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市场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材市场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材市场研究

建材市场研究范文1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研究背景

1.2 本文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1.3 本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4 本文研究文献综述

1.5 本文研究可能的创新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采购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2.1.1 常见采购模式的内容

2.1.2 传统采购模式的特点

2.2 供应链管理的理论研究

2.2.1 供应链的概念

2.2.2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2.2.3 供应链的特点

2.3 电子商务模式的理论研究

2.3.1 互联网+的含义

2.3.2 电子商务模式的内容

第三章 苏州机电五金市场采购模式的现状

    3.1 苏州机电五金市场简介

3.2 苏州机电五金市场的采购模式

3.2.1 机电五金产品采购的特点

3.2.2 机电五金产品采购流程

3.3 苏州机电五金市场采购模式 SWOT 分析

3.3.1 优势(S)

3.3.2 劣势(W)

3.3.3 威胁(T)173.3.4 机会(O)

第四章 苏州机电五金市场采购模式存在的问题

4.1 采购流程不合理

4.1.1 采购环节冗长繁杂

4.1.2 采购定价权缺失

4.1.3 库存管理能力不足

4.2 供应链资金流不稳定

4.2.1 资金流回笼速度慢

4.2.2 资金流占用程度高

4.3 采购需求较为分散

4.4 采购时效性不强

4.4.1 传统采购模式的时效性

4.4.2 JIT 采购的时效性

4.5 采购安全度不高

4.5.1 采购人员监管不力

4.5.2 供应链潜在风险高

第五章 苏州机电五金市场采购模式的优化方案

5.1 苏州机电五金市场采购模式优化的必要性

5.2 构建合适的电子商务采购模式30

5.2.1 基本思路

5.2.2 组织架构

5.2.3 流程分析

5.2.4 运作模式

5.3 电子商务采购模式的优化效果

5.3.1 简化采购流程

5.3.2 保障供应链资金流

5.3.3 满足采购需求

5.3.4 提升采购时效性

5.3.5 提高采购安全度

5.5 电子商务采购模式实施中的注意点

5.5.1 电子商务采购模式实施将面临的挑战

5.5.2 探讨合理的应对措施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进一步展望

建材市场研究范文2

关键词:建筑防水工程;常见材料;施工工艺

中图分类号: TS958 文献标识码: A

防水特性的多样材料,是施工依托着的物质根基。防水架构下的这些建材,能回避平日之内的水分侵蚀,阻隔住渗透过来的雨水。防水特性的施工,维持住了居室以内的干燥。因此,提升原有的建材质量,就要明辨场地特有的真实状态,选出适宜特性的施工路径。应当审慎考量防水特性的施工细节,不应忽视掉细化的流程。

一、防水特性的各类建材

(一)某规格的特有卷材

防水特性的卷材,包含沥青制备成的特有卷材。这一范畴的卷材,凸显了价格偏低、实用特性最优这样的优势。沥青制备出来的防水材料,平日之内的运用频次很高。应注重的是,若场地固有的地下水位偏高,则先要缩减这样的水位。除掉累积着的地下水,或者限缩了测量得来的水位以后,才能布设预备好的沥青卷材。

(二)刚性范畴的建材

刚性特性的防水建材,包含惯用的混凝土。防水特性的平日施工,选出来的这种原料,带有致密的特性,能缓解累积着的雨水冲击。这样建构起来的混凝土,合乎预设的防水规格。混凝土制备出来的原料,表征着最佳情形的防水特性,也能缩减耗费掉的采购成本。

(三)合成情形下的建材

合成架构下的高分子特性的防水建材,是调配得来的组份材料。这个范畴的建材,包含合成特性的某橡胶,或某规格下的防水树脂。添加特有的成膜物,以及附带着的辅助原料,经由调和得来这种涂料。比对惯用的建材,高分子架构之内的新颖建材,凸显了多层级的新性能。

例如:防水特性的填涂表层,在平日以内的室温中,表征着粘稠液态这样的状态。经由涂刷以后,溶剂渐渐予以挥发,形成偏硬情形下的防水膜。这种覆盖着的膜体,带有防潮的特性。

二、建造中的细化工艺

(一)创设分格缝

屋面架构固有的分格缝,应被安设于面板衔接着的支撑端、建筑架构固有的转折端、防水特性的层级交汇、凸显出来的屋面交汇。这样拟定好的分格缝,应能与固有的屋面架构,保持预设的对齐态势。创设的分格缝,回避了变更着的温差干扰。砼构架在特有的升温态势下,会凸显出干缩的倾向,造成潜藏着的防水裂痕。预制的这种分格缝,也回避了这一弊病。

