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子老师和四个学生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桃子老师和四个学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桃子老师和四个学生

桃子老师和四个学生范文1

教师要完成教学任务,离不开教材,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所以我认为,要创造高效数学课堂,必须要把握好教材,处理好教材和教学的关系,才能创造出优质高效的课堂。

1处理好教材的呈现形式与再现形式的关系

作为老师,对于教材这个词并不陌生。但要运用教材教好学生,并不是每个教师都胸有成竹的事情。我们当教师的,经常有这样那样的听课机会,我们听课后,都会有这样的感觉,某某老师上得特别好,在他(她)的引导下,顺着他(她)指引的阶梯,问题一步步迎刃而解。学生在课堂中兴趣盎然,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的是乐趣和兴趣,不是老师叫我学,而是我要学,我想学。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令人羡慕的状况?如果你仔细思考,就不难发现,这些上课上得好的老师,他们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他们很好地处理了教材的呈现形式与教学中教材的再现形式。

所有的数学教材都是以一种静态的、相对固定的形式呈现信息,而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则必须经历数学发生、发展的动态过程,这是一对矛盾。因此,教师必须深入研读和挖掘教材,努力探索教材的数学内容本质和背后的数学思想方法。然后,教师再进行深度加工,将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进而促使学生在建构知识的同时,学会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分析、解决问题。比如,教学“求减数的实际问题”这个内容,教材的呈现形式是,大猴子在树上摘桃子,小猴子在树下,教材给的信息是:共摘了28个桃子,还剩下23个,小猴子吃了几个桃子?然后在这些信息的下面总结:原有的桃子减去剩下的桃子就等于吃去的桃子。如果哪个老师就按照教材的呈现内容照本宣科,学生不理解其中的数量关系,那么学生就只能死记硬背这个结论,碰到不一样的题目,学生就会糊里糊涂,不知道要选择什么样的计算方法才正确。这样的课堂就不能称之为优质高效的课堂。如果教师能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一步步设计好教学思路,在课堂中循循善诱,那么学生就会拾级而上,达到我们的教育教学目的。比如,关于这个内容的教学,我们可以从一年级最简单的看大数,分小数来进行我们的教学设计:当学生受到看大数分小数的影响,学生会很快地把原来有的桃子、吃去的桃子 、剩下的桃子这三个量填写到括号里,然后得出这样的结论:

原来有的桃子可以分成吃去的和剩下的两部分。吃去的桃子加剩下的桃子等于原来的桃子数;原来的桃子减去吃去的桃子等于剩下的桃子,原来的桃子减去剩下的桃子等于吃去的桃子。

经过这样的练习设计,教师在课堂上不用大费周章地去讲解,学生凭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就可以顺利地解决问题。而且通过这样的练习设计后,学生不仅弄清楚了原来有的桃子、吃去的桃子、 剩下的桃子三者之间的关系,懂得求什么量应该用什么方法解决。最重要的是,学生在这样的练习设计中学习到了学习的方法,懂得在以后的学习中,如果在碰到总分的问题,可以这样的去解决。这样的课堂,不仅能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还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堪称为优质高效课堂。

2要整体把握教材,明白知识点在小学阶段的地位和作用

处理好教材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之间 的关系。形成知识系统化。学生的学习是基于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自我建构,其原有的知识结构对新知的学习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组织得越好,就越利于保存和应用。特别是面对新的学习情境时,就越容易提取出来,以适应新知的学习。

而教材在呈现数学知识的时候,由于文本表达的局限性,这些结构关系往往被“隐藏”起来。对学生和不少教师来说,他们所看到的是零碎的显性知识。因此,“教材知识”要变为“教学内容”,还需要教师的“加工”。教师要研读教材,把握知识的体系;要研究学生,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根据教材知识的发展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选择和组织“结构化”知识,引导学生实现自我建构。

首先我们要注重知识深度,沟通前后知识的结构化联系。

无论是什么教学,首先要研究的肯定都是“教什么”的问题,即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学内容的选择。而要考虑这个问题首先要研究学生“头脑里已经有了什么”,也就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经验。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确定“怎么教”,即设计教学过程和选择教学策略。学生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绝不是孤立的存在,在前后的学段中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只有把握其前后发展的联系,研究其整个知识链的结构关系,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这一知识发展中每一阶段的教学目标。

