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青少年心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青少年心理

青少年心理范文1

一、灾后青少年心理创伤分析

经历过这次大灾难,孩子们不论在心理、生理或行为上,均会产生许多变化、反应。灾后青少年心理变化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震惊、困惑、否认。安全感极度丧失,对人会非常依赖、依恋,最需要成人陪伴。

第二阶段:会出现一些情绪反应,如焦虑、愤怒、恐惧、无助、悲伤等,也有些孩子会出现自闭倾向,常一个人独自呆着闷声不响。

第三阶段:出现心理行为障碍和性格改变。

除了心理上这三个阶段的变化,这次灾难还对孩子们产生其它方面的影响。如:

1、生理出现异常:失眠、做噩梦、易醒、容易疲倦、呼吸困难、窒息感、发抖、容易出汗、消化不良等。

2、行为出现异常:注意力不集中、逃避、打架、喜欢独处、过度依赖他人等。

由于青少年对灾变事件的想法与成人不同,因此表现出来的反应也稍异于成人。以下所有年龄段青少年的共同反应:

害怕将来的灾难;

对上学失去兴趣;

行为退化;

睡眠失调和畏惧夜晚;

害怕与灾难有关的自然现象;

这次地震来得十分突然,很多孩子还没有从心理上接受这个事实,尤其是对年龄小的孩子来说,它的伤害性比成年人要大得多。而且,这个伤害是剧烈的,突然的,甚至是长久的。

这种巨大的打击是无法料想到的事件,本身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很弱的,在遭受这么大的变故的时候,他们的无助感就会出来,所以他们就会有呆滞、惊恐的状态。一些孩子心理的能力还不是向外的,他们不会把这种感受表达出来,发泄出来,自己在心里一遍遍重复那些想法,又不说出来,把很多东西埋藏在心里,这样的孩子以后会有一些心理方面的隐患。有的孩子好象特坚强,他不哭,也不闹,承受力好像特别强,然而事实往往并非如此,他没有一个有效的管道,来宣泄内心负面的东西。这样积累下来的话,对他今后的人生,肯定是副作用特别大。

其实,大灾难之后出现心理问题,在各国都是个普遍现象。据调查,“9・11”事件之后,约1/5的美国人感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严重地抑郁和焦虑,约800万美国人说自己因为“9・11”事件而感到抑郁或焦虑,八个月后,纽约的很多孩子做噩梦。也正因如此,灾后青少年及时的心理重建变得越来越重要。

二、美术治疗的界定

美术治疗是一门跨学科的专业,是美术与心理学的整合。它是利用美术媒介、美术创作以提供非语言的表达与沟通机会而做的一种心理治疗。美术是表现自我、描绘梦想、宣泄烦恼、交流情感等方面的有效工具,美术治疗则恰是利用美术工具性的精髓对有心理障碍者进行矫治。通过充分挖掘美术的治疗功能,使当事者解放思想、消除封闭、增强自信,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美术治疗在欧美先进国家已被广泛地运用于医疗与教育界之中,尤具对于青少年因意外伤害所造成的心理问题,更是有显著的疗效。

美术治疗领域的主要取向:

1、美术创作便是治疗, 即美术创作的过程本身就已经是治疗了。因为当一个人专注于创作时,生理、心理都会产生变化,肌肉逐渐放松,情绪得以缓解,身、心、灵亦同时得到了统整,在这样的过程中,语言的诠释与探讨就不是那么重要了。因此,有学者认为美术创作的过程就是治疗,甚至创作与治疗可以同时完成。

2、利用美术创作而做的心理治疗,美术作品是从潜意识流露出来的一种象征性符号,必须再透过语言的诠释与探讨,才会有治疗的效果。把学习美术应用于心理治疗,学生的作品与关于作品的一些联想,对于维持个人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平衡 、一致的关系有极大的帮助。

二者最大的不同是前者着重于创作的过程,信任当事人内在自疗的自然发生,当创作结束时也就是治疗的完成。后者主张利用作品去做更进一步的诠释、解读、分析,创作只是治疗的一部份。

三、美术治疗的相关理论支持

有关美术治疗最早的西方文献记载,可追溯到柏拉图。他认为艺术具有治疗疾病、改善身体和心灵状态的功能。这种身体和心灵的两元论假设,被认为是美术治疗的哲学基础。

荣格充分肯定美术治疗的作用,把它看作比谈话更有效的方法。荣格从来不强调作品的艺术性,他认为,作品对患者本身的意义远远比它的美学价值宝贵得多;绘画可以使患者探索来自无意识的意象,而这些意象对患者的心灵起着调节作用。

20世纪中期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尔德在《创造与心智成长》中提出“透过美术教育的治疗”的主张,视美术创造为一个行为和情绪的表现工具,透过美术教育的治疗的本质是使用创造活动作为自我认知的方法。他提出了以美术为中介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促进自我成长和创造的观点。这不仅对健康的人有益,而且对有心理障碍者的治疗也有重大的贡献。这一观点为美术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我国著名美术教育学者尹少淳先生认为,强调过程和娱乐性的美术活动,由于不必顾及结果,有助于自闭儿童恢复信心,重新投入生活的怀抱,有助于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他强调了美术的娱乐功能对治疗自闭儿童心理的作用,这与罗恩・菲尔德所提倡的透过美术教育的治疗的观点有相似之处。

美国艺术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的研究也涉及了艺术治疗与美术的关联。阿恩海姆认为,绘画作品是内心斗争及其结果的反映,患者总是竭力将自己依稀把握到的各种“力”以及它们之间的正确关系转为清晰的视觉形象,使之得到最终解决。这意味着,理想的艺术治疗同时是一种美术教育。阿恩海姆不仅强调了绘画在个人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方面的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他明确提出“艺术治疗同时是一种美术教育”的观点,指明了艺术治疗与美术教育融合的方向。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钱初熹教授长期从事儿童绘画的研究工作,她指出“将创痛的经验转化为深刻的美术学习”。她认为绘画在治疗心理障碍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绘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发泄他的不满、压抑和烦闷的情绪,可以尽情抒发他的思念、兴奋和快乐。从这个意义上说美术的确是一种很好的心理治疗工具。

