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习惯成自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习惯成自然范文1
习惯成自然,自然成人生。生活中我们经常说这是我的原则,这是我的作风,实际上这就是你的习惯。西方有位名人是这样说的:“播下行为的种子,你就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习惯的种子,你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下性格的种子,你就会收获一种命运”。由此可见,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行动取决于习惯,性格又是习惯的总和。从另一个角度说,习惯可以主宰我们的人生,决定我们的命运。
那么什么是习惯呢?习惯是一种恒常而无意识的行为,反复的在某些行为上产生,是心理或个性的一种固定倾向。起初,往往都不起眼,甚至不易被察觉,久而久之就会变得顽固不化。我们都知道习惯就如同一柄双刃剑,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好习惯是开启成功的钥匙,而坏习惯则是成功的绊脚石。学好难,学坏易。这是因为好习惯是依赖于人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形成的;坏习惯则像芦苇和杂草一样能随时随地生长。其实在我们生命中有数不清的习惯,快乐是一种习惯,处事态度是一种习惯,做事风格也是一种习惯……
人生就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完成心目中一个个目标。可以说每个人都有机会成功,可是往往因为太多的坏习惯使我们失败,可以说成功是一种习惯。多一种好习惯就多一份自信,多一份成功的机会。那么如何培养好习惯呢?养成良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好习惯需要我们有意识的付出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和实践。不管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我们都要养成积极主动的习惯,倾注你的热情于现实。你会发现你不仅很充实,而且很快乐。
我们每个人都要受习惯的束缚,只有掌握思想,养成正确的习惯,才能掌握自已的命运。你是否已经有了这样一个计划去行动了?写下你想要改善的习惯,明确你的目标,认识到坏习惯对你的影响,好习惯对你的帮助,鼓励自已、肯定自已、积极地自我暗示。非常顺其自然的你会感受到,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已步入了一个新的高度……
习惯成自然范文2
抓好一个阵地:课堂教学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一般可分为三个步骤:一是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使学生了解培养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社会意义,进而产生自愿练习的意向。二是通过营造氛围,运用机制,激发学生按规定的方式实施良好的习惯行为,尽可能地不给重复不良行为的机会;三是通过认识、执行、反馈、强化,使学生了解行为的结果和练习的进展情况,不断地在头脑中再现对这一行为的认识,及时并经常给予强化,促使学生长久地坚持下去,逐步培养、形成良好的习惯。学生一旦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可以成为学习的主人,就会主动地学习,主动地思考,主动地解决学习中的实际问题,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会相应地得到提高。
