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散文秦腔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贾平凹散文秦腔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贾平凹散文秦腔

贾平凹散文秦腔范文1

近年来,他以每三至四年创作一部长篇小说的速度,陆续完成了《怀念狼》《秦腔》《高兴》等作品,不但每部作品都取得较好的市场反响,《秦腔》还于2008年获得了第七届茅盾文学奖,正是这部作品把贾平凹推上了文学创作的巅峰。在《秦腔》的授奖辞中这样写道一

贾平凹的写作,既传统又现代,既写实又高远,语言朴拙、憨厚,内心却波澜万丈。他的《秦腔》,以精微的叙事,绵密的细节,成功地仿写了一种日常生活的本真状态,并对变化中的乡土中国所面临的矛盾、迷茫,做了充满赤子情怀的记述和解读。他笔下的喧嚣,藏着哀伤,热闹的背后,是一片寂寥,或许,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之后,我们所面对的只能是巨大的沉默。《秦腔》这声喟叹,是当代小说写作的一记重音,也是这个大时代的生动写照。

面对纷至沓来的祝福,贾平凹的获奖感言既独特又发自肺腑一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能授予我,我感到无比的荣幸!

当获奖的消息传来,我说了四个字:天空晴朗!那天的天气真的很好,心情也好,给屋子里的佛像烧了香,给父母遗像前烧了香,我就去街上吃了一顿羊肉泡馍。

在我的写作中,《秦腔》是我最想写的一部书,也是我最费心血的一部书。当年动笔写这本书时,我不知道要写的这本书将会是什么命运,但我在家乡的山上和在我父亲的坟头发誓,我要以此书为故乡的过去立一块纪念的碑子。现在,《秦腔》受到肯定,我为我欣慰,也为故乡欣慰。感谢文学之神的光顾!感谢评委会的厚爱!

获奖在创作之路上是过河遇到了桥,是口渴遇到了泉,路是远的,还要往前走。有幸生在中国,有幸中国巨大的变革,现实给我提供了文字的想象,作为一个作家,我会更加努力,将根植于大地上敏感而忧患的心生出翅膀飞翔,能够再写出满意的作品。

记者:文学创作要有精品意识,这是一个常提常新的话题。您每隔三四年就有一部作品问世,并在不断求变、求新、求精品。请谈―下您如何看待作家的精品意识。

贾平凹:作家的精品意识,说到底还是要出好作品。强调要有精品,有精品就代表了一切。这就像我们现在说中国就想起长城,说古时候的小说就想到《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古典名著。

文艺精品创作要有占领制高点的观念,起码要做两方面工作,一是普及,二是抓重点作品。比如支持文艺创作的资金,只能用来做普及工作。精品不能事先来确定,谁也不知道创作的一定会是精品,只能有成果以后形成一种效应,因此,创作精品不能急功近利。

现在,我们需要写伦理,写出人情之美;需要关注国家、民族、人生、命运。这方面我们的作家还写得不够好,不够丰满。但是,我们要努力达到这个目标。或许―时完不成,但要时刻心向往之,将眼光放大到宇宙,追问人性的、精神的东西。

我认为,大家大作可以起到引导和提供国家综合文化素质的作用,益于培养公众道德情操、净化人格修养、提高文化知识、提升阅读水准,这些就是作家的时代使命。

记者:您前面谈到,写作要有精品意识,怎样才能写出好的作品?

贾平凹:在文学创作中最关键的是抓人,这是社会转型时期的大时代决定的,要产生大的作品,就一定要关注社会和现实。现在文坛上一直关注现实、研究现实的作品还不太多。没有大作品就是因为理想不足、境界不足。我认为,史诗是一个时代的境遇,也是作家本人的境遇,作家深入生活后,在生活中有体味,这体味又建立在崇高的向往中,个体生活的感受应该和社会大的境遇一致。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精神是丰富甚至混沌的,这需要我们的目光必须健全,要有自己的信念,坚信有爱、有温暖、有光明,而不要笔写偏锋,只写黑暗的、丑恶的。要写出冷漠中的温暖,坚硬中的柔软,毁灭中的希望,身处污泥盼有莲花,心在地狱向往天堂。人不单在物质中活着,更需要活在精神中。精神永远在天空中星云中江河中大地中,照耀着我们,人类才生生不息。

所以,作家要关注时代关注社会,人的理想要大,成功的作家的思想要想大问题,要有伟大的胸襟。此外,还要在专业上丰富自己,要丰富自己的笔墨。这是作家修养问题。这两点正是目前我们的作家缺乏的东西,只要具备了这些条件,好的作品就可能问世。

记者:在现今中国文坛,许多和您同时代的作家,在达到一定创作高度后都不再专注于写作。但您却是一个例外,仍然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并不断寻求突破,这种现象非常难能可贵,您可以谈谈这方面的情况吗?

