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草原的诗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草原的诗句范文1
渐渐远去的的这个夏天雨水比往年多,许多地方领教了大自然的威力,即便是水这样一种柔软的物质,在想象里面,与尖锐丝毫不相干似的,却拥有巨大的破坏力,那是大自然的不可蔑视。其余的炎热潮湿的日子,依然未能够逃脱宿命而又充满变数。直到后来,一寸一寸到来的秋天挽着秋色和辽阔高远一道而来,一丝的凉意就能击败一片暑热,天空一下子空旷了许多;叫人联想到草原,联想到草原上有几匹马低头吃草偶尔抬头观望,沉默,不语,这情景是何等心旷神怡啊。在夏天就要离开的时侯,若是再有雨,就有了季节的推手,让时令的更替嬗变变得有些匆忙。这时候,季节之间仿佛有了些许不舍。
秋天,短暂。但,一切来得及想。
当院子里最先知秋的落叶在不知不觉中多了起来,它们三片五片在角落里聚拢,仿佛在耳语着什么;树的枝叶杈桠间渐渐也有了几分寂寞,透露出更多的天空。这时的天空比远去的夏季辽阔、深远、幽静。微风伴着些许凉意,经过植物与水面而来的空气下载了季节的信息。脚步很轻的,秋浓了。对于北方来说,这个季节是最美的,完全可以用绚烂来形容它。“香山红叶”是这一个季节的象征,叫人首先能想到它。它尽情地描绘着秋天的气象,释放秋天的情怀,吟唱着秋天的歌。那密集的褐红色的意味,冲淡了夏天逝去的季节更替的伤感,有了些暖意。气温一定是宜人的,衣服可以穿的不多不少,分量也合适;是啊。难当的酷热退却了,冬日的严寒也还未到来,空气中满是果实成熟的味道,甜的味道,此刻正是人与自然最容易相处的时候。
古诗中有太多关于秋天的诗句,许多浓郁着悲秋的意味,“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悲天悯人也好,天性敏感也好,也许正是这些伤感体现着文人骚客的气质吧。我喜欢王维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这样的诗句,相对朴素干净,简单到禅意。悲也好,喜也罢,所有的都会过去,你望着窗外,看见光线在它能抵达的事物上游曳,这时时光正在流逝,季节已在更迭,悄然无声的。
秋天总是令人难以忘怀,但却很短暂。如此它凭添了几分珍贵。正如那些美好的事物也难得久留一样,不经意间就远去了。有一段话说的非常美非常伤感: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永恒。如果它流动,它就流走;如果它存著,它就干涸;如果它生长,它就慢慢凋零。
关于草原的诗句范文2
关键词:上都;扈从诗;饮食民俗;民族特色;地域特色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4-0113-02
社会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唯一来源,没有社会生活就不可能有文学。而某一时代的社会生活必然会或多或少地反映在这一时代的作品中。上都(上都,又称为上京、滦京、滦阳,遗址在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东北)扈从诗也称上京(都)纪行诗,是元代边塞诗的主要形式。它以其广泛的题材、丰富而深刻的内容,触及了上都地区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明清时期到当代,学者们虽然不大看好上京纪行诗,认为它艺术价值不高,但却众口一词地肯定了它的史料价值。20世纪70年代末,台湾学者包根弟出版的专著《元诗研究》中,第二章为《元诗之特色》,其中第四个特色为“多塞外景色及风物之描写”,书中写到:“每当元帝北巡上都之时,大批文人学士皆扈从而往,是以沿途的塞外风光,上都的风土人情,遂尽入吟咏。……诸诗描写塞外风土景物,或自然真切,或气势雄伟,不但在诗坛上特立一格,更兼有文献史料上的价值。”[1]
