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雄的故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英雄的故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英雄的故事

小英雄的故事范文1

林浩是汶川县小学二年级学生,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林浩和很多同学被压在废墟下。当他艰难的爬出废墟后,他选择的不是离开,而是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折回废墟把另外两名同学救了出来。后来有记者问林浩为什么要去救人,林浩挠挠脑袋,说:“我是班长!”今年6月,林浩被评为抗震救灾优秀少年他是汶川大地震中年龄最小的救人小英雄。

2008年8月8日晚8时,是我国奥运会举办的日子,精彩的节目表演完后,204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名运动员入场亮相,晚11时15分,中国奥运会代表队在全场入潮水般的掌声中闪亮登场,小巨人姚明是中国代表队的一大亮点,而最让人们惊喜的,是姚明旁的那个灾区小英雄林浩。林浩穿着一件白色体恤,手上拿着一面五星红旗,一面奥运五环旗帜,林浩微笑着向观众们挥手致谢,丝毫没有怯场。

笑容是如此的亲切,他右边脑袋上还有一小撮头发没有张出来,“是小英雄林浩!”当场的观众惊喜地欢呼起来,“这算是奥运会开幕式带给我们的又一大欢喜!”

中国队出场,绕场走时,姚明不能牵着林浩,林浩是拽着姚明的运动裤。他拿着两面小红旗飞舞着,微笑着回报会场上热烈的掌声,这时候,姚明突然俯下身子说:“林浩你多吃点饭吧,争取以后和我一样高!”林浩愣了一下说:“我要考上清华大学!”

林浩你真了不起,我一定向你学习。

小英雄的故事范文2

学习抗震小英雄的心得体会

李家沱实验小学 六年级四班 何明睿

5.12特大地震,震出了不少的感人故事,也涌现出许多的抗震小英雄。他们的感人事迹和英雄壮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九岁的林浩在那地动山摇、山崩地裂的时候,他在自救后,发现有俩个同学还在教学楼里,其中一名同学已昏迷,他先把这名已昏迷的同学背出废墟,又毅然重返废墟,再次背出另一名被废墟掩埋的同学。在他救这位同学的时候,他已经被震塌的砖瓦砸伤了,但是他忍着痛、咬着牙坚持背着同学冲出教学楼交给校长。他说,他是班长,如果同学都死了他这个班长还有什么用。11岁的张吉万背着3岁的妹妹,在地震发生后,道路被滚落的岩石损坏,还缺水断粮地的情况下,他背着妹妹走了十二个多小时,终于带着妹妹到达绵阳安置点……

在他们这些小英雄的故事中,我看见了:在灾难来临的生死瞬间,他们没有被灾难和悲伤压倒,而是沉着、冷静的面对,用他们稚嫩的肩膀抗起了巨大的责任。面对家园的破碎、面对亲人的离去,他们有坚强、勇敢、乐观和善良与灾难搏斗,与死亡较量。他们那种舍己救人、不惧牺牲的精神让我钦佩。让我由衷地说:“你们不愧是当代的英雄, 我们学习的榜样。”

小英雄的故事范文3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1?郾铺垫激疑。学生大多阅读过与敌斗争的小英雄的故事,这是课文阅读、人物感受的基础,可这样导入:古今中外,在与敌斗争中,无数勇士抛头颅,为战斗的胜利献出了宝贵生命,人们永远怀念他们。而一些小英雄,为了战斗的胜利,也扮演着许多重要的角色,人们永远记着他们。请说说你所知道的小英雄,并用两三句话说说他们的故事。——引导列举,简述故事;知道这些小英雄的共同特点吗?——引导归纳,把握特点。接着揭示课题,由题激疑:《夜莺的歌声》写的也是一个小英雄的故事,他是怎样的小英雄,课文写他怎样的故事,故事与“夜莺的歌声”有怎样的联系呢?——学生速读课文,思考上述问题。