贾平凹:我们生活在一个“大水走泥”的年代,这个时代是剧变的,价值观混乱,秩序在离析,规矩在破坏。这样的年代,混沌而伟大,它为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想象的空间。

我认为,作家是社会的观察者,永远要观察这个国家和民族前进的步伐和身影,永远要叙述这个社会的伦理和生活,更要真实地面对现实和自己的内心,尽一个从事作家职业的中国人在这个大时代里的责任和活着的意义。我是一个普通作家,越发要努力写作,不敢懈怠和虚妄。

更何况,每个人的情况有所不同,有的耐性强,适合马拉松;有的擅长冲刺,适合百米。作家一定要有冲动的劲头,保持自己的写作状态,有鲜活的生活积累,在艺术上一直有突破,同时保持好奇心和不服输的劲头,强迫自己时常有变化。

举个例子,我认识一个人,他说自己发现了长寿的秘诀,就是永远觉得有干不完的事情。这个农民从60岁开始每年订计划,订到了120岁,连120岁那年1月、2月干什么都有详细计划。写作也一样,只要有宏大的目标放在那儿,人的写作寿命就会延长。

记者:您的作品一部一部接连问世,普遍得到社会认可。您心目中的好作品是什么样的?有没有个大致的标准?

贾平凹:好作品可以是多样的,我个人觉得如果一个作品出来,不会写小说的人读了产生出他也能写的念头,而会写小说的人读了,又产生这样的小说他写不了的念头,那么这个作品就好了。

记者:您把自己的创作分为几个阶段?您觉得从哪部作品开始,对自己的写作风格比较自信了?

贾平凹:我在创作中一直追求变化。从30岁写完《浮躁》之后,便开始不满意那种写作方法,觉得那是上世纪50年代以后常用的写作方法。后来写《废都》,也总想着变化,但这些变化都不是剧变,而是慢慢地变。当时经常觉得有一些想法想去实施,但各方面的能力还达不到,于是一直在尝试。基本上是从《废都》开始,

一直在做这种实验,到了《秦腔》,再到《古炉》。但还是任何东西写完以后都觉得应该写得更好。

记者:您的《商州初录》《浮躁》《高老庄》《秦腔》等作品,无一不是深入农村后完成的。《秦腔》获茅盾文学奖,是对您深入生活拒绝浮躁的肯定,请谈谈《秦腔》的写作。

贾平凹:茅盾文学奖增加了我写作的自信和力量,但写作的目的并不是获奖,文学的路还长着呢。我写《秦腔》时,父亲去世了,母亲还在世。我母亲没文化,但她给我讲了很多家族和村子里的事情,这些都成了我写作的素材。

我对自己的家乡和生活在那里的乡亲们,一直怀有深厚的感情。虽然在城市里生活了30多年,但是我对自己的定位还是农民。我的本性依旧是农民,如乌鸡一样,是乌在了骨头里的。所以要用忧郁的目光观察农村,体味农民的生活。我要用文字给故乡立碑。

我的《秦腔》中有家乡生活的点点滴滴,有我自己的影子,也有我的家族印迹。这部书写的是我的老家,我家族的事情,有刻骨铭心的记忆,是和生命有关的写作。

近年我写了不少农村题材的作品,《商州初录》《浮躁》《高老庄》,这些作品中有我对陕南商州家乡的真挚情感。我感激着故乡的水土,我要用文字给故乡立一个碑,写作是我生命的另―种形态。在《秦腔》之前,我的《浮躁》《高老庄》《怀念狼》都入围过茅盾文学奖但没有评上。《秦腔》获奖对于我当然是好事,但写作的目的并不是要获奖,创作之路遥远,它只是走渴了,遇到了一眼山泉,过河时遇到了桥,你还得继续往前走。

《秦腔》我写了两年多的时间,其中四易其稿,除了第四次是在原作的基础上修改,其余三次都是重新展开写的。我一直用笔写作,光是抄写这三遍一百多万字的作品,就是一件体力活。

记者:谈到您和您的作品,不能不提到《废都》。在沉寂了17年后,您的《废都》与《浮躁》《秦腔》一起打包为“贾平凹三部曲”,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能谈谈《废都》吗?

贾平凹:《废都》基本是上世纪末的那个时候,写知识分子一些心境的,写的是一种精神状态。在当时写出来,一般人不愿意承认那个东西,谁也不承认,就包括知识分子,他也不承认,是我我也不承认,精神状态不好的时候,你也不愿意承认那些东西。实际上过一段时间以后,你冷静下来,就是那么回事情。大家当时都对性的描写有争议,关注那方面的事情,引起了争论。当时写的还是有些早了,但是文学作品,对社会的感知,对人生的感知,我觉得一定是要具有预见性、前瞻性的那些东西。

我自己的体会是,在我二三十岁的时候,很爱写作,那时见到什么都有感觉,见到什么都想写。现在50多岁,回过头来一看,再遇到年轻时遇到的那些事情,也许还有冲动,但一想也没什么意思,就不写了。我一生一直在受争议,从我一开始写作就受批评。特别是在我30多岁的时候,是最没有顾忌的,关键是有时写作我就不管那些东西了,我怎么想就怎么写,《废都》就是在这种状态下产生的。

《废都》现在能再版,首先说明了社会的进步、社会环境的宽松和文坛关系的回暖。这些年来,社会价值观已经渐渐发生了改变,人们对文学的认知度提高了,对文学的评价也不仅仅像上世纪90年代初那样,道德评价、政治评价占主流,而是回到文学本身。

记者:前不久,您的又一部长篇《古炉》出版,能谈一谈这部小说的写作吗?

