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智慧课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智慧课堂

智慧课堂范文1

首先经历自主操作,点燃思维火花

在教学中尽可能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历猜测、验证、归纳、概括等数学活动,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操作中体会,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创造。

例如:“认识平行四边形”这一课,教材要求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了解它特征。课堂上,先让同学们进行观察,大胆猜测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有的猜测是正确的,如:平行四边形对角可能相等,对边可能平行而且相等。也有不正确的猜想: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教师并不急于肯定或否定,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想方设法来验证自己的想法。课前,也预设了一些可能出现的方法,例如:通过量角器和直尺,测量进行比较;把角和边拓下来进行比较;还可以沿对角线剪下来,然后旋转后重合,验证对角相等,对边相等……。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意料之外的想法和做法。例如:先把平行四边形按右边的方法折一下,然后再沿虚线对折后,发现对角相等。这种方法是老师史料未及的,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还有一个同学验证对边相等时的回答也很精彩:卷起来比一比,短的一组对边能重合,说明对边相等。但用这种方法比较长的一组对边时,操作起来很困难,试了几次没有成功,所以比较长的一组对边我是把图形剪开后,再把这组对边重合,然后比出来的。

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如果坚持让学生动手操作,学生的思维将不断趋于活跃,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遇到困难时,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改变思路,调整方案,使学生在智力和能力上有了进一步提高。

其次,鼓励质疑问难,激发学习潜能

鼓励学生有意识地对所学大胆质疑,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经常性的质疑问难能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它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

在“直线、射线和线段”这堂课上,老师请学生找找生活中的直线、射线和线段。由此引发了一段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质疑和争议。

一位学生提出:“拉直的头发是线段。”

立刻遭到强烈的反对:“头发是可以不断长长的,所以不是线段。”

“为什么一定就不是线段了?掉落的头发它还长吗?不是线段吗?”第一位同学的观点有了支持者。

于是,达成共识:“掉落的头发是线段。”

接着又有了对继续生长的头发的争议:“头上还在继续生长的头发是直线,因为它在不断延长。”

“不对,头发的一头在长,另一头不长的,所以是射线。”分析地挺有道理。

“那么,端点在那里呢?”又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于是有了两种迥然不同的观点:“在发根,你看发尾的一头总是不断延长。”“我觉得端点应该在发尾,其实真正在不断延长的是头发的发根,因为头发是在发根的部分不断长长的。”这一观点立刻得到大家的响应。……

其实就头发而言,它总有不长的一天,所以它最终还是线段。而直线和射线,它们只是抽象的概念,只能存在于人们关于无限的想象中。最终,老师的点拨为头发的问题画上一个句号。

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辨析,不仅增强了大脑皮层对这直线、射线、线段这些概念的刺激,更重要的是使学生逐步养成用批判的态度来对待每个问题的习惯,突破思维定势的负迁移影响,从而使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得到发展。

第三,融入生活元素,体现学习的价值

学习数学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了解数学的价值,为学生将来参与社会生活提供宝贵的经验,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

在“周长与面积”这堂课上,安排了两个环节:环节一:要求学生用12根火柴棒设计、拼搭“孔雀苑”的平面图;环节二:用火柴,设计、拼搭一个6平方米的花坛的平面图。鼓励学生站在设计师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最终发现周长长短和面积大小没有必然的联系。虽然学生可能没有过类似的经历,但是却具有现实意义。课堂上学生的发言很踊跃,考虑问题视角也很独特。

把学科知识和生活经验结合在一起,过了一把“设计师”的瘾。体会到做为一名设计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例如:审美标准、资源的节约、空间的利用、设计对象的特点和需要……在此过程中教学目标也顺利达成。

智慧课堂范文2

智慧云平台的建设

要实现“互联网+”教育的真正落地,少不了应用平台的支撑、资源服务与管理、智能显示终端以及数据评价系统四个方面。

1.应用平台

目前普遍构建的都是以云计算技术为基础,拥有海量教育教学资源,能为学习者推送定制的教育服务,并能进行智能化教育管理的综合性智慧教育云平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智慧课堂的应用平台通常为移动类APP,包括微课制作、作业平台、家校沟通工具等其他第三方应用软件。例如,无锡正在打造的“智慧教育云服务平台”(如图1),涵盖了“智慧课堂”“智慧学习”“智慧教研”等教育功能服务模块,并开发有相应的移动端APP,主要目标是实现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协作学习、泛在学习的智慧教学,以及基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智能化教育管理。

2.资源服务与管理

我们基于资源管理平台,建立了数字化教材、微课及多媒体课件、各类题库、拓展知识等资源库,可以在课前、课上、课后为智慧课堂提供、推送教学内容(如下页图2)。

“三通两平台”是我国“十二五”时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也是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主要任务之一,其中资源涉及“优质资源班班通”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两个方面,资源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3.智能显示终端

