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艺术节标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艺术节标语范文1
首先,善于新闻故事化。创作电视节目,要善于将主题事实化,事实故事化,故事人物化,要用讲故事的方法来创作。
新闻故事化,就是要用故事化的事实说话,要尽可能地寻找新闻事件中蕴含的戏剧性或含有幽默感的情节和细节。曾获普利策新闻奖的美国记者富兰克林说:“用故事化手法写新闻,就是采用对话、描写、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凸现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他虽然讲的是报纸的故事化新闻的写法,但对于电视新闻类节目同样适用。
故事化的电视新闻,抓住了人们的收视心理,满足了受众的收视需求,不仅增强了电视新闻节目的亲近性和可视性,还增强了电视新闻节目的可信性,强化了社会宣传效果。
其次,善于使用现代化的电视手段。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视的特技手段越来越多,我们要善于利用各种特技手段来完善新闻节目的表现形式。
电视片《张家父子的追求》在表现手法上就有着新的突破。片中多次让两个不同时空的画面同时出现在一个屏幕上,这种平行蒙太奇的表现手法,极大拓展了电视新闻作品的表现空间,可以让观众同时关注到两个同时发生的新闻事件。另外,两个不同时空画面碰撞所产生的新的视觉效果,对观众来说有着很强的冲击力和震撼力。
音乐、字幕、动画等各种特技手段,都可以为新闻作品增光添彩。
再次,要善于巧设情节。电视新闻作品的情节不像故事片那样是虚构出来的,而是经过深入采访、精心选择,然后高度概括出来的事实。生活本身具有许许多多的戏剧因素,电视记者在反映客观生活时,提炼、概括出的那些具有情节性的内容,就形成了电视新闻节目的情节。情节是具有内在规律的,绝不是靠人为拼凑而成的,只要我们能够细心地观察生活,我们就能发现许多生动的情节因素。
电视新闻专题《苗老太传奇》曾荣获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节目主角苗大娘是新乡市一个普通的老太太,她把自己做凉皮的绝活无偿地传授给下岗职工作为谋生手段。其中就有这样一个情节:苗大娘很爱国,她对美国撞毁王伟飞机的事很愤慨,因此坚决拒绝美国人来学她的凉皮技术。但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苗老太的徒弟刘晓燕准备去美国开凉皮店。苗老太不仅没有反对,还给她出了许多主意。我就问她:“你不是不愿意教美国人吗?她要去美国,你怎么又支持她呀?”苗大娘妙语连珠地回答:“现在不是又和美国和好了吗?她上美国去,我从心里也觉得是件好事。咱中国人去了,把美国的钱赚到咱中国来,咱中国不是又富了吗?”这一情节和前面苗大娘仇恨美国人的情节遥相呼应,一气呵成,把一个敢爱敢恨、思想上与时俱进、性格上泼辣干练的苗老太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了。
许多情节都是通过冲突来表现的。我们在采访时,不要为了轻松而躲避冲突,而要善于在冲突中寻找能够深化主题、营造感人氛围的情节。
任何创作都存在着结构问题,电视创作自然也不例外。同一般文章一样,电视的结构也包括开头和结尾、层次、段落、过渡和照应等。历来作家在讲文章结构的时候,都爱用“凤头、猪肚、豹尾”来比喻。意思是说,文章开头一定要引人注目,中间的内容一定要丰厚翔实,结尾一定要响亮有力。电视节目的创作同样要遵循这个规律。
节目的开头一定要精心设计,无论采用什么手法,必须要千方百计地吸引住观众。
在《苗老太传奇》的创作中,我就使用了“悬念”式的开头。节目开头我这样写道:“在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有一条既普通又不普通的小巷。说它普通,是因为这里住的都是寻常百姓人家。说它不普通,是因为每天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都要走进这条小巷。尽管他们问路的语言是南腔北调,但是,不同的方言问的却是同一个名字――苗大娘。”这样的开头,很容易调动起观众的兴趣。观众会想:苗大娘是个什么样的人?她到底有什么样的能耐,能吸引全国那么多的人来找她?
