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程造价编制课程设计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程造价编制课程设计总结范文1
论文关键词:以能力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教学改革;高素质人才
一、课程目标改革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原有的教学目标偏重知识的传授,没有将能力培养列为课程主要目标之一。为了培养高质量的建设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坚持“以学生为本、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的原则,我们对这门课程进行了改革。主要体现在加强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必须改变过去以传授定额计价知识为主的模式,转变为以加强工程量清单计价能力训练为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就业能力。
二、课程内容改革
(一)改革过程
2009年5月完成了第一阶段任务。新编教学大纲、实训大纲、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并实施教学,2008年3月-2009年7月在我院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06级及工程造价专业07级进行改革试点并逐步展开。
2009年6月对第一阶段进行小结。通过总结,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新编《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校本教材在我院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程造价专业07级及小高职05级实施教学。新编《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多媒体课件,用于我院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程监理专业07级、工程造价专业08级、及小高职05级实施教学,包括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
2009年7月至2010年1月继续实施教学改革,积累实践经验,强化了工程量清单计价实训,包括工程造价软件实训。2009年8月在江西省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材用于实际教学改革中,2010年1月至2010年11月,在工程造价专业08级、09级及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程监理专业08级、小高职06级,07级,和中专学生、各类函授学员、培训班学员等推广应用改革成果。
(二)改革内容
1.教学大纲改革。新教学大纲根据根据建筑工程专业和工程造价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工程造价管理新机制要求,设计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的范围及要求学生掌握的程度。创新教学模式。与旧教学大纲比较,不同之处,在于新教学大纲在教学内容上充分体现了定额计价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并行,明确工程量清单计价是我国建设工程招投标的主流计价模式。增加了施工现场实践训练。
编写有地方特色的江西省高职高专建筑类专业《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改革新教材、制作了与实际工程紧密结合的教学改革课件,完善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等教学文件。根据新教学大纲,新教材实施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充分体现了定额计价和清单计价的并行,明确清单计价是我国招投标工程的主流计价模式。
2.积极开展施工现场实践教学,增加工程量清单计价软件应用实训内容,充分体现课程教学改革成果,实现了实践教学新目标。组织学生去施工工地参观实践,尤其是在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多次带领学生进入新校区一期工程施工现场参观实践,部分学生还在老师指导下,承担现场施工员、监理员、造价员等工作,使学生亲身经历和参与了我院新校区一期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利用工程量清单造价软件编制“工程量清单计价”;参与工程进度款的审核;从事现场监理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安全控制、合同管理等工作。事实证明,这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非常有效的措施。为今后的教学工作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3.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教学内容还尝试逐步增加了“工程造价的发展及其管理体系”的最新发展情况介绍,这可以促进教学水平的迅速提高,推动教学观念的更新,使学生在踏上工程岗位之前就能接触到工程造价管理新方法、新技术。使学生们认识到将来作为一个优秀的造价工程师,除了具备工程计量计价基本能力外,还应该以自己掌握的知识在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主动地影响设计和合同管理,通过工程造价这个度量标准来实现项目的价值。我们改革的目的不仅让学生读书,更要让学生读图;不仅让学生听课,更让学生动手;听过的很快会忘记;看过的还能记得一些;做过就会留下深刻印象。
三、教学方法改革
(一)聘请业内专家进行学术讲座。本课程十分重视实践性,我们邀请江西省著名的建筑结构专家、工程造价专家从自身成长经历分析工程人员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畅谈工作成就、经验、教训以及对人生的感悟,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方向,很受学生们的喜欢。
(二)与企业联系,建立实习基地。学院与北京广联达软件公司江西分公司、江西省建筑总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作为我校学生的长期实习基地。安排学生到企业参与部分工作,通过实习活动,让他们从社会的“课堂”中学习,又到社会的实践中应用。学生经过生产实习后,加强了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毕业实习后,培养了学生实际工作的能力,为他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
