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一历史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一历史论文

初一历史论文范文1

用50kg中频感应电炉熔炼,金属炉料的加料顺序为:废钢、生铁,镍板、钼铁、铬铁、硅铁、锰铁,最后加铝进行终脱氧。合金熔炼温度为1500—1550℃,浇注温度1450—1500℃,稀土变质剂在炉外包中加入。钢液出炉后快速浇注成Y型试样。试验钢的化学成分见表1。性能试样均在Y型试块上截取,冲击试样采用10mm×10mm×55mm的无缺口标准试样,在JB-5型摆锤式冲击试验机上进行室温冲击韧性试验,每组试验数据均取其3根试样的平均值。硬度测试在HR-150A洛氏硬度计上进行,每块试样测3—5个点,取其平均值。采用光学显微镜和JSM-5610LV扫描电镜来观察试样的断口形貌和金相组织。

2实验结果及分析

2.1试样的铸态组织图1为18Cr23MoVRE铸钢试样组织的扫描图片。由图1可知,18Cr23MoVRE铸钢试样的铸态组织由珠光体和少量片状马氏体+碳化物组成,晶粒粗大,碳化物呈块状、团球状和连续网状沿晶界分布。这主要是因为结晶过程中,先结晶的晶粒内合金元素含量较低,富裕的合金元素被推至结晶前沿,导致这些合金元素在结晶前沿富集,当这些合金元素达到一定的浓度时,在晶粒间形成碳化物,并沿晶界连续分布,如图1(a)所示。当18Cr23MoVRE铸钢经950℃淬火+300℃回火处理后,其组织为回火马氏体+碳化物,见图1(b),碳化物以短杆状、块状和状沿晶界断续分布,马氏体基体得到细化,网状碳化物分布得到明显改善。随淬火温度的提高,颗粒状碳化物增多,基体晶粒粗化,细碳化物颗粒弥散分布于基体上,见图1(c)。当淬火温度达到1050℃时,马氏体基体和碳化物明显粗化,晶内细颗粒状碳化物增多,见图1(d)。因为在热处理温度下,晶界碳化物不断扩散进入基体晶粒内部,晶界碳化物减少,碳化物网被打破,淬火时这些溶入基体的合金元素来不及析出,被过饱和固溶于马氏体基体内,回火过程中,溶入马氏体内的合金元素以细颗粒碳化物的形式弥散均匀析出在基体上,改善了钢中碳化物的分布,热处理温度提高,热处理后钢的晶粒越粗大。可见,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可以改善钢的组织和碳化物分布。

2.2试验钢的力学性能18Cr23MoVRE耐磨铸钢试样经不同温度淬火+300℃回火热处理后的力学性能见图2。由图2可以看出,铸态18Cr23MoVRE耐磨铸钢的硬度值最小,为HRC44,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18Cr23MoVRE耐磨铸钢的硬度提高。当淬火温度升高至1000℃时,18Cr23MoVRE耐磨铸钢的硬度升至最高,达到HRC58.5,继续提高淬火温度至1050℃时,18Cr23MoVRE耐磨铸钢的硬度略有下降,为HRC58。可见,适当提高淬火温度,对18Cr23MoVRE耐磨铸钢硬度的改善有益,但淬火温度不宜过高。淬火之所以能提高18Cr23MoVRE耐磨铸钢的硬度,主要是因为提高淬火温度,有更多的碳原子及合金元素溶于奥氏体,淬火后马氏体中碳和合金元素的过饱和度增加,加剧了马氏体晶格畸变,固溶强化作用增大,从而提高了材料的硬度。从图2还可以看出,淬火温度对18Cr23MoVRE耐磨铸钢的冲击韧性也有一定的影响,铸态18Cr23MoVRE耐磨铸钢的冲击韧性为4.6J,相对较低;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18Cr23MoVRE耐磨铸钢的冲击韧性逐渐升高,当淬火温度达到1000℃时,18Cr23MoVRE耐磨铸钢的冲击韧性达到了5.8J;再升高淬火温度,18Cr23MoVRE耐磨铸钢的冲击韧性有降低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铸态18Cr23MoVRE耐磨铸钢组织是不均匀的,存在成分偏析,那些高碳高合金微区韧性往往较差,在热处理过程中,高碳高合金微区的元素在高温下向低碳低合金微区扩散,钢的成分、组织和韧性得到改善。当淬火温度较高时,由于晶粒长大使钢的组织粗大,脆性增加。因此,适当的热处理可提高18Cr23MoVRE耐磨铸钢的性能,以1000℃淬火+300℃回火最佳。

