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作者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汉书作者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汉书作者

汉书作者范文1

有没有想过其实书也在认真思考你,认真地读懂你呢?

为什么这么说?这是每阅读一本书时我所想的问题,不仅仅是你在对书中的作者抱有揣测,书对每一个读者都带有诗意的揣测,那是怎样般的揣测呢?

你读过高尔基先生写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自传体三步曲没有?我阅读《童年》的时候,心中无数疑惑。疑惑什么呢?我在疑惑,作者是不是就站在我眼前,正在用亲切的话语询问我有没有理想风筝般自由自在的童年快乐时光?有没有与他那样充满了苦难的童年生活?如果有,有没有像他那样的外祖母呢?

每阅读一本书,书中结尾写的是完满的句号,但是过程却向我问了无数个问题,像是书在无时无刻的阅读着我的心情,我的行为举止,我的情绪,像是要把它美妙的生命倾诉给我知道,把它的经历变成我所经历的时光,我心中的问题,大概就在我阅读它的那一刻可以慢慢地解答,没有现实中的问题,也没有现实中的回答。好像问我的也是它,解答问题的也是它,就这样一来让我如此轻易地陷入了旋涡,但又很快地解救我出来,又再次将我推入另一个旋涡……

它可以用那高高在上的姿势告诉我它是强者,也可以小声地告诉我它多么温柔弱小,但是无论它告诉我的是什么,我都愿意去相信,哪怕它在说谎,哪怕它在吹牛皮,哪怕它只是利用我的信任开个大大小小的玩笑。

因为它知道我信任它,它不会有那种高高在上的骄傲,有的只是对生活无尽的感慨万千,因为它知道我能读懂它,所以才在文章中间隐藏了那么多的问号,因为它相信能够回答出来,所以它才急不可耐的想要超越我,在我把答案写出来时先把答案交给我,交给天下间无数的读者,当然,要说明的是它只读懂了一部分的读者,另外一部分的读者,它是无法地理解,因为知识有时侯也把人拒绝在门外吧?

这样,能读懂它的又能有多少,它能读懂的又是多少呢?

汉书作者范文2

【关键词】范晔 刘宋 南宋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007-02

“有志者事竟成”这个成语家喻户晓,但是对它的出处并不一定了解。它出自《后汉书・耿传》。《后汉书・耿传》是这样记载的:“帝(刘秀)谓曰:‘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东汉时,有一个读书人,名叫耿,他看见郡官骑马试剑,样子很威武,就立志将来要当一位驰骋疆场、功业彪炳的大将军。后来,他听说刘秀在北方要招募军队,就跑去投效,替刘秀打了许多场胜仗,建立了不少汗马功劳。有一天,刘秀派耿去攻打张步。在当时,张步的军队实力相当雄厚,兵多将广,非常难对付。张步听说耿要带兵来打他,就在几处重要关口布下了层层兵力,准备痛击。可是耿所带领的军队花了不到一上午的时间,就把张步的部队打得落花流水。张步一看大势不妙,亲自率领了大批精兵来战耿。就在两军交战的时候,耿的右腿被敌箭射伤,血流如注。耿的部下劝耿说:“张步现在兵力很强,我们不如先退守后方疗伤,等到主上的援兵来了后,再一起出击。”耿摇着头说:“那怎么行!我们应该是要准备酒菜迎接主上,怎么能把没有歼灭的敌人留给主上来伤脑筋呢!”于是,耿又率领军队攻打张步,终于把张步打得落败而逃。后来,刘秀知道耿受伤的事,亲自带兵前来援助耿,没想到耿已经打败了张步,刘秀高兴地对耿说:“你真是‘有志者事竟成’啊!”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第191页对“有志者事竟成”是这样解释的:有志者事竟成,意思是有志气的人只要坚持不懈,事情终究会取得成功。《后汉书》共九十卷,是南宋范晔所作。

其中说范晔是南宋时人,可能是编者的笔误,正确的解释应该为《后汉书》是南朝宋范晔撰的。上海辞书社出版的《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是这样解释《后汉书》的:“书名。南朝宋晔撰。”编者的错误在于把南朝宋简称为“南宋”。而“南宋”是专有名词,是朝代名。南宋是指从建炎元年(1127年)赵构(高宗)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称帝起至德二年(1276年)被元灭亡的“赵宋”,共经历一百五十年。而范晔所处的时代是“刘宋”,即南朝时期的宋朝。因为皇室姓刘,所以史称刘宋。