智能显示终端可分为教师端工具和学生端工具两种。教师端――传统课堂的板书、投影仪已经变身为电子白板、触控一体机、多屏互动软件,而学生端以智能手机、iPad为主。例如,新东方的“OKAY智慧课堂”,整个系统采用两层结构,上层主要是云平台服务端,下层主要是各类应用端,包括学生Pad、无线AP、充电柜、校园服务器等(如图3)。

教师、学生都匹配有相应的“教”与“学”的应用软件,可以实现智慧课堂的全过程沟通、高频互动、知识传递与扩展。

4.数据评价系统

实现动态学习数据收集、分析、评价,是成功构建智慧课堂的关键。利用智慧云平台,可以对课前、课上、课后进行全过程动态评价和数据分析,基于此,教师可以有效、快速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诊断、评价,继而形成针对性、差异性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如下页图4)。

需要注意的是,“互联网+”时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智能化软硬件设备,但是有效实现智慧课堂目标的根本,如教师专业能力、灵活的教学设计、高效的课堂掌控、学生自主学习的形成以及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无法仅依靠信息技术手段就能解决的。

“互联网+”背景下的智慧课堂

智慧课堂是教育信息化聚焦于学校教育、师生教与学、课堂活动的必然,也是课堂教学自身不断变革发展的结果,从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从语义角度,“智慧”是让人可以深刻地理解人、事、物、社会、宇宙以及现在、过去、将来,拥有思考、分析、探求真理的能力;“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教师应该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挖掘生机和活力,把课堂营造成生动活泼的学习乐园,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自然、有序地学习和成长。从教育角度,智慧课堂的根本任务是“开发学生的智慧”,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或灌输过程。从信息化角度,智慧课堂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构建智能化的教学环境,实现智慧化的课堂教学,与传统课堂大不相同。

“互联网+”下的智慧课堂,因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交互、深度融合,从先前的数字化阶段过渡到了“智慧化”的新阶段。智慧课堂实质上就是基于智能终端、云计算、大数据分析运用的新型课堂教学形态,是由信息化平台和工具(系统)、教师和学生(人)及其课前、课中、课后教学环节(活动)等组成的现代信息化课堂教学体系。[1]

具体来说,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的目标相比,在课堂形态上,智慧课堂借助于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和各种智能终端,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营造更加开放、自主的智能化的教学环境。在资源推送方面,智慧课堂能为学习者提供各种优质的教育资源以及相应的APP、平台,并能有针对性地推送个性化、定制的学习资源,方便学习者查漏补缺、提高优化。在教学方式上,智慧课堂有互联网技术的辅助,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协作、合作探究和教师参与、引导的方式,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师生关系和角色也彻底发生改变。在评价反馈上更为明显,依靠数据收集与分析,课前预习评测、课堂即时反馈调整、课后跟踪反馈,智慧课堂变革评价方式,从传统、主观的“笔纸评价”变为客观、全面的“数字评价”。

简而言之,智慧课堂就是依托信息技术构建的教学环境,为学习者营造丰富的学习情境,促进个性化学习、合作探究式学习,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能力内化成素养,以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的终身发展。

智慧课堂的几种实现模式

1.高效互动

在智慧课堂中,利用智能化的移动学习工具和应用支撑平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更加立体、即时,课堂互动高效、生动。同时,基于动态数据分析和即时教学评价,互动的深度、广度增加(如表1)。

除了课堂内的互动,在课外,师生还可以借助应用平台、移动APP进行课外交流,实现持续沟通,进行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多种方式的交流互动。

2.分层教学

基于大数据的动态学习分析,教师能够准确把握每位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其学习能力做出评估,然后将知识水平相近的学生进行分组管理,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学方案和辅导策略,继而向各小组推送相应的资源,实现一个班级里的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如表2)。

另外,课上碍于时间和精力无法一一指导的,在课后,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最近发展区”设计内容,进一步推送个别化的作业和辅导,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服务学生的“一对一”的个性化教学。

3.自主学习

智慧课堂范文3

信息技术新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也就是提升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信息技术教师要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素质。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智慧教学,涉及到教学资源的准备、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任务的设计等几个方面的智慧。

