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2016上海高考作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2016上海高考作文范文1
热门推荐:2016年成人高考作文范文大全2016年成人高考考前预测试题及答案汇总全国2016年成人高考准考证打印时间及入口专题全国2016年成人高考真题及答案专题全国2016年成人高考成绩查询时间及入口专题全国2016年成人高考录取分数线专题环球网校课程:2016年成人高考考前冲刺班,不能错过的得分秘籍!!点击进入免费试听>>
2016年上海成人高考准考证打印入口已开通,考生可登陆上海市教育考试院或点击以下链接进行打印,尽请关注!
2016年上海成人高考准考证打印入口(已开通)
2016上海高考作文范文2
但现实中,确实存在着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他人,自己认为好的,别人也应该这么认为的现象。举个简单的例子,动画片都是成年人制作拍摄的,但是收看对象、受众人群却是儿童,那么这些动画片到底有没有从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出发呢?如果考虑了,无论是拍摄方还是孩子都是皆大欢喜,比如《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熊出没》、《喜洋洋和灰太狼》等等,都能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塑造活泼可爱的形象,讲述浅显易懂的道理。而另外一些可能却未能做到,比如根据法国作家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于1942年写成的著名儿童文学短篇小说改编而成的动画电影《小王子》应该说是一部很有质量的作品,这个很有质量其实是从成年人的角度出发的,而影片中小王子和一朵玫瑰的故事所讲述的那些深刻的道理,孩子很难理解。
动画电影必须从孩子的视角出发,考虑孩子情感和认知的需求,这样才算是成功的。这不禁让我想到了我们高中生的作文写作,不也是同样的道理吗?作文题目都是老师出的,考场作文也就罢了,连平时的作文训练也都是老师规定好的,这些题目基本都是按照成人的观点去品评好坏的,有多少兼顾了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有多少兼顾了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有多少兼顾了学生的兴趣爱好特点?学生如何爱上写作呢?特级教师刘祥就曾这样形象地比喻:“这就好像如果有人总用雷锋的标准来衡量我们,总判我们为不合格的人一样,如何能够激发我们求真向善的进取心?”[1]
以我们的一次平常语文测试题中的“浪漫”和“现实”作文来看,材料的立意大多数学生都能读懂,应该重点抓住“浪漫”,以及“浪漫”和“现实”的关系来写,这些学生都知道,可是“浪漫”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大多数学生云里雾里,所以才会有袁隆平种水稻的钻研和坚持也成了浪漫,韩信受胯下之辱的坚韧和忍耐也成了浪漫,项王霸王别姬的凄婉和悲壮也成了浪漫等等。后来课上我和学生交流,我问大家:“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浪漫吗?”十七八年纪的他们齐声回答我“表白”,然后便一笑了之。其实这不能怪学生,他们这个年纪如何懂得浪漫,只能想到男女层面的情感这也是情理之中的。如果你让一个成人来回答“浪漫”,估计也会有很多人理解为给妻子送一朵玫瑰花,给丈夫织一条围巾,有多少人会想到生活中处处都可以有这种诗意的解读?而这种诗意的解读对于文人气质的知识分子而言自然一点不难。所以这个作文题就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学生很难爱上这样的作文题,进而讨厌作文写作了。
那么,要把“将心比心”落实到作文教学中,首先就应该放开对作文题的限制,尤其是平时的作文练笔训练,让学生去写他们感兴趣的,有话可写的,使他们不要把作文写作当成背负在身的重担,只能无奈地叹息。其实,我们的学生还是很喜欢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用文字表达出来的,笔者曾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大多数学生比较喜欢写随笔,所谓随笔就是教师不规定题目,学生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完成写作。
其实,近些年高考作文题也越来越放松对学生作文写作主题的捆绑。郑桂华老师在《语文有效教学》一书中把恢复高考以来的作文题分为三类:“一类是偏重于宏大话语的论证题,一类是偏重于玄虚冥想的抒情题,一类是偏重于抒发小我感受的描述题。分别大致对应着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和新世纪三个阶段。”[2]从80年代到新世纪初越来越贴近学生生活,意在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就江苏高考作文题纵向看,江苏高考作文题自2006年至2012年都是材料+命题的形式,从2013年开始变为完全的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向材料作文的转换,放宽了学生对作文写作主题的限制;再从横向看,2016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题可以大体分为三种,第一种以江苏卷和山东卷为代表的材料作文,第二种以上海卷、天津卷、浙江卷为代表的材料+话题型,第三种是以北京卷为代表的命题作文。第一种和第二种的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都给予了学生很大的发挥空间,这两种类型的作文题在立意上相对于命题作文而言显得宽泛了很多。而16年唯一给出命题作文的北京卷虽然限定了作文题目和文体,但是也用“二选一”的方式,给予了学生一定的写作自由。
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我曾经就“哪些题目你爱写?”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学生列举了很多,比如“坚持”、“选择”、“习惯”、“兴趣”、“青春”、“自立自强”、“感印薄“理想”、“回忆”等等。笔者在平时作文选题时会倾向于这些题目,或者让学生分小组去准备作文题,要进行作文训练时就让学生抽签决定,学生写作的热情便高涨了。