分格缝拟定好的隔断距离,不应设定得偏大;若这种间隔会超出6米,那么在衔接着的中间部位,添加V这一形状之下的缝隙。分格缝固有的深度,应能贯穿整体态势下的防水层。

(二)浇筑得来的找平层

屋面固有的框架,应当采纳特有的建筑找坡,以及对应着的结构找坡。在这之中,结构找坡预设的比例,应能超出3%这一比值。依照给出来的比值,调制得来某规格下的水泥炉渣,或者膨胀态势下的混凝土。水泥砂浆制备出来的找平层,薄厚应被限缩在23毫米以内。

预设建筑找坡,应当明辨泛水坡度、关联着的流水走向。把泛水情形下的最高点,以及对应着的泄水口,用鱼线妥善打点。泄水口预设的厚度,应能超出28毫米。着手去浇砌的流程内,用特有规格的滚筒,妥善予以赶压,让这样的层级致密。

(三)隔离特性的层面

屋面安设的隔离层,包含某规格下的油性卷材。把布设好的这种卷材,安设于固有的刚性层。这样做,能预设最佳情形下的隔离层,又回避惯常见到的雨水侵蚀。隔离层阻隔住了雨水,防止内部架构之中的油膏老化,延长原有的构架寿命。布设这个范畴的防水层,应在固有的基层之上,添加合规的处理剂。填涂上来的这种制剂,应表征着厚薄均匀的倾向。通常来看,经由干燥以后的处理层,才能布设卷材。

防水特性的卷材布设,应当依循从低至高这一次序,在平行架构中,妥善予以铺设。应按照自然态势下的流水走向,去搭接这样的卷材。若屋面固有的坡度没能超出9%,则应预设垂直的布设方向。具体铺贴时,先要拨开表层固有的隔离纸,把预备好的卷材粘贴于这样的表层。材料固有的搭接长度,应被限缩在60毫米以内。保持自然态势下的松弛,不应拉扯卷材。铺设了这一材质以后,即可采纳某规格下的振动器,妥善予以压实;在这以后,再用橡胶制备成的榔头,予以敲击密实。

三、应注重的工艺

(一)原料保护特有的细节

防水特性的各类涂料,在常温态势下,会表征着偏粘稠这样的液态。经由填涂以后,涂料以内的各类组分,会经由偏复杂特性的化学反应,形成带有韧性这样的膜层,阻隔住了潮湿。然而,多组分架构之下的聚氨酯,包含偏多的有机溶剂,污染了这一地段的环境。为此,惯常采纳单组分特性的防水涂料。采购得来的这种材料,包含复杂架构下的聚醚,并配有附带着的助剂等,它被划归成无机范畴中的柔性涂料。固体态势下的这种涂料,延展率会超出77%;关联着的拉伸强度,也会超出2.1%。

防水层特有的保护中,应当随时查验涂层既有的状态。查验时,不要污染这一范畴的墙体地表。建造终结以后,应当审慎予以保护,不宜随便去进入,也不可把堆积着的其他杂物,放置于这一范畴的涂料之上。防水层特有的层级之上,不能添加拌合得来的砂浆。铺设这个层级时,铁棒不要撞击预设的防水层,以免损毁这个表层。

(二)渗漏的查验及管控

刚性特性的防水建材,惯常出现特有的渗漏弊病。这是因为,混凝土固有的裂痕,会渗透偏多雨水;除此以外,土体以内的毛细孔,也会渗进这样的水分。干燥及低温特有的状态之下,地基凸显出沉降这一倾向;外部添加上去的应力差值,也会造成如上的渗漏。

为此,选出来的采购对象,应被设定成膨胀架构下的混凝土。这样的土体,带有偏高情形的收缩率。膨胀态势下的自有应力,能抵消原初的收缩应力。钢化纤维制备出来的防水层级,或添加了化学纤维的这一层级,也能提升原有的致密效果。

(三)明辨性能影响

柔性特性的建材,会受到偏多要素特有的干扰。例如:场地固有的水文地质、施工时段的温差,都潜藏着这种干扰。为此,应当全面查验材料固有的防水特性。再如:基底层预设的坡度,若会超出3%这一比值,则可选出来的建材,包含柔性架构下的卷材。若防水层衔接的基底偏宽,则选出来的这种建材,应当配有高层级的防水特性。每隔预设的间隔,就添加内置特性的伸缩缝。这样做,确保平日以内的防水坚固,回避偏多的渗漏状态。

结束语

防水施工特有的时段中,应当审慎选出合规的建材,确保拟定好的施工步骤,带有合理的特性。预设的工艺管控,应当更替旧有的认知观念,促动科学管控。细分出来的各类工序,都应明辨防水质地。做好初始时段的施工预备,以及接续的构架修护。刚性防水范畴中的施工要素,应被侧重查验。注重惯常的防水检查,及时发觉潜藏着的渗漏隐患。

参考文献:

[1]原军.浅析建筑防水工程中常用材料及施工技术 [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1).

[2]彭震.有关建筑防水材料及施工的探讨 [J].科技风,2012(08).