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这一主阵地的作用,通过有意识的引导、点拨、训练、培养,让学生学会认真听教师讲课、听同学们的发言;通过多给学生创设表达的平台和时间,多用赏识的眼光和赞扬的语言去激励他们大胆发言,让学生学会说,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通过严格要求,反复训练,自己查阅工具书,加强对课文的阅读、理解、复述、背诵、运用,让学生学会自己读,不仅要读通、读懂,还要读熟、读活,学以致用。通过利用教师范写的作用,重视书写指导,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影响、感染学生,让学生学会书写,做到姿势正确,书写规范,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突出一个核心:自主学习
小学阶段是培养各种良好习惯的关键期。按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可把诸多习惯细化为具体内容,逐学年分布安排,循序渐进。低段可安排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认真写好铅笔字,自主学会倾听,勇于发言,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爱护图书,勤查字典,主动识字;中段可安排认真写钢笔字和铅笔字,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要学会有选择性地读书,读书要做记号,留心观察事物,坚持写日记;高段可安排读书要做笔记,随时使用工具书,自主修改作文,多渠道学语文,不懂就问,勤于搜集资料,在实践中学会运用知识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智慧性习惯,如提出问题习惯,敢于质疑、发散性思维的习惯等,应在各个学段加以培养。从根本上讲,教师应把自主学习作为新课程理念下培养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核心内容,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环境,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形成一套方法:多方训导
诸多语文学习学习习惯,是语文学科习惯培养的重要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从点滴做起,示范诱导,多渠道、全方位地加强培养。
习惯成自然范文3
难道是发生地震了?顾锦帆脑海里恍过一阵阵的惊慌,但这都无济于事,身边始终一片的黑漆漆和死寂。他想移动身体,但腰杆以下的部分一点感觉都没有了,还好,双手在短暂的麻木之后就能活动了。
顾锦帆试着在狭小的空间里摸索着,很快就摸索到了之前安放在电脑桌上的电话机,但拿起话柄的时候才发现,根本已经没有任何提示音。对,还有手机,顾锦帆在没有任何知觉的裤腿荷包里拿出了手机,手机微弱的亮光,让他大概的看清了身边的情况,身体被横七竖八的水泥和砖块包围着,幸好有一个斜倚的水泥板给了一个狭小的容身空间。
或许是撞击损坏的原因,手机也很快就提示电量不足了。顾锦帆很快就又陷入了无尽的黑暗和死寂里……
也不知道过了多少天的光阴,顾锦帆只知道,自己的肚子早已经熬过了“咕咕”闹腾的阶段,已经是根本连闹腾的能量都没有的了。就在他觉得自己应该就要如此不明不白的离开人世的时候,从身后的一个不知道什么的缝隙,伸缩进来一个长长的机械手臂,上面透着绿莹莹的光亮,仿佛一个电脑操作界面。
顾锦帆听见绿莹莹的电脑界面上正播放着:“您好,我是新型智能救援机械臂Help-007。请问您有什么需要,救援人员正在努力往这个方向挖掘……”
顾锦帆虽然从未看见过这个东西,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玩意,但从这个生硬的机械话语中,他大概知道了一二,激动得就要张口。哪知道多日的饥饿和口渴,已经把他的嘴巴折腾得无法言语。
这可怎么办呀?顾锦帆真担心这刚刚降临的生的希望消逝了。他微弱地“啊啊”叫嚷起来。
这个机械臂还真不亏对“智能”的名号,立马就又说开了:“如果您不能言语,请您在电脑屏幕上写下您的要求……”
顾锦帆听到这个立马高兴了,他的手虽然已经很疲软了,但至少还是能用的。没等机械臂声音说完,他就把手伸到了绿莹莹的电脑屏幕上,但他马上发现一个更加严峻的问题又来了。
顾锦帆发现自己已经长期养成了使用电脑进行书写的习惯,而今眼下自己根本不知道如何进行文字的书写了,特别是在现在饥饿难耐的时候,脑子里就更是无法想起半个文字符号的样子……
顾锦帆沮丧无比,他只能眼睁睁的听着机械臂生硬的语言离开:“您没有任何需求,Help-007马上离开!”……
“起来了!起来了!帆儿!竟然又伏在电脑前面睡着了,都四点多了,还是滚到床上去睡吧!……”
习惯成自然范文4