一、准备教学资源的智慧

教学资源是扩展的教材,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教学一线的教师可以从教参、辅助光盘、培训资料等处获得有关的教学资源,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和组合,这样有利于实现教学的统一性和有效性。然而随着新课程、新教材的推出,配套的教学资源少之又少,需要教师自行备课、收集、制作。设计制作教学资源要花很大的精力,有些教师会望而退步,寄希望于拥有大量信息的互联网,试图通过任务设定、开放网络,引导学生从浩瀚的网络信息中寻找合适的资源进行学习、研究,从而完成任务,获得知识,锻炼技能。但实际上这种做法效率低下,首先,这样的资料网上未必有,或者虽然网上有但学生未必能找到,又或者找到的资料未必能说明问题。其次,网上的信息实在太多,它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学生上网时随意性很大,不可控制的因素很多,学生如果不能正确对待网上的干扰信息,就会分散注意力,最终完成不了预定的学习目标。所以教学资源是否充分有效,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一般来讲,适用于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资源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学生在操作实践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素材文件。教师需要考虑提供多少素材给学生,而且数量并不是越多越好,有时还要提供半成品素材以降低操作难度(即已经加工了一半,留白的地方就是利用本节课或本单元所学的内容能够解决的)。第二种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帮助文件,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可以利用帮助文件来解决问题。目前用得比较多的帮助文件有两种制作方式,一种是动态的,即把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以动画的形式录制下来,另一种是静态的,即把问题以图片加上文字说明的形式放在帮助文件中,让学生在需要时观看。第三种是在线测试系统。它以选择题的形式检查常识概念类的知识;与操作技能有关的,则将操作过程分成几个步骤,由操作者选择正确的操作顺序。这样,在课堂结束前让学生花2~3分钟时间做个自我y验,提交后立刻有成绩反馈,从而使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利用各题的在线解答帮助系统进行再学习,起到拾遗补缺的效果,保证了当堂内容当堂解决。

有了适宜的资源,教学活动就有了切入点,就能保证教与学的有效性。资料的提供形式也有许多种,可以通过网络共享,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如苏亚星、极域等)进行发送,当然最好是在教学网站平台上建立链接,由学生操作下载,具体可根据资料容量及网络情况而定。

二、创设教学情境的智慧

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能够使其主动积极建构具有学习背景、景象和学习活动条件的学习环境。它可以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外显的教学活动形式营造一种学习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参与对所学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识过程。

1.情境的分类

教学情境可分为体验型情境、任务型情境和道德两难情境。

“体验型情境”是指信息技术在社会、科技、生活等领域的应用场景、应用实例以及这些应用产生的效果。它通过组织学生体验信息技术魅力,激发学生兴趣。

“任务型情境”是指蕴含着探究性问题或实践要求的、高度真实的任务背景。它引发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思考问题,进而产生探究欲望。

“道德两难情境”是指蕴含着价值观冲突、道德两难选择、观点矛盾等的社会实践情境。这种情境是有效激发学生深层次思考、多视角讨论相关社会问题的最佳途径。

2.注意事项

情境应能引发学生学习、探究技术奥秘的“间接兴趣”,尽量展示信息技术的魅力,与本课的教学内容高度关联,尽量渗透一定的社会价值,避免单纯为了感官刺激的情境体验。情境的长短要适度,保证学生“进得去,出得来”。

三、设计教学任务的智慧

教师根据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把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为一个个实际任务,让学生在协作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方法与技能。设计任务时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求,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切合学生兴趣和实际,具有可操作性,并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1.什么样的任务或问题是好任务、好问题

任务或问题应密切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如做各地文化特色介绍、策划旅游方案、组织学科学习或课题研究等与所学知识技能要具有内在联系,别跑题或离题太远,还要能激发学生高水平思维或认知,避免设置通过简单的信息复制和粘贴即可完成的任务。

2.任务或问题该如何提

任务或问题要明确,可操作性要强。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多个任务或问题以供选择(技术要求要统一),允许学生自选任务或问题。过大的任务可分解为先后衔接的任务链或问题链,逐步提高难度,“门槛低、坡度缓”。

3.需要讲解时,教师怎么讲

智慧课堂范文4

关键词:大学;智慧课堂;移动终端;Android;手机App

中图分类号:TP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5-0187-03

Abstract: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class play phone, sleep, less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and other practical problems, this project is based on the Android platform, client / server model, based campus wireless WiFi network, we developed an interactive classroom teaching university wisdom system. Student in the classroom with teachers App mobile terminal APP mobile client to communicate using a wireless network, to achieve student attendance, teacher name, quizzes students answered promptly, usually results and other records and statistics functions.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wisdom of interactive classroom teaching interactive classroom system can help teachers' organizations, to promote students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interactive help students master a thorough knowledge, improve classroom teaching management efficiency, improve classroom teaching result.

Key words: University; Wisdom classroom;Mobile intelligent terminal;Android;App

1 引言

随着智能设备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人们对智能化环境有了一个崭新的认识。 为此,人们也希望使用智能化环境来改变本身的生活、工作和学习。 如今,智能都市、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慧校园等智能化环境正离我们越来越近,教育工作者对“智慧课堂”的研究也开始展开。 目前,有于智慧课堂的研究已经得到了各国政府、全球各地知名企业、高等学府以及中小学校等机构的关注,智慧课堂的研究已经成为了教育研究的一个新研究范畴。

智慧课堂是当前教育信息化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是互联网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结果。智慧课堂的关键在于用最新的技术革新和改进大学课堂教学,打造智能、高效的课堂。当今社会是一个大数据的时代,社会各个领域也将会因为大数据的出现而产生深刻影响。在教育领域也不例外[1]。