3结论

初一历史论文范文2

【关键词】文化图式 中医 翻译策略

一、引言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厚重的人文因素,作为医学院校的英语教师,学习研究中医及其翻译策略,主动衔接基础专业教学,对于丰富自身知识结构、提升国学文化素养、拉近师生心理距离,更加生动深入的阐释文化图示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实践,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化图式理论简要

“图式”的概念最早由德国哲学家康德中提出。英国心理学家巴特勒特发展了图式理论,1932年他出版了著名的著作《Remembering:a case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从此,“图式”成为一个心理学术语。

三、几种翻译策略

兰凤利认为,“如果一味强调中医翻译理所当然地应是科技翻译,强调译文要摆脱中医语言中的文、史、哲影响,那么,在中医对外传播和交流的过程中,无疑人为地摒弃了中医学深厚的文化底蕴。笔者认同此观点。

中医包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图式,对西方来说是外来文化,文化图式缺失和文化图式冲突在中医文化传播过程中显现的尤为突出。在文化图示理论指导下,选用恰当的翻译策略,对中医文化图式的进行精确解码和重新编码,帮助目的语读者新建文化图式,使其纠正理解偏差,克服文化图式的缺失,最大程度的理解中医,促进中医文化与西方医学文化交流和共生。

1.音译。在目的语文化图式缺失的情况下,往往采用音译策略。方梦之认为,音译是不同文字系统中的文字符号的转写。1991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针灸穴位名词的国际标准化方案,将针灸穴位名称统一采取汉语拼音,并全部进行编注了国际代码。这是中医音译的典型范例。同时,中医中的一些承载文化厚重的基础理论术语如:气、阴、阳等用汉语拼音直接音译。音译策略简洁明了,可以维护中医的民族性,促使“中国英语”融入英语当中,但是,其表意性差,极易影响外籍人士学习中医的热情,所以,在我们的外语教学实践中,除了约定俗成的音译英语外,不宜自己“创造”音译词汇。

国内中医研究者也反对对音译法的滥用,较多的意见是应尽量控制其数量,只适用于其他译法难以表达的术语。

2.直译。陈宏薇认为,直译是指在合乎英语文化的基础上,在译文中完全保留汉语词语的指称意义,使得内容与形式完全相符的策略。

如:“提壶揭盖”(lifting the lid to pour off water

in the pots“热结旁流”(fecal inpaction due to heat with watery discharge)“风寒束肺”(wind-cold tightening the lung“风热犯肺”(invasion of the lung by wind-heat),“热胜则肿”(excessive heat bringing about swelling)等都是很好的例子。直译既保留了中医语言特色,忠实传达了原文含义,又具有较强的回译性,可以更加有效地促进文化交流。但是,直译容易引起歧义,造成误译。比如将“贼风”直译为“thief wind”,将“木舌”直译为“wood tongue”,都是不可取的。

3.意译。意译是指在不得不舍弃字面意义的情况下,通过释义、添加、还原等方式,以求译文与原文传达的含义相似或者相符的翻译策略。

如将“贼风”意译为“pathogenic factors-wind”,将“木舌”“stiff tongue”,兰凤利将“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四气调神大论)译为:The yin and yang and the four seasons are the root of every thing. The sages cultivate yang in spring and summer and conserve yin in autumn and winter in order to follow the basic principle of preserving health,thus according with the universal law“engendering in spring,growing in summer,reaping in autumn,and storing in winter。译文将“生长”暗含信息详细的解释出来,使得译文更加生动易懂,语境效果更加逼真,充分调动了读者的已有图式,很好的传递了原文信息。

