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养殖模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养殖模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养殖模式

生态养殖模式范文1

[关键词] 分散养殖 生太鸡 养殖模式

[中图分类号] S8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8-0209-01

近年来,桐梓县围绕“建议生态畜牧业强县”的发展目标,按照“巩固发展养猪,大力发展牛羊,积极发展家禽”的战略思路,畜牧业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与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尤其在分散养殖生态鸡方面呈现出许多新亮点。通过调查分析我县分散养殖生态鸡的现状,有以下主要养殖模式

一、基本情况

桐梓县适宜分散养殖生态鸡,2012年末全县鸡只存栏87.2万羽,出栏125.6万羽,其中分散养殖生态鸡存栏38.4万羽,出栏70.2万羽。桐梓县分散养殖生态鸡的品种主要有土杂鸡、黄杂鸡和本地鸡等商品鸡系列。

二、养殖模式

1.生态鸡“小规模、大群体”养殖模式

以容光等贫困乡镇为主的“小规模、大群体”分散养殖生态鸡得到了广大养殖户的认可。户均饲养50~100羽,2~4个村连片饲养,每个村可达30~80户,多的每个村可达100户以上饲养,达到了整乡整镇的全面推进,这种模式便于技术干部集中指导养殖,统一建圈,统一引进优良品种,统一搭配饲料,统一搞好销售。这种养殖模式散养生态鸡成了养殖增收的新途径,成为新农村脱贫致富的亮点。养鸡户利用房前屋后、果园林地、菜地饲养生态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户均年增收1100元。2009~2012年,全县在推广“小规模、大群体”养殖模式的养鸡户达7820余户,三年间年均出栏28.6万羽。

2.种草养鸡养殖模式

种植优质牧草饲养生态鸡,可以大大降低精饲料的投入,减少饲养成本,增强鸡只的疫病抵抗力,同时通过草地放养生态鸡,补充一些维生素的缺乏,采食草地间昆虫,土壤里的虫子,达到提高鸡只的肌肉品质。种草养鸡养殖模式的推广,彻底改变了养鸡户认为鸡只只料的养殖观念,近三年来,种草养鸡工作得到有力推动,全县分散种草养鸡占分散养鸡户的10%以上示范户达4050余户,出栏生态鸡24.5万余羽。

3.散养生态鸡两段式养殖模式。

即鸡只0~2月龄在圈内饲养,2~3.5月龄在圈外放养的两种时间段的散养生态鸡模式,该模式在鸡苗统一引种、集中育雏等良种家禽技术规程要求下进行,达到散养鸡出栏时间缩短,饲料报酬大幅度提高。在这种饲养模式下,官仓、楚米等乡镇积极探索散养鸡适度规模发展,散养鸡适度规模户的选择较为严格,要求农户有适当的生态地(果园、林地、菜地、灌木丛、牧草地等)外,经济基础相对较好,户均饲养400羽商品鸡,一年饲养2~3批,户均出栏1000羽,投入资金一批接一批滚动发展,年收入可达4800~12000元的较大的经济效益。近三年来,在这些养鸡户的带动下,全县以这种模式散养鸡适度规模户达1230余户,出栏生态鸡87.2万余羽。

4.传统自产自孵自养模式

传统的做法,即有少部分农户用自喂的母鸡自产自孵鸡苗进行育雏,然后再放养,这种传统方法由于本地品种生长慢、放养时间长、管理粗放等原因,经济效益较低,出栏时间较长(一般要8~12个月)。近三年来,这种传统的养殖模式年均出栏生态鸡约15万羽。

三、主要成效

生态养殖模式范文2

1 温棚菜田土壤污染的来源和途径

1.1 化学农药污染

化学农药含有较多有毒物质。目前,较落后的施药工具与技术使喷洒在蔬菜上的农药一半流入土壤中,加剧了菜田污染。

1.2 化学肥料的污染

长期使用过量的氮素化肥,一方面不利于温棚蔬菜的健身栽培,病虫发生严重;另一方面,土壤团粒结构被破坏,有机质含量降低,磷钾有效性下降,土壤极易发生次生盐渍化。

1.3 农膜污染

温棚菜田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农膜。农膜中含有铅和镉等重金属元素,通过降解释放进入土壤中,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并在蔬菜产品中富集。同时,农膜中一般含有40%以上的增塑剂,经强光、高温、水分、微生物的作用逐步降解,释放出酞酸类化合物质进入土壤。

2 养猪-沼气-温棚瓜菜生态模式

2.1 “三位一体”模式的作用与效果

温棚瓜菜的新鲜副产品可作为饲料养猪,猪粪和瓜菜植株作为沼气原料,沼液和废渣作为肥料再归还土壤,沼气为温棚补充光照,增加温度和补充二氧化碳,并提供照明,做饭等。

2.1.1 降低了病虫发生,减少了农药用量和次数

温棚瓜菜增加了防虫网设施,可防止蚜虫、飞虱、蓟马潜叶蝇等害虫危害,并控制了病毒病的发生。温棚瓜菜残留有机体和猪粪经沼气发酵、厌氧处理,充分腐熟后,杀灭了土壤线虫和虫卵、病菌以及杂草种子,增加了瓜菜自身综合抗性,瓜菜发生病虫的机率大大减少,从而减少了农药用量和次数。

夏邑县城关镇孟堂村农民孟芝文在农业局的高科技示范园区承包了4个温室大棚,同时在高科技示范园区内养猪,建沼气池,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沼液不仅能杀菌还有防病作用,方法简单,安全无公害,是一种理想的生物型农药。用沼液杀菌防病的方法:①取过滤沼液1份加水3份混合均匀,叶面喷施无刺水果型小黄瓜。②取过滤沼液1份加水3份混合均匀,叶面喷施206小番茄。③取过滤沼液1份加水3份混合均匀,用此液进行叶面喷洒日本网纹甜瓜、骄研十号甜瓜,可防治甜瓜细菌性角斑病。