贾平凹:写长篇是慢活,既要保持写作状态又要把握住节奏。我杂事很多,而在写《古炉》过程中除过一些必须参与的会议、活动和家事外,我尽量拒绝一些可去可不去的场合,拒绝一些可干可不干的事。这些年里,六七次出国机会我都谢绝了,一些必须去的大活动和会议都带着稿子,晚上书写。在西安的日子,每早8点前必须到书房里,写到中午11点,11点到12点接待来访人,中午睡一觉,起来写到下午5点,5点到6点又待客,基本生活规律就是这样。有时写顺了就特别愉快。写不顺有各种原因,有时就不知道怎么个写法了,有时故事不知道怎么延续。写的时候要没有感觉,作品肯定就没意思。要是哪天写得特别有味道,就特来劲。灵感来了嘛,就很愉快,一般一天能改好5000字,特别顺当就能写到8000字。有时就两三千字,太忙就放下。3年左右短的文章都没有写。

每个人创作的习惯不―样,年轻时写散文、写中篇,我一般写一遍再抄写一遍就完了。但现在不一样了,理出一个大概的脉络,然后会在―个笔记本上打草稿,然后再改一遍,然后再生稿子背面写一遍,然后再定稿,《古炉》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写出来的,前后加起来写了两百多万字。这部书用去了三百多支签名笔。但写完《古炉》,并没有被掏空的感觉,还有别的东西等着写呀,作家就是靠这个吃饭的。

记者:《古炉》的写作,似乎延续了《秦腔》的写法,重整体,重细节,以实写虚,混沌而来,苍茫而去,在当今文坛上风格别树一帜,这种写法是怎么形成的?

贾平凹:这种写法可能更适合于我吧。我一直写的是当代生活,行文上又想尽力有中国气派,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其实很难,如国画很难表现现代生活一样。这需要作者必须熟悉生活,掌握生活细节,讲究节奏,把味道写足。

贾平凹散文秦腔范文2

关键词:中国文学 翻译 贾平凹 语言障碍 诺贝尔文学奖

文学是人类精神文明的象征,是人类文明延续的营养,是人类文化的核心。文学,是人类表达自我、完善自我的手段,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东西,有它能让人类走向光明,没有它人类将会迷失方向,在黑暗中无比彷徨。无数的中国优秀文学作品曾温暖了多少孩子的童年,照亮了多少幼小的心灵。无论是中国的古典诗词典赋,还是经典散文、小说、戏剧,中国文学哺育滋润了一代代中国人的成长。

一.中国文学与翻译

中国文学要走出国门必须靠翻译。翻译是不同民族沟通、文化交流的桥梁和媒介。在西方,作为惯例,欧美学者历来只把外语译成母语。他们认为, 相对于把母语译成外语,把外语译成母语理所应当的成为他们的强项。然而,汉学家以及国际图书市场对中国文学的翻译非常有限。当前中外文学作品译介存在“信息单行道”格局。大量外国文学作品能很快地被译介到国内来,而中国文学译介出去的就少得多。这就需要大量的中国本土文学翻译家。人们希望通过对中国文学的翻译,主动推动中国文学走出国门。

著名作家贾平凹在一次作协会议上谈道:“我们国家没有作家得到过诺贝尔文学奖,不是因为我们的作品的文学程度不够,而是因为高质量的翻译实在太少了”。他是借翻译表达了大多中国作家对诺贝尔文学奖(以下简称诺奖)的“委过于人”的焦灼。无独有偶,在1991年香港翻译学会举行的餐会上,诺奖评委之一、汉学家马悦然向香港翻译学会会长兼学报《翻译季刊》主编刘靖之坦然,翻译的问题是中国作品难获诺奖的重要原因。难道中国文学走不出国门,与诺奖无缘的关键真的在翻译?

首先,由于中国语言文字的特殊性和中国文化的复杂性,不仅汉译英,而且把汉语文学作品译成其他外语,都难以逾越因中华民族与他民族思维模式之间的巨大差异所造成的语言鸿沟和文化差异,因而与诺奖无缘。对于母语是汉语的汉译外工作者而言,无论其如何努力,他们的译作也无法超越把中国文学作品译成母语的外国翻译者,而获得外语读者的认同。尽管《红楼梦》的全译本中,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译本比起英国汉学家霍克思、闵福德的译本更加准确高明,然而令人沮丧的是,研究者在国外知名的几大图书馆发现,杨译本无论是在读者的借阅数、研究者对译本的引用率、以及发行量、再版数等等,与霍译本相比都有较大差距。再谈谈贾平凹的小说。它们有非常好的细节和局部处理,微妙处尽见高明。其小说语言看似平常,洗炼而有韵致,但翻译成英语可能味道全无。如果失去语言的支持,其小说讲述的那些故事译成英文会显得老套,可能不会令西方读者动心。还有,贾平凹作品中大量的陕西方言给其作品的翻译造成了巨大的困难,不仅使译者难以表达,而且使读者更难以理解。

其次,文学翻译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翻译,它是译者采用文学语言参与到对原作文学意境进行创造性地表现的过程。译作不可避免地烙上译者的印记。好的文学翻译是一种再创作。这就要求文学翻译者具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具有对作品的洞察力和表现力。而中国大多纯粹的文学翻译者不缺乏对中文作品的文学理解力,但先天性地缺乏文学洞察力和表现力。这也使得其译作难以达到与原作同样的文学意境。

