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规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十一五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十一五规划

十一五规划范文1

㈠ 指导思想

重点强化餐饮、交通、动力等各项保障职能,集中精力开展服务;不断深化后勤管理、服务的改革,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进一步提高后勤服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坚持贴近干部职工的工作、生活、健康和安全开展更主动、更人性化的服务。

㈡ 基本原则

1.坚持管理职能与服务职能“两分开”的原则。为更好地履行管理与服务职责,让“裁判员”和“运动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管理局作为办事机构,担负后勤服务工作的管理职能。机关服务中心作为总直属单位,承担“医、食、住、行”和“风、暖、水、电”的具体服务保障工作。

2.坚持“小机关、大服务”的原则。按照“精简、统一、效能”要求,调整服务结构,整合后勤服务资源。管理局机关以不超过30人的精干队伍,完成后勤服务监管任务;服务中心强化以餐饮、交通、动力为重点的各项服务工作,切实保证全工作稳定有序。

3.坚持只对内服务,不对外经营,严格落实“收支两条线”的原则。机关服务中心严格落实“收支两条线”的预算管理制度,支出要全部申报预算,并严格按批准的支出预算执行;取得的服务收入全部上缴计财局,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将收入转移或在账外循环;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服务单位职工的积极性。

4.坚持“三贴近”服务的原则。努力贴近干部职工的工作、生活、健康和安全开展服务,不断创新,注重细节,体现更靠前、更主动、更人性化的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满意度。

后勤发展目标及措施

㈠ 近期和“十一五”期间主要发展目标

进一步完善符合工作特点的后勤保障体制,重点做好以餐饮、交通、动力服务保障为重点的多项服务工作,在服务中心全面推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明确质量目标,狠抓过程管理,进一步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整体素质,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建设一支业务精、作风好、思想过硬的后勤队伍;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充分发挥管理局对服务保障的监管作用;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加强基础设施的改造,努力建设与事业发展相适应的工作环境。

㈡ 主要措施

1.在服务中心全面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7年所有服务单位通过认证,突出和强化餐饮、交通、动力服务保障,形成符合工作特点的后勤保障体制。

——餐饮服务满意率要大幅度提高。随着食堂综合楼的建设和投入使用,加强炊管人员的业务培训,逐步调整队伍结构;实施并完善“暗补”变“明补”办法,定期公布伙食点击查看本资料原创网站更多文章账目;设置以中餐为主的不同风味就餐区和中、西快餐区,满足职工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完善24小时就餐服务;建立食品化验室,培养或聘用营养师,建立营养食谱信息库,逐步规范营养保健餐的营养成份、标准及制作要求,确保饮食安全;满意率达到80%以上。

——交通服务安全快捷。完善车辆管理和使用制度,逐步取消部门自备车和自管车,集中管理,统一调度,;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调度反应迅速,车辆准时、准确到位,确保随叫随到、安全快捷。2008年完成交通处调度、派车、统计、结算系统升级换代和地下车库监控系统改造;2008年奥运会前,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和车载电台系统投入使用;逐步调整车辆结构,按规定及时淘汰、更新车辆,根据工作需要,适时增加特种车。

——动力保障规范高效。视情况整合办公区动力和物业管理力量,统一负责各办公区域的动力保障和物业服务工作;整合电视监控系统;加强供配电、热力、电梯、办公空调、消防及监控设备运行的巡检,按期保养,保证各类设备运行完好;强化24小时运行维修值班制度,及时排除故障,维修合格率要达到100%,保证工作区备用电源时刻处于正常待机状态,确保应急启动。

——充分利用 会资源,使班车、医疗、幼教服务方便职工需求。积极进行班车改革的调研论证,条件成熟时实施;幼教服务只面向职工子女,收费不高于同档次幼儿园标准;门诊部强化“保健、救急”职能,在职工和离退休老同志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增加合同医院,使职工得到便捷、人性化的服务。

2.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整体素质,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建设一支业务精、作风好、思想过硬的后勤队伍。

十一五规划范文2

为切实加强供电所建设,全面提升供电所管理水平,促进电力营销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制定《__县电力局供电所建设“十一五”规划》。[文秘站网文章-找范文,到文秘站网]