《苗老太传奇》的层次,基本上是按照时间行进的顺序来安排的。“悬念”式的开头之后,节目便从苗大娘65岁西安学艺,凉皮生意红火后巧遇下岗职工王新利两口吵架,苗大娘因此决定帮助下岗职工等故事情节展开。
电视节目段落之间的过渡,同文学作品并不完全相同,它不仅要考虑解说词的过渡,还要考虑画面、现场音响等其他方面的过渡。电视节目的过渡手法有很多,有巧用文字过渡法、画面主体相似过渡法、巧用现场音响过渡法、黑白场过渡法以及特技过渡法等。
据专家测试,电视观众能够集中精力看一个节目的时间只有5分钟,如果节目不精彩,缺乏兴奋点,观众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更换频道。培根曾经说过:“兴趣就是记忆!”我们要想让观众一口气把节目看完,就必须重视兴奋点和的设置。现在,电视节目的信息量都很大,我们一定要精挑细选观众感兴趣的情节、画面、细节等运用在节目中,力求每隔几分钟就有一个兴奋点。
《苗老太传奇》片长只有15分钟,但其中能引起观众笑声和掌声的兴奋点却不少于8处。比如苗大娘讲她第一次出摊回家的情景:“哎哟,那两个腿累得不能行。可掏掏兜都成钱啦,又不痛了。”当时就引起在场所有下岗职工的哄堂大笑,观众朋友就更不用说了。
一部电视作品能否引起观众的思索和回味,往往和这部作品的结尾是否精彩有着极大的关系。
《苗老太传奇》就有着一个意味深长的结尾。苗大娘和学员们亲如一家,同吃同住,一起娱乐,我拍下他们一起唱歌的镜头。其中一位来自浙江的下岗女工唱的《掌声响起》非常感人,我便用它作了结尾。这个结尾非常有寓意,下岗职工们动情的歌声,配以苗大娘义务指导他们的镜头,充分向人们展示:有社会的关爱,有下岗职工自身不懈的努力和奋斗,下岗职工就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艺术节标语范文2
关键词:艺术本质;模仿说;表现说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6-0268-01
一、模仿说之检讨
模仿说的观点认为“艺术是对生活世界的模仿,与生活世界具有同一性,艺术的存在合理性及价值与它是否真实地再现或反映了生活世界有关。”这一观点也就使得艺术品是否真实的反映了客观世界成为评价标准。
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提出“艺术模仿自然”,而后其影响一直持续到十八世纪以前。在这期间的艺术家都以这一标准而努力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艺,努力让自己的艺术作品尽可能的与真实世界相似。为了这个目的,西方绘画发明了短缩法、明暗变化和透视法等科学的绘画表现方法,用来争取在平面上创造出三维效果来逼真的再现现实生活场景。
模仿说对于“真”的追求,一方面给了艺术品一个明确的评价标准,另一方面,从根本上肯定了现实生活的重要性,要求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应该源于生活。这也是十八世纪以前艺术家的艺术作品能够取得广泛的认可的原因。
而这一点在以经济发展为主导的当今社会而言也十分重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影响最广泛的艺术形式已经不再是绘画、雕塑这种传统的艺术形式,而是电影、电视、网络等新兴的艺术形式。
虽然艺术应该源于生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艺术家应该以逼真的再现现实生活为标准。事实上,无论从欣赏者的心理需求上还是艺术家实际的创作过程中,都不允许艺术家客观的反映现实世界。艺术欣赏者所需求的是通过艺术作品得到超脱现实的心灵上的净化和美的享受。纯粹客观的表现现实生活的作品,因为无法与现实生活拉开距离,对于欣赏者来说不如直接从自己的生活中去体验,没有必要跑到一个特定的地点去观看。所以,这种作品即使有,也是没有审美价值的。
二、表现说之检讨
“表现说的倡导者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表现主观精神,他与人的主观世界尤其是情感、直觉和想象等能力有关,而与客观对象世界没有直接关系。”表现说对于艺术本质的探讨更加关注艺术创作者。对于艺术创作者的主观情感、想象力等艺术家的主观能动作用进行了充分的肯定。