当然,作文的写作也不能完全随生所欲,学生完全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毕竟作文教学是序列化有系统的,从记叙文到议论文到散文的不同文体训练,从审题立意、谋篇布局到选材取材、技巧手法、语言润色等不同环节训练,作为教师心里要有数。所以笔者会把作文训练和作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比如高一时,作文教学侧重记叙文,我在不限定作文题的前提下,提出一些要求,比如“写活一个人”、“写好一个场景”、“写出情节曲折”等等;高二侧重于议论文的写作训练,我也会在不限定作文题的前提下,提出一些要求,比如“用总分结构”、“用递进结构”、“运用对比、引用论证方法”等。这样既能让学生有话可写,有箭可发,又能做到有的放矢,不至于万箭乱发。
总的来说一点,我们不能让学生无话可写进而胡编乱造,不能让学生惧怕甚而至于厌恶作文,那就必须遵从学生的实际,做到将心比心。不单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应该做到即使是己所欲也要勿施于人。如果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能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笔者相信无论是作文的教还是作文的学都会有长足的进步。
注释:
[1]刘祥.语文教师的八节必修课[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2016上海高考作文范文3
为了解北京基础教育“深综改”的价值取向、顶层设计和实施路径,本刊记者对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李奕进行了专访。在采访中,李奕主任指出,学生是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最终体验者和消费者,基础教育领域的改革要取得成效,必须将“以学生为本”落到实处,不断提升学生的实际获得感。同时强调,把学生放在改革的中心,就是教育工作的群众路线,就是讲政治。
:2015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印发的《关于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到2020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总体目标。北京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词是什么?
:从北京这一轮改革来讲,我们深层次的思考是教育质量观。教育质量观在指向上,最终要聚焦于学生的实际获得。校长、教师以及政府部门的工作如果没有落在学生的实际获得上,那么,这个教育质量观是有问题的。因此,北京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词是实际获得。
群众路线的本质是关注人民群众的实际获得,2015年在新年贺词中指出,要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基础教育领域的群众路线,就是关注学生的实际获得。在考试招生、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学校治理等方面都要有变化。考试评价坚持群众路线的最明显标志,就是把选择权交给学生,考试招生让学生自主选科,就是让学生用自己的优势参与竞争。比如浙江、上海的高考改革,取消文理科,学校选两科,高校选一科①,虽然难度大,但是,这把学生放在了教育的正中央,让孩子用优势参与竞争,而不是绑在政府规定好、专家论证好的文综、理综上。
北京在落实考试评价方案改革上,没从高考方案入手,而是从中考入手。2014年以来,北京市整体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形成了一个以中高考考试改革和招生录取改革为龙头的环环相扣的改革链条。从2015年到2016年,新的考试方案带来新的变化:科目可以选择、赋分可选择、考题可以选择、答案具有开放性。最显著的是语文作文,比如今年高考作文有“老腔何以令人震撼”“神奇的书签”两个题目可以选择,一个是议论文,一个是记叙文。两个文体离散度很大,这是为了满足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学生。在这样的高考题当中,不同类型的孩子找到了自己展示的空间,真的让高考(决定学生12年基础教育知识、能力、方法积累运用的两个半小时)变成可选择、可发展的考试方式。我们看到不同类型的孩子,在两个题目中都有不同的表现,两种文体都可以出现满分作文。这样的大思路同样体现了群众路线,把学生放在正中央,让学生根据能力倾向爱好来选择。从考试评价到课程设置,基础的服务是支持学生成长的,而不是评判学生的弱项。
2015年,北京市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实际发生向实际获得迈出了坚实的一步,2020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关注学生的实际获得。让不同类型的学生得到同等发展的机会,是后均衡发展时期的重要目标。我们认为,前均衡发展时期,包括教育部进行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验收,还都是以差异系数为基本标准来检测实际发生的。实际上,真正意义上的均衡发展,是让不同类型的孩子,包括拔尖优秀人才、普通孩子和特殊群体的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公平的增长和同等的发展机会,这才是真正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也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群众路线。我们所说的实际获得,是每一个孩子的实际获得,是每一个类型孩子的实际获得;所谓优质,是对每一个孩子的优质,而不是对政府、对专家的优质。
:教育公平无疑是均衡发展的一个关键词,“择校”“共建生”等热词被“信息采集”“学区制”“九年一贯制”等新词所取代。在优质教育资源相对集中的情况下,北京市如何解决教育资源配置问题,让老百姓切实感受改革的成果?