一、编制依据和原则

1.1编制依据

1.1.1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供电服务监管办法(试行)》。

1.1.2国家电网公司《农村供电所规划化管理标准》、《供电所规划化管理考核办法》、以及有关供电所营销、线损、安全和规范化服务的办法和规定。

1.1.3集团公司《关于深入开展规范化供电所创建活动的指导意见》(*地电办发[20__]8号)、《规范化供电所必备条件》、《规范供电所验收标准》(__电办发[20__]48号)。

1.1.4集团公司《关于印发〈__省地方电力集团公司供电所建设“十一五”规划〉的通知》(__电发[20__]39号)[文秘站网文章-找范文,到文秘站网]

1.2编制原则

本规划编制遵循“立足现状,适度超前,纵横比较,分步实施”的原则。

1.2.1立足现状:规划的编制立足于__县电力局供电所现实状况。

1.2.2适度超前:考虑发展的因素,本规划所确定的目标与任务适度超前。

1.2.3纵横比较:规划既与过去作纵向比较,又与电力系统同行业进行横向比较。

1.2.4分步实施:各项措施分阶段、分年度组织实施。

二、现状和建设环境

2.1、供电所现状

截止20__年底,我局共有20个供电所,担负着全县17个乡镇250个行政村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电的任务。

2.1.120__年以来,按照集团公司的安排,现局组织开展规划化供电所创建活动,建立完善了组织管理体系,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和考核标准。截至目前,已命名规范化供电所4个,占总数20,10个供电所通过验收,尚未命名。

2.1.2供电所安全组织体系逐步完善,以所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已经建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日趋健全,定期组织安全活动,工作票制度等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执行较好,每月按计划进行停电检修。供电所按照要求配备了个人和公用安全工器具,能按期进行试验,有专门库房存放。

2.1.3县局所辖区域内,共有10KV馈路*条,线路*KM,配电变压器*KVA/*台,低压线路*KM。

供电所生产管理体系已建立,安全运行和维护检修按规定进行,备品备件基本按要求配备。20__年底,10KV线路完好率99.9,一类设备占79,低压线路及配电装置完好率83,一类设备占71。

2.1.4截止20__年底,属局各供电所所管辖用电客户12.49万户,其中10KV客户1614户,20__年售电量*万kwh。

用电营销管理体系已经建立,业扩报装按照工作流程执行,“抄、核、收”较规范,电价执行正确,电能计量装置等级明显提高,各供电所实现了“三公开”(电量公开、电价公开、电费公开)、“四到户”(销售到户、抄表到户、收费到户、服务到户)、“五统一”(统一电价、统一发票、统一抄表、统一核算、统一考核)。

2.1.5综合线损率和低压线损率近几年呈下降趋势,20__年综合线损率完成*,低压线损率完成*,供电可靠率和电压合格率显著提高。

2.1.6近几年,供电所开展了一系列便民服务活动,向社会各界公开了十项服务承诺,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聘请行风监督员,100的供电所有固定办公场所,80的供电所有营业厅。

2.1.7截至20__年底,供电所各类人员中,按文化程度划分,大学占4,大中专占15,高中占31;按技能划分,工人技师占6,高级工占14,中级中占30,供电所所长大学占1,大中专占2,高中占97。

2.2供电所发展环境

供电所作为电力企业向客户提供供电服务的窗口,直接面对广大客户,其管理水平高低和工作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县局的整体管理水平,影响县局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县局供电营业区域占全县总面积99以上,供电所管辖各类客户12.5万,其用电量占县局总售电量80以上。因此,供电所管理和工作质量,对提高县局基础管理水平和树立良好形象十分关键,对县局生产经营、安全生产和经营效益具有较大影响。

“十五”期间,县局各供电所整体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供电所建设已取得了明显成效,验收命名了一批规范化供电所,干部职工对供电所重要性的认识日益提高,但是供电所硬件基础相对薄弱、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以及人员综合素质编纸等问题亟待解决。

“十一五”时期,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及“四县四化”重要战略的全面实施,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将加快,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县域用电需求会保持较快增长,客户对合格电能和优质服务的要求会明显上升。另外,电力市

场竞争目趋激烈,所有这些,对供电所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供电所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2.3存在的主要问题

2.3.1截止20__年底,6个供电所尚未申报和未通过规范化供电所验收,部分供电所基础条件较差,管理较薄弱,创建规范化供电所的难度较大,供电所生活设施和娱乐设施不完备,5个供电所房屋需要完善改造。