2.1.2 提高了肥效,减少了化学肥料用量

有机物和少量氮磷钾化学肥料输入沼气池,经充分腐熟,产出了高效液肥和废渣,每667平方米用4立方米以上,可少施或不施氮化肥,并可改良土壤,增加土壤中磷钾的有效性。另外,沼气可释放二氧化碳,提高棚内二氧化碳浓度,从而提高了光合效率,增加了产量。

沼肥的使用方法:一是沼液可做叶面肥:每次给温棚的瓜菜打药时用过滤的沼液1份加3份水搅匀,再加入杀虫剂或杀菌剂,这样既可杀虫防病又为瓜菜进行了一次叶面追肥。瓜菜产量也明显提高。二是沼液可以浸种:用1份过滤好的沼液和3份水在一容器内搅匀,放入种子,使沼液液面高出种子1厘米左右,浸泡10小时晾干后播种:①杀菌,清除种子带菌。②苗壮、苗齐、苗全。③苗抗性好。三是沼液冲施:在温棚瓜菜的整个生育期,可结合浇水冲施一定比例的沼液,能起到追肥的作用。

2.1.3 提高了瓜菜品质和产量

实施这一生态模式,产品品质将大幅度提高。同时,可显著提高瓜菜产量。

2.1.4 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增加了经济效益

养猪―沼气―温棚瓜菜模式,多层次循环利用资源,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实现了生态的良性循环,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2 模式的技术要求

2.2.1 温棚瓜菜技术要求

建立标准温棚(白棚或日光温室)1座,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左右,除常规设施外,另安装沼气输送设备和沼气灯若干个以及其它配套增温设备和防虫网。选择蔬菜品种,搞好种植模式的组合搭配。

2.2.2 温棚养猪技术要求

建成冬暖夏凉自动饮水的猪舍20平方米,冬春季节加盖增温膜,夏季加盖遮阳网,保持空气环境无污染,冲洗方便,粪便流入沼气池。一般20平方米养猪5~8头,要选择品质优良生长快的仔猪品种进行饲养,四个月出栏,一年喂养三茬。

生态养殖模式范文3

关键词:学科;学科规训;学科建制;科学规训

在大学这个知识生产和传播的主要制度性场所中,没有任何教育实践可以先天地避免权力的染指,个人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必然伴随着接受一定方式的规训。而学科规训理论在塑造“学科人”上具有较好的话语建构力量。本文试图通过对学科规训理论的重新解读,寻找到学科规训与人才培养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为何依循着强劲的科学化的发展路径提供一种新的解释路径,进而为教学实践中理论脱离实践的痼疾寻找到改革的可能破解点。

一、学科规训理论的逻辑起点:科学建制

(一)学科规训理论的内涵

早期学者将“学科”定义为“学术的分类”,主要是从知识的角度对其学术属性进行探讨。所以discipline作为一个“舶来品”虽然有很长的发展演化过程,且本身也兼有学科、纪律、教育、训诫等义,但训诫主要指向的是知识本身对人所发挥的涵育熏陶作用。它既包含学科文化对学者惯常遵守的学科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的影响,还包含了对个体精神气质的影响,譬如默顿对科学理性的四种精神气质的概括以及国内的“学问改变气质”等。

直至上世纪70年代,米歇尔・福柯(M.Foucault)通过对知识演化的系谱学分析,最先洞悉到了知识体系与权力网络间的对应共生关系,并以“权力制造知识”[1]发掘出了权力的生产性,一语点破了“学科”复杂的社会属性,认为这种基于知识的权力生产了“规范化”的知识与个体。自此,学科作为“规训方式”的社会功能得以彰显,这就为知识与权力的结盟以及规训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循着权力―知识(Power-Knowledge)这一线索,美国学者华勒斯坦、霍斯金等人着眼于“学科”的字源探索,梳理从18世纪到1945年社会科学的重建历程,总结了学科“制度化”的实施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学科规训理论,以“disciplinarity”一~来表征规训使人在学科知识的受教过程中拥有“自主自持(self-mastery)的素质”[2]。因此,只有当学科建制在大学教育中取得合法地位,并以普遍化和规模化的形式对高级专门人才的塑造和规范施加影响时,“第一批经由这些新方法训练出来学以致学的学生,正就是学科规训制度的始创者”[3]。

学科规训是在学科生成发展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学科功能理论,它的功能指向两方面――知识生产和对个体“同一性”的塑形。正是在社会建制的过程中,学科具备了知识生产和人才培养的强制功能,拥有了规训的合法化权力力量。任何想要进入的个体,必须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同时,反过来受到其相应准入制度、评价制度、奖励制度的规范和约束,并形成带有该学科标识的行为方式和思维习惯。

(二)学科规训理论的逻辑起点

近现代意义上的学科概念,不是一种静态的知识分类,而是历史化的产物。它是以一定的措辞建构起来的,并且恰恰是在学科规训制度的引导下,具有了动态的结构。因为学科规训所关注的既非知识的简单分类,也非学科本身,而是要探讨为何学科知识会呈现出当前的状况,各学术领地的界限和区域是如何被划定的,某一知识门类训练出来的学术传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征。因此,对学科规训的任何讨论都应该是对学科建制史的分析。此外,规训权力运作对象和工具决定了大学将是其重要的运行场所。霍斯金在分析学科规训缘起的三种手段和三种运用场所时,也都是以大学为背景对教育实践方式进行的探讨,为此,他甚至总结学科规训“本来就是一个教育词汇”[4]。这是因为大学兼具了知识生产和知识传播的两种功能。同时,相较于一般的学术机构,它还具有专门人才的培养功能。这一主要职能与知识的生产与传播又是紧密相连的,并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促进三者之间的同步整合。学科规训就是在这种统一的社会化同构中,固化了其规范化权力。反过来,学科规训所具备的同一的规范、严谨的逻辑和书写中心主义等特质,在对人的多样性进行规则化和秩序化后,也促使知识能够以更加便利的形式在大学教育中进行传承与传播。