:北京这一轮落实十提出的学区制管理,其实根本用意不在于缓解择校矛盾,而是要形成一种新的供给方式,这种供给方式也是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实际获得。一方面,以“学区制下的区域教育供给”替代和优化过去的“单一学校教育供给”。比方说,以前我是某所学校的孩子,这所学校是我的供给方,现在这所学校是在一个学区内,区域教育供给替代了单体学校供给;另一方面,“9年、12年一贯制”“普及高中教育”替代和优化了“对学生分段加工、层层选拔”。“一贯制”就是要为学生提供一种持续的、稳定的、链条式的供给。对学生而言,真正的教育应是连续、稳定、可靠的,而不是一段一段割裂开的。与此相配套的措施是,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之间实行“锁区”,互不招生。锁区是为了进一步巩固“一贯制”,引导学生在本地完成9年、12年的消费。
学生的兴趣和素养积累是从义务教育阶段做起的,甚至是从一年级开始的。因此,义务教育阶段要致力于保护学生的个性、爱好和特长,这个阶段学生的培养质量高,高中的改革和质量就水到渠成。基础教育阶段,要着重保护和培养孩子的探究欲望、质疑精神和批判能力,我们的真正着力点是在9年,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通过学区制和一贯制的改革调整教育供给,落脚在学生的实际获得。
那么,有人会问,在人大附中、中关村中学和在蓝靛厂中学,学生的实际获得没有差别吗?我们现在比较的不是单体学校之间的差异了,因为我们实行的是学区供给。海淀区和东城区现在学区供给的课程越来越多,学区供给优于单体学校供给,也顺带化解学校之间的不均衡。“9年、12年一贯制和普及高中教育”替代和优化了“对学生分段加工、层层选拔”,这是对学生兴趣爱好的最大保护。这种“一贯制”可以是学区间的“一贯制”,也可以是校际之间的“一
贯制”。
:当前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供给侧改革是关键。北京市在推进教育供给侧改革方面有哪些值得推广的经验?北京市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2015年底中央提出“供给侧”改革,大行其道是在2016年初。教育的供给侧,是源于消费,是源于消费需求。教育里有很多低端的产能,需要腾笼换鸟。2014年、2015年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根据国家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和学生成长的需求,调整基础教育领域服务的供给。这里的调整包括供给结构和供给端的质量。
一方面是结构调整,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可选择的教育资源、教育环境和教育服务模式的新供给侧结构。具体表现在用“学区制下的区域教育供给”替代和优化“单一学校教育供给”,用“9年、12年一贯制和普及高中教育”替代和优化“对学生分段加工层层选拔”,用“考试科目自主选择”替代和优化“文理分科统一科目的考试”等一系列改革着力点上。
另一方面是供给端的转型升级,提高教育供给端的质量、效率和创新能力,使其更贴近学生的消费需求和消费习惯,做到既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能对准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具体落实在对教育领域原有供给、服务的改造和转型上,体现在培养方式、学段衔接、课程设置、考试评价等诸多领域。
在供给端的质量上,我们提倡“玩”“慢”“宽”“活”,即学前“玩”、小学“慢”、初中“宽”、高中“活”。这既是消费状态,也是供给节奏。我们以前的节奏不是这样,以前是往前赶,超学现象严重,而我们的供给也在支持这种超前。现在,我们努力去掉一些过剩的产能,为新的产能提供空间。比如英语,从2014年至今,英语考试的阅读、作文都与传统文化相关,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是,用英语介绍一个你喜欢的历史人物。英语与历史、语文等学科的边界被打破了,试题体现了教育的导向,也体现出消费和供给之间的关系。英语学科的供给应该回归英语学习的价值,应该基于学生的母语背景和中国孩子学英语的方向。再比如数学,有人说试题难度下降了,其实不然。我们让学生解释北京市的阶梯水价、介绍北京地铁票价的分段计价、考察阅兵中的大数据,目的在于让学有用的数学,题目本身不难,难的是把学过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中考、高考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更要成为服务于学生12年成长的平台,甚至是“助推器”。
: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对干部和教师提出了哪些新的更高
要求?
