙等,现有办公场地1000m2。中心每年邀请20名国内知名创业成功人士为学生作创业报告,直接受众在10000人次以上,适合大学生创业的信息100条以上,举办20~30场创业沙龙。

2.创业学院引导大学生创业

为强化学生的创业意识,普及大学生的创业知识,学校不仅在新的课程修改方案中把创业指导课程纳入大学生必修课,还成立了创业学院,加大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引导力度。创业学院是虚拟性的,挂靠招生就业处,任务是加强学生的创业理论教育。学院引进KAB教程,每年选拔120名创业意向强烈、有一定创业素质的大学生,实施60个学时的创业课程教育。任课教师是经过国家认证的KAB专业教师,教材是国家统一编写的,课程模块涵盖创业概论、市场营销、会计原理、财务管理、企业管理等知识,既有理论讲授,又有企业考察、沙盘模拟等,深受大学生的欢迎。

3.创业资金扶持大学生创业

资金是创业的重要瓶颈之一,很多愿意创业的大学生因没有资金支持而踌躇不前。学校为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每年通过行政划拨、企业捐助等形式,设立创业资金近100万元。学校在创业计划大赛的基础上,每年评审10~15个项目予以支持。在对国内高校大学生创业资金调研的基础上,学校对创业资金实行无偿划拨和借贷使用两种办法予以扶持。不少创业项目由于资金的扶持得以实现、发展,有的项目已经正式注册且发展势头良好,如宠物美容项目、花木博士项目等。

4.创业园区孵化大学生创业

在场地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学校开辟出600m2创业园区供学生创业。这些房子很简陋,但这里每天吸引着成百上千的学生。学生的创业项目五花八门,充分展示着他们的创新才能:有直接为学生服务的普通项目,如食品饮品店、新鲜水果店、运动服装店等;也有专业知识较强的项目,如创意设计公社、电子服务公司等。

三、创业教育效果评估与思考

创业教育在中国是新生事物,虽然教育部曾下发文件甚至制定了详细的创业教育规范,但高校的行动并不一致。特别是受学校地域特点、办学层次、学科性质等的限制,创业教育的体系复杂多样。在此,笔者探讨的是地方院校农科特色的创业教育体系。

1.创业教育的“四个结合”显示了大学生创意的勃勃生机

所谓“四个结合”是校内创业与校外创业相结合、专业内创业和专业外创业相结合、团体创业与个人创业相结合、实体创业与网络创业相结合。现在校外已经有5个创业项目,参加学生30人。他们主要以养殖、种植和贸易为主,如王灵光同学的德丰合作社,吸引了23名学生参加创业,流转土地10000多亩,他的创业思路和做法获得了2012年团中央创业计划大赛金奖,也是全国仅有的5个特色创业项目之一;同学的希芳阁绿色地毯项目由于创意好、市场前景好,吸引两家风司以及省政府的资助。校内的创业项目现在有20多个,项目大多紧紧围绕创意生活、锻炼能力、方便师生这个主题,发展前景很好。比如,百斯特自行车服务行,因为没有税收和房租,价格明显比市场便宜,凡是从这里买的自行车提供4年保修服务,由于服务独特,他们的市场潜力很大而且效益好,锻炼了一批创业的学生。

2.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高度关注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10年来,学校的创业教育引起了学生的积极反响,听创业报告、谈创业梦想、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越来越多。从2011年到2012年,学校组织了22场创业报告,每次学生入座率都是100%。有些学院的学生还自发成立了创业者协会,每月定期出版内部刊物,每期印刷量达1万册,深受学生的欢迎。学校举办的创业精英班,由于场地和课程要求,每次只能招收100人,但每次报名的学生都超过1000人。