建材市场研究范文3

【关键词】 中药材; 鉴别使用; 药理学; 临床疗效

近年来,据调查全国部分地区调剂人员把处方上的山豆根误调配成北豆根;石菖蒲误调配成九节菖蒲;白附片(黑附子的一种不同加工规格)误调配成白附子;黄药子误调配成红药子或白药子等屡见不鲜。作者经多年调剂发现有的中医大夫在治疗口眼歪邪的处方中开有白附片;在治疗肝癌的处方中开有山豆根;在治疗甲状腺癌的处方中开有红药子。这显然是不对的。作者呼吁:医师开方本斟酌,药师付方要正确,应当迅速改正这种不良用药习惯。要以《中国药典》为准绳,正确鉴别使用药材[1-3]。为提高中医药人员的识别能力,现将上述几组中药的植物基源、药材性状、功能主治介绍给大家,供读者参考。

1 北豆根与山豆根的区别

1.1 北豆根

1.1.1 来源 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 Menispermum dauricum DC.的干燥根茎。

1.1.2 性状鉴别 呈细长圆柱形,弯曲,有分枝,长可达50 cm ,直径0.3~0.8 cm。表面黄棕色至暗棕色,多由弯曲的细根,并可见突起的根痕及纵皱纹,外皮易剥落。质韧,不易折断,断面不整齐,纤维细,木部淡黄色,呈放射状排列,中心有髓。气微,味苦。

1.1.3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祛风止痛。用于咽喉肿痛,肠炎痢疾,风湿痹痛;又具抗癌活性,临床用于肝癌有一定疗效[3-4]。

1.2 山豆根

1.2.1 来源 为豆科植物越南槐Sophora tonkinensis Gapnep的干燥根及根茎。

1.2.2 性状鉴别 根茎呈不规则的结节状,顶端常残存茎基,其下着生根数条。根呈长圆柱形,常有分枝,长短不等,直径0.7 cm;表面棕色至棕褐色,有不规则的纵皱纹及突起的横向皮孔。质坚硬,难折断,断面皮部浅棕色,木部淡黄色。有豆腥气。

1.2.3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用于火毒蕴结,咽喉肿痛,齿龈肿痛。

2 石菖蒲与九节菖蒲的区别

2.1 石葛蒲

2.1.1 来源 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的干燥根茎。

2.1.2 性状鉴别 呈扁圆柱形,多弯曲,常有分枝,长3~20 cm,直径0.3~1 cm。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粗糙,有疏密不匀的环节,节间长0.2~0.8 cm,具细纵纹,一面残留须根或圆点状根痕;叶痕呈三角形,左右交互排列,有的其上有毛鳞状的叶基残余。质硬,断面纤维性,类白色或微红色,内皮层环明显,可见多数维管束小点及棕色油细胞。气芳香,味苦,微辛。

2.1.3 功能与主治 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用于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健忘耳聋。

2.2 九节菖蒲

2.2.1 来源 为毛茛科植物阿尔泰银莲花Anemone altaica Fisch的干燥根茎。

2.2.2 性状鉴别 略呈纺锤形,稍弯曲,长10~40 mm,直径3~5 mm。表面黄白色至棕色,具多数半环状突起的鳞叶痕,交互排列成环状,节上有点状突起的根痕。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类白色,粉性,可见淡黄色小点6~9个,排列成环。气微,味微酸。

2.2.3 功能与主治 开窍化痰,化湿和中。用与痰迷神昏,惊痫癫狂,耳鸣耳聋,胸闷胀满,食欲不振。

3 白附片与白附子的区别

3.1 白附片

3.1.1 来源 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

3.1.2 性状鉴别 为不规则的纵切厚片,上宽下窄,长17~50 mm,宽9~30 mm,厚约3 mm,无外皮,片面黄白色,半透明,并有纵筋脉纹。质硬而脆,断面角质样。气微,味淡。

3.1.3 功能与主治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

3.2 白附子

3.2.1 来源 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Typhonium giganteum Engl的干燥块茎。

3.2.2 性别鉴别 呈椭圆形或卵圆形,长2~5 cm,直径1~3 cm。表面白色至黄白色,略粗糙,有环纹及须根痕,顶端有茎痕或芽痕。质坚硬,断面白色,粉性。无臭,味淡,麻辣刺舌。

3.2.3 功能与主治 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用于中风痰壅,口眼斜,语言涩謇,痰厥头痛,偏正头痛,喉痹咽痛,破伤风;外治瘰疬痰核,毒蛇咬伤。

4 白药子、黄药子、红药子的区别

4.1 白药子

4.1.1 来源 防己科植物金钱吊乌龟的块根。

4.1.2 性状鉴别 块根椭圆形或扁圆形;表面暗褐色,外表皱缩。商品多已切成片状,横切片径4~8 cm,厚l~2 cm;切面白色,粉质,较粗糙,有环形轮纹,有时见有偏心性车轮状木心;质脆,气微,味淡而微苦。以干燥,粉性足,色白者为佳。

