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面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习方面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习方面

学习方面范文1

我认真学习,态度明确。作为一名学生,最重要的就是要把书读好。所以我上课专心听讲,课后及时完成作业并进行预习和复习。遇到问题时总是能及时向同学和老师请教,并善于总结经验,也尽自己的力去帮助别人。

大一时我早上坚持6点起床,和金星一起去教室背英语单词,下午上完课,休息一会,吃完饭,就去教室读书,读到10点才回去。一年下来,终于顺利通过了省计算机一级、二级考试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并获得了甲等奖学金。

大二时我和金兵经常一起读书,互相学习,经过努力获得了甲等奖学金和三好生的称号。

三年来的学习告诉我:只有奋斗不息才能进步,成功正是来源于勤奋+聪明才智。现在英语六级还未通过。但我想只要这学期肯努力、肯下工夫,就一定能通过。

自我评价范例

学习方面,我觉得大学生的首要任务还是学好文化知识,所以在学习上我踏踏实实,一点也不放松。我认为好的学习方法对学好知识很有帮助,所以在每次考试后,我都会总结一下学习经验。一份耕耘一分收获,每每看到自己可喜的成绩,我就会感叹只要你有决心,没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对于我们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光光学好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利用课余时间经常阅览计算机类的书籍,并参加了一些计算机水平的资格考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认为学习是学生的职业,这份职业同样需要有智慧、毅力和恒心。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我们只有不断汲取新知识,才不会落学习固然重要,一个人能力的培养也不容忽视。四年的大学生活给了我很多挑战自我的机会,如系学生会的竞选,院里组织的演讲比赛,文化艺术节的文艺汇演、英语演讲比赛等。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我结交了一些很好的朋友,学到了为人处事的方法,锻炼了自己的能力。这些经历使我明白有些事情如果尝试了,成功的机会就有一半,如果不去尝试,成功的几率只能为零。机会来临时,我们就要好好地把握住。

自我评价范例

三年来的学习告诉我:只有奋斗不息才能进步,成功正是来源于勤奋+聪明才智。现在英语六级还未通过。但我想只要这学期肯努力、肯下工夫,就一定能通过。

学习方面范文2

2.读一书,增一智。

3.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

4. 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

5.树不修,长不直;人不学,没知识。

6. 用宝珠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7. 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8.劳动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的指南。

9. 知识是智慧的火炬。

10.宝剑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

11. 茂盛的禾苗需要水分;成长的少年需要学习。

12.星星使天空绚烂夺目;知识使人增长才干。

13. 造烛求明,读书求理。

14. 粮食补身体,书籍丰富智慧。

15. 世界上三种东西最宝贵——知识、粮食和友谊。(缅甸谚语)

16.书籍备而不读如废纸。(英国谚语)

学习方面范文3

关键词: 语言综合应用能力英语听力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2007年教育部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教学要求》)。其中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可以看出,国家对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从以阅读为主转为以听说为主。《教学要求》同时提出,听说课程应主要基于计算机和网络,要特别重视对听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将《教学要求》与我国发展现状和各行业需求相结合来看,对大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培养应该是高校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大学英语教学与时代接轨、为社会服务的方向和出发点。

一、听力能力的培养目标

大学阶段的英语听力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这是我国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经过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与实践在听力方面应当选择达到的标准。一般要求是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具体内容如下:能听懂英语授课,能听懂日常英语谈话和一般性题材的讲座,能听懂语速较慢(每分钟130―150词)的英语广播和电视节目,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能运用基本的听力技巧。

二、课堂上听力能力的培养

以往教师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日常课堂教学,二是听力课的专门训练。但事实上在大学英语的授课阶段,两者加起来也只有每周4课时,学生的英语课堂学习时间有限。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听力课程的学时是周学时1课时,也就是说平均两周1次听力课,其余的每周3学时要用来进行英语精读、泛读、语法等方面的综合训练。

鉴于课时的限制,应该说要使学生听力水平很快提高是很困难的。尤其目前的状况是,在一般的省属高校中,大多数学生因为以前高中阶段是汉语授课,又没受过听力训练,到大学后难以适应英语授课方式,出现因为听不懂老师讲课而灰心丧气、成绩大幅度滑坡的现象。教师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尽快提高学生听力水平?