其次我们要注重知识的广度,拓展横向知识的结构化联系。

数学这门学科,具有严密性、系统性的特点。具体教学中,我们教师往往忽略了这些知识的内在联系,常常采用较为单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这样的教法,虽然便于学生对某一数学知识形成较为成熟的知识点,但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正常的学习中,将数学知识串联起来,使孤立的、分散的、繁杂的知识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知识横向结构化。

桃子老师和四个学生范文2

为了有效增强小学数学新课导入的有效性,只要有合适的机会我就会结合一些社会调查进行新课导入,这样的新课导入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还可以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学习并不是那么枯燥。例如,在教学《统计》的时候,我事先组织学生对家里每周的开销进行简单统计。这个社会调查任务提出之后,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在家长的帮助下,经过一周的努力,很多学生都统计出了自家每周的开销。看着学生精心统计的数据,我让几名愿意把自家每周开销数据公布出来的学生公布了自己统计的数据。李明统计出家里每周的开销是527.5元;王华统计出家里每周的开销是1150.3元;刘辉统计出家里每周的开销是2200.7元;申光临统计出家里每周的开销是100元。看到大家公布出来的数据,各个家庭的周开销差距太大了。尤其是申光临家里的周开销更让学生们难以置信,他们不敢相信每周100元足够开销。面对这种质疑,申光临不好意思地说道:“我家里太穷了,父母早逝,现在只能跟着年迈的爷爷和奶奶生活,由于没有经济收入,所以一家人只能节俭着过日子。”听到他这样说学生们有点愕然了,没想到申光临家生活条件这样艰苦。看到此种情形,我说道“:事实上,同学们之前所进行的统计是在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今天我们就来好好学习新课《统计》。”在上述教学片断当中,我结合学生家庭的每周开销要求他们进行调查和统计,在统计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更由于申光临情况引起了大家的极大关注,激发了同学们的道德责任感。不仅如此还顺理成章的进行了新课导入,可谓是一举几得。

二、结合趣味游戏导入

由于小学生的年纪普遍较小,因此他们通常都会对一些游戏非常感兴趣。基于此种情况,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结合一些趣味游戏进行新课导入,受到了学生们的普遍欢迎。例如,在教学《认识分数》的时候,我是这样进行新课导入的。在课堂教学刚开始的时候,我说道:“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分桃子的游戏好不好?”听到我这样说,学生们异口同声的回答道:“好!”我接着说“:下面,请同学们不要说话,只可以用各自的掌声来表示每个人可以分得桃子的数量。”大家表示同意。于是我说道:“现在老师这里有四个桃子,要平均分给两位同学,那么每位同学可以分得几个桃子呢?”“啪、啪!”同学们快速的用两声掌声回答了问题“。现在老师这里有两个桃子,如果要平均分给两位同学,那么每位同学可以分得几个桃子呢?“”啪!”掌握依然响亮,同学们用掌声快速回答了我的提问。最后,我说道“:假如现在只有一个桃子,要平均分给两位同学,那么每个人可以分得多少桃子呢?”问题抛出之后,学生们这次回答的并没有那么快。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该如何回答。看到此种情形,我会心地说道:“事实上每个人可以分得半个,那么这半个用数字怎么表示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分数。请大家和我一起打开课本。”就这样,这次新课导入完美地完成了,学生们在接下来的时间学习积极性很高,很快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

三、结语

桃子老师和四个学生范文3

【摘 要】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教育专家的课精彩互动,教学艺术高超。他们在课堂中善于引导,恰当评价;个性的交流,睿智的对话;巧妙地疏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法指导,真正“授人以渔”。最终让学生在数学思考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获得快乐,实现“愉快教学”。

关键词 引导;评价;交流;主体地位;学法指导

小学数学课改轰轰烈烈地进行了十几年,新课改提倡的种种新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名师们的精彩课堂成了一线教师追随的标杆。2010年10月16日,我和本校的五位数学老师怀着激动的心情远赴厦门,观摩了教育专家吴正宪、许淑一等名师的示范课,并聆听了他们精彩的讲座。特别是吴正宪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无不让人由衷地赞叹,让我受益颇丰。吴正宪老师在课堂上,不仅是用数学的真谛来拨亮孩子们的心灵,更是用自己的爱心来感染孩子。她的课,知情交融,师生互动,充满了童趣、乐趣。四十分钟的数学课,像磁石一般吸引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把时空有限的课堂变为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无限空间。我细细品位她的课,有四点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