智慧课堂的出现也将带动传统教学模式的变更,使得教学模式获得更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给传统学生评价体系一个质的变更,使得评价系统更加准确更加有意义。在今后智慧课堂能得到普及对于教育教学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2 构建大学智慧课堂的必要性

随着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快速崛起,智能手机应用开发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崛起已经成为势不可挡的趋势。现在的生活中手机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样工具了。人们的出行工作学习都离不开手机了。而我们的学生群体中,几乎人手一部手机,而手机越来越向智能的方向发展。随着功能的逐渐完善,手机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发短信和打电话方面了,而成为一部随身的智能处理终端。

一方面,目前一些在校大学生在课堂上不专心听讲,而是使用智能手机在玩游戏或上网聊天,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败坏学风。由于课程教学任务重,班级学生容量大,老师在课堂上不能有效监控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师生互动太少,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多数老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如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如何让老师实时了解学生的上课情况,与掌握知识的程度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在移动设备中以开源的Android操作系统占大部分市场。

目前学校对学生的评价都是属于终结性的评价,平时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较少,主要来自于课后作业和上课的点名,缺少合理性,这就导致学生缺乏对平时学习的重视,而仅仅在期末的时候去突击复习,因此学习效果较差[2]。而本项目在平时上课的时候就会记录学生的每节课的学习情况,到期末通过累计形成对学生一个学期的评价,这样对学生的评价相对客观一些[3]。同时,也能让学生的注意力放到平时的课堂学习中,在平时就能脚踏实地去学习。

然而还处于研究起步阶段的大数据分析技术,很多的研究还是概念性的,真正可以供教学使用的数据分析工具还很乏[4]。

另外,教师在上课后很难及时得到学生的反馈。上课时的哪些知识点学生没有掌握,哪些又是模糊不清的。所以在这里需要一个反馈的功能。本项目针对这点提出了学生论坛提问的模块,学生可以在论坛中反馈自己的疑难点,当很多学生都有相同的疑难点问题时,就说明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这个知识点讲的不到位。通过反馈模块,可以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便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进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构建大学智慧课堂的方法

在考虑到在如今的大学校园的无线网络有着良好的覆盖,以及学生几乎人人拥有智能设备的情况下。以一种基于移动设备的课堂互动系统为实现方式,总体架构采用C/S与B/S的混合模式,由教师端App、学生端App以及后台管理器组成,来构建大学智慧课堂。

教师用户端App具有如下功能模块:

登录模块。教师使用该模块登录系统,并选择相应的课程。

上课模块。教师点击“上课”按钮,使得学生端App与教师端App建立连接。

查看管理出勤情况。教师可以查看学生的出勤情况,分为“请假”、“迟到”、“旷课”三种情况。系统自动将学生的出勤情况记录到后台服务器数据库中,作为今后对于学生评价的依据。

提问模块。教师在上课讲完某个知识点后,若要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可以及时通过提问模块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app回答,在学生提交选项之后,教师可以统计回答结果。在教师下发问题内容之后,由学生完成题目的答题并提交答案,并及时进行相关数据的分析处理,使得教师可以在课堂内及时反馈矫正。

教师端App模块图如图1所示。

学生用户具有如下功能模块:

(1) 注册模块。注册学生的信息。

(2) 登录模块,学生可以通过此模块输入学号和密码进行登录操作。并选择相应的课程。

(3) 签到模块。学生在手机终端进行签到操作。签到后,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出勤情况。

(4) 答题模块。由教师提出问题,并提供相应的选项由学生选择。学生在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选择之后。将结果反馈给教师端App。

学生端App模块图如图2所示

4 构建大学智慧课堂的技术选择与使用

学生端App基于Android手机,使用Android应用框架中的HTTP Client组件从服务端的HTTP API接口接收数据,然后交由Android UI界面层渲染界面并最终展示出来。对于服务端,在HTTP API接口和MySQL数据库之间有一个API Debug后台,用于调试服务端的API接口,如图3 整体架构图所示。

5 大学智慧课堂的后台管理

智慧课堂的后台管理系统,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大量的学生信息和反馈数据存入到数据库中的时候,后台管理系统就要承担数据统计和分析的任务。而分析的结果将作为学生的学习评价的重要依据。

后台管理包括的功能:教师、学生的个人信息管理,对课程信息的管理。对数据库中存放的学生的答题记录进行数据分析,等到一个直观的图形,从而教师可以很方便知道学生对课堂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于学生的考勤分析,是生成学生期末评价的一个关键信息。

教师,学生信息的管理模块:对教师,学生个人信息的进行增加,删除修改等功能。

课程信息的管理模块:课程信息的修改,保证教师在上课时所使用的课程信息的正确性。

学生答题记录的分析模块:核心模块,从数据库中提取学生上课时在APP端产生的答题信息。在后台系统中统计后,计算出一个直观的图形,反馈给教师。基于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行为数据进行真实记录,利用大数据技术和智能算法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根据学生在作业中反映出来的薄弱知识点,定向推送学习内容和测试题目,有助于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获得,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5]