2.3.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落实不够到位,“两票”合格率未达到100,习惯性违章现象时有发生。

2.3.3中低压配电网改造面尚未达到100,截止20__年底,改造面为83,中低压配电网运行资料也不完善。

2.3.4供电所用电营销信息化相对滞后,供电所抄表和收费没有分离。

2.3.5仍有一些高损馈路和高损台区,10KV配网理论线损计划尚未完成,尚未开展0.4KV理论线损计算,偏远地区供电可靠率和客户端电压合格率尚未达到标准。

2.3.6社会评价机制没有完全建立。

2.3.7供电所人员高学历、高技能人才所占比例较低,工作责任心和综合能力需进一步加强。

三、总体要求和目标

3.1总体要求

按照集团公司的要求,在“十一五”期间,供电所建设工作要以深入开展规范化供电所创建活动为切入点,继续完善供电所的基础设施;不断加强生产管理和专业管理,提高中低压配网运行水平和安全生产水平;继续加强用电营销管理人员管理,不断提高优质服务水平,促进供电所整体管理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3.2建设目标

到“十一五”末,全部供电所达到规范化管理标准,20供电所管理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创建规范化供电所1个,3个规范化供电所达到全国先进水平,20__年以前所有平原地区供电所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3.2.1全部供电所具备基本办公条件,完成2个供电所房屋建设,完成3个供电所房屋改造。供电所房屋建设采用集团公司统一设计方案,统一标准,功能设施完备。

3.2.2“十一五”期间,不发生重伤事故,无生产死亡事故,无责任性设备事故,不发生违章操作,不发生负主要责任的人身触电伤亡事故,无火灾事故及负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10KV配网设备事故率低于0.5次/百公里年。

个人和公用安全工器具做到“择优选购,足额配备,按期试验,定期检查,及时补充,正确使用,账目清楚,妥善保存。”

3.2.3十一五末,中低压配电网运行管理和维护检修各项工作,依据标准化作业流程实施,10KV线路完好率达到100,一类设备达到85,低压线路及配电装置完好率达到90以上,一类设备达到80以上。中低压电网改造面达到100。

3.2.4到“十一五”末,完成用电营销管理平台搭建,实现报装接电、电费管理、政策查询等业务微机化管理和数据网络传递,各种基础资料微机化管理,抄核收工作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实现供电所用电营销管理现代化。“十一五”期间,共完成2个以上的集中抄表系统,前两年完成1个,后三年加快推行步伐。

3.2.5“十一五”末,综合线损率低于7,低压线损率低于9,城区供电可靠率不低于99.98,居民客户端电压合格率不低于95,农村供电可靠率不低于98,居民客户端电压合格率不低于90。

3.2.6树立“__电力”优质服务品牌,实现供电所服务工作标准化,完善电力热线服务系统,兑现供电服务“十项承诺”。“十一五”末,50左右供电所配备电力抢修服务车。

3.2.7“十一五”末,供电所所长全部达到或相当于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中级工以及上达到50以上,供电所员工综合素质显著提高,供电所定岗定员更加科学、精简、高效。

四、主要措施和任务

4.1深入开展规范化供电所建设

4.1.1严格执行规范化供电所验收标准,对未验收的供电所按照规范化标准严格要求,对已验收的供电所进行监督检查。

4.1.2规范化供电所实行动态管理。县局对命名的规范化供电所每年复查不少于一次,复查比例不少于20。

4.1.3对山区和偏远地区面积大、售电量小、维管费收入少的供电所进行再整合。

4.2切实巩固安全基础

4.2.1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执行安全工作规程、规定和制度,坚决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等现象。

4.2.2通过强化教育、培训、检查和考核等手段,把安全生产落实到供电所每个员工,落实到每个工作岗位。

4.2.3加强安全工器具管理,20__年制定安全工器具管理办法。

4.2.4加大车辆交通安全管理,防止交通事故。

4.2.5农村0.4KV三级剩余电流保护器安装率、投运率达到100。

4.3不断提高生产管理水平

4.3.120__年开始实施中低压配电网标准化作业,按照集团公司要求,逐步推广实施标准化作业计算机控制软件。

4.3.2加强中低压配电网运行管理,按集团公司规定进行线路设备巡视和检查,缺陷分类按时处理,依照规定进行设备评定级。

4.3.3检修按计划实施,加强检修、施工、调试和事故抢修工作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审批制度

