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和自己对话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和自己对话范文1
总是穿着大一号的衣服,因为脚太小(39码)只能穿女款鞋子;说话经常会脸红,总是改变不了腼腆的习惯;在约跑活动中,一会跑到最前面引路,一会返回到最后“捡漏”(找到并带上跑在最后的跑友),30km的路线上他至少跑出60km来;出发前带了手杖,去出发点比赛时却还是没拿出来,因为“自己的核心力量更靠谱”。他最喜欢的菜是西红柿炒鸡蛋,每天的早饭是自己做的八宝粥,里面其实有九个宝贝:紫米,糯米,小米,红豆,莲子,大枣,枸杞,燕麦,黑豆。
他的名字叫运艳桥。他偷偷参加的那个比赛(老师担心安全问题,是不会批准的),是他进入国内越野跑界的日子,因为那个比赛他在国内一举成名,赛后不到一个月,国内著名户外品牌就找他签约。小桥清楚地记得比赛日期:2009年4月25日。
赛事前不久,他刚跑了郑开马拉松,冲击了一下强度,导致他在跑到70km左右时抽筋,好在很快就过去了,100公里跑完后只是脚上出了水泡,没别的伤害。
那时候他还不懂越野跑,别说针对性训练了,连越野跑是什么意思都不知道,以为跑在外面就算是“越野”了。当然也不懂装备,连个水袋包都没有,也不知道配速什么的,只知道尽力向前跑就是了。
“我记得奖金是5000块,但实际上拿到手是4000块,扣掉的1000块钱是个人所得税,对一个学生来讲这奖金真的不少了,让我高兴了好久。”但这已经不是他的第一笔收入,上大学第二天他就出去参加比赛了,他和另外三个朋友组成的越野团队,几乎每次比赛都能拿到奖金,平均下来一个人一年少说也有一万块钱,这些钱足够他生活了。
“从踏入大学的那一天起,我就再没向父母要过钱。我出生在农村,家庭条件不好,学校考虑助学金时会优先考虑我。另外我靠参加户外越野比赛挣钱,那些比赛都是登山协会组织的,路费一般都给报销,少数时候会只报销一半,我就用拿到的奖金来补贴路费。”
小桥偷偷去参加的那个百公里的比赛,后来还是被学校知道了。但他不但没有受到批评,还可以参加任何比赛了―因为没有比100公里更长更难的比赛了,老师没有什么好担心和顾虑的。他的参赛成绩被写进学校的年度总结,当做学校的成绩。毕业前小桥一共参加了11场越野赛,其中三场还是在国外:一次在新加坡,两次在美国。
四年后的2013年1月21日,在他参加第十六个百公里越野赛时,以10小时16分6秒的成绩获得“Vibram香港100”赛事冠军,这是他获得的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冠军。
OUTDOOR:你在今年的Vibram香港100取得冠军,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在世界顶级赛事上取得优异成绩,引起很多人的瞩目,我们这些内地选手也因此受到极大鼓舞。你是跑到多少公里的时候感觉到自己会是第一名的呢?那个时刻一定很激动吧。
运艳桥:在中间的换装补给点,52公里左右,我追上了第二名,看出他的状态不大好,我觉得有信心超过他。还听说第一名刚过去没多久。出了这个补给点后两公里左右我就把第一名追上了,那个时候我就有信心得第一了。之后上山下山的时候我都会回头看有没有人跟上来。那段时间跑得顺,速度快。但七十多公里的时候,身体对能量胶有反应了,开始呕吐,吐完还得马上喝运动饮料,补充能量。就这样硬挺到九十多公里的时候,恍惚看见一个穿红衣服的人在后面追上来了,估计是尼泊尔人,心想麻烦了,只好坚持着维持速度跑。在最后一个补给点后的大帽山,难度最高的路段,那里一个人都没有,连志愿者都见不到,很难跑,人又冷,特别难过,那时候有过放弃(跑第一)的念头,但想到放弃也是一样的辛苦,那还不如继续坚持下去。下山后,离终点三公里的地方,遇到专门来香港给我们做拉拉队的晶和sunny哥,他们陪我跑到终点,这三公里轻松快乐。
OUTDOOR:在国际赛事上夺冠,其实这次并不是你的第一次,我记得你在2009年的新加坡TNF100上,你就拿了第一名。这两个第一名之间有什么区别吗?
运艳桥:区别很大,这次来之不易,更有成就感。
那个冠军得来容易:赛道不难,而且也没有多少高手参加,跑得也轻松,那个跑道是50km的绕圈跑,单圈50km,共两圈,能够看到落在我身后的选手状况,压力小,后段不是很紧张也没有竭尽全力,不过即使这样我还是超过第二名将近两个小时。
这次就不一样了,港百的难度在越野赛事里面算是高的了,关键是来的高手多,尼泊尔的选手都很厉害,他们从小生活在高海拔地区,平时跑步就是跑山的,我们的越野跑就相当于他们的路跑,珠穆朗玛峰马拉松前面的名次都是他们的。这次拿的这个冠军,含金量高,过程也不容易,有成就感。
OUTDOOR:第一次百公里“出山”就得到了第二名的好成绩,你又不是体育专业的学生,你怎么会有这个能力的呢?