(三)案例教学法。课程组根据计量与计价的一般程序,搜集典型工程图纸编制成册,以实际工程串联起整个课程体系。在案例的选择上,课程组尽量选择内容新颖、代表性强、与实践联系紧密的案例,培养了学生对所学各种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任务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自然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引入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后,学生在项目任务的驱动下,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启发式教学和自主学习,较好地掌握了造价员所需的基本知识与岗位技能,同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学生普遍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习方式感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是培养职业人才、提高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关键。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依据国家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江西省建筑及装饰工程消耗量定额及统一基价表,招投标文件,标准图集,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和施工现场条件等编制出不同结构类型的单位工程工程量清单和工程量清单投标报价。
(一)充分利用我院新校区一期工程施工现场,施工图纸,根据新编的实训教学大纲、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等教学文件实施教学,实施新的教学方案。增加实战操作训练内容,充分体现课程教学改革成果,实现了实践教学新目标。指导学生完成综合性较强的实际工程课程设计,改变原来只完成传统的定额计价“施工图预算书。”要求学生手工计算和造价软件算量相结合,根据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完成建筑工程招投标文件:作为招标人完成“新校区一期单位工程工程量清单编制;”作为投标人完成“新校区一期单位工程工程量清单投标报价。”
在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中,通过工程招标、投标、报价工作程序,使学生巩固新学的知识,并能熟悉运用招标投标技巧,培养实际工作能力。
通过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和工程量清单投标报价的综合实训,使学生全面消化、吸收和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了学生对理论知识重点和难点的掌握,学会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具备就业上岗的职业技能。
(二)在教学改革中强化计算机技术在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中的应用,制作精美的授课PPT,采用计算机三维模型模拟,帮助学生提高空间想象力、提高识图能力,我们演示造价软件三维模型、施工现场参观及动手制作构件,指导学生进行计量计价,使学生能不断适应实际工作需要。整合“手工计算”和“专业软件”,做到“专业课技能一体化和现代化”。训练学生应用计算机套件软件快速报价,快速投标的能力。
五、改革的成效
(一)专业综合能力的体现
1.教学质量显著提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效果显著提高,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较熟练地进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手工和软件的计算及各种报表的制作分析。我们做到“教学做”合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达到培养职业能力的效果。我们根据工程造价计价过程设置学习领域,开发和组建新的课程内容。在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同时,不断加强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培养,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提高了就业竞争力。
2.专业综合能力提高。我们参加了第三届全国高等院校广联达工程量清单计价软件算量大赛预赛和总决赛,我院派出了由胡洋老师带队的4名选手参赛,其中2名学生获三等奖,2名学生获优胜奖。胡洋老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我院许多学生在顶岗实习工作期间和就业上岗后,工作责任心强,勤奋好学,工作能力较强,能熟练地运用广联达、斯维尔、鲁班、神机妙算等工程造价软件进行各种类型工程项目工程量清单计价的编制。学生们还从事了施工现场管理、工程监理等工作,深受工地工程师的好评,教学改革已取得较大的成效。
工程造价编制课程设计总结范文2
关键词 工程估价 独立学院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工程估价课程的特点和教学定位
工程估价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按照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对工程估价课程的要求 ,需要使学生了解工程估价的基础知识,掌握工程估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工程估价的基本能力。在教学内容上,包括了从投资估算到竣工决算各个阶段估价文件的编制方法,不仅涵盖房屋建筑学、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材料、建筑结构等建筑工程专业学科,还涉及工程经济、合同管理、成本会计等管理类、经济类专业知识领域。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既要会手工计算工程量并查阅定额计算造价,又要能通过软件算量并套价分类汇总。其次政策性、时效性强。“工程估价”课程内容涉及很多法规、文件。几乎每年都有与课程相关的法规、规则的变化,特别是我国的计价模式与方法一直处于不断改革之中,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变化,及时补充和调整教案内容,并通过系统化处理后充实到教案的相应章节,及时融入课堂教学中。
针对三本院校的学生特点,除了部分考研的学生外,大部分都是以就业为目的,我们调整了工程估价课程的教学定位,将原来的以理论讲授为主,理论教学与实际预算过程差别巨大,改为有针对性的、实际工作中用的多的内容增加学时,其他理论部分适当压缩。
华科大文华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现开设的工程估价课程为48学时,其中课堂教学40学时,上机课程8学时,该课程安排在大三上学期(即第五学期)开设。由于课时所限,与其各种估价文件编制方法泛泛讲授,不如突出重点,着眼于学生工程造价基本知识和工程计量方法的讲授,这样既符合三本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也更符合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实际需要。
