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图书馆标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图书馆标语范文1
[关键词]图书管理书标维护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5-0334-01
图书管理工作相对来说是一份较为复杂的工作,图书管理的关键问题就在于怎样合理的去利用图书资源,图书管理很重要的一部分就在于书标,书标能够很好地去对图书进行分类,使得读者能够准确快速的去找到需要的书籍,这不仅能够让图书的利用率得到提升,还能够节省读者的时间。在平常的图书管理工作的过程当中,应当要合理的对书标进行设置,定期的对书标进行检查维护,合理的去利用图书资源。
一、书标在图书管理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
(一)图书文献标识不完善
由于现在的图书管理工作当中会经常运用到网络管理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图书的管理系统以及服务系统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不管图书管理工作在体制或者系统上的改革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图书馆的主要工作还是图书的借阅及归还,目前图书馆的借阅及归还的工作还是有传统的手工来完成,大部分图书馆还是用手工操作来完成图书标识工作,这样并不能很准确的去对图书进行分类,读者也不能很好的找到想要借的书。
(二)书标的打印及粘贴不够规范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也更加清楚的明白知识对于自身的重要性,因此对图书馆的要求也在日益提升,除了要求图书的质量以及种类之外,同时还会要求书标应当更加的规范化,因为只有这样,读者才能够更准确的找到想要读的书籍。但是目前由于很多的图书馆缺少资金以及设备等资源,在打印书标的时候不够规范化,粘贴的位置也不准确,这样会对图书摆放的美观有所影响。
二、书标在图书管理当中的用途
(一)能够使读者更加准确的找到想要读的书
书标对于读者以及图书馆的管理人员来说会起到一个相互交流的作用,读者通过书标能够更加准确的找到想要读的书。同时如果读者在浏览图书时没有目的性时,书标就能起到一个很好的作用,它能够帮助读者自由的去对图书进行查阅,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图书,与此同时,书标能够帮助图书管理人员合理的去对图书进行摆放,能够使原本较为杂乱的书籍变得整齐。
(二)有利于对图书的修补以及维护工作
图书管理工作人员能够通过书标的功能去把图书进行分类,比如说一些很受欢迎的书籍、或者历史性、学术性、艺术性的书籍等等。一些大众类的书籍比较受欢迎,会经常的被借阅,受损的程度也较高,因此图书管理工作人员应当重点去对这些书籍进行修补以及维护。如果缺少书标的话,书籍会变得而更加的杂乱,同时对于图书的修补以及维护工作也会很难去开展。
(三)有利于图书管理工作人员去对图书进行摆放
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每天都会在一定的时间去对图书进行整理以及摆放,把每一本书放到正确的位置,_保每本图书都在相应的位置,更能方便读者去查阅,但是如果没有书标的话,工作人员就很难指导图书应当放在什么位置,会让书籍变得越来越杂乱,工作人员也没有办法合理的按照顺序去对图书进行摆放,长久下来,图书就会更难去管理,读者也不能快捷的找到想要查阅的书籍。
三、书标在图书管理中的维护途径
(一)书标粘贴上的维护以及改进
目前的图书馆大部分都是采用2.5cm×3cm规格大小的书标,由于面积太小的原因,很多较长的分类号并不能全写在上面,但是如果将所有的分类情况全写在上面的话,又会造成字体过小,不利于工作人员以及读者的查阅,工作人员在进行摆放时也容易出现差错。对于这样的状况,可以合理的对书标的面积进行设置,可以将书标的面积能大一点点,大概在2.5cm×4cm就可以,这样就能够让分类号抄录在书标上且不会超出,字体的大小也刚刚合适,也能够方便读者的阅读以及工作人员的整理。
(二)书标的粘贴维护以及改进
图书分类的标识就是书标,每一本图书上面都应当要有书标,但是因为很多的书标质量低下,黏度较低,会导致书标掉落,这样会给书籍的分类以及排顺序带来麻烦。但是如果在书标上打印所有的图书编号,又会造成书标上的字体过小等情况,除了不利于读者的查阅之外,还给工作人员的整理排序工作带来影响,同时也给图书的美观带来不利。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采用质量较好的书标,在粘贴书标时,可以在上面贴一层保护膜,透明胶就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很多图书馆在选择粘贴书标的位置时,都会将书标贴在距离底部3-4cm的书脊上,这种方式存在很多的弊端,例如会遮挡到出版社的位置不利于读者查阅到出版社,很多读者甚至会将书标撕下来去查阅出版社,这样下来,对图书管理工作人员和读者来说都会带来极大的不便。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将书粘贴在书根的位置,这样能让图书的摆放看起来更加的美观,同时也会方便读者的查阅以及工作人员的管理排序。
(三)定期对书标进行检查
图书管理工作人员应当注意对书标的维护,高度的去重视书标的完整性,对于一些自己受到磨损的书标,定期的去对书标进行检查将书标上较为模糊的字样进行修补,这样能够给读者带来方便。除此之外,读者在归还图书时,工作人员要注意对已经归还的图书进行检查,将有损坏的书标集中的分类进行检修,修补完成之后再对其进行上架。
三、结束语
随着现如今科技的不断发展,图书管理的过程当中也会运用到信息化以及网络化的技术,在图书管理的过程当中,书标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图书的指示牌。所以图书管理工作人员应当尽量的去完善书标的应用,对书标进行维护以及改进,这样不仅能够方便读者的阅读,还能够方便对书标的整理排序,更是教育发展的一种体现。
参考文献
[1] 周淼,陈文清.谈书标在图书管理中的用途与维护[J].情报杂志,2009,28(z2):131-131.
[2] 张文江.谈书标在图书管理中的用途与维护[J].华章,2013,(25):307-307
[3] 赵晓东.书标在图书管理中的用途与维护[J].科技传播,2013,(24):94-95.