运艳桥:我高中读的是普通学校,不是体校那种,但那时候受过一年多的专业训练,从高二下学期开始到高考那段时间。教练是从体院退休的老师。
OUTDOOR:训练量大吗?都有哪些具体的训练内容,也好给我们做参考。
运艳桥:训练都是在操场,只有星期天早上会出学校跑步,跑附近的公路,会经过果园,没有起伏,但那就是我们以为的“越野”了,长度是30km左右。
平时上午上课,下午训练。上午上课前,早上起来跑20km。这是保证训练量,打基础,同时必须保证作为核心的强度训练。周一到周五的安排是:周一20个200米变速跑,半圈跑半圈掂;周二400米间歇跑(间歇五分钟),平均每个70秒;周四跑20个300米,平均55秒;到了周六,要跑2000米的绝对速度,必须在5分50和6分之内,最多跑两个。周三和周五是力量训练,仰卧起,小杠铃,高抬腿。
每个月会测一次1500米,全力跑的,当做比赛一样。如果有大比赛,一般都是5000米,在赛前一周调整,以全力的80%测验1000米。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打开肺活量,同时预测比赛成绩,误差一般不会超过上下五秒。
OUTDOOR:看到你这个训练量,让我相信后天的努力真的很重要,而且训练也必须科学。你那时候的成绩怎么样呢?
运艳桥:2006年的北京马拉松,我读高三,19岁,我的成绩是2小时29分,达到国家马拉松男子一级水平。我们当时一起训练的同学有四十多个,只有两个成绩突出的,其中一个就是我,我是免试上的大学。
OUTDOOR:毫无疑问,这一年多的训练给你打下了坚实基础,但大学时候你读的并不是体育专业啊,那你怎么坚持训练的呢?
运艳桥:我读的是热能与动力专业。我是学校田径队的成员,每天下午第三四节课没有专业课,我们就用来训练,但教练感觉没有高中时候的专业,开始我还按照他的要求训练,后来我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的。
OUTDOOR:高中时候的刻苦训练可以说是高考需要,但大学时候,不是体育专业生,跑步并不是必须的事情,你怎么能够坚持的呢?毕竟你没有任何压力啊。是出于喜欢还是别的?
运艳桥:高中的时候有高考的压力,但是到了大学就是疯狂地喜欢,爱上一项运动就会有激情,自己会想各种办法去琢磨去研究。我去图书馆一般只看两种书:专业课方面的和户外方面的。大学的训练跟学习一样都是自愿的,我很享受那段时光,自己一个人在操场疯狂地跑。
OUTDOOR:享受跑步的乐趣确实是最大的动力。对于你喜欢的事情,其实是不需要刻意坚持的。跑步是一个人的事情,每一步都需要自己迈出。“跑步就是和自己身体的对话”,记得在我们第一次见面的厦门翔安越野赛上你对我说,这句话给了我深刻的印象。你能具体说说吗?
运艳桥:平时训练时要留意自己的身体,比赛的时候也要聆听身体的声音。如果疲乏,就要休息和恢复;赛时不要硬冲。2007年我参加第一届郑开马拉松比赛,在终点前不远的地方,看见终点的我没有注意到其实是有个弯道的,少估计了距离,虽然那时候身体已经很吃力,但我还是在心里强迫自己加速,冲过终点线人就倒下了,马上被急救车送往医院。如果我听从身体,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意外。其实耗尽体力,成绩也不会提高多少,真的不值得的。
OUTDOOR:和所有的运动一样,跑步也会受伤。脚掌疼痛肌肉酸痛等等,这些是运动带来的正常反应,做做拉伸,或者休息几天就好,大家都能够接受。但很多跑友遭受真正的伤痛所苦,长达几个月的时间不能跑步,没有什么“惩罚”比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更让人难受的了吧,人也会变得烦躁。你自己受过伤吗?
运艳桥:受过,而且还是在最重要的时刻。刚才说的2006年的北马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后,我又去山东参加一个5000米的比赛。国内的中长跑,山东的水平最高,面对挑战,我也很兴奋,当时跑了第三还是第四名,回来后没有发现身体的异样,就投入了日常训练。记得是个“越野跑”,回来后,两腿疼得无法走路,去检查发现是慢性骨膜炎,吃药没有用的,只能是休跑,好在可以做力量练习来保持体能(特别是肺活量),运动不能完全停下来。整整三个月没有跑步,胖了很多,心里很想跑,有时候也偷偷去跑,总是被教练赶回来。三个月后伤痛好了,但也只能从慢跑开始,成绩有所下降,因为没法跑强度。
OUTDOOR:那时候你还是个19岁的高中生,发生这样的伤痛也不是你预料之中的事情,何况那时候你还有教练指导。进了大学后,你就是自己的教练了。学校毕业工作之后,你怎么进行训练和参赛的呢?