大学生创业论坛范文2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

一、明确指导思想 加强组织协调

学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下简称“训练计划”)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导师引导,项目驱动,兴趣使然,自由发展,能力提升”为原则,创新理念、创新机制、立体训练,树立“将学习的自交给学生”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观,充分利用学校科研优势和与行业密切结合的特色,建立“教学与科研互促、教师与学生互动、课内和课外渗透、自主与引导结合”的创新创业训练模式,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成才、创业报国”的社会责任感,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学校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领导小组,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担任组长,组员包括本科生院、学生工作处、科学研究部、计划财务处、校团委等职能部门负责人。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有关政策,领导、组织和协调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开展,监督项目经费的使用。

为了更好地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校于2012年7月将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中心调整并入本科生院,更名为创新与创业教育办公室,并赋予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和研究生创业教育的规划、组织与实施,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改革,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体系建设等职能。二级学院设立了创新创业教育专职干部,班级设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委员,建立了校、院、班三级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机构。创新与创业教育办公室具体负责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施与管理。

学校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专家工作组,对各级项目进行评审、检查和验收,并指导相关工作;二级学院成立了学院工作小组和专家组,对学院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进行评审、检查和指导。

二、在全国率先开展创业教育探索

学校在全国率先开展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将大学生创业教育纳入学校改革发展规划、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评估指标,推进创业教育全方位、立体化的实施,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组织与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入创业学分,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作为“个性培养”课程模块纳入培养方案。学校出台了《大学生创新教育行动计划》、《大学生创业教育及创业素质提升工程》等文件,制定了《中南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实施方案》、《中南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管理细则》等规范。

二是建立评估和激励机制。学校把创业教育教学成果写进了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在二级学院目标责任书中增加创业教育内容,在考核中加大对创业教育的关注度;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本科教学考核体系,对二级学院组织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践等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设立优秀学生创新创业奖,对创新创业优秀个人和团队进行奖励。

三是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为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基本素质和知识储备,学校积极整合优化课程体系。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文化素质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在全校性选修课中设置创业教育通识、技能和实训课程86门;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同时,加强创业教育教材建设,积极编写创业教育教材。

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营造浓厚氛围

学校积极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突出实践教学,营造浓厚氛围,丰富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内涵,探索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途径。

一是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环节。学校推进科研进入课堂,鼓励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全校实验室24小时向本科生开放。在全国率先设立创业实践学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建立创业依托、实践和模拟基地近千个;开设模拟银行、海关、税务和工商等创业模拟实训;鼓励有能力和条件的学生结合专业创办科技型公司或工作室。

二是实施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导师制。创新训练项目和创业训练项目实施学校导师制,指导学生进行合理选题、实施科学的研究方法、加强科技写作;创业实践项目实施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的双导师制,指导学生创业团队建立企业、优化企业运营、分析并排除企业风险等。

三是营造创新创业浓厚氛围。学校每年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大会,学校专场创新论坛、创业论坛和实践论坛,以及全校所有二级教学单位组织的学院专场论坛,并制作展板在教学区长期展示,同时开通网络项目展示和“网络人气奖”投票,编撰《中南大学大学生创新论文集》,集中反映学校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的成果;开展创新教育思想大讨论、创业教育论坛和举办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展;引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创业大赛等,进行创新创业探索,培育典型,发挥榜样带动作用。全校形成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四、强化训练计划项目过程指导和管理

学校不断规范工作流程,建立了约谈机制,加强项目训练过程指导,细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管理,扎实推进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

一是做好项目培育,规范项目选拔。学校加强对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培育,已初步形成学生从“直观感受”到“实践调研”再到“项目申报”的闭合回路。对新生实施“苗圃行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例如每年10―11月,学校组织新生参观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每年寒假组织学生进行“创新创业从点滴做起”实践调研,已有4万多名学生参加;常年组织举办创新创业沙龙、专家讲座、培训等活动;对实施创新创业项目感兴趣的学生提供指导服务。鼓励有创业教育培训和实训经历的学生参与创业类项目,已实现公司化运作的项目优先。