艺术家可以凭借任意的表现形式来传达自己的情感,而不仅仅以创作出来的作品是否与现实世界相似而评价其好坏,扩大艺术家的创作范围。同时,康德对于“天才”的说法,将艺术的表现和创造相提并论,使得艺术家不仅扩大自己艺术表现对象的范围,也促使艺术家积极创新艺术语言。这也是近代西方艺术史中的艺术流派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原因之一。
但是过于主观化的作品无法被欣赏者接受,艺术家就要在艺术传达过程中有意识的将主观情感客观化。而实现这一转变过程的途径就是借助模仿。将主观情感通过模仿客观世界的生活体验经历传达出来。
例如,路盛章教授的动画作品《墙》其中献给母亲的这一部,之所以将广大观众群体,尤其是亚洲的女性观众感动的热泪盈眶,除了他故意将人物与背景模糊化和将次要人物进行艺术化的改变这些形式上的主观选择之外,更重要的是他所选取的这段故事是儿时的真实经历。这段经历发生在客观生活中,具有普遍性。这种经历的普遍性决定了这个作品能够引起广泛的共鸣,再加上创作者有意识的创新了表现形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最终让这个作品取得了成功。
三、二者各有利弊,相互补充
从上文可以看出,模仿说由于其肯定了现实社会的生活经验,认识到了艺术家与欣赏者之间有一个共同的基础,让这个艺术本质观延续了千年之久。同时,也因为模仿说没有注意到艺术家的主观能动作用,在十八、十九世纪,模仿说的核心地位被表现说所冲击,并有被取代的趋势。
此时,表现说的出现,尤其对于画家来说,无疑是一种拯救。但是对于表现说的过分推崇逐渐导致两个极端。一个是让艺术品走上了神坛,认为看不懂这种绘画的人就是愚蠢的,使得西方某个艺术家用自己关于航海图的作品让大量的人以此为航行图纸开始探索大海。但实际上,那只是一张被画成老旧地图样式的没有实际线路的空白画布而已。而人们就凭借这样的空白纸去探索心中的海洋,这是一种国王的新衣出现在现实中的情况。艺术欣赏者变得盲从,为了掩盖自己的“无知”而只能违心的赞同。这种作品已经不被作为审美的对象来看待,而被当做是确证自我认知能力的对象。因此这种绘画作品也很难被认为是艺术品了。而另外一个极端就是,艺术家由于其作品无法获得认可,而让生活困窘。这两个极端都是不理想的。正因为如此,单纯的模仿说或者单纯谈表现说都是有显而易见的缺陷的,所以二者应该相互补充。
艺术节标语范文3
20xx植树节宣传标语横幅1.万里长城抵御外敌,绿色长城造福人类。
2.植树造林要适宜,季节土壤要调剂。
3.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4.保树盖荒山,不愁吃和穿。
5.清明时节雨纷纷,植树造林正当劲。
6.山上没有树,庄稼保不住。
7.水是生命之源,树是水的卫士。
8.生命在于绿色,希望在于绿色。
9.绿化祖国,处处山青水秀;改造自然,年年林茂粮丰。
10.三九四九,栽杨种柳。
11.无灾人养树,有灾树养人。
12.年年植树树成荫,代代造林林成森
13.向阳好种茶,背阳好插杉。
14.正月尾,好栽桂。
15.竹子无皮,四季能移。
20xx植树节宣传标语横幅精选16.多一份关爱,多一份呵护,从我做起,爱护景区一草一木。
17.多植树,广造林现在人养树,日后树养人。
18.村有千棵杨,不用打柴郎。
19.多一片绿叶,多一份温馨。
20.绿化环境,美化人生。
21.杨柳抽芽始于人,万物萌发源于春村上无树锅不开,四方绿化沙不来。
22.告别城市的喧嚣,投入绿色的怀抱。
23.山脚板栗河边柳,荒岗滩上植乌柏。
24.眼前富,挑粪土;长远富,多栽树。
25.植树造林,绿化祖国!
26.涝梨旱枣水栗子,不涝不干宜柿个
27.植树节,你也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地球长出美丽的头发来!
28.冬天栽树树正眠,开春发芽长得欢。
29.千重林山真宝库;万顷绿海活银行。
30.穷山恶水,青山绿水。
31.珍爱绿色,珍爱我们共有的家园。
32.正月中,好栽松。
20xx植树节宣传标语横幅推荐33.植树造林,绿化神州大地;栽花种草,装点雄中华园
34.若要地增产,山山撑绿伞。
35.树木棵棵种,绿荫点点阴
36.环保标语:植树节宣传标语
37.植树节,人人来参与,添一片绿色,建美丽家园!