运艳桥:大学毕业后我去了一家发电厂工作,附近有座小山,我平时就去那里跑步,一个人跑步的时光很美好,我还会时不时地开辟一些新路线,有时候外地有跑友过来看我,我就带他们去“我的山”跑“我的路”。出去比赛我都是请假,然后用加班时间补回来。可惜的是时间一长工厂里的领导并不支持我,他们不能理解一个人怎么这么喜欢跑步。好在后来我到了杂志社,做跑友会会长,工作就是推广跑步。领导很支持我,这样就有大量时间去训练。训练多的时候,每天可以晚上班,或者提前几十分钟下班,甚至可以请一上午假去香山跑步。我女朋友也喜欢跑步,我们会一起去参加约跑,我比她快很多,但这不妨碍我们各自的速度和训练。我会来回地折返跑,只要她在我的视线内不要消失就行。
OUTDOOR:工作是自己的爱好,爱好是自己的工作,这样的事情可遇不可求,多么幸运。你的生活因为跑步变得美好充实。在我看来,马拉松于越野跑,只是一个LSD训练而已。你认为马拉松和越野赛主要区别是什么呢?
运艳桥:马拉松要的是匀速跑,要想出成绩掌握两点即可:速度和耐力。越野跑要的是经验和适应各种路况的能力。马拉松训练枯燥无味,但是越野跑就很有意思,可以跑山路享受风景。比赛更是不同,马拉松周围的环境都是人群和车流(尾气就不提了),而越野跑则是在空气清新的山林里、田野以及高山上,每一个赛段都能和大自然亲密接触。
OUTDOOR:参加马拉松一般都是全程跑步完成,但越野赛上,其实很多时候都是必须走路的,因为路况不允许,根本跑不起来。你曾经对我说过,你在越野赛上有时候也用走的。在你这次夺冠的今年港百上,你也走了吗?
运艳桥:肯定有走的,例如在进出补给站和特别陡的山,港百的针山。也有停下来过,比如呕吐时就必须停下来,吐完才能继续跑。我的原则是上山时候尽量放慢速度,平路或者下山会跑得快些。越野赛不可能匀速的,只是相对地会有个速度概念,我在平路或者下坡时的速度会达到四分几秒(一公里),上坡会慢到10分钟左右,最慢到13分钟。
OUTDOOR:最后请教你一个实际问题:现在空气污染严重,特别是北京,一个月里能够畅快跑步的日子只有三五天,你是怎么做到保证训练的呢?
运艳桥:我一般都是周末跑香山,一般30公里多,最长到60公里,但只是少数几次。速度控制在一个小时跑10公里上下,主要是为了锻炼爬升山坡的能力。
和自己对话范文2
关键词:文化资源转化;河南省;文化产业
一、河南文化资源转化的意义
文化资源转化的理解主要有两种:一是由“文化资源”向“文化商品”转化,即文化资源转化成“商品”,且是由本地的文化企业常年生产、具有较高产值和产销优势的文化商品;二是由“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这里讲的向“产业”转化实际指的还是向文化产业盈利状况的一种转化,是把历史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文化份额强势。因此,文化资源的转化说到底还是还是对文化产业的转化,由文化企业生产出文化商品。目前,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已经成为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河南省也制定了文化强省战略,以推动文化产业自身及对整个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一)文化资源的产业化能提高文化国际竞争力。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文化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二是本国本省文化对其他国家文化的影响。文化具有习得性,许多价值观和思维方式都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国际化,在这个过程中,强势文化就会对本国文化进行渗透,进而影响本国的价值观、生活方式、道德观等。因此,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能通过各种途径将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提高文化的竞争力。
(二)文化资源的产业化,能不断提高人的素质。文化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动力,文化的进步反映社会文明的进步。文化产业的发展,能不断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的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要求更高。
(三)文化资源的产业化,能提高文化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率。文化产业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文化产业依托的是文化资源,它的主体部分是人的创意、设计,改变了原有依靠物质消耗的经济发展方式,改变了依靠价值链底端的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业创作财富的发展方式,改变了主要依靠物质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发展的方式。文化产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生产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的结果,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科技发展密不可分,文化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四)文化资源的产业化,能提高和改善政府管理水平。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对生产方式、市场监管、文化制度、文化产品的跨国生产和流动都提出了要求。由于我们在文化产业上缺乏资金、技术和经验等方面的优势且缺乏对国际文化市场规则及运作方式的熟悉,未来文化产业的发展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同时,在文化产业法规、体制、融资等方面的问题都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构建文化大国、文化强省的硬件设施更不上,这对政府的管理形式和方法进行了挑战,要求政府能加快转变职能、加强政策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河南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包括历史文化资源、根文化资源、山水文化资源、影视文化资源等等,但是由于经济发展落后、人才缺乏、制度保守等因素,文化资源的转化面临着很多难题。
二、河南省文化资源转化的现状
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着力培育文化市场主体,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文化发展进入新阶段。总体规模持续扩大,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截至2010年年底,全省共有文化产业法人单位17196个,实现增加值367.13亿元,同比增长15.9%,高出同期生产总值增速3.7个百分点,从业人员年增长4.97%,高于全社会从业人员1.3%的增速。
文化市场主体不断发展,优势行业初步显现。全面完成出版、发行、电影制作发行放映、电视剧制作机构、国有文艺院团等领域的改革任务,发展活力显著增强。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河南影视制作集团、河南有线电视网络集团、河南文化影视集团等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已成为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许昌瑞贝卡公司、郑州天人文化旅游公司、开封清明上河园公司、小樱桃动漫公司等一批民营文化企业迅速发展。新闻出版、工艺美术、包装印刷等行业优势逐渐显现。