二是建立定期检查约谈制度,实施全方位项目验收。学校对每个项目定期进行检查,对非主观原因在中期检查、结题验收中实施不到位的项目团队进行约谈,了解项目实施的具体困难,请专家为项目进行指导,引导项目顺利实施。例如,2012年项目中期检查时有8个项目建议约谈、1个项目不合格终止资助;2013年项目中期检查时有16个项目建议约谈。

学校组织专家对结题报告进行审查,要求项目全体学生参加项目结题答辩。例如,2014年共有35个二级教学单位举办了41场学院专场创新创业论坛,学校组织了6场创新创业论坛,有605个项目、超过6500人参与学院专场和学校专场的答辩、展示和交流。

三是严格经费管理。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行“滚动式”管理方式,制作项目台账,规范经费划拨流程和报账手续。学校为各二级学院刻制并下发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经费专用印章。

五、创新工作思路 建设多级训练平台

近年来,学校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多级创新创业训练平台,面向参加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学生免费开放。

一是建设创新实验训练平台,包括校级创新训练平台、院级创新训练平台、学科创新训练平台、校企联合创新训练平台。重点建设了物理、化学、机械、电子信息和生物5个校级创新训练基地。

二是建设创业模拟训练平台,包括加强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培训示范基地”和“模拟公司创业实训项目”建设;逐步完善创业模拟实训室――模拟银行、模拟海关、模拟税务和模拟工商,为学生创业训练项目提供商业环境支撑。

三是建设创业实践训练平台。学校加强中国大学生创业网站建设,积极构建网上创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完善网上创业素质测评系统和远程网络交流系统。学校加大了大学生创业园建设力度,为大学生创业实践项目提供孵化平台,开展项目孵化、企业诊断等服务,促进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目前,学校有72家学生公司入驻创业园。

六、训练计划成效显著

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已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覆盖面大,受益学生多,社会赞誉良好。

一是受益面大,学生积极踊跃参与。近年来,学校学生申报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数量和参与人数都呈上升趋势。2012―2014年,共批准国家级立项项目376项(其中创新训练项目254项,创业训练项目112项,创业实践项目10项);湖南省立项项目87项,校级立项项目1754项。学校有超过95%的学生参与各类科技创新创业活动,超过80%的专业教师有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经历。学校专家、指导老师对项目完成情况的满意度高,

大学生创业论坛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业教育;创业保障

创业教育有助于挖掘学生的创业潜能,培养学生的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文化的传播速度惊人,世界范围内的教育大变革不断深化,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有其必然性。如今,欧美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已经发展成熟,我们可以吸收借鉴其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不断完善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与保障体系。在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的基础上,高校应注重大学生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加大该学科的师资建设投入,营造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氛围和求学环境,保证大学生创业教育与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

1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含义

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大学生的事业心、探索欲和开拓精神为主的教育学分支。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有助于改变学生传统的择业观念,使得大学生的择业渠道由单一的招聘就业转变为多元就业。创业教育为创造更多、更新的就业岗位提供了可能。创业精神即企业家精神,它的本质是一种敢于在商海探险、开拓创新的精神。大学生创业教育指的是,结合学生的主修专业,讲授体系化的创业知识,向学生灌输创业的基本理念,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提高创业择业所需的各种能力,使得大学生毕业之后敢于面对社会的各种竞争和挑战,并在毕业后自谋创业之路或是在工作岗位上做出突出业绩的教育方式。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集合了教育学、创业学、经济管理学、法学、心理学等内容。

2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正处于初级阶段,在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该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实行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现了高校服务社会的基本职能,是高校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进一步拉近了高校与企业、与社会的联系,明确了高校的学生培养方向,增强了学生的操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了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缓解了劳动市场的就业压力,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就业矛盾情况的发生,然而,一系列的现实问题也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可忽视。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思维认知存在误区

高校的管理人员以及学生本身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认知存在一定误区。调查研究显示,高校中很大一部分教师、学生对创业教育认识不到位,导致创业教育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实质性的效果。例如,一些高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中涉及的创业教育内容,以介绍经济发展形势、国家政策新规、创业心理等为主,忽视了毕业生创业意识的培养以及创业能力的提高;另外,学生的创业实践仅局限于创业规划大赛、教师创业讲座等形式,导致学生对创业教育的认识过于含糊,失去了创业教育的意义。