4.4切实提高用电营销水平

4.4.1加快供电所信息化管理步伐,构建统一营销管理平台,完成客户交费支持系统,扩充和完善现有《用电营销管理系统》功能,使用供电所管理软件。

4.4.2统一按照集团公司供用电合同格式,做好供用电合同签订工作。

4.3.3推广金融网点代收电费,逐步杜绝抄表员代收电费,实现抄表与收费分离,20__年金融网点代收电费达到30以上。

4.4.4加强供电所的考核管理,加大经济考核力度。

4.4.5更换国家明令淘汰的电能计量装置,推广节能型电能计量装置,规范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

4.5不断加强专业管理

4.5.120__年完成10KV配网理论线损计算,在两年内完成0.4KV理论线损计算。

4.5.2对功率因数较低线路和设备进行无功补偿。

4.5.3开展供电所范围内供电可靠性和电压合格率的统计和监测工作,采取针对性措施,使供电所供电可靠率和电压合格率达到标准。

4.6提高优质服务水平

4.6.120__年开始,逐步树立不同特点、不同风格、代表形象的“凤翔电力”优质服务品牌。到20__年底,树立一至二个优质服务品牌。

4.6.2供电所配备统一、醒目的标识,公布统一供电服务承诺,工作人员统一着装,挂牌上岗,接待客户应用规范化程序和标准语言,对外开展业务实行“

首问负责制”和“一口对外”。4.6.3统一客户服务电话号码,完善县局电力热线客户服务支持系统。

4.6.4完善服务质量监督和考核制度,建立健全优质服务社会评价机制。

4.6.5“十一五”期间,按照集团公司年度计划,分步配备电力抢修服务车,车辆采用统一标识。

4.7加强供电所人员管理

4.7.1建立县局完备的培训体系,每年按照集团公司的供电所人员的培训、考核、上岗资格和定期考评办法,进行针对性培训,提高供电所员工的技能水平。每年参加由工委组织的供电所所长培训,组织供电所其他人员培训。

4.7.2提倡和鼓励供电所员工参加国民教育系列各种学历教育,提高员工接受学历教育的机会和程度。

4.7.320__年开始,由集团公司每两年对所长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国家政策法规、集团公司规章制度及管理办法等相关内容进行任职资格考试。经集团公司考试、考核合格后,发放上岗资格证,上岗工作。

4.7.4按照集团公司制定的供电所定岗定员的标准,对供电所人员进行定编。

4.7.5鼓励机关工作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去供电所锻炼,建立县局职能部门和专业岗位人员主要从基层班、站、所负责人位置上选拔人才的机制,调动基层一线生产人员工作积极性。

4.7.6定期开展供电所各类工种职工技术比武活动,调动职工学习业务、提高技能的积极性。

4.7.7适时推进供电所用工制度改革,逐步办理供电所人员养老、医疗保险,稳定供电所人员队伍。

五、资金保障

十一五规划范文3

关键词:保险行业 发展

一、中国保险业面临的机遇分析

立足十一五国家发展纲要,纵观保险业发展,行业改革与国际接轨并行,成效显著,成绩瞩目。

随着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实施,金融业发展受到重视与鼓励,中国保险业规模也不断壮大。从保险公司数量来看,2006年至2010年的5年间,实现了由93到146家的迅猛发展,与其相应的行业高管人员也由1.45万人增至2.94万人,营销员则由156万人发展到330万人。而技术核算人员包括精算、核保核赔、等专业技术人员的持续增长和日渐成熟,也为行业的健康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与潜力。但与世界其他国家保险发展水平相比,仅从各国保险人年均收入统计数据来看,收入悬殊很大,中国保险人年均收入仅为千元,而其他国家已经过万。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国际保险企业纷纷进入中国,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服务贸易自由化日趋广泛,加强了国际经济贸易往来,尤其是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相互补充,共同发展合作的机会增多,国际合作领域不断拓宽,为我国保险业引进国际资本、技术、人才创造了条件。