2?郾概括内容。本文篇幅较长,故事性又强,可借此进行概括能力的训练。速读后,让学生再次浏览课文,试着用三五句话说说主要内容,注意引导把话说完整,把内容说连贯,并提示学生用不同方法概括内容。

以段意为依据概括:夜莺的歌声吸引了敌人,敌人要男孩带路;小男孩巧妙地借歌声传递消息,游击队做好了战斗准备;到了密林中,孩子转眼消失,敌人全军覆没。第二天,歌声再次响起,小男孩迎接新的战斗。

以歌声为线索概括:小男孩用歌声吸引敌人,敌人让其为他们带路;小男孩用歌声为游击队传递情报,游击队据此做好了准备;全歼敌人后,小男孩又在唱歌,开始了新的战斗。

以地点为线索概括:河岸边,小男孩用歌声引来敌人,敌人要他带路;在路上,小男孩用歌声传递情报;密林处,游击队员做好了战斗准备;空地上,游击队全歼敌人;村子里,“小夜莺”迎接新的战斗。

以人物为线索概括:敌人发现小男孩并要小男孩为他们带路;小男孩借助歌声传递消息,把敌人带到游击队的埋伏圈;游击队全歼敌人,小男孩开始了新的战斗。

3?郾初知特点。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让他们谈谈小男孩给自己留下的印象,说说自己的见解,初步感知小男孩的特点。

二、自读深思,感受人物特点

小男孩巧妙地利用自己年幼的优势,以“天真稚气”为掩护,让敌人服服帖帖地听从指挥,把情报顺顺当当地传递出去,而敌人丝毫没有觉察。对此,须引导细读深思,由男孩的外表透视其内心世界,由男孩的言行感受他的精神品质。

可出示下列问题:①你从小男孩的哪些行动和语言感受到了他的勇敢机智,你怎样理解“勇敢”?又怎样理解“机智”?②“夜莺的歌声”在全文出现了几次?每次的含义是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让学生读读(读课文)、画画(画句子)、思思(想问题)、写写(写感受)。

自读后,让学生与同桌交流阅读所得,感受潜藏于“人物言行”中的心灵语言和“夜莺歌声”的丰富内涵。

三、合作探究,理解人物品质

学生细读深思,小组互相交流后,组织全班交流,老师注意对理解的重点和难点,相机点拨。

1?郾从语言中感受。军官步步逼问,男孩脸不变色心不跳,沉着面对,机智应答。敌人一无所获,又遭到痛骂,还自愿上钩,让小男孩带路。这是课文重点,须抓住男孩个性化的语言引导学生细细咀嚼,慢慢品味:

①“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小男孩不懂鬼子问话的意思吗?那他为什么这样回答?(故意东拉西扯,迷惑敌人,消除他们的顾虑,不让其有丝毫怀疑,足见男孩的机智。)

②“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小男孩不慌不忙地回答,“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这句话中的“野兽”在这里指谁?小男孩为什么如此胆大?(既指桑骂槐,又让敌人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有胆量当面痛骂敌人,这是勇敢;骂了敌人,又让敌人哑口无言,这是一种智慧。)

③“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孩子回答。小男孩说的“蘑菇”是敌人说的“游击队”吗?小男孩不知道吗?为什么如此说呢?(小男孩故装不懂,答非所问,目的在于迷惑敌人,给敌人以这样的假象:这是个不谙世事、不明事理的顽童,跟他无话可说。这就集中表现了男孩的智慧。)

2?郾从行动中透视。在对人物行动的解读中,可抓住下列句子引导学生具体理解蕴涵其中的勇敢和智慧:

①孩子从嘴里掏出一个小玩意儿,递给他,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小男孩一连串的动作,给敌人的感觉是什么?给你的感觉呢?(在敌人看来,这是个天真稚气的孩子,显得纯真而无知;在我们看来,他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孩子,从“掏出”、“递给”和“望着”,可以看出他的不慌不忙,漫不经心和并不胆怯。他巧妙地利用自己的年幼“无知”,让敌人毫无戒备。)