2.2教育体系欠缺完整性

高校的学生培养方案中创业教育版块缺乏科学且完整的教学体系。高校教学讲究的是系统化授课,每一个发展成熟的专业,都必须经历反复地研究和系统地调研,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还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才能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高校的整体教学中,应该融合进创业教育,密切专业课教学和专业内创业二者之间的联系,发挥学生所学专业本身的优越性,搞好创业创新。

2.3教师团队素质有待提升

高校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者教学观念保守,缺乏高素质的教师团队。高校的创业教育工作中,教师队伍占据重要地位。目前的创业教育教师团队,大都沿用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且教师自身思想保守,观念陈旧。高校通常片面地要求学生考试成绩优异,顺利拿下专业等级等相关证书,以便毕业后容易就业。关于学生毕业后出路,传统教育理念下,教师会为学生划定两个方向:一是继续深造;二是尽快择业。自主创业,在老师眼里是选无可选地备胎选项,教育者本身的思维往往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受教人,缺乏创新积极性的教师很难培养出未来优秀的创业人。

2.4校园文化氛围不足

高校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没有形成必要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是学生所接触的最主要的文化环境,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成于校园的物质环境中,并对其做出真实的反映。然而,当前我国的大多数高校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大气候,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未涉及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的内容,学生创业教育没有必须的文化氛围,因此,很难培养学生敢于探索、积极进取的创业者精神,甚至于会抹杀青年学生自身的血性和斗志。

3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与保障工作的具体措施

3.1深化高校教育改革,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与保障工作

高校应该改革人才培养目标,努力将学生培养成极具创造力和进取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创业教育是一种集合了意识灌输、精神传播、能力培养的综合性人才培养方式。在高校的改革进程中,必须将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与保障工作放到突出位置,建立健全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断摸索科学的教学方式,建立起合理的教育评价机制,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培养技能全面、能力突出的综合型创业人才,以此保证创业教育工作有目标、有实效。

3.2拓展创业教育内容

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其教育内容应包含专业能力培养、方法能力锻炼以及社会能力提升等多个方面。拓展学生创业教育的内容,不能脱离学生所学的专业,引导学生从熟知的领域着手,提升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创业教育中,方法能力的培养是基础,我们常讲做事要讲究方式方法,才能事半功倍,足以说明方法的重要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必须的信息处理能力、市场分析能力、控制能力等都应该是创业教育所应涉及的内容。另外,社会能力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有关于人际交往方面的内容。

3.3营造创业教育氛围

与大学生创业教育与保障工作相关的校园文化建设,我们简称之为“校园创业文化建设”,大学校园的文化活动是丰富多彩的,课余实践活动是学生们的第二课堂,主抓学生工作的教师,应该着力提升高校校园文化的品味和档次,多开展一些类似于创业讲座、创业论坛、模拟创业等形式的学生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锻炼学生的创业精神,提高其综合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心理认知。

3.4健全创业保障机制

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在运作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和考验,我们应该逐步建立起有效的创业保障机制,为其顺利开展保驾护航。搭建创业平台,,主推创业大赛、创业论坛、创业讲座等多种形式的创业项目交流活动,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演练场。建立高校学生创业帮助和实时服务体系,通过多方努力,尽可能地减少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障碍,保障高校创业教育有序、健康的发展。政府也应改善大学生创业环境,优化政策措施,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安博,王迪.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保障体系的完善[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109-110.

[2]赵静,杨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及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9).

[3]王琦.创业精神培育: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的核心[J].中国成人教育,2017(4):85-87.