再次,一部文学作品往往扎根于作家所处时代及国家的传统和文化环境,只有通过读者与作者之间相互作用,只有在那些直接理解该作品,或能设法理解该作品的读者中才可获得其全部文学价值。文学作品不同程度地依附于其所产生的文学环境。而身在瑞典的诺奖评委远离这种环境,就自然很难理解作品的文学价值。况且,不同时期的评奖委员的审美趣味不一,鉴赏力和学力不尽相同。评奖委员的“个人偏好及涉猎面之局限”也会导致他们忽视一些优秀的作家和作品,甚至是一些原作与译作俱佳的作品。另外,评奖也不能排除一些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

总之,由于语言的障碍、文化的鸿沟、艺术价值观不同以及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也由于中国文学翻译者的文学洞察力和表现力先天不足,难以使文学译作体现出与原作同样的文学价值,从而使中国文学难以获得诺奖的青睐。

二.中国作家走出国门的心态转变与贾平凹

尽管获奖者未必伟大,未获奖者未必不伟大,但是,诺奖长期以来在世界文学活动中已经获得一定的权威性,而获奖的作家、作品在世界和本国文学史上亦占有一定的地位,并产生重大影响。当每一年诺奖尘埃落定,面对年年依旧的诺奖花落旁家,中国文学界都会有一些骚动。

诺奖始终是中国作家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它既是一种吸引和诱惑,又是一种挑战与困扰,它提供了一种可能,又提供了一种深切的失望与焦虑。作为中国当代文坛的一棵长青树,贾平凹的作品以英、法、德、俄、日、韩、越等文字翻译出版了二十余种版本,早已走出国门,也使作家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但贾平凹和诸多优秀中国作家一样,仍未获得诺奖。面对记者的问题“您渴望诺贝尔文学奖吗?”贾平凹的回答是“渴而不望”。我们从中感受到了贾平凹的平和心态。而这对他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转变――对诺奖的心态由焦灼变得平和。

随着中国的市场化与全球化进程的深化,中国文学也在发生着十分深刻的变化。对于诺奖,中国作家正努力走出或过高地估计它或对它采取无视态度的矛盾心态。获取诺奖的希望与焦灼也被一种更有信心的对自身写作的专注与投入所替代。不管世界多么繁复和精彩,不管诺奖授予了哪个国家的哪个作家,贾平凹还是贾平凹。贾平凹依然关注自已脚下的土地,关注中国当下社会,埋头写作,笔耕不辍。作家到现在已经出版了《浮躁》、《废都》、《白夜》、《土门》、《高老庄》、《怀念狼》、《病相报告》、《秦腔》、《高兴》、《古炉》等诸多长篇小说,而且几乎每部作品都是畅销和热卖,其读者不计其数。其中《秦腔》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评委会授奖的理由是:“《秦腔》以精微的叙事,绵密的细节,成功地仿写了一种日常生活的本真状态,并对变化中的乡土中国所面临的矛盾、迷茫,做了充满赤子情怀的记述和解读。”而其新作《古炉》,讲述了一个名为“古炉”的村庄在“”中发生的故事。作家由古炉村隐喻整个中国,叙写了期间一代人坎坷起伏的命运。其文笔是紧张的,手法是沉重的,整个基调是相当压抑的。如同《浮躁》、《秦腔》一样,贾平凹一如既往地从中国的地心里取样,向中国人情人性的深层次掘进,在写实和写意方面达到了相当的文学高度。

中国文学应该以平和的心态对待诺贝尔文学奖,积极研究获奖作家作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专心耕耘自己脚下的土地,如此,中国文学必将更加繁荣,走出国门将为期不远。

参考文献:

[1]贾平凹.古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2]刘靖之.翻译与诺贝尔文学奖――中译英随笔[J].中国翻译,2002,(11):43.

[3]王宁.诺贝尔文学奖与中国:质疑与反思[J].外国文学,1997,(5):8.

[4]张颐武.宏愿与幽梦:诺贝尔文学奖与中国[J].外国文学,1997,(5):11.

贾平凹散文秦腔范文3

当我细细地阅读完这部恢弘大气意蕴悠长,倾情关注当下社会,细腻描摹农村时态的作品时,再度地领略到一股浩荡吹来的贾氏旋风,不能不再一次对作者的崭新文学架构刮目相看。

说起贾平凹的生平与创作成就,我估计大家都不会太陌生。我们知道,他是一位生活阅历非常丰富,艺术实践也异彩纷呈的作家,几十年来可谓是著作等身,在广大读者中拥有极高的声望。他的长篇小说作品《废都》《高老庄》《秦腔》《古炉》几乎都曾经在中国文坛引起过广泛的轰动,2008年,作者还凭借着《秦腔》一举荣获了第七届茅盾文学奖。我们说他是国内文学界、尤其是乡土文学领域的翘楚,恐怕是不会有人反对的。所以读者对他最新创作出来的作品《带灯》自然而然就多了一份期待。