本文从民俗学的角度,通过对上都扈从诗中反映的滦阳饮食民俗特征进行掘微与阐释,以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认识上都地区民俗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也可以加深对上都扈从诗的认识和把握。
一、滦阳饮食民俗的民族特色明显
元代漠北、漠南的“原隰之地,无复寸木,四望惟白云黄草”,“其产野草,四月始青,六月始茂,至八月又枯,草之外咸无焉”[2]。因而上都的蒙古民族是以富有特色的畜牧业为主要经济方式的。正如杨允孚在《滦京杂咏》中所言:“塞边羝牧长儿孙,水草全枯乳酪存。不识江南有阡陌,一犁烟雨自黄昏。”[3]诗中用对比的手法来描绘上京与南方在生产方式上的差异,上京人民以羝牧为生,即使是水草全枯的季节仍然以留存的乳酪为食物,而不像南方人以耕种阡陌为生。牧民们在广袤的草原上放牧,牲畜的种类也很多,有牛羊:“牛羊散漫落日下,野草生香乳酪甜。”(萨都剌《上京即事五首》之一)“连天暗丰草,不复见林木。行人烟际来,牛羊雨中牧。”(黄《子》)也有马:“朔方戎马最,刍牧万群肥。”(周伯琦《纪行诗》之一)”还有骆驼:“遥见马驼知牧地,时逢水草似鱼村。”(吴师道《闻危太朴王叔善除宣文阁检讨三首》其一)“阴森晚色晦,寒沙聚群驼”。(袁桷《登候台》)所以元代上都地区虽是蒙古、汉、回、畏兀儿、西域色目人等多民族聚居,但扈从诗中关注最多的是蒙古族的饮食民俗。
首先就是肉食风俗。上都地区以畜牧为主,蒙古人民过着游牧的生活,他们的食品,以家畜(主要是羊,其次是牛、马等)肉和奶制品为主,而以打猎所得的野生动物肉为补充。蒙古人习惯吃羊肉,因而羊肉在肉食结构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宫廷饮食以羊肉为主,许有壬是元代奎章阁学士院侍书学士,多次扈从上京,他的《上京十咏》主要刻画了蒙古草原的物产和风光,其二为《秋羊》描写秋高气爽的季节,庖人供肥羊,皇帝以之颁赐重臣。其中“肉净燕支透,膏凝琥珀浓”的描写,逼真地写出了秋日肥羊的肉质和庖人烹饪的高超。张昱的《辇下曲》中有“大官羊膳两厨供”,《塞上谣》中也有“野帐吹烟煮羊肉”的诗句。元代时期,蒙古统治者到上都巡幸,与各路亲王举办大型的国宴也是重要的内容,其名为诈马宴,因为赴宴者都着皇帝钦赐的衣饰,也称为质孙(一色服)宴。周伯琦在《诈马行》序言中说:“其佩服日一易,大官用羊两千嗷马三匹,他费称是,名之曰‘只孙宴’。‘只孙’,华言一色衣也。俗呼曰‘诈马筵’。”在诗中也说:“大宴三日酣群,万羊脔灸万。”除了羊肉,牛马的肉也是主要的食品。到元代时,蒙古族还有生食的习俗。陈伯通《海青马生肝》其二“催荐厨中语未阑,控拳豪客簇雕盘。翠翻云叶并刀乱,冰透霜花楚玉寒。一吮味甘牙齿滑,十分香彻鼻头酸。梦魂不到鲈鱼脍,醉眼江湖特地宽。”诗中描写生吃马肝的情景,马肝不仅可以生吃,而且味道堪比鲈鱼脍。