大学生创业论坛范文4

(一)大学生创业的意向调查

在“对大学生创业的看法”这个问题的选择上,21%的学生选择“反对”,认为大学生应以学习为主,42%的学生选择“赞成”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20%的学生选择“是就业形势严峻的结果”,17%的学生选择“说不清”。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大学生认同创业,反映出大学生对创业持有积极认可的态度,同时调查也反映出部分学生对创业并非出于主观愿望,而是在严峻就业形势下的无奈之举。调查中当问及“您认为自己现在是否具备创业能力”58%的学生选择“非常缺乏创业能力”,22%的学生选择“具备一些,但还需深入学习”,12%的学生选择“基本具备”,8%的学生选择“完全具备”。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对成功创业信心不足,创业准备还不够充分,这也是大学生对自主创业问题比较谨慎的主要原因。

(二)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现状

大学生创业能力可以分为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能力。专业能力包括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等,这是从事一切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创新能力是在前人发现或发明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性地提出新的发现、发明和新的改进、革新方案的能力。社会能力是社会活动中所需要的能力,包括人际交往能力,积累人脉资源的能力等。大部分大学生只重视专业能力的培养,往往忽视了创新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这是应试教育的通病,学生往往考试成绩不错,但是实际动手能力差,创新能力更是缺乏,一味只会模仿,抄袭。部分大学生做事情,从事创业活动缺乏原创性和科学性,所做的事业也缺乏核心竞争力。创业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生、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创业能力的培养,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业欲望,培养他们的创业精神,锻炼和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业技能,使大学毕业生成为高素质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三)大学生创业环境的分析

地方政府为了节省财政开支,减少在大学生创业方面的投入,很多中央鼓励创业的政策落实不到位,对国家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宣传力度不够。以此同时大学生创业需要办理的手续比较繁琐,大学生创业基本没有融资渠道。60%的学生对政府支持和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并不了解和熟悉。超过一半的学生对政府出台的支持和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并不认可。总之大学生创业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

二、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对策

(一)优化环境,整合资源,落实政策,全方位支持大学生创业

实施创业教育是社会,政府和高校共同的责任和义务。政府在高校创业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应担负起倡导者和扶持者的重要角色。政府部门要制定支持大学生创业方面的政策,法规。要完善大学生创业的融资体系,畅通融资渠道,为大学生创业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同时,政府部门应加强服务意识,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方便之门,要简化手续,提供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进而形成全社会都来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氛围[1]。

(二)以就业指导课为依托,完善创业教育教学体系

由于我国大学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还缺乏完整的知识体系和课程结构做支撑。因此,完善教学体系建设至关重要,它是实现创业教育的关键[2]。从目前的情况看,大学的创业教育还应以就业指导课为依托,依靠辅导员,就业指导中心老师等师资资源,开发出一系列实用,合适的创业教育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构建创业所需知识结构,提升学生创业能力。

(三)打造创业教育精品活动,营造校园创业文化氛围

大学生创业论坛范文5

一、为什么大学生迈不出自主创业的第一步

最近为了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各级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已几乎把创业门槛降到了有史以来的最低限度。但令人尴尬的是,在如此宽松的政策下站出来响应的大学毕业生仍是寥寥无几。由于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不景气,高校毕业生今年就业形势将非常严峻。据吉林省教育厅近日通过调查了解到,吉林省2009年有14万名高校毕业生,其中已签就业协议的不足1/3。在这样的形势下,大学毕业生们为何仍不敢走出自主创业这一步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1.没有创业的概念

即将于今年研究生毕业的学生王某告诉笔者,虽然目前经济形势不好,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遇到了找工作难的问题,但是她身边的同学包括她自己都不会选择自主创业的道路。即使现在政府为大学生创业创造了很多便利条件,但对于从来没有考虑过创业的人来说很难去尝试。同样是今年毕业的本科生杨某,从大四阶段开始就四处投递简历,面试了好多用人单位,但工作仍然没有着落。他说:“我还是得继续找工作,工作难找也要找,暂时不会考虑创业。对于从来没有动过创业念头的我来说,突然跑去搞自主创业,一点也不现实。”