学生的考勤分析模块: 核心模块,通过每天教师上课的点名情况。结合不同班级,不同课堂,不同教师,可以得到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对于学校教务处,教师个人还有学生群体都是一个很有价值的信息。教务处可以根据大数据分析出课程的调整,时间的调整。在教务管控中采用信息技术的,采用了计算机辅助的方式,提高教务管理的效率,实现了教务的标准化管理。[6]教师可以调整上课的方式等等。更可以督促学生的学习状态改善,对于学生的平时成绩,是一个非常有参考价值的数据。

6 智慧课堂案例展示

课程: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系统集成

6.1传统上课模式

1)教师讲解书本知识点,结合书本上的案例具体讲解。

2)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很难与学生进行沟通,教学效率低下。(原因有如下:⑴学生在课堂上喜欢使用智能手机来消磨时间,导致不能很好得听课。⑵大多数学生不愿意与教师进行交流与互动,导致教师不能掌握学生的学习程度。)

3)在学期末的时候,常常需要进行学生的终结评价。即学生的平时成绩。学生平时成绩的产生往往没有特定的标准,有些教师采用上课点名,课后作业,上课提问的方式作为平时成绩的依据。但是这个成绩的产生往往不能准确得反映学生真正的学习情况。(原因有:⑴上课点名存在有虚假的情况,而教师往往不能知晓。⑵上课点名浪费时间,使得本来紧张的时间越来越短。⑶上课提问的方式不能覆盖整个学生群体。)

6.2 智慧课堂的上课模式

1)教师讲解书本知识点,结合书本上的案例具体讲解。

2)教师在讲解知识点的时候,可以推送一个关键性的问题给学生端的App,学生在App上进行作答,在反馈给教师端,进过统计和计算后,教师能很直观得知道学生的掌握情况。从而可以决定是否要再次讲解一遍。(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智慧课堂能有效得提高教学效率。)

3)为了针对学生上课玩手机的现象。在使用App的同时需要连接学校的校园网,在使用校园网的时候不能访问外网资源。从而可以限制大部分智能手机工能。达到限制学生玩手机的目的。(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智慧课堂能有效得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智慧课堂的平时成绩形成。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智慧课堂,产生的数据包括:学生的签到情况,学生回答问题的正确率等,都可以作为平时成绩产生的依据。使用智慧课堂能产生更加的准确的学生评价。

7 总结

基于对于现实中大学课堂的现状,因此在未来的课堂中随着智慧课堂的推广和应用,以及移动网络和数据库的发展,对于课堂效率的提升和对学生的个人随堂成绩的统计和评价我们相信会比现在的偏主观评价会更有价值。这将对于学生个人发展和学校的综合发展都有着不可限量的结果。学生在学习中积累的相关数据和存储积累,经过后台算法的分析处理,可以为大学课堂教学提供更具有针对性、指导性的教学建议,而这样又促进教师积极参与到教学资源的丰富、优化的工作中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基于数字化的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系统的研究中,让教师在教学和学生子在学习变得更有意义,课堂教学效果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可以得到明显的提升[8]。加强智慧课堂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对课堂进行重新认识和设计[9]。

学生可以实时得到来自教师的教学反馈,具体直观地了解自己的课堂学习情况,准确查漏补缺,促进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8]

参考文献:

[1] 孙曙辉. 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的智慧课堂模式[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22)21-24.

[2] 乔晶. 高校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5(23):59-72.

[3] 唐烨伟. 庞敬文. 信息技术环境下智慧课堂构建方法及案例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4(11):12-34.

[4] 邓文俊. 基于教务管理系统的数据分析工具的研究与设计[J]. 学习资源与技术,2014(5):138-143.

[5] 卞金金. 基于智慧课堂的学习模式设计与效果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6(2):64-68.

[6] 唐慧珍. 信息技术在教务管理中的应用[J]. 现代营销(学苑版),2015(6):33.

[7] 黄德群. 基于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学习模式应用研究[J]. 远程教育杂志,2013(3):64-70.

智慧课堂范文5

新一轮课改实施以来,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带给我们惊喜的同时,也不无隐忧地发现,不少教师的一些做法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形似神异”,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肤浅与浮躁。

1.循循善诱成为“课堂杀手”。虽然循循善诱从来都是一个褒义词,但其实它也完全可能成为“课堂杀手”。课堂上,有些教师用一个连一个的问题、按部就班地牵着学生读书、思考、回答,无视学生的需要、表现,从表面上看师生之间是有了交流,有了互动,但这形式上的、浅表层次的互动却是无效的。这种高度控制的导读会将学生的思维引向单向思维的死胡同,难以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和意识。教师那没有启发的循循善诱,反而禁锢了学生的自由思想。

2.个别辅导成为“另类歧视”。常常在许多公开课上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指名朗读课文,由于紧张,学生朗读时卡壳,于是教师不厌其烦地指导,一遍、两遍……时间也在大家的期待中一分一秒地过去……最后终于如愿以偿,于是,教室里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殊不知,如此做法弊多利少,是对绝大多数同学的一种“另类歧视”!因为此时此刻,教师根本无暇顾及他们。他们,不过是课堂里的看客和听客而已。