四、美术治疗的可行性

美术治疗强调视觉符号或者意象,即创伤记忆“图像性”的视觉特性,是人类经验中最原始、最自然、最有效的交流形式。尝试通过让当事人在与美术辅导者建立一定信任关系的前提下,进行绘画、雕塑等各种美术创造活动,同时围绕作品开展多维度的互动活动,以此达到协调、整合当事人身心的治疗目的。当美术治疗团体中的团员进行作品分享时,常能唤起旁观成员的情绪反应,加强团员的参与动机,也增进团体的凝聚力。

与让当事人直接把心事说出来相比,美术创作让他们多了一份参与感。在美术创作的过程中,当事人较能投入于事件的主体,降低防卫心理,而让潜意识的内容自然浮现,还可以培养参与者的社交能力,是建立良好关系的有效方法。以此让他们释放自己的情绪,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要传达思想和观念,语言是最好的手段,而要传达情感,绘画则是最好的方法。其实,绘画对青少年来讲,是一种最初的语言,是最自然的方式,也是最直接的信息传递。人在孩童时就会涂鸦,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着不同的绘画时期,但是不管是哪一时期,都是最自然的内心情感的流露。借着绘画的表现,我们可以发现其内心最真实的情感与问题,适时地给予协助。美术治疗因具非语言沟通的特质,治疗的对象也比一般心理治疗要广。一般辅导或治疗上常用的方法,不是面对面的谘商就是访谈,但是人们都自然的会有防卫的心理,也无法将心中所有的问题完全呈现,如此很容易就错过真正的问题和辅导的良机。以“艺术创作的过程即治疗”的角度来看,当心灵受伤的孩子愿意动手创作时,即开始了心理治疗,由于创作本身就有释放情绪,达到放松的效果,因此不论孩子的创作是什么,即使只是任意涂鸦,只要孩子能专注与投入,他便暂时忘却了伤痛,而内心也自发地开始疗愈的运作。

五、美术治疗如何帮助灾区青少年进行心理重建

1、美术治疗所需的工具及环境

为孩子们提供所需要的绘画材料,但不要贪多,只要适合就行,藉以能很成功地、很尽兴地图画、塑造和建构他们心中的意象和情感。绘画材料的摆放要安全,不用的工具材料要放好,不要妨碍当事者,以免分散其注意力。让他们了解、熟悉绘画材料(可先进行预备活动如画线、涂色、探讨材料的物理性质等),然后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创作。

美术治疗所需要的环境同样是不容忽视的,重新建立孩子的安全感是心理治疗的首要工作。实施美术治疗的地方应该保持安静、清爽、不受外界干扰。创设宽松的环境有助于治疗的进一步成功,如教室的布置,可从教室整体气氛、色彩用具摆设、座位安排等方面都力求体现平等、民主、自主。当然宽松的环境还包括:允许孩子自由地选择其所爱或不爱的活动、材料和主题、独处或合作的自由,尊重其任何作品的呈现。不管是奇异的或写实的、退步的或进步的、消极的或积极的艺术表达,都需被给予接纳。保护孩子面对任何来自外在或心理上的危险,在活动进行中是很重要的。当我们希望与孩子做深层的沟通时,必须先有安全感的建立做基础,在适当时机慢慢导入针对孩子的状况而设计的活动,孩子无法说出来的种种情绪,通过美术创作,孩子才有机会轻轻碰触他那伤痛的心灵,去经历他的恐惧、自责、愤怒或担忧,透过这样创作的历程,慢慢地去释放隐藏的情绪,去探索、去整合,最后再回到现实里来,这便是一个创伤心灵走向复原的必经之路。

除此之外,美术治疗还应有充裕的时间做保证,孩子们有了足够的时间,才能保持其相当的兴趣,而逐渐涉及其创作过程。

2、美术教师的角色定位

在治疗辅导过程中,美术教师的角色是一个复杂的多层面的问题。在美术治疗的不同阶段,教师的任务也不一样。美术治疗能够让教师灵活地运用不同的表现性技法,达到与孩子们心灵上的沟通,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是治疗者、辅导者,而且还扮演参与者与分享者的角色。教师要想通过美术教育的方式进入学生的心灵世界,首先应做到关爱学生,了解学生。用心灵去感化学生,从对孩子的爱和美术创作中了解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和希望得到什么。这样,治疗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人而异。其次,施以美术,结合疏导。帮助学生宣泄情绪中的不快和因紧张造成的压抑。给学生以心神领会与支持性的态度,来了解孩子透过艺术活动的任何创作和挣扎,适时地给以沟通更可以加强其表达上的发展。

在美术治疗中,教师是在为孩子创造出一个最适于疗伤的环境,多半时候也是把自己化成这安全环境中的一环,悄悄地参与其中,并分享孩子心灵的创伤和情感的宣泄。

对于孩子来说,美术教师可能具有多重身份:美术老师、心理治疗师、榜样、助手。他们对这些角色的要求通常会适时地变换并相互重叠。然而,美术教师最重要的角色是:全然的接纳与陪伴受伤的心灵,为它神奇的、令人敬畏的自愈能力做见证。

3、教学场景下的治疗原则与措施

美术治疗的原则:

(1)针对青少年的美术治疗重在心理救治而不是为辅导而辅导;

(2)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其认知能力、动作协调能力、感觉能力均有差异,不能一刀切,要有层次性。应该谨慎地搜集相关数据,以求得更真实的诊治信息;

(3)以创作为主并使之与写生和临摹有机地结合起来;