甄跃辉(1979-),河北保定人,河北金融学院保险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我们的先民对于自然界的认识各自有着鲜明的特征――西方热情奔放的开放观和中国含蓄内敛的封闭观。那么,这些鲜明的特征是如何形成的?何以中西之间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本文具体从中西方不同自然观产生的地理、经济、文化背景进行分析。
关键词:封闭观;开放观
一、得天独厚的天然屏障与自然开放的岛屿环境
古往今来,在中华民族这片辽阔的疆土上,黄河、长江犹如两条生命的巨大纽带,维系着整个华夏文明。两岸的肥沃土壤使得这里的先民们得以生息养性、繁衍播种。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像是一道天然的屏障将我们与印度文明相隔离开来。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环抱着东部和东南部,辽阔的太平洋阻隔着炎黄子孙去寻找未知世界。蒙古高原雄居北部,难以穿越茫茫草原。在这种自然封闭的条件下,孕育着中华民族的古老而影响深远的自然观――我们的世界是封闭的。
早期古希腊人生活爱琴海区域的岛屿上,岛屿生活给人们带来的是空间感受是不连贯性和不可穷尽性。在一望无际的海域中,一个个岛屿便是一个个孤绝无依的独立体。人们凭借当时的知识水平,地中海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希腊的地理化境中无阻挡性,造成了东西方文化的接壤。因此,这种岛屿文化从一开始就具有一种自然的开放性。开放性的环境促使他们能够从外界文化中吸取营养,而不是刻板的遵守一种文化传统。
二、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与竞争开放的商贸经济
秦汉以后,农业经济就打上了封建统治者的烙印,重农抑商的政策使得中国社会滋生出具有明显农业特征的观念和文化。首先是传统农业带有极强的保守性,生产单位分散、规模狭小、生产技术墨守成规,小农经济构成了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经济基础。第二,传统农业的自然经济,限制了人口流动,中央集权制和户籍制度的束缚,致使大多数农民安土重迁。这样,新的阶级很难在中国产生。第三,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主要依靠投入大量劳动力来取得较高的收成,这使得许多未成年人过早地投入农业劳动而失去受教育机会,同时也刺激强化了农民早婚早育多育的观念,造成中国古代人口的阶段性高速增长。
与中国传统社会经济模式不同,西方社会经济系统自从古希腊罗马时代起就是一种商贸经济结构,尤其是古希腊的城邦经济为西方经济结构的主要模式奠定了基础。
由于希腊本土山峦林立,可耕地少,人稠地贫,对发展农业不利,与中国两河流域完全不同,资源相对缺乏,气候恶劣,人们在自然条件下缺乏生活必需品,遇到天灾很难生存,许多人只能离家另谋出路;同时氏族制度解体形成了不同的社会阶层,贵族地主巧取豪夺迫使许多小土地所有者与自耕农纷纷破产,出走他乡;一些富于冒险的城市商人为了发财主动向希腊周围地区寻找新的天地。许多人涌向希腊周围地区,寻求新的利润,足迹遍及地中海、黑海、爱琴海周围一代。在这一过程中,商品货币关系迅速形成,各行业商业化倾向越来越显著。海外市场反过来刺激了希腊内部手工业也商业的活跃。对外贸易的同时,建造海港、船只、确立度量衡制度,铸造金币,这一切为贸易繁荣奠定了基础,希腊成为地中海最重要的对外贸易中心。
三、儒、道思想文化的保守与希腊精神的积极进取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儒家的“贵和尚中”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从总体上来看,先秦两汉的儒家的中和理论,是以“中庸”为理论基础,以“礼”为标准,以对统一体的保持、对竞争观念和行为的抑制为特征的。在中国文化中影响久远的中庸之道,虽然也包涵有不偏不倚、允当适度的持中之意,但它力图使对立双方达成的统一、平衡经久不渝,永远不超过“中”的尺度,这就成为一种阻碍事物发展变化的保守理论。中和理论还强调要以“礼”作为标准,所谓“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1],便强调“礼”对“和”的制约和指导作用。这种以礼为标准的和谐,抽掉了事物相异、相悖以至相争的基础。因此,这是一种贵和需息争,息争以护和的和谐论,是论不过“中”、变不出“礼”的封闭保守式的和谐。发展到后来,便成为典型的“天不变道亦不变”、“王者有改制之名,无易道之实”的守成式的和谐论。