一、善于引导,恰当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可引导技术的好坏对于一节课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吴正宪就很善于引导,能有效利用课堂生成的资源,成就课堂的精彩。在吴老师的《解决问题》一课中,当她出示小猴摘桃的情境图时,问学生看到了什么?有位学生回答看到了猴子,还有位学生回答看到了桃子。当两个同学没能说出有用的数学信息时,她不是由着学生漫无目的,不着边际地说下去,而是立刻改变问题的问法:“孩子们,睁开你数学的眼睛看看,还看到了什么?”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便睁开了“数学的眼睛”顺利地说出有用的数学信息:弟弟采了4个桃子,哥哥比弟弟多采了3个桃子。这时,吴老师马上评价:“你不仅看到了桃和猴,还发现了重要的数学信息,会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你真是个会学习的孩子。”吴老师在她的讲座中也提到,教师的恰当评价很重要,你怎么评,学生就怎么走,你的评价反映了你的教育价值判断。

二、个性的交流,睿智的对话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课堂是活动的课堂,更是师生交往,交流互动的课堂。”在《解决问题》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刚开始还不会质疑提问的时候,吴老师反复提醒学生:“你问问他,为什么……”反复问几次以后,学生就慢慢学会了提问。如:当课进行到第二个环节时,出示题目:弟弟采了4个桃,哥哥比弟弟多采了3个,哥哥和弟弟一共采了多少个桃?”学生甲只列一个式子:4+7=11(个)。吴老师说:“会问话的站起来。”学生乙就问:“你的7怎么来的?”学生甲说:“我心里想的。”吴老师也故意搭腔:“对啊,我心里想着怎么不行啊?”学生乙接着质疑:“你没写出来,人家怎么知道?”吴老师抓住契机说:“这个问题问得好,数学是一种重要的语言,我们要让黄皮肤、白皮肤、黑皮肤、黑眼睛、蓝眼睛的人都看得懂,数学是全人类交流的工具。”简单的对话,学生学会了数学学习也要守规则。整节课吴老师除了引导学生学习质疑以外,没做任何的讲解,但学生学的似乎比老师讲解更明白。在吴老师引领下,课堂上展现出学生个性的对话,成就了课堂“生成”的精彩。

三、巧妙疏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吴正宪老师非常尊重每一位学生,她从不轻易否定孩子们的选择和判断,也不强迫他们去认同,始终让学生站在学习主人的位置上。她在讲例题“弟弟采了4个桃子,哥哥比弟弟多采了3个,他俩一共采了多少个?”有一个学生自始自终坚持他的列式:3+4=7(个)。他俩一共采了7个。面对这样一根筋的学生,吴老师此时此刻并没有放弃反而表扬他“不错,你能坚持自己的观点,我欣赏你。”这句评价语是在这个学生出现“一根筋”的时候说的。更可贵的是,吴老师说这句话的时候是真心的,没有一丁点儿讽刺的意思,听起来很受用。接着她向等于11的学生主动向他提问:“我问你,第第采了几个?”“一根筋”说:“3个。”向等于11的学生又问:“哥哥采了几个?”他说:“3加4等于7个。”再接着问:“那一共采了几个呢?”他大声地回答:“7个。”全场摇头,这下该怎么办?真是“一根筋”呀!我们为吴老师捏了一把汗,只见吴老师慈爱地笑着说,“你还7呢?”接着鼓励他在黑板的右上角画图,吴老师先画弟弟采的4个,问他:“哥哥画几个?”她抱起这孩子,鼓励他画画看,“一根筋”先给哥哥画了4个,吴老师追问到:“还要画几个?”他又画了3个。吴老师慈爱地问:“你给哥哥画了几个?”他说“7个。”“现在你能算出哥哥和弟弟一共采了几个?”这孩子说:“11个。7个表示哥哥采的,现在一看就知道他俩一共采的是4加7等于11个。”吴老师幽默地问他:“你还7不7了?”“一根筋”笑了,心服口服地说:“不7了。”全场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吴老师巧妙的疏导,终于引导孩子学会用画图的方式理解并会解决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在接下来的练习中,“一根筋”踊跃举手发言。我亲眼目睹一个理解力很差的孩子在她的引导下深刻理解了新知识,她真不愧是教育的艺术家啊!她用那真诚的爱心感染孩子们,贴近孩子们的心。她以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把学生推到自主学习的舞台上,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我想,她那慈爱的一笑和循循善诱的启发,那亲切的一抱对“一根筋”的影响将是无法估量的,对全班的孩子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因为在总结收获时,孩子们总说他们今天学得特别快乐,以前做应用题时,只是随便算一算,或者老师告诉他们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今天的学习让他们知道了原来学习数学是那么简单,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画画图,就解决了。