(4)针对孩子的特点,以个体为主,并结合群体治疗,从而取得一定的效果;

(5)美术辅导教师应帮助孩子抛开伦理、美学上的价值判断,使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中去,从而使创作成为心灵体验和运用的本能流露。只有在这种状态下,孩子才能放下自我判断和自我意识的包袱,完全融入到正在进行的创作当中。

(6)艺术家追求的是技术,美术治疗却不是。创作出来的作品艺术性多高完全不重要,重要的是参与者如何在创作过程中掌握表达能力,建立感情。 钱初熹教授认为“由于美术治疗的主要目的不是追求审美经验,而是治愈心理疾病,解放身体痛苦。因此与结果相比,过程更为重要。”

(7)对孩子绘画的诠释虽然是引领我们进入孩子内心世界的重要途径,但并非每个治疗或美术教学活动的必要过程。美术治疗无论治疗的对象是谁,这种诠释都必须相当慎重。过度的解释只会增加学生对于治疗的抗拒,过度的赞美与追问,都会让孩子感受到威胁而退缩,甚至放弃;

(8)心理上的创伤需要时间慢慢地修复,从这个意义上说美术治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更是一种持续的关怀。

美术治疗的措施:

(1)引导孩子愿意跨出创作的第一步:有效引导孩子愿意动手的方法有许多,原则上是要先考虑孩子的肢体功能、手眼协调能力、体力与耐力,然后再为孩子设计出难易度适中,能引发高度兴趣的活动;为他们准备容易操作且完成后的满足与成就感较大的一些媒材,尽量让孩子有自由发挥的空间,而不受限于预设的模式。引导应因人、因时、因地而不断创新与变化,例如:一个孩子可能喜欢用蜡笔进行创作,这就跨出了第一步。但同样的媒材对另一个孩子来说,或许是幼稚而无趣的,他可能需要别的自己认为更富有表现力的媒材。不过,只要孩子愿意动手创作,跨出第一步,他便已进入到美术治疗的领域。

(2)并非每个孩子在一开始都会愿意动手创作,可能他不习惯这种表达方式,或许他在经验上排斥这种方式。但是,不管孩子拒绝的理由是什么,我们都要先尊重孩子的意愿而不是强迫他。

(3)在孩子运用媒材进行创作的过程中,辅导教师可以做一些指导,让活动能够促进孩子情感和思想的表达,以及体验和意向的展开。

(4)有时透过团体的力量更能激励孩子的创作欲望,让几个孩子在一起创作可以增进彼此学习的机会,尤其在不同的创作方式、互动与分享当中,孩子不再感觉到孤单,并且学习从各人不同的角度看待事情,可以有更宽广的视野,提高容忍挫折的能力,这种团体治疗的效果有时是个别美术治疗所达不到的。

(5)除了倾听孩子的描述之外,更要用心观察孩子的画,画中有哪些部分是特别强调、夸张的?又有哪些部分是刻意削弱、避开的?孩子在画中的构图、笔触、用色、内容等无不透露着内在的信息。教师应做到鼓励孩子去创作与描述以达到美术治疗的效果。

(6)围绕作品附以开展多维度的互动活动:在学校开办美术展览、美术竞赛、美术讲座、美术墙报、美术兴趣小组等活动,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开拓广阔的天地。在这些活动中,增多了学生交往的机会,协作的机会,有助于他们增强群体意识。在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中,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平等、信任、同情、责任感等社会性情操内容得到极大扩充,同龄人间容易产生感情上的共鸣,集体活动与学生个人感情相结合,这些对学生跨越心理障碍同样是大有裨益的。

六、结论

心理上的创伤需要时间慢慢地修复,持续的关怀、支持与有质量的陪伴才是美术治疗的本质。在不强迫进步的原则下寻找青少年在美术治疗中所表现出的潜力与在他们身上寻找问题同样重要,特别是要发现那些在治疗过程中可以得到强化的感情力量,这种力量将能支持治疗后青少年的生活,让他们在宽松、快乐、和谐的氛围中健全地发展和快乐地成长。

青少年心理范文2

家庭教育的含义是家长以社会的要求为依据,以自身获得的经验及方式对子女在知识、身体及心理上进行教育和培养,这属于社会活动的范畴。家庭教育包含有父母、兄弟姐妹、爷爷奶奶等多种成员,然而父母是其中最为主要的教育者,也是对子女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指导者,父母的教育好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否有重要的影响。

(一)对青少年灌输太多知识内容“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是绝大多数父母最普遍的意识。因而,从小就对子女进行知识学习的干预,优秀的学校、各类学习与补习班层出不穷。只有通过大量的学习,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与各类技能才能成为社会上需要的人才,大多数父母都秉持着这种理念对孩子进行教育。这种理念本身无可厚非,然而父母没有与子女进行正确交流,未能真正了解子女的性格、特长和爱好,只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干预孩子的成长与学习,从而随市场的潮流胡乱报班,最终造成子女对父母的敌对心理,进而引发心理健康问题使孩子做出一些问题行为,最后可能会演变成极大的社会问题。

(二)实践总是少于说教说教是父母对子女最多的一种教育方式,在我国这种现象尤其严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行为对子女以后的成长及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然而,一部分的父母在教育子女时采用说教形式较多,给子女灌输许多空洞的道理与理论,但很少会将这些道理用于实践,或在生活中做出的行为与父母所讲给子女听的道理不一样。这样的现象,一方面会限制青少年的思考能力,或在青少年有一定思考能力时产生逆反的心理,从而厌烦父母的说教;另一方面,会给青少年树立不好的榜样,使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模仿父母的行为,养成表里不一、没有诚信的坏习惯,不利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三)过于干涉子女的生活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不只是身体在发生变化,其心理也在产生带有其性格的变化,尤其是心理的成长尤为重要。这时候青少年有自己的心事、朋友圈以及想法,父母应予以开导、理解和交流。然而,许多家长会以自己的经验过多干涉子女的心理及生活,不愿意听取或没有真正了解子女的想法。如过多干涉子女所交的朋友类型等,这类现象容易使青少年产生不信任感、敌对心理以及较低的抗压能力等心理现象,最后会演变成结交不良的社会朋友、抽烟喝酒甚至扰乱社会安定等问题行为。