3.多元感悟成为“秀场表演”。阅读是个性化的学习行为,“课标”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尊重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提倡鼓励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可问题是在我们的课堂上,教师却因为自己本身对文本价值把握不当,或是虽然心里对价值有谱但是引领乏术,或是怕引领不当最后落一个牵得过多的罪名,对于学生的回答特别是一些原则性错误不置可否,任学生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本该出现的师生、生生之间的精彩对话成了部分学生(主要是一些优等生)的“秀场表演”。

之所以出现以上现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们的教师认识上出现了偏差,教学中不能准确把握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有效引领、处理好面向全体还是指向个体的关系,当面对课堂教学中现时产生的新问题、新情况时引领的意识缺乏、目标不明、方法失当。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面对各种生成性的资源,教师应该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运用先进的理念,采用科学的手段进行智慧引领,让课堂教学绽放精彩。

二、智慧引领,成就精彩课堂

语文课堂因预设而有效,更因生成而精彩。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认为,我们不应忽视课堂中精心筹划的预设,也应将生成作为一种理想的课堂价值追求。动态生成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开放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同时也为激发师生的创造性和智慧潜能提供了机会和空间。

教师的教育智慧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来体现,表现在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性把握、创造性驾驭和深刻洞察、敏锐反应以及灵活机智应对的综合能力。所谓智慧引领是指教师在面临复杂多变的教学情境时能敏锐、准确地作出判断,创造性地整合和开发各种有价值的教学资源,科学地启迪和引导,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教学中,我们不能拘泥于预设的教案不放,要时刻关注并及时捕捉课堂上师生、生生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新信息、新问题,即时引领,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在学生冷场时伸出援助之手,在学生迷茫时指明前进方向,在学生错误时拨开云雾……

1.顺水推舟,矛盾中提炼顿悟。当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时,教师不妨来一个顺水推舟,从他们的错误出发进行引导推理,让学生在放大的错误中发现矛盾,获得正确的认识。

如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二册《半截蜡烛》教学片段:

师: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家庭!一家三口怀着对祖国的热爱,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最终取得了胜利。你认为在和敌人的周旋中,谁的功劳最大?

生1:(脱口而出)是杰奎琳。

师:理由呢?

生:我认为小女儿杰奎琳功劳最大。要不是她最后借口上楼睡觉将蜡烛拿开,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我认为她的功劳最大。

生2:我同意。

师:我完全赞同你们的意见,妈妈和哥哥只是参与了整件事情,虽然努力过可没有成功呀!其实,仅凭杰奎琳一人就可以对付这群德国佬了。

生3:我倒不这样认为,如果没有妈妈的长期教导、没有妈妈的榜样示范,以杰奎琳小小的年纪是绝对不会这样镇定自若地面对敌人的。

生4:哥哥也很了不起。他的计策虽然没有成功,可他还是从容地搬回了柴,生了火。要不这样,敌人早就怀疑了。

……

师:看来,全家都功不可没。母亲做了孩子的榜样,哥哥的举动又感染了妹妹,妹妹的办法最后获得了成功,大家齐心协力,凭借着智慧和勇敢战胜了敌人。

上述案例中,当学生误以为妹妹功劳最大时,教师顺水推舟,故意贬低母亲和哥哥的作用,将学生错误放大以引发更多学生的争议,巧妙地进行课堂教学的再设计,化“错”为“对”,激活教学,最终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认识。

2.刨根究底 ,对比中品味语言。对于课文,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去把握,但无论如何,对语言的品味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才能达成对语言背后价值取向的感知和人文精神的内化。教学中,我们不妨利用比较、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内涵,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如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二册《墨梅》教学片段:

师:(在课前板书时无意间将“只流清气满乾坤”写成了“只留清气满乾坤”。)

生1:(指出板书中的错误。)

师:(在准备擦去的一刹那,改变了主意。用红色粉笔圈出了原来的“留”字并在旁边写上了“流”字。)

……

师:(在指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提出)请同学们比较一下,两个字有何不同?诗人为什么选择“流”字而不用“留”字呢?