2.缺乏独立思考意识和自主创业的信心

通过笔者的调查,很多毕业生在谈到是否创业的问题上都给出了一个较为统一的答案:“没想过,暂时不考虑。”这体现出现在的大学生缺乏自主思考的意识。由于应试教育阶段大多数学生基本是按照父母和老师的规划一步步走过来的,甚至上什么学校、读什么专业、考什么证书都被父母和老师拍板决定,学生只要照做就是了。这样就使得他们缺乏自己设计人生前途的能力。自主创业这个概念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很少被提及,也就不能在学生的思想里扎根。多数大学生早期的创业计划被家长或老师讥讽为“异想天开”,还没有涉及到项目、资金和可行性的阶段就放弃了。可见大学生创业面临的首要困难和障碍,不是没有经验、缺少资金,或是没有人脉积累,而是缺乏来自身边人的激励和自己的勇气。

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对缓解当前的就业矛盾和压力,促进我国的就业、再就业工作,无疑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是现实却是:一方面政府千方百计地降低自主创业门槛,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另一方面大学生们仍死抱着“毕业―就业”的传统模式,对自主创业绕道而行,形成了“一头热”的尴尬局面。因此,在大学中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也是大学中辅导员老师面临的一个主要课题。

二、化“危”为“机”,高校应加强自主创业教育

目前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让形势逐年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问题雪上加霜。2009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达到610万,再创新高,但大学毕业生参与自主创业的人数比例一直保持在0.3%-0.4%。一部分受过相当教育的知识型劳动者找不到工作或被迫降低工资标准、或放弃专业技能优势与其他劳动者竞争低附加值的工作岗位。日前在北京举行的“全球创业型经济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形成共识:高等教育应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化“危”为“机”,发展创新型教育带动创业型经济。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千人所拥有的中小企业数目仅为32.7家,如果能把这个数目提高到100家,以每家小企业平均解决10个就业岗位计算,则至少增加1000万人的就业机会,就业压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另据调查,78%的北京高校在校大学生有创业意愿。但其中仅有42%的学生愿意接受创业课程的指导。而且虽然对学生的创业教育一直都在进行,但学生创业的环境和氛围距离设想的还有一段距离,最终能落实到行动上的创业并不多。低创业成功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产生了负面影响。

专家指出,我国大学毕业生创业率低的原因是: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相对落后,创业投资处于起步阶段,运作起来有一定的风险,融资困难使许多创业计划难以付诸实践;另外,我国普遍缺乏创业教育基础,创业文化氛围不浓,大学生创业技能欠缺。KAB创业教育研究所所长、论坛执行副主席李家华也指出:“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程度不平衡,校际差异明显。高校创业教育发展基础薄弱主要体现在‘五少’,即在组织支持方面,课余活动多,战略支持少;在学科课程方面,兼职课程多,专职课程少;在课程教学方面,兼职师资多,专业权威师资少;在质量控制方面,创业教育素材多,监督评估少;在延展活动方面,可获资源多,利用资源少。”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感慨:“中国不是没有创新型人才,缺的是创新的制度、创新的环境和创新的战略。”

三、辅导员是开展创业教育的平台

1.创业教育和思想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价值观

大学生择业就业是一个全社会关注的社会问题。“毕业即失业”的口号在社会上已流传一时。虽然现状没有如此令人沮丧,但也反映了“大学生就业难”的严峻程度。辅导员有责任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择业的培训,引导大学生认清就业形势,尽快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带来的择业意识的相应变化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端正择业心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使大学生既有个人的远大理想,又能在为社会服务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另一方面还要培养大学生的创业价值观。创业价值观既具有一般价值观的特征,又有其独特的内涵。它是指由创业期待、积存创业潜能和一定的社会责任感等要素结合而成的较为稳定的价值取向,亦即创业主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形成的对创业目标重要性的认识和在创业时采取的行为方式的判断和选择的标准。一个大学生是否去创业或能否创业、所选择的创业目标和创业方式以及创业的过程都会受到其创业价值观的影响。作为观念系统的创业价值观,随时随地对创业行为起着调节和指导作用。当代大学生的创业价值观要求大学生应具有独立生存的自信心、不断创新的进取心和广泛关怀的责任心;还要求大学生要具备对环境的主动适应能力、对文化的整合能力和为理想奋斗的实践能力。