二、父母及家庭正确的干预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减轻青少年心理焦虑从研究数据可以看出,许多青少年都患有一定的焦虑症状,会形成这种症状的主要原因一部分来自学校及交际圈,另一部分就是父母和家庭。父母采用不正确的干预方法去教育引导子女,间接造成其心理压力,正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无法正确去排解这种心理压力,从而就演变成焦虑症状。然而父母采用温和的方式与子女进行交流,并予以理解,不难发现青少年的焦虑症状明显缓解甚至不会出现。所以父母对子女进行教育时,采取鼓励和关怀的方式不仅能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还能减轻青少年的焦虑心理,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有助于青少年建立自信自尊现今的父母教育可分为四种,一种是过于以子女为中心,没有原则性地满足子女需求的溺爱教育,这类教育最终使子女过于自我,没有责任感且不懂得尊重与感恩,社会适应能力差,最终形成自私且偏执的心理,很容易走入歧途;另一种是对子女的要求和干预都过于严苛,只能按照父母的要求生活,这类教育使子女过于敏感和自卑,极度缺乏安全感,最终形成抑郁的心理很容易对自己造成伤害;第三种就是对子女陪伴的时间太少,彼此之间不交流只用金钱弥补,这类教育使子女过于冷漠不愿与别人交流,最终会导致偏激心理的形成,最易走上违法的道路。第四种是让子女与父母平等的交流沟通,尊重子女的隐私及想法,予以子女鼓励与支持,子女做错事后会先听取其原因及事件前后经过再给予教育和处理。这种教育方法是现今大力提倡的教育模式,不仅使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拉近,还能培养孩子自信自尊和自爱、富有同情心和责任感、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承压能力。

(三)父母之间的关系好坏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俗话说,子女是父母爱的结晶,子女的心理健康与否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好坏程度有很大的关系。父母之间相处融洽且爱情和睦,有助于子女身心的健康成长,如性格开朗外向、自信以及乐于助人等。若是父母之间感情破裂互相怀疑,甚至当面大打出手互相辱骂,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就会受其影响形成多疑、不相信他人以及自卑等心理。因此,父母建立一个融洽和谐的家庭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条件。

三、结束语

青少年心理范文3

【关键词】 地震灾害 青少年 心理护理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uthors searched Psychology Nursing on post-disaster and other related literature in recent years,to analyze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high-risk factors of young people ,which indicates that strong and persistent abnormal symptom surely affect the future emotional,cognitive development of personality structure. Summed up a series of psychological care measures, with a view to has a guiding role in the future Clinical Psychology Nursing.

[Keywords] Earthquake Disaster; Adolescent; Psychological Nursing

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广泛性、难以预测性等特点,面对灾难个体易产生一系列的躯体、情绪、认知行为反应,甚至价值取向、生活信念、人格等方面的改变,早期表现为情绪休克、情绪失控等, 后期则可能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情绪障碍等多种心理疾病[1]。目前邻国地震频发,笔者通过查阅近几年国内外灾害后心理护理有关文献,发现缺乏对危机事件心理干预的科学模式,研究对象也少有针对青少年的。院2008 年5 月曾收治四川地震伤员34 例,其中11 岁至18 岁青少年共6例,均康复出院,返回家乡。现根据青少年期心理发育特征,回顾性分析灾后青少年心理状况,总结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 青少年心理特征及高危因素

1.1 青少年心理特征

①心身发展快速而不平衡,在“幼稚”与“成熟”的尺度上大幅度的徘徊。②实现同一性:他们力求发现自己现在真实情况以及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在不断认识和探索中对原先的道德标准及价值能力做新的评价,并试图综合起来形成一个稳定的体系,使理想的我逐步接近现实的我。③依恋关系的变化:表现为独立意识的增强,伙伴关系密切。④认知改变。

1.2 高危因素

根据过去流行病学的研究显示,属于以下几种情形当中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青少年,为特别容易出现严重灾后创伤的高危人群:

1.2.1 灾难严重度高

如自己或父母受伤、受困、或罹难、家中房屋倾倒,这是高危险因子中最重要的一个。因为这会造成整体的影响,不仅影响孩子,也影响父母。而受到影响的父母,他们的反应又会再度影响到孩子。灾难越大,青少年发展出严重灾后创伤症状的可能性就越大。即使青少年原本乐观健康,在极大的灾难下仍很可能出现严重症状。也就是说,家中人员和财产损失越严重,出现严重症状的危险性越高。

1.2.2 灾难在很接近孩子的地方发生

同样是亲人受伤或死亡,亲眼目睹的青少年更容易出现严重症状。有些孩子家里所有人皆安全,但曾在整个过程中,看到他人死伤惨状(如尸体)。这也会造成很大的压力,这样的目睹比在电视上看到或同学口中听到的,造成的压力要大得多。

1.2.3 与父母分离(父母在灾后罹难或住院)

父母以及主要照顾者是未成年人安全感的来源,失去他们,孩子的世界近于解体,将更难自混乱中恢复平衡。失亲的青少年比其他孩子要面临更大的压力。

1.2.4 父母本身有严重的创伤后症状

稳定的父母,可以给孩子足够的支持,改正青少年对灾难的错误归因。若父母本身受严重创伤后症状所影响,将较难协助孩子,甚至可能影响孩子。

1.2.5 灾后出现严重的家庭内冲突

地震灾难使得家屋受损,医院倒塌,通讯中断,经济与交通几乎崩溃。这对家中的成人来说是极大的压力,家中平时的互动问题极可能在此时浮现,许多家庭在此时爆发严重的冲突。青少年或许不见得因为地震直接的灾害而有多大的创伤,却可能因为大人互动与价值观的改变而受到伤害。