文化产业集聚水平不断提升。宋都古城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0个省级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5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健康发展,集聚效应、示范效应、带动效应日益显现,整体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稳步提升。中原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文化产品与服务出口快速增长,各类文化合作交流活跃,中原文化影响力持续扩大。
尽管如此,河南还只能说是文化大省,不是文化强省。河南的文化产业总量大,但存在着产业集中度不高、特色文化不突出、龙头文化企业和知名文化产品少、影响带动力不强的问题,资源优势还没有真正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
(一)文化资源尚未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从整体上看,河南文化产业规模较小,在全省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偏低。2010年河南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367.13亿元,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1.6%,低于全国的数据2.75%,2011年河南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454.37亿元,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
1.69%,同样低于同期全国数据2.85%。
(二)文化资源开发的不规范。文化资源开发不规范,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缺乏规划。忽视前期调研、论证和方案设计,草率或盲目上马,使资源的整体优势、核心优势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和利用。二是盲目开发。并非所有的文化资源都可以开发、转化为文化产品或文化服务,也并非所有的开发都能实现预期。三是粗放开发。由于对文化资源总体价值缺乏宏观深刻的把握,一些地方仓促上马,实施拼盘式、大杂烩式的低水平开发。四是无序开发。当前,在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短期行为、单边行为、重复开发以及雷同等做法相当程度地存在着。
(三)文化产业人才匮乏。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少;二是文化产业高端人才引进不足;三是省内高校缺少文化产业方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且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也严重缺乏;四是现有文化产业内从业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影响较大。
三、对策和建议
(一)完善立法,营造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完善文化立法,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市场监管,建设公平、公开、透明的文化市场。以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管办分离为方向,把行政管理的重点转移到政策调节、宏观调控、规划引导和市场监管等公共服务职能上,逐步实现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从主要管理直属单位向进行社会管理转变。
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通过贷款贴息、项目补贴、补充资本金等方式,支持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国有文化企业股份制改造、文化领域新产品新技术研发等。根据文化产业发展需要,适时调整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加快设立中原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支持各地组建专业文化投融资平台,积极引导文化产业规模化、规范化发展。采取各种途径保障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用地。全面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强化对文化企业的税收支持。加强金融支持,建立文化产业信用、质押担保和无形资产评估制度,支持担保和再担保机构提供适应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担保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通过发行债券、上市等方式扩大直接融资规模。鼓励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经省政府批准的文化产业园区,比照享受同级产业集聚区的优惠政策。支持文化产业自主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坚决打击盗版和侵权行为,营造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市场环境。
(二)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发挥文化产业集群的聚集效应。文化产业集群式是集中于一定区域内、处于相同文化资源链上、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文化企业及其发展相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的集合。文化产业集群有利于文化资源转化过程中形成品牌效应,有利于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有利于文化资源的共享和区域优势互补。根据国家《国家十一五期间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加强重点文化产业带建设,以建设文化创意产业为中心,积极发展中原特色的文化产业群,加快产业整合;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并切实将其功用充分发挥,推进科学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加快升级步伐,促进各种文化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分工体系,提高国际化水平。