38.年年义务植树,无山不翠;岁岁绿化造林,有岭皆春。
39.要得聚宝盆,荒山变绿林。
40.植树在当代,得宜在下代
41.植树造林,利在当今,功在千秋。
42.前绿万绿源自心中有绿,你说我说不如马上行动
43.植树造林,青山永不老;种草栽花,赤县更增光。
44.植树造林,创造新天地;移风易俗,改变旧乾坤。
45.多一片绿叶,多一份温馨。
46.植树造林,青山不老;种槐栽柳,富水长流。
47.高山松村核桃沟,溪河两岸栽杨柳。
48.干榆湿柳水白杨,桃杏栽在山坡上。
49.双木成林染尽山河,独苗虽绿怎抵风沙
50.植树节,给地球一点色彩,一起动起来哦!
51.造林即造福,栽树即栽富。
52.一棵两棵三棵,棵棵皆成栋梁材
53.植树造林,平衡自然生态;开源增产,促进社会文明。
54.植树造林,绿化神州大地;栽花种草,点缀锦绣江山。
55.大力植树造林,禁止滥砍滥伐。
56.树木树人,同系千秋大业;爱家爱国,常昭一片丹心。
艺术节标语范文4
关键词:课程性质 三维度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1
一. 亮点一:课程性质与价值
相比较2001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课标用“修订”一词为自己定位,从总体思路和架构上来说,新版课标与2001年版仍然以一贯之。2001年启动美术教育课程改革,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至此为美术学科本体进行明确定性,将美术学科提到与其他人文学科同等重要的位置。相比之下,2011版美术课标中明确提出“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 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学习图像传达与交流的方法、形成视觉文化的意识和构建面向21世纪的创造力”,“视觉”一词的提出,既凸显了美术学科本体的优势,“观看提供了一种其他感觉不能提供的确定性”,又“进一步强化了美术教育的一个根本性特点,即物质材料的依赖性和直观形象性”。课程标准虽然不是一种具体的课程形态,却是课程设置和实施、教材编写、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在寸土寸金的基础教育课程中,以“人文性”为美术学科定性稍显力道不够,也使美术学科在与其他学科相比时边界特征稍显模糊,2011版课标中提出的“视觉性”使得美术课程的人文性有了依托和载体,义务教育美术课标用“视觉性”为美术学科定性,不仅明确了美术学科本体的特质,而且意味着美术学科在义务教育中承担着为学生提供对图像资源、人际交往解码能力的义务,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图像语言进行表达。
“视觉性”不仅反映了美术学科本体的特质,更体现着现代社会的课程原则观,近代西方美术教育课程原则观一直在儿童中心、学科中心、社会中心之间摇摆,西方的教育家越来越认识到美术教育的目的和方法不是指向一极的,而是综合化的,于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DBAE美术教育理论,从此美术教育多元化、综合化的发展趋势便一发不可收拾,21世纪初西方美术教育又增加了视觉文化教育,不仅使西方美术教育目的进一步摆脱了极端化的发展趋势,而且从文化研究的角度进行了跨学科整合,摆脱了美术学科专指造型艺术一域的狭隘观。我国的视觉文化教育尚未大规模开展落实,但在新版的美术课标多次提到“视觉形象感知、理解和创造”、“视觉性”、“图像传达和交流”以及“视觉文化意识”,美术课程不再是仅仅画一幅画、做一个手工和画得像不像,做得好不好的问题,而是与整个文化、世界、思维和表达都有关,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另外“视觉”一词也极大地扩充了“美术”的内涵,提升了“设计・工艺”在美术学习模块中的重要性,也把美术课程的触角延伸到了主流之外的民间美术、乡土资源中去。
二、亮点二:“积极探索有效教学方法”
2011版美术课标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提出了“积极探索有效教学的方法”,在我国“有效教学”理念是与2001年全国范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运而生的,钟启泉主编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中对“有效教学”理念和策略进行了深入解读,主要从提高教学效益出发,围绕学生的进步、教学的可测量化、教师的反思意识、教学活动的具体进程等方面探讨了有效教学。针对“有效教学”的涵义,国内学者多围绕“有效”这一泛化、模糊的概念做出了不同解读,主要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以钟启泉、程红为代表的从关注个人、社会对教育需求到教育目标到教学实践这一维度来考量“有效教学”,另一类是以龙宝新为代表的从教学理想到采取有效教学策略到具体教学形态来阐释“有效教学”,第三类则是从教师教学行为这一维度来探讨,认为“有效教学”,基本上等同于合理的教学决策,旨在“帮助学生成为独立的、自律的学习者”,(《学会教学》)“让学生为自己的学习负责任,成为自主思考者,发展对学科整体性的理解,并提出寻找重要问题的答案”。而第三类则是截取教学中教师教学行为这一剖面,从教师教学决策到对学生产生影响这一直线关系中阐释有效教学。
目前针对“有效教学”的研究多停留在理论层面,针对具体课程设计和教学策略的较少,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为解决教学实践层面问题的初衷。有效教学不仅是把“美术变成一个动词”,把课堂这个场子搞热,它还涉及逻辑严密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理念、师生互动、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等方面。