1.2.6 青少年伤员原本就有其他疾患

例如一个原本就有情绪障碍、注意力缺损或行为问题的孩子,在创伤后有可能原本的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1.2.7 女生比较容易发生严重的创伤后症状

这是过去大多数研究的结果[2],但原因不明。并不能因此就说所有的男生都一定没有问题,许多男孩子为了在同学面前表现勇敢,反而会使得灾后创伤症状被掩盖而成为晚发型的创伤疾患。

2 地震灾后心理分析

突然的地震灾害,亲人朋友的伤亡与离别,家园的丧失,医院环境与人物的陌生,躯体的残失与伤痛等是导致地震伤员产生不良心理的主要原因,地震之后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普遍。

2.1 青少年灾后急性期心理反应

2.1.1 以各种形式不断地重现灾难发生时的经验

在游戏中不断重演灾难当时的情境;常做恶梦或梦中惊醒;体验的唤起,在特定或不特定的情境下,孩子佛彷重新回到灾变当时的情境中。

2.1.2 逃避和地震有关的刺激

无法讨论或表达和创伤事件相关的感受或情绪,逃避与创伤有关的思想感觉或谈话,回忆灾难的重要部分有困难。这个部分在单一创伤事件的急性期较少出现。

2.1.3 过度警觉

表现为易怒或冲动,对物品的破坏欲增加,对陌生人、医护人员甚至家人的敌意增加。出现广泛性的恐惧,持续对自然事件的害怕,害怕将来的灾变,甚至对其他所有事物亦出现恐惧的反应。出现学习困难或睡眠困扰,白天注意力难以集中,夜间难入睡或容易醒,害怕黑暗。

2.2.4 青少年特有的其他反应

青少年受环境、机体和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在震后不同时期可以表现为不同的心理状态。灾后4周左右从过度的兴奋状态慢慢转为疲劳状态,继而变得抑郁、悲伤或难以摆脱的恐惧;而抱怨、哀伤等心理也可能在灾后1~2 个月显现出来[3]。

2.2 青少年住院期间心理状况分析

2.3.1 恐惧和担心

担心地震会再发生;害怕自己或亲人受到伤害,害怕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害怕自己崩溃或无法控制自己。周围环境陌生,幸存者转移安置到不熟悉的地方,个别患者由于逃生过程和救助别人的过程消耗了大量的体力,造成精神的崩溃,灾难场景不断在脑海萦绕而挥之不去,听到灾难相关的消息即悲痛不已或恐惧不安,创伤事件的画面在脑海中反复出现,一闭上眼就会看到恐惧悲伤的画面。

2.3.2 孤独、无助感

觉得人们是多么脆弱,不堪一击,不知道将来该怎么办,感觉前途茫茫,觉得世界末日到来或一切转眼成空,一直想到逝去的亲人,心里觉得很空虚,无法想别的事。

2.3.3 悲伤

这是最常见的感觉和情绪,为亲人或其他人的死伤感到很难过,很悲痛,大多数人会以大声哭或不断啜泣来宣泄或抒解,少数人以麻木、冷漠无表情来表达。

2.3.4 内疚感

觉得没有人可以帮助我,恨自己没有能力救出家人,希望死的人是自己而不是亲人,因为比别人幸运而感觉罪恶,感到自己做错了什么,或者没有做应该做的事情能够避免患者的死亡。

2.3.5 愤怒

觉得上天怎么对我这么不公平,为什么灾难偏偏降临到自己头上,别人根本不知道我的需要,不理解自己的痛苦。

2.3.6 长期压力下青少年的反应

随着时间的拉长,持续的压力和紧张会使得前述的急性反应无限期地延续。原本作为防卫机制的急性反应,变成长期的疲劳。日本的儿童精神医疗团队在阪神地震后,马上积极且有系统地全面投入儿童的精神医疗照护;然而五年之后,他们仍然面对着范围极广且极严重的创伤后疾患。可见地震可能造成的伤害是可以持续很久的。同时,也有些在急性期被压抑下来的情绪反应,会在灾变发生的周年纪念日等时候爆发出来[4]。

3 护理干预对策

3.1 合理情绪疗法

青少年在应激状态下有的出现拒绝合作,有的抑郁、依赖甚至孤独失望。护士应有高度的同情心,谅解体贴宽慰患者,给予耐心的诱导、劝解,帮助其恰当的面对现实,使其主动配合各项工作。同时护士要给患者以细心、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照顾,使他们振作精神,透露、宣泄内心的痛苦,控制自己的情绪,解除忧郁孤独失望的心理。

3.2 放松技术

放一些伤病员喜欢听的音乐,让他们的情绪稳定,不再产生焦虑恐惧。教会病员放松技术:如呼吸放松、肌肉放松、想象放松。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知识的宣教,解释心理危机的发展过程,使他们理解目前的处境,建立自信,提高对生理和心理应激的应付能力。

3.3 共情沟通

在与青少年患者接触过程中,应鼓励他们把自己的心理情绪表达出来。利用治疗间隙,耐心倾听患者对地震情景的惊恐描述;对痛失家园的悲伤陈述;对疾病愈后的担忧表述。交谈过程中,进行角色转换,设想一下自己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时,常会产生的想法、心情及感受。这种方式的沟通使患者感受到真诚和安慰,继而宣泄出内心的恐惧、压抑,也使护理人员从中体会到工作的肯定和鼓励。

3.4 调整认知

在对青少年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时,利用看电视、读报刊等媒体资源使其了解世界上的灾难多种多样,它在任何地方都可能发生,是具有普遍性的。而此次地震不是唯一的灾难,在讲解过程中,既不缩小,也不扩大本次灾难的严重性、特殊性,使患者投向自身内在的攻击减弱,淡化这次地震的影响,认识到这些也是人类生活的一个片段。