《带灯》描写的樱镇,是西部秦岭山区的一个边远小镇,作者所倾力塑造的主人公带灯正是这个镇上综治办的一名普通干部。这里的人们勤劳善良,落后的经济也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困窘。带灯性情率真,对人热情,把自己的绝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镇上的工作和为乡民办事上了,维持了表面上的和谐。镇上的工作看似清闲实则矛盾多多。无情的岁月风尘把带灯死死地拉入到庸常的人际关系中,带灯对此相当苦恼。镇书记、镇长把绝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平衡各种势力、寻求招商引资上,既是为了镇上的经济发展,也是为他们的仕途铺平道路。一家大工厂项目落户于樱镇,旧有的利益格局遭遇到极大的改变,环境也被破坏得惨不忍睹。于是,乡民们之间的关系瞬间变得诡异起来。元黑眼与换布之间;处于开发地带村落和尚未开发的村落之间;镇街上人群和村民之间都云集着林林总总的矛盾,带灯所在的综治办主要工作就是负责处理乡村所有的纠纷和上访事件,每天面对的都是些农民的鸡毛蒜皮和纠缠麻烦。农村的琐事让人心烦又让人同情,带灯在矛盾中完成着自己作为一个乡镇干部的基本职责,她既不愿意伤害百姓,又要维持基层社会的稳定。而当这些矛盾集中起来一股脑地呈现在带灯面前时,她开始惊慌失措了。作品正是描写了带灯在各种矛盾相互纠缠的夹缝中寻求自身的发展之路,她彷徨过愤

怒过也悲伤过,甚至还有过疑虑和不安,但她最后依然饶有兴致地在这里努力地工作着……。

我曾经在贾平凹的散文作品中读到过他实地考察农村的真情流露,作者为了拓展自己的创作思路,扩大自己的观察视野,多次广泛地走读于西部的大部分地区,其足迹遍曾经遍访渭北、陕南、河南、甘肃等地。有时作者还钻进山沟里,试图从岁月的火热流变中寻求到文学创作的不竭源泉,同时作者依据自身的人生阅历,倍加珍惜自己过往的乡村生活积累。客观地说,作者的这一目的是达到了。在贾平凹的多部作品中,他都骄傲地把自己的这些生活体验用文学作品给予了大力的呈现,而且他很形象地把自己的思虑变为娓娓叙述的文字,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的确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山野的灵动和鲜活。前年读《古炉》和日前读到的《带灯》,均无不带有浓烈的山野韵致和乡民的生活气息,读起来很接地气。作者的用意是很老道的,他似乎也深知读者对乡村题材文学作品有着浓厚的期待,所以他在这方面的发力也很有劲道。

作者在创作《带灯》时,依然让作品隽刻着太多太多的乡土特征。面对当下农村的凋零与破败,作者对那里倾注着了满腔的热情。他曾经说过:“当然,大量农民每年都在进城,好多城里人是从乡下来的。往上数两三代,几乎每个人都和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城市和乡下只是地域上、生活形态上的区别,大家总的精神状态、关注的社会热点依然是一致的,对许多内在困扰,关乎人性的问题依然感同身受。”有了这样成熟的思考,作者就很自然地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了自己精心创作的这部作品中了。可以这样说,《带灯》这部长篇小说,也是作者在自己的苦思冥想沉淀了多年后,以一种集约喷发的方式为我们创作出来的宏大叙事力作,所以作品带给我们的震撼与惊喜也是前所未有的。

《带灯》的结构很有特点,写得也非常扎实,人物刻画相当地真实鲜活。据作者介绍,《带灯》的故事源自于他这几年采访到的一个基本事实,每个人物都有其真实的生活原型,几乎没有作者的编造。他在夏夜的农村看到了‘带灯’,就是指一种小生灵萤火虫,“它们从自己身体里发出那点微弱的光,也能照亮一星半点的世界。”这个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意象让作家那焦虑的心灵为之一震,作者很巧妙地把这个意象富有诗意地嫁接到《带灯》这部波澜壮阔的作品中,而且主人公的名字就取名为“带灯”,就别有一番深意了。“带灯”原名叫“萤”,即萤火虫,像带着一盏灯在黑夜中巡行。这个名字也显示了带灯的命运,拼命地燃烧和照亮,而命里却注定地微弱无力,终归尘土。作者这样匠心独运的铺排顿时让小说有了灵魂,也提升了作品的主题,让作品带给读者一种“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畅快舒意和精美的艺术享受。

贾平凹还细致入微地描画了目前中国乡村百姓生活的现实,基层乡镇工作人员的精神世界,大转型时期各式人物对社会的看法想法,以及一个大型矿业工厂落户平静乡村的人生百态,其中许多细节读来都让人有千百种滋味萦绕心头。比如,工厂的轰鸣声让这个不通高速公路的宁静小镇彻夜失眠,全镇人的“瞌睡都让偷走了”;老屋的拆迁惊动了蛰伏阴暗处的虱子,这些人们讨厌的小虫趁机兴风作浪;扩建改造商业街,开设沙场必然引来利益纠纷,引发的血腥械斗惨不忍睹等等。有读者赞誉,该作品不仅保持了作者以往的艺术特点,更是达到了新的文学高度。塑造的文学形象也丰满真切。带灯一出场,就浮现着与众不同的超然脱俗,她有丰富的内心和丰沛的情感,她更愿意在乡间的山风树谷中寻找安宁。她每天面对最让人无法摆脱的杂乱,内心却不断地向上腾跃。带灯在现实中无处可逃的时候,把自己的精神理想和寄托都放在了与远方人物的情感想象之中。远方的家乡人元天亮成了她在浊世中唯一可以倾吐的精神寄托,她在不断地给他写信,向他诉说。带灯等干部受伤之后,整部小说就戛然而止,工厂的运营状况,许多人物的命运,以及她与作家元天亮之间的柏拉图式的情愫,都作为给读者留下了的悬念。带灯的痛苦无法救赎,她既无法摆脱现实,又没有能力完全解脱。作者在这里非常灵动地展现了当前的农村基层的现实状况,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可读性。