2 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在学习本课程之前,有两方面的能力尤其重要:一是识图能力,要能够准确地进行工程量计算,看懂图纸是最基本的前提,这就需要工程制图、房屋建筑学等等专业基础课的铺垫;二是施工专业技能,要更好地完成估价工作,必须要清楚各分项工程具体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因为不同的施工方法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造价。这又需要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知识。可见,本门课程的内容与先修课程联系非常紧密,先修课程掌握程度将影响到本门课程的学习深度,在教学上存在着一定难度。
2.1 以就业需求为导向调整教学内容
前面已经提到,笔者调整了教学大纲,增加了“工程计量与计算规则”部分的教学学时,这正是基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大部分都是用于基本岗位的需要。也就是说,用人单位希望毕业生能很快上手,独立完成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和进行投标报价。这必须是以熟练掌握计算规则并能计算工程实例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往往很容易掌握计算规则,却不知道如何用这些规则计算图纸上的工程量。也就是说,学生知道“怎么算”,却对“算什么”不甚了了。这是由于学生普遍缺乏施工经验,对工程项目没有直观的认识造成的。
因此,为了解决“算什么”的问题,笔者在讲授工程量计算规则之前,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具体的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分解,按照大致的计算顺序用动画方式将工程项目逐步拆分到具体的结构构件,让学生对工程量的计算对象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理清思路,对后面的计算规则的学习也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
笔者首先调整了教学大纲,将其中“工程计量与计算规则”部分的教学学时增加到20学时,同时压缩了工程结算、竣工决算等章节的内容,将投标报价部分内容删除,放入专门的招投标课程里来讲授。具体调整内容如表1。
同时,在上机课程的8学时中着重讲授目前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广联达造价系列软件的基本操作。通过这些内容上的调整,使学生学习起来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2.2 以案例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案例教学的方法与工程实际联系紧密,实践性强、趣味性强,对老师和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在教学中,为了摆脱单纯的例题的枯燥感,本人选取了学校的学生宿舍楼作为实际案例,增加亲切感,学生学习起来兴趣更足。
该学生宿舍楼为七层框架结构,无地下室,条形基础,建筑面积7200m2。上课前将PDF格式的图纸发给学生,引导学生先读懂图纸,上课时按照分项工程的计算顺利逐一讲解。例如条形基础部分,上课时按照图纸内容讲解土方开挖和混凝土条基工程量的计算,结合不同的施工措施,要求学生课后分别计算大开挖和沟槽支护两种不同工艺下的土方工程量,加强学生对工程实际的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
2.3 以电算结合手算方式紧密联系实际
手工算量是工程量计算的基础,也是一直以来的教学重点。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在现在的工程实际中,工程量的计量和计价已大都借助造价软件来完成。为了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岗位需要,我校斥资购买了目前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广联达系列造价软件,该教学软件为网络版,可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操作。在教学中,利用上机学时,讲授软件的基本操作,使学生在毕业前掌握电算的基本技能,熟练操作一种应用软件,有效缩短了适应岗位的时间。
2.4 以课堂教学结合实践环节提高综合能力
以往的工程估价课程配套一周的课程设计,都是安排在课程结束之后进行,这样学生在理论课程的学习时缺乏对应性,而到后期完成课程设计时又与前面的理论知识相脱节,造成实践性教学环节虚设,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现在在教学中穿实践性环节,在课程开始时即布置课程设计书,让学生明确课程设计的目的、任务和需用到理论知识,做到针对性强、有的放矢。同时,与其他施工技术类课程相结合,利用施工课程的课外实训环节讲解具体的施工工艺流程和施工措施,帮助学生尽快熟悉不同的施工措施对工程造价中措施费用的影响。
工程造价编制课程设计总结范文3
学术研究不是高职教育的目的,高职学生更易于接受直观形象的教育方式,所以高职课程建设要以职业工作结构和职业工作逻辑为核心。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目标,有人认为应以“能力为导向”,有人认为应以“就业为导向”,支持后者居多。实际上,两种观点都存在片面性,前者强调以技能、知识为学习目标,忽视了对职业道德、职业文化等方面的培养;后者过分强调就业目标,忽略了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每个人的发展都有其特点和独特的规律,高职教育既然作为育人的阶段,必须要遵循育人的根本规律,全面性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职课程体系,才是高等职业教育育人的根本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工程造价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应以能力为核心,以素质为本位,按照工作过程导向规律,培养具有高职特色的工程造价人才。
二、课程体系建设的内容
(一)主要岗位群分析
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就业对象主要为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工程项目管理机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单位和政府管理机构等,具体岗位包括建筑工程、安装工程、装饰工程、市政工程等专业工程的预算员和造价员、成本核算员、计划统计员、资料员岗位,在此基础上可以将从业范围拓展到工程造价咨询、工程监理、工程项目管理等相关技能型工作,经过一定年限的工作实践后,可以成长为造价工程师、咨询工程师、项目管理师等,从事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