(三)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加大文化资源的挖掘、开发利用的力度。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既要深入挖掘本地文化资源开发模式, 因地制宜地发展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 又要选准突破口, 找准切入点, 善于把深厚的文化资源做成具体的产业项目、把产品优势打造成品牌优势, 着力打造既具民族文化特色、深刻文化内涵, 又有市场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知名文化品牌。只有重视并遵循“内容为王”、价值观为王的规律, 才能真正提高我国文化产品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真正把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四)创新人才机制,大力培养和引进人才。21世纪,最重要的资源是人才。文化产业本身是内容型产业,其核心和灵魂就是创意、创新,而这都离不开人的智慧,因此,促进文化资源转化,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必须实施人才兴文战略。全面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保障等政策体系,积极创造包容、创新、开放、自由的人才发展环境,营造有利于高素质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建立文化产业发展专家库,培养文化产业名人,带动文化产业发展。大力吸引海内外优秀文化人才来豫创业,在社会保障、子女入学、住房购置等方面给于帮助,优化工作生活环境。采取股权、期权、年薪制等多种方式激励各类文化人才,留住人才,扎根我省创业发展。加强高等学校文化产业化学科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整合相关资源,开设相关专业,为文化产业发展储备相关技术、营销、经营与管理人才,鼓励高校开设与本地资源相关的专业和课程并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倾斜,充分发挥高校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校企合作,探索订单式生产和按需培养。;鼓励相关师资与企业进行交流,通过教师顶岗、挂职等形式实现鼓励师资在企业间流动,不断的增长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
参考文献:
和自己对话范文3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407.6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工业生产中,电气工程是必不可少的,是工业生产正常运行的基础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电气工程中实现了自动化的工作方式,电气工程自动化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了事故的发生率,电气工程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实现社会经济建设的综合效益的提升,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总体运行。
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史
(一)全控型的电力电子开关
晶闸管的出现,标志着运动控制的开始。尽管它是第一代电子电力器件,但仍被沿用至今。随后交流变频技术出现后相继有出现了全控制式器件如GTR等。这是电力电子器件的第二代;接下来是IGBT和MGT这一类复合型电力电子器件可以称为第三代器件。最后是功率集成电路,PIC即第四代电力电子器件。
(二)低频发展到高频的电路
由于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从而引发变换器电路的换代,但当用于普通晶闸管的时候,直流传动的变换器主要是整流相互控制,交流变频传动则是交—直—交变频器。当电力电子器件转换发展到第二代的时候,PWM变换器采用的相应也就多了。不仅提高了功效,而且还能够减少高次谐波对电网的影响,甚至还能合理解决电动机在低频区的转矩脉动问题。
(三)交流调速控制理论
交流电机磁场定向远离是由德国学者所提出来的,它的提出必然会是以后发展的一大基石。然而就在1985年德国鲁德大学的一些教授又提出了直接转矩控制的思想,紧接着又将它推放到了弱磁调速的范围之内。他的这一控制思想不但新颖,而且控制结构简单眀了,信号处理的物理概念也很明确,可以说它是一种高静动态性能的新型交流调速方法。
(四)通用变频器的投入使用
在经历了第一代普通功能型U/F控制型、第二代高功能型U/F型和第三代高动态性能适量控制型的变频器之后。通用变频器也正式投入使用了。
(五)单片机的发展
由于原来占主导地位的MCS-51的8位机的功能较简单,指令集也短小,因此它必然就被适合大批量生产的PIC系列单片机所替代,PIC单片机不但可靠性高,保密性也很高。因此它也不断被发展。
电气工程存在的问题分析及相应对策
电气工程存在的问题
电气工程的质量管理问题
当前国内的很多企业和部门对电气工程的质量问题过分注重结果,侧重于对电气工程的质量检验,而忽略了从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方面进行严格把控,对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远不及质量检测。企业或部门对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松懈,导致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不能有序顺利进行,工程质量也达不到要求,致使电气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都受到影响!
电气工程存在的节能问题
在工业生产中,各种智能化的先进设备仪器不断的应用到生产中,所以电气工程在工业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电气工程在节能方面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和使用之上,电气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建筑行业建筑智能化的迅猛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电气工程技术和管理,电气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水平,而建筑工程中的电气工程质量始终与能源利用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冲突,电气工程是保证建筑物照明、温度调节的基本需求。同时,又要满足娱乐场所的特殊用电要求,还要兼顾通风、卫生等问题。
电气工程问题的应对措施
加大电气工程质量管理力度
对电气工程进行优质的管理可以有效的解决电气工程在工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首先,应该充分的认识到电气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企业的领导者要对此给予重视,企业的员工也要从思想意识上认识到电气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其次,应提高电气工程的建设团队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对电气工程建设队伍的成员进行严格的筛选,并进行系统的专业技能培训和考核,加强对建设队伍的知识培训,鼓励技术人员学习和锻炼自身专业技能,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培养和塑造一支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熟练的操作能力、良好的综合素养的专业工程建设队伍,提升电气工程建设的软实力。最后,应对工程所用原料进行严格的日常管理,防火、防水、防潮,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并做好管理记录;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前应进行严格的检查,杜绝残次品进入施工现场,从根源上保证电气工程的质量。