生2:我觉得诗人这样的选择肯定有他的道理,可具体是什么,我说不上来。

生3:我认为 “留”就是“保留”的意思,是说墨梅盛开后,院子里有一股淡淡的清香。而“流”则告诉我们墨梅盛开后,院子里到处弥漫着香气,挥之不去。

师:“弥漫”一词用得好。虽然墨梅色泽淡雅,可香气却是浓郁的。

生4:我有同感,“留”不足以说明墨梅的香气,“流”形象地写出了墨梅的香就像“涌动的流水”。

师:说得好!一个“流”字化无形于有形,化静为动,生动地描写出了墨梅不畏严寒、傲然开放的不屈精神,表面上在写墨梅,实则是托物言志,表达出自己鄙视世俗、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

上述案例中,教师没有轻易地放过自己的错误,而是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因势利导,一个“对比”,催生出精彩的课堂对话。在教师的智慧引导下,学生通过咬文嚼字,读出了文字的质感。

3.烘云托月,诵读中感悟形象。读书百遍,而义自见。朗读既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又是品味语言内涵、感悟人物形象的有效手段。当学生疑惑时、当学生迷茫时,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地诵读,在读中悟、悟中读,直至情真意切,让心灵颤动,刻骨铭心。

如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二册《理想的风筝》教学片段:

师:虽然刘老师能够笑谈腿疾,但是要像正常人一样站着上课是不容易的。自读第五节,找一找,刘老师为了完成一次板书,要经历哪几个动作?

生1:(经过一番自读自悟后起来回答)撑、离、转、写。

师:(随机出示句段,红色显示以上四个字。)

生2:他少说了两个“转”,句子中明明有三个“转”字。

师:(故作惊讶)既然都是“转”,为何就不能省略呢?大家将词语放入句子中再读读,看看省略了两个“转”后,句子意思有何变化?

生:(认真地读悟。)

生2:我觉得不可以省略。这里的“转”重复出现,是为了突出刘老师板书的不易,体现出他的乐观和豁达。

生3:我同意,刘老师完成一次板书的动作是连贯的,是不可以省略的。

(越来越多的学生意识到“转”字重复出现的作用,起来发表见解。)

师:是啊,平平常常的一次板书,对于刘老师来说却是何等的艰辛!那么,一节课上只有一次板书吗?一天呢?一个月呢?一年呢?一辈子呢?多么令人难忘的跳跃旋转呀!谁来读这个句子?

师: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请第一小组读。

师: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年不知道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男生读。

师: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辈子不知道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女生读。

师:那一次次的跳跃旋转已经成为作者心中最美的舞蹈,让我们共同来记住这美丽的舞蹈吧!

生:(以不同的方式动情地朗读文中描写刘老师板书的句子。)

师:此时此刻,刘老师跳跃旋转板书的画面一定在我们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从中,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刘老师?

生:(各抒己见。)

上述案例中,当学生对于“转”字重复出现的作用不能理解时,教师及时地指导学生将词语放入句中进行理解,最后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烘托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刘老师旋转板书的句段,至此,一个热爱生活、自强不息、爱岗敬业的刘老师的形象已深深地根植于学生心中。

4.旁敲侧击,对话中碰撞思维。旁敲侧击是一种委婉间接的方法。当学生学习中出现困惑或者不同意见时,教师不是简单地直接告知,也不是撒手不管,按部就班地顺着教案延续下一个教学环节,而是采取迂回战术,旁敲侧击,巧妙地组织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展开精彩“对话”,让课堂充满情感共鸣、思维碰撞。

如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二册《螳螂捕蝉》教学片段:

师:面对吴王下达的死命令,少年是怎么做的呢?

(学生结合具体的句子交流体会。)

生1:我找到的句子是“第二天清晨,他拿着一只弹弓……一连转了三个早晨”,为了说服吴王,少年一连三天都到花园中等候,即使露水沾湿了衣服和鞋子,他都不在乎,他是执著的。

师:多么执著的一个少年呀,请你读好这句话。

生1:(读句子,陶醉在自己的朗读中。)

师:谁还想补充?

生2:我也认为少年是执著的,不达目的决不放弃。我是从第四节“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中的“终于”一词体会到的。

师:能联系下文来理解,这是一个不错的方法。(满怀期待)还有不同的理解吗?

生:(没有反应。)

师:(出示少年与吴王的对话)请同桌分角色读他们的对话,认真思考刚才的问题。

生:(分角色读。)

师:从他们的对话中,你发现吴王相信少年的话吗?

生:(异口同声)深信不疑。

师:如果少年不这样做,吴王会深信不疑吗?其实,少年拿着弹弓、一连三天到花园、被露水沾湿衣服,是为了――

生1:(恍然大悟)是为了让吴王相信确有其事,从而放弃攻打楚国的计划。

生2:我觉得少年十分聪明,一步一步地让吴王“上钩”,这说明他还是个遇事冷静且十分自信的人。

生3: 虽然吴王已下了死命令,可少年能用计谋说服吴王,说明他不但勇敢而且有智慧!

师:为了吴国的利益,少年不露声色地与吴王进行智慧的较量,最终使吴王放弃攻打楚国的念头,真是一个足智多谋、为国分忧的少年呀!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在上述案例中,当学生对少年的认识出现偏差时,教师及时地组织学生品读人物对话,前后联系体会人物特点,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实现思维的碰撞,从而突破教学的难点。语文教学的对话,其实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一种精神上的沟通、心灵上的碰撞。精彩的对话,可以让学生实践语言、发展思维,获得思想启迪。由此可以这样认为:只有对话,才是真正的引导。

智慧引领要求我们教师从关注预设的教案,走向关注学生、学情和生成,面对我们课堂上的“节外生枝”“灵光一闪”,通过我们的智慧引领,给学生发现的机会,为学生搭建锤炼能力的平台,在对比、诵读、对话中燃烧激情、喷薄智慧,构建真正意义上的智慧课堂。

智慧课堂范文6

关键词:智慧引领;课堂教学;精彩

新课程背景下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里,特别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独立思考,因而对教师的引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做到智慧引领呢?