据网络消息,作者贾平凹花费了三年时间写完《带灯》,同时这期间也度过了他的六十大寿,面对渐渐老去的事实,贾平凹有着说不出的恐惶和不服气:“我感觉这事丢人的很,咋就活到这样个岁数,我想不通。”贾平凹还讲了个幽默但在他看来很忧郁的笑话,映射出自己的无奈:俩90后在夜店门口商量着进去耍,其中一个很鄙夷地说,跟里边一群80后“老皮”有啥可耍的。“哎,80后都老了,咱这50后的日子该咋过呀?”如果说创作《带灯》的过程是繁杂的、结局是无奈的。那么,其中最温情、最具浪漫色彩的内容,则是《带灯》一书的起源和带灯给元天亮的信件。

《带灯》在写作手法上延续了贾平凹惯常的用散淡叙事反映宏大社会生活主题的艺术手法,通过对带灯这一乡镇女干部的视野,和她经历的种种事件,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后,广阔的西部农村天地里人文和精神风貌发生着的变化,阅读以后让我们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我们从网络新闻中得知,最近由全国众多媒体、读者和网友评选出的“2013最值得期待新书”榜单出炉了,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带灯》位居该榜单之首。从我的阅读体验来看,我觉得这绝不是空穴来风。媒体和读者都不是那么好糊弄的,大家对《带灯》有着这样的一种期待,既是对贾平凹先生过往文学创作成就的一种极大肯定,也是期盼着他的新作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看到公众对这样一部反映乡村现实生活题材、笔调略显素雅散淡的作品所抱有的满心期待,作者本人也非常欣慰。他告诉记者:“读者还是愿意看到真实的、反映当下现实生活的文字。我不爱那些书斋里胡编乱造的作品,相信读者也不爱,读者爱的是作家投入真挚的感情、有亮点的文字。”作者的这番话显得自信满满,恰好也说到了我的心坎上。我想这也许就是我读完《带灯》以后能够隐隐地莫名感动的真正原因吧。

金沙滩

过去可以失败,未来不能失败;做事可以失败,做人不能失败。做事失败是一时的失败,做人失败是一生的失败。

若时时原谅自己,必常常迷失自己;若处处善待自己,必屡屡失却自己。做人要:自由、自主、自立。但自由不要自狂,自主不要自大、自立不要自负!

贾平凹散文秦腔范文4

对于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迟子建保持着一如既往的平和与宁静,她说自己对获不获奖没有太大的期待。

其实迟子建更早以前的一部长篇小说《洲国》也曾入围茅盾文学奖,但最终没有获奖,如今《额尔古纳河右岸》最终获得了评委们的青睐,她个人认为可能与这部小说的主题有关:“《额尔古纳河右岸》与《洲国》相比,不仅是一部单纯的历史题材的小说,它同时也具有现实意义,书里描写的一切都是活生生存在的。我去过很多国家,发现全球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正经历着与鄂温克部落相同的命运与遭遇,许多原生态的东西都正在被戕害。作为一个作家,不会去做道德评判,不会探究事情的合理性,我只是希望能把这种现代化慢慢消除世界文化差异性的过程展现出来。”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感受到一个“小女子”的大见地。

“我的作品最大特点是不写自我”

女性驾驭历史题材往往会把个人思想的痕迹留在里面,对于这一点,迟子建说:“我很少写关于自己内心的一些东西,我也从来不去刻意追求一部作品的厚重感,因为深刻是求不来的,只能是自然而然呈现。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我很信奉的一点是,虽然后天的知识储备、文化积累必不可少,好的作品与作者的创作环境、生活环境也是息息相关的。优秀的作家不能与现实生活割裂,否则他的作品一定非常苍白。只有深入地了解生活,拥抱生活,才能获得创作的灵感源泉。

“小人物说大历史”

迟子建从《洲国》到《额尔古纳河右岸》的长篇小说创作始终实践着“用小人物说大历史”这一创作理念。因此说迟子建也是“小人物”她一点儿都不反感,但说她是小女子,她未必愿意,尽管她的作品中无处不体现着女性的温婉与细腻。迟子建曾三次获得鲁迅文学奖,近来又摘取第七届茅盾文学奖。无疑,她这个“小人物”已向大作家的行列迈进。

曾经也是个“少女作家”

和近些年涌现出来的那些“80后”文学青年一样,迟子建也是在青春时期就开始了幸福的作家梦。“我第一次尝试创作长篇小说是在1984年,当时只有20岁。”迟子建说,“我感觉青春是一种力量,能够给予一个作家激情和灵感。而且,真正写作的人,不管年纪多大都不会苍老,时间、知识和阅历的积累会让一个人更加成熟。”迟子建说自己的青春就是在写作当中度过的,这种青春的写作从各个方面都会给予她很多很多东西,使自己慢慢变得成熟。

而谈到“80后”文学青年批判前辈的反叛精神,迟子建认为,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无论是称赞还是批评都是可以接受的。不过,她也告诫“80后”文学青年:“批判一个事物的前提是真正懂得和了解它,这要有深层次的积累。如果仅仅从感官而不是从心灵去批判,就难以产生艺术震撼力。”