除了家禽肉,野生动物肉是重要的补充,这些多靠打猎获得。骑射之长技是蒙古族传统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牧民们除了从事牧业生产以外,还经常进行狩猎活动。狩猎既具有经济意义,猎获物可以作为食物的重要补充;又具有军事意义,通过大型围猎活动训练战士,使牧民熟悉弓马,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元朝统治者巡狩上都,除了举行忽里台与朝觐活动以外,还要在这里避暑狩猎。陈高华、史为民在《元上都》第四章里专门谈了上都宫廷生活,主要是宴会、佛事、狩猎、祭祀和其他娱乐活动。上都扈从诗中多有关于这方面的描绘,杨允孚《上京杂咏》中有“北陲异品是黄羊”的诗句,提到了上都地区的一种野味――黄羊。许有壬《上京十咏》其三为《黄羊》:“草美秋先,沙平夜不藏。解文豹健,脔炙宰夫忙。有肉须供世,无魂亦似。少年非好杀,假尔试穿杨。”诗中作者把饮食与狩猎结合起来,描写了狩猎之后,宰杀黄羊的情景。
关于草原的诗句范文3
关键词:蛇 人性 邪恶 美好
“蛇”作为一种隐喻符号,在中外文学作品中,人们赋予了它不同特质的文化内涵。我们通过对一些文学作品的分析可以看到,人类对“蛇”的认识,经过了从神性到人性的转变。本文试结合中外文学作品,从“蛇”的人性正负两个方面,对“蛇”的表意进行分析,跳越生物学领域,从文化领域理解“蛇”的隐喻与象征意义。
从《圣经》中看,“蛇”的意象具有正负两个方面, 旧约经文中“蛇”的正负不同的关联性多有出现,而新约中“蛇”的负面意象更为明显,这就导致了以基督教为主导的西方文化及文学中,“蛇”更多的是作为一个负面的形象出现的。在中国的《风俗通》《吕氏春秋》《新序》《搜神记》等典籍中,“蛇”的意象内涵也是正负交织。在中外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蛇的正面和负面的意象多由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传统所决定。
一、从负面看,“蛇”象征了诱惑、邪恶、阴险毒辣
在基督教的创世神话中,蛇是引诱女人犯罪、导致人类先祖亚当和夏娃双双被逐出伊甸园的元凶,并且使女人负起生育之责,生生世世饱受妊娠之苦痛。
在希腊神话中,有一个美丽的少女,名字叫美杜莎,招致了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嫉妒,雅典娜施展法术,把美杜莎的那头秀发变成了无数毒蛇,美女因此成了妖怪。更可怕的是,她的两眼闪着骇人的光,任何人哪怕只看她一眼,也会立刻变成毫无生气的一块大石头,真是致命的诱惑。
《伊索寓言》中“农夫与蛇”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一位农夫在路上看见了一条冻僵的蛇,于是将它放进了自己的胸膛给它取暖。蛇能活动了,便狠狠地向农夫的胸膛咬下去。《伊索寓言》把蛇塑造成阴险毒辣、恩将仇报的角色。
屈原在《楚辞·招魂》说:“雄虺九首,往来倐忽,吞人以益其心些。”《山海经》中记载,虺是“九首、人面、蛇身、四足”的剧毒毒蛇,明代梅膺祚编的《字汇》对“虺”的解释是:“维虺维蛇。”也把虺和蛇归为同一类东西。王逸在《楚辞》的注中说:“言复有雄虺,一身九头,往来奄忽,常喜吞人魂魄,以益其贼害之心也。”
可见,在很早以前,蛇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就是充满了诱惑、邪恶、阴险毒辣。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中国的新月派诗人邵洵美的诗《蛇》:
在宫殿的阶下,在庙宇的瓦上,你垂下你最柔嫩的一段——好象是女人半松的裤带/在等待着男性的颤抖的勇敢。我不懂你血红的叉分的舌尖/要刺痛我那一边的嘴唇?他们都准备着了,准备着/这同一个时辰里双倍的欢欣!我忘不了你那捉不住的油滑/磨光了多少重叠的竹节:我知道了舒服里有伤痛,我更知道了冰冷里还有火炽。啊,但愿你再把你剩下的一段/来箍紧我箍不紧的身体,当钟声偷进云房的纱帐,温暖爬满了冷宫稀薄的绣被!