一、开发学习材料,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产生学习动机的主要原因,也是维持良好的数学学习过程的主要因素,因此,教师要开发有效的学习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发展个性。

例如:六年级教学“比例尺”这一课时,感受“比例尺”的意义是学习的重点,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理解掌握这一重点,关键要利用学习材料激发学生产生自主探究这一数学知识的需要。我们可以将学生的个人照片作为学习的第一个材料。上课开始,先让学生拿出一张自己的的近期全身照片,小组合作解决以下问题:

(1)你的实际身高是多少?照片上的“你”身高又是多少?

(2)怎样才能将你的实际身高拍在这么小的相纸上?

(3)要想使别人能从照片上了解你的实际身高,你可以写上一句什么话?

学生能顺利的回答出前两个问题,对于第三个问题,他们提出了各种解决办法。

生1:实际身高是照片身高的15倍。

生2:照片中的“我”的高度只有我实际身高的1/13。

生3:照片中的我与实际高度比是5∶120。

……

此时,时机成熟,教师顺理成章地就可以引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解释比例尺的概念,使学生初步感知比例尺。这样既达到感知新概念的目的,又将数学与生活、学习有机地联系起来,提高了学生学习新知的有效性。

二、巧提妙引,引发学生思考

问题是一切教学的中心,数学课也不例外。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例如,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较”第1课时中,呈现了“过生日”的情境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并说一说从图中可以得到哪些数学信息、数学问题。教师再结合教材中的问题串,继续提问: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究交流比较大与小、多与少的方法。通过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更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

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能开拓学生的思路,为学生创造性的发挥提供广阔的天地。新课程要求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精心设疑,努力优化课堂提问,巧提妙引,有效的发挥课堂提问所特有的作用,激发学生闪现智慧的火花。

三、重视意外,以智慧唤醒课堂

叶澜教授曾经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虽然对教学作了充分的预设,但真正的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特别是小学数学课堂,它给我们带来太多的意外与惊喜,关注课堂生成的教师更能着眼于学生是否有所思,将课堂意外当作教学资源,创造的火花在意外中汇成的精彩而欣喜。

例如:“梯形面积的练习课”有一道题:一个梯形的上底是1.3米,下底是2.5米,高是2米,求梯形的面积。一个学生这样回答:1.3+2.5=3.8(平方米),这种解法引发学生的一阵笑声,这位学生十分发窘,教师没有将这种解法一棍子打死,而是让他讲讲自己的解题思路。孩子的思维是独特而奇妙的:梯形的高是2米,而计算面积是又要除以2,乘2与除以2相互抵消,实际就是上下底的和。教师进而让学生开展讨论,学生纷纷发表意见后,形成共识:如果这样列式,求出的上下底长度的和,不符合题意。正确的列式应为:(1.3+2.5)×2÷2,但在计算时可以采用这位同学的方法,比较简便。教师问:“是谁帮助我们找到了简便算法?”同学们不约而同地集中到刚才出错的学生身上。这个学生如释重负,先前的那种羞愧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自信和投入。

理想的课堂是真实的课堂,教师不要急于求成,不要轻易地判断对与错,更不能以一个“错”字堵住学生的嘴巴,或亲自把正确答案双手捧上,而是合理利用这些意外生成,可以使教学平添一些美丽。

四、善用评价,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应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即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即要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结果与成效,更要关注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因此,评价不是只为了选拔和甄别,更主要的是为了激励、反思和调整,从而促进学生发展,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例如:在教学《3的倍数》一课中,学生根据2和5的倍数特征推论关于3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1、3、5、7、9的数就是3的倍数。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急于否定学生的定势推断,而是采用了下面的评价。“你们采用以旧推新的方法,根据2和5倍数的特征,联想3的倍数的特征可能是个位上是奇数的数就是3的倍数,这是一种在数学上经常采用的方法。但是每一个结论的成立都要经得起证,你们能验证自己的推论是正确的吗?”

教师的评价首先肯定了学生采用联想的方法是数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同时也指出了要想确定联想内容的正确性,需要对联想的结论进行验证。教师的这种多元化评价,抓住课堂生成的精彩瞬间,捕捉评价点,做出适时适度、具有导向性和针对性的评价,使积极评价多于消极评价,发展性评价多于静态评价,从而让学生学会认识自我,欣赏他人,建立自信,使评价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动力。

总之,智慧的课堂是精彩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使课堂教学更有价值、更有成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