而早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大学通常所设立的四科学院中,学科的这种复杂的社会建制属性就有所体现,以神学“唯我独尊”的学科地位和对其它学科“无孔不入”式的渗透为代表。它不仅表现于拉丁文的教学语言,而且从教师的讲授方法、讲授内容到对学生的口试考核,也都以解释和论证基督教神学教义为出发点。尽管如此,早期的学科并不具有现代意义的“规训权力”。这是因为,在教会组织对大学知识传播的严密控制背景下,学科知识的合法性标准只在于是否具备对神学权威“顶礼膜拜”的工具性价值功能,而非知识本身,因此,学科所具备的权力与知识性质本身间的关系是十分松散的。而“学科只有形成了学科建制并且这种建制垄断了知识生产和人才培养,才会有基于知识的权力产生”[5]。这种权力在福柯看来,它是交织在人的科学中的,权力关系就像毛细孔现象(capillary form of existence)一般到处存在,且促进了“常规化社会” [6]的出现。因此,学科规训理论的逻辑起点始于科学的建制化。

综上,学科规训理论除了以学科为基点,另外还有两个关键要素:一个与科学有关,一个与大学有关。其中,“科学”是规训权力的来源,而“大学”则作为规训权力的主要制度性场所发挥作用。基于此,为了厘清学科规训和科学进入大学间的逻辑关系,进而寻找到学科规训以科学化方式规训人的原因所在,就需要以工业革命以来西方科学的发展为追溯起点,梳理科学知识进入大学并取得合法化建制的历史过程,从而对学科规训的实质有更深刻的认识。

二、科学对知识生产形态的“塑型”

通过对科学史和教育史的考察,学科知识在被科学规训的历程中,呈现出分门别类、标准化与规范化的特征。前者的直接结果是增加了大学中的学科数量,最终促进了现代学科门类体系的建立;而后者则以“体制化”的力量给几乎所有的学科都烙上了“科学”的印记。[7]

(一)科学促进了学科体系的形成与知识的分化

以19世纪为分水岭,任何知识想要进入大学,都被纳入到科学研究的对象范畴,并在科学的范式下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树立起各个学科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群体、评价标准和学科规范等学科准入制度,构成各有界域的学科边界甚至壁垒,排斥假知识和非知识。这套规训准则不仅规限了学术传承的基本条件,为所有试图进入该学科领域的学者竖起一道“门槛”,接受该学科长期以来形成的连续性规则体系;而且促使他们对知识分类的内在构成朝着一个更加精细化和集中化的方向发展。

科学虽然直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才逐渐进入大学,但是一当科学进入大学后,自然科学的各门学科就迅速地从自然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与神学、法学、哲学等传统学科“并列”的学科。在此过程中,大学的讲座以基层学术组织的制度化形式出现,为促进学科知识的细化和专门化以及学科建制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譬如剑桥大学的第一任矿物学教授克拉克先生,就由于就高级僧侣胸甲上的宝石发表学术演讲而获得了科学学科中最早授予的教授职位。它不仅意味着大学教师的身份发生了变化――学者在学术分工上被赋予了合法化的职业身份,而且为学术分工制度化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因为围绕“讲座”制度,一方面,专业化的学科组织“教授会”(facultas)、专业化的知识交流、传播和分类系统、学科共同体内部的学术评价机制等物化层面的制度也会相应建立起来,以维护学术分工制度的合法性;另一方面,这些分工制度借助它的奖励系统、舆论环境,对学者的学术行为进行规限,同时为以学术为业的职业性知识分子,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制度空间,使他们能够保持一种相对独立的人生态度、学术理想和行事方式。学术分工的另外一个结果是知识管理的专业化,而专业化让知识管理的形态和性质也随之发生改变,以致产生了以管理为业的知识管理人,学术管理活动也在大学中逐步发展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建构起现代大学的整个专业分科体制。

伴随着大学内部按照学科分类而形成学术组织分工的条件渐趋成熟,科学学科的进一步细化和专门化也有了发展的基础。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在知识分化中的学科界限日益泾渭分明,促使社会科学得以有了生存空间,并逐渐从道德哲学中分离出来。正是在此基础上,现代学科门类的基本框架才得以搭建起来,而如果没有足够多的分门别类的知识,学科规训作为一种制度创新也就缺乏必要的动力。就像哈斯金斯在《大学的兴起》中提到的:“只要知识一直局限于中世纪早期的‘自由七艺’(the seven liberal art),就不会出现大学。”[8]因此,近代科学的发展极大地拓展了人类探索世界的领域,形成了知识迅速增长和分化的趋势;现代的学科体系就是科学进入大学的历史产物。

(二)科学促使了知识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科学进入大学后,对知识生产形态的另一种改变是知识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具体而言,就是要让知识内在地具备严谨的理论逻辑体系,同时以类公理化的外在形式呈现。由于它是诉诸于经验归纳而建立的严格且可证实的公理系统,所以很容易获得社会认同的合法化,并通过大学教育向学生传授。