但是,意译也有不足:一是回译性差;二是若无对应词汇,则造成译句冗长;三是受译者主体性影响大,不利于标准化。

4.借用。一是借用等值词翻译。中医术语一般多义,寓意深厚,根据语境,同一中医词汇借用不同等值词汇翻译。如中医中“痰”包括有形之痰、无形之痰两种含义,若是有形之痰,就译为sputum,若是无形之痰,就可借用西医phlegm来译。“恶露”等同于西医“产褥排泄物”,用lochia翻译,“无物移睛”等同于西医“玻璃体混浊”,用vitreous opacity翻译。二是借用西医术语中丰富的词根词缀,按照其排列组合方式来翻译中医词汇。如“风秘”翻译成“anemo/genous constipation”,“湿泄”翻译成“hygro/genous diarrhea”,“外感胃脘痛”翻译成“exo/genous stomachache”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笔者认为,采取借用策略进行翻译,不但表意准确,而且简便易行,值得推广,但是,对于没有医学专业词汇词根知识的受众则不便传播。

5.加注。即通过添加注释的方式详细解释。如《素问.生气通天论》“其生五,其气三”译为“Life has(the number) five,breath has(the number) three”。此处括号中添加了(the nunber),使译句通顺。结合语境,“五”易理解为五行,而“三”却不易理解,故又在脚注中注明:“According to the author―Wang Bing the three factors are:the heavenly climate,the subtle spirit of the earth, and good fortune”.又如“虚”“实”在中医中具有深奥含义,在英文总很难找到与其文化图式完全对应的词汇,所以,暂且将其分别对应“asthenia”和“sthenia”,然后,进一步添加脚注,对意译归化为英语中的“asthenia”和“sthenia”,然后以脚注的形式将“asthenia”解释为:symptoms shaving deficiency of vital energy and resistance of disease,将“sthenia” 解释为:symptoms of high fever or disorders as stasis of blood, constipation,etc.suffered by patients who are physically strong as a result of combating of resistance against evils in the body.

四、结语

我国经过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东学西渐,中医翻译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中医的文化概念和认知体系不同于西方文化,其语言的模糊性更是增添了理解的困难,中医翻译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在我国经济日益繁荣、软实力逐步提升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医学院校的语言工作者应当有所作为,为中医的对外交流和传播尽心尽力。

参考文献:

[1]王柳.图式理论观照下文化负载词的汉英口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2]刁骧,胡幼平.浅谈词素翻译法在中医翻译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3):266-268.

[3]黄欣贤.中医基本理论名词术语英译探讨(四)[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13(4):240-241.

[4]代建军.文化图式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作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3,17:90-91.

初一历史论文范文3

教育体制是教学的前提和保障。完善的教育体制可以为各科教学提供制度和系统保障。作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为历史教学和学生意识、品质培养提供正确引导。就目前来说,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体制建设的主要内容有:建立健全教师工作、学习、管理机制,加强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和教学能力培养,将能否做好本职工作、实施素质教育列为教师考评目标之一;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德育工作队伍,制定德育工作规章制度,有组织、有步骤地推进德育工作,营造浓郁的校园德育氛围;颁布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条例,将品质、道德、责任感培养当作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生成初中历史教学实践机制,创新历史教学方法,提高历史教学学生品德、意识培养质量。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根据历史教材内容进行教学改革,变静态教育为动态教育,变灌输教育为形象教育,切实发挥历史学科在学生品质、意识培养方面的优越性。

二、因材施教,分类加强学生社会认知

教师按照一个标准要求所有学生,忽视学生个性差异和需求,是历史教学中长期存在的问题。新课改要求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年龄、认识能力、心智水平加强学生意识培养和品质教育。这就要求初中历史教师根据低年级学生盲从、自觉性差等特点,开展爱国主义道理、责任感说服教育、榜样典型示范教育和道德规范约束教育。而面对具有一定创新能力、辨别能力的高年级学生,历史教师可以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合作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历史知识使用锻炼,鼓励他们通过知识归纳总结形成正确的责任认知和价值取向,进而实现学生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目标。