②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他好像把身边的军官完全忘了。这也是写人物动作,为什么写得这么细呢?你从中看出了什么?(从“一甩一甩”、“弯下腰”、“用脚把球果踢起来”感受男孩的无忧无虑和无拘无束,体会他的勇敢。而正是这些富有孩子气的动作,才使敌人放松了对他的警惕,让他能顺利地完成任务,足见他的智慧。)

3?郾从歌声中体会。歌声是这篇课文的线索,它既是引诱敌人、传递情报的工具,又是迷惑敌人、保护自己的武器。对歌声的描写,集中反映了小男孩的灵性,突出了他的勇敢和机智,应重点引导学生感受。可让学生再次读读写歌声的句子,边读边想:每次小男孩是在什么情况下唱歌的?歌声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多次对歌声进行描写?学生深入体会后,让学生充当小男孩,教师借助下列问题随机“采访”,进一步明晰歌声的内涵:

①小朋友,你为什么要用夜莺的歌声打破夏日的沉寂?为什么歌声停了一会儿,你又用一股新的劲头唱起来呢?(借助歌声,让敌人上钩;敌人不上钩,就得唱下去。)——体会歌声对敌人的诱惑作用。

②敌人已经上钩了,为什么还要不停地唱呢?为什么要学杜鹃唱呢?(借助歌声传递消息;事先已有约定,夜莺叫的次数是鬼子的人数,杜鹃叫的次数是机关枪的挺数。)——体会歌声对情报的传递作用。

③游击队已经知道了情报,你还这么唱不是多此一举吗?(不知他们有没有听到歌声,我要不停地唱,即使游击队员已经知道,我也要不停地唱,不让敌人有丝毫怀疑。)——体会歌声对敌人的迷惑作用。

④敌人已被全部歼灭,为什么你又唱歌了?(昨天的任务已经完成,今天的任务刚刚开始,不把侵略者全部赶出去,歌声一天也不会停止。)——体会歌声对小男孩心灵的展示作用。

⑤你唱歌是为了引诱敌人,为什么总是穿着那件跟树叶颜色差不多的绿衣服呢?(借歌声把敌人引来,借衣服把敌人甩开。)——体会衣服对衬托小男孩机智的作用,感受文章照应的周到。

四、感情朗读,体会文章感情

要把朗读作为感受情境、感受人物、品味语言的重要途径。朗读的重点是第一部分,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朗读时,要促使学生进入情境,进入角色。从男孩的“童声稚气”、“天真活泼”、“话中有话”中体会他的“勇敢和机智”;还可要求学生配以自然的动作、得体的表情朗读,让男孩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还要借助鬼子“盘问”中的“狡诈”、“阴冷”和“无奈”的展示,以凸显小男孩的机智。

小英雄的故事范文4

燕子长大了,总要离开妈妈的怀抱,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孩子长大了总要自己去面对生活的酸甜苦辣。正如谚语所说:花盆里栽不出苍松翠柏,鸟笼里飞不出雄鹰。

我有一个妈妈,她是一全能的好妈妈:早晨让我早起温书,给我吃核桃,中午做色香味具全的饭菜,晚上让我喝牛奶,督促我按时睡觉,可我想帮她解决问题,她却一一否定了——说我太小 。

有一次,我趁妈妈不在家,就想自己做饭。于是,我选中最容易做的蛋炒饭。过了几分钟,蛋炒饭做成功。也就在这时候,妈妈回来了她惊诧地望着桌上的饭并问我这是你做的?我开心地点头。妈妈边微笑边看着我,我高兴极了!