(二)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工程造价工作过程的规律为导向,通过分析主要岗位(群)需要的素质、技能和知识的结构体系,按结构体系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工程造价课程按照实际工作逻辑顺序安排。
(三)课程内容体系的设计
严格按照高职工程造价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课程内容设计,综合考虑教育模式和课程内容的统一,达到如下教学效果。
(1)掌握工程建设程序
掌握工程专业术语的含义并能正确应用,掌握工程造价体系的构成要素和计量、计价方法,熟悉各专业工程的分类,掌握各种计价定额的组成、分类和使用方法。
(2)掌握图纸识读能力
对工程造价需掌握的建筑、结构、水、暖、电等基本施工图纸,能正确识读,能清楚掌握设计意图并能根据图纸进行相关计量工作(即发掘出相关计量数据)。
(3)掌握工程量的计算
根据计价规范等计量规则和相关图纸,合理规范的进行工程量的计算,快速准确地进行工程计量。
(4)掌握工程计价
根据施工图纸,能利用计价工具进行工程造价各个阶段工程造价的编制和审核,熟练掌握规费、措施费等取费标准,进行系统的工程造价计价。
(5)掌握计价软件的使用
根据行业使用软件的情况,熟练掌握新点智慧、斯维尔、广联达等计量计价软件的使用方法;
(6)具有工程造价所需的综合素质
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独立处理职业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职业操守等综合素质。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编制要处理好内容排序和内容选择的问题。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职业岗位的需要,符合工作逻辑的顺序规律,课程内容具有代表性,难度适宜,尽量减少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的重复教学;将新技术、新知识、新成果、新工艺等添加至教学内容;课程内容的设计强调实践性,不过分强调知识结构,按照高职教育的特色来编制。“要有效地培养职业能力,理想的方式是把职业教育课程结构与工作结构对应起来,从工作结构中获得职业教育课程结构”,“只有深刻地理解了工作逻辑,才可能真正把握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毕业课程设计以项目为导向,以工作过程为核心,通过标准化工程案例,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实现全过程工程造价教学课程设计。
(四)教学模式的调整
1.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高职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要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工程造价转涉及大量的施工技术、施工组织方案、工程材料等实践性内容,要求学生对工程构造及施工图纸有很强的识读能力。因此,要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感性认识,使学生具备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采用课堂授课、现场参观、分组学习讨论,实训练习、课后自学等方法。反复学习,加深理解,熟练操作。教师反复讲解,加大重点、难点内容的模拟训练;有针对性地到施工现场进行观摩或简单实际操作。(1)现场教学法。创造机会,让学生参加施工现场,并请施工现场技术人员配合教师进行教授。(2)实训教学法。利用校内的实训基地,开展工程图纸识读,标准化图纸计量、计价,教师进行配合辅导,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实现毕业和上岗的零距离对接,在实训过程中,将思维创新和技能培养的基本理念贯穿实训全过程;联系校外合作企业,创造校外实训机会,增加学生的实际工作经验。(3)Sdspr教学法。将教学单元按照教师进行项目展示、教师工作过程演示、学生实训模仿、随堂课程实践和课后总结提高的过程展开。(4)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分组扮演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工程造价咨询机构等角色,活跃课堂气氛,充分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应用现代教学手段
利用动画演示、多媒体素材库、图片库、施工现场照片、BIM建模系统、造价教学视频等各种现代的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培养学生对技术、材料、结构的形象认识,提高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4.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库
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和硬件条件,将工程计价软件、相关文件规定、教案、课件、教学案例、习题库等放到网络系统上,便于学生课余学习,降低课堂教学教学容量,同时弥补实践不足的缺陷。不断的对网络内容进行更新,更新内容包括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标准、新规范、新规定等,让学生时刻了解技术前沿。设置网络答疑栏目,由教研室课程组教师定期解答学生问题,搭建师生间无障碍的网络平台,将优质造价资源进行网络共享,扩展学生技能、知识获取途径。
5.技能大赛
以技能大赛为契机,以赛代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校自参加省技能大赛以来,联系两届获得团体和个人一、二名,排名靠前的按照相关政策,可直接自行择校升入本科和奖励资金,学生的职业技能在参赛过程中获得极大的提升。
(五)教师团队建设
高职院校一直强调的是引进和培养“双师型”教学团队,对教学团队的年龄、学历和职称都有要求。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中,双师型教师其实是严重匮乏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周期长、难度大,从外单位引入困难。高职院校教师在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的基础上,同时具备高水平技术能力和高教学水平双师型其实只是一个理想状态,精于技术的教师不一定精于教学,精于教学的教师不一定精于技术。因此,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不应将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作为阻碍因素,近年来,这一观点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精品课程的评审更加看重课程特色的内涵建设;加重了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比重;更加理性地看待教学条件和教学效果,其权重也逐渐降低;并通过逐渐降低‘教学条件’、‘师资队伍’等指标的分值,来加强精品课程评审的客观性和合理性”。高职教师可以通过任务分工的形式来完成精品课程体系的建设,分工协作,发挥教师各自的优势反而容易做出“精品”。高职院校教师团队建设的目标应是建设“精品”型教师,即能游刃有余的完成自己负责的工作的教师,不一定要建设“双师型”教师团队。