三、立足教材,深挖意识责任培养的素材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优良的品质并非是生而俱来的,但是有效的后天教育却可以激发个体身上蕴藏的巨大潜能,使之成长为一个品质优良的人。鉴于此,初中历史教师可以采取一切有效途径去培养学生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对于处于心智发展时期的初中生来说,许多人都有英雄情结和英雄崇拜心理,因此,教师可以立足历史教材,深挖教材中有利于品德和意识培养的素材,用伟大人物的思想和事迹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坚强意志。如初中历史教师可用卫青、霍去病、岳飞、戚继光等人的英勇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用勾践卧薪尝胆、司马迁著史、苏武牧羊等故事鼓励学生磨炼自己的意志,敢于同困难作斗争。当然,教师还可以运用现代网络技术进行历史影视资料、电子素材搜索和整合,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历史情感养成和责任感培养提供有利条件。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强化课程资源意识,因地制宜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深挖社会责任感培养素材,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多载体、多渠道培养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教学不仅不能局限于课堂和教材,还要教师有效拓展、利用各种资源、各种渠道、各种载体向学生传递更多的历史知识,为学生情感和意志培养打下坚实基础。就目前来说,可以利用的历史教育资源有:历史教科书、图书馆藏、网络资源;社区和地方历史资源,如历史文化古迹、博物馆、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时事报纸、国内外时政热点、历史影视资料等。而行之有效的历史教育、学生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载体有:历史教学课件、历史图文资料、校园德育文化活动、校史剧创编、校园网络、板报、宣传栏等。常用的学生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渠道有: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开放性作业、课外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勤工助学、志愿服务等。总之,教师要对初中生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问题有清醒的认识,能够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文化知识,鼓励其树立报效社会、报效国家的理想。

五、结语

初一历史论文范文4

关键词:诗歌翻译 文化因素

一、引言

诗歌翻译中文化因素处理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诗歌的翻译规律和翻译用词,提高诗歌翻译的准确性。在处理诗歌翻译中文化因素的问题时,可以根据影响诗歌翻译的文化因素进行分析,然后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和发展方案,提高诗歌翻译的精准性,从而完美地呈现诗歌的原有意境。在提高诗歌翻译精准性的同时,也加深了我们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从而也间接地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扬,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诗歌翻译中的注意事项

(一)诗歌题目的翻译

对于诗歌翻译来说,最先要进行翻译的就是诗歌的题目。诗歌的题目往往起到总领全文、或者是突出背景、抑或是突出意象的作用,这些都是对作者思想感情的表达。因为诗歌的题目往往对整首诗歌的布局有一个总的指引,通过分析题目就可以了解到一些诗歌包含的具体信息。在进行翻译的时候,诗歌题目的翻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枫桥夜泊》这首诗,它的题目就揭示出了这首诗的写作地点、时间以及环境,在进行翻译的时候,就要侧重于这个主题和背景。翻译家许渊冲就将这首诗的题目《枫桥夜泊》翻译为Mooring by Maple Bridge at Nigh,这样虽然和诗句本身的文化意境还有较大差距,但是已经可以直接反映出《枫桥夜泊》这首诗的题目表达的直接意思,使人可以理解到这首诗的基本意境。

(二)诗歌专有名词的翻译

部分诗歌的内容中会出现一些专有名词,这些名词的翻译就会带有一定的文化意识。因为在一个文化区域内,都会有一些专属的名词来表达固定的意思,这些往往是诗歌翻译的难点。例如李白《望庐山瀑布》中“不识庐山真面目”里面的“庐山”的翻译,又如林升《题临安邸》中“直把杭州作汴州”里“杭州”和“汴州”等专属的地理名词的翻译。翻译过程中该如何处理专属名词,这是翻译者需要考虑的问题。这些专属名词往往带有浓厚的区域文化色彩,诗人在创作的时候,在这些具体的事物和景象融入了一定的感情,或者是说采用了借助抒情的手法。因此在对诗歌进行翻译的时候,要深刻的理解这些具体的专属名词的含义,选择最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达。

(三)诗歌中人称的翻译

诗歌翻译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人称的翻译。汉语诗歌表达往往可以省略人称;而翻译的时候,需要对这些人称代词进行还原处理,这样就容易导致诗歌的基本意思发生变化。例如,在对《枫桥夜泊》这首诗进行人称代词翻译还原的时候,翻译者一般都会翻译成人称代词“我”;但是实际上,这首诗的主人公是作者还是另有他人,不得而知。因此翻译者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进行翻译。这样一来,诗歌的内涵意义以及人称代词的翻译往往就会呈现出各种各样的翻译版本,这就对诗歌的原有意境理解造成一定影响,同时也不利于非汉语专业的人进行相关阅读。因此,在对诗歌的人称代词进行翻译的时候,要侧重对诗歌基本内容的理解,才能更好地、准确地翻译诗歌的人称代词,表达诗歌的意境。