新课标前言部分就开宗明义“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既凸显了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教育理念,也是有效教学策略的体现,课标第三部分分学段设置课程内容中也多次提到“游戏”、“体验”、“乐趣”、“装饰”、“美化”一系列关键词,美术学科要与其他学科拉开距离,凸显美术感觉化、情感化,强调愉悦性,“愉悦性”既体现在第一、二学段的美术课教学建议多与游戏结合,也体现在第三、四学段的美术课教学建议更多体现出跨学科探究。2011版课标不是矫枉过正地把美术教育转向完全“以儿童为中心”的另一极,教师讲得激情四射,学生呼声一片,或者是不考虑所教授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规律,一味迎合学生爱好,任其自我发展,而是既有“愉悦性”的基调,又有“有效教学”的规约。
艺术节标语范文5
关键词:艺术设计;当代语境;表现特征
艺术设计是我国艺术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当代语境中应用艺术设计,具有良好的效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讲述当代语境中艺术设计的定义,分析艺术设计在当代语境中的表现特征和具体应用。
1、艺术设计在当代语境中的定义
在当代语境中应用表现艺术,一般情况下,都是以人作为创作主体的艺术。人们可以在艺术设计的作品中,直接的表达出自己对一些事物和事情的感觉、思想,也可以间接的在艺术设计作品中表达出自己对于一些存在的客观事物的美好幻化。艺术设计在当代语境中的应用,主要是一种表现艺术,是艺术家通过不同的角度表述自己对世界的态度的一种方法,是艺术家对生活不同感悟的一种表述,将艺术设计者的个人情感升华到了更高的层面,是设计者灵感迸发时的一种表现形式。从另一种角度看,当代语境中应用艺术设计的表现艺术,是艺术设计者将平常生活中的情感融入到文学中。例如,艺术设计者通过对声音的分析,用音乐的形式表现出自己对声音的感受,描述出声音的特征。音乐中的声音,包括哀伤、愉悦、凄凉和清新等。通过在当代语境中应用艺术设计的表现艺术,可以在自然生活中增加很多表达出人情感的艺术。
2、艺术设计在当代语境中的表现特征
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我国艺术设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艺术设计的不断发展,形式越来越丰富多样,在当代语境中应用的表现特征也越来越多样化。艺术设计在当代语境中的应用,实现了人们精神灵魂和物质生活的完美统一,而且统一了人们的实际生活和审美观。在现实生活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财富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在当代语境中应用艺术设计,可以让人们在艺术中找到生活美好的灵感。当代的艺术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技术的方便,还可以升华人们的精神世界。
艺术设计在当代语境的应用过程中,主要的因素就是人为因素。如果艺术设计不能实现和人们情感的共鸣,就不能发挥艺术设计应用的真正意义。所以,艺术设计的作品,只有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接受,才能真正实现艺术设计作品的价值。当代的语境中实现对艺术设计的应用,主要是以人们对美的认识为基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更加舒适和谐的体现出人们的生活,正如我们平时说的“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是凌驾于生活之上”。
3、艺术设计在当代语境中的应用
3.1 工艺美术设计的应用
在当代语境中应用艺术设计的表现艺术不同,具有不同的作用。工艺美术设计在当代语境中的应用,也是艺术设计表现中的一种。工艺美术在语境的表达上,不同于普通的雕塑和绘画,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工艺美术主要是主观的体现出了客观世界,以艺术设计者的主观情感作为主要的表现,而不是对主观事物的再次呈现。工艺美术的设计宗旨,就是最大化的体现出艺术设计者的创作情感和思想。相对于普通的美术作品来说,工艺美术更加鲜活。主要的原因是在现实的世界中,工艺美术属于一种不存在的幻化物体。但是,艺术设计者却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采取有效的措施,活灵活现的表现出工艺美术。从而,实现了工艺美术在当代语境中的有效应用。
3.2 设计艺术的应用
艺术设计在当代语境中的应用,是在人们的生活中具体的表现出来。艺术设计的主旨在于表现形式,与工艺美术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因为长期以来,工艺美术都是依靠“美”维护长久的。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工艺美术的作用主要是实现对建筑或者某一事物的装饰,实现的方式主要是人工制作。工艺美术的应用,更加重视塑造人的情感和环境的氛围,大部分情况下,都是用来制作一些工具,具有赏玩和愉悦人心情的作用。但是,在一些特殊的时刻,工艺美术品也会作为生活中的备用。艺术设计在当代语境中的应用,在艺术中融入了现实和科学,更加重视艺术设计作品的实用性,实现了审美观的统一。艺术设计和工艺美术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相融之处。工艺美术主要是来源于人们对生活中美的感悟,而艺术设计主要是为了人们生活中的美观服务。从观念上说,艺术设计和工艺美术设计并不冲突。艺术设计侧重于实现对设计事物的生产,主要应用在生活中实物的产生。这种情况下,人们很容易忽视艺术设计的设计理念和设计价值。在当代语境中应用艺术设计,打破了传统的艺术美的观念,不仅可以观光和赏玩艺术中的美,还实现了生活中的美。
3.3 艺术设计中的人性特征和美