这种“科学”烙印的标识以洪堡对德国柏林大学的改革为起点,并随着自然科学的权威地位在知识领域的确立与提升,不断通过学科建制获得强化。在自然科学的理性的强烈挤压下,非理性的科学知识,只能更多地以被理性修正过的面目出现,成为理性的附庸。体现于在其之前而产生的人文学科那里――由于它通常是建立在纯粹的思辨、主观推理基础上,关注个体的情感和价值判断行为――这些既不能被证实也不能被证伪,以致不得不转向了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群体或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性因果关系与规律;而那些即便研究对象未作改变的人文学科,也力图在研究方法上借鉴自然科学的客观性原则――譬如提倡研究者不带个人预设,强调客观地观察、记录被研究对象的表现等――试图以分割的方法机械客观地还原研究对象本身,强调理性精神。一个有代表性的例子是,康德等人所创立的思辨哲学曾被诟病为“异想天开的冒险事业”。为了摆脱越来越受到猜疑和冷落的尴尬境地,他们意识到“自己有责任将自己的思想观点加以系统阐述,以使科学能够接受它们――不管科学是将其作为前提原则,还是作为最终结果”[9]。即便19世纪下半叶才进入大学的实用知识,也不得不将自身的个别特性普遍化,以寻求客观规律为目标,甚至不得不以“搭便车”的形式以理科之名来争取狭窄的生存空间。

为此,梅尔茨曾经这样总结到:“这是从德国大学制度殊地演化出来的一种观念。在这个制度里,神学、法学、医学和专门的哲学研究全都被拿来做‘科学的’处理,一起形成普遍的无所不包的人知识大厦。这样一种观念、这样一个名字的运用,只能在这样的地方产生和发展,在那里,各个不同事业、各种知识分支习以为常地在同一屋顶下共同生活了许多个时代,它们不断接触,学会彼此看作一个家庭的成员、一个整体的不可分割的部分。德国大学制度的优越性在于精心制定了最宽广的科学概念,规定了最高的、最一般的科学标准。”[10]

总之,大量的自然科学进入大学,通过普遍化的社会建制促使科学按照一个统一的权威来建立学科分立的制度,不仅有助于知识的认知和整理,而且也有助于发现和创造新的知识。因为它以严谨的理论逻辑作为知识选择的基本“底线”,促使学者在学科的逻辑起点上达成了一种共识。这当中,“以书写为中心”的规训手段为此提供了基础和条件。因为书写中心主义的实质是理论中心主义。它以追求知识生产的确定性和可证实性为目标,以实验性、经验性科学方法为路径手段,来让知识表现出明显的目的性、结构性和有序性。同时,还自设了一套报酬累计增强的机制,以对学科地位产生影响。因为通常来说,学科在学科规训的过程中越严格与规范化,其学术地位也越能得到社会的公认;反之亦然。而学科地位上的高低之别,反过来又会影响到学科资源的分配、学科本身的地位等等方面。因此,它在加快科学的发展同时,又反过来增强了科学知识在大学中传播和生产的合法化地位;而科学的成功也进一步加快了学科规训的完善与制度化。

三、科学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塑形”

科学进入大学以后,在对个体的形塑上,用科学的体系建构目的观、课程观、教学过程观和评价观,以培养纯粹理性的人为目标,并在对个体进行批量化生产的过程中,强调对抽象的观念与客观的科学知识的学习,形成了以学科理论知识为中心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科学塑造了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

史帝希威(R.Stichwen)在论述学科的缘起与发展时,把学科定义为知识透过归类而形成可教的形式。[11]在学科规训体制影响下,大学被认为是按照学科来管理知识、按照院系来形成学者共同体和组织教学活动的场所。大学按照学科进行专业化教学的模式形成,起源于“考试、书写、评分”这些新的教育实践形式与具有现代意义的新的教育场所间的结合。

以1760年始于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的课室(classroom)为例,它最为突出的特征是为专业化的教育提供了实践环境,促使传统的百科全书导师指导形式转变为单门学科的方式,教师在知识的传授上更为专门化。这样一来,它一方面不仅为培养专门人才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另一方面,正是在这种知识生产专门化的条件下,促进了知识的更加分化以及一些新学科的诞生,就像亚当・斯密的政治经济学的产生过程一样[12]。专业化因此成为科学不断分化历史进程中大学教育形态的必然产物和特征。而1760年间始于德国大学的研讨班(Seminar)、1780年间始于法国高等学府的实验室这两种教育场所进行的教育实践,不仅分别促成了新的人文学科、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诞生,而且还培养了学科新人。因为,以学科为中心的方式不仅规训了学者当前的学术生活,其更为强大的机制是“控制了学者结束训练以后的职业样式”。“在大学和研究机构里,无论是教学职位还是研究职位,一般都要求拥有博士学位(或具备同等学历),而且大多数职位还要求在某一特定的学科取得博士学位。每个人在组织上都要归属于一个学科;在该学科的正规刊物或半正规刊物上,被看成是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这不光在过去如此,直到今天在很大程度上也依然如此。研究生还被劝告(而且是很明智地劝告)要在公认的常规学科里拿学位。学者倾向于主要参加他们自己学科的全国性(或国际性)学术会议。各学科机构给它们的成员罩上一层保护网,唯恐越雷池一步。”[13]

每个人在大学里都被“放逐”到各个专门领域里,他们教授或者学习不同的学科,以接受学科的规训。因此,无论学生还是教师,都变成学科教育专家的研究对象,在学科的知识体系、组织框架、制度规范和思维范式下塑造和建构着自我。

(二)科学促成了以学科理论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1.在教学内容上建立的以教科书为中心的规训模式。教科书在编写过程中为了讲求效率以及造成知识在时间产生上的连续感,必然会简化甚至扭曲结论产生的历程。正如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库恩提到的:“为着一些明显而功能性的理由,科学教科书(以及大部分老的科学史著作)只会提到过去科学家的研究的一部分,也就是那些很容易看成对书中典范问题的陈述以及解答有贡献的部分。部分出自拣选、部分出自扭曲早期的科学家所研究的问题、所遵循的规范,都被刻画成与最近在理论与方法的革命后的产物完全相同。难怪在每一次科学革命之后教科书以及它们所蕴含的历史传统都必须重写。当一些都重写过后,也难怪科学再一次地看来大体而言像是一个累积事业。”[14]如此一来,教科书中到处充斥的是简化了的结论性的理论知识,反而把对启发学生认知结构最有意义的核心认知过程给掩盖了。