:供给侧改革,从政府到区县到学校到教师,都存在结构调整的问题,挑战最大的、需要自我超越和调整的是干部和教师。从群众路线、“三严三实”到“两学一做”,重心越来越下降,对于每一位在岗在编的校长和教师来说,群众路线、“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其实才刚刚开始,真正的转变作风从现在才开始。
教师如果一味制造低效的课堂、无用的作业、多余的考试,浪费的是学生的生命和其他教育工作者的精力,这种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给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影响和危害很大。因此,教师必须转型升级,腾笼换鸟。围绕孩子的成长需求,主动贴近国家、中央和地方改革的措施,领会国家教育改革的精神,理解透北京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与设计。
回到群众路线和十之后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我们现在需要什么样的人。这里涉及人才体制机制管理问题,释放人才的创造力和创新性是一脉相承的。中小学释放的活力就是批判性思维、独立意识和探究欲望。本科生的创新意识不是单靠大学的几门创新课程就能培养起来的,而是要靠义务教育阶段和基础教育阶段9到12年的积累。国家的政策是连贯的,需要各个阶段的教师共同努力,
在这个过程当中,就需要有一些牺牲。
比如说,以往我们的教师都是擅长加工的,但不擅长发现和保护。教师习惯面向课标、面向考纲进行教学,更多的是在意分数,而不在意人。但是,按照现在的考试方式,如果想让学生得高分的话,教师就必须特别在意每一个孩子,发现每个孩子的优势所在。教师应该是教人的,而不是教分的。真正的名师名校长,要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出有优势、有特色、身心健康的人才。分类加工正是这一轮考试评价改革要求的核心能力,让学生自主选科,考察的不是学校的优势学科,而是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学科。这对干部教师的挑战是特别大的,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补短板。
另外,对教师和校长的重要变化就是自我的成长方式,包括教师继续教育方式和自我成长方式的变革。2015年9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这次的职称改革有两个显著的变化,一个是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中小学教师也可以评正高级了,这实际上是配套9年、12年的“一贯制”。再一个是取消英语、计算机,这是典型的去产能,以前许多教师都是因为英语、计算机不过关评不了职称,但其实这两项技能并没有那么重要。去掉低效产能之后,加进来新的产能是什么呢?说课讲课、面试答辩。可见,教师职称改革呼唤的是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教师成长的供给侧结构也要开放。北京从今年开始,教师培训实行线上自主选择、线下自主执行,不再是办班请专家做培训,而是让教师自己选择骨干教师的实时公开课。政府的采购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先服务,后付费。下一步,我们会把培训向社会开放,体制外的优质资源,助力教师的专业成长。
:政府在教育供给侧改革中应扮演怎样的角色?发挥什么作用?