《周易》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一个由八个单卦和由其两相重叠而成的六十四卦组合而成的整体。《周易》六十四卦,以“乾卦”首始,以“未济”终了,形成一个封闭的圆。“宇宙万物都被包含在这个封闭的圆圈里面,隐然给人一种绝对真理的感觉。”[2]《周易》以未济为第六十四卦,是耐人寻味的。未济表明过程处于变化之中,尚未完成。《周易》的这种安排表明了试图用有限反映宇宙无限变化的心态,而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也莫不在这个封闭的圆圈里面。所以这就限制了人们探究自然机理的视野,这种封闭体现中的循环变动性观念,遂成为中华民族思维的一个重要传统。
希腊人在探究自然的开始阶段显示出与中国截然不同的特征。由于古希腊是岛屿文化,它对自然现象与自身思维之间的矛盾特别敏感。因此,我们看到古希腊人总是孜孜不倦的追求自然事物的物理属性,而且最终成为希腊文化的特征由于民主、自由、独立的社会氛围,人人养成了一种独立思考的精神,人们希望在独立思考中体现自身价值。这样,追求对自然的理解就在社会中得到不断的放大。
在希腊人那里,求知与寻找智慧的理论成为文化的兴奋点。在古希腊时期,整个自然观就是对外部世界实在的认识,对外部实在的真理理解是整个社会的基本面。这样,他们对认知与自然实证之间的矛盾具有强烈的敏感依赖性。这种敏感依赖性在社会城邦中得到迅速的扩大,所以,在西方对的科技文化那里,我们看到对自然普遍原理的思索是这种文化的真正肇始。
通过以上几点对于中西方何以会形成两种不同自然观原因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正是由于中西方截然不同的地理环境、根深蒂固的经济传统和文化底蕴的差别,造就了中西方对于外部世界的观点、做法、风格上的封闭与开放。(作者单位:河北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习惯成自然范文5
关键词:自然审美观;风景园林;城市设计特色;低碳
1. 传统的自然审美观
正如林语堂《吾国吾民》中认为传统中国民族性格之感性的一面体现在:因为深切爱好人生,所以宁愿辞官弃禄,不愿心为形役。人生的最大享受就是放浪形骸于大自然,甚至寄情于自然。即便真山真水难求,也要退而求其次地追求“独步园林,诗酒自适”的生活环境,寄情于模山范水的壶中天地或芥子之境的自家宅园。
为什么传统中国人这么钟情自然风景之美?因为中国传统的儒道哲学有别于西方的思想。儒道哲学是现世哲学,目的是引领人的价值观融入到现实的人生中去,孔子的伟大在于没有把中国人的情感导向“异化了的神学大厦和偶像符号,而将其抒发和满足在日常心理―伦理的社会人生中”。所以传统中国人眼中的美丽风景(风景)其地位与西方人幻想中的天国、天堂或彼岸极乐世界是等同的。
虽然“儒”与 “道”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互补(儒代表理性精神,道代表感性体验)的,但在“尊敬自然”这一点上契合。儒家如《荀子礼论》言:“礼有三本:天地者,生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是把天地自然列为应该顶礼膜拜的第一对象。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深察名号》言:“事物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天人之际,合二为一。”意即天地自然与人应是合二为一的。宋程颢言“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把儒家的仁爱之心推广到大自然。总之,儒家是提倡尊敬爱护自然的。而道家则在尊敬自然的基础上更把自然风景提升到自然审美对象的高度,庄子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山林兮,阜壤兮,使吾欣欣然而乐欤”。《庄子天道》言“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意即与自然和谐相处所体验的快乐甚至超越人际和谐的快乐,因这种快乐实际是更高层次的自然审美体验―天乐;“天”即泛指天地自然,自然要素具体地包括天相要素如云、雨、雾、雪、风、月等和地相要素如各种地形、水体、植物等。而这些自然要素日后成了中国风景画、风景诗以及园林的创作表现主体。对比当今国际园林学科Landscape一词,从前缀land-显而易见它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地相问题,而中国传统园林的自然审美特色在于除了要解决好模山范水的地相美问题,还要“借景”天地外如“雪香云蔚”、“月到风来”等景名反映了引借风、云、雪、月诸天相要素。