三、诗歌翻译中的文化影响因素

(一)文化思维方式不同对诗歌翻译的影响

翻译之所以会出现,就是因为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了语言文化出现差异,从而造成了各个地区语言文化的差别。在翻译的时候,最大的影响因素就是文化方面的区别。因为文化的差异导致了诗歌的创作者对诗歌的创造内容以及表达的意思的差别,这样就会呈现出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理解。例如,对于同一种意象“雨”,诗人的思维情绪不同,就会对其有不同的理解。翻译者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使其对诗歌中意象的理解就会出现偏差。例如杜甫在《春夜喜雨》中看到的是“喜雨”,心情十分愉悦的,在进行翻译的时候,翻译者就不仅要翻译出“雨”这个现象,还要要翻译出诗人的喜雨之情。所以很多人将其翻译成“快乐的雨”即“Happy rain”。这样的直接翻译并没有将诗歌的具体思想内涵翻译出来。可以看出,文化思维方式的不同,造成了诗歌翻译的最终效果不同。

(二)地区传统文化不同对诗歌翻译的影响

诗歌的翻译还与地区的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地区的文化背景对诗歌的翻译造成了影响。例如,李白的诗歌通常采用一些浪漫和夸张的写作手法,这使得原来的一些事情变得不符合科学现实。例如《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些诗句,都带有一定的地域文化色彩。如果对这些基本的地域文化不了解,那么在对这些诗句进行翻译的时候,采用直接翻译的方式,就会造成一些歧义,使阅读者出现疑惑:什么样的瀑布可以飞流直下三千尺,什么样的银河可以流落九天之外。这样的夸张手法如果直接翻译就会给人造成一定的困惑。但是如果对地区的文化背景有所了解,就能理解这样的翻译。由此可以看出,地区文化的差异对翻译的效果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三)译者个人文化背景的影响

除了以上的社会文化背景之外,翻译者个人的文化背景以及文化素质也会对翻译的效果产生影响。尤其是对于诗歌翻译者来说,更加需要具备丰富的文化常识。因为诗歌的是没有界限的,任何内容都有可能成为诗歌的歌颂对象,如果翻译者不了解诗歌中所提到的内容和描述意象,就会造成翻译的不准确甚至误解。此之,如果翻译者不仅对中国文化不了解,对国外的文化也不了解,那么其诗歌翻译不仅仅失去了原有诗歌的文化魅力,同时也浪费了翻译的价值,因为其他人也不能理解该诗歌的翻译内容。由此可见,翻译者个人的文化素质与翻译水平的高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缺乏文化背景常识的翻译者,是不能将博大精深的汉语文化进行科学翻译的。因此,翻译者个人的文化素质对于汉语诗歌的翻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四、诗歌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策略

(一)加深对文化思维方式的了解和学习

为了更好地进行诗歌翻译,翻译者就必须要了解不同文化人群的思维方式,通过对其思维方式以及语言习惯的了解,来提高翻译的实用性。如对一些中英语言表达习惯的了解,或者是行为方式的了解等等,这些都有利于促进对诗歌进行精准翻译。比如,在汉语诗歌中习惯将毫不相关的事物联系到一起,来进行语言表达,将作者的情感寄托于其中,同时向外界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这就是汉语表达的思维方式;而对于英语来说,在进行情感表达的时候,更加侧重于直接表达。二者在思维方式上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诗歌翻译中,一个细节的翻译差异都有可能导致翻译内容和情感的偏差,因此,要想更好地进行翻译,体现出汉语诗歌的原汁原味,就需要加深对文化思维方式的了解和学习,综合语言之间的表达和思维差异,对诗歌的翻译做出最接近原意的翻译,为阅读者提供更高品质的翻译文章。