在诗中,蛇的形象更多的被赋予了女人的特点。四节诗分别书写需要与憧憬,全诗充满了诱惑、和颓废的气息。
二、从正面看,“蛇”则体现人性美好和善良的一面
《圣经》中不独表现“蛇性恶”的一面,也有体现“蛇性善”的内容。较为明显的、可体现蛇善的一面的是耶酥派门徒们去各处传教,要他们“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这里的蛇就代表了善的一面,这也正是人类崇拜蛇活动能机敏灵活的心理反映。
在西方著名诗人的诗中,“蛇”也被塑造成一个可爱而正面的形象,美好且神圣。
19世纪英国著名的湖畔派三诗人之一柯勒律治的《古舟子咏》,以简洁的结构和朴素的语言向人们讲述了一个生动的罪与赎罪的故事。一艘船出海航行,被风吹到了南极,困在了冰山之中。这时,一只信天翁出现了,它带领船只离开南极,脱离困境。而船上的一名老水手却将其射杀。最后,悔过了的老水手看到了美丽的水蛇,下意识地为他们祈祷,正是此举得到了神明的认可。老水手在经受了无数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后,才逐渐明白“人、鸟和兽类”作为上帝的创造物存在着超自然的联系。
在诗中有这样描述水蛇的诗句:
水蛇如白光游动在海面,每当它们竖起蛇身时,水泡抖落如霜花飞溅。
它们身着艳装,蔚蓝、碧绿、晶黑,每过一处,留下一簇金色的火焰。
从这些诗句可以看出,诗人给我们描绘的水蛇是如此的美丽且惊艳。诗人跳出了传统西方文学领域关于“蛇”是魔鬼和邪恶的化身的窠臼,赋予“蛇”以美好的形象。
与此相应,《诗经·斯干》中有诗:“吉梦维何,维熊维罴,维虺维蛇。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这说的是做梦,梦到熊罴,是生男孩的征兆;梦到虺蛇,是生女孩的征兆。蛇代表女性,具有阴柔美。
晋代郭璞有《长蛇赞》《腾蛇赞》《蟒蛇赞》,表达出古人对蛇的敬畏之心。而“蛇”在后来的中国神话传说中更是被赋予了美好的形象、善良的性格。《白蛇传》故事家喻户晓,在这个神话故事里,蛇在长期演变的过程中,逐步演变成今日人人口中夸赞的知恩图报、勇于追求爱情的美丽女人。
在中国现代诗坛上,被鲁迅称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冯至于1926年也创作了一首名为《蛇》的抒情诗:
我的寂寞是一条蛇,静静地没有言语。你万一梦到它时,千万啊,不要悚惧!它是我忠实的侣伴,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它想那茂密的草原——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它月影一般轻轻地——从你那儿轻轻走过;它把你的梦境衔了来,像一只绯红的花朵。
诗人在这首诗中借“蛇”这一象征意象的游走、乡思、归来,抒发了抒情主人公“我”对“姑娘”怀有热烈的单恋情思。在诗中,诗人以浪漫的的笔触翻新蛇的形象,赋予了“蛇”美好的情感,并且“蛇”成为诗人进行艺术构思和想象的触发物。诗中,“蛇”成了通人情、有灵性,让人信赖和喜爱的传递爱情信息的“忠诚的伴侣”。诗人也跳出了关于“蛇”的古老的阴险、狠毒的思维定势,以浪漫的笔触描绘出一条通人情、有灵性的“寂寞”之蛇。它带给读者的是柔情、爱、美。
可见,对“蛇”的认识的双面属性是人类共有的,这双重象征符号沉淀在人类无意识深处。人类因为对自然的恐惧,所以对蛇产生了敬畏、崇拜心理,赋予了“蛇”的神性;伴随着人类对社会自然认识的加深,人类对“蛇”的敬畏、崇拜也逐渐转为认同,渐渐地,“蛇”也被人性化,人类也就开始赋予“蛇”以人的感彩,甚至转化而为人。就人性而言,“蛇”是美好与邪恶的双生花,文学作品中关于“蛇”的美好形象,也正是人类内心的那一份美好,关于“蛇”的邪恶的一面,也是隐藏于人类内心的阴暗之处,所以,对于文学作品关于“蛇”的意象的了解和认识,正是我们今天研究它的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梁奇.《山海经》中以蛇为助手的神人形象论析[J].钦州学院学报,2012,(6).
[2]李艳,黄瑛.中西蛇文化的神话解读[J].科教文汇,2013,(1).
[3]张少成.癸巳说蛇[J].文史杂志,2013,(1).
[4]郭颖.缠绕在善与恶之间的蛇[J].读与写杂志,2013,(2).
[5]黄菲飞.19世纪英、法诗歌中蛇的意象[J].海外英语,2013,(13).