图书馆标语范文2
关键词:中小学图书馆;图书馆网站;数字化建设;信息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8-0118-03
随着信息载体的多元化和信息需求的多元化,21世纪的图书馆正在成为网络化、数字化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因此,当前大力开发教育信息资源,强化图书馆网站的教育功能、宣传功能,充分发挥文献信息的功能,把中小学图书馆网站尽快办成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的网上教育基地,是中小学图书馆的重要任务。
一、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总体目标
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建立一个公共数字信息管理体系,搭建知识获得环境,向中小学生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知识服务,使学生能够跨越时空限制,从数字图书馆体系中快捷、准确地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与知识,从而实现保存文化遗产、传播先进文化、促进科教兴国的宏伟目标。
二、数字图书馆的概念
数字图书馆(Digital Library DL)是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产生的一个全新的概念。数字图书馆被定义为:以组织数字化信息及其技术进入图书馆并提供有效服务。几乎图书馆的所有载体的信息均能以数字化的形式获得,包括所有联机采购、编目、公共查询;对各种信息资源的检索,通过网络组织读者访问外界数字图书馆和文献信息数据库系统,如电子杂志、电子图书、声像资料、动画片、影视片、多媒体资料等;用计算机系统管理图书、期刊等的读者服务;图书馆利用网络连接到全球各个角落,让人们无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方便、快捷地共享资源。
三、中小学图书馆数字建设的意义与功能
数字化图书馆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到底应怎样去理解它,笔者认为:
1.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应该是一个数字文化平台,其中包含各种各样的内容,如网上阅读、网上馆藏检索、网上视频点播中心、网上文化中心等。
2.中小学数字图书馆还应该是一个数字教育平台,学生可以在网上进行自学、查阅课外知识、下载所需信息资料等。
3.中小学数字图书馆也应该是数字资源中心。目前我们的各种资料(如网上资料、自己学校所产生的电子数字资源)都是分散保存在各个部门及部门内的各个中心,不能统一进行调度和处理,使这些资源的使用效益大大降低,不能客观发挥作用。而利用数字图书馆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并使其资源发挥实现最大化、最优化。
由此可见,数字图书馆绝不仅仅是数字化的图书馆,它应该是文化的传播媒体,是文化交流的平台。
四、中小学图书馆网站的数字化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通信、声像技术正在融为一体,更多的信息媒体形式将被多种多样的数据库所补充或取代。信息只有首先被数据化,才能与先进的信息技术相结合,可以说数据库化是信息管理现代化的第一步。中小学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主要是指利用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对校园内的各种信息进行组织、收藏、存贮、传输、保护和开发,它包括图书馆馆藏信息、教学活动信息、国家课题信息、学生交流信息等。
1.建设馆藏书目数据。中小学图书馆在收藏传统文献信息资料的基础上,要充分利用基于标准的专用软件平台,整理加工馆藏书目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使中小学生能够在学校内外的任何一台计算机上进行书目检索和文献信息查询。而建立全面、标准的馆藏书目数据库,是进行联机检索的重要保证。
图书馆标语范文3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即企业资源计划,是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著名的IT分析公司Gartner Group Inc.根据当时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和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的需要,在预测了今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和即将发生的变革后所提出的一个概念。
基于计算机技术和管理理论的ERP提供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它既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同时又是一套先进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企业利用多周期的线性规划模型优化自身的人力、资金、设备、物料、产品运输、信息等,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一方面满足用户的需求,另一方面又能使企业的利润达到最大或成本最小,或使几个目标的组合最优。
ERP系统中的采购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和生产运作管理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企业的采购部门通过建立采购系列业务活动,对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交货进度、信用状况等进行管理,对采购活动绩效进行评价,从而提高采购活动的效率,降低采购成本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2 基于ERP系统采购管理流程的图书馆图书采购业务分析
采购行为的发生始于物料需求的产生,如何辨识物料的需求以满足组织内其他部门用户的需求,是采购部门最基本的任务和功能。以下是ERP系统采购管理业务数据流图:
图书馆的图书采购工作主要由文献采访部门完成。文献采访部门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入口部门,与图书馆其他部门(读者服务、参考咨询、情报服务等部门)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所采购的文献质量不仅关系到馆藏建设的质量,还会影响到图书馆职能的发挥。如何有效地采购才能降低成本(选择更加优惠价格的图书经销商)获得经济效益,又能提高馆藏图书的质量,满足读者的需求进而提升读者的满意度及图书馆的整体形象成为相当重要的问题。基于ERP系统采购管理流程的图书馆图书采购业务应包括:
(1)采购研究和采购计划制定。图书馆采购研究就是研究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任务、中长期目标;图书馆服务对象、读者类型;图书馆近期、远期的采购计划,并针对重要的采访方案组成跨部门文献采访小组,以增进各部门间的沟通和参与。在确认了采购需求后,还要根据采购分析的结果和所选择的采购类型制定具体的计划,包括:采购类型规划(书目订购、纲目订购、网上采购、现场采购)、组织采购的人员、制定评价标准等。
(2)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估。一个好的供应商是确保供应物料的价格、质量、交货期的关键。因此,供应商的选择是采购管理中十分关键的一环。
图书馆图书供应商的选择依据是什么呢?供应商产品的价格、质量、交货期总是最重要的选择要素。因此,图书馆在选择供应商时要选择那些能够为图书馆文献采购提供足够的选择空间,价格优惠,交货及时,售前售后服务好的供应商。要对供应商进行全面的了解,建立供应商企业的评估体系和评估档案,随时掌握供应商企业的变动情况。在目前的市场经济形势下,图书馆与供应商的合作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也是ERP的供应链管理的思想,不仅管理好本馆的采购,还与供应商之间建立起互惠共利的协作关系,信息共享,共同保证和提高图书质量,提高组织的竞争能力。
(3)订购管理。订购管理是ERP采购管理的重要环节。订购管理主要是根据图书馆的工作任务、采访部门中长期的采购计划和图书馆读者服务部门提出的文献需求信息而进行的管理工作。由于图书馆文献需求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图书市场的供应也在不断变化,加之图书馆往往有多个图书供应商,各供应商提供的订购征询书目种类繁多且有很多的重复,因此,采访部门需要汇总、、交由主管领导审批,作适当的调整。对于确定了的订购单,图书馆采访部门再交给不同的图书供应商按订单的要求进行配书。
(4)对采购订单跟踪并及时催货。订货跟踪主要是指订单发出后,对采购进度的检查、监控、联络等日常工作,目的是为了防止到货延误或出现数量、质量等方面的差错,影响编目、加工等其它业务工作。
(5)货到验收。除了验收订购的图书数量外,还包括到图书清单中检查价格以及检验图书质量。如果图书存在质量问题或与订单中的图书不符,要求供应商免费退或换。
转贴于
3 图书馆图书采购竞标的实施
由于ERP系统中实现的采购管理目标是随时提供订购、验收的信息;对外购的物料进行跟催,保证按时到货;建立供应商的能力、信誉等信息档案;提供最新的成本信息,使企业的资金运用更加合理。因此,选择优秀的供应商,保持最佳的物料供应渠道是采购管理的重点所在。
3.1 图书馆选择优秀的图书供应商可以竞标及签订采购合同协议的方式进行
竞标是指采购人事先提出货物、工程或服务采购的条件和要求,邀请众多的投标人参加投标,经过招标、投标、开标、评标等程序,按照规定程序从中选择交易对象的一种行为。
图书馆中文图书采购实行竞标,是图书馆在采购前将采购的要求、方式、条件等公开地向有潜力的书商发出通告,然后由图书馆招标委员会对投标的书商的应标书进行公正、公平的评价,最后选定供书商,并与之签订采购合作合约的一种购书方式。图书采购招标,可以吸引较多的发行商和书商参与竞标。图书馆通过审查和评定投标人的投标资格和投标文件,能够广泛了解社会上具有实力的书商,从而能在众多的书商中选择资质高、服务优良的商,有效保证图书采购的质量。另外,书商为了最终获得订单和占领市场,他们在竞标时,往往会给予图书馆尽可能多的优惠折扣和更多的配套服务(如提供电子版的征订目录、提供国内地方版图书目录、配送较完整的MARC数据等)来吸引图书馆,使图书馆能够以一定量的资金购买更多的图书,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3.2 图书采购招标应遵循的原则
(1)透明、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鼓励有资质的多家书商、出版商积极参与竞标,将招标投标活动置于社会的公开监督之下,充分利用有效的法律手段,防止不正当的交易行为,选择图书量大、信息广、质量高、信誉好的书商,使图书馆单向寻找采购渠道转为图书馆和书商双方利益的互动。
(2)经济效益与采购质量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图书采购招标的目的是选择合适的商,最快、最全、最经济地采购图书馆需要的图书。因此,以较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是图书馆所追求的,但同时不能忽视更为重要的指标,如到书时间、到书率、图书质量、订准率等等。
(3)按不同的采购模式选择图书供应商的原则。在采购招标中,应结合不同的采访模式选择书商,现中文图书采购方式主要有:书目订购、纲目采购、网上订购、现场采购等,各种方式相互补充。在选择商时,不能全部选一种模式的书商,也不宜同一模式只选一个书商。选择多个商,可使书商间形成服务等方面的竞争,给图书馆带来更多的利益,并在图书供应上形成专业互补,提高图书馆的藏书质量。
3.3 图书采购招标项目内容的设立与一般要求
在制定图书采购招标文件时,要对招标项目的内容及要求做出具体明确的规定,可要求书商们出具资格证明文件,一般应包括:法定代表人资格说明书、营业执照、投标单位情况(企业名称、法人代表、注册资金、经济类型、经营范围)、投标单位近几年业绩情况等,了解其经济实力和经营状况;要求书商提供全年可供图书的专业类别、品种和业务往来的出版社名单,了解其业务范围和规模;要求书商给出图书供应价格,按购书码洋数额的不同所给出的不同优惠折扣;要求书商们提供的服务指标有:①采访数据。它直接关系到采购的质量和效率。书目数据要求规范,著录内容要求全面、完整。②到书率、到书时间。到书率指实际到馆图书的册数与订购册数的比率。到书时间指从订单发出日期到新书到馆日期的时间。这两项指标直接关系到采购工作的效率,可以反映书商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效率。专业类所有订单订购的图书到货率一般不得低于90%;图书到馆一般不得超过30日。③图书来源及不符合要求图书的处理。要求书商必须提供正版图书并严格按招标方订单提供图书,订单外的图书无条件退货;对有印刷、装订等质量问题和多订、重订的图书进行调换或退货。这是对书商诚信度的要求。④订单与的具体要求。要求书商对所有招标方的订单建立订购数据库,对每次订单进行、编号、二次确认。⑤验货与包装的具体要求。图书包装必须按标准执行,包装纸应具有防潮、防水功能。另外对书商还要提出有关图书清单、图书加工等方面的要求以及付款结算的具体规定等。
根据ERP采购管理运作模式,在图书馆图书采购中采取竞标方式,有利于将竞争机制充分引入到图书采购中,寻找到最合适的合作伙伴,使图书馆经费得到最大效益的使用。
参考文献
1 台湾中大管理学院ERP中心著.ERP企业资源计划基础教程.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9
2 傅德彬等著.ERP实施宝典.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7
3 李会青,阮祖启.从微观信息经济学角度看ERP中的采购管理.科研管理,2002(4):28-32
4 林体排,甘小红.关于图书采购招标的若干思考.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4(4):22
图书馆标语范文4
[关键词]社会标签 图书馆网站 Web2.0
Web2.0技术的出现与发展,使得网络用户从单纯的被动使用者变成了复合型的主动信息创建者,在网络内容的创建和共享越来越容易的情况下,海量新信息被一种区别于以往的主题词、标引词、关键词称为“社会标签”的自由分类法所标注,并得到广泛的推广。
一、社会标签概述