其中说《后汉书》共九十卷,与现今《后汉书》的卷数一百二十卷有差距,也是编者不应犯的错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郝建、班书阁编的《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是这么解释的:“至宋时,将刘昭所注《续汉书》志与范书合而为一。(宋陈振孙《书录解题》)这就是今本《后汉书》的来历。其全书凡帝后纪十卷、列传八十卷,宋范晔撰,唐章怀太子李贤注;志三十卷,晋司马彪《续汉书》文,梁刘昭注。共一百二十卷。记载了光武至献帝一百九十五年的历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由高振铎主编的《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上)是这样介绍的:“全书有帝纪九卷、后纪一卷、列传八十卷、志三十卷,合计一百二十卷。上起新莽灭亡(23),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记载了东汉一代一百九十多年的历史。本书虽题名范晔撰,但实际上范氏只写纪传。梁刘昭取晋人司马彪所作《续汉书》的八志三十卷,与范书的纪、传,合成一部,这就是今本《后汉书》的来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宋衍申主编的《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是这么介绍的:“范晔作《后汉书》的时间,《宋书》本传说元嘉元年(424)‘被左迁晔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至被杀时,二十一年间,仅撰成本纪十卷,列传八十卷。范晔《后汉书》无‘志’,当时人已感到是一种缺陷。到南梁时,刘昭取晋司马彪《续汉书》的八志三十卷,加以注释增补,附在范书后面。直到北宋,才将范书和司马彪《续汉书》的八志重新校勘,合为今本《后汉书》。它由帝后纪传十卷,列传八十卷,志三十卷,共一百二十卷组成。”中华书局出版的《古代要籍概述》是这样介绍《后汉书》的:“《后汉书》一百二十卷,包括本纪十卷,列传八十卷,志三十卷,主要记载了东汉光武帝刘秀到献帝刘协近两百年的历史。纪、传的作者是南朝刘宋的范晔,志的作者是晋司马彪。……但在宋代以前,两书(指范晔的《后汉书》和司马彪的《续汉书》)仍各自单行。宋真宗乾兴元年(1022年),孙把两书合并刻印,才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后汉书》。唐高宗的儿子李贤等人的《后汉书》注出现后,刘昭注不再被人们看重。今本《后汉书》,纪、传是李贤注,志是刘昭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由李宗邺著的《中国历史要籍介绍》是这样介绍的:“范晔的《后汉书》,原定编著百篇,因十志未成,仅有九十篇,后得刘昭注补八志,合并为一百二十卷。”由上面的书籍我们可以知道:现在的《后汉书》是由两本书合并而成的。一本是南朝宋范晔所著的《后汉书》,是整理了十八家的《本纪》和《列传》而成此书,共成纪传九十卷。另一本书是晋人司马彪,他写了《续汉书》,此书中有《志》。后人把司马彪的《志》,合并了范晔的《本纪》与《列传》成了一本书,名称叫《后汉书》,全书共一百二十卷。可是人教社编者却说《后汉书》共九十卷,显然与事实不符。人教社编者的失误在于:不了解今本的《后汉书》是在北宋真宗乾兴元年(1022年)孙奏请朝廷将司马彪的《续汉书》中的《志》和范晔的《后汉书》中《本纪》、《列传》合刻印行。从北宋以后人们说的《后汉书》就与北宋以前的《后汉书》的含义不同了。

因此,关于“有志者事竟成”这个名句的解释应改为:有志者事竟成,意思是有志气的人只要坚持不懈,事情终究会取得成功。《后汉书》共一百二十卷,其中《本纪》和《列传》是由南朝宋范晔所作,其中的《志》是由晋朝司马彪所作。

参考文献:

[1]郝建、班书阁.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

[2]高振铎.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M].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

汉书作者范文3

关键词:纪庄木牍;汉代;徭役;算簿

中图分类号:K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2)10—0159—08

作者简介:李恒全,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历史系副教授 (江苏 南京 210097)