4.1.3 功能与主治 清热消痰,凉血解毒,止痛。治咽痛喉痹,咳嗽,吐血,衄血,金创出血,热毒痈肿,瘰疬。

4.2 黄药子

4.2.1 来源 为暑蓣科植物黄独的块茎。

4.2.2 性状鉴别 干燥的块茎为圆形或类圆形的片子,横径 2.5~6 cm,长径4~7 cm,厚0.5~1.5 cm。表面棕黑色,有皱纹,密布短小的支根及黄白色圆形的支根痕,微突起,直径约2 mm,一部分栓皮脱落,脱落后显露淡黄色而光滑的中心柱。切片淡黄色至黄棕色,平滑或呈颗粒状的凹凸不平。质坚脆,易折断,断面平坦或呈颗粒状。气微,味苦。

4.2.3 功能与主治 凉血,降火,消瘿,解毒。治吐血,衄血,喉痹,瘿气,疮痈瘰疬。

4.3 红药子

4.3.1 来源 为蓼科植物毛脉蓼的块根。

4.3.2 性状鉴别 干燥块根,外皮棕褐色,紧贴,不易剥离。根头部有残茎疤痕,坚硬,不易破碎。商品常横切成块,径3~6 cm,厚0.8~2.5 cm。断面凹凸不平,土黄色或黄棕色,鲜根断面橘红色或粉红色,有时呈现如何首乌之异形维管束,并有细条状淡黄色纹理。味微香而不苦,嚼之唾液染成黄色,粉末遇碱液立显紫红色反应。

4.3.3 功能与主治 生用:抗菌消炎,顺气活血,凉血止血,镇静解痉,止痛,止泻,促进溃疡愈合;盐制者补肾,醋制者止血,碱制者健胃。治扁桃体炎,肠炎、胃炎、溃疡病、菌痢、胆道蛔虫症,外伤感染,蜂窝组织炎、痈疖、脓痂疹,泌尿系感染,月经不调,崩漏,外伤止血,吐血,衄血,便血,跌打损伤,风湿腰腿痛。

鉴于此,以便更好地掌握药性和临证处方用药的正确性,提高思想认识,增强业务素质,提高中药的治疗效果,保证中医临床的疗效,达到药到病除的目的,对实现中药调剂技术的标准化,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5-6]。

参考文献

[1] 荣继敏,苏视主,江山,等.中草药的鉴别使用与中药学研究[J].时珍国药研究,2008,19(2):171-173.

[2] 吴仪洛.本草从新[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3:193-199.

[3] 凌一揆.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58-60.

[4] 陶弘景.名医别录(辑校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33-138.

[5] 徐淑云.药理实验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83-988.

建材市场研究范文4

按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差异性,一般可以将人才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研究型人才;另一类是将客观规律的原理应用于实践并带来利益的应用型人才。按照所受高等教育的学历层次不同,应用型人才可以细分为专科层次、本科层次、研究生层次等。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专门人才,知识要求从“够用”和“实用”为限逐步向“基础扎实、增强后劲”转变,强调应当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并能把科学原理转化为工程设计、工作规划、运行决策,具有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及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一定的综合能力。

市场营销专业作为管理类学科的一个分支,是一个应用型极强的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层次涉及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三个层次。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既不同于普通本科教育,也不是3年制高职高专的增容。与普通本科相比,应用型本科人才更强调应用性和技能性,需具备职能的应变和转换的知识和能力;与高职高专相比,应用型本科人才强调一定的基础教育,强调一定的后续发展。对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来说,学会“怎么做”比知道“为什么”更重要。为此,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除了掌握经济学、管理学以及营销学等基本理论及其策略方法之外,更应该学会运用这些基本理论、策略和方法解决营销实际问题,具备较强的营销实践能力。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应当紧紧围绕生产、管理和服务实际部门的需要,让学生掌握营销职业岗位群的技能和技术的操作性规范。实践能力强是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自身优势的集中体现。市场营销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在一定理论指导下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丰富的营销经验或实践是市场营销人才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有利条件。

二、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实践能力分析

实践能力的本质是个体合理运用自身已具备的知识、技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简言之即学以致用的问题解决能力。根据实践能力所解决问题的层次,有基础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之分。基础实践能力内涵较广泛,包括理解认知能力、沟通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应变适应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析决策能力等,是解决各种综合性问题不可或缺的基础;专业实践能力是从事某项特殊或专门的活动所必备的能力。对于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而言,专业实践能力是营销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即自觉地以营销理论知识、方法指导实践,解决营销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市场营销策划能力、市场研究能力、营销决策能力等。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应充分考虑营销职业岗位层次的不同要求。

营销职业岗位层次涉及营销员、营销主管和营销总监。营销职业岗位层次不同对人才要求也有差异。(见表1)