2.在教学方式上建立的以确定性知识为中心的规训模式。当所有的课程都按照学科知识的体系来编排,对理论的讲授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而以理论知识为中心的教学,只可能传授和考查写进了教科书中的确定性知识,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发散性必然受到抑制;其自主判别、选择和评价的能力由于缺乏实际锻炼,也会对那些“没有固定程序”、“没有标准答案”的认知活动感到不适应。即使教师刻意安排了实践性教学环节,但由于它的目的只在于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和重复应用,并没有突破既定的知识范围,因此通常它们也只作为理论教学的附属地位而出现。

3.在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上建立的以可算度性为中心的规训模式,将考试与评分相结合。就考试而言,它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一种权力行使的机制,使得知识也成为一种可操作的类型,而分数这一可算度性原则下的无形技术则赋予个体学习价值。为此,福柯曾经这样质问:“为什么没有人撰写更普遍、更富于变化、但也更有决定意义的考试的历史――它的仪式、方法、特点、作用、问答游戏、评定和分类体系。要知道,在这种微不足道的技术中可以发现一个完整的知识领域、一种完整的权力类型。”[15]因为为了保证评分的可算度性,考试形式就必须简单化和去情境化,甚至直接转化为对知识掌握多寡的考核,学生利用资源的路径不可避免地就要受到限制。“通过对每次考试(以至一般地对每个独立个体)的表现,做出经常性的监视和计算评断,对学习者强加一N新的‘规训性’权力。……分数却不但用来互相比试,而且鼓吹竞争,为的是竞夺那些能显示自我有用之处的流通价值。分数给表现树立客观价值,用数量来设定10分是完美,0分是一败涂地的标准。……就这样,这些新型的学习者变成(懂得)自我规训、自我实现(的重要),是一群惧怕失败、永远追求奖赏的求真者。”[16]

综上,学科规训作为一种现代社会的“权力技术”,其实质就是科学体制化对知识生产和人的规训。正是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学科规训的实质就是科学规训。科学规训的历史功绩有目共睹,因为它不仅使各门学科走上了现代化和科学化的道路,而且使大学教育走上了进步的轨道。然而借助这一现代社会的“权力技术”,规训制度也在步步包围着大学教育。因为这种以理论和学科为中心的科学教育模式,一味地追求知识的确定性,对教育模式作出简单量化及去情境化的非法还原,人文知识甚至工程知识本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也被分科教育模式分解得支离破碎;它已经沦为了一种单维的追求效率的工具,最后的结果是造就了缺乏创造力、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单向度”人。因此,只有打破传统科学规训的束缚,既以学科为依托又不为其所“裹挟”,才能在人才培养上破解“理论脱离实践”的难题。

参考文献:

[1][15][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29,208.

[2][3][4][12][16][美]华勒斯坦等.学科・知识・权力[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13,47,79,73,47.

[5][7]冯向东.关于学科规训与科学进入大学的历史[R].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博士生专题讲座讲义,2011.

[6]Foucault,Michel (1980a)Power/Knowledge:Selected interview and other Writings 1972-1977.New York:Harvester Press,39.

[8][美]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大学的兴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4.

[9][德]费里德里希・包尔生,著: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M].张弛,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60.

[10][英]梅尔茨.十九世纪欧洲思想史(第一卷)[M].周昌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49.

[11]Stichweh R..Zur entstehung des Modernen System Wissenschaftlicher Disziplinen.Frankfurt am M.; Suhrkamp.:1984:7.

生态养殖模式范文4

1 生态养殖模式

1.1 “猪-沼-果”、“猪-沼-菜”养殖模式

以重庆青一银升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种猪场为代表,占地面积60亩,总投资3000万元。建设标准化圈舍13000m2,存栏种公猪76头,种母猪620头,2011年出栏商品猪10525头。2009年修建了800m3的沼气工程,年处理粪污4.57万t,年产沼气7.5万m3。猪场粪污通过干湿分离机分离,干粪作为有机肥,为周边农户及200亩果园提供有机肥;其余的通过发酵所产沼气可为猪场及周边农户提供清洁能源;沼液通过近3000m的管道输送,为周边1500亩蔬菜基地、果园、玫瑰园等经济作物提供施肥和灌溉。

1.2 “生态农业园”建设模式

以重庆市南川区北固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黄淦生猪养殖场为代表,占地面积120亩,猪场圈舍面积为16041m2,母猪存栏1000头,年可提供优质商品猪20000头。2011年12月27日,被国家商务部正式确定为中央活体猪储备基地。全场采用新佳猪场管家软件进行管理,安装了无空隙视频监控系统。猪场配套建设1500m3沼气池,日产沼气200m3,所产沼气循环到养殖场用于圈舍冬季保暖和景观路灯、餐厅和水果保鲜库照明,沼液通过抽排机提升及管道输送,为公司1500亩生态农业园提供灌溉,2011年6月被评为重庆市级标准化示范养殖场。

1.3 “猪-沼-林”养殖模式

以重庆市鑫宜居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香猪养殖场为代表,占地面积1100亩,其中猪场占地面积60亩,猪场圈舍面积6000m2,生态散养场10000m2,现存栏香猪(种猪)500多头,年出栏香猪10000多头,另有梅花鹿养殖场地4000m2,存栏梅花鹿150多头。猪场粪污通过干湿分离机分离,干粪作为有机肥,沼液通过管道输送,为公司1000亩林地提供灌溉。