四、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真正“授人以渔”

俗话说:“给学生一条鱼,还不如教会他捕鱼的本领。”吴正宪老师就是这样实践她的教学课堂的。在课即将结束之时,吴老师引导学生回忆这堂课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学习过程:第一步:统观全局,了解情境中的情况;第二步:做出解题计划;第三步:实施计划,画图操作;第四步:回头看。这四个步骤就是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这个环节完成了对学习方法的整理内化过程,使得学生不但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学习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人以渔”。

总之,吴正宪老师让学生吃“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一节好的数学课就是要像专家的课那样教师要善于引导,精于评价,时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多倾听学生的声音,让学生敢于提问,敢于置疑,师生交流,生生互动,有效利用课堂生成的资源,成就课堂的精彩。让学生在数学思考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获得快乐,最终实现“愉快教学”。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2]贲有林.《小学教学参考》.中“名师网站”2005.2

桃子老师和四个学生范文4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效率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苏霍姆林斯基通过这句话强调了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了教师进行学习兴趣培养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才能很好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呢?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抛开小学生心理特点来说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只能是空谈。

一、巧妙的导入有利于引发学生兴趣

导入教学的必要性常常被小学数学老师所忽视。小学生因为年龄的因素在上课的前阶段往往会注意力不够集中,这个时候的激趣导入就能够起到很好地把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的作用并且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所以,精心设计导入语并用几分钟时间导入就能够保证课堂教学有了成功的一半。导入教学的方法有很多,但是不管怎样的导入教学都要注意导入与教学内容的相符合。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而言如果能够适当设置悬念,在课堂教学临结束时再解开效果应该更好一些。在教学“时g=路程÷速度”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我就用了“龟兔赛跑”的故事来作为教学导入。关于跑得快的兔子为什么会比赛失败的悬念一直到课堂教学临近的时候才解开,到这时同学们也终于明白了决定比赛胜利(时间)的要素有两个的道理。在这堂课上,同学们至始至终都保持高度的兴趣,注意力特别集中,教学效果自然也就有了保证。

二、多种方式的竞赛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的求胜欲望是很强烈的。这一点可以为我们老师好好利用的。如果我们数学老师能够巧用竞赛来调动学生不服输的劲头的话就可以做到活跃课堂气氛并最终达到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在临近课堂教学结束前的十分钟左右,我通常会安排一个当堂训练的环节。在这个环节里,我会根据这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几道题来巩固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待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后,我会安排同桌同学间的互改并且打出分数,然后再来评比哪位同学答得又快又好。通过这样的竞赛,我发现的学习兴趣就被调动起来了,课堂学习的效率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有时候,我也会根据同学的学习水平的不同进行合理分组,然后根据竞赛结果对小组进行综合的评价排名,通过这样的小组综合评定,小组内的传帮带就被较好地组织起来了。

三、巧妙的创设情境有利于诱发兴趣

对小学生而言,单纯的“为教而教”是很枯燥无味的。如果一味地强制灌输到头来只能是造成学生大面积的厌学,这样的话,小学数学的高效教学就成为一句空话了。要达成小学数学的高效教学就要学会善于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创设情境的时候如果能把教材中的知识点转换成生动的童话故事或寓言故事,这样的话,富有趣味问题情境就地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在教学“数的分成”的时候,我举了一个“朝三暮四”的成语故事,故事中宋国的那只猴子早上给四个桃子傍晚给三个桃子不高兴,反过来早上给三个桃子傍晚给四个桃子就高兴使原本沉闷的课堂顿时活跃起来。通过这个故事,小朋友们就在嘲笑猴子愚蠢的同时也牢牢掌握了这个知识点。