不同的营销职业岗位层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所需要的实践能力有差异。对于营销员,人才培养目标是要实现“会做”的目的,所需要的实践能力侧重于市场营销工作的执行能力,具体体现在计算机运用技能、沟通能力、销售能力、市场调研能力。对于营销主管和营销总监,人才培养目标是要实现“如何管理”的目的,所需要的实践能力侧重于市场营销管理能力,包括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计划能力和决策能力,市场营销策划能力、市场研究能力、营销决策能力和市场营销战略管理能力显得尤其重要。因此,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实践能力培养应注意做到两方面要求:一方面,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实践能力培养应以营销职业岗位对职业人员的要求为主线,紧紧围绕营销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强化市场营销专业应用性特色,注重营销职业技能和应用能力培养,以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实践能力培养应体现即时性和发展性相结合,即时性是以营销专业应用型本科生的就业为着眼点,满足本科毕业生能够立即顶岗,开展实际营销工作的要求;而发展性是以营销专业应用型本科生的职业发展潜力出发,为学生走向营销主管和营销总监岗位做能力准备。

三、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

为了能够探索出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新思路,寻找适合普通高等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模式,近三年来我们以桂林工学院为试验基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探索,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厚的经验,现将我们的思考做如下总结。

1.突出特色能力,设置基于职业岗位要求的营销能力课程群

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重点在于训练学生应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不仅应该掌握具体的操作技能,更应该熟悉具体操作技能与其背后支撑理论之间的联系,并有能力运用所学理论去解决新的问题。为培养学生应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营销职业岗位层次不同要求,桂林工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重点突出了市场调研能力、销售实务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和商务沟通能力,设计了如表2所示的营销能力课程群。

2.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构建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本科生实践能力提高的关键。桂林工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本科培养方案加大了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占总教学时数的40%以上,将应用实习和毕业实习时间整合为一学年的实习,方便学生从事在工作单位顶岗实践。而实践教学体系由课堂实践、营销模拟实训、课外工作实践、校外实习四大模块构成。

(1)课堂实践

桂林工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本科教学计划压缩了课程理论讲授学时,加大课堂实践学时。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涉及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均安排了课堂实践学时,课堂实践学时占总教学时数的20%。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往往把重点放在实际操作与其支撑理论的联系上,训练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2)营销模拟实训

在营销模拟实训中,以SimMarKeting营销模拟软件和物理沙盘为主展开实践教学。SimMarKeting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和互联网络通讯技术构造出一个完整有效的营销环境,让学生通过模拟竞争的方式演练市场分析、营销战略发展和营销决策制定的持续营销过程,体验完整的营销方案体系。在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本科教学计划中,营销模拟实训安排两次。第一次营销模拟实训安排在学生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和消费者行为学等部分专业基础课之后的第3学期末,使学生形成对营销工作的初步认识和理解;第二次营销模拟实训安排在学生学习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后的第6学期末,以强化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营销实践能力。

(3)课外工作实践

课外实践主要是在教学体系之外利用假期要求学生必须参加的实践环节,包括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校内外科技创新活动、企业调研、专题研究、案例分析和学生的兼职工作等。对于参与课外工作实践表现突出的学生,设置了奖励学分。通过课外工作实践环节,拓展个性化教育的空间,保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

(4)校外实习

校外实习包括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应用实习和毕业实习四个部分。实习中,认识实习是认知性的实践教学过程,目的是建立对实际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的感性认识。专业实习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在实习时间、实习内容和组织形式上都更加灵活,养成营销员的职业素质,拓宽专业知识,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实习将模拟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通过引进模拟集中实习软件,将典型企业模型展示在学生面前,通过一段时期的实际操作,使学生能够既见树木也见森林。再让学生去有的放矢地参与实际营销工作,提高解决实际营销问题的能力。

3.改革教学方法,注重行为导向教学法运用

注重培养学生创意思维及综合运用市场营销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关键。行为导向教学法以其较强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对于培养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面对环境变化的决策能力非常有帮助。行为导向教学法实质上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学与教、学生与教师互动的社会交往情境,从而完成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行为导向教学法具体方法包括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法开展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在现实条件制约下解决市场营销实际问题的能力。近年来,桂林工学院在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消费者行为学、广告学等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中,借鉴引进行为导向教学方法,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建材市场研究范文5

(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四平136000)

摘要:笔者调查了目前的日语教学现状与市场对日语人才的需求现状,发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日语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对日语人才的需求脱节,已经满足不了社会的需要。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以二语习得中的学习动机理论为指导,倡导在学习者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在学校教育方面要构建一套适应市场需求的日语人才培养模式,使日语专业的学生符合市场和社会的需求。培养学生的日语学习动机和构建良好的适应市场需求的日语人才培养模式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

关键词 :日语人才;市场需求;学习动机;实践探索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7.036