1.通过复述和英译汉的形式

教师让学生复述并翻译听到的句子是检验其是否理解和掌握所输入信息的有效途径,还可以使学生始终保持投入、认真的学习状态,有效提高其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很快提高听力水平。

2.通过听写形式

学生普遍存在的听力难题,即听到的信息相互干扰和抑制,导致前听后忘的结果。这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可以通过训练来改善。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由听写较短小的句子入手,由浅入深,从单句到段落,逐步训练学生的记忆能力和记录能力,从而提高其听力水平。

3.掌握听力技巧

(1)不能逐字逐句地听。遇到听不懂的词和句子不能停下来想,否则会出现漏听现象,也不能养成整体理解、细节推敲的习惯和方法。这是听力训练中最关键的一环,也是学生最容易碰到的问题。

(2)不能把听到的信息译成汉语,要养成用英语记忆、理解的习惯。

(3)不能光听不写。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动笔习惯,培养他们耳、脑、手同时活动的能力,并逐步掌握抓主要信息的方法。

(4)要学会推测、猜想。根据文章内容、上下文的衔接,对听不懂的地方进行正确推测。

三、英语听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在大学英语的实际教学中,课堂所占的学时并不多,因此学生在英语听力方面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使学生英语听力能力尽快提高的最有效途径。现在各大学的英语听力课程基本都实现了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教学模式,大量先进的信息技术被应用到英语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但目前这些技术在学生英语听力自主学习方面发挥的作用仍不尽如人意,学生和老师之间缺乏互动和有效监管,因此要想使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教学模式在英语听力能力的培养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以下几方面须得到教师的注意和重视。

1.为实施新教学模式而研制的网上教学系统应涵盖教学、学习、反馈、管理的完整过程,包括学生学习和自评、教师授课、教师在线辅导、对学生学习和教师辅导的监控管理等模块,能随时记录、了解、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教师的教学与辅导情况,体现交互性和多媒体性,易于操作。虽然教师鼓励和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但教师在其学习过程中监督者和主导者的作用不可动摇,只有按照教师的正确导向和要求去做,获得学习策略的指导,并在此过程中接受教师随时的监督和检查,学生才能确保高效、快捷地完成教学要求,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2.新的教学模式应体现英语教学实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有利于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尤其要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确立由来已久,但在英语学习中,尤其是听力训练中未被很好地贯彻。听力材料一方面由教师挑选,学生不感兴趣,硬着头皮去听,另一方面听力材料陈旧,难以与时代接轨,更与日常生活脱节。这些都是学生对听力不感兴趣的原因所在,也是“不以学生为中心”的具体表现。所以在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下,教师务必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实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强的听力材料供学生选择,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学习。

3.在完成《教学要求》中听力的一般要求、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层次的教学后,学校要组织或参加听力方面的统一考试,以对教学进行终结性评估。通过评估考试反映出来的各项指标,教师可以及时并有的放矢地调整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模式,以更好地为学生在听力方面的学习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四、结语

“教学模式的改变不仅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变化,而且是教学理念的转变,是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思想和实践,向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语言知识与技能,更注重培养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思想和实践的转变,也是向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导向的终身教育的转变”。高校英语教学在我国经济、文化、国际交流等领域都飞速发展的潮流下,也应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转变。

参考文献:

[1]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教育部,2007.

学习方面范文4

一、巧设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巧设悬念,使学生对某种知识产生一种急于了解的心理,这样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例如:在学习“合并同类项”一课时先给学生展示了一个问题:求代数式2x3-8x2y

+2+5x3+8x2y-7x3的值。其中(1)x=3,y=-2;(2)x=-7,y=-9.89。先让学生自己试着求出其解,并让他们说明自己的解法。这时笔者告诉学生:“其实老师有一种更简单的方法,这种解法要比同学们的解法好得多,快得多,并且不容易出错误,老师只需要仔细观察代数式就知道该题的结果是2。同学们:想知道老师是怎么做的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想!”于是学生在好奇和悬念中非常有兴趣地上完了这节课,从学生的课后反映看,这节课的效果非常好。给学生以悬念,让其产生学习的欲望,学生一定会想学、乐学、主动学。

二、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要使学生产生积极地感情,首先就要使学生对你所设置的问题有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而趣味性的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一种方法。如: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笔者出示课件:CCTV5播放北京奥运会在13日女子体操团体夺冠一刻的情境,并激励学生说:同学们,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中华民族值得记忆的时刻,中国运动员女子团体体操首次在奥运会上获得金牌,它体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中国的明天属于你们,你们准备好挑战了吗?学生兴奋起来了。适时地提出问题:那么同学们知道“CCTV5”表示什么吗?经常看电视的同学马上给出答案。学生兴高采烈。“BTV”、“WTO”呢?还有其他的吗?学生又举了许多例子。