2016上海高考作文范文4
一、网络时代高校写作课程改革现状
当下在中国高校,写作课程改革依然是一个热点问题。正如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其《大趋势》一书中所说:“在这个文字愈来愈密集的社会,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读和写的技巧。”可见在网络时代,大学生的写作能力仍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地位。如何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克服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向社会输出合格的写作人才,是写作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当中涉及到对教什么、怎么教、教与学如何融会贯通等问题的叩问。国内诸多高校立足于各自的办学定位、办学理念,为写作课程的接地气、焕活力,进行了各具特色的有益探索。具体表现为:借鉴国外写作教学的成熟经验,与本土需求对接近十年来,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相继设立创意写作专业,把建设目标明确设定为:不仅培养作家,还为国家文化产业发展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从业人员。这一人才培养目标抓住了中国当下社会的发展机遇,高度契2017.11写作教学合了国家对文化产业的布局和规划要求。对于大多数普通院校而言,虽然创意写作的学科设置无法照搬,但研究创意写作的教学理念及实施方式,对改变僵化、刻板的写作教学,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如创业写作关涉理论建设、课程设置、训练方案等全方位的革新,既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又注重锻造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启发学生进行创意表达。课程实施过程教学法,将班级成员归入若干小组,以合作的形式启动教学任务。思维训练和具体写作任务的融汇,以创造性思维带动写作能力的提升,是创意写作教学的一大亮点,也促动了其他高校教学理念的革新。(一)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模式。不少应用型大学采取了这一变革模式,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思路出发,主张建构较为完备的写作知识体系,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精讲多练,突出写作实践技能的训练。这一做法既避免了纯理论讲授的单一枯燥,又为学生的输出方向设置了合理定位。可以说,在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的背景下,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让学生更快地适应社会竞争,才能更好地实现写作学科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部分学校还主动创造条件,积极搭建校内实训平台,改善了学生在校内学习缺乏实践检验的困境。如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文学与传媒系总共有鑫政会务等11个校内实训平台,模拟仿真职场情境,有效解决了在校生缺乏实训机会的问题,让学生虽未走出校园,但已具备与真实岗位相匹配的求职能力。(二)依托网络资源,革新教学模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模式为写作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极大便利,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借助便捷多样的搜索引擎,极大丰富了教学资源,有助于构建活泼生动的写作课堂。写作知识的讲解往往建立在对实际范例进行分析对照的基础上,在文字之外,包括视频、音频、图片在内的各类参考资源,构建了有声有色、形象立体的教学环境,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气氛,也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定的帮助。灵活多样、新鲜度高的网络资源还促动教师及时更新课件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与时代同步。同时各类范例潜含的社会真实情景,也为教学过程中情境教学法的实施提供了模板。二是借力网络教学平台,直接倒逼教学模式的革新,深化课程实施的效果。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过多依赖于教师的知识讲解和经验传授,忽略了学生的接受情况。而网络教学平台吸取了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翻转课堂等相关教育理论的精髓,将学生设定为教学中心,教师则承担引导者、激发者、辅助者的角色。网络教学平台的优势,表现为集中性和拓展性这两大特点。集中性指的是网络教学平台融汇了资源库、讨论区、互动交流、课程评价等多种功能,比起QQ群、微信群和论坛更具有稳定性,教学效果的追溯也有明晰的轨迹。拓展性不仅实现了课堂有限学时在网络的延伸充实,更重要的是通过集体智慧结晶的展现,为个体表达的提升提供了碰撞交流的机会。网络教学平台的运用,不仅仅是新技术、新手段的采用,更是体现了教学模式深层次的嬗变。
二、围绕写作人才培养目标,改革高校写作课程