关于草原的诗句范文4
【教材分析】
这篇散文,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欢迎远客、盛情款待、深情话别的动人情景,都令人难以忘怀。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本文层次井然,作者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先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作者移步换景,由景及人,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诗句结束。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课文写景语言优美,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同时又不失纯朴简练,生动感人。三是情景交融,无论是描写自然风光还是主客相见、联欢、惜别,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3.理清课文行文思路,借助文中语言文字的描述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
4.感受蒙古草原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激发学生热爱草原和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能借助文中语言文字的描述展开想象,感受草原之美,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创设情境
(播放关于草原的歌曲)同学们,听了这首歌你们是不是有一种置身于草原的感受
呢?谁能谈一谈草原在你心中的印象?(课件出示相关图片,自由交流)
当老舍先生第一次来到内蒙古大草原时,他看到的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现在我们就随着老舍先生一起到美丽的草原去看一看。(板书课题:草原)
二、自主学习,整体把握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弄懂词义。(教师重点指导“勾勒、翠流、襟飘带舞”的意思。)
2.再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
(1)思考:课文写了哪些内容?作者按什么顺序写的?(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小结:作者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写的。首先描述了一望无际的草原美景,作者感受到了一种境界美;接着又展示了一幅主人欢迎远方客人的隆重场面;最后把酒话别,用“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来收束全文。
(板书:初到草原——远迎客人——热情相见——盛情款待——联欢话别)
(2)作者笔下的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印象,可与读此文之前对草原的印象进行对比并探讨。)
三、精读细品,品味草原之美
1.老舍初到草原时的感受是独特的,指名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草原之美的?画出优美的词句,印象深刻的地方可以作上批注。
2.汇报交流。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归纳出草原的“可爱之美,自然之美,意境之美”。重点导读并理解以下语句:
(1)课件出示: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①说一说“一碧千里”在你脑海中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②“茫茫”是什么意思?老舍先生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这写出了草原什么样的特点呢?(广阔)
(2)课件出示: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轻轻流入云际。
①翠色“欲”流,为什么后面又说“轻轻流入云际”,这不是很矛盾吗?
②“翠”是什么颜色?那为什么不说绿色而要说“翠色”呢?区别在哪里?学过国画的同学能说说“渲染”和“勾勒”分别是什么意思吗?(渲染是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勾勒是用线条画出轮廓。)
③轻声读读这句话,想象“翠流,轻轻流入云际”在你眼前呈现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3)课件出示:这种境界……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①是什么“使人惊叹”?又是什么“叫人舒服”?你还能用别的词语来形容这样的境界吗?
②“奇丽”是什么意思?如果要你来吟诵一首奇丽的小诗,你会吟诵什么呢?