三、结语
工程造价编制课程设计总结范文4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定额与预算;课程设计;高职院校
1前言
《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是工程造价专业一门核心专业课,它的实践环节为该门课程的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掌握工程预算的能力,让学生掌握识图、算量以及运用算量软件等综合技能,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传统的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1)课程设计课时少,任务重,难度大
由于时间的限制和教学计划的安排,该门课程理论课与实践课都是安排在一个学期学完,而实践课程设计一般要求学生在两周16个课时内完成一个建设工程项目的土建部分的预算课程设计,这对于刚刚学完理论知识的学生而言时间是非常短的,导致大部分学生都是简单计算,大大限制了学生对于本门课程设计的研究深度。
(2)教学管理存在缺陷
一般而言,高职院校的教师对于一门课程需要教授至少两个班级,一个班级至少40个学生,老师指导学生人数多,教学任务繁重,很难对每个学生做详细的指导,对于一些学生可能提出来的创新型的问题会因此而忽略,而平时关注的更多的只能是学生的到勤率和学生课程设计的进度。
2任务驱动法在《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课程设计》中的运用
2.1任务驱动教学的涵义
任务驱动教学是一种探索研究式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最终完成特定的几个任务。这种教学方式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出问题,不断创新[2]。
2.2运用任务驱动法的可行性
(1)教师和学生在此门课程设计中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目的性明确,教师有明确的教学重点,学生有明确的学习重点。
(2)使用任务驱动法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以前的课程设计学生是根据老师所讲的内容去做自己的课程设计,容易产生对老师的依赖心理。而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师会布置一个明确的任务给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生就会有紧迫感,主动争取完成任务,这样学生就从传统教学的被动接受改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3)任务驱动教学法将原来分散的学习内容都集中在一个课程设计任务中,使理论和实际结合在一起,一来学生对理论知识就不会感到枯燥,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二来理论知识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完成实践设计,增强实践效果。
2.3任务驱动法在《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课程设计》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课程设计是以使用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原理和现行工程定额规范、工程量计算规则为主要内容,以一个建设工程项目为实体,从划分分部分项工程到计算工程量,最后完成整个工程项目的预算造价的过程。
2.3.1任务驱动型《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课程设计》课程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课程设计,掌握建筑工程的计量与计价,掌握定额和清单的使用,能够编制工程标底和预结算。
(2)能力目标。①可根据图纸等资料编写一般单位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②可根据工程图纸等资料编制工程概算、标底、预算和结算、决算。③可以直接胜任工程现场施工员、造价员
2.3.2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课程设计》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1)任务设计。在任务驱动教学中,任务引导着整个教学过程,所以任务的设计至关中重要,任务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必须适中。比如在计算地基与基础工程的工程量时,可以将总目标划分为若干个小任务:①熟悉图纸,收集施工规范、工程验收规范等有关资料;②确定项目名称;③计算土石方工程的工程量;④计算砌筑工程的工程量;⑤计算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工程的工程量;⑥汇总工程量。
(2)创设情境,提出任务。任务的提出时由教师去完成,教师可以给学生多看一些类似工程的预算书,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一份完整的项目预算书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3)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师主要是在方法上对学生加以引导,学生主要把时间和精力主要是放在对任务的动手完成和分析讨论上。但是因为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同,对任务的完成可能会进度不一,所以教师在采用此法的时候要加强总结和复习,跟踪学生的进度情况,不断获取反馈,总结成果。
3结语
《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课程设计》是一门实践技术性很强的课程,除教师在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传授以外,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任务驱动法以任务为驱动,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自身的实践过程下,完成对知识的学习。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兴趣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应芳琴.任务驱动法在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中的探索与实施[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03).