2、改善电气工程节能设计
电气工程应重点考虑如何在满足实际需求的基础上降低能耗,减少无谓的能耗,降低过高的损耗。在选择供电系统的变压器时,应选择绕组阻值相对小的变压器,以降低电流损耗,降低变压器的运行成本,对于化工企业、高层建筑及地下建筑等对消防要求较高的场所,可选用低损耗节能型干式电力变压器。照明方面应充分利用自然光,减少照明设施及配套设施的使用,走廊等场所采用智能照明设备,选用寿命长、功效高的照明设备。
电气自动化存在的问题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使用过于受主观支配
不同的企业在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应用和开发中,由于技术人员思想理论及技术掌握程度的不同,过分根据技术人员主观习惯和意识支配,系统的开发平台各有不同,进而导致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在实际设计、实施、运行和维护中的程序和成本增加,增加了系统整体的运行费用和负担。
电气自动化系统集成性不强
电气自动化系统集成是电气自动化系统功能提升的必经之路,我国目前一些电气自动化还处在多岛自动化的层次,多岛自动化具有功能单一、信息独享、互不连接的缺陷,不能充分发挥电气自动化的功能和作用。
电气自动化的网络构架不统一
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方向是建立高效、快捷的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系统,但目前很多企业自身网络构架不尽相同,使得依托于网络结构而发展的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发展受到了阻碍。另外不同企业和商家在软、硬件产品交换过程中,因为程序接口的不一致,影响企业数据和信息的传输交流,进而阻碍了企业数据和信息的共享,使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系统在实际运行中无法发挥应有的效应。
电气自动化问题的应对措施
电气自动化实现开放化
开放化则是要与外界建立一个接口,实现与外界网络的连接,计算网络是实现信息实时交换和共享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实现设计、决策、管理、控制和制造一体化的关键,它已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各元件和局部系统的管理、监视、调节和控制上,是电力系统信息管理、远动技术、调度自动化等方面的核心。
2、电气自动化实现科技化
科技化是指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应当出现实用性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本着自主创新的思想,以节能降耗为切入点,积极推广应用节能降耗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在材料的使用,技术的使用等方面力求创新,采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等高新技术,研发新产品。
电气自动化实现信息化
信息化则是指信息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地位应更加突出,电力设备的设计、制造和运行中广泛应用的计算机优化与仿真技术,人工智能分析的广泛应用以及电气工程中广泛使用的网络通信技术,都充分展现了信息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建设的一些意见
设计思想
1、集中监控方式。
2、远程监控方式。
3、现场总线监控方式。
(二)设计原则
1、最大限度满足生产机械和工艺对电气控制的要求。
2、在满足控制要求的前提下、设计方案应力求简单、经济。
3、妥善处理机械与电气的关系。
4、正确合理地选用电器元件。
5、确保使用安全、可靠。
6、制造美观、使用维护方便。
四、结束语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也得到了迅猛发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促进了工业生产的速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创造了更大的经济效益。企业应不断的引进和吸收新的技术,发展和完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实现系统综合处理能力的提升和管控一体化。
参考文献:
[1]杨利利. 刍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问题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02
和自己对话范文4
和平、发展、合作,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时代主潮。世界文化的发展,也顺应并推动着这一时代主潮向前发展。只有洞悉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才能赢得主动,才能更加自觉地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综观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大势,以下几方面不可不为我们所注意和重视。
其一、由于“二战”以来半个多世纪没有爆发大规模战争,全球经济持续增长,文化发展得到空前重视。
“二战”结束后,半个多世纪来没有爆发大规模军事冲突和战争,虽然局部战争不断,但从总体上说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各国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发展。其结果,一方面刺激了文化的消费和繁荣,促进了文化产业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引起了思想家和政治家对文化问题的关注,即对文化的价值、作用及其战略意义的深刻认识和高度重视。从亨廷顿的“文明冲突”到约瑟夫・奈的“软力量”,从屋太一的“文化比经济更重要”到的“文化自觉”,从普京组建“总统文化艺术委员会”到希拉克提出“文化例外”原则[1]……都是世界重视文化发展这一潮流的反映。
特别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组织实施了一项“世界文化发展十年”(1988-1997)活动,提出了一些新的文化与社会发展理念,对世界的发展尤其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世界文化发展十年”活动,是根据1982年在墨西哥城举行的世界文化政策会议的建议,由联合国大会在1986年批准的。在“世界文化发展十年”的文件中提出了“将文化置于发展的中心位置”的重要命题,认为“任何不考虑某个特定人群的自然和文化环境的项目就有失败的危险。这个提法包含了出席墨西哥城会议的代表在世界文化发展十年方面所建议的战略的根本之点。这个战略包含了一系列的协作行动,其目的是在经济和技术发展中将文化和人的价值恢复到中心的位置上。”因而倡导形成一种新的思想方法,“这种方法应对发展的质量和人的因素予以更多的重视,而且能在社会和经济发展各种措施中建立起对文化方面的重要性的认识。”[2]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资源、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这是对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的准确判断。
其二、世界强国加紧实施文化占领(渗透)战略。