二、中国保险业面临的挑战分析

十一五期间,中国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加速,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服务需求不断扩大,居民保险意识增强,大众对保险的需求越来越丰富,保险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在新形势下,提供更为丰富的保险产品及服务来满足日益高涨的社会保险需求,对保险业发展和能力的提升是一重大挑战。

世界经济虽呈和平趋势,但国际环境仍复杂多变难以预料。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国内保险不仅要面对国内同业市场竞争,更要面对来自全球保险企业的挑战,特别是发达国家具有先进的科技、管理理念,丰富的发展经验,使得中国保险业发展压力巨增。中国保险更需深化改革发展创新,才能跟上世界保险业发展的步伐。

三、中国保险业发展前景

“十一五”期间,保险业的全面发展不仅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发挥作用,也因良好的社会环境构建、居民生活水准提高而得到大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因时代的特性面临多重发展障碍与挑战。在多重因素综合作用下,立足十一五,虽有各种发展困难亟待解决,但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前景仍是一片光明。

(一)国家政策大力扶持保险业发展

十一五期间,国务院于2006年6月颁布了《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不断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和范围;鼓励资金直接或间接进入资本市场,并逐步提高比例;支持参股商业银行;支持境外投资等;为今后加快保险业改革发展,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引起社会及业内高度关注。国十条的颁布,表明国家和政府对保险业发展持支持鼓励的态度,将大大促进中国保险业发展。

(二)中国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愈加重要

“十一五”期间,养老、健康、责任以及农村四个保险市场将日渐成为保险业新的增长点,国民支出在保费消费将越来越可观,保险业保费收入占GDP的比重也将大幅提升,2010比重已达3.6%,预计2025年将达到12%。

我国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达到2.23亿人,特别是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已提高到80%以上。针对农村居民而设的养老险、医疗健康险、子女教育、人身意外伤害、家财、农业保险等特色保险项目发展潜力巨大,并在新农村建设发挥积极作用,尤其在政策性农业保险方面的探索和试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中国保险迎来国际化大发展

“十一五”对外开放水平大大提高,强调注重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从注重“引进来”向注重“走出去”转变。既要充分引进外资保险公司带来的先进成果,例如先进保险经营理念、管理模式等等,更要积极开拓国际保险市场。认真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促进中外资保险公司公平竞争、共同发展,形成互惠共赢新局面。

十一五规划范文4

近日,通化市二道江区人大常委会在本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对区人民政府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进行了审议,审查批准了十一五规划的调整报告。

会议认为,区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区政府充分利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有利时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投资拉动,加强工业集中区建设,大力发展围钢经济,使全区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有效地解决了工业经济支撑点单一的问题,使工业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截至2007年末,十一五规划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已接近和超过十一五规划末期目标,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十一五规划更具科学性、发展性,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为编制中长期规划奠定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进行审议是适时和科学的,对经济发展是有利的。

会议对区政府在十一五规划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对调整后的十一五规划的实施提出建议。一是要在经济总量上不断扩大;二是要在项目建设上发展高新产业,多上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业;三是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做到趋利避害,化解风险,均衡发展;四是培育财源,加强征管,节约开支,增强财政实力。(刘敏)

创新审议方式 提高监督实效

地方人大常委会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是《监督法》确定的重要监督方式之一。长春市二道区人大常委会注重审议方式创新,提高了监督实效。

十一五规划范文5

一、“十一五”规划总目标:

以医疗工作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强化医疗服务质量、注重人才开发培养、加强医院科学管理为重点,积极探索新的经营模式,群策群力,团结协作,力争五年内建成规模适度、功能完善、环境优美、设施完备、管理规范、技术精湛的二甲医院。

二、医院规模和任务:

㈠医院规模:

⒈开设床位250张。

⒉年门诊量10万人次,床位使用率≥85%。

⒊职工人数300人。

⒋固定资产总值5千万元。

⒌年收入达2千万元。

㈡主要任务:

⒈实施人才开发战略,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建立医院科技培养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的职称管理制度,使专业技术职务真正成为反映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水平、专业技能水平的标志。重视继续教育,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建设有活力的学习型医院。制定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计划,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鼓励医务人员结合自己本专业特点进行科学研究。