汉代的徭役制度,是秦汉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史料较少,且文献记载又多相互抵牾之处,汉代的徭役问题一直是聚讼未决、具有较多争论的问题①。最近,安徽省天长市安乐镇纪庄村出土了属于西汉临淮郡东阳县的《算簿》、《户口簿》等木牍材料②,为汉代徭役制度中若干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契机。可惜的是,到目前为止,纪庄木牍的价值还没有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笔者不揣鄙陋,拟对这一问题作些探讨,不当之处,请学界同仁指正。

一、关于更役的服役对象问题

汉代的徭役,又称力役,有劳役和兵役之分。《汉书·食货志》引董仲舒语:“又加月为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这是一条耳熟能详的材料。是说徭役有兵役和“月为更卒”。兵役为“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一岁屯戍”即作为卫士,戍卫京师或屯戍边疆;“一岁力役”是泛指,具体指驻守地方郡国的材官、骑士③

“月为更卒”,意思是作为更卒每年服劳役一个月,即更卒之役,简称更役。

在汉代,凡服役者,统称为卒。《说文》:“隶人给事者为卒。”隶人给事,即为人役使。《汉书·文帝纪》:“发边县卒万六千人,发内史五千人,藏郭穿复土。”《汉书·沟洫志》:“河决酸枣东,溃金堤,于是东郡大兴卒塞之。”《汉书·司马相如传》:“因通西南夷道,发巴蜀广汉卒,作者数万人,治道二岁。”《汉书·贡禹传》:“卒徒攻山取铜铁,一岁功十万人已上。”这些记载中的“卒”,均为服役者。服兵役者称戍卒,如《汉书·霍去病传》:“减陇西、北地、上郡戍卒之半,以宽天下徭役。”服劳役者称更卒,如《盐铁论·禁耕篇》:“故盐冶之处,大傲皆依山川,近铁炭,其势咸远而作剧。郡中卒践更者,多不勘,责取庸代。”

通常认为,汉代的成年男子是更役的承担者,女子是不服更役的

在20世纪80年代,施伟青先生曾经提出,女子也是更役的承担者(参见《关于秦汉徭役的若干问题》,《中国史研究》1986年第2期)。但由于当时的史料有限,这种观点并没有得到重视。

《汉书·高帝纪》载汉高祖七年,“春,令郎中有罪耐以上,请之。民产子,复勿事二岁”。师古曰:“勿事,不役使也。”以往一般认为,此处免除劳役的对象不是产妇,而是产妇的丈夫,因为女子不服劳役,故无须免除

现在看来未必如此。类似还有《后汉书·章帝纪》载章帝元和二年诏:“《令》云‘人有产子者复,勿算三岁。’今诸怀妊者,赐胎养谷人三斛,复其夫,勿算一岁,著以为令。”从此条材料可以看出,“复其夫,勿算一岁”,是汉章帝元和二年实行的惠及产妇丈夫的优待政策,此前产妇的丈夫并不享受优待,可知,《令》云之“产子者”指的是产妇。

汉代文献中有关于女子服劳役的直接记载,如《汉书·朱买臣传》载朱买臣任会稽太守,“会稽闻太守且至,发民除道,县长吏并送迎,车百余乘。入吴界,见其故妻、妻夫治道。”“发民除道”即征发百姓修治道路,属更役性质。买臣前妻与其夫同被征发治道,说明确实存在女子服劳役的情况。但对这种记载,一般认为是特殊情况下的“律外苛取”,而非常例。

然而,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显示,汉代女子服更役并非特殊情况,而是法定的义务,如《二年律令·亡律》:“吏民亡,盈卒岁,耐;不盈卒岁,击(繋)城旦舂;公士、公士妻以上作官府,皆偿亡日。其自出殹(也),笞五十。给逋事,皆籍亡日,軵数盈卒岁而得,亦耐之。(简157)”

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54页。逋事,即接到徭役征发命令而逃亡。从“公士、公士妻以上作官府,皆偿亡日”之语,可知女子逃避徭役是要受到处罚的。

天长纪庄木牍《算簿》表明,算赋缴纳者其实都是更役的承担者。《算簿》释文曰:

集八月事算二万九,复算二千卌五。

都乡八月事算五千卌五,

东乡八月事算三千六百八十九,

垣雍北乡户八月事算三千二百八十五,

垣雍东乡八月事算二千九百卅一,

鞠(?)乡八月事算千八百九十,

杨池乡八月事算三千一百六十九。

右八月

集九月事算万九千九百八十八,复算二千六十五。

天长市文物管理所、天长市博物馆:《安徽天长西汉墓发掘简报》,《文物》2006年第11期。

汉书作者范文4

一、绪论

作为历史名人的王昭君,她的故事在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广泛传播,而历史的记载,却只有《汉书》以及晚一些时间出现的《后汉书》。本文旨在整理和宏观把握戏剧作品中的王昭君形象,希望通过昭君形象在元代的《汉宫秋》、明代的《和戎记》、清代的《吊琵琶》以及现当代的《王昭君》几部不同时代的戏剧作品里的嬗变,窥探出王昭君形象嬗变阐释出的一些启示。

(一)昭君出塞和番的故事原型

昭君出塞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东汉班固的《汉书》最早记载这个史实,《汉书》有三个地方写到昭君出塞和亲,《汉书》成书之后,南朝范晔的《后汉书・南匈奴传》增添一些新的血液使得昭君形象更加生动形象,同时具体化了昭君的容貌:“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汉元帝见到昭君“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

乎韩邪单于三次入朝觐见汉帝,并且在第三次入朝也就是公元前33年提出“愿婿汗氏以自亲”,于是也就有了最初的“昭君和塞”的故事。

(二)昭君文化形象的初步生成

东晋葛洪所撰的《西京杂记》,使得昭君的文化形象得以初步生成。葛洪为《西京杂记》作的跋道出了编写此书的目的“以补《汉书》之缺”①。

1、设定了“画工之祸”的情节。

南宋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最早提到了昭君和画工的关系。在《西京杂记》中,昭君与汉元帝之间有一条鸿沟,需要一个矛盾冲突来解决。所以有宫女必须要行贿画工,这样才能有好的画像,因此画工毛延寿的出现更显得合情合理。

2、昭君从历史人物到文学形象的转变

在《西京杂记》里,特别在小说中,王昭君开始成为主要关注的对象。因为设立了“画工之祸”的矛盾冲突,为后代马致远的《汉宫秋》里的爱情悲剧创设了一定的条件。

二、昭君形象在《汉宫秋》中的完美演绎

马致远的《汉宫秋》是最早取材于昭君和番的戏剧作品。他不仅仅吸收借鉴了《西京杂记》等前人的文学成就,本身也进行了一番探索。

(一)对历史题材的使用和创造

1、马致远笔下的王昭君其身份确定为一个“庄农人家”。剧本的第一折里王昭君就说出了她的出身是“父亲王长者,平生务农为业。母亲生妾时,梦月光入怀,复坠于地,后来生下妾身。年长一十八岁,蒙恩选入后宫”②。

2、在作品中马致远添加了一部分对二人爱情的描写。他将前人描写的昭君出塞马上弹琵琶的情景移植到冷宫中,道出了得以与汉元帝见面的缘由。从这里我们能体会到作者马致远的写作意图,在残酷的政治背景之下,作为一个朝代的最高统治者连自己的一个爱妃都保护不了,让其远嫁匈奴和番,何等可悲,这就为为昭君形象渲染了典型的悲剧气氛。

3、《汉宫秋》改变了以往昭君故事的结局。昭君在远嫁匈奴的路途中,为了守节,在番汉交界处的黑江,投江殉国,结束了自己的人生。

三、其他戏剧作品中的昭君形象

(一)明代传奇《和戎记》

到了明代,同样出现了大量昭君戏,影响较大的要论《和戎记》相比较《汉宫秋》,《和戎记》有了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昭君的出身。在这里,昭君的出身有了很大提高,她的父亲由原来的“务农”升为“越州太守”。这样的改动被以后昭君题材的很多作品传承。