1.4 “发酵床零排放”养殖模式

以重庆青一银升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种猪场和重庆市鑫宜居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香猪养殖场为代表,重庆青一银升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种猪场修建发酵床零排放圈舍2栋,圈舍面积1200m2,年出栏生猪3000头;重庆市鑫宜居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修建发酵床零排放圈舍2栋,圈舍面积1600m2,年出栏巴马香猪4000头,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1.5 “大中型沼气发电及猪-沼-果”养殖模式

以重庆市盖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生猪养殖场为代表,占地1600亩,其中,生猪养殖场占地100亩,圈舍面积10000m2,养殖种猪600头,年出栏商品猪10000头。公司于2010年实施了大中型沼气项目工程,总投资350万元,建设厌氧消化罐800m3、调配池30m3、集水沉淀池45m3,沼液储存池3000m3等,配套建设管理房、配电房、发电机房、道路、绿化等附属设施,购置仪器设备178台(套),通过沼气发电解决了整个猪场照明、冬季保暖问题,大大节约了猪场运行成本。沼液通过抽排机提升及管道输送,为公司500亩果树提供灌溉。

2 工作措施

2.1 高度重视,责任落实

随着畜禽规模化养殖场的迅速发展,南川区对畜禽养殖污染问题高度重视,局里在对养殖场进行动物防疫条件审核和养殖备案管理工作中,重点对养殖污染治理进行审查,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决不出证。同时结合全区“六城同创”及节能减排工作,出台了相关文件,将主要治理项目、指标任务分解到各部门,纳入部门年度考核范畴,实施目标考核。根据文件精神,畜牧局对存在污染问题的养殖场,现场查勘、下发整改通知书,要求养殖场限期整改,安排专人对其进行监督,并将整改进度及时向区政府、“六城同创办”进行汇报。

2.2 政策引导,项目推动

一是对畜禽养殖污水治理较好的养殖场进行补贴,每家补贴5万元。二是通过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项目、蛋鸡标准化示范场建设项目、生猪标准化示范场创建项目、生猪规模养殖粪污无害化综合处理利用等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完善了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设施设备,促进了生态养殖模式的推行;三是依托区环保局在生态农业示范区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资金218万元,对20个畜禽养殖场开展养殖粪污综合利用,开展循环养殖示范。

2.3 宣传培训,技术指导

根据畜禽养殖科学发展要求,加大了对养殖户科学管理、综合防疫、生态养殖等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2011年开展专项培训15期,培训1000人次,发放培训资料1400份(册)。同时,畜牧技术推广站人员认真做好技术、政策咨询和技术指导工作,在养殖企业新建养殖场过程中,帮助企业合理选址、科学设计、热情提供生产技术服务等。

2.4 示范典型,推广经验

南川区在推行生态养殖模式过程中,通过典型示范,以点代面,积极推行适合不同养殖场的生态养殖模式。一是推行“猪-沼-果”、“猪-沼-鱼”循环模式,该模式适合在我区大多数养殖场推行,2011年共计推行25家。二是推行建设农业园区,如北固农业综合有限公司,建成1500亩农业园区,种植各类蔬菜、水果,该模式适合经济实力雄厚,占地面积较大的养殖企业。三是推行“零排放发酵床养殖”技术,2011年共计推行3家,饲养出栏育肥猪10000头,养殖效益比普通养殖显著。

3 存在问题及建议

3.1 部分规模养殖场推行生态养殖模式困难较大

2009年及以前修建的规模猪场大多数都没有考虑种养结合等生态养殖模式,在选址、占地规模以及设计等方面存在欠缺。目前,要在这些规模猪场推行生态循环模式比较困难。建议对于新建猪场提出生态养殖、合理规划、科学设计等要求。#p#分页标题#e#

3.2 生态养殖模式资金投入相对较大,部分养殖户难以承受

推行畜禽生态养殖模式资金投入要求相对较大,对于大多数规模养殖大户来说,能够建设和完善猪场基本生产条件,抵抗疫情风险和市场风险,确保能够正常生产已经很不容易了,再要求其推行生态养殖模式,养殖户难以承受,建议加强扶持。

生态养殖模式范文5

关键词:食品安全;养殖业;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7-0079-02

食品卫生安全与人民的健康息息相关,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尤其是近几年来国内相继发生了震惊全国的食品安全事件,如“三鹿奶粉”、“苏丹红”、“瘦肉精”等事件,更是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同时也对畜牧养殖业的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因此,实行健康养殖,保障食品安全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

1 当前食品安全的现状分析

造成当前食品安全严峻形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养殖场自身原因。因养殖品种单一,养殖场为缩短养殖周期、提高成活率,养殖期间滥用抗生素、激素且没有严格执行药物休药期制度,导致抗生素、激素含量超标。疫苗超量注射,容易出现免疫耐受,疫苗的免疫效果受到影响,达不到预防疾病的效果,从而导致饲养过程中药物的使用量大增。

(2)外在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新疫病频发,如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毒、禽流感H7N9等动物疫病让公众感到恐慌,对畜禽产品的需求量减少,直接给养殖业造成损失。

(3)政府监管不力,对养殖源头监管不到位,对流通于市场的畜禽及其产品监管不到位,对不安全的畜禽及其产品销售行为打击不到位。

(4)群众的维权意识不强,不敢对危害公众食品安全的行为给予举报。

2 对策

如何打破当前食品安全的困局,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源头方面,二是流通销售方面,三是转变养殖模式。