社会标签(social tagging或者social bookmaking)兴起于本世纪初,是信息用户在使用网络资源过程中以便再次快速使用而对资源采用的一种标注方式,是web2.0的核心应用之一。社会标签允许用户使用自然语言对资源加注浅显易懂的个性化标签,并通过标签的相关性和聚合来实现信息组织。
社会标签的出现,使用户实现了对资源的自由标注并便利的同他人分享。它具有如下特征:
(1)组织信息资源。由信息用户根据自己需要,用个性化标签以描述网络信息资源的方法,更加清晰、直白,同时提供了多角度、深层次、宽领域挖掘网络资源的可能,特别是针对用户的隐性信息。
(2)便于检索和共享信息。利用意义相近的标签,可以将拥有相同属性,如形式特征、专业知识、学科领域的资源集合起来,点击相应的标签链接就可以查询该类资源,它将分散的用户联系起来,进一步扩大资源共享范围。同时,社会标签也反映了用户的兴趣,以此可以建立准确的信息推送机制。
(3)便于资源挖掘与推送。不同标签下标注的网络资源内容差别很大,比较热门的标签显示了用户关注度高、兴趣浓厚的科点。同时观察部分使用活跃用户收藏标签、标注文献的变化,也可以发现学科热点和新的学科发展,便于网站开发者有针对性的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提高资源推送的准确度。
(4)加强用户间的信息沟通。在标签系统中,用户能够通过标签评价信息资源,同时具备推荐给其他用户的功能。热门标签也能帮助用户找到符合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源。标签简洁、明了的表示方式,也帮助其他用户加深对网络资源的理解,促进用户间的沟通交流。
二、图书馆网站建设的新趋势
在Web2.0技术的推动下,图书馆2.0(Lib2.0)技术也逐渐兴起,综合运用图书馆2.0技术的图书馆网站开发也具有了新特色。
(1)从显示信息向推送信息演化
图书馆拥有海量的信息资源,大多数读者是通过图书馆网站来检索资源的。拥有人性化设计的网站不仅要显示海量的信息,更要向用户推送他们感兴趣的信息。信息资源,只有在被用户利用的情况下才能使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图书馆网站的开发就要依赖图书馆大量的信息资源,结合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和方便、快捷、准确和人性化的服务手段,为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从而赢得用户的美誉。
(2)从复杂向简单的演进
对信息用户来说,他们关心的是如何快捷准确地实现自己信息获取目标,而不是采用什么技术开发。所以在采用先进技术的同时,将界面设计简单实用是关键。图书馆网站的设计要体现“技术在内、简便在外”的理念,让用户浏览网站就如同翻阅书籍一样简单,这样就会拉近网站与用户之间的距离。
(3)界面从规格统一化向个性化发展
有没有个性化定制的图书馆网站,是赢得用户关注的重点。对用户来说,所以图书馆界面非常相似,浏览到的信息几乎一样,很容易造成审美疲劳,产生厌倦心理。人性化的网站则提供自我定制功能,实现人性化特征和动态发展的信息服务体系,方便用户使用,提高数字资源的利用率。
(4)从静态向动态的转变
随着Web2.0技术在图书馆网站应用的不断深入,网站的互动功能也逐步增强,用户通过博客或者即时信息工具参与网站建设,时时地和图书馆员交流,给图书馆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将社会标签应用于图书馆网站建设后,能够建立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高度展示用户友好性的交互式信息服务。
三、社会标签在图书馆网站建设中的应用
网站建设中“加标签”看上去毫无规律可循,却是用户集体智慧的集合,建立个性化的分类规则,更能贴近用户需求。将平台上的资源按用户利用标签技术进行分类和标注,可以提高检索的查全率与查准率。社会标签在网站建设中的“书目检索”,“常见问题解答”,“参考咨询”和“学术博客”模块中应用前景广阔。
(1)厦门大学图书馆网站社会标签应用
厦门大学图书馆网站标签系统于2007年4月开发完成,开发的目的是将Web2.0技术应用于图书馆网站建设中,将用户添加标签的方式使读者参与到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中。用户登录厦门大学知识资源港后,点击“馆藏书刊检索”,在左下就是及时更新的热门标签排行。排行列表由十个最热门标签组成,这些标签均为用户收藏的;点击“更多”按钮后,用户可以进入所有标签列表页面,在“热门标签”按钮下会显示标签云图。点击任意一个标签,系统就会显示所有标记为该标签的书目列表。除此之外,网站还添加了使用标签的检索功能,能够帮助用户快速的找到某个标签。当需要将一本书加入到收藏时,在书目信息页面的右上角可以输入自己的标签信息,随后点击“保存”按钮,就实现了图书的标记和收藏。在管理自己的标签和收藏的书目,可以点击“我的收藏”链接,进入到“我的收藏”页面,进行已经收藏的书目和标签进行修改与增删。标签云图带给了用户强大的视觉冲击,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引起用户的注意,并富于艺术美感。一般来说,访问量高的、热门的标签可以设置为较大的字体和鲜艳的颜色,而访问量小的、冷门的标签 则可以设置的字体稍小,颜色稍淡。
(2)社会标签的规范应用
1.建立标注的提示机制,提高标签语言的规范性
每个用户的认知水平和使用目的均不同,用户在标注资源的过程往往是没有经过指导的,同时由于社会标签属于自然语言,且并没有被约束到某一个词汇范围内,因此会造成标签词汇的混杂,也就是所即使是内容相同的资源也可能被用户采用完全不相干的标签进行分别标注;相同的标签用在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也是很常见的,等等。这就是社会标签的歧义行和多义性的问题,此类信息长期积累的话,就会造成标注系统的大量冗余,标注精度降低。
2.统计用户标签数据,挖掘用户兴趣
用户标注的历史数据对图书馆网站的信息推送服务有很大帮助。将用户兴趣、偏好,结合用户兴趣模型的分类、围绕用户在资源上标注标签的次数、出现的特点、频率等信息,通过采用概率计算模型统计信息的规律,将这些规律转换成可计算的量。这些量就可以用来反映用户的偏好,同时可以通过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完成个性化推荐系统。用户标签数据挖掘能够更好地发现用户兴趣、发现新的知识、发现用户数据的转移、更好地推荐个性化标签。 与此同时,历史数据也决定着标签推荐质量。如果用户是新用户,没有历史标注记录,同时其他用户也没有标注过他要标注的资源,或是资源标注数据庞大但是各用户之间关系稀疏,或者几乎没有联系, 这样就无法构建近邻关系,得到恰当的推荐结果,从而出现冷启动或者数据稀疏的问题。
社会标签在某些商业网站的成功实践使其应用于图书馆网站变得更加容易并具有操作性。应用社会标签是图书馆在Web2.0 环境下做出的积极选择,会吸引更多的公众参与信息的组织、发现和共享。它将慢慢走进人们的视线,改变人们对信息的组织及获取方式。
参考文献:
[1]吴丹,王艳妮. 社会标签的规范性研究——学术论文标注[J]. 图书馆. 2012年1期:85-88.
[2]张海燕,孟祥武. 基于社会标签的推荐系统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年5期:103-106+111.
[3]冯倩然,吴丹. 社会标签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模式研究[J]. 图书馆工作研究. 2011年11月:88-92.