相对于战争年代武力和军备是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而和平时期的竞争则转向文化和人才,即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的文化素质和国家文化创新能力的竞争。美国等西方强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向全世界推销自己的文化产品。尤其是美国大肆推行文化扩张主义,已引起世界许多国家的警惕与不安。例如,美国电影是世界电影产量的6%,而在世界电影市场的占有率却高达80%。再如,美国控制了全球75%的电视节目和生产制作,节目源主要掌握在美国人手中,而设备主要掌握在日本人手中。还有互联网,据统计,国际互联网访问量最大的100个网站中,94个属于美国。他们出口的文化产品,不仅赚取了大量外汇,而且把美国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散布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人们把这种文化侵略称之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其影响力和渗透力绝不亚于任何枪炮。因此,一些西方大国如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也都把文化和文化产业发展作为国家战略予以推进,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日本、韩国还提出了“文化立国”的口号,他们的动漫、动画和影视产品占据了世界特别是东南亚市场的大量份额。总之,世界范围内,包括文化产品、科学技术和意识形态等文化竞争日益加剧。面对世界激烈的文化竞争和文化贸易的严重“逆差”,我们只有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增强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才能争取主动,赢得竞争,才能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其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保护和文化创新,发挥了积极作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仅大力倡导文化发展的新理念(已如前述),而且还在实践层面组织实施世界规范内的文化保护和文化创新。60多年来,联合国及其教科文组织制定了一系列与文化相关的国际条约和文件,如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公约,知识产权和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公约,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公约,以及最近通过的国际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公约,等等。这些国际条约和文件对于规范国际间的文化交往和文化权利,维护世界文化生态和公平竞争,促进世界各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创新,都发挥了积极而有效的作用。特别是这些年来在人类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各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我们积极参与联合国及其教科文组织的相关活动和事务,参与或主导有关国际规则的制定,增强我国在国际文化交往中的话语权,在世界上树立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为维护本国和世界的文化权利、促进世界文化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以上所引分别参考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约瑟夫・奈的《软力量》;屋太一的《历史的波澜》;的《文明对话的最高理想》,1990年11月在日本东京召开的“东亚社会研究研讨会”上的演讲;2002年10月11日《中国文化报》的相关报道;“走近法国网”:省略。
和自己对话范文5
论文摘要:回顾珠江流域片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以及其江河流域规划与水工程建设的历程,对目前开展的珠江流域片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中,各分区的供需水量平衡、合理配置水资源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O前言
目前,我国水利部门正积极开展全国、流域片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3个级别区域的水资源综合规划工作,这与全国第一次水资源评价和水资源利用规划编制,相隔已有20多年了。与以往相比较,现在人们在重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治理的同时,更加重视水资源的配置、节约和保护,更深刻地认识到水资源已成为综合的、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休戚相关、不可替代的资源。如何实现把江河流域的工程规划转变为资源规划,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此,有必要对珠江流域片各地水土资源特点、开发利用现状、未来对水资源供需的准则及协调平衡水量水质的难点,进行调查分析评定。同时,还要了解珠江流域片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经济实力、供水能力、节水潜力及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的条件等,以此来考虑当地对水资源的供、需、用、耗、排水的指标定额,经济社会发展的年递增率等,即既要符合国家、行业有关规程规范的要求,也要照顾该区域经济社会基础行业的特殊性。
1加强流域片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这次水资源综合规划应注重河道内与外、左岸与右岸、上游与下游、洪涝与干旱、城镇与农村等的来、供、用、排水的量与质的协调平衡,致力减轻或化解水资源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因地制宜地落实可行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珠江流域片的西北部地处云贵高原山区,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不断扩展,水污染日益严重;东南沿海地带的水资源俗称“风头水尾”(台风、过境水),经济社会发展迅猛,水土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在西江流域腹地的红水河(含南盘江下游及黔江河段),是我国十大水电资源“富矿”之一,规划的l0个梯级水电站已建成(在建)7座,连同相邻的郁江、柳江两主支流上已建成的水电站,其电力调度可控制西江中下游河道内用水;北盘江沿岸的六盘水特区是我国煤炭基地之一,它地处珠江、长江分水岭的缺水地带,而煤炭却依赖水力开采,并要洗煤炼焦和建设坑口火电站,使该河段被当地人戏称为“黑龙江”。从珠江流域片整体来看,滇、黔、桂3省(区)已被列入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省份,对其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必须要有对策和措施;东南沿海岸带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经济发展迅速,淡水紧缺,港澳地区还长年依赖从珠江三角洲内调水;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已建成,并两度召开了泛珠江三角区域环境保护合作联席会议,而珠江三角洲地区就是这区域的经济发展中心地带,水资源应如何才能满足其需求?