四、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兴趣

桃子老师和四个学生范文5

数学课,在很多孩子的印象中就是枯燥的计算,乏味的练习。它不象语文课那样有动人的故事情节可以陶冶情操,不象音乐课那样有悦耳的歌声使人身心愉悦,不象美术课那样有美丽的图画使人赏心悦目……那么如何使数学课也趣味横生,使学生发自内心的喜欢数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呢?关键还是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孩子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兴趣必然引起追求,而追求和研究就会导致对事物的深刻认识和理解。因此,我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努力激活学生思维,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来引领学生全员参与、激情投入,使小学生在偷悦、宽松、和谐的的氛围中接受知识。下面,就根据自己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谈几点“让数学课堂欢乐起来”的方法与体会。

用幽默激发兴趣,让数学课堂欢乐起来。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幽默语言,可使教师的讲课变得风趣诙谐、幽默睿智,使整个教学过程迭现,并能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轻松愉快的气氛。学生在这种气氛中,能更好地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知识,也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我在一年级教学认识大于号、小于号时,我用打比方的方法,编成这样的儿歌来教学:“样子像箭头,帮助比大小,开口对数大,尖头对数小。”从生动形象的比喻、朗朗上口的儿歌中,学生愉快而轻松地记住了大于号、小于号,了解了它们的特点和作用。教学中使用教学幽默、趣味,凝聚着教师创造性思维劳动的教学艺术,一个浅浅的微笑,一个简单的姿势动作,都可以折射出幽默之光来。一个具有幽默感的教师往往能使学生觉得他有力量,有魅力,从而得到无穷的乐趣,也让学生在愉快有趣的环境中获取知识。

用游戏激发兴趣,让数学课堂欢乐起来。儿童以游戏为生命,在数学教学中,把教学内容寓于游戏之中,变单调、重复、类同的数学知识为游戏活动,变静态的课堂教学为动态的数学活动,进而使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获取知识。在数学课上教师要有意识地设计形式多样、新颖有趣、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数学游戏情境来调动学生的内驱力。用游戏形式创造一个宽容、开放的学习环境,牢牢吸引学生注意力,不拘一格敲开学生智慧的大门,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在一年级“数字5的读写”教学时,授课前,我设计了“抢凳子”这一游戏来导入所学知识:5名学生围着4张椅子转,其他学生们唱歌,歌声停下来后,学生们奋力抢属于自己的座位,看谁的反应快,通过这个游戏,同学们直观的建立了数的概念,了解到“4比5少1,5比4多1”,既复习了上节课有关“4”的知识,又引发了学生们学习新课的兴趣,一举多得。在教学中常用的游戏有:给鱼接尾巴、对口令、找朋友、摘果子、夺红旗、猜一猜、送信、开火车、登上聪明塔等。

实践告诉我们,丰富多彩的游戏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能激励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其注意力和观察力都有明显的加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容易被调动起来。

用故事激发兴趣,让数学课堂欢乐起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故事来激发学生快乐学习的动机,使学生在乐中明理,在兴趣中学习,让教师的课堂教学达到快乐教学的目的。例如,我在教一年级解答“同学们排队做操,小红的左边有8个人,右边有6个人,一共有多少人?”这一题时,考虑到学生容易粗心,于是在他们解题之前,我先讲述了如下故事:王二毛赶着10头牛山上吃草,走了一会他骑上了一头牛,又数了数,前面5头,后面4头。数来数去就是9头牛,王二毛吓哭了。还有一头牛到哪里去了呢?请同学们帮王二毛找找吧!学生听完,都笑起来了,王二毛真粗心,他自己坐的哪一头牛没加进去。这样同学们再来解答类似的问题就不会再犯王二毛的错了。又如,教学“几和第几”,我讲了这样的故事:一天早上,一个小和尚一口气吃了3个馒头,当他吃完第三个馒头,打起嗝儿来,心想,早知道这个馒头能吃饱,起初那两个馒头就不该吃。同学们,你们评评看,小和尚的说法对吗?同学们听了都觉得很可笑,马上议论开了。有的说:“吃了3个馒头才饱的,前两个馒头不吃怎么能饱呢?”有的说:“如果只吃第3个馒头,那就只吃了一个馒头,不会饱。”同学们通过这个有趣的小故事,很轻松地明白了“几”和“第几”的联系和区别。