贾平凹散文秦腔范文5

1.1 过分强调抽象中文知识传授,忽视情境教学

从当前中文专业的教学内容来看,基本上是古今中外的名人作品,如余华的《活着》、《兄弟》;贾平凹的散文《秦腔》《静虚村记》,小说《高老庄》《废都》;梁实秋的散文《雅舍小品》;汪曾祺的《受戒》等当代作品,还有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沈从文的小说《边城》;张爱玲的《金锁记》等现代文学作品,以及中国传统的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等,这些经典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中文教师不应当仅仅是从欣赏的角度让学生了解这些作品的存在,而应当深层次的挖掘这些作品中蕴含的文化精髓,通过对作者背景的介绍与剖析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但是,当前中文教师对这些作品知识盲目的传授,以提高考试分数为主要教学目标,而并没有通过一种情境式教学,引入作者及作品的创作背景,让学生能够深层次的领略作品中的深邃内涵,与作者产生思想共鸣。

1.2 重视必修课教学,而忽视选修课教学

从我国当前的中文人才培养计划与目标来看,包含了中文必修和选修课两个不同层次的教学。国家制定该计划的目的是希望教师能够合理的安排不同的中文教学课程,也使学生在掌握深厚的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扩展学生知识面,增大阅读量,二者同等重要。但是,在当前的中文教学实践中,明显偏离了国家制定这一计划的目的,学生普遍认为必修课是必须要学好的,而选修课是可以选择性学习的,另外,教师在对两个不同层次的课程进行学分与课时安排的上,也表现出不公平的现象。实际上,必修课与选修课在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一样的,只是两种不同角度的划分,中文专业教学不同与其他专业,它需要学生具备丰富而广泛的阅读,从而在阅读中形成知识修养。

1.3 缺乏对中文学生的个性培养

信息化时代要求大学生有自己的个性,个性就好比是一个产品的品牌,是大学生出类拔萃的一面,也是其在未来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取得优势的重要盾牌。如果当代大学生没有形成自己的个性,那么就很容易在社会竞争中被淘汰,无法发挥大学中文教学对学生个人成才的重要作用,更无法实现大学生的社会价值。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为中文学生学习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阅读资源获取渠道,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垃圾作品腐蚀学生思想的情况,因此,大学生要在众多的网络知识中形成正确的判断力,丰富其文学素养,注重个性发展。

2 解决信息时代下中文教学问题的措施

2.1 实现握信息技术与中文教学改革的有机结合

我国中文学科特点中的工具性比较明显,中文教学内容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模块,一是文学类,二是语言类,三是写作类。笔者结合当前中文教学实际情况,对三个不同模块下信息技术与中文教学改革的有机结合进行探讨。

首先,中文教学中的文学类课程主要包括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及外国文学等多们课程,这些课程具有较大的历史跨度,需要丰富的资料做支撑,将不同课程的线条进行清晰的梳理。这时候,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中庞大的数据资源,创造学习情境,并组成学生共同研究与讨论。教师将一些图片、视频资源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展示,引导学生进行人物关系、历史发展逻辑的梳理,并能够让学生在欣赏图片或视频的过程中感受中文的美丽,提高其审美意识。此外,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课件设计,这样既能够让学生提前了解课程知识,又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增强其学习中文课程的积极主动性。

其次,中文教学中的语言类课程主要包括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修辞学等课程。在这些课程中存在一些很难理解的语言类知识,其抽象性比较强。这时候中文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的文字处理软件对词语进行查找、替换、及语法的纠错操作,在讲解普通话与方言的课程时,教师为能够让学生准确的了解不同地区可能存在的语音系统缺陷,教师可以对语音或语料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清晰的掌握中文教学中的语言类知识。

最后,中文教学中的语言类课程主要包括应用文写作等课程。在这类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主要培养学生实际的写作能力。这时候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的写作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合理的写作环境;还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功能进行写作文稿的美化与修改;或者是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文字校对,优化文章结构等。

2.2 从中文教学的角度开设相关信息技术课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中文教学改革必然要融入信息化时代背景中。笔者认为为了适应信息化时代对中文教学的信息技术能力要求,应当从中文教学角度开设相关信息技术课程。其中信息技术与中文专业课程相关度较高的包括网络资源利用、计算机文件管理、多媒体制作工具的使用等。因此,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可以包括 Internet 浏览与检索技巧、计算机辅助写作系统的应用、文字处理技术、多媒体PPT 文件制作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开设,既有效利用了当前的计算机网络资源,掌握了实用的中文专业课程所需计算机技术,同时也促进了中文教学改革,提升学生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中文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贾平凹散文秦腔范文6

现代文学是伴随着中国社会历史的变革并在外国文学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虽然这种形式对传统文化有所继承,但它又区别于传统的文学,它不再用文言文来表达思想,而是用现代语言来呈现,表现手法上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建立了属于新时期的文学体裁,如散文诗、新诗、白话文、现代小说等。现代文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充分接纳与内化外来文化,不但具有非常浓厚的现代气息,而且与世界潮流并行,这显然与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些冲突。然而,现代文学的发展不能脱离传统文化,它是建立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