(4)课件出示:在这境界里……好像在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
①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样的情景。
②你认为草原还有哪些乐趣?
这句话里的“绿毯”指的是,“白色的大花”指的是。这句话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的情景。
四、视频演示,再现草原之美
1.师:通过刚才的交流,同学们感受到了草原之美,那么真实的草原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们想看一看吗?(播放有关草原的视频资料,自由交流感受)
2.指名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结合文中的语句,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
3.试着背诵第1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作者围绕草原写了哪两部分的内容吗?(草原的景色美,草原的人情美。)
(欣赏草原风光图)师:草原独特的风光,孕育了具有独特性格的蒙古族人民。现在我们就走进草原,走进蒙古包,去了解那里的民族风情。
二、品读课文,感受草原之“大”
1.作者初入草原,欣赏了草原美丽的风光,还感受到了草原的另一个特点。请你快速浏览第2自然段,用一个字概括出草原的特点。(大)
2.品读句子。
课件出示: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1)理解“洒脱”一词。
(2)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三、品读课文,感受草原人情之美
1.师:草原的美景,令人陶醉;行车的洒脱,令人向往;而草原的民族风情,更是令人难忘。让我们跟作者一道,走进蒙古包,去会会蒙古族同胞。
2.自由朗读课文第2~5自然段,边读边想:蒙古族人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如果要你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你会用哪个词?(热情好客)
3.指名读,思考:从课文的哪些词句中可以体会到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4.交流讨论。
出示句1: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1)(出示图片,体会“襟飘带舞”一词)师:瞧,热情好客的蒙古族人民,身着盛装,骑着骏马,从几十里外飞奔前来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
(2)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写法:在这里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
出示句2:太阳已经偏西……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3)师:蒙古族人民热情款待远方的客人,与客人一起联欢,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太阳已经偏西,可是谁也不肯走。这真是“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4)体会句意: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5)师:这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同时也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文中从迎客、款待、联欢到话别,处处洋溢着“蒙汉情深”;千里草原,芳草萋萋,举目皆是诗情画意,所以才让人流连不已,难分难舍。
四、总结全文,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
1.课文具体写了作者见到的草原美景和蒙古族人民热情款待客人的情景。草原的景色美和蒙古族人民欢迎客人、款待客人、热情欢腾的人情美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本文在写作中成功地运用了情景交融法,作者在描写草原风光时,处处流露出感叹、赞美之情。我们在写作中,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使文章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与景融为一体。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熟读课文,用“√”画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xuān
xu
àn)染,不用墨线勾勒(lè
lēi)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流,轻轻流入云际。