中图分类号:H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7—0080—02

收稿日期:2015—01—17

作者简介:刘丽芳(1982— ),女,辽宁沈阳人。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日语教学。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日两国在经济、文化等领域呈现出多元化及复杂化的趋势。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面对大好发展机遇,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日语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地与日本进行交流和沟通,顺利地开展各种业务往来,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日语人才就变得非常必要。

一、日语人才培养教学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日语教学模式所培养出的只会单一语言而专业知识欠缺的日语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目前就业市场的需要。在实际的日语教学中,往往采取的是哑巴日语、填鸭式日语等教学方式,学生学习后不能或者很难进行语言交流,无法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培养复合型日语人才就显得十分必要。目前,高校日语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的地方:教学观念比较落后,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内容;教师授课方式仍然采取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课堂内容枯燥,索然无趣;考试方式也是简单的单词记忆、语法填空等形式;课程设置不合理;高水平的优秀教师紧缺。

二、日语人才市场需求现状调查

根据教育部高校招生专业目录以及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公布的信息,截至2011年6月,全国共有四年制本科院校1108所,其中开设日语专业的四年制本科院校共有466所,在外语类专业中仅次于排名第一位的英语(有935所)。

日语专业人才在社会上所从事的行业或职位大体分为日资企业、国家机关、日语教师、日语导游等。其中,60%左右的日语人才都在日资企业就业,为此培养适合企业发展的日语人才变得非常必要。

通过对毕业生的就业反馈和网上查询等了解到,用人单位对日语人才的要求为:具有日语国际一级水平,口语表达流畅。特别是在掌握日语的基础上再掌握一门专业技能的人才成为稀缺资源。在日语专业中,认定日语能力的考试有日本的日语能力考试(JLPT)、中国的专业四、八级考试,还有商务日语能力考试(BJT),这就说明仅仅掌握日语语言技能已经与市场需求脱节。

三、日语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一)二语习得中的学习动机理论

从1960年开始,有人研究人们获得语言能力的机制,尤其是获得外语能力的机制,综合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语言教育学、社会学多种学科,慢慢发展出一门新的学科,叫作“二语习得”。 许多相关研究表明:动机与外语学习有着直接的联系。斯波尔斯基(Spolsky)认为:“动机预示着学习者用在语言学习任务上的时间量。学习者动机越高,花在学语某方面的时间越多。”

学者们一致承认学习动机对二语习得的重要性。有些学生外语学得不好,其根本原因是自己没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所以,作为教师来讲,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是非常重要的。

(二)学习动机理论对日语教学实践的影响

要善于利用各种有效条件激发学习者的日语学习动机,使学习者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并且能够坚持这种学习状态。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激发并且保持这种学习动机呢?

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心理学家认为,只有对某一学科感兴趣,才能熟练掌握该技能。有兴趣才有继续学习下去的欲望,同时,这也是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前提。

其次,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要不断地鼓励学生。在外语教学中,如果学生提出“我有必要学习这个知识吗?”教师应帮助他们看到所学内容与提高其能力素质之间的必然联系。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师并不是事事俱到,一刻不停地看紧学生的学习,而是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产生自我学习的动力。

再次,要在教学方法上转变传统教师角色,把讲解与示范、指导相结合,把“要学生学”变为“学生要学”。

四、适应市场需求的日语人才培养模式

(一)目前某高校的课程设置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该学校日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如下:

主干学科为外国语言文学,主干课程有基础日语、综合日语、日语视听说、日语会话、日本文学导论、日语写作、高级日语、日语泛读、日语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日本概况。具体到课时分配上,日语精读、日语写作、日语听力、日语泛读、日语语法、日本文学等侧重于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课程占1623课时;而像跨文化交际、日本社会、日本文化、日文公关写作这种锻炼语言应用性的科目只占154课时。

笔者通过网络对省内22所设置日语专业的高校的日语专业课程设置也做了专项调查,通过调查发现,日语专业本科培养模式基本上都偏向于培养研究型日语人才,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与社会实际应用脱节。

(二)适应市场需求的日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培养高素质日语人才需要做到:1.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在加强日语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也要重视日本文化及相关课程的学习。可以开设一些如计算机日语、会计学基础、旅游日语、口译技能实训、日语商务场景实训、科技日语阅读与翻译等课程,使学生在就业时不至于手忙脚乱,而且对主干课程的学习也能产生一定的刺激,使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也使学生的日语学习有的放矢,对主干课程进行支撑。2.加强培养日语人才所需的师资力量的建设。聘请优秀日语教师开设专业选修课,为学生创造一个高水平、多方向的日语教学环境。同时,聘请有商务实践经验的教师开设商贸阅读等课程。

应该有计划地为年轻的日语教师提供公派出国留学的机会,进一步提高其日语水平。定期派教师到社会或企业中了解企业需求,从而提高教师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3.进一步巩固与拓展合作办学模式。加强与其他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日本的大学教育资源,充实国际化办学的合作项目。与日本大学建立长期互派学生交流的良好关系,向日本高校公派留学生或在国际交流资金的资助下进行短期友好访问。4.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多联系相关日资企业或与日语相关的单位,使学生在假期有机会接触与日语有关的工作。

五、结论

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本科日语专业日语人才培养现状和日语人才市场需求现状,并且结合本校的人才培养问题和课程设置进行了分析,构建了一套适应市场需求的日语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以二语习得中的学习动机理论为指导,倡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并在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了建议。

参考文献]

[1]王玉.论商务日语人才培养模式与目标实施[J].日语学习研究,2011(3).