二、传统文化对现代文学发展的影响

社会的不断发展必然会产生很多不同的思想,这些思想不断汇集,经过时间的考验、人们的雕琢,最终形成的传统文化流淌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里,因此,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必然会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文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儒家文化对现代文学发展的影响

儒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和道德理性,其思想以仁为核心,包括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在众多思想文化成果中,最优秀最引人瞩目的就是儒家文化,可以说儒家思想就是整个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传统文化不断向前发展的源泉所在。儒家文化具有如此深远的影响,那它对现代文学的影响又是怎样的呢?在许多当代文学创作者创作的作品中,总会存在一些儒家思想。究其原因,这是由于文学创作者们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甚至心理结构都对儒家思想有强烈的认同感。因此,他们的作品中都渗透着儒家思想的一点一滴,儒家思想对现代文学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如实的《白鹿原》和贾平凹的《秦腔》都对儒家文化有深入的刻画,虽然他们的作品中讲述了儒家文化在现代的衰落与困惑,但是同时也表达出了对其顽强生命力的敬畏之情。

(二)少数民族文化对现代文学发展的影响

我国有56个民族,汉族以外的民族都是少数民族,各个民族都经历了沧海桑田的洗礼得到了长存,是中华大家族里的瑰宝。少数民族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除了会受到儒、道、佛等思想的影响以外,在不同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中又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少数民族文化,这些文化伴随着少数民族的发展而流传至今。因此,少数民族文化理所应当是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尽管在现代文学发展过程中鲜有少数民族文化的存在,似乎少数民族文化总是被创作者们所忽视,但不可否认的是少数民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比主流文化更具特色、更有个性,从这一点来说,少数民族文化能够更好地推动现代文学的发展。文学创作者在创作时应该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糅合,更好地将少数民族文化表现出来。例如阿来在《尘埃落定》中就融入了少数民族的文化,把藏族的土司制度展现得淋漓尽致,使其作品更富有民族气息和民族特色,显得深刻而神秘,越发吸引读者。

(三)民间文化对现代文学发展的影响

民间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其中最大的三个特点就是驳杂性、自由性和发散性。所谓驳杂性是说民间文化多且杂;自由性是指民间文化在形成的过程中没有严密的组织,是自由发挥而形成的;发散性是指民间文化在民间的传播速度很快。此外,民间文化还具有轻松、幽默等特点。正因为民间文化有这些特点,才使民众喜闻乐见。既然民间文化有如此多的优势,那么它又是如何影响现代文学的呢?由于民间文化与人们日常的生活息息相关,现代文学的创作者们捕捉到了民间文化的这些特点,为了使他们的作品能够受到读者的喜爱,于是就在作品中引入了民间文化。如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和小说《故乡》中都充满了对家乡民间文化的眷恋之情;再如金庸的很多武侠小说也对民间文化有着大量的呈现。由此可见,现代文学取得的成就离不开民间文化的助阵。综上可知,优秀的传统文化,无论是儒家文化,还是少数民族文化,抑或是民间文化等都对现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就是现代文学迸发活力的源泉所在。

三、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发展现代文学

虽然现代文学在短短的时间里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它应该如何继续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总的来说,现代文学的发展仍然需要立足于传统文化,具体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继承传统文化的丰富遗产

19世纪末20世纪初,沉重地打击了传统礼教,启蒙了民众的思想,推动了中国的发展。这场运动对传统文化痼疾的批判无疑是深刻彻底的,但不得不说的是,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是偏激的、片面的,这是当代文化建设时应当汲取的经验教训。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无疑是现代文学继承传统文化的丰富遗产的必由之路。虽然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不少封建糟粕,但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流传下来的思想精华也有很多,这些东西至今仍然闪耀着光辉,值得我们去学习,在现代文学中更应如此。只要在传统文化中寻找思想源头,并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中国现代文学就能够繁荣发展。

(二)探寻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

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很多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用心去探寻。虽然在不同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中形成的地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发展,它可能会不断延伸、逐渐变迁。地域文化将会更加纷繁复杂,这就需要文学创作者付出更多的心血去领悟其中的真谛。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给文学创作提供了更多可供使用的宝贵资源。另外,民间文化也有丰富的内容,值得文学创作者进行深层次地挖掘。民间文化在受到主流文化影响的同时又有相对独立性,这成就了民间文化无拘无束、豪放洒脱的特性。但是民间具有复杂性,它既能滋养高尚情操,又可能会隐匿庸俗文化。这就要求文学创作者对文学素材的选择上要有所取舍,把握好作品的道德判断、审美取向和写作技巧等。只有积聚更多积极的传统文化资源,才能更好地推动现代文学向前发展。

(三)重建文学观念中的中国意识

现代文学越是强调“现代”,就越是看重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差异,这会导致现代与传统的断裂。当这种断裂成为现代文学的主旋律时,文化与文学血脉相连的关系就会被忽视。因此,重新定义现代文学的内涵与外延,重新认识现代文学的特殊性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体性关联已经迫在眉睫。要唤醒文学研究的中国意识,就必须将文学放置于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中。钱穆先生认为:“欲求了解某一民族之文学特性,必于其文化之全体系中求之。换言之,若我们能了解得某一民族之文学特性,亦可对于了解此一民族之文化特性有大启示。”因此,现代文学创作者应当在其作品中积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意识,树立传统文化的审美理想,积极投身于当代文化建设中,为现代文学的发展乃至主流文化的走向做出更多贡献。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