2.积极组织,培养大学生创业的基本素质

我们所倡导的创业教育是以开发和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为目标,培养学生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和思想品质。对当代大学生来说,不论是直接就业还是自主创业,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都是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素质,辅导员就要为想创业的大学生提供法律法规和政策咨询,联系邀请一批知名企业家走进校园,与学生就创业之道进行交流与探讨,或者组织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挂职锻炼。用成功的企业创业和管理案例引导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掌握创业要领。还要建议学校开设一些创业课程,传授创业知识和技能。创业教育在课程建设上要提倡“文理互补”,加强“通才”培养,如在理工科学生中加强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经营战略等课程的学习,在文科学生中加强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为将来成功创业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辅导员可以通过组织开展一系列与大学生创业相关的活动,如创业计划大赛、企业家论坛、青年创业大讲堂、大学生创业论坛、推销能手大赛等,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

3.多方努力,提供大学生创业的实践平台

创业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创业实践是实现创业教育的具体途径,也是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有效办法,因此要积极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平台,鼓励尝试创业实践,而非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层面上。目前,我校已成为“大学生就业行动计划”的首批实验院校,此活动是旨在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搭建大学生创业平台的公益性培训项目。笔者所在的外国语与传播学院的15名毕业生成为首期剑桥英语大学生自主创业培训项目的受助者。在这个项目中,受助学生可以通过免费接受创业素质拓展、创业能力培养、创业技能培训三个模块的培训,熟练掌握依托剑桥少儿英语培训项目熟悉自主创业的操作程序以及进行能力准备。培训结束后,将获得由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西安信使创新培训学校联合颁发的“剑桥英语大学生自主创业培训合格证”。实践证明,这个项目创业实践活动特别适合社会资源有限、创业理论与实践经验不足的大学生,一旦学生创业的劣势转变成优势,将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郑禹.创业教育:大学教育新的责任与使命[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8(1).

大学生创业论坛范文6

关键词:河南省高校;创业教育;调查;对策研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9年4月在汉城举行第二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指出,教育和培训必须加强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大学生就业压力逐年递增,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河南省是中国的人口大省,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面对这样沉重的就业压力,转变大学生毕业就是到社会上寻求工作岗位的就业观念,树立加强创业教育,引导毕业生自己创业,意义十分重要。

一、河南省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社会和经济结构调整时期人才需求变化的要求,是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迫切需要。河南是中国的人口大省,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人数也是居全国前列。这种客观形势更是促使我们大力发展创业教育,因为大学生如果在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不但可以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还为别人提供了工作岗位,同时,创业也利于活跃整个市场经济。目前的河南高等教育模式,对大学生而言基本上是接受型教育。创业教育则要求大学生对知识、技能的运用和创新。创业教育是让大学生在学术教育和技能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具备将知识、技能转化为创业素质,把知识技能转化为“知本形态”和物质财富的能力,是主动型的教育。因此,传统教育模式下毕业的大学生已经渐渐的不适应毕业后的现实社会。

二、河南省高校中开展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1.开设创业教育理论课程,以提高学生整体能力和素质

在河南省高校中,这种形式的创业教育是开展最普遍的一种教育形式,它重视开设创业教育理论课程。但教学效果却难尽人意。因为,在开展这方面教育时,学校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开设创业选修课或必修课。一方面是师资难寻。理想的老师当然是由那些有成功创业经验的人士来担任,但在我国高校目前的人事体制中,符合这一条件的老师数量极少。而校外那些做得好又讲得好的师资难寻。即使物色到了合适的师资,举办了一两次讲座,却也难以等同于系统授课一些学校往往只能由校内师资承担教学任务。这类课程课时数较少,对教师备课的要求却很高,上课难度很大,所以不少老师通常不愿教授这门课程,于是出现了上这门课的师资力量整体水平较低,上课质量难以让人满意。另一方面是教材不足。在国内对创业教育研究还很有限的背景下,现有创业教材水平往往只是把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法学基础、励志案例等内容简单拼接而成,先天“鲜活度”不够,教师很难充满激情地向学生加以诊释,对学生的吸引力自然不高。