图书馆标语范文5
关键词:图书馆标准体系;理论依据;参照指标;建设基础
中图分类号:G250,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68/tsyqb.1003-6938.2016028
我国图书馆学界对构建图书馆标准体系的关注由来已久。早在1990年,黄宗忠教授就提出:“标准化是图书馆管理的一种重要方法,是实现图书馆现代化的一个基本前提。没有标准化,就没有图书馆的现代化和专业化。因此,图书馆标准是高速发展图书馆事业,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提高图书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一种重要手段。”
近年来,随着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各类图书馆及相关机构对于标准规范体系的构建工作得以深入推进。特别是2008年10月全国图书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设立以后,组织开展了大量建设工作,成效斐然。但是,通过文献调查发现,尽管图书馆标准化工作如火如荼,但很少有研究者对图书馆标准体系建设的理论依据、参照体系及其建设基础展开深入分析。显然,图书馆标准体系要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就必须将其构建于扎实的理论基础之上。基于这一认识,本文在对我国图书馆标准体系研究现状进行文献调查的基础上,旨在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视角,解读构建图书馆标准体系的理论依据,并对国外相关指标体系及其理念进行分析,进而考察图书馆标准规范化的基础,以期丰富学界对图书馆标准体系的理论认识,并为图书馆标准规范的制定提供理论参照。
1.我国图书馆标准体系构建的研究现状
我国研究者对图书馆标准体系的研究大致集中在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三个方面。
大量研究者对高校图书馆的标准化工作展开了研究。据邱均平等的研究,截至2014年9月,在CNKI和CSSCI两个数据库中,收录的高校图书馆标准化相关文献达368篇,这些研究大致集中在如下方面:一是对欧美日等国外高校图书馆标准的研究:二是从资源建设标准、服务标准、管理标准、技术标准等方面探讨了我国高校图书馆标准体系的构建问题。此外,张东华等对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与美国《高校图书馆标准》进行了比较研究。贾朝霞(2012)基于平衡计分卡理论分析了高校图书馆采访有效性评价标准。王荣分析了高校图书馆书目数据库的标准化建设工作。王伟S讨论了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标准问题。张惠君等评述了“CALIS重点学科网络资源导航库”标准与规范。彭一中等探讨了高校图书馆服务标准化问题。郭晶等考察了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能力标准与资质认证规范研究。
对于图书馆业务流程标准化的研究集中在文献编目等方面。早在1988年,方子丽就指出,国际编目在向标准化方向努力。杨玉麟(1989)曾对早期我国图书馆文献工作标准化的成果进行了介绍。陈成桂(2005)分析了网络信息资源编目问题。梁焰(2006)对我国在版编目的正负面影响进行了探讨。针对数字图书馆的标准与规范的建设框架问题,张晓琳等(2003)展开了系统论述,对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起到了引导作用。刘锦山(2001)对中国数字图书馆标准化工程建设进行了探析。李晟光[蚓(2006)对数字图书馆标准化的成本一收益进行了分析。
此外,刘兹恒等对照ISO和IFLA的图书馆标准体系,分析了其对我国图书馆标准化工作的启示。王世伟指出,着力于“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着力于“十三五”规划的制定、着力于“面向国际”战略的谋划是图书馆标准化工作的三个着力点。
2.图书馆标准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
2.1可能性:“客观知识”视角下的图书馆标准体系构建
英国哲学家Karl R.Popper提出的“三个世界”理论由于能够完整地回答图书馆何以可能标准化的问题,因此,可被视为图书馆走向标准化重要的理论依据。Popper指出,“世界一”是物理世界,“世界二”是精神世界,“世界三”则是客观的思想内容,特别指科学的因果思想以及技术作品的知识世界。其中,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相互影响,而“世界三”却自成一体,是一个完全独立自主的世界。Popper认为,每一本书都是客观知识凝结,无论这种知识是真是假、有用或无用、有读者阅读或没读者阅读。
自“三个世界”理论产生后,图情学领域不断有新的研究出现丰富其内容。Bertram Brookes所提出的“知识观”是其中最重要的成果之一。Brookes提出,Popper的“世界三”必须延伸到信息。他认为,“世界三”中的客观知识即为记录、语言、艺术、科学、技术等文化类思想产品,信息科学(InformMion Science)的根是客观的知识理论,而不是主观的知识理论。Brookes进一步指出,自然科学家和工程师开拓第一世界,而将他们的成果记录于“世界三”:社会科学家和人文学家的研究,属于“世界二”,通过与世界一的相互作用,而将其记录存留于“世界三”:图书馆和信息服务职业的从业者的工具则是收集和组织“世界三”的记录,相关理论则研究“世界二”和“世界三”如何相互作用,使知识能够被更有效地利用。
显然,如果承认Popper所述的“客观的知识世界”的存在,那么图书馆的职业活动就可被视为客观知识的收集、整理、贮存及提供利用等活动。通过Brookes的界定,可以清晰地看出,由于图书馆及相关信息服务行业职业活动的主要对象是“客观知识”,因此,构建图书馆标准体系是完全可能的。
2.2必要性:“五定律”视角下的图书馆标准体系构建
既然图书馆标准体系的构建因“客观知识”而具备完全的可能性,则进而需要回答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构建图书馆标准体系有何必要?
由印度图书馆学家S.R.Ranganmhan提出的“图书馆学五定律”(Five Laws of Library Science),被誉为对图书馆职业的最简洁表述。五定律的主要内容包括:书为利用(books are for use),读者有其书(every readerhisbook),书有其读者(everybookits reader)。节省读者时间(save the time of the reader),图书馆是一个成长的有机体(library is a growing organism)。无疑,Ranganathan描述了图书馆的理想面。然而,在现实中,达成这五个定律殊非易事。我国台湾图书馆学家何光国指出,现实中的图书馆职业实践常常可以描述为:书是为归集而非利用,有些读者不得其书,有些书在书架上收集尘埃,浪费读者和馆员时间,图书馆是一个成长的旧货仓库。Jesse Shera也指出,世界上再完善的图书馆,恐怕也无法完全达到Ranganathan所列举的五项标准,尤其是其中第二律和第三律。
不难看出,把图书馆的理想面转化为现实面,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其中,馆藏资源难以被用户充分利用是制约图书馆由理想面转化为现实面的主要障碍。实现管理过程与馆藏资源的标准化、统一性,是构建图书馆标准体系的基本目的。通过标准规范体系的构建,有效提高馆藏资源的可获取性,显然是连接图书馆理想面与现实面的桥梁。从这个意义上说,要达成图书馆的职业目标,跨越从理想面到现实面的鸿沟,就必须构建完善的图书馆标准体系。在网络化、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这一体系的构建显得尤为紧迫。
2.3现实性:“社会认识论”视角下的图书馆标准体系构建
当代图书馆职业面对的最大现实是,无处不在的网络及其承载的数字化资源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面对这一现实,图书馆职业正在经历一场嬗变。