由上文的概括分析可以看出,写作课程改革的目标,始终指向培养社会需要的写作人才这一中心。许多学生在思考自己的职业前景时,往往会对“什么是社会需要的写作人才”这一问题感到困惑。来自就业市场的反馈能够很好地回答这一问题。如果想从事文化创意类产业,需要具备灵活的思维,熟悉创意表达的写作技巧;企事业单位重点考察学生的应用文书写作能力,包括公务文书和事务文书等;应聘报社、杂志社、电视台,则要具备一定的新闻写作能力。许多单位还对能胜任微信、微博编辑的学生更为青睐。可以说,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是中文专业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写作课程的变革,需要建立在正确设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出努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开发学生多样化的写作能力一是要对课程设置做出改革。有些学校将写作设置为基础课程,集中在大一、大二两个学年完成学习,大三大四则不再开设。这种做法忽视了写作课程渐进性、延续性的特点,也中断了培育学生写作能力的黄金期。新的课程设置应从整体层面进行合理布局,做出系统化的规划。大一安排基础写作,引导学生解放高考作文的思维,将社会观察、个体思考和真实写作相结合,加强表达技巧的锤炼。大二安排应用文书写作,培育学生应用文书的写作能力。大三安排新闻写作课程,让学生在熟悉传统媒体写作的基础上,对新媒体写作有深入的认识。大四安排专项文书写作,如广告文案、策划类文书、时事评论的写作。上述的课程设置,能够开发学生多样化的写作能力,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武装,让他们在人才市场拥有更强的就业竞争力。二是要合理规划教学内容。以往一本教材讲到老的观念显然已不合时宜,近年来写作教学的内容构成呈现动态发展的趋势。一方面,不能对已进入写作视野,甚至被广泛应用的新兴内容视而不见,而是要密切追踪其发展动态,将学界的研究成果及时输出为教学内容,充实写作教学的知识体系和内容构成。如近年来随着时展而兴盛的新媒体写作,如果没有体现为相应的教学内容,那么学写作教学生的写作能力难免有所缺失;另一方面,要善于采用丰富多样、新鲜度高的网络资源,以鲜活的实例辅助知识的讲解,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的修正和补充,确保学生所学即所需。(一)以实践训练为抓手,多方位检验学生的写作水平。虽然写作课程的改革引入了许多教育领域的新理念,如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等,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理论和实践并重,但从现实施行的情况来看,仍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尤其在学时有限,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的情况下,教师急于传授多种文体的写作知识,从而压缩了写作训练的比重和时间。为了让学生真正学有所成,必须突出写作课程实践性强的特征,通过实践训练加深对理论指导意义的认识,做到既不轻视理论,也不偏废实践。一是要科学规划课堂教学时间。要破除从理论中来到理论中去的固有做法,指导学生自学完成对教材理论知识的初步理解,增加写作实践的课堂展示环节。在课堂成果展示的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也在同步进行。学生通过现场展示的比较分析和教师点评,可以对照查找自身写作实践的不足,从而深化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和运用。二是多层次安排课程作业。教师要基于已有的教学经验,吸取新技术、新手段,规避古板单一的作业形式,设置形式新颖又灵活多样,能有效激发表达兴趣的写作话题,既让写作训练成为常态,又不致于造成学生被动应付的局面。课堂练习可考察某一写作要点,做到短小精悍,以巩固课堂教学效果为主要目的。课后作业通过预设情境,提供职场中可能遇到的工作情境,促动学生综合性的思考和写作。三是把学生写作实践的综合成果纳入课程评价体系。就学生写作能力的效果展现而言,与其书面考察学生的理论掌握程度,不如让学生用实践成果说话。实践成果可以体现在多方面,如在企事业单位实习期间写作的相关文书,发表在报刊杂志的文章,参加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的获奖证书等。多元化的课程评价,可以增强学生对写作训练的重视,也进一步检验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二)以网络学习平台为阵地,延伸学生写作表达的效果反馈。如果说教材+课堂使学生迈出了学习写作的第一步,那么在延伸学习阶段,学生还渴求一个开放的、可靠的阵地作为指引。网络学习平台的运用,能够积极回应学生的这一诉求。一是将网络学习平台的多项功能和教学的有效组织结合起来,让自主写作的意识入脑入心。学习平台的资源区,汇集了教师精心过筛、挑选的各类佳文范例和多媒体资源,可随时随地供学生下载学习并揣摩参考。教师通过互动交流和在线评价,及时回应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并对学生的整体学习状况作出中肯的评价。作业区可以完整显示学生的历次作业及修改定稿的整个过程,成果展示区中的学生佳作,大大激发了他们写作的成就感。教师根据教学设计的安排,分阶段启用网络学习平台的上述多项功能,兼顾学生的接受心理,逐步将教学目标引向深入,让学生在一个开放、包容的学习环境中增强主动写作的意识。二是借助学习平台开展写作训练,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写作目标。教学过程实施任务驱动法,围绕着任务的设定、完成和汇报,逐步激活学生的写作意愿,引导学生成长为愿写、会写,能够胜任岗位需求的写作人才。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在网络学习共同体中的表现,判断自己真实的学习效果,从而激发新的学习目标,在多次的任务攻关中逐步提升写作能力。
作者:王凤霞 单位:广东梅州嘉应学院
参考文献:
[1]葛红兵.创意写作学的学科定位[J].湘潭大学学报,2011,(05).
[2]谷显明.网络时代大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兼谈高校应用写作课程教学改革[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