2.1 源头方面

重点在于养殖环节。应提倡科学化养殖,养殖户应提高自身的养殖知识水平,在畜禽疾病防治过程中要树立“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理念。同时要转变思想,逐步从单一化养殖模式向多元化生态化养殖模式转变。单一化的养殖很容易就被突如其来的动物疫病影响,多元化养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养殖的风险,但多元化不是简单的养殖类别中多个品种,而是畜类、禽类、鱼类多重组合养殖,因为疫病不容易在不同类别的动物中相互转播,根据此特性调整养殖结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养殖风险。

生态化养殖又是多元化养殖的更高层次的发展,它不但具有多元化养殖的优点,还具有低成本养殖优势。该模式前期投入比较大,不但需要更多资金还需要一定的生态养殖技术。生态化养殖又分为广义的生态养殖和狭义的生态养殖。广义的生态养殖是以“农-林-牧-渔”为模型,种养结合,以自然生态为基础,发展循环养殖,提升综合生产效益,还有“猪-沼-果”、“桑-猪-鱼”等模式。狭义的生态养殖模式则定位于牧场,原则上只以“牧”为中心,以微生物生态技术为基础,打造环境友好、生态循环、低耗高效的养殖场,以发酵床养鸡、发酵床养猪为代表,加快生态化养殖改造是优化源头的重要途径。生态化养殖可以解决养殖的四大问题:资源瓶颈、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及可持续发展。

政府及畜牧部门应定期对辖区内的养殖户分批分次进行生态养殖技术方面的培训,并邀请畜牧专家或养殖大户的技术带头人进行授课,在政府层面上对养殖户给以一定的技术指引和资金的支持。同时要加强监管养殖过程中违禁药物的添加和监督养殖场严格执行养殖停药制度,对生产销售违禁药物的企业和个人给以严厉的打击和处罚,禁止违禁药物进入养殖环节。

2.2 流通销售方面

重点在于政府相关部门的市场监管。虽然有多个部门监管市场,但由于分工不明确,遇到问题就容易互相推脱。为杜绝相互推诿,应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由政府牵头组织多部门联合执法巡查长效机制,经常性对销售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摊档、超市进行检查。积极应对群众的举报意见,对举报的信息认真处理,坚决不放过销售有害动物及动物产品的不法商人,加强源头追查,如发现违反食品安全的行为必须对其严肃处理。

2.3 转变养殖模式

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由家庭化转向规模化、制度化、正规化。强化养殖技术、强化防疫制度、强化饲养制度、强化用药停药制度、强化疾病治疗处理制度,减少人为疏忽,强调制度管理。重视苗种的选择,选择父母代必须是无遗传病害、临床表现健康、疫苗注射齐全的种苗。如是从外调入,运输过程中保持通风,定时检查种苗挤压情况和车上表现的临床状态是否良好,种苗入场后须经一周时间隔离栏圈养后临床表现健康的才能进入舍内饲养。自我繁育应注意淘汰不健康的父母代,选育体格优秀、基因优良的父母代,并对其产下的子代进行体格、临床健康状态的筛选,坚持优胜劣汰的原则。

新的养殖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公司合作化模式:此模式适用经济不发达地区,政府应想办法指引整合,由政府牵头,村委落实,选好合适的技术带头人对一定范围内畜牧养殖场进行整合,形成公司合作化模式。村民以人力、资金、场地等形式入股或政府征收整合,由技术带头人聘请专家统筹规划场地,设定养殖品种,划分不同的养殖区域组成一个多元化、生态化、正规化的畜禽渔林规模养殖场,村民按照分工进行分片种养。公司保证村民最低收入,每月发放村民工资,年度按照绩效分红。此整合养殖模式大大提高了抵抗养殖风险的能力,也降低了养殖成本。

(2)绿色小生态模式:只养殖单一品种,但充分运用微生物生态技术分解畜禽排泄物,不集约化养殖,重视防疫和畜禽福利,严格用药制度,运用中草药进行畜禽保健,尽量减少使用抗生素和不使用含有激素类药物的添加剂。如发酵床养猪,在发酵床中添加特定的可以高效分解猪排泄物的微生物,减少猪舍空气中氨、硫的含量,并且发酵床很柔软,不像传统水泥地板那样坚硬,猪只有良好的生活环境,自然长得健康。

生态养殖模式范文6

一、构建符合无公害水产品生长环境条件的生态水域环境

构建符合无公害水产品生长环境条件的生态水域环境具体包括三个部分:外缘环境、生态养殖塘选址和建养殖塘。

1.外缘环境

外缘环境指生态养殖区域的主要水源环境,也就是养殖用水的来源环境。选择好的外缘环境,才能保障养出好的水产品。优秀的外缘水源,必须是自然的、无污染的通江水源。通江水源通过引水沟渠引入生态养殖区,再导入到养殖塘里。江河中引进的活水溶氧丰富,水质清新,有利于生态养殖产品的健康成长。

无为县构建的20万亩生态养殖区,就是建在绵延几十里的通江河流附近。为了确保生态养殖塘中的水质与自然的淡水环境相近,整个生态养殖区域每年还要与外缘水源进行3~5次大范围换水,这样就能够为养殖的蟹、鱼、虾提供清新的水质和丰富的养分。

2.生态养殖塘选址

生态养殖塘的选址要求:(1)水源清新自然;(2)饵料来源丰富;(3)交通便利;(4)水、电、通信配套设施完善。蟹、鱼、虾混养的生态养殖塘也要符合这样的标准。

3.建养殖塘

建设生态养殖塘的面积一般不小于5亩,池身不低于1米,这样能够保证螃蟹、鱼、虾都能有充分的活动空间。

养殖塘的塘埂要有一定的坡度,坡高与坡底宽的比例在1∶3到1∶2之间。

养殖塘底的四周要挖沟,中间部位大约高出5~10厘米。这样做便于不同生长期的螃蟹的栖息,利于水草的生长,而且可以方便日后的收获捕捞。

建好池塘后,曝晒20~30天,再撒上生石灰粉进行消毒,杀死野生动植物和泥土中的病菌,来改善生态塘的底质。通常每亩塘泼撒100~200公斤生石灰,泼撒尽可能均匀。为防止养殖过程中螃蟹逃脱,要用塑料薄膜围在塘的周围,建立防逃屏障。