“社会认识论”的创立者、美国学者Jesse H Shera认为,图书馆专业馆员的责任是将世界上最佳著作交给最需要它的读者。从Shera的视角看,读者与馆藏资源之间存在着鸿沟,必须依靠图书馆这座桥才能结合在一起。我国台湾图书馆学家沈宝环基于Shera的理论,提出两点重要认识:其一,信息资源与读者之间,无需馆员这一中介也能结合。无疑,这一观念导致图书馆应走向开架;其二,馆员要想在信息资源之间扮演中介的角色,则须具备一定知识水平并洞悉读者所需。早在因特网尚不够普及的1994年就有学者指出,熟悉网上检索的读者,实际上不再需要图书馆和馆员作中介而取得所需信息。然而,即使在网络广为普及的今天,只要图书馆赖以生存的记录仍然存在,图书馆就仍然存在着勃勃生机,只是信息资源(至少部分地)从有形走向无形,信息服务(至少部分地)从面对面走向远程化、虚拟化。正是基于这一状况,与网络资源之间的有效对接已成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展望未来,图书馆作为社会信息交流系统中的一部分,主动走向标准化,从而自觉地服从于整个社会信息交流系统的规制,这将不仅是图书馆职业价值在信息时代的基本体现,甚至直接关乎图书馆职业存亡。
我国台湾学者何光国对网络时代的图书馆在社会信息交流系统中的新角色进行了深入分析。他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面对社会信息化程度日益加深的社会现实,图书馆是否能保持生机,则要看它们是否能够像过去数千年一样,机灵地、紧紧地随着信息记录形式及使用方法的变迁,而即时相应更易。这便是图书馆亘古不变的生存大道理和哲学根本。同时,何光国还基于对信息社会背景下“新经济”的观察,提出图书馆今后企业和服务发展的指南:资讯本体二值化、资讯载体多元化、资讯内容密集化、资讯组织自动化、资讯需求个别化、资讯服务专业化、资讯供应商业化、资讯沟通双向化、资讯传输宇宙化、资讯资源国际化。基于上述分析,何光国指出,“在21世纪‘数位化资讯社会’里,资讯将全盘‘数位化’,‘纪录’的格式也必须趋向统一……现代的图书馆是毛毛虫,21世纪后半世纪的‘图书馆’将会是一只美丽万千的蝴蝶”。无疑,图书馆业务走向标准化,正是对数字化时代“机灵”地顺应。
总之,从理论视角来审视,构建图书馆标准体系兼具可能性、必要性和现实性。在“数字图书馆”甚嚣尘上的今天,图书馆的标准化趋向更显得紧迫。何光国认为,数位化资讯传送和收受的各种软硬件设计规格统一,数位化资讯传送、检索和使用格式标准统一,数位化资讯编目分类品质管理统一集中,数位化资讯编目分类应采用统一标准等9个方面是“虚拟图书馆”的生存条件和必经之路。显然,这些问题都与图书馆标准化息息相关。
3.图书馆标准体系的参照指标及其理念
自20世纪末以来,我国图书馆界针对图书馆业务活动,起草了一系列标准、规范,初步形成了一个既与国际接轨,又具有中国特色的图书馆标准规范框架。整体而言,我国图书馆相关标准文件从内容上借鉴国外规范文本,努力体现国际图书馆界相关标准规范的理念。
3.1ISO系列标准及其理念
从一定程度上说,我国图书馆的标准规范工作源自1978年我国恢复ISO成员国资格。自1979年全国信息与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原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以来,我国图书馆工作者参照国际标准,制定了大量规范文件,这些文件从不同角度体现了ISO相关标准的理念。
(1)ISO 11620:1998及ISO 11620:1998/Amd,1:2003。ISO 1 1620:1998及ISO 1 1620:1998/Amd,1:2003即图书馆绩效指标(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Library performance indicators)(第1版,1998年4月)和图书馆绩效指标补充本(Information andDocumentation-Librar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AMENDMENT 1:Additional performance indicators for libraries)(补充本第1版,2003年7月)。这一指标的基本理念在两方面:一是比照图书馆自身的任务、目的和目标,对其服务及相关活动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进行评估:二是通过过程性评估,促进图书馆业务流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最终实现图书馆之间的比较。
(2)ISO/TR 20983:2003。ISO/TR 20983:2003即电子图书馆服务绩效指标(Performance indicators for electronic library services)(第1版,2003年11月)。其核心理念是基于“成长性”评估,证明图书馆价值并促进馆际比较。具体评估策略是通过对单个图书馆不同年度绩效数据的比较,发现图书馆历年以来业务量与业务结构的变化,从而识别其图书馆的“成长性”,并据此做出管理决策。
(3)ISO 2789:2006。ISO 2789:2006即国际图书馆统计(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International library statistics)(2006年9月第4版)。这一指标体系所体现的最重要理念是经过标准化的图书馆业务活动与其他相似机构之间是类似的,通过对标准化的图书馆业务流程的全程监控,并通过图书馆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比较,可以有效评估图书馆业务活动的价值与效益。
3.2GB/T 19580-2012及在图书馆标准化中的应用
除ISO标准外,我国图书馆界还积极参照更大适用范围的标准规范文本,努力提高图书馆工作效益。近年来,卓越绩效评估工作已得到图书馆界的一定重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GB/T 19580-2012)是由国家质检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管理会,属我国国家标准。这是一个适用于各类组织机构进行评估的准则。2013年,东莞图书馆在东莞市卓越绩效评估中获得一等奖,首开我国公共文化机构展开卓越绩效评估的先河。
卓越绩效评估的整体架构包括“两个三角”和“七大模块”。两个三角即“驱动三角”――领导、战略、顾客与服务对象和“从动三角”――资源、过程、结果。七大模块指领导力与组织架构、战略目标的设定与实施、服务对象的界定与业务活动的展开、资源的整合与协调、价值创造过程、其支撑系统、绩效测量与知识管理、结果评估与反馈机制。这一评估可被用来作为业务工作改进工具、管理水平提升工具和服务绩效衡量工具。
从图书馆标准体系建设的角度来看,卓越绩效评估体现了如下基本理念:用户需求导向,实现发展战略标准化;关注价值创造,追求绩效输出标准化;优化管理过程,促进业务流程标准化。卓越绩效评估所体现的核心价值观对于图书馆标准体系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具体包括:正确的发展方向和组织文化,顾客驱动,强调组织和个人的学习,重视员工和合作伙伴,快速反应和适度灵活,关注未来,促进创新,基于事实展开管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与公民义务,关注结果和创造价值等。
3.3国际图书馆界质量管理项目的主要理念
图书馆质量管理项目着眼点在于对图书馆的服务行为和服务效益进行评估,这些项目所体现的理念对于构建图书馆服务标准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1)LIBECON。LIBECON即国际图书馆管理研究项目(International Library Economics Research Study)。这一项目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法国国际公共财经研究院(the Institute of Public Finance)、欧盟委员会、国际图联(IFLA)等机构发起的。其主要目标是建成一个定标比超的工具,通过为决策者提供数据信息支撑,促使全球化层面的图书馆行业政策的形成。贯穿于LIBECON的核心理念是基于对图书馆事业运行成本的分析,考察图书馆事业的社会价值。
(2)LibQUAL+。LibQUAL+系统是由美国研究图书馆学会(ARL)为美国及国际图书馆界提供的统计及评估图书馆服务质量的一整套在线服务。其核心理念是基于读者角度而展开图书馆的业务活动。具体而言,这一系统通过征求、跟踪、了解读者对图书馆质量的意见,进而将这些意见转化为开展业务活动的具体依据。