2.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yù
yū)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3.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yǐn
wěn)隐有鞭子的轻响。
4.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jǐn
jīn)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5.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bá
bō)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二、辨字组词。
竟(
)
陈(
)
啼(
)
差(
)
境(
)
阵(
)
蹄(
)
羞(
)
蛟(
)
忍(
)
毯(
)
便(
)
跤(
)
涩(
)
毡(
)
鞭(
)
三、按要求写句子。
1.草地上的羊群就像绿毯上白色的大花。(缩句)
2.骏马和大牛静立不动,好像在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仿写句子)
,好像
。
3.草原人民与远客语言不通。草原人民与远客却十分亲热。(用上合适的关联词语把这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课文整体梳理:按照文中的叙述顺序把下列各环节排列起来。
深情话别
盛情款待
尽情联欢
热情迎接
激情相见
五、重点段落品析。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1.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这句话是从哪一方面来介绍草原的?(
)
(1)颜色
(2)形状
(3)气味
(4)大小
2.
“像一阵风吹来似的”说明了什么?
3.“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你从这句话中看出了什么?
4.从这一段的描写中,除了感受到美丽的草原风光之外,你还能感受到什么?请写出来吧!
思维创新大拓展
六、请发挥想象,我们到了蒙古包后,主人会跟我们说什么?做什么呢?(自由发挥)
参考答案:
一、1.xuàn
lè
2.
yū
3.yǐn
4.jīn
5.bō
二、究竟
环境
陈设
阵雨
啼叫
马蹄
相差
羞涩
蛟龙
摔跤
忍住
羞涩
毛毯
毡子
方便
鞭子
三、1.羊群就像大花。
2.几只小鸟在枝头鸣叫
在歌唱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3.草原人民与远客虽然语言不通,但是却十分亲热。
四、热情迎接
激情相见
盛情款待
尽情联欢
深情话别
五、1.(4)2.说明牧民们骑马的速度快。
3.我从这句话中看出了牧民们大老远就来迎客,说明他们十分热情好客。
4.我还能感受到草原人民粗犷豪放、热情好客的性格。
六、示例:我们到了蒙古包后,主人微笑着说:“欢迎你们来到草原作客,草原的美丽景色让你们大饱眼福吧!草原的美食更让你们大饱口福!”说完主人端出了奶茶和手抓羊肉招待我们。
【教学板书】
1.草原
草原景色美
天空:明朗
空气:清鲜
草地:一碧千里
人情美
远迎客人、热情相见
盛情款待、联欢话别
关于草原的诗句范文5
向海的传说与历史
关于向海的传说。听老人们讲,当年玉帝把违犯天条的一条黑龙贬下凡间,在黑龙江修炼,但它顾念苍生,年年旱使甘霖,排涝引洪,使这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特别是它经常化为黑面书生,自称姓李,到民间访贫问苦,帮助乡亲们,人们都亲切称呼它“老李”。后来有一条白龙在香海一带作恶,糟蹋庄稼,为害乡邻。老李知道后,专门从黑龙江赶来收服它,经过几场大战,终于赶跑了为非作歹的白龙,但黑龙也受了重伤,尾巴被白龙咬掉,这就是东北传说中“秃尾巴老李”的由来。不过据说黑龙伤重,不能驾云回老家黑龙江,就在向海当地养伤,后来就在黑龙养伤的地方出现一片沼泽,这就是现在向海湿地的传说。
而向海则是因香(向)海庙而得名的。历史上,向海一带是蒙古族王爷哈图可吐的领地,蒙古族多信仰藏传佛教。清顺治六年即公元1664年初,在山清水秀的向海湖西塔甸子,建起了一座青砖灰瓦的寺庙,初名“青海庙”。1784年乾隆皇帝赐名为“福兴寺”,并亲笔以满、汉、蒙、藏4种文字书写匾额和“云飞鹤舞,绿野仙踪。福兴圣地,瑞鼓祥钟”碑文,现在北京雍和宫《福兴寺志》还留有这段记录。当年福兴寺殿宇崇宏,善男信女络绎不绝,逢吉日更盛。1928年活佛班禅大师曾专程来此传经说法,福兴寺内整日香烟缭绕,弥漫如海,故俗称香海庙。其所在地也被当地人称为香海,后来错传为向海,并正式命名,一直到今天。
其实,向海湿地的形成是千万年自然变化的结果。原来向海上游自内蒙境内共有3条比较大的河流经过,最后都汇集在此,形成了3条河共有的归宿,也就形成了世上罕见的河尾湿地向海。
水草丰美的鸟类乐园
保护区内蜿蜒起伏的沙丘,波光潋滟的湖泊,千姿百态的蒙古苇荡,牛羊亲吻着草地,鱼虾漫游于池塘,渔翁、牧童、炊烟、农舍……构成了一组秀丽的田园诗,一幅淡雅的风景画。这里更为迷人的是鸟类。据专家近几年观察,已发现293种。其中,猛禽有金雕、白尾海雕、秃鹫、隼、鹗等20余种。还有天鹅、大鸨、灰雁、白额雁和世界濒危物种一类保护鸟类白鹳等。向海的鹤最为有名。全世界有鹤类14种,向海占有6种。它们是丹顶鹤、白鹤、灰鹤、白头鹤、衰羽鹤、白枕鹤。由于向海鹤的种类多,种群大,有“鹤乡”之美誉,已成为世界上较大的鹤类观赏区之一。