[2]王悦,王新.二语习得中的学习动机理论模式浅析[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3(4).

[3]Ellis.R.第二语言习得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建材市场研究范文6

关键词:中职学校;专业人才;建筑应用电工;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陈红心(1968-),女,四川简阳人,惠州广播电视大学建筑工程系,讲师。(广东 惠州 516007)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3-0129-02

在我国社会现阶段建筑事业蓬勃发展的趋势下,“建筑应用电工”作为中职学校的专业课程之一,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对培养市场需求的建筑专业人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建筑应用电工”其学习目的主要可概括为两个方面:[1]一是具备一定的建筑电工理论知识,二是在未来的工作实践中能将这些知识学以致用,解决实践中遇到的一般问题。因此,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如何对该课程进行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培养符合人才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是值得探索的课题。

一、中职建筑专业人才市场需求概况及人才培养目标

1.人才市场对中职毕业生的需求现状

近几年来中职学生就业情况表明,人才市场对中职生的需求呈现两种走势:一是就业面不断拓宽,比如就业单位性质的多元化,包括国有、民营、集体、个体及外资、台资、合资等;二是就业岗位专业化,中职毕业生就业多走向一线技术岗位。结合笔者对相关情况的了解,多数中小企业对具备良好的实操能力的中职毕业生十分青睐。究其原因,在于国内高校更强调“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毕业生对工资待遇期望值较高;相反,中职生往往动手实操能力较强,在薪酬待遇方面的要求不会太高。因此,用人单位中的一些技术岗位,中职生更加受到欢迎。当然,近年来一些大专院校的办学定位往技能应用型人才方向发展,这就对中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必须及时调整培养目标,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懂技术会操作的高素质劳动者。

2.中职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中职学校主要从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方面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体目标如下:

(1)知识结构:学生的知识结构,包含基础理论知识和本专业的理论知识两个板块。基础理论知识是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本职工作必须具备的文化基础,常开设的课程有语文、数学、计算机、外语、法律基础等。而专业理论知识,是毕业生走向岗位后从事相应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这是胜任本职工作的前提。专业理论知识是由一些列的课程群所组成的知识体系,比如“建筑应用电工”就是建筑专业理论知识体系的构成内容之一。

(2)能力结构:中职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结构是多方面的,包括从事本专业的岗位操作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初步的管理能力等。以“建筑应用电工”课程为例,要求建筑专业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备一定的电工理论基础,一定的实际用电知识,了解一般的建筑电气工程,可从事一般民用建筑的“电气设计图”的识图、读图,为方便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这一目标的实现,落实到具体的操作实践,就是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改革的问题。基于此,笔者就“建筑应用电工”这门课程如何从人才市场的需求出发,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做以下探讨与分析。

二、当前“建筑应用电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为了解中职学校中有开设“建筑应用电工”课程的教学现状,笔者通过走访、邮件、电话等多种途径对相关信息进行了搜集,并对近年来惠州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简称“本校”)该课程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对照中职学校现有的培养模式和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发现中职学校“建筑应用电工”教学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学习目标缺乏合理定位

“建筑应用电工”一般是在中职学校建筑专业开设,而对于该课程的教学目标,许多中职学校缺乏合理的定位。据笔者的了解,尽管各中职学校对“建筑应用电工”的课程性质和任务有描述,但往往大同小异,缺乏与本地区、本校或本专业实际情况的结合。毋庸置疑,由于地域、办学条件的影响,各中职学校在办学定位上,都应该有所差异。比如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其定位是培养珠三角地区需要的专业人才,服务于珠三角地方经济发展。因此,在建筑应用电工教学目标方面,就应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来合理定位。

2.课程设置与职业能力需求存在差异

目前人才市场对中职学校毕业生职业能力的需求,往往要求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善于沟通、领悟能力高、动手能力强的毕业生。但由于多数学校“建筑应用电工”课程的教学,缺乏“双师型”人才,加之对课时的分配方面不够合理等因素,致使实践教学效果十分欠缺。比如,实践课程的内容如何优化,对实践课程如何进行严格管理,对实践教学效果如何科学评价,目前多数中职学校还缺乏成熟的教学模式。但是该课程本质上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过多的理论阐述往往效果不及实践操作学习快,因此导致了学生课堂掌握了相应知识,但实践中难以有效应用,造成动手能力不足的现象。