用谜语激发兴趣,让数学课堂欢乐起来。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乐于猜谜语,听故事,教学中如能紧密结合教材,运用谜语故事的形式组织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如:我在教学二年级《小时、分、秒、的认识》时,首先让学生猜这样一个谜语:“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却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然后又根据书本四幅插图,编出一个小朋友是如何爱惜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的故事。这样很自然地使学生认识了钟表、小时、分、秒,同时又及时地向学生进行了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学生学习情绪也自然高涨。

桃子老师和四个学生范文6

一、教师质疑——解读文本的引领

1、无惑时质疑,引领学生思考问题

学生学习往往呈被动状,如不能正确、有效地引领学生的学习、探究,课堂就不会有生趣,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也会被压制,因此教师的质疑就显得必要,我在《剪枝的学问》这篇课文的教授中就充分注意到了这点:

在学生读课文时,读到“满怀好奇”一词,我并非采取简单解释一下就让学生继续读文的方法,而是帮助学生理解这是一个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并提醒他们“课文中还有几个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请你们仔细听、认真想,看谁能把它们全部找出来。”这样学生便不再简单地读课文,而是带着老师的问题,自己思考着读,这便是教师质疑,让学生思考。同样的还有下面引领学生思考的质疑:

师:在第一节课时我们围绕题目提了“‘剪枝的学问’是什么的问题”,那么现在大家能不能看着这四个词语,也提几个问题,思考一下。于是学生在教师“质疑”下,思考问题了。教师在学生无惑时的质疑无疑就是促发学生思考的一级阶梯。

2、解惑时质疑,引领学生深入文本

引领学生的质疑不仅存在于“无惑”时,还出现在“解惑”时,解惑时的质疑可以引领学生进一步地加深对文本的

解读,深入文本。

在《剪枝的学问》教授过程顺利完成第一环节(满怀好奇:王大伯家树上结的桃子总是那么大、那么甜)后,我马上这样质疑:

师:王大伯家树上结的桃子总是那么大、那么甜,我满怀好奇地走进桃园后为什么又一脸疑惑呢?

(第二到第三环节:一脸疑惑——将信将疑)

师:看我一脸疑惑的样子,王大伯拿起了一根枝条,笑了笑,对我说了一翻话使我将信将疑,王大伯对我说了什么话,我为什么又“将信将疑”呢?

(第三到第四环节:将信将疑——又惊又喜)

师:读得真好,同学们,冬天过去了,春天到了——(出示第四自然段,配上画面和音乐)老师读文

师:为了看看我的愿望是否能成真,暑假里,我又一次走进王大伯的桃园,这时我是又惊又喜,为什么啊,我惊的是什么?喜的是什么?

通过教师在学生“解惑”时的质疑,学生不在文本原处停留,自然地向文本探索,从而走向文本的更深处。

二、学生质疑——解读文本的关键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于“质疑”也是,教师的质疑是解读文本的引领,那么学生自己的质疑,才是解读文本的关键。

《剪枝的学问》一课中,我给了学生充分的质疑空间,如:

师:在第一节课时我们围绕题目提了“‘剪枝的学问’是什么的问题”,那么现在大家能不能看着这四个词语(出示: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也提几个问题,思考一下

生:谁“满怀好奇”……?

生:“一脸疑惑”……些什么呢?

生:为什么要“将信将疑”……?……

学生对于老师的这种“要求”显得格外大方,问题不断,思考不断,这样学生便在“质疑”中慢慢深入文本,文本的解读也在继续……

师:你们还有什么疑惑的吗?

生:为什么要把这些好好的枝条剪掉呢?

生:为什么要剪掉粗壮的枝条呢?……

随着质疑的环环深入,文本的解读也在渐渐完成,这种完全把课堂交给学生的质疑,让学生更有兴趣去疑,去思,学起来才更有积极性,学生只有会想、会问,才能学得更好,所以,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通过自己“质疑”,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才是解读文本的关键,也是解读文本的又一级阶梯。

上一篇企业创新发展

下一篇专项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