2、昭君的出身也决定了她在汉宫里的地位。在《和戎记》里,昭君摇身成为众人仰慕的“皇后”。这样的社会地位,在之前的戏剧中是不曾出现的。

3、新的情节出现。找昭君的替身者“宫人萧善音假扮昭君,出塞议和。”。好景并不长,三年后,毛延寿识破了假昭君,唆使匈奴要真正的昭君。迫不得已,昭君踏上了和番之路。也正因为让一个朝代的皇后去和番不太可能接受,所以后来的作品仍然将昭君地位定在皇帝妃子的位置上。

4、在逼迫匈奴立下降书降表,杀掉毛延寿之后,投进乌江而死。并且“太白金星命土地变为白雁,为昭君传书元帝。”王昭君托梦给汉元帝,令其娶了昭君的妹妹王秀真。这一新的情节的植入,最终有了大家普遍容易接受的一个大团圆的结局。

(二)清代的《吊琵琶》

清代尤侗创作了描写昭君的戏曲《吊琵琶》。在文本中,以昭君为主,直接让昭君唱出自己的悲怨之情,同时鲜血淋淋的痛斥那些朝廷软弱无能之辈和奸佞小人。

在《吊琵琶》里,昭君与元帝的爱情已经是事实,在昭君决定投江之前唱道:“渡江而死公无吊,女子卿受不得冰天雪窖。这魂魄啊,一灵儿随着汉天子伴黄昏;这骸骨呵,半墩儿交付番可汗埋青草。”至死都不忘元帝,至死都把自己与元帝的爱情看的那么重要,哀婉凄惨的爱情无不令人悲叹。

在表现昭君爱恋元帝之外,作者还表现了昭君的另一种泼辣的悲怨之情,在这点上较前人更细微地道出了昭君出塞的矛盾悲怨之情。也让我们看到了昭君更真实的一种情思。

(三)现当代的《王昭君》

同名话剧《王昭君》是先生晚年创作的历史剧之一。先生创作的昭君新形象不同于以往戏剧舞台上的形象。其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1、在先生笔下,昭君俨然成为了一位自愿和亲,为胡汉的老百姓牺牲自己的美好形象。昭君不想老死深宫,同时又能为四方百姓出力,所以她自愿出塞。这是一个有想法,有思想的女人。

2、为了民族的稳定,国家的兴盛,昭君勇敢做出了自己的决定。为了加强胡汉两地的交往团结,她使汉人学习骑术,胡乐等,同时匈奴人学习汉文化等。王昭君是连接汉朝与匈奴的一条纽带。

3、作为了匈奴乎韩邪的妻子之后,勇敢地爱着自己的丈夫,从容淡定,不伪饰,努力实现“汉匈一家”,表达自己和平友好的愿望。

总之,先生一改前人赋予昭君形象的悲怨,将昭君塑造成了一个积极,勇敢,为了民族友好的使者形象,一个崭新的昭君走来。

四、昭君形象嬗变的启示

(一)昭君文化的形成

“和合”思想是我们中华名族几千年优秀文化的精髓。在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沉淀、升华,王昭君的和亲出塞之精髓已经逐渐形成一种了昭君文化。这种文化显示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好,共同努力建设家乡的文化愿景。王昭君犹如“一棵能思想的苇草”,努力“追求自己的尊严”③,经过几千年的演变流逝人们也未将她忘却。

(二)昭君形象偶像化

在现当代,昭君形象不断演变,丰满,俨然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历史赋予昭君形象更多的内涵。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涌现着更多新的昭君,有女孩、男青年、也有头发稀疏的老人等等,他们为了祖国边疆的稳定,为了帮助少数民族人民走向现代化,依然在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旅途中。一批又一批地的人被亲切的称为新时代的昭君。昭君形象在今天的时代里已经逐渐偶像化。(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

注解:

①丁宏武等,《试论道教学者葛洪的史学成就》,《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2期

②《中国古代十大悲剧赏析(上)》,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第69页

③帕斯卡,《思想录》,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157-158页

参考文献:

[1]班固,《汉书・元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2]班固,《汉书・匈奴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3]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4]顾学颉,《元人杂剧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