3.教学与企业合作深度不够

从目前世界范围来看,在职业教育发展较好的德国,其成功之处在于与企业紧密合作,联合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尽管近年来我国各层次的学校,比如本科、大专、高职、中职都纷纷尝试走“校企合作”的办学之路,但收效甚微。从中职学校来说,受诸多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校企合作往往难以实施,导致学生缺乏必要的实习实训场所。而师资方面,学校也缺乏有力的政策和经费支持,聘请企业的技师给学生授课。本校教师也由于缺乏足够的企业实践经验,多注重于理论的讲授,对企业的实际、业务流程等缺乏必要的认识,最终导致毕业生在相关专业领域就业情况不理想。

三、基于人才市场需求的“建筑应用电工”课程改革对策

针对上述几个主要问题,如何从人才市场需求出发,积极推进“建筑应用电工”课程的教学改革,以培养高质量的、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合理定位课程教学目标

现阶段,我国步入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时期,社会不仅需要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管理人才,更需要大批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因此中职学校应把握好市场导向,从自身办学定位出发,对“建筑应用电工”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性质进行合理定位。该课程的一般教学目标主要定位于“使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有一定的电工理论基础,还应具有足够的实际用电知识,对建筑电气工程有一定的了解,可从事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电气设计图》的识图、读图,为将来从事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打下基础。并为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创新能力和全面素质打下基础”。[2]因此,如何针对这些基本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专业需求和就业导向,进一步明确各知识点在教学中所占的课时比例,科学选取与调整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是广大专业教师应积极探索的问题。只有从这一角度入手解决问题,才能实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培养出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

2.基于岗位胜任能力来制订教学模块

按照企业需要什么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人才的理念。对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能力需求,来确定办学方针,以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多种技能为目标的教学思路。应正确分解“建筑应用电工”课程学习中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目标,运用工作任务分析得到岗位能力图表,并根据岗位能力要求制订相应的能力单元教学模块。学生在学习“建筑应用电工”课程的过程中,应着重从以下两个模块来构建其知识体系和职业技能:

(1)理论知识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为专业模块学习打下基础。通过该模块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基本知识:熟悉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熟悉通用电路的组成与特性;理解常用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掌握其主要用途;掌握照明技术的相关知识,常用民用建筑照明特点和建筑施工现场的供电;了解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概、预算的基本知识。

(2)专业技能模块:主要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技能。通过该模块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基本能力:具有识读电路图、计算电路基本物理量的能力;具有分析电路一般问题的能力;具备正确使用常用变压器、电动机、照明设备的能力;具有常用民用建筑照明设计和建筑施工现场供电安装能力;具有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能力;具有学习和应用电气工程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

3.合理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在对课程教学目标有了明确定位之后,就应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选取和优化。首先,教师应对学校选取的教材进行了解,对其内容的科学性及合理性进行甄别,对于基础内容和选修内容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酌情选取。完成这一过程就有利于后期的课程设计,包括各部分课时的合理分配,实践课时与理论课时的合理搭配。因此,建议中职学校应由教师参与到教材的征订工作中来,可以由教师推荐几本教材,学校管理部门再进行选择征订。对于课时的安排,实践课程的操作方式、考核标准等,这些方面学校应积极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其次,从教师角度来说,要教好“建筑应用电工”这门课程,就应使自己具备良好的理论基础。教师应当了解实践应用中学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只有把握好了岗位能力需求,才能做到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很好地提高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

4.加强岗位操作技能的培养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要提高“建筑应用电工”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该课程的师资技能水平是关键。如前文所述,教师不但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应该是传授学生技能的第一个“师傅”。[3]因此,中职教育必须建立一支过硬的“双师结构”型教师队伍。尽管目前多数中职学校存在实训教师匮乏的问题,但并不是没有改善的办法。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来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建立起校企合作的模式,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做到学以致用,发现自己知识和技能方面存在的不足,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是教师提高自身实践能力的机会。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实习期间,深入企业,对企业技师、工程师的示范操作与传授,来进一步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技能,这也将以后的教学积累更多更丰富的资料和经验。当然,中职学校还可以通过现场教学法进行实际操作训练,让学生学会操作常用的工具和设施。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该校还不定期邀请行业专家到校举办专题讲座,介绍行业最新发展状况,讲解技能操作流程等这些方式,都将有利于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应用电工”作为中职学校建筑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其教学质量的优劣关系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学校只有贯彻以就业为导向,密切关注人才市场的需求,对课程的性质和目标进行合理定位,科学优化教学内容,强化能力为本位的教改方针,才能有望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

参考文献:

[1]刘连宇.在中职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J].职业,2009,(11).

上一篇理综试卷

下一篇权健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