笔者接着总结道:你们真不错,知识面这么广,那谁能告诉我,这些名称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呢?学生回答说:简单呗!笔者又总结说:的确是,语文可以这么做,我们数学也可以,而且更简单!信不信!听!就这样学生在浓烈的兴趣中学习了本节课的内容。

三、再现生活情境,优化课堂教学情绪,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强化数学教学的生活性、实用性,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要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在教学中,我们应力求联系生活进行教学,把数学与生活情景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熟悉的情景,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使数学贴近生活,学生就会体会到生活中充满数学,生活真有趣,学习真有趣,数学真有趣,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如:在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时,若用一些深奥难懂的数学语言,常常使学生听得云里雾里,犹如天书一般。且往往费尽唇舌,口干舌燥的解释、举例,部分学生也不一定能听懂。若把这些数学语言用一些鲜活的生活场面展示出来,不仅生动真实,而且费时不多,很容易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笔者在讲授这节课时,先让一个学生到前面来,从教室的门走到对面的墙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一个物体的运动;再让两个学生从门和墙壁相对而行,可同时走,可不同时走,中间相遇,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两个物体的运动以及同时、相向、相遇等数学语言。探讨求路程的方法:甲走路程+乙走路程=总路程。给出甲乙的速度和同行的时间,让学生列出式子,再由式子推导相遇问题的公式。接着再让学生演示相背而行、先行与后行、相遇与不相遇等待。整节课在学生的演示和讨论中进行,在情趣与理趣的交融中进行,让课堂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积极而热烈。再现了生活的情景,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四、进行情感交流,给予成功的满足,增强自主学习的信心

学习方面范文5

一、教学氛围要体现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在这个时空,应充满平等、民主、愉悦、和谐的气氛。这就要求教师不能板着面孔以示“师道尊严”,不能以知识传授者自居以示自己学识渊博;而要和颜悦色,充满爱意,平等交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这样才能畅通对话渠道,使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把教师当作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当作他们合作探究的伙伴。

二、教学方法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要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教师必须改革旧的教学方法。当代的青少年学生,他们的特点是科技知识、社会知识起点高,见识广,敢于探索,善于思考,好奇好胜,如果我们还是拘泥于“段意、中心、写作特点”三段论式的教学,是不可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的。怎样改革?

1.求变。教学方法不断变化,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否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受到压抑,对课堂学习就会感到厌倦。“世界上没有两粒相同的沙子”,文章更是这样。课文不同,教法当然应该变化。即便是最简单的朗读指导,也应富于变化:或者用不同的语速朗读(快读、慢读),或者用不同的音量朗读(默读、低声读、高声读),或者用不同的方式读(个人读、集体读、分角色读),或者用不同的语气语调读、不同的感情读,偶尔亦可尝试用方言来读。同篇文章用不同的读法,相信学生会兴趣大增。

2.求新。新颖的教学方法,能有效的激发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保持与发展旺盛的求知欲望。例如教学《伟人细胞》,教师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告知学生:读后将让学生扮演角色,进行对话,要以“记者”的身份对课文中的人物进行“采访”。学生听后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认真阅读,仔细揣摩人物说话的语气语调、神态表情,积极探求人物内心世界。通过活动,学生能较好地领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3.利用现代化的教育媒体。幻灯、投影、录象、缩影性资料、电脑化资料等,所呈现的教学内容具体、生动、形象地直接诉诸学生的感官,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有利于学生情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三、教学语言要能激起学生的求知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文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语言有吸引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做到形象化。形象化的语言“如同一条洁白的银线,牵引学生想象的风筝漫游”,能给学生提供鲜明的形象或诱发联想和想象。教师的教学语言还要做到生动有趣,幽默诙谐。例如教学新教材“名著推荐与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师设计了这样的导语:“有一位American boy,叫汤姆・索亚,有着惊险的生活经历,你愿意与他同行吗?”有了这种语言承载信息,能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唤起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的大脑保持兴奋状态。