3.5 脱敏疗法

灾难形成的创伤性体验,灾后会反复闯入本人的脑海、梦境相关境遇的感受,是延迟心理障碍的重要因素[5]。因此,对其进行脱敏是非常重要的。脱敏是诱导患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恐惧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或恐惧的目的。在沟通过程中,寻找适宜的时机,或利用每次治疗的间隙,谈一些有关地震方面的话题。但要注意患者的情绪,不要强迫叙述灾难细节,如若其反应过大,应马上停止交谈。

3.6 灾后心理复建

有调查表明[6],由于地震发生突然,波及范围广、危害大,虽已过了一年,但灾区人民的躯体症状及负性情绪仍较普通人群高。为了防止他们被压抑的情绪反应在灾难发生的几个月或周年纪念日爆发出来,应鼓励支持青少年面对现实,接受现状,正确对待遭受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后,发挥学校、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设立助学基金资助灾区学生。若发现这些学生出现一些不能解决的心理问题或者疾病先兆时,立即求助心理医生,进行专业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

4 讨论

大量临床调查表明,通过心理护理,灾后伤员除意识障碍者外,情绪均比较稳定,心理不适感明显得到缓解,其中以睡眠、焦虑和恐惧改善尤为明显,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并努力寻求心灵的重建。灾后青少年心理护理的重点不是恢复原样,而是重新找到平衡,对此灾难所带来的改变有一个积极正向的应对方式。同时,要有长期努力于青少年精神健康照顾的心理准备,过去世界各地所有的流行病学报告都指出,未成年人的灾后创伤将会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日本清水将之教授在1999 年11 月6日在台湾儿童青少年医学会所作的演讲中即指出:“我不知道这个影响对孩子来说会持续多久,不过我猜测我们的工作,可能要持续二十年。”

参考文献

[1] 王玲.变态心理学[M].2 版.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18-123.

[2] 王芳.汶川地震伤员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2):7914-7915.

[3] Jane E. Corrarino, MS, RN,Disaster-Related of Women and Children Mental Health Need[J].MCN,2008,33(4) :242-248.

[4] Jorge J. Rodrigueza,Robert Kohnb. Use of mental health services among disaster survivors[J]. Current Opinion in Psychiatry,2008,21:370-378.

青少年心理范文4

[关键词] 心理健康 青春期 稳定剂 矫治途径

一、前言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人类的未来。祖国要强大,人类要进步,青少年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因此,我们要关注青少年的成长,特别是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我们这个现实社会中,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因其年龄小,社会阅历少,心里不成熟,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所以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稳定的心理状态,充满生命活力,能充分发挥身心潜能,对所处的环境和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等能力做出良性的反应。所谓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方法和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辅导和疏导已成为学校、社会、家庭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

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很多,据我所了解部分学生考试前与考试中的紧张感和“晕场”,生活与学习中的“过度焦虑”,人际交往中的“恐惧症”和“闭锁症”,个别同学甚至发生了严重撒谎、早恋、离家出走、逃学等与心理障碍密切相关的不良行为。究其原因,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差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所以,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

家庭是学生成长中离不开的场所,如家庭主要成员不全,父母离异或分居、父母再婚,家庭关系紧张,家庭情感气氛冷漠,矛盾冲突频繁,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如专制粗暴、强迫压服或溺爱娇惯、放任自流等都是造成青少年心理健康不可忽视的原因。

2.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学校因素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如学校的教育条件、学习条件、生活条件以及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遇到事情不会处理,精神紧张、焦虑却不会及时调节,都会造成心理失调,易导致心理障碍。

3.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关系等。这些因素对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其中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健康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严重的毒害着青少年学生的心灵,从而形成心理健康问题。

三、正确认识,确定心理健康的矫治途径

1.能正确认识现实,与社会环境保持积极平衡

学校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场所,学校必须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要的工作来抓,创造条件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设青春期课程、讲座,还设立心里热线咨询电话;定期举行心里知识讲座,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教育学生能正确认识现实就是辩证的、实事求是的认识现实,不偏激、不固执、不主观、不脱离现实,客观的认识自己,对遇到的问题、困难、遭受的挫折有正确的态度。用冷静理智的方式去处理问题,指导学生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引导学生培养坚强的毅力和坚韧的性格。

2.情绪乐观、稳定,避免焦虑、忧愁

青少年时期是学生逐渐从家庭独立走向社会的过渡时期,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心里很脆弱,需要细心保护,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对生活的信心,对前途的信心,把精力放在学习知识、准备技能上,用冷静乐观的态度去迎接社会的选择和挑战。学生学习获得成功,老师应该给予鼓励,遇到挫折应该给予理解和安慰,不要打击学生的情绪,应该给学生有一定成长的空间,才能使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

3.热爱学习和工作,有脚踏实地的意识和作风

人的智力是有差别的,但人的成才不完全取决于智力的优劣,它还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专心致志等。现在很多中学生怕苦怕累、意志薄弱、追求享受等,都是心里不健康的表现。心理健康的人,能以苦为乐,精神充沛的从事有益的事情,把精神价值的升华当作人生的最大追求。

4.乐于与人交往,待人有良好的心境

如何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以礼相处,同情人,帮助人,不歧视,不欺侮弱小,不盛气凌人,不无理取闹,则是衡量中学生心理是否健康的又一标准。现在有许多中学生缺乏理智和谦让、宽容,我们要教育他们学会谦虚、诚实、守信、热情,能正确对待老师的严格管理,时时处处把帮助别人作为培养自己健康人格的最高准则。