二、投放适合的主养品种,合理搭配混养品种

1.主养品种的选择

科学的生态养殖首先要选择适合的主养品种,选择主养品种的标准是: (1)选择生活习性能够适应本地气候特征和水域环境的品种;(2)选择市场需求大、成本低、产量高、市场价格高的优质品种;(3)对种苗的品质、规格应严格控制。

2.主养品种的投放

如主养品种是蟹,要按照上面的标准选择适合本地养殖的优秀蟹苗。

选择好蟹苗后,就要在生态塘中进行投放,即放苗。为了提高蟹苗的成活率,放苗前还要进行简单的筛选,就是选苗。

选苗的标准:一要附肢齐全,不带伤;二要体质健壮,活动能力好,不带病;三要规格整齐,大小均匀,体表干净有光泽。小的、残肢的、当年性成熟的蟹苗容易死亡,要淘汰掉。

把选好的蟹苗投放到生态养殖塘中,投放时间为每年的1~2月份。投放的一般规格是每公斤160~200只,每亩投放800~1200只。

3.混养品种搭配

蟹、鱼、虾混养可以搭配不同的混养品种,形成不同的混养模式,每种混养模式都有自己的生态优势。

(1)蟹、虾混养模式

每年1~2月份投放蟹苗, 6~7月份投放虾苗,虾苗长度规格为1.5~2厘米。每亩大约投放1万尾。

在蟹、虾混养模式中,主养产品蟹吃饵料,混养的虾以蟹的残饵为食,同时虾还喜欢食用蟹的代谢废物和养殖塘底的杂质。

虾吃蟹的残饵可以节省喂养虾的饵料,吃蟹的代谢物和杂质,可以清理养殖塘,净化水体,形成科学互利的生态模式。

(2)蟹、鳜鱼混养模式

蟹、鳜鱼混养模式,每年1~2月份放蟹苗,6~7月初放鳜鱼苗。放入鳜鱼苗的长度规格为3~5厘米,每亩15~20尾。

在养殖塘内,通常会有少量的野杂鱼,野杂鱼会抢食蟹的饵料,造成饵料损失。混养的鳜鱼喜欢吃野杂鱼,可减少野杂鱼的数量,同时减少饵料损失,节约饵料投入,这是一种科学的生态养殖模式。但要注意,蟹和鳜鱼的混养模式千万不能放虾,因为鳜鱼会吃虾。

(3)蟹、鲢鱼、鳙鱼混养模式

每年1~2月份放蟹苗,同时投放鲢鱼苗或鳙鱼苗,投放的规格是每亩0.25公斤。

蟹食用饵料和水草后,产生的排泄物会肥水,适合浮游生物生长,影响水质。鲢鱼和鳙鱼以水中的浮游生物为食,能够改善水质,净化水域环境。这是一种共生互利的生态养殖模式。

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能将螃蟹与鲤鱼、青鱼、草鱼混养,以避免这些鱼与螃蟹争夺饵料和破坏水草。

三、科学投喂

在整个生态养殖的过程中,科学投喂非常重要,最好投喂天然饵料。动物性饵料主要有小杂鱼、小活螺蛳等。植物性饵料有炒熟的小麦、煮熟的玉米粒和切成条的山芋等,种植在塘中的水草也是螃蟹的食物。

要注意,在螃蟹的不同生长期,几类饵料投喂数量的搭配是不一样的。每年2~5月份,以动物性饵料和水草为主。6~8月份以水草和植物饵料为主,动物性饵料约占30%。9月份到收获期,适当地增加动物性饵料,比例大约占50%,可以促成水产品的成熟品质。与动物性饵料混合时,植物性饵料要煮熟,并采用投喂方式。

四、日常管理维护

科学合理的日常管理维护是保证水产品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日常管理维护的主要内容是换水和水质调控。

1.换水

对养殖塘进行科学合理的换水,能够保证生态塘水质的清新,为螃蟹和混养产品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不同的季节换水的频率不同。每年早春的时候,每5~7天要给生态塘换一次水,每次换1/3~1/4的水。到了夏秋,就要1~2天换一次水,每次换1/4的水。换水时,尽量让水位相对稳定,减少对养殖产品的影响。

2.水质调控

保障良好的生态环境,还要注意对生态塘水质的调控。通常用生石灰来调控水质。每年4~11月份间,要根据水质的具体情况,10~30天用生石灰水泼撒一次生态塘,每亩水面每次使用5~7.5公斤生石灰。生石灰水可以调节水质的酸碱度,同时提高水中钙离子的含量,抑制塘内微生物病菌滋生,使生态塘的水质环境更趋向于自然水态的环境。改善和调控水质可使蟹病基本得到有效的防治。

按照上面的方法和要点进行蟹、鱼、虾的生态养殖,大约在每年10月份到11月份就可以收获。当地称收获螃蟹的过程为起蟹,起蟹也有窍门。起蟹的时候,要先将池塘中的水排干。随着塘水逐渐减少,鱼虾和螃蟹会聚集在塘底的沟槽和水洼里,这样再捕捞就容易多了,而且能够捞干净。起蟹后,要洗掉螃蟹身上的淤泥,然后放入网兜,在池塘边吊上两个小时左右,让螃蟹吐掉体内的淤泥和杂质。这样就能够收获到干净而又鲜嫩肥美的无公害螃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