在当代语境中实现对艺术设计的应用,需要人们认可和接受艺术设计中的美。艺术设计中的美观,主要是通过不同人的情感表达出的。例如,在唐朝的时候,女子以胖为美;在汉朝的时候,女子以瘦为美。但是,在艺术设计的过程中,不论是体现出的哪一种美感,都是人们在生活中真实情感的一种再现。艺术设计在当代语境的应用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人性特征,是艺术设计中一种最直观的体现。艺术中体现出的情感,主要是以人的情感为主。在现实生活中,艺术不是来源于人们在生活中对物质的渴望,而是来源于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对精神的需求。艺术家对艺术作品的设计,用一种外在的形式表现出了自己的内在品质。虽然我国的社会经济一直在不断的进步,但是物质生活的丰富,并不能促进艺术的发展。在当代语境中应用艺术设计,也是人们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方式。实现对艺术设计在当代语境中美的分析,可以对人们的生活状态进行充分的考虑,分析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结合艺术设计和人们的实际生活,体会艺术设计中的另一种美感。在当代语境中应用艺术设计,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艺术节标语范文6
关键词:建筑艺术类专业;课程;职业标准衔接
建筑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施工员、档案员、质量员、资料员等岗位的。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时,不仅要加强专业理论与实践教育,不断提升其基础理论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同时还要适当安排一些相关专业课程,培养其综合素质和实践操作能力,建筑艺术类专业是高职教育中比较有特色的课程,高职建筑艺术专业包括建筑装饰与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课程内容。高职建筑艺术专业课程更加富有实践性,教师根据课程内容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亲身体验,动手实践的教学安排,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与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从而不断提高学习效率。本文在系统分析和研究高职院校建筑艺术类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把握建筑艺术类专业的相关职业标准,实现二者的有效衔接,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以不断提升高职建筑艺术类专业课程设置水平,并提升课程设计的科学性、专业性和针对性,推动高职建筑艺术类专业的健康长效发展。同时,高职院校也较为注重国家职业标准对专业的各项要求,不断分析与研究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衔接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1高职建筑艺术类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要培养建筑艺术类专业的高端人才首要任务就是提高教学质量,突出课堂教学特色。一直以来,高职建筑艺术类专业教师潜心致力于教材研究,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细心组织学生实训,认真进行教学反思。通过不懈的努力与刻苦钻研,高职建筑艺术类专业教学水平得到不断提升。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典型的问题。
1.1教材缺乏选择性,课程设计难以与时俱进。目前,高职建筑艺术类专业教材的选择范围较窄,大部分教材内容难度系数高,不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同时教材内容陈旧,许多教材信息都比较落后。高职课程培养的是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落后的教材不符合时展需要,不能达到培养现代化专业人才的目标,给教师的教学准备工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增加了难度。
1.2课时安排紧张,教学内容设计不合理。高职建筑艺术专业学制较普通本科少一年,学习任务量大。高职院校的学生首先需要掌握基本的建筑艺术类专业理论知识,这对于缺少学习动机的学生而言存在一定难度。同时高职学生还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实践训练,走进企业真实地体验实际工作氛围。这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也对教师教学目标的制定及教学过程的设计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为了完成教学进度,教师不得不加快授课进程,教学内容设计的不合理性使教师忽略了对学生理解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1.3教学方式陈旧,未能体现现代化特色。高职建筑艺术类专业的授课形式仍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教学过程明显缺少针对性,科学性,时效性。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必然影响教育的变革,高职建筑艺术类专业的授课情况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正确的引导学生。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掌握丰富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组织与管理能力。只有教师不断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符合教育发展趋势,满足社会需要的教学方式,才能实现教学目标。