学习方面范文6

【关键词】化学;学习;潜能

中学化学的重要内容是基础化学理论和基础元素化学,其特点是知识点较散,有些内容又很抽象,特别是高中化学更是如此,因而很多在初中对化学怀有浓厚学习兴趣的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后渐渐地失去了对化学的兴趣,因而,作为中学化学教师必须努力学习中学化学教学法,研究中学化学教学的独特的规律,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其中,学会并掌握在教学中激发学生质疑的技能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心理学认为:激发是使个体在某种内部和外部刺激的影响下,始终维持兴奋状态的心理过程。质疑即提出疑难问题。激发学生质疑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可以启发思维、发展智力;可以反馈评价,调控教师的教学;也可以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扩大思维广度,提高思维层次,但更重要的在于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思考。正如教育家克莱・P・贝德福特所说:"你一天可以为学生上一课。但是如果你用激发好奇心教他学习,他终生都会不断地学习"。作为中学化学教师,不仅要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好奇心,也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不断提出问题,教师更要认真地解决学生所提出的问题。那么,中学化学教师在教学中究竟应当怎样去培养和激发学生质疑的技能呢?

首先,教师应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养成经常设疑的习惯。

其一,应在教学过程的最佳处设疑。因为适当的目标设置能够唤起对象的多种需要如成就需要等并促使对象激发相应的动机。例如在讲授氢氧化铝的两性知识时,教师可以先演示Al(OH)3分别和HCl、NaOH反应的实验,然后设疑:为什么Al(OH)3既能和盐酸反应又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呢?氢氧化钠究竟是酸还是碱呢?接下来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兴趣能较好地得到激发,并促使学生去认真地研读教材。

其二,应在重点、难点处设疑。教学内容能否成功地传授给学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本节内容重点、难点的把握。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往往在备课时就非常注意对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的选择,而在重点、难点的教学上恰当的设疑则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当然,教师此时所提的问题也应当是经过周密考虑并能被学生充分理解的。例如,《摩尔》一节的教学重点之一是"物质的量"这一概念,教师可以在讲授了物质的量这一概念后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物质的量和物质的质量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又如"电子云"的教学是《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一节中的一个难点,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教师应在此不断对学生提出问题,耐心讲解问题,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对教材中重点、难点问题的释疑,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启发诱导的方式进行:可以从联系旧知识入手进行启发;可以增设同类,对比启发;可以指导读书,让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也可以从直观进行启发;同时,仔细把握教材内在逻辑关系,逐步提问引导也是重要的一环。教学实践已充分证明,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激活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

其三,应在关键处设疑。众所周知,中学化学教学中注意提高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效率是极为重要的,在关键处设疑不仅能起到对教学内容的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能激发并维持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重点、难点是关键处,内容与内容之间的过渡是关键处,一节课上学生最疲劳时也是关键处,由于学习内容的抽象性而使学生感到乏味时更是关键处,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用自己敏锐的眼光捕捉学生心灵的信息,巧妙设疑、及时设疑,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质疑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四,教师在设疑时应注意恰当地组织问题,人为增加问题的不一致性,从而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作用。

其次,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质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设疑,其另一作用在于让学生学会质疑。"给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并耐心予以解答,并应以不同的方式肯定并鼓励学生质疑,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因为学生是否具有适宜的充分的自信,是影响其活动积极性和效果的必要条件。教师应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提问意识,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应引导学生特别注意对关键词的理解。具体来说,就是在讲解新课时要鼓励学生敢于追问;在知识的上下联系比较中要敢于反应;在总结知识时还要不断追问。例如在讲授硝酸的实验室制法时,可以让学生思考可否用NaCl和浓硫酸共热的方法制硝酸,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硝酸制法和性质的理解,同时也复习了浓硫酸的性质。在教学中对于不同视角的问题应引导学生善于用不同的方式给于解决。主要有因果法、反问法、推广法、比较法、极端法、转化法、推理验证法、变化法等等。

教师激发学生质疑的另一途径便是善于逼着学生提问题,有经验的教师往往经常在课堂上讲解某个学生在课外的提问或是直接鼓励学生自己来讲,并对经常提问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表扬或奖励。例如赞扬问题提的巧妙、提的深刻,或是赠书给某个学生,这些方法都能在其他学生身上引起震动,因为好胜心是每个学生的天性。这样长期坚持,必定会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为了达到逼学生提问,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中不要把一切问题都讲出来,让学生有问题可提。

2.发现和提出问题要有个过程,切不可心急,欲速则不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