[5]刘荫柏,《马致远及其剧论考》,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

[6]郭勇,《杨莹莹,:昭君文化形象的初步生成》,《三峡论坛》,2010年第2期,总第224期。

[7],《关于话剧的创作》,《人民戏剧》,1978年第二期。

[8]高玲,《戏剧史上的昭君形象演变及启示》,《新余高专学报》,2007年2月第12卷第1期。

[9]甄静,《元明两代昭君戏比较研究――以与为例》,《现代语文》,2010年4期。

汉书作者范文5

关键词:黄帝内经素问;罢极;词语研究

中图分类号:R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717(2012)03-0476-02

Phonetic And Semantic Exegesis on PIJI

REN Hongli,DUAN Yishan,SUN Wenzhong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Shanghai 201203,China)

Abstract:PIJI was put forward firstly in Liujiezangxiang on Plain Questions and its meaning was unable to confirm in successive dynasties. Having researched textually from aspects of exegesis, Plain Questions analysis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 of liver viscera-manifestation, a conclusion is drawn that PIJI belongs to synonyms reuse with the explanation of fatigue or strain. Documentary evidence in Han Shu is cited firstly, enriching TCM exegesis documents.

Key words:Plain Questions;PIJI;term exegesis

收稿日期:2011-10-11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资助项目(08JA740032);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项目(11YS72);上海市教委预算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09JW47);上海中医药大学名师传承研究工程项目

作者简介:任宏丽(1976-),女,黑龙江尚志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古医籍整理及民国中医期刊研究。

通讯作者:孙文钟(1948-),男,上海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古代中医文献语言文化研究。在《黄帝内经》中,“罢极”一词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1]句中“罢极”一词的含义,王冰未详注[2],后代学者莫衷一是,争论较多,有关读音释义的不同解释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①“罢”义为“疲”,“极”,甚也,“罢极”读作“Piji”,即“疲劳甚也”。持此见解者以吴等注家为代表。明代吴云:“动作劳甚,谓之罢极。肝主筋,筋主运动,故为罢极之本。”[3]清代张志聪在《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卷二中亦曰:“动作劳甚谓之罢。肝主筋,人之运动,皆由乎筋力,故为罢极之本。” [4]5版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内经讲义》亦曰:“罢,音义同疲。”[5]

②“罢”当为“四”,“罢”的繁体作“”,后人误书“四”为“”,故“罢极”当作“四极”。持此观点者,以日本的丹波元坚为代表,他在《素问绍识》中论曰:“罢极当作四极。四极见《汤液醪醴论》,即言四支(肢)。肝,其充在筋,故云四极之本也。”[6]此处丹波氏是用“四极”的引申义,即四末,四肢。

③“罢”读为“耐nai”,或通“罴pi”,二者均训“罢极”为“耐劳”之义。如六版中医药类规划教材《内经选读》注释云:“以罢通熊罴之‘罴’,其义为胜。罴,即熊之雌者,耐劳而多勇力,用以喻肝脏任劳勇悍之性。”[7]又如李今庸先生在《析疑三十三则》一文中认为:“本节‘罢极’的‘罢’当为‘能’字,而读为‘耐’,其‘极’字训为‘疲困’。所谓‘能极’就是‘耐受疲劳’。” [8]

④“罢极”读作“baji”,意思是“解除疲劳”。持这种观点的主要为林绍志[9]、贾延利[10]等。其立论观点为:《说文》:“罢,遣有罪也。”本义为:遣散有罪的人。可见“罢”的本义是“遣散”之义,由此可引申为“解除”、“消除”等义。《伤寒论》:第183条“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句中“罢”即是“解除”之义。又清・吴善述《说文广义校订》:“极,又因穷极之义引为困也、病也、疲也。”[11]可见“极”有“疲乏”之义。

以上是有关“罢极”音义的几种观点。②③两种观点作为一家之言,可以丰富学术争鸣,①④两种观点影响较广,特别是第四种观点,支持者甚众。问题是就“罢”“极”二字分释,训为“解除”、“疲劳”似无不妥,但对“罢极”一词连属合释,却未能提供有力的书证支持。