道,主宰着人格中感性的一面,体现为身在魏阙而心系江湖,享受风景之美达到自适的浪漫情趣,如兰亭士子孙绰《游天台山赋》卷十一 “游览既周,体静心闲”的境界。“……这种爱悠闲的性情是由于酷爱人生而产生的,并受了历代浪漫文学潜流的激荡,最后又由一种人生哲学――大体上可称它为道家哲学――承认为合理近情的态度”。 这种闲适性情不仅仅是士夫文人有的,平民百姓也有。只是“闲”有品味的雅俗之分。士夫文人可以在修竹奇石间品茗吟诗,浅斟慢饮;而平民百姓可以在桑林阡陌间东侃西聊,嗑嗑瓜子。一种性情一旦上升为民族性格,就必定有着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而遗存到现代人的心理结构。问题是,现代人对逍遥自然的消闲追求怎样在快节奏的后工业社会及混凝土的灰色城市里实现呢? “城市公共园林兴起的时候,这些自然风致园的造园艺术能够适应。而中国的城市小园则是典型的封建时代的产物。……它们无一不精,……但突出一个私字,只供主人的自然审美享受。……传统的中国城市私家小园的一些惯用处置,反倒成了局部的点缀”。这种评论意味着传统园林精雅小巧的精英化方式并不适应现代甚至未来城市设计的大众化趋势。大众化意味着风景园林建设将成为城市设计中基础设施建设的必须内容。
2. 当代城市设计学的兴起及意义
2.1 城市设计的社会学背景
首先,尽管世界人口数量不断增长,但人口结构上儿童的比率在降低,老人的比率在增加,这种人口结构的变化是世界普遍现象。尤其中国城市,人口年龄结构老化的速度很快,比如2030年的首都,平均每3个居民中就有一个60岁以上。一些健康的老人在退休之后再颐养10年、20年乃至30年都是很寻常的事。他们有充分的自由时间,是城市里的“闲”人。
其次,家庭模式发生了变化。城市家庭的平均规模变小,在中国每户降到了3-4人;在西方国家每户小于3人,例如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在上个世纪80年代“每户已降到了2.2人”。此消彼长,家庭规模变小而在家庭之外方便地参加社会活动的要求和对良好户外活动空间的需求就相应的提高。
最后,工作的情况也在发生变化。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影响工作的效率。所以“技术的发展通常意味着减少工作负担和工作时间”。这样,许多人就有了更多的闲暇。
总之,城市社会有闲的人将越来越多。那么怎样消闲?
大兴私家园林肯定行不通,因为城市用地将越来越紧张;长期异地旅游也行不通,因为一年中大部分有闲时间还是消磨在自己居住的城市里。所以相应的,对所居城市消闲环境质与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设计,由20世纪中叶芬兰建筑师伊利尔沙里宁倡导,是以城市建筑外部公共空间环境为对象,以提高城市整体环境质量为目标,介于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的思维方式及设计原则。城市设计,某种程度上说,是对整体城市规划的强制理性,和对个体建筑设计的扭捏作态的双重调和反应。所以城市设计较之城市规划更注重感性体验原则,较之建筑设计更注重整体效应原则。
2.2 城市特色及意义
美国建筑理论家哈里斯坚信建筑有诠释的任务,即诠释我们这个时代什么是可取的生活方式。比如哥特建筑,诠释了中世纪那个时代,人们以共同的基督教信仰为中心,修道院和城堡的厚重围墙把大自然排斥在外以防野兽侵扰人的栖居环境,这是可取的生活方式;柯布西耶的新建筑,诠释了现代工业化那个时代,屋顶花园、底层架空、大面积的带形窗最大化地将大自然引入居住建筑,共享阳光、绿色、健康是可取的生活方式。所以从建筑设计角度理解,城市特色是城市的文化特性表现。不同时代不同样式的建筑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脉特色,即地域特色,如巴黎圣母院、卢浮宫、凯旋门、埃菲尔铁塔、德方斯巨门等不同时代的建筑地标完整地体现了巴黎这座城市的文化特色。