(3)SCONUL。SCONUL(Society of CoHege,Na tional and University Libraries)由英国和爱尔兰的大学图书馆共同组成。这一平台主要提供图书馆绩效测评数据、工具及测量技术。其核心理念是基于对电子资源的全面评估,有效支撑学术研究,实现大学图书馆的职业价值。
(4)LISU。LISU(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atistic Unit)是一个重要的图书馆服务研究机构,一直致力于为英联邦相关国家提供相关统计信息。LISU的核心理念是通过基于绩效评估,形成独立的“第三方”建议,以便为图书馆职业针对文化和学术研究开展活动提供管理支撑。
(5)COUNTERoCOUNTER(Counting Online Usage of Network Electronics Resources)即网络电子资源在线利用统计项目。这一项目由一家注册于英国的公司――COUNTER Online Metric负责运营管理。其基本理念是通过设立标准,促进采用统一的、可靠的和兼容的方法来记录和报告在线利用统计,从而为图书馆员、出版商和中间服务商服务。
3.4IFLA相关标准的理念与启示
IFLA(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 sociations and Institutions)作为当前最大的图书馆行业性国际组织,在图书馆标准体系的构建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迄今为止,IFLA及其各分支机构已出台了大量标准规范文本,得到了世界各国图书馆界的普遍应用。2012年,IFLA成立了标准化委员会(Committee on Standards),作为6个战略计划中的1个,全面协调IFLA内部和外部的标准化工作,同时也支持各个专业部,尤其是专业组的标准化工作,标志着IFLA图书馆标准化工作迈向一个新的台阶。这些标准涉及技术、服务、流程等多个方面。如,1996年,IFLA学术和研究图书馆专业组颁布《学术图书馆绩效评估国际指南》(Measuring Quality: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for oerformance measurement in academic libraries)。该指标体系重心在以用户为导向的指标上,包括:有效性、文献传递、馆藏利用、采访速度、图书加工处理速度、馆际互借速度以及用户满意度等。该指南所体现的基本理念包括:图书馆职业活动质量评估应该具有可比性,优质的图书馆业务活动就是要用最合理的工作成本获得可靠的业绩。
4.我国图书馆标准体系建设的基础
4.1社会基础
21世纪以来,社会信息化程度日益加深,经济、政治、文化等诸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地变迁。在信息资源日益上升为重要战略资源的背景下,作为专业信息服务机构的公共图书馆需要比其他行业更迅捷地适应数字化、网络化的社会环境。无论从硬件环境还是软件条件看,信息资源赖以传播的网络都是一个高度标准化、规范化的体系。作为信息资源的存贮者和提供者,图书馆无疑需要自觉实现标准化、规范化,以便能接入整个社会的信息交流系统之中。
4.2政策基础
自2012年起,我国政府实施的“三馆”免费开放政策已经使数以亿计的民众受益。然而,图书馆职业的从业者必须意识到,作为政府支撑的公益性文化服务部门,公共图书馆只有不断地向社会证明自己的效益与价值,方能得到社会源源不断的支持。从长远来看,公共资源必将(也只能)向能产生最大社会效益的部门集中。构建图书馆标准体系的一个目的,是把图书馆置入社会效益评估的整体环境之中,以便实现图书馆与其他机构之间效益的实质性比较。只有通过这种跨部门的比较,图书馆才能向全社会证明自身的效益,而只有充分地证明了自身的效益,图书馆才能得到持久而强劲的支持。
4.3职业基础
知识组织整理方法是图书馆学最富有生命力和动态性的领域之一。从杜威十进分类法开始,现代意义上的分类体系已历经一个多世纪而不衰,并在数字化的时代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图书馆学家Richmond曾乐观地预言,“在已有的分类法、参照系统、索引、叙词表等技术之外,我们完全有可能增添处理更难问题的更复杂的方法”。不难看出。知识整序是图书馆职业的核心业务,而这一业务正是基于一整套标准化、规范化的体系而展开的。
4.4方法论基础
著名标准化专家李春田把标准化的方法论基础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目标导向。即标准化是先有目标并且以目标为先导,引领标准化全过程。目标导向是标准化方法论的一块重要基石。在图书馆标准体系构建中,所涉及的环节、部门都分别承担着为确保总目标实现的分目标,从而形成图书馆业务活动的高度组织性和整体效能;二是系统分析。在构建图书馆标准体系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决策和执行的反复交替。诸如分析服务对象、确定总目标、明确相关要素、分析要素之间以及要素与整体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目标分解、对标准规范体系的评审、直到标准规范体系的验收;三是整体协调。标准规范体系及其影响因素是一个整体,要仔细分析和确定它的内部和外部因素的性质和作用。这就要求图书馆业务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放到系统中加以考察和调整,都必须符合系统整体的要求。所谓整体协调,简单地说,就是为实现最佳整体目标而优化业务流程,根据总目标的要求同时相互协调。整体协调是构建图书馆标准体系过程中最难的工作,同时也是最具特色、最有价值的工作。可以说整体协调是创造价值的活动,是图书馆规范标准体系之所以能获得最佳整体效益的内在根据。
图书馆标语范文6
【关键词】 仙台病毒载体;树突状细胞;蛋白质组
【Abstract】 AIM: To investigate the protein changes in immature dendritic cells (DC) infected with sendai virus vector. METHODS: The total cellular proteins were collected and determined in the immature DC infected with sendai virus vector and the control ones uninfected with it. They were separated using 2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 (2DE) and visualized by silver staining. Digital images were analyzed by PDQuest software. Th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protein spots were picked and digested in gel, followed by identification with peptide mass fingerprinting (PMF) using MALDITOF MS. RESULTS: More than 40 protein spots disappeared in 2DE of the treated group. Among them 5 protein spots that were apparently not expressed were identified by PMF. CONCLUSION: Protein expression decreased in DC infected with sendai virus vector.
【Keywords】 sendai virus vector; dendritic cell; proteomic
【摘要】 目的:研究仙台病毒载体对未成熟树突状细胞(DC)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方法:提取转染仙台病毒载体的树突状细胞和对照细胞的总蛋白,定量. 双向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质组分,胶体银染显色,PDQuest进行图像分析后选取差异点,胶内酶解后MALDITOF MS进行肽指纹图谱鉴定. 结果:图像分析结果显示,处理组2DE图缺少了40个以上的蛋白点,对其中明显没有表达的5个蛋白点进行了鉴定. 结论:仙台病毒载体感染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可引起蛋白表达的减少.