综合文献资料,深入分析,笔者认为,“罢极”当读为“piji”,“罢”音义通“疲”,“极”训为“困”,“罢极”即疲困、疲劳之义,属同义词复用。其证据有三:①从训诂学的角度破解。训诂学上,自来有“孤证不立”的原则。关于《黄帝内经》的作者和成书年代,根据《汉书・艺文志》的相关记载和众多专家的研究成果,基本可以肯定的是,现存《内经》篇目是由多位医家的撰述汇集而成,其成书年代当在《史记》之后,《七略》之前的公元前一世纪。因此,《内经》作者所使用的习语词汇也应当在汉代的作品中,找到相应例证。经过文献查考,笔者在《汉书》[成书于汉和帝(公元79-105年)]中,发现多处“罢极”书证。如《汉书・匈奴传上》载:“前此者,汉兵深入穷追二十余年,匈奴孕重惰,罢极苦之。”颜师古注:“罢,读曰疲;极,困也。”[12]又《汉书・成帝纪第十》载:“卒徒蒙辜,死者连属,百姓罢极,天下匮谒。”[13]《汉书・陈汤传》:“兵来道远,人畜罢极,食度日尽,恐无以自还,愿单于与大臣审计策。”[14]二处师古并注:“罢,读曰疲。”“罢极”即“疲极”,亦即疲困。

我们知道,“读曰”、“读为”是训诂学专门术语,旨在说明这类注释是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又称为“破读”。《说文》“读”篆下段注云:“易其字以释其义曰读,凡言读为、读曰、当为皆是也。”[15]由此可证,罢为“疲”的假借字,“极”训为“困”,“罢极”意即疲困、疲劳,属同义词复用。

②从《素问》的原文分析。《素问・六节藏象论》全篇主要阐发天人相应的理论,故先论天象,后论藏象,并以五脏之气,通于四时之气,来说明五脏功能活动与四时阴阳的关系。[16]而经文“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所在的段落,主要论述人体藏象功能的特点。因此,贾延利等认为[10],“罢极”不当训为“疲劳”,其理由有二:一是本段主要论述脏器生理功能,而“疲劳”显然是讲病理现象,因此与上下文不合;二是中医从未言“肝主疲劳”,与事实不符。笔者认为,中医的藏象学说,主要是通过对“象”的长期观察、总结而来。这个“象”既可以包括脏腑生理特点,又可以涵盖其病理属性。同时,就本段而言,前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后载“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如果说要把这个句式理解为“肝主疲劳”,就前文“肾主封藏”意或可通,但于后文“脾、胃”等等众多脏腑,则意难尽合,我们不能说“脾主仓廪”,同样我们也不能形而上地直译为“膀胱主仓廪”。所以,此处清代医家张志聪特注“足太阴独受水谷之浊,为转输之官,肠胃主受传水谷,三焦主决渎水道,膀胱为水精之府,故皆为仓廪之本”[4],此其意也。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罢极之本”,只是强调“罢极”或者说“疲劳”这个“象”与“肝”的藏密切相关,就如同“封藏”与肾的脏腑功能密切相关一样。因此,通过分析《素问》原文可知,不能简单地把“肝者,罢极之本”,理解为“肝主罢极”,而应该置于《六节藏象论》全篇的主旨角度综合分析。

③从肝的藏象功能探求。《素问・平人气象论》载:“尺脉缓涩,谓之解[亻亦]。”“解[亻亦]”是古病名,《类经》卷十六释为:“解,懈也;[亻亦],迹也。身体解[亻亦],谓不耐烦劳,形迹困倦也。”[17]《杂病源流犀烛・虚损痨瘵源流》载:“解[亻亦],肝肾虚病也……盖肝主筋,肾主骨,肝虚则筋软缓而无力以束,无力以束则周身之肌肉皆涣散而若解。”[18]以上可知,“疲劳”与肝藏之象密不可分,肝虚会导致周身肌肉涣散,其表现就是“形迹困倦”。

综合上述,可以得出结论:“罢”,通“疲”;极,困也。“罢极”,即“疲极”,意为疲困或疲劳,属同义词复用。“肝者,罢极之本”,意在强调疲劳之“象”与肝之“藏”密切相关,由此也给我们临床诊治相关疾病带来启发和思考。

参考文献

[1]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60.

[2]素问注释汇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54.

[3]明・吴.黄帝内经素问吴注[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

[4]清・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

[5]程士德.内经讲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44.

[6](日)丹波元坚.素问绍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67.