⒉加快重点学科和专科建设。

根据医院规模、人才结构、综合实力及战备目标,支持高技术、高效益的原则,制定较优为完善的重点学科建设规划和激励机制,努力培育有特色、的重点学科和特色专科。

⒊引进高精尖医疗设备及技术。

根据医院医疗技术发展需要,按照投资回报、综合效应的原则,购置c型臂造影x光机,用于提供心血管介入、肿瘤介入和其它疾病的介入治疗。

⒋深化医疗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按照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进行运营,积极探索新的经营模式,转换经营机制,全面推行全成本核算,完善管理目标责任制,推出部分科室(口腔、美容、体检中心、临检中心)走入市场独立经营。认真执行各项财务制度实行计划及预算管理工作,进行财务预期测、控制,为医院进行总体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⒌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

思想,合理配置后勤服务资源,走后勤社会化的路子,建立一支结构合理、技术雄厚、功能齐全、保障有力的后勤保障队伍,实现“优质、高效、低耗、便捷”的目标。

⒍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创建“绿色医院”。

创建“绿色医院”是医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其核心是高新科技加人文关怀。创建心人为本的服务模式,实现医患关系零距离;创建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实现服务保障零障碍;创建以人为本的医院文化,实现人际关系零隔阂。五年内,力争通过创建“绿色医院”实现“环境园林化、条件合适化、设备现代化、病房家庭化、服务人性化”目标。

三、发展思路:

㈠坚持一个中心。

医院始终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努力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广大患者的医疗需求。

㈡构建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人才问题是医院竞争的核心问题,医院既要培养一支医德高尚、技术精湛、善于合作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又要培养一支会经营、善管理的人才队伍,实现人才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目标责任制化。

㈢完善管理体系。

完善院科两级目标责任制管理体系,搞活用人机制,通过目标责任书,加强对科室的管理,以达到激励科室、促进医院发展的目标;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以医疗质量为核心,以病案质量管理为中心强化质量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完善二级质控组织和质量评价体系,实施全员全程全面质量管理;完善成本核算体系,强化经营理念、市场意识,坚持质中取胜、量中增收的原则。推行全成本核算,进行成本量化管理,切实降低医疗成本。加强医保费用管理,积极推行单病种费用控制办法,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降低病人费肜,减轻病人负担。

㈣推进创新机制。

进行院体制改革,积极尝试产权制度改革;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创新人事、分配、人才激励机制;进行技术创新,通过各种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各科开展科研、新技术、新项目;进行管理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创造和优化一个宽松和谐、安全稳定的内外部环境,实现医院人、财、物及各种资源科学全理有效整合配置,使其发挥最大效益。

四、实施措施:

㈠以“三个代表”做为我们的行动的指南。

深入学习、领会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病人利益为最高准则,以医疗、安全、高效为目标,把为病人提供“价格合理、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作为医院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㈡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

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坚持发展做为兴院的第一要务,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之间的关系,一切以发展和稳定为大局,合理调整收入结构,保持医院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

㈢坚持以法治院、以德治院,加强制度建设。

坚持以法治院与以德治院,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建立符合客观规律和医院发展要求的规章制度,并在实践中严格遵守,要克服有章不循、有令不止的做法,防止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㈣加快人才培养步伐,积极开展技术协作交流。

医院的

竞争,关键是人才、技术的竞争,因此医院要采取各种形式,加快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并积极与上级医院开展技术协作交流,提高医院医疗技术,增强医院竞争力。

㈤坚持以医疗质量为核心。

医疗质量是医院立院之本,是医院的生命线。要不断强化质量意识,建立以医疗质量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建立正规的医疗秩序,培养科学严谨的医疗作风,认真落实医疗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医疗诊疗常规和操作规范从事医疗活动,减少医疗纠纷,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确保医疗安全。

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在实施医院规划过程中,医院投资大,项目多,必须切实做好党风廉政建设,以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㈦坚持艰苦奋斗、勤俭办院的方针。

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堵塞各种漏洞,减少各种浪费,严格控制非业务性开支,积累资金,集中财力搞好医疗经营。

㈧优化医院内、外部环境,稳定职工队伍建设。

十一五规划范文6

一、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发展基础

“十五”计划四年中,我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导投资和消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均取得重大进步。

1、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2004年GDP达10.53亿元(2000年GDP66203万元),年平均增长11.2%,三次产业比例为13.4:40.6:46.4;进出口总值1492万美元,其中出口1086万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386万元(2000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674万元),平均递增14.5%;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亿元(2000年零售总额80418万元),平均递增10.6%;财政总收入8014万元,(2000年财政总收入5270万元)年均增长11.1%。