工程造价编制课程设计总结范文5
关键词 公路工程造价;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0-0113-02
公路工程造价专业突出特点是重视实践教学,强化能力培养,主要涉及公路工程经济、工程技术、管理等多门课程。衡量本专业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就是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在社会及企业中的适应能力。近些年来,各高校在创新公路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方面做了大量探索与实践,并得到一些成果。本研究就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一些关于公路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意见。
1 课程目标改革
考虑本课程专业特点,其课程目标应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与综合素质。笔者认为本课程人才培养目标应当是从其就业、晋升及未来发展进行立体评价与考量,从而培养本专业学生成为具备扎实理论基础知识、技能及综合素质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1]。
2 课程设计改革
课程设置优化 在对本专业课程组合优化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理论基础知识学习与实践操作能力的双重提升。比如,在培养学生识图能力的教学中,就可以针对学生不能准确读懂图纸的情况,将“工程制图”课程分解为“道路工程制图”和“公路CAD”两门课程,同时安排CAD实训、识图与制图大作业等实践教学环节[2],来加强学生的识图能力。针对于此,笔者设计了本专业实践教学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为基础实训环节,实训内容主要包括参观施工现场、道路制图及CAD;涉及的相关课程主要有工程测量、公路工程施工机械、道路工程制图与CAD、工程力学等;其教学目标是了解基本的施工方法,学会识读施工图纸等。
第二环节为熟悉岗位实训环节,实训内容主要包括清单文件编制与公路工程计量与计价;涉及的相关课程主要有桥梁工程、道路工程、隧道工程、公路工程计量与计价、公路工程定额及管理、公路施工组织设计等;其教学目标是学会根据工程实际进行工程量清单的编制,能够掌握基本的道路工程计量与计价方法、程序。
第三环节为综合实训环节,实训内容主要包括软件操作、工程投标报价、工程竣工结算等;涉及的相关课程主要包括公路工程经济、公路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财务管理、公路基本建设法规、工程项目管理等;其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软件开展图形算量工作,了解投标报价技巧与投标文件的编制,学会编制工程决算,掌握工程变更及索赔办法等。
第四环节是顶岗实习环节,实训内容可以根据学生对本专业技能掌握情况及个人的兴趣特长来确定,争取让学生参加能够最大程度挖掘其潜力的工作,在这样的企业中实习,有助于学生尽快适应岗位需求,同时也可以为学生的未来就业指明方向,避免很多学生最初踏上工作岗位时的迷茫阶段。因此,这一环节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本专业技能特长,让学生全面了解职业生涯中的一些素质要求,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积极巩固自身的不足之处,为未来的就业与成才奠定扎实基础。
教学环节优化
一是针对造价员典型工作岗位要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根据实际造价管理工作,从微观层面设计每一教学单元的教学内容,同时还要从宏观层面选择不同学校情境下的教学内容;
二是改变传统的教学表现形式,运用教师授课活页与学生学习活页相结合的方式,由教师设计不同学习情境下的目标、内容、方法及考核等,学生则根据教师设置的项目任务,做好相应的学习规划;
三是改革考核方案,改变传统的以纸质试卷考核学生的单一考核方式,增加过程性考核,在教师评价、小组评价及学生自评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条件下,对本专业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方位、准确、客观的评价;
四是进行模拟实践,通过现场模拟方式开展可行性研究、招投标等一些集体性实践课程,这样既可以重点表现出实践的目的性,使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又可以表现出对学生综合素质及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创新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创新是本专业教学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条件之一。结合本专业特点,笔者认为应当采用基于公路工程造价过程的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具体需要注意以下四点。
一是教学工作正式开始之前,课程组人员要预先对相关设计与施工工作进行有效调研,从职业能力分析的角度考察本专业所涉及岗位及相关领域,以此为参考设置教学目标及教学工作任务,使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未来就业。
二是根据本专业岗位技能需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模拟工作情境,让学生切实感受未来工作的真实环境。
三是通过校企联合教学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学院专业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组织完成教学。同时还应在教学中渗透职业资格证书标准,让学生在走出校园之后能够尽快适应岗位需求。
四是安排学生到企业去顶岗实习,在真正的企业环境中锻炼自己。
3 采用现代化教学技术
首先,从教师教学手段来讲,应当结合当前高速发展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过现场教学、远程教学及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主动参与本专业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进而增强教学效果。此外,还可以通过建设多媒体教室的方式,鼓励教师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进行教学,采用PPT课件和教学录像等方式,更加形象具体地向学生展示所学内容,让学生更容易掌握一些枯燥的公路工程造价理论知识。
其次,利用目前的校园网络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在校园网络平台中增加精品课程、教学课件、习题练习、辅助学习资料等模块,让学生能够有选择地学习自己感兴趣的部分,为学生提供更加充足的学习资源和更加便利的学习条件。