三面环水,一面临山的仙鹤岛位于向海保护区管理局所在地西南4公里处,岛上灌木葱茏,水草丰美,良好的生态条件,优雅的山水风光,成了珍禽饲养驯化的“世外桃园”。
岛上亭台园舍,造型古典雅致,别具一格。珍禽园内有体态优美的东方白鹳,性情机敏的灰鹤,玲珑乖巧的蓑羽鹤;猛禽园内有嘴似钢钩的白尾海雕,上下翻飞的白尾鹞,空中霸王秃鹫;有百啭千鸣的百灵,专食芦花的苇鸟,会嗑瓜子的蜡嘴雀……浅潭上俊美秀逸的丹顶鹤时而曲膝弯腰,引吭高歌,时而拍动双翼,双双共舞,时而有“领队”呼号,群鹤便会不约而同地凌空而起,排成一字形或人字形在无边的苇海上盘旋,此情此景,不是诗人的你也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起那首“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诗句来。
TIPS
玩在向海去向海,不登“揽海阁”是一种遗憾。“揽海阁”位于向海的西北,在郁郁葱葱的榆树林里,巍然耸立于高高的沙丘上,拾级登阁,一股清新的风扑面而来,驱散所有烦恼,让心情蓦然开朗。凭栏远眺,那是一种居高临下的享受,是一种透彻的俯瞰!这绝无仅有的角度,让湿地美景在脚下变得气势恢弘。
关于草原的诗句范文6
《青春2007》是何多苓2007年所画的最重要的、也是尺寸最大的一幅作品,它由三连画构成。在我的印象中,何多苓画三连画好像这还是第一次。画面背景是无际无涯的大草原。以及镜子似的小海子。以及平地而起的云之草书,之泼墨,以及海一样的天空(21年前我写过一行诗:整个天空都是海水)。希腊诗人卡瓦菲斯一首短诗《早晨的大海》里的诗句在我脑际倏地浮现:
让我在此停步。让我也看一看大自然。
……让我也假装亲眼看到这一切
(在我刚刚停步的那一瞬间我确实看到了)
然而我看到的不仅仅是大自然。画面正中,两女两男,四个年轻的屁股,就那么撅着。将眼前这幅《青春2007》与他80年代初创作的《青春》并置在一起加以观看和深问,有些什么样的变化之痕迹能从中得以确认呢?我承认,现在让我追忆80年代初期我自己初次看到《青春》原作时所受到的感动和震惊,是件很困难的事,因为这份追忆本身已成为骨灰级的文化遗迹。我们属于在刚刚过去的30年时间里足足活了100年的一代人,生命已染上了幽灵般的目光和语气。除非是用那种知识考古学的过来人眼光追忆往事,否则硬要我们掉过头来回看这份珍贵追忆里的我们自己,会不会有些不堪呢?会不会我们已经认不出出现在这份追忆里的白画像呢?以为那不是自我的真身,那是别的一个什么人呆在我的青春里替代我。现在,只需要10秒钟的时间,我就能从《青春2007》与《青春》的两相对比,确认我们这一代人的老去。
从《青春》到《青春2007》的转换
当我们说起青春的消失时,我们是在谈论一个观念,而不是在界定一个档案的或生物学的事实。换句话说,不要试图将画《青春2007》的何多苓与25年前那个画《青春》的何多苓押在同一个韵脚里,也不要拿1982年的青春来与2007年的青春对仗,或对质。两幅画,两种质地的青春,两份彼此错开的诗意,其问的大跨度将我们对存在、对时间、对所谓时代精神的理解和诘问极大地拓展开来――
这里肯定有什么东西被抵押出去了。足青春吗?是老年吗?是内心吗?是技艺吗?是中国、中国性、中国意象吗?如今当代艺术是那么火,但何多苓本人在骨子里是个无可救药的现代丰义者,而且似乎注定是个逆潮流而行的独行者。比如现在,当大家都在画序列画的时候,他开始回头去画单幅作品。当大家画符合潮流和时尚的观念绘画时,他画人物肖像,画风景。当大家热衷于用各种手法画人脸,而且脸的比例越画越大、视野越画越广角、风格越画越卡通越符号的时候,他在《青春2007》这幅重要作品中,索性让画中人转过身去,用屁股取代了脸。在我看来,这幅作品中的“转过身去”很可能是一个重大的、也许决定性的美学时刻,它事关诗意(或反诗意),对抗(或妥协),高蹈(或屈从),深度叙事(或浅叙事)。“转过身去”,何多苓在这里所作的决定,类似于贝多芬晚年在创作那首著名的弦乐四重奏时作出的重大决定:非如此不可吗?非如此不可。
“转过身去”,如果深究潜藏在这个动作后面的仪式性词根的话,最早的论述可以追溯到希腊哲人伊拉斯谟1516年出版的名著《箴言》和稍后出版的《论男孩子的礼仪》一书,伊拉斯谟认为男孩子在做吐痰之类的不雅动作时,必须转过身去,“假如有更尊贵的人物在场”。如果说1516年的伊拉斯谟式“转过身去”意味着礼仪和恭敬的话,那么,2007年何多苓所画的“转过身去”则主要是出于反讽与冒犯的考虑。“转过身去”,四个年轻人脱下裤子,露出年轻的屁股,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转过身去”的美学叙事
它对“转过身去”的处理,暗含了一个极具颠覆性的叙事转换。此前,与“转过身去”这个借喻性质的动作联系在一起的,主要是“父亲远去的背影”之类的陈腐叙事,而且通常这个背影要么最终消逝在晨雾里,要么融入夕光。但为什么我们需要这个关于父亲、关于他的背影的叙事,为什么这个唠叨而又矫情的后革命叙事会一再重复,以至作为母题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各种子题的伪叙体中?是因为革命需要交接班,民族需要龙的传人吗?还是因为我们需要一个父亲作为中介,以使我们自己成为这个世界的热烈孤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