[7]王洪图.内经选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69.

[8]李今庸.读古今医书随笔・析疑三十三则[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42.

[9]林绍志.罢极之本浅议[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6),44.

[10]贾延利.罢极就是解除疲劳[N].4版.中国中医药报,2011.

[11]清・吴善.说文广义校订[M].清同治年间刻本.

[12]汉・班固.汉书・匈奴传上[M].北京:中华书局,1962:3743.

[13]汉・班固.汉书・成帝纪第十[M].北京:中华书局,1962:320.

[14]汉・班固.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第四十[M].北京:中华书局,1962:3007.

[15]郭在贻.训诂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5:50.

[16]程士德.素问注释汇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55.

汉书作者范文6

课本注释:“任,指他父亲的职任。”

按:检《汉语大词典》中“任”字词条义项有:“保举,保任。《后汉书・公孙述传》:‘公孙述字子阳,扶风茂陵人也。哀帝时以父任为郎。’李贤注:‘任,保任也。’清顾炎武《菰中随笔・汉选士之法》:‘袁盎以兄任,汲黯以父任,苏武亦以父任为郎,大抵任子多为郎,次为太子洗马。’”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四章第二节:“二千石以上的官吏,任满三年可以保举子弟一人为郎,叫做‘任子’。”

因此,笔者认为“任”应注释为“保举,保任”。

二、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

课本注释:“[十余辈]十余人。”

按:检《汉语大词典》中“辈”字词条义项有:“量词。批;群。《史记・张耳陈余列传》:‘使者往十余辈,辄死,若何以能得王?’”《史记・匈奴列传》《汉书・匈奴传》记载:漠北之战后不久,匈奴遣使和亲,汉丞相长史任敞献计使匈奴,欲趁匈奴新破而迫其称臣于汉,单于闻之大怒,留任敞而不遣。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巡边,兵至朔方,派郭吉告单于,公然挑战,单于怒杀主客见者,而留郭吉不归,迁之北海之上。公元前105年,汉使路充国佩两千石印绶使匈奴,护送前入汉病故的匈奴使者灵柩。单于疑心汉杀其使,乃留路充国不归。在此前后,汉使两使入匈,“一吊单于,一吊右贤王,欲以乖其国。使者入匈奴,匈奴悉将致单于,单于怒而尽留汉使”。公元前100年苏武使团百人入匈被扣留,最后一同返汉有常惠、徐圣、赵终根等九人。可见匈奴前前后后扣留汉使中身份较低之人,史籍多不载,数量之大,远在有名立传者之上。前后被匈奴扣留的汉使也远远不止十多人。

因此,笔者认为宜将“十余辈”解释为“十多批”。

三、凿地为坎。置媪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课本注释:“[蹈]踩。”

按:“蹈其背”如果释为“踩其背”,显然不妥。试想对于胸部受严重刺伤而架在火坑上的病人,“踩其背”会导致伤口大出血,促其死亡而不可能治好病。杨树达《汉书窥管》:“背不可蹈,况在刺伤时耶!‘蹈’当读为‘’……背者,轻叩其背使出血,不令血淤滞体中为害也。”在严寒中用热熏疗法,可使外伤大量失血昏迷的病人,迅速恢复和保持体温,这对防止循环衰竭以及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是十分有利的;由于胸部受伤,令病人采取俯卧位,并在背部进行轻叩,可让淤血慢慢从胸部流出,不致引起致命的内窒息,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心脏功能恢复,从而使病人恢复呼吸。这种急救方法终于救活了重伤的苏武。

北大编《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金启华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等都将该注为:“蹈”当读为“”,敲击、轻叩。

因此,笔者认为“蹈”应注释为:“蹈”同“”,敲击、轻叩。

四、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课本注释为:“[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掘野鼠、收草实来吃。去,同‘’,收藏的意思。”

按:颜师古《汉书》注:“苏林曰:‘取鼠所去草实而食之。’张晏曰:‘取鼠及草实并而食之。’师古曰:苏说是也……去,谓藏之也。”《汉书补注》引刘,放说:“今北方野鼠之类甚多,皆可食也。武掘野鼠,即得食之。乃颇藏耳。”两种说法均可。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