4 建设校内外实训环境
本专业的特点就是实践性要求较高,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通过校内与校外实训环境建设相结合实现的,依托校内公路工程造价实训中心,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工地内业计算能力、施工图纸解读能力,注重学生在公路工程造价文件编制方面的实训。通过利用校外实训基地,可以让学生切实接触到真正的生产项目,进行公路桥梁勘测、工程计量带岗实训,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
因此,在公路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改革中,应该加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并通过专门的校外顶岗实训管理指导小组来管理和指导学生顶岗实训,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力,增加其就业竞争力,为学生综合性“顶岗实训”创造更广阔的领域。
5 结论
综上所述,在近些年的努力中,公路工程造价专业教育改革实践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进步,该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依然有待进一步完善,才能培养出高素质、强能力、社会需要的人才。总体来讲,笔者认为本专业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为能够进一步提升公路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学校应适当增加资金投入,改善实验设备与实习条件;
二是加快建设配套的网上自助学习软件。尽可能地为本专业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
三是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进一步发展远程教育,通过网络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研究机会;
四是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教学水平,尤其是要增加高层次研究型年轻教师;
五是进一步深化工学结合和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晓刚,冯玮.浅谈实践教学在高职公路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
工程造价编制课程设计总结范文6
关键词:专业应用能力;教学导向;工程管理;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1-0177-02
引言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育教学模式,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应用型本科高校,着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首要解决的问题当属教育教学模式、专业学科建设。伴随对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以应用能力为导向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也逐步取得共识、成为主流教改方向。但是对于应用能力的概念内涵、具体的改革模式、培养规格等,还未完全厘清,未形成统一的范式。文章以工程管理专业为例,对专业应用能力导向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探索。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采取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科与教师为中心,教师围绕相关教材在课堂以讲述为主,学生课堂听讲,记忆,做题,书面考核,以记背知识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灌输,而对于所学知识的应用与实践能力极为欠缺[1]。传统模式重理论轻实践,学生不能学以致用,而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需要具有综合系统的运用与实践能力。现有教育教学模式对人才培养与实际业内需求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难以实现无缝对接,这对高校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以专业应用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设计
由于任何一个学科的专业都有一定宽度与深度,所以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也便成为相对难到达的目标高度,这需要本专业所有的课程应用能力作为基础、所有的技能应用能力作为支撑、融合本专业的所有知识,对本专业涉及的确定性的、非确定性的、难于直接用固定指标衡量的各种问题的解决能力[2]。文章将专业应用能力作为核心应用能力,主要就是探讨以专业应用能力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模式。
1.结合专业案例启发教学。老师负责先将基础知识在课堂中讲授,同时利用案例,提出问题,引出学生们对问题的思考、讨论,让学生们利用课下时间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去图书馆借阅书籍等方式,自己找出最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在讲授进度目标控制的保证措施的时候,可以通过案例讲解,分别通过组织措施的案例、技术措施的案例、合同措施的案例、经济措施的案例、信息管理措施的案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进度目标控制的过程,方便学生们在理解理论的同时,加以思考,加深记忆。
2.结合施工现场进行教学。可以把一些成功的工程项目管理案例的视频在教室里课堂上放出来,增强学生们对工程项目管理的兴趣。同时如果有机会带领同学们进入工程现场亲临观摩,学习现场人员对工程项目管理的每一个项目每一个步骤的管理。例如,在讲解进度计划编辑程序的时候,校方和施工方进行协商,让学生有机会亲临施工现场,观摩施工进度,与课本理论知识相结合,真正方便工程项目管理的上手。