(二)学习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

诗歌是一个民族的语言精华,同时也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缩影,只有对诗歌进行了细致的了解,才可以更好地去体验民族文化。因为诗歌的创作背景往往是作者的家乡或者是一些作者比较熟悉的生活区域,作者在进行诗歌创作的时候,往往就会借助当地的一些文化背景或者是景物特征来进行描述。可以对诗人的文化背景的了解,可以帮助理解诗歌中具体意象的表达意思。此外,在进行诗歌翻译的时候,不仅仅要对诗人的文化背景进行了解,还要对其他民族文化进行分析,包括民族的文化传统、文化发展以及文化源流等等,并对其有科学的把握,这样才可以欣赏和翻译该民族的诗歌。因此,在进行诗歌翻译的时候,学习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处理诗歌翻译中文化因素的重要对策。

(三)提高译者的专业素养

翻译者是进行诗歌翻译的直接负责人。翻译者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文化常识的缺乏,不利于诗歌翻译准确性的提高。一个不懂中国文化的美国人来对中国的汉语诗歌进行翻译,不仅不会科学地翻译诗歌的基本内容,而且还会在诗歌的基本翻译过程中就出现严重的问题。但是如果诗歌的翻译者不仅对中国文化有所了解,也熟悉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这样一来在进行诗歌翻译的时候,就会简单高效的多。因此,对于诗歌的科学翻译来说,提高译者的专业素养是非常重要的。

五、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发现,在进行诗歌翻译的时候往往会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尤其是对那些不熟悉诗歌创作的文化背景的翻译者而言,往往不能进行最准确地翻译,这样就使得诗歌文化失去了宣传的有利途径。因此,本文对这些基本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且根据这些文化影响因素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处理对策,希望可以推进诗歌翻译的发展,促进汉语文化的广泛传播。

参考文献:

[1] 辜正坤.中国诗歌翻译概论与理论研究新领域[J] .中国翻译, 2014(4): 34 -38.

[2] 穆诗雄.诗歌鉴赏的差异性与诗歌翻译[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5(2): 33 -36.

[3] 易经.诗歌翻译活动的本质[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3(5): 49 -52.

初一历史论文范文5

1.平底烧瓶:平底烧瓶主要用来盛装液体物质,可以轻度受热,可用作试剂量较大又有液体参加的反应的反应容器,还经常被用作各种气体的发生装置.

2.锥形瓶:锥形瓶可以用作气体反应的反应装置,在蒸馏实验中,锥形瓶是作为液体接收器的.

3.量筒:主要用于量取液体的体积;在一些用到排水集气法的实验中可以通过量取液体的体积测量固体或气体的体积.

4.集气瓶:与毛玻璃片配合,可用于收集、存放气体;也可以作气体与物质反应的容器.

5.滴瓶:滴瓶是用于存放少量液体的,使用起来十分方便,能够控制液体的使用量及液体流入的速度.

6.玻璃棒:玻璃棒的应用十分广泛,在测pH的实验中,玻璃棒用于蘸取溶液,引燃红磷,在蒸发操作中用于搅拌,蒸发完毕后用于转移固体,在配制溶液时用于搅拌,在过滤操作中用于引流.

7.广口瓶:广口瓶用于盛放固体,还可以用于气体发生器.

8.细口瓶:用于盛放液体,在盛放碱性溶液时用橡胶塞,盛放强氧化性的溶液要用玻璃塞.

9.导管:长导管有冷凝回流的作用,这可以达到分离产品的目的.

10.漏斗:用于过滤或向小口径容器内注入液体.

二、玻璃仪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应在室温下进行,读数时,要注意视线应与液体面底部相切,仰视与俯视都会造成数值偏差.量筒不能加热,也不能用于热溶液的盛装,操作时要沿壁加入或倒出溶液.使用烧瓶加热时,要将烧瓶放置于石棉网上,让其受热均匀,平底烧瓶不能长时间加热,当烧瓶用于溶解物质时,用玻璃棒搅拌,玻璃棒不能触及杯壁或杯底.试管可以直接用来加热,用试管夹夹在距试管口1/3处,加热前外壁应无水滴,加热时试管口不应对着任何人,加热后不能骤冷,以防止试管破裂.集气瓶不能用于加热,在瓶内进行燃烧实验时,需要在瓶底放少量水或细沙.滴瓶在盛放碱性溶液时要用软木塞或橡胶塞,滴瓶不能倒放,否则会引起胶头滴管的腐蚀,胶头滴管加溶液时,不能伸入容器的,更不能接触容器壁,不能平放于桌上,用完之后就立即用水冲洗.广口瓶不能用于加热,当放入具有酸性、氧化性的试剂、有机溶剂时,要用玻璃塞,放入碱性试剂时要用橡胶塞,用棕色瓶装见光易变质的物质.