1.4教师专业素质有待提高。高校教师工作安逸成为普遍现象。随着高职院校受国家重视与关注程度的日益提高,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管理也被提到日程。高职建筑艺术类专业的教师担负着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艰巨使命。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决定着课堂有效性的高低和学生的前途命运。时代进步的速度任何人都难以预测,因此教师不能安于现状,固步自封。高职建筑艺术专业教师要紧密关注我国建筑艺术行业的发展趋势,用进步的眼光看待课堂教学,创造现代化的课堂环境,以增强学生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
2高职建筑设备类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衔接的意义
国家《关于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以对接产业为切入点,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在国家层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我校示范校建设的大背景下,本文以建筑设备专业为例,对高职院校的建筑艺术类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衔接情况展开了一系列研究,以进一步优化高职建筑艺术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提高其课程设置的科学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其整体教学水平,高职建筑艺术类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有效衔接,改变了以往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秉承知识适用为度的原则,更加注重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达到职业标准所要求的能力要求,快速适应职业岗位要求。
3国家职业标准关于建筑艺术类岗位知识与能力的要求
我国在《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员的具体素质和要求,既包括专业理论素质、专业实践技能、业务能力,又包括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策划设计能力等多个方面,涉及层面众多。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员除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外,还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能够自觉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具有较高的责任意识与安全意识,保证施工质量。以施工员为例,施工员既在建筑施工当中担任组织和管理角色的建筑工程专业人员,负责对整个工程进行监督和管理,同时还承担控制项目工程成本以及保证施工进度的重任。《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对施工员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做出了明确规定,详见表1、表2。
4高职建筑艺术类专业课程与国家职业标准衔接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足以看出高职建筑艺术类专业课程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衔接的重要性。职业标准为高职建筑艺术类专业课程内容的开展提供了方向,明确了教学要求。二者的有效结合是促进高职建筑艺术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通过对施工员、造价员、资料员职业岗位工作内容的分析,按照知识、素质、技能、经验四要素框架构建出分阶递进、工学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三大教学模块:职业基础课、职业岗位课和职业拓展课。职业基础课主要培养听、说、读、写能力和基本的科学技术知识,主要包括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工程制图、建筑概论与识图、造型基础、设计基础等课程。职业岗位课主要培养职业岗位要求的主要技能,主要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建筑装饰概预算、建筑装饰设计、装饰构造与施工技术、装饰施工组织与管理等理论与实训课程。职业拓展课主要为学生拓展职业岗位做准备,更好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而设置,主要包括建筑艺术欣赏、建筑法规、建筑模型制作等课程。如图1所示。
参考文献
[1]胥学跃.电信营销专业课程体系与国家职业标准有效对接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3(5):13-16.
[2]敖鹏翔.基于国家职业标准高职专业课程开发的问题与对策[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5-06):23-24
[3]肖才远,张桂菊.基于工学结合模式的“建筑设备”课程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2(22):56-58
[4]肖才远,张桂菊.基于工学结合模式的“建筑设备”课程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2(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