3.结合科研项目引导教学。定期让同学们写一些有关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论文,在同学们查找资料的同时,深化了同学们对工程项目管理的认知,同时可以更进一步了解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深化专业知识的记忆。例如,在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组织的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课下在课本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课下通过上网查找资料,通过论文的形式,每人提交一份关于工程项目管理组织的论文,让学生们通过论文资料的查找以及对论文的组织,不仅提高了学生们对课本理论内容的掌握程度,同时也会提高学生们论文撰写水平。
4.结合实习实践创新教学。目前的实习与实践活动大多是由学校组织、教师安排,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与执行,教学效果大受影响。此外,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还不到位,实践教育的效果难以评价。因此要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适当分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提高实践教学比重。另外,根据专业需要,重点打造综合性试验以及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再者,设置集中的实习学期,让学生到专业对口的企业去实习,实习期间可少量设置与实习相关课程,增加理论与实践的贴合度;同时建立实践教学情况的课堂报告制度,以客观公正评价实践教学的效果。
5.结合应用能力构建课程教学体系。在课程教学体系中要强化应用能力的培养,实现课程理念从“知识传授”向“素质培养”的转变,探索“应用能力”培养内涵。大学课程的设置要重拾专业本位的价值取向,强调课程建设优先与社会对接而非与学科对接,要充分考虑一线人才对工作一线的适应性要求。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根据生产或服务的现实需要,更多地倾向于现成、实用技术与规范的经验知识。而理论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相关结论,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其使用方法,学会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可尝试引入德国模块化课程方案,即系统化的课程,它是根据专业的能力要求,集合不同学科专业的知识要点,形成有相互关联的课程体系。
三、专业应用能力导向教学实例――工程管理专业的“递进式课程、螺旋式实践”教学体系
工程管理专业是学科跨度较大的综合系统学科,是土木工程技术、工程管理与工程经济交叉的复合性的新型学科,课程教学既具有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以专业应用能力为教学导向,要求理论与实践具有较高的贴合度。因此,以课程理论为基础、以课程实践为应用,构建了“递进式课程、螺旋式实践”教学体系。
“递进式课程、螺旋式实践”教学体系,其实质是双轮驱动,即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交替并行。随着专业课程理论的学习,陆续开展相应的实践环节,让理论与实践紧密贴合,通过课程应用能力的强化,促进技能应用能力的提升,最终目标是专业应用能力达到一定的高度。以课程实践为例,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要求学生设计出建筑施工图;建筑结构课程设计就以前面的建筑施工图为基础,设计结构施工图,这个过程中如果学生设计的建筑施工图不合理,结构设计就无法进行下去,因此学生就会主动发现并纠正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的错误,这样学生掌握的知识就会更加牢固深刻;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以前面两个课程设计的图纸为基础,计算工程量并确定工程造价,如果前面的课程设计有错误,工程量也是无法准确计算的,因此,环节学生依然会不断修正前面的错误并准确计算工程量以及造价;建筑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是以前一个课程设计为基础,确定施工组织方案,计算工期以及资源需要量等,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以施工组织设计作为技术标,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的工程造价作为商务标的报价,最终编制工程投标书以及合同管理方案;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是将前面的课程设计进行整合,编制整个工程的项目管理方案,包括项目范围管理、项目组织设置、项目进度质量成本管理、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项目采购管理、环境管理、风险管理、资源管理、信息管理等管理方案。
四、结束语
教育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经过长期的认知、积累和总结。以专业应用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时间的问题,但是目前我国有太多的限制条件导致了高等院校在短r间内还是要以应试教育为主,例如缺少足够的实习地以及系统授课与讨论研究。工程管理专业是一个学科跨度大、涉及知识范围广的综合性学科。针对目前工程管理教学环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方向与专业应用相结合,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理论知识为基础的原则。通过不断地深入研究与改革,加强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效果,提升高等教育工程管理专业的办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谢丹凤.我国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现状及教育模式的优化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5,(14):45-49.
[2]高林.以工程应用能力为主导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13,(1):27-29.
Exploration on Higher Teaching Mode of Professional Application Ability Oriented
―Take the Engineering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as an Example
XIE Dan-feng,ZHANG Da-fu
(School of Civil and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ibo,Shandong 255049,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