我本以为 这件事能改变妈妈对我的看法,但我错了。

有一天,妈妈 出去买黄瓜分我也想去,可妈妈说我小,不让我去。我只好偷偷去另一菜场,决定自己买。我看见一老奶奶

在卖,上前问:“奶氖,黄瓜一斤多少钱?”不过去

奶奶见我小,和蔼地说:“一元六角一斤。”我买了黄瓜,便匆匆忙忙回家。妈妈看着我手里黄瓜,便唠叨一番,什么被人骗等等,我听后不服气,说出我的价钱,妈妈感到极困惑,原来她的价钱比我贵,这一天的时间,妈妈都在责怪自己。看着妈妈忧愁的面容,我安慰她:“妈妈,我长大了,你的事情可以让我分担一些, 还记得幼儿时的儿歌吗?‘妈妈,你别说我小,我会穿衣和刷牙……’”听了我的话,妈妈开心地笑了。

小英雄的故事范文5

“牛儿还在山上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听着这首优美而熟悉的歌曲,你一定会想起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动人故事吧,但你知道他是哪里人吗?让我揭开这个谜吧!他原来与我是同乡。

王二小原名阎福华,河北省平山县宅北乡南滚龙沟村人,在家排行老二,村里人都叫他阎二小。1941年9月16日,二小在一个大山坡上放牛,日军300余人向南滚龙沟袭来,当日军凶狠地用刀逼着二小为他们带路抓八路时,二小非常清楚《晋察冀日报》报社的工作人员和战士就在四面的山上隐藏着。他牵着牛机智地领着鬼子在三道壕慢慢地转,从上午9点多转到了下午3点多。在二道泉山顶,他猛地抱住一个鬼子厮打,想与鬼子跳崖同归于尽,不料被另一个鬼子用刺刀从背后刺穿了胸膛。这时埋伏在轿顶山的报社武装梯队发起了攻击,一举歼灭了这股敌人。

住在两界蜂的西北战地服务团记者方冰对此事进行了采访,并结合他平时采访的其他故事,与作曲家劫夫合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发表在1942年的《晋察冀日报》元旦副刊《老百姓》上。后来,王二小的故事被编进了小学课本,二小成了千千万万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今天,我们唱起《歌唱二小放牛郎》,重温那段历史故事,在缅怀抗日小英雄的同时,一定要不忘国耻,发奋图强,学好本领,将来报效祖国,振兴我中华,不让历史重演。

小英雄的故事范文6

就是这样一个少年

白洋淀中一匹桀骜的小野马

在鬼不灵战斗中创下英勇的神话

在荷花淀中蹿来蹿去英姿飒飒

小小年纪

和我们一样如花的年华

可是他凭那聪明的脑袋瓜

早已在硝烟战火中摸爬滚打

这个可爱的嘎小子

温顺地伏在老钟叔腿下

出神地听着一个个战斗故事

眼睛里却闪耀着希望的泪花

这个真诚的好朋友

把友情看得比天大

甚至送出心爱的宝贝木枪疙瘩

还在淀水中和活泼的鱼儿一同戏耍

这个可敬的小英雄

哪怕硝烟再浓也毫不惧怕

对敌人的愤恨就像是眼中钉

对战斗英雄的崇敬却像是一朵圣洁的雪莲花

我心中的小兵张嘎

天不怕地不怕

就怕当不成小八路

不能为人民将热血泼洒

我心中的小兵张嘎

就像春日里的竹笋

缀成一幅生机勃勃的风景画

我那跃动的心脏就是绿色的家

我心中的小兵张嘎

就像夏日里的荷花

将自己所有的热情

都奉献在飘扬的党旗下

我心中的小兵张嘎

就像秋日里轻柔的凉风

在黑夜里拂去我心头的惧怕

哪怕人生的旅途中还有多少风吹雨打

我心中的小兵张嘎

就像风雪中永不低头的腊梅花

不管困难有多大

只知傲然挺立不肯将脊背弯下

可爱的小兵张嘎

你的音容笑貌在我脑中永远不会褪去光华

你的一颦一语在我心中深深把根扎下

原来,你的灵魂一直在说话

可敬的小兵张嘎

你的顽强不屈是对成功的回答

你英雄的丰碑时时在我眼前鞭挞

原来,你舍身杀敌的举动并不傻

或许

你的影子在我们这一代已渐渐退化

但你可曾知道

你的精神和我的心已经在一起融化

要是谁问我

你最敬佩的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