那么从城市设计角度理解,城市特色是城市的形象特性表现。如西湖,湖心两堤三岛,北面孤山,南面南屏山,东临钱塘江的地理格局,是杭州这座城市的城市特色。什么是特色?使人容易印象深的叫特色。一个城市应当有一个城市的特色,照片拍出一看就知道是哪一个城市,这就成功了。城市特色,是由城市的历史建筑(文化特色)和城市的风景园林资源(形象特色)共同体现。比如一提黄鹤楼,就知是武汉这个城市的标志;但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大都失望而归,感叹只看看照片中的古楼就够了,因为实在没有什么地方可“游”。这不由让人思考城市特色的意义。
城市的建筑特色,是需要看的;城市的风景园林特色,不仅仅是需要看的,因为看过了不等于体验了,更需要的是游历、感受、品味。拿杭州的西湖和肇庆的星湖比较,西湖只有一个孤山,星湖有七个孤山;杭州两面环山,肇庆四面环山。做肇庆的城市设计,如果把星湖变得与西湖一样,那何必来肇庆?还不如去杭州。城市设计要靠山靠水,爱惜自己真山真水的好资源,合理的开发与保护,做出了风景特色,才会吸引游客。要让游客觉得有趣,有趣到什么程度呢?光看风景照片或网页不够,非亲历一番,后游不思归,令游客唤起游兴,不匆匆而来匆匆而去,这就成功了。
《菩萨蛮黄鹤楼》“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说明武汉的风景特色有龟山、蛇山夹道长江的自然地貌,纪念品有武昌鱼。还有鱼米之乡特色―丰富的湖泊资源,植物资源有武大的樱花。但是,电影《人在途》的放映让人们知道长江的颜色与黄河没什么两样了;体量不宜的现代建筑早已压坏龟山的真形;东湖蓝藻频仍,南湖鱼尸密布是每年夏季必然的新闻看点;游客暂停江城,樱花不够看,大学无奈收取门票。风景资源的破坏、污染与短缺,令人痛心疾首。关于城市的性质,以旅游为主、以工业为主亦或以农业为主,这个大前提,武汉早在50年代就明确以工业为主。工业化虽有益当时的社会发展,但往往以破坏自然,污染环境,牺牲子孙后代自然资源财富为代价。工业城市在完成了工业化使命之后城市的后续发展该何去何从?
3. 结语:继承“东方自然哲学”为长久之策结合学习“西方生态技术”为当务之急
3.1长久之策
以日本为例看工业城市的转型。从二战到上个世纪70年代,是日本的重建时期,日本快速地转型为工业社会。那种社会变革造成了对传统价值观(包括自然审美观)的彻底否定。对大多数那个时代的日本年轻人来说,对园林和自然的热爱只是老年人的古怪爱好,裸的拜金主义占据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唯独禅宗的精神不复存在。那时,日本的工业城市也许是地球上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但是,今天,日本也许是地球上风景最美丽的国家(即使遭受最严重的地震),成为合理利用土地和水资源的世界榜样,西蒙兹先生认为这种变化是因为日本重新找回并发扬了传统的禅宗精神。拿日本的重建历史引以为鉴,中国的年轻人目前最需要的可能是回归传统的伦理价值观并发扬光大。
《吕氏春秋》言:“天地大矣,生而弗子,成而弗有。故万物皆被其泽,得其利,而莫知其所由始。此三皇五帝之德也。”意即“大自然伟大,她生育万物却不把万物看成自己的儿子,她长养万物却不据为己有。所以万物都受她的恩泽,得到利益,却不知道这些好处从哪儿来。这是上帝最大的恩德。”这和西方《圣经》的自然观正好相反,圣经中的上帝创造大自然、万物和人,人是上帝的儿子,以上帝的形象“”上帝控制自然界,为己所用。东方拥有世界上最早的“尊敬自然”的哲学思想,麦克哈格在《设计结合自然》中对此东西方文化差异已有深刻的认识。
年轻人回归传统自然审美观的唯一途径是受教育。不仅通过大学课程传播这些原典传统哲学,还要在中小学教育中普及这些尊敬自然的思想,甚至从幼儿园阶段就要开始培养爱护自然环境的好习惯。教育是百年之计,因此为长久之策,教育工作者任重道远。
3.2 当务之急
去糟取精地继承传统文化仅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要搭上国际低碳环保运动的即时列车,搭不上则意味着落后,落后了再赶上更不容易。因为一旦城市的自然环境被破坏,再想恢复、保护或重建这些环境是必须花费巨额货币的。那么生态破坏带来的一切经济损失统称“生态代价”⑦,以美国沃辛顿河谷区城市设计为例,经生态科学数学模型预测破坏该地自然环境无控制开发比有规则的发展将多损失至少700万美元。