2、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洛湛铁路和潭邵高速通车;邵阳-南山220千伏安送电线路和邵阳五里牌至檀江110千伏安送电线路,白马工业基地,水电路三通及村村通电话,移动电信覆盖率100%,通乡通村公路进一步改善,泥湾防洪大堤峻工,防洪能力显著提高。

3、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全区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建立具有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和健康教育的新型城乡卫生体系;人口出生率12.67‰,人口自然增长率达到7.62%。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

4、人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城市居民纯收入7398元,年平均增长11.2%,农民人均纯收入3673元,年均增长13.2%。

5、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进展顺利,集体企业改制基本完成,住房、医疗、人事劳动、财政、投资、社会保险等方面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二)发展环境

从国际上看,世界经济复苏加快,国际资本和产业加速向我国转移,为我们充分利用外部可流动生产要素,拓展发展空间提供了基础条件。从国内看,经济发展正处在新一轮上升期,沿海一些产业正在向内陆转移。

随着洛湛铁路、潭邵高速公路的建成,邵阳大道、大兴路、建设南路、邵水东路即将开工,大大改善了双清的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随着国有工业企业改制逐步深入,民营企业方兴未艾,双清工业中心地位日益凸现,专业市场、专业街提质改造,商品流通幅射半径拉长,正焕发出发展的强大活力。

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兴工活市、扩城富农、开放带动、科教领先”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特色产业优势,生态农业优势,工业大区优势,人力资源优势,突出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进程,大力招商引资,全力发展第三产业,努力把双清建设成为一个经济繁荣,人民富强,社会和谐的现代化城区。

(二)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主要目标:

──经济总量。至2010年,全区GDP达到21.6亿元以上(按2000年可比价格计算),年平均增长

12%。其中一产业平均增长5%左右,二产业平均增长13%左右,三产业平均增长11%左右。第一产业增加值达1.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达9.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9.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5亿元,

平均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62.7亿元,年均增长30%。财政总收入突破1亿元,年平均增长11%。

──经济结构。到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8.7:45.4:45.9。

——对外开放。到2010年进出口总额达到4859万元,年平均递增18%,其中出口达到4616万元,年平均递增22%,实际形成以纺织、发制品、生物医药、玻璃为主要品种的出口基地。

──社会进步。预期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均增长控制在7.5‰左右,2010年末总人口控制在30.5万以内。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城乡卫生、文化、体育设施日臻完善。

──人民生活。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递增8%和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左右,城镇居民各类社会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大力推进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2006-2010年,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继续保持稳定健康快速的发展态势,实现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环境优美,生活富足,保障健全的和谐社会。

三、发展重点和主要措施

“十一五”期间,我区重点实施“兴工强区,扩城富农,开放带动,科教领先”的发展战略。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1、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以效益农业为突破口,调整农业生产布局,优化品种结构,重点做好“加工、流通、服务、劳务”八字文章,走城郊特色休闲农业之路,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全面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一是以白马田放心蔬菜基地为龙头,建成以石桥、城东为重点的3000亩无公害蔬菜产业带;二是以云水、渡头桥为重点的牲猪、肉牛养殖带;三是打造“高崇”品牌葡萄,建成高崇山、渡头桥10000亩无公害葡萄产业带;四是以莲荷、芹菜为中心3000亩花卉苗木产业带;五是建设以肥田、砂塘等村连片5000亩莳菇、莲藕产业带。

──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企业。重点扶持宝庆肉联有限公司、邵阳紫华纺织品公司、西部牛仔宝庆食品厂、邵阳甾体激素公司、智迩康乳业公司、华湘米业有限公司家宝竹木制品厂、金工板业有限公司、邵阳分公司唐人神集团、中富植物油脂有限公司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力争培育2-3家企业成为省级规模龙头。

──开发休闲农业,建设“城市的后花园”。以长木、东郊渔场、绿洲莲荷村为示范,集郊游、休闲、健身、购农产品为一体的乡村休闲中心。

──组织劳务输出,发展劳务经济。一要抓好农民工培训;二要建立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有效、有序组织劳务输出;三是引导外出务工者回乡创业。