三、玻璃仪器的清洗

仪器的洗涤方法一般有冲洗法、刷洗法、药物洗涤法.玻璃仪器的清洗很重要,如果清洗不当或延后清洗,都可能会造成仪器的洗涤变得困难甚至损坏.洗涤一般可依照以下步骤:倒去废物—冷却—用水冲洗—刷洗—用水冲洗.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仪器都是用水冲洗的,一些用于特殊反应的仪器,也要用特殊的洗涤液清洗,在洗涤剂的选择上也要注意,常用的洗涤剂有肥皂液、去污粉、洗液、有机溶剂等等.用毛刷刷洗仪器时不能太用力,以防将仪器捣破,用洗液洗涤仪器时,玻璃仪器中的水要尽量倒干净,洗完之后将洗液倒回原瓶,并将瓶盖盖好,如果洗液流出瓶外,不能用手去擦,只能用水冲洗或抹布擦.化学实验中清洗后的仪器应达到内外壁应都能被水均匀地湿润,且不挂水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晾干后不留水痕的效果.

四、结语

初一历史论文范文6

摘要:目前是市政发展到重要阶段,在此阶段中,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但是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不但提高,其对于水资源的污染也在逐渐严重,因此在目前的市政发展过程中,需要对相关的污水进行处理。在当前的水污染处理过程中,第一应进行污水处理工艺的提升,保证水资源的可回收性,其次提升保护意识,降低水污染的发生条件,实现污水的资源化利用。

关键词:市政污水;处理工艺;回用利用技术

引言:水资源关乎整个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源的利用率,这样才能够缓解当前水资源紧张的局面。市政污水回用和污水处理技术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的主要手段,因此市政部门需将污水处理作为重点工作,从根本上构建市政水循环系统,有效改善市政污水的问题。

1市政污水处理以及回用的意义

近年来,全球水资源日趋紧张,世界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地区缺少水源,如今很多国家都对污水处理、回用进行规划,将处理后的污水作为一种新的水源重新投入使用,以缓解水资源的紧张情况。若污水的重新利用率和再生利用率均能达到20%,就能缓解国家的缺水情况,将污水回用。这样不仅能够减少污水排放量,还能够在农业中发展污水再生技术,促进循环用水,在工业中将循环给水系统应用于实际的工业生产中。污水经过处理后回用,不仅能够减少污水排放量,还能够回收污水中的其他有用物质,从而降低湖泊、江河等水源的污染率,保护自然环境,保护水资源,维持生态平衡。污水经过处理后可用于农业灌溉,植物能够有效吸收污水中的营养物质,因此污水回用于农业生产中,能够有效解决和防治环境卫生问题。生活中排放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还会造成地下水污染,从某种意义上看,处理后的污水重新用于生活,能够保护自然环境,减少污染。

2市政污水治理现状

市政在污水治理方面的工作一直都没有停止过,传统方式的污水治理都是在强调污水排放的标准。市政工作人员在污水处理方面制定了一些标准和原则,所有的污水排放之前都需要进行检测,确保污水适合制定的标准才允许排放。而市政工作人员还强调排放污水的企业自行处理已经排放掉的废水。但该种模式的污水治理并不能起到明显的效果,而各个企业分别治理污水,无法达成一个统一的循环,水资源还是在持续地流失。经过国家环保部门对于污水治理工作的深入调查,最终决定改变污水治理的策略。通过市政所制定的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污水,并致力于打造成一个完整的污水处理循环系统。但当前状态下的市政污水处理还并没有达到目标,在污水处理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促使市政方面无法达成污水治理的目标。