可见要合理配置珠江流域片的水资源,就必须把以往受传统计划经济影响下的部门分割、地区分割的管理体制予以改革,不能再把大、中型水电站的用水让电力部门支配,而水工程的防汛抗旱由水利部门承担。所以改革水利管理体制的关键是要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在珠江流域片水资源合理配置方面,可参考在“九五”期间成立的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由流域机构与各省(区)水利行政主管厅(局)组建一个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协调机构。近年黄河防总办公室还与西北电网有限公司等建立一个水库调度信息平台,实现调度信息共享,促进上下游合理利用水资源。还可以考虑像海河委那样,为寻求南水北调工程改善海河的生态水环境状况,而制定出一个海河流域生态恢复的水资源保障规划等措施。
2明确水资源利用分区
对水资源利用分区的原则之一是尽可能保持与以往相关成果的连续性和一致性。这次将珠江流域片第一次水资源分区时的广东的“粤西沿海诸河区”与广西的“桂南沿海诸河区”合并为“粤西桂南沿海诸河”二级区;把原广东省的“粤东沿海诸河区”和“韩江流域区”合并为“韩江及粤东诸河”二级区;把原来的“红柳黔江区”(指红水河和柳江汇合后流入西江主干的称之黔江河段)、“郁浔江区”(指郁江流至桂平汇人黔江后改称为浔江河段)以及桂江贺江等二级区调整为红柳江区、郁江区和西江区。可见这次水资源利用分区对江河水量传递互补,行政区域的供需水量余缺的调剂,将会带来不少有待解决的问题。
另以往在水资源供需平衡时,各省(区)及其省(区)内区域之间,有着“以需定供”还是“以供定需”的争议。广东认为需求水量大,有经济实力可多建设水工程拟实施“以需定供”,贵州、云南经济发展滞后,只能“以供定需”进行水量平衡。以往的需水量测算,对节约用水多停留在口头上,节水措施很不得力,也未考虑废污水处理和再生利用。对水工程的现状的供水能力,多采用已运行20~30年的水工程设计效益指标,同时珠江流域片内不少地区的供水设施是以引、提水为主,其供水保证率低,欠缺调蓄能力,容易把供水量估计偏多。据2000年对珠江流域片中小型病险水库统计: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省(区)三类病险库分别占在运行的中小型水库的55%、49%、39%、47%和36%。由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水库经营要自负盈亏且转向集体或个人承包,把水库原来的开发目标转向水电、供水等。因此,这次在水资源供需平衡时,必须要对现有水工程的开发目标、供水能力及其工程的安全度进行评估核定。
3落实编制珠江三角洲中长期供水规划
珠江三角洲水资源二级区,是由西、北、东三江聚汇后的网河区,水资源的量与质常受台风、暴潮、咸水、赤潮、污水及枯水期淡水紧张等的困扰而陷入水质性缺水。这里的土地面积仅占珠江流域片的4.8%,人口却占珠江流域片总人口的20.6%,城市化率高达77.5%。在广东全省的21个地级市中,珠江三角洲占有7个,它集中了全省78%的经济总量和85%的财税收入。因此,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的量与质需求,无疑对当地国民经济发展是个重大的压力,尽管一些区镇一年的水利建设投入可以亿元计,但地势低洼难修筑大中型水库来调蓄水量,原有联围筑闸的功能受目前城镇扩大,路桥急增及河道挖沙等影响未能重新综合规划调整,滩涂围垦造地占用了海岸亲水带,房地产开发商在岸堤边抢建码头仓库,带来河道流态变形、会潮点上移及废污水激增。以往珠江三角洲内的洪潮区和潮洪区,枯水期仍可利用堤围水闸水泵兼施进行潮灌潮排“偷淡”冲污,现在连东深供水工程,也因东江枯水期水量紧缺及水污染而要把取水口上移,并修建了大型污水处理厂及对河(渠)全程进行全封闭输水。近两年珠江委等虽曾成功地利用西江上中游梯级水库下泄水量,沿西江主干道,向西、北江三角洲的沿海地区压咸补淡,但这不是长久之计。应该在这次规划中抓紧落实编制出珠江三角洲区水资源中长期供水规划,以节水先行,环保跟上去,落实需水量,在考虑修建供水设施时除首推已完成项目建议书的思贤活水利枢纽尽快上马兴建外,还可参考东深供水系统的思路,利用中顺大围顶部不受咸(枯)水困扰的东海水道已建的凫洲水闸经补强加固,引提西江水沿凫洲河(渠)南下至该围内东西向连通磨刀门水道与横门水道的石歧河构通,形成庞大的河渠水网调蓄水量,并进一步查勘线路修建渠(管)泵闸向长江水库补水及连通中珠围内的凤凰山、大镜山等水库,联合向中山、珠海、澳门等地供水。也可考虑像深圳市那样购置中型水库作为枯水期的应急供水专用水库,把众多原为农业灌溉的中、小型水库转变为乡镇供水水库。并要积极勘测规划修建海岸带的港湾水库或建设海水淡化厂。
4明确各项水资源利用评价指标
评价水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常用单位指标来量化,一般多采用人均水资源量、亩均灌溉水量、人均GDP等表达。这个“均值”是相应主管部门在某个时期内逐年累加的平均值。现各有关指标、定额、年递增率等既有现状又要预测,都由国家相关主管部门或其科研院校提供控制数给各省(区),要求各省(区)再分解到各水资源分区和地、市、县行政区。例如:耕地面积这次只要求填报2000年数值,却要以1996年国家土地管理局公布数字控制。但珠江流域片内各省(区)的2000年统计年鉴或国土部门公布的耕地面积数,都比1996年少,多数省(区)还有1994年以后的年耕地面积是负增长。至2002年全国人均耕地面积为0.095hrn2,按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均耕地面积自大至小排名:云南被列为第14位,广西列在第20名,海南为第22名,贵州为24名,广东则排在第30位,只比全国末位的福建多一点。从珠江流域片2000年各行业用水结构分析得:生活用水占13.5%、工业用水占19.4%、农业用水占67.1%(含林牧渔占7.4%)。农田灌溉用水量只占珠江流域片总用水的60%,是耕地面积减少或灌溉面积减少?还是已推行了节水农业?这是在水资源合理配置时各省(区)要认真商讨的。
2000年珠江流域(片)耕地面积1109万hm2,总播种面积1465万hm2,复种指数为1.32,这比第一次水资源利用调查分析得的复种指数1.89,减少了近1/3,这次初步分析各省(区)的复种指数中,云南、贵州为0.93与0.72,广西、广东、海南分别为1.42、1.65和1.12。这样2000年贵州省耕地只有72%播种粮食和经济作物?被称为水稻可一年三杂的海南岛复种指数只有1.12?为此各省(区)深入调查分析现有的可垦耕地、复耕地等的农业用水量来适当提高复种指数是必要的。同时从1980—2000年各分区总用水量的年均增长率看:珠江三角洲为2.91%,南北盘江为2.40%,两者似较相近,但2000年珠三角区总用水量为167.86亿m3,占珠江流域片的20.4%,南北盘江区仅37.70亿m3,只占全区的4.6%。所以区域的水资源配置,特别是两个水平年的用水预测,要有中长期用水计划,要节约用水降低耗水等相关指标作依据。如果目前各省(区)的水资源综合规划还未定稿出版,宜与近年国家和各省(区)的“十一五”规划建议的有关指标进行适当调整修正。
和自己对话范文6
实施措施:
1、注重自身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使自己真正成长为不辱使命感、历史责任感的优秀教师,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才华和爱心奉献给学生、奉献给教育事业。
2、根据社会的变化与教育改革的发展,及时研究自己的不足(盲点),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以自己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学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