2、以工业为主导,重振工业雄风

充分利用现有工业基础好的优势,突出抓好造纸、机械、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着力培植人员加工、农副产品加工、微肥生产三大新兴产业;重点研发甾体激素、锂离子电池、滑轨调角器、63cy轴向_柱塞泵、高档文化纸等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规模工业,实施“低成本扩张,结构效益,质量品牌,人才兴工”的四大工程,力争形成新的产业规模优势和区域经济优势。

──以现有产业为基础,培植优势产业链和优势企业。做大以汽车零配件为主的汽车工业;以液压件和达力电源为主的装备工业;以化纤、皮革为主的轻纺工业;以精细化工、农药化肥、造纸为主的化学工业;扶强优势企业,重点培植一批有发展前景的骨干企业,并以骨干企业为龙头,带动中小企业发展,拓展产业链延伸。

──以工业园为载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形成成产业集群。“十一五”期间精心打造4.5平方公里核心园区,引进一批以特色产业为主的企业,形成群体规模优势的产业。版权所有

3、加大提质力度,全力推进第三产业发展

结合我区第三产业发展的优势,重点发展商贸流通业、信息服务业、教育、社区服务业、物业管理业。

──商贸流通业。对已具有一定辐射能力的集散市场和专业批发市场加以培育,积极推进连锁经营、超市经营和仓储物流业。

──产业服务业。扶持支柱产业,区域特色产业服务的专业化、市场化,形成体系的中介服务、信息服务、交通运输、人力资源培训、业务等机构,大力发展房地产物业管理,教育文化和社区服务业。

4、加快信息化工程建设

加大政府信息中心的建设投入,通过政府上网,发展电子政务,推动企业上网,实现资源共享,加快电子商务发展。

(二)围绕“扩城提质”,提高城市建设水平

强化中心城区的地位和作用,形成层次分明的城市分布格局,综合配套基础设施体系,完善城市功能。将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结合起来,促进生产要素和产业的高效聚集,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中心城区。中心城区主要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建设商业步行街、邵水东路沿江风光带、水府庙到双清公园沿堤风光带、紫薇博览园;启动佘湖生态公园建设,协助加快佘湖新城建设。

──小城镇建设。高崇山镇和渡头桥镇要按照“规划先行、产业支撑”的思路,搞好水、电、路等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小城镇扩规升位,运用市场机制盘活集镇存量土地,在以土地生财,以市场聚财上大做文章。

──城、乡基础建设。加快邵阳大道和大兴路的力度,争取邵石南路、进站路、龙皇路尽早开工建设。启动财神路,加快乡镇村公路建设改造,力争“十一五”末达到村村通柏油路或水泥路目标。

(三)加快体制创新,建立比较完善的经济体制

1、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改革政府审批制度,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强化服务意识。

2、全面推进企事业单位改革。完成粮食企业、供销企业的改制工作。推进教育、环卫、卫生、文化系统的改革。

3、建立健全市场体系。大力发展要素市场,进一步发展商品市场,完善市场中介体系,开辟多种融资渠道,搭建银企合作平台,积极发展民间投资公司、典当行业。

(四)推进科教领先,增强创新能力

1、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促进人力资源成为经济建设的第一资源。形成“崇尚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鼓励有才干的人员以技术、专利等参与企业收益分配,建立充满活力的激励机制。加强科技创业服务,积极培育知识型的企业家;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普遍提高劳动者素质。

2、探索建立在扶持中小企业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和科技投融资机制。

3、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建立健全全方位开放的教育体系。基础教育在巩固提高“普九”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形成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模式,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重点办好昭陵实验学校、高崇山中学、渡头桥中学和东塔小学,形成名校品牌优势。完成D级危房改造。

(五)加强资源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1、适度控制人口规模,切实提高人口素质。严格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发展老龄事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2、加强资源保护。强化国土资源管理,抓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3、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治理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改善城乡水环境质量,提高城乡居民饮水安全。

(六)坚持以人为本,构筑和谐社会

1、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保合一”的基本保险制度,积极发展社会公益、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互助、优抚安置等社会保障事业。

2、努力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工程。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拓宽就业渠道,优化就业服务。要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弹性就业、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3、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推动依法行政,加强对行政执法部门的执法监督力度。通过普法教育,增强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加强对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程。

上一篇主持人台词

下一篇十二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