青少年心理范文5

[关键词] 青少年; 心理疾病;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5-164-01

报载:某市一名小学生因老师和家长布置的作业太多而离家出走,还诱骗一名幼儿作伴,并对幼儿进行打骂和虐待;去年,某县一初中男生因谈情说爱被班主任批评而将老师残忍杀害;前不久,一群中学生在某茶楼打架斗殴而将一名服务生杀害;最近,某省一重点中学高中生因学习压力过重从教学楼五楼纵身而下,鲜活的生命随风而逝……

一幕幕惨剧在我们身边上演,没有人不痛心疾首,没有人不撕心裂肺。这些悲剧的发生,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但青少年心理脆弱,心理疾病严重,肯定是导致这些悲剧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青少年正处在身体成长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尚不成熟的神经系统,在应对飞速发展的社会环境过程中,有可能产生各种困难和障碍,也容易受到心灵的伤害,正在旺盛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青少年是心理疾病的易感人群。据门诊和热线电话统计,寻求心理护理的人群中,75%左右的是青少年和他们的父母。这些年来,我国的改革开放日益深入,社会环境更加复杂化,大量的社会问题集中到青少年身上,他们稚嫩的心灵承受着来于自身、家庭、学校、社会的多重压力,这种压力一旦超出他们的心理承受极限,就难免出现心理疾病,他们如果在心理上出现问题,就会引起生活和行为的混乱与偏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及时进行心理疾病的科学护理,就必然会导致许多身心问题的发生,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他们陷入犯罪的泥坑。

从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和教育模式来看,形式不容乐观,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深入每一个人的骨髓,家长个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孩子的学习成绩优则喜,成绩差则忧,深恐“十年寒窗无人问”,总梦想“一举成名天下知”。这种现状,在中国的家庭里普遍存在。许多孩子从未体验过童年的欢乐,完全被训练成一架架“学习的机器”,他们没有游戏和交往的时间,没有发展自己兴趣爱好的自由。他们得不到应有的理解和尊重,必然导致许多心理疾病的产生。轻则出现心理问题,重则产生神经官能症、精神病和其他心理障碍。“神经官能症”是一组非器质性的精神障碍,这类病人对自身的精神异常状况有所了解;对自我、别人及环境无歪曲认识,也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常见的抑郁症、焦虑症、神经衰弱、恐惧症、癔症等。“精神病”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病人对自己的异常心理表现完全丧失自我辨识能力,严重缺乏自知力,不承认自己有病,也不会主动求治;不能自理个人生活,显著妨碍社会生活;严重脱离和歪曲现实,出现各种妄想和幻觉。如果病人思维内容离奇,情感不协调,自知力缺失,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言行和所处的状态,拒绝医疗帮助,那么就极有可能患上了“重性心理障碍”。必须弄清症状,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科学护理。

为了有效防止孩子心理疾病的发生,我觉得首先要改变大人的传统观念,大人不能一味只盯着孩子的学习成绩。事实表明:一个人的学业与事业是否成功,15%靠智力因素,85%靠非智力因素,学业成绩只反映学生智力的30%-40%,家长和老师都应该从全面的角度而不是靠考试分数定优劣,必须要树立全新的人才观念。其次,要坚持开放式教育,彻底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不要到处为孩子设置,不要总是用批评和斥责来代替说服教育,要充分理解、尊重、和信任孩子,允许孩子犯错误和改正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还正在成长过程中的孩子呢?要改变包办代替的做法,要充分鼓励孩子的个性独立,努力适应孩子的心理特征,鼓励他们形成独立意识,逐渐将孩子引向健康的心理发展轨道。

还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春节一过,“北雁南飞无留意”,大人们为了生计,不得不撇下老人,丢下孩子,背着行李,义无反顾地向沿海一些大城市奔去,孩子一年四季难得见父母大人一回,很多细小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疏通,日积月累,“小流成江海”,学生的心理问题成为心理疾病,常常引发一些不该发生的严重问题。某重点高中有一名高二年级学生吴某,租住在离学校不远的一间租房里。家长在外打工,他们只关注孩子的文化成绩,至于孩子的性格特点,心理需求等其他方面的问题,他们则很少关心。有一天,这孩子突然失踪了。孩子曾给家长打电话说,不想读书了。当时,做父母的不仅没有好好问他不想读书的原因,反而把孩子狠狠训斥了一顿。试想,如果,好好听一下孩子的倾诉,好好安慰孩子一番,弄清楚孩子不想读书的缘由;又假设父母能放下工作,回家一趟,好好和孩子谈谈心,找心理医生,对孩子的心理疾病进行有效的护理,就不会发生这种不该发生的事。

遗憾的是,类似的事情时有发生。青少年,尤其是初、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发育和人生价值观形成的高峰阶段,身心发育迅猛,他们情绪激荡、要求得到释放,而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薄弱;他们学习负担沉重,而心理承受能力却相对不足。青少年的的心理问题,犹如一座金字塔,宽大的底座,是大多数轻度的心理问题和心身疾病,可以通过老师和家长心理辅导解决;而越往上,虽然人数会越少,但心理障碍和疾病会越严重,光靠老师和家长心理辅导可能难以解决问题,需要专职心理医生来进行心理护理和治疗;如果发展到了塔尖,则会发展成为人格障碍与变态心理,就很难治疗了。因此,我们一定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理疾病的研究、防治和护理,促其健康成长,只有如此,我们的社会才能长治久安,我们的未来才充满希望,我们的国家才会繁荣昌盛。

青少年心理范文6

排球运动是集竞技与娱乐为一体,不分场地、性别、年龄、不论技术水平高低,人人都可参与的一项活动或比赛。能够活动身体、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呼吸系统,使身体体质得到提高,青少年还可以促进生长发育。随着我国排球运动的全面普及开展,排球文化得以积累沉淀,其中精神文化是核心文化,它强调“顽强拼搏,永不言弃”。而张扬、叛逆、疯狂等词语成了青春期的代名词,这个时期是由青少年过渡到成年人的重要时期,他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的形成也是至关重要。里约奥运会上女排再次夺冠,这种积极健康向上的排球文化正好对这一时期的过渡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影响,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1 排球文化概述