【关键词】 仙台病毒载体;树突状细胞;蛋白质组
0引言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功实施,各国科学家将生命科学的战略重点转到以阐明人类基因组整体功能为目标的功能基因组学上. 蛋白质作为生命活动的“执行者”,自然成为新的研究焦点. 以二维电泳(2DE)为核心的蛋白分离技术和以质谱方法为主的蛋白质鉴定技术等技术体系已基本成熟. 树突状细胞(DC)是至今发现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在国内外都已将其作为肿瘤疫苗应用于基因治疗. 仙台病毒载体是细胞质型RNA载体,对各种动物细胞有较高的感染效率;它本身不进入细胞核内,在细胞质中进行基因表达;在理论上不存在改变细胞核内染色体的危险性,与以往的载体相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我们通过蛋白质组学方法来研究仙台病毒感染树突状细胞后蛋白表达变化,为联合运用树突状细胞和仙台病毒进行基因治疗方案的设计提供了实验依据.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C57BL/6小鼠,6~8周龄,雌性,由日本SLC株式公司培育. IPG胶条购于Amersham Pharmacia Biotech (Uppsala, Sweden),trypsin(测序级)购于Promega (Madison, WI, USA), CHAPS,DTT,TEMED,BIS购于BIORAD,TFA购于Sigma,其余试剂采用国产分析纯.
1.2方法参照文献[1]方法培养C57BL/6小鼠来源的DC. 小鼠骨髓细胞,在含IL4 25 U/mL,GMCSF 250 U/mL的1640培养基中于37℃的CO2培养箱培养,第4日更换一半培养基,第7日回收细胞. 每1×106细胞加100 μL 1640培养基,感染仙台病毒(感染重数,multiply of infection, moi=40),37℃ 1 h,收集细胞. 用醋酸镁缓冲液冲洗收集到的细胞数次,参照文献[2]方法提取蛋白,并测定蛋白浓度,样品于-70℃冻存备用. 双向电泳参照Amersham公司技术手册,18 cm pH 3~10胶条,上样体积350 μL,上样量100 μg,一向等电聚焦设置50 V 12 h;500 V 1 h;1000 V 1 h;4000 V 1 h;6000 V 1 h;8000 V 10 h. 胶条分别在含10 g/L DTT和40 g/L IAA的平衡液(50 mmol/L TrisHCl pH 8.8,6 mol/L 尿素、300 g/L甘油、20 g/L SDS)中平衡15 min后进行第二向SDSPAGE电泳,300 g/L的丙烯酰胺,银染法检测蛋白. 重复3次.
染色后的双向电泳凝胶照相后用PDQuest软件(BioRad Laboratories, Hercules,CA)进行图像分析. 包括确定蛋白点的分子量、等电点和斑点匹配,切取重复性较好的差异蛋白点,经过脱色、胰酶酶解、浓缩后进行质谱分析. 取1 μL样品于点样盘,加入等体积基质,室温干燥后用带有PerSeptive Biosystem MALDITOF VoyagerDE RP Biospectrometry工作站(Applied Biosystems, Framingham, MA)的MALDITOF MS分析. 所得肽指纹图谱用SWISSPROT.2005.01.06和NCBInr.2005.01.06数据库进行搜索.
2结果
仙台病毒感染未成熟DC后双向电泳图谱有差(图1). 与对照(未成熟DC全蛋白2DE图谱)比较,通过PDQuest软件分析发现,感染后的DC蛋白斑点明显减少,达40个以上. 蛋白质分子质量在Mr (3.0~6.6)×104,pI值主要分布于5.5~9.2间. 对其中明显未表达的5个蛋白点作MALDITOF MS分析,得到图2. 通过数据库搜索,结合2DE图谱上相应蛋白质的分子量、pI值,确定它们分别为小鼠钙粒蛋白B,磷酸丙糖异构酶,乳酸脱氢酶C链,钙磷脂结合蛋白Ⅰ和白细胞介素11受体β链(表1).
图1未成熟DC(A)和仙台病毒载体转染后的DC(B)的双向电泳图(略)
3讨论
钙粒蛋白B参与翻译后调控,目前有关其功能的研究报道甚少. 钙粒蛋白家族与一些肿瘤的发展相关,而且主要存在于胞浆中. 磷酸丙糖异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 其功能是在糖酵解代谢途径中催化磷酸二羟丙酮与3磷酸甘油醛之间的相互转化,并在光合作用、糖异生等代谢途径中也催化同一反应. 已有大量的原细菌、真细菌和真核生物TIM 的研究报导.
表1仙台病毒载体转染未成熟DC后差异蛋白鉴定结果(略)
乳酸脱氢酶也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 其功能是在乳酸发酵过程中使丙酮酸还原成乳酸. 钙磷脂结合蛋白Ⅰ是钙磷脂结合蛋白超家族中的成员,作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的底物, 通过阻断mRNA的合成而抑制磷脂酶A2的表达. 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并在多种肿瘤发生早期出现表达水平的改变,尽管目前具体的机制还不清楚,但它为研究肿瘤的发生、发展、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了新的线索. 白细胞介素11 由骨髓基质细胞产生,分子质量约为Mr 2.3×104,是造血微环境中一个多功能的调节因子. 其受体是一种膜蛋白.
上述5种蛋白在仙台病毒载体感染后的DC中明显没有表达,而通过细胞因子诱导的未成熟DC中许多蛋白表达是明显上调的[3],包佳玲等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人源DC也发现有4种蛋白是明显上调的[4]. 这可能是因为仙台病毒的的遗传物质是RNA,只在细胞质中表达,因此抑制了存在于细胞质中的蛋白表达. 我们用敲出了仙台病毒复制序列后来感染未成熟DC的蛋白分析中也证实了这一点,以后将陆续报道. 最近,Sandra等[5]也发现用不同的细胞因子诱导DC,其蛋白表达差异很大.
图2蛋白点2(A),3(B)和5(C)的肽指纹图谱(略)
致谢日本九州大学张玲博士对本实验细胞培养部分提供了大力帮助,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 蔡莉,惠延年,王琳,等. TGFβ2对树突状细胞表型和功能的影响[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3, 24(13):1156-1158.
[2] Zhang PB, Kohji Y, Yoich A, et al. Proteomic Studies of Isoforms of the P25 Component of Bombyx mori Fibroin [J]. Biosc, Biotechno, Biochem, 2005, 69(11):2086-2093.
[3] Tang Z, Saltzman A. Understanding human dendritic cell biology through gene profiling[J]. Inflamm Res, 2004, 53:424-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