典型的市政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机械处理、生化处理、污泥处理等工段。有机械处理以及生化处理构成的系统属于二级处理系统,其中BOD5和SS去除率可达90%-98%。处理效果介于一级和二级处理中间的一般称为强化以及处理、一级半处理或不完全二级处理,主要有高负荷生物处理法和化学处理法两大类,BOD5去除率达45%-75%。具有生物除磷脱氮功能的二级处理系统通常称为深度二级处理。为了除特定的物质,在二级处理之后设置的处理系统属于三级处理,例如化学除磷,活性炭吸附等。

3污水的处理与回用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类的思想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就对污水的处理而言,在以前,人类常采用简单、粗放的处理模式;而现如今,尤其是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影响下,人类懂得了变废为宝,加强了对污水的回收利用率。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水资源的循环、可持续利用,才能有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稳定的发展。下面,本文将从污水处理厂的规模、数量与选址,处理工艺和污水回用三个维度对该问题进行如下的阐述。

3.1污水处理厂的规模、数量与选址

市政污水处理厂设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其规模、数量与选址都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地讲,主要体现在这样三个方面:首先,就污水处理厂的规模而言,我们在设计时,应当先进行近期及远期规模的研究,以此来确定工程的分期。其次,就污水处理厂的数量而言,其设计不应当局限于传统的经验,而应当根据具体实际的需求,科学地分配污水处理厂的数量,不应过分集中,而且要充分考虑市政的实际承受能力,不应盲目地扩建,并最终形成一种大、中、小相结合的污水处理厂布局规划。最后,就污水处理厂地选址而言,应首先进行实际的调查走访,根据回用水的需求,在适当位置设计出合适的污水处理厂。除此之外,应摒弃传统的规划方式,不应将厂址选址河系的下游或者市政的郊区,因为这违背了污水资源化的原则。

市政污水处理厂是进行市政污水处理的主力军,我们必须对其进行科学地规划和设计,使其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为污水处理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3.2处理工艺

污水处理工艺是指对市政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各种经济、合理、科学、行之有效的工艺方法。根据《水污染控制工程》,我们将其分为不溶态污染物的分离技术、污染物的生物化学转化技术、污染物的化学转化技术、溶解态污染物的物理化学分离技术四类。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应按照污水水质和回用水水质的要求,对水处理单元进行多种组合,选择出既经济又有可操作性的污水处理流程。

在确定进水水质的问题上,我们应事先在城区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排污口,然后对其进行定期的检测,并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出其水质的浓度。因此,我们应当事先对该厂附近地区污水再生水需求情况的调查,然后对处理工艺进行适当的延长和完善,在此基础上,确定切实可行的处理工艺。目前,许多市政污水处理厂迫于法律和行政部门的压力,普遍采用了二级生物处理工艺,也就是用生物处理法将污水中各种复杂的有机物氧化降解为简单的物质。

3.3污水回用

污水回用是指将废水或污水经二级处理和深度处理后回用于生产系统或生活杂用。污水回用的范围很广,从工业上的重复利用水体的补给水和生活用水。污水回用既可以有效地节约和利用有限的和宝贵的淡水资源,又可以减少污水或废水的排放量,减轻水环境的污染,还可以缓解市政排水管道的超负荷现象,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我国是一个贫水国家,许多市政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危机。在这种形势下,加强污水的回用就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举措。到目前为止,许多市政在污水回用方面做出了显著的成绩,如大连、青岛、天津等,通过它们的发展实践证明,市政污水回用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应当加大实施力度。

在污水回用的过程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如环境污染问题。污水回用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做支撑,然而,市政污水处理厂的资金毕竟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政府加大支持力度,保证污水回用事业的顺利完成。

4总结:

当今世界已经有很多国家都属于贫水国家,而我国正是属于这类国家的范围之内。淡水资源环境遭到迫坏,水资源更加难以获得。国家的发展虽然需要依靠经济,但国家发展的根本就是国家的资源,水资源也是国家资源之一,甚至关系到了国民的身心健康。确保水资源的充足,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是国家需要关注的问题。国家支持污水回用利用技术的发展能够有效地完善污水处理问题,从而实现我国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市政再生水系统优化研究[J].伍茂春.环境与发展.2018(02)

[2]农产品加工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应用[J].陈斌,马雪林,陈龙.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8(07)

[3]对环境工程中市政污水处理问题的探讨[J].王志刚.农家参谋.2018(17)

上一篇预算控制

下一篇感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