1.1 排球文化的概念

从广义上来说,我国排球文化隶属于体育文化的范畴,是人们在从事或观赏排球运动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来说,指以人为对象,以球为媒介,以配套的场地、器材设施为条件,以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符号为象征,以愉悦人的身心为初衷,以一定的比赛规则为保障,通过人在排球运动过程中的各种技术动作,战术配合,使人获得一定的感受、提升一定的价值理念,从而体现出我国排球运动的观念、意识和内敛的思想,使参与者的身、心和谐发展,并以精神为核心的社会现象[1]。

1.2 排球文化的结构

我国的排球文化包括排球精神文化、排球制度文化、排球物质文化。即排球文化由心理、行为、物质三个方面构成。其中,排球文化的心理要素,也就是精神、观念层面,即排球的精神文化,位于排球文化的最内层,是核心部分并具有导向作用,是一种内隐文化。排球文化的行为要素,也就是行为、制度规范层面,即排球制度文化,位于中间层具有保障作用,是一种外显文化。排球文化的物质要素,也就是文化的物质实体层面,即排球的物质文化,位于最外层,是基础和前提,是一种外显文化。实际上,排球精神、制度、物质文化是排球文化结构中有机联系的三个层面。排球文化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主要是从排球精神文化进行阐述。

1.3 排球文化的特征

排球文化具有教育性、健身性、民族性、创新性、精神激励性、内敛性、团队精神等特征,受政治、经济和传统文化的影响。

2 青少年的心理特征

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当中的黄金阶段,它是个体发展、发育最富特色、最宝贵的时期,然而这个时期也是人生的“危险期”。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身体发育迅速,生理发育特征具有突变性。生理变化是心理心理变化的基础,这种自然的生理变化,伴随着社会环境的影响,青少年期是个体心理迅速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的一个过渡时期。

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心理特征是错综复杂的。主要表现为:第一,自我意识增强。开始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个性品质方面进行关注和评价。但是在这段时间内他们并没有形成关于自己的稳固形象,因而他们的自我意识还不够稳定,通常对自己不能做出客观的评价,看问题太过主观。遇到挫折往往又会灰心丧气、怯懦自卑、抑郁不振,甚至自暴自弃。第二,智力发展显著。感知觉、记忆力、思维能力不断增强,逻辑抽象思维能力逐步占据主导地位,青少年逐步开始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周遭事物,会有独到见解,喜欢质疑和争论。这时,他们会开始思考人生和世界,提出许多关于“人生目的”、“人生意义”、“生活理想”等一系列问题。由于解决这些问题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所以他们常常会为此感到苦恼、迷茫、沮丧与不安。第三,情感的发展与现实的矛盾。由于青少年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错综复杂性,从而产生了青少年情感发展与现实的矛盾。第四,性意识的觉醒和发展。

3 排球文化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

排球运动是一项集体性较强的运动,从中沉淀出的排球文化自始至终对人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青少年是人生的关键时期,个性较强,思想极不稳定,需要一定正能量的社会导向对其进行指引或引导,而排球文化正好突出了“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精神,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3.1 排球文化能培养优良的心理品质

排球文化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这种功能是隐形的,表现较突出的是它的精神文化,它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不断的去磨练青少年的意志,塑造着青少年的人格,提高青少年的审美能力,不知不觉中对青少年产生一定的教育作用。特别是在排球比赛中,为了取得胜利,攻防对抗间需要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拼搏精神来和对方进行周旋,大家迎刃而上,每一次的拼搏都是一次心理品质的历练过程,都在不断的超越自我。观看中国女排的比赛,那种“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精神也在不断的激励着青少年的心理朝着阳光朝气、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

3.2 排球文化能培养优良的团队精神

排球运动本身就具有较强的集体性,中国女排在每一次的比赛中都需要强大的团队凝聚力,才得以取得较好的成绩。在排球比赛过程中,攻防之间转换节奏较快,每一次的一传、二传、扣球、拦网,都需要队员间的密切配合才得以完成。每一次的配合都需要队员之间具有统一的思想意识、统一的奋斗目标以及队员间的相互沟通理解能力,才能形成一个有机完整的整体。这种队员间的沟通、理解与合作,使的他们产生了心灵和情感上的共鸣,优良的团队精神得以培养。

3.3 排球文化能培养果断的应变能力

排球运动复杂多变,攻防转换和技战术变化较快,在这样攻防转换密集的环境中,要求每一位队员都要具备较强的反应能力和判断能力,比赛中每一次机会都是稍纵即逝,需要大家果断的选择正确的技术和战术配合,久而久之,青少年的应变能力会有所提高。

3.4 排球文化能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排球比赛采取的是每球得分制,在规则的规定下进行公平的竞争。在比赛过程中,每项技术的运用、每次战术的配合、每一个微小的心理变化都会导致本方得分或失分,这就要求队员具备良好的得失观;再加上对方球员复杂多变的技术和战术,需要我们具备一定沉着冷静的应对能力,这种良好的得失观和沉稳的应对能力对正确人生观的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5 排球文化能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

排球运动是一项极具美感的项目。首先排球运动员身材修长,体态匀称,动作协调,身材健美,给人以美的感受,从而更容易被热爱生活、热爱美的青少年所接受。其次,在整个的比赛过程中,娴熟潇洒的各项技术,特别是追风逐电般的发球,拔地而凌厉的扣球,身轻如燕般的鱼跃救球,使得排球中的美无处不在,更加激发了青少年对这种美的追求和向往。最后,在排球比赛中整个阵容的配备,层次分明,每个角色都是举足轻重、无以伦比。攻防战术的转换虽然令人眼花缭乱,但又井井有条,从中青少年会感受到那种活力、激昂、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审美体验,有助于青少年审美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