2.开设创业实践教育,为学生提供创办企业的资金、技术咨询等

调查中发现,河南省高校都很支持对学生在校期间开办公司。有些高校甚至专门拨出专款作为创业基金,对学生进行资助或奖励。有的学校设立创业园地或开办创业孵化班。有的甚至直接帮学生开办商学一条街,短时间内催生出大量学生公司。学校期望通过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取得成功经验,激励和引导周围的学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大学生创业风风火火的实践背后,隐藏着许多以失败而告终。

3.举办创业知识讲座,举行创业计划比赛,促进学习创业知识、创业技能

河南省高校对创业计划比赛、邀请企业家讲座、创业论坛、参观企业等第二课堂活动大都比较重视,而且这类活动在创业教育中的确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在第二课堂中,问题还有不少。比如,学生创业计划的作品往往只是纸上谈兵,很少有更多作品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创业论坛、创业讲座等活动仍不同程度存在“要学生去”的现象,远未达到吸引学生“我要去”的状态,而且这些活动在开展过程中还存在零散、随意,缺乏有效规划等问题。另一方面,与创业不直接相关的其他第二课堂活动对与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的作用未被关注,第二课堂活动对于塑造学生人格意志,提高学生创业综合能力,激发学生潜能等方面所具有独特价值未被充分开发。

4.河南省高校中创业教育中创业实践的难处

让创业教育进课堂是世界上很多高校的通行做法。但在我国高校,这项工作还显得十分薄弱,也很冷清,河南高校更是难度很大。2002年4月教育部才开始启动创业教育试点工作,比国外晚了20多年。由于起步晚,推进慢,创业教育特别是进课堂的工作还没有形成强大的声势,也没有引起各高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可以说,创业教学还处于开展讨论、提高认识、少数试点的阶段,还不具备全面推开、普遍实施的气候和条件。创业教育要纳入教学,不是说做就能做的事,其涉及面较广,比较复杂。创业实践是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创业教育实效的基本途径。创业实践的深刻意义还在于,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创业目标和价值取向,增强组织管理能力、社交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全面提升创业的综合素质。但从目前大学生创业实践开展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认为是一种看起来热闹、实际上尴尬的状况。我们纵览最近几年各大媒体和网站,不难发现有关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的报道很多,包括大学生开办公司,某某大学的创业中心、创业科技园、创业实践基地建成,某某大学生创业街开业等等,很红火,很鼓舞人。这既反映了社会、学校、学生对创业实践的积极探索,也表明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热切期待。但风光难以掩饰尴尬,目前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尴尬。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河南省是中国的人口大省,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面对这样沉重的就业压力,转变大学生寻求工作岗位的就业观念,加强创业思想意识教育,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势在必行。在大学里开展创业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培养创业意识、创新精神,掌握创业技能,培养良好的心理承受力、环境适应力。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具有开拓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当前河南省高等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2.建议

开展创业教育,要大力加强创业教育的舆论宣传工作,充分认识高校创业教育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培养和课程教材建设,提高创业教育水平。加强创业教育的组织机构建设,促进创业教育规范化发展,利用校内资源建设创业实践基地。建立高校创业教育的科学体系,把河南高校创业教育纳入教学,使其规范化、系统化。

参考文献:

[1]陈文华,关小燕.《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2004(12)

[2]夏春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高教,2004(6)

[3]蔡楷有.《大学生创业教育初探》[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2(4)

[4]王永祯.《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初探》[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3)

[5]王静.《创业教育与高校社团的载体作用》[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6(12)

注:2008年河南省社科联结项课题。

上一篇少先队歌

下一篇芒种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