所以,对于生态环境已遭破坏的工业城市,“亡羊补牢”总比“继续破坏”好。因为城市是人类聚居的现代文明产物,不得不考虑可持续发展。据联合国研究表明2008年世界人口的一半都在城市。2009年国际环境与发展学会的城市经济学家麦格拉纳汉认为“生活在人口密度高的城市比生活在广袤的乡村,对自然的伤害要小得多”,因为城市所占土地面积只占地球总陆地面积的3%,而人集中于城市,更有利于整合资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人均碳足迹。世界多数发达国家大城市人的平均碳排放水平低于整个国家的均值,而中国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调查数据却是相反的。所以学习国外大城市的生态转型的经验是当务之急,如新加坡的城市在见缝插“绿”和在收纳雨水并再生利用方面的技术经验;德国大多城市为推广屋顶花园而通过立法强制实施雨水管理税方面的政治经验等等。
总之,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工业老城向生态新城转型,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唯一方向。未来城市设计或改造的特色,除了体现于已保留的自然风景资源,更重要的是体现于一个城市最大限度园林化和低碳化的内容、方法、技术及其相应的法律政策。
注释:
李泽厚,《美的历程》,第82页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第145页
陈志华,《外国造园艺术》,第229页
向德平,《城市社会学》,第78页
[丹麦]杨盖尔,《交往与空间》,第53页
[美]卡斯滕哈里斯,《建筑的伦理功能》,第237页
⑦ 周志翔,《景观生态学基础》,第263页
主要参考文献:
[1] 陈从周著,春苔集[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5
[2]( 美)I.L麦克哈格著,芮经纬译,设计结合自然[M],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1992
[3] 余柏椿著,城市设计感性原则与方法[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
习惯成自然范文6
李某与石某婚后生有李甲。李甲于1995年毕业于上海某大学。因他执意要留在上海而不愿回江西工作,与父母产生矛盾。李某、石某几次劝说李甲回乡工作无效便在当地报刊声明与李甲脱离父(母)子关系。2001年,李甲与刘某在上海结婚。2002年4月份,李甲出差时不幸被他人杀害。李某、石某获悉李甲死亡后,赶至上海,要求分割李甲婚前购买的房屋(价值24.6万元)和存款3万元。刘某以李某、石某与李甲脱离了父(母)子关系而无继承权为由拒绝李某、石某分割遗产。于是李某、石某将刘某诉至法院,要求分割其子李甲的遗产27.6万元。
法院审理后认为,李某、石某登报声明与李甲脱离父(母)子关系的行为不符合法定丧失继承权的行为,这种声明没有法律效力。所以李某、石某对其子李甲的遗产与刘某有平等的继承权。因房屋与存款均系李甲婚前所有的财产,所以房屋和存款应由李某、石某、刘某平均分割。
法院的判决是正确的。第一、继承权是基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亲关系而产生的,这种血亲关系不能解除。父母与子女由于家庭矛盾而发表的脱离父母子女关系没有法律效力,在法律上得不到承认,即这种声明对基于血亲关系而产生的法定继承权没有影响。因此,李某、石某虽声明与其子李甲脱离父(母)子关系,但李某、石某对李甲的遗产的继承权仍然存在。
第二、我国继承法第七条规定:继承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丧失继承权:“(一)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二)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三)遗弃被继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四)伪造、篡改或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本案中李某、石某的声明行为并不符合法定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行为,因此,李某、石某并未丧失对其子李甲的遗产的继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