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家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寒假家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寒假家教

寒假家教范文1

回家的第一二天,在家好好享受着家的温暖,坐在窗口看着外面飘飞的雪花,望着外面白茫茫的一片,感觉好漂亮,好浪漫。可是后来才觉得这种漂亮,浪漫代价太大了,雪一直连绵不断,给交通带来了麻烦,给回家过年的打工者带来了困难,给市民带来了不便。早上醒来听见马路上嚓——嚓——的铲雪声,在窗外一看原来是附近中学的十多名教师。此时觉得自己作为一名大学生,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是不是也应该出自己的一份力呢,为社会做一份应尽的义务呢。我毫不犹豫的穿上衣服,出了家门,主动要求参与他们的队伍中,共同面对雪灾。脸冻的紫紫的,但是心确实热腾腾的。后来看到越来越多的朋友加入这队伍中来,此时让我觉得雪灾无情但是人友情!

在放寒假之前所构思的计划(大手爱小手,爱心义卖活动)被这场雪给搅和了。还好我找到一份家教的事做,我的寒假生活又增添了一道绚丽的风景。这道风景让我学会了许多,体味了许多,思考了许多。。。。。。我的学生叫徐淼,一个正在初三的女生。她父母第一天把她带到我家来时,和我谈了很多,从中我可以感受到父母心中那种望子成龙的殷切期望和恨铁不成钢的急切心情,父母对子女的那种期望是挚热的、无私的。他们看的很远,看到了子女的未来;他们做得很无私,甚至会由于子女的不才而深深自责。我被父母对子女的这种情义深深打动,同时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她,对于没有任何家教经验的我来说,毕竟是一个“挑战”。 家教的第一天,我给他讲解了期末试卷。试卷上的字迹很潦草,不论是英文还是汉文。由字知人,我想他在学习上一定很随意,对自己要求不严格。在讲解试卷的过程中,我发现他听讲时显得很疲倦,不时地打呵欠。如此的听讲状态,其效果可想而知。我也开始意识到:现在的首要任务不是讲课,而是帮助他改变这种学习态度。第二天,我给他上了一堂思想教育课,给他阐明了学生的职责和学习的目的。他似乎懂得了什么。不时地点头表示同意。此后,我也经常给他上类似的课程,不时地与他交谈学习体会。他的听课状态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观。我为之而感到欣喜万分。我想让她明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道理。

家教生活,苦中有甜,喜忧参半。由于每天上午要去做家教,这就迫使我改掉了假期睡懒觉的习惯(通常要睡到十点多才起床)。开始的几天,我都是在睡梦中起床,提着昏沉的脑袋去洗漱。那种转变的滋味真不好受!不管天气如何寒冷我都坚持每天去为她补习。她听课时,时常会走神,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有时,我心里会感到很恼火:自己如此卖命地讲,她却置之不理,真无情。好在我很有耐心。每当她走神时,我都会提醒她,耐着性子给她讲下去。

寒假家教范文2

因此,第一次了解李睿哲时,通过与他交谈篮球开始的。在交谈中,我了解到以下情况:李睿哲有很强的求知心,但是几年来懒于学习,贪于玩乐。”由于上述诸多原因,他的成绩很不尽如人意。

父母对他抱以很大的期望,希望他能够考上重点高中,近而考入大庆大学。而他现在的学习情况,让他的父母感到担忧。

在交谈中,我可以感受到父母心中那种望子成龙的殷切期望,感受到父母对儿子的那种期望是那样挚热的、无私的。

他们看的很远,看到了儿子的未来;我被父母对子女的这种情义深深打动了,同时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对于没有任何家教经验的我来说,毕竟是一个“挑战”。

他,叫。又高又瘦。稚气未干的娃娃脸上。这是他给我的第一印象。家教的第一天,在学习上很随意,对自己要求不严格。开始意识到:现在的首要任务不是讲课,而是帮助他端正学习态度。

第二天,我给他讲了我的同学的经历,给他阐明了学生的职责和学习的目的。他似乎懂得了什么。不时地点头表示同意。

此后,我也经常给他聊类似个事,不时地与他交谈学习体会。他的听课状态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观。每天上午工作两个小时,中间有一段休息的时间。

因此,我在以后的讲课中,对他的要求渐渐严格起来,并经常给他讲解懒惰的害处。他虽然听得进去,但改观不大。这是可以理解的。

寒假家教范文3

实践时间:201x年1月12日到2015年1月26日

实践内容:补课

实践目的:一.勤工俭学;二.丰富大学生活;三.增强与人交往的能力;四.对专业的一次训练

摘要

关于补课“补课”,查《新华字典》意为“补学或补教所缺的功课”。“补学”,是从学生角度说,所学“功课”有缺失,需要“补充、补足、填补”;“补教”,是从教师角度说,所授“功课”有缺失,需要“补充、补足、填补”。无论是从学生角度说,还是从教师角度说,“补课”都是弥补“功课”的缺失,使“所缺的功课”得以修补。再从“补课”一词的构成来看,它是动宾式,为动词。因而,“补课”的关键就在“补”上,是查漏补缺。它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知识),给他们完全自由的选择权,把学生当作补课的真正主人。这样的补课,学生是主动的,处于主体地位,而不是被动的,处于被死灌的地位。这样的补课,学生是有选择的,按需而选,“点菜吃饭”的形式。

一.学生情况介绍

对于我上大学的第一个寒假,作为一名新一代的大学生,我想在寒假一定要做些有意义的事。于是,我在父母的帮助下,做起了家教的工作,因为我平时给大家的印象就是很有耐心而且知识的储备还可以,所以在招学生方面我并没有遇到困难。这是我大学生活的第一份社会实践工作,得到了一个锻炼自己的能力和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使我的大学生活更加的丰富。通过家教的生活使我学会了很多,思考了很多,体味了很多。

由于自身的精力有限,并且为了补习的效果好些,我补习了自己最擅长的数学,在学生数量上我控制在4人。学生a,男孩,初一,成绩突出,性格活泼,多动;学生b,女孩,初一,成绩突出,性格内向,但十分聪明;学生c,女孩,初一,成绩中等,性格内向;学生d,男孩,初三,成绩偏差,性格骄傲。

通过与学生的交谈,我了解到:学生a有很强的上进心,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似乎没有什么长劲。通过与家长的沟通,我发现a家长对望子成龙有着殷切的期望,感受到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是炙热的,殷切的;学生b没有自信,家长对其的关心也是不够的(留守儿童),但是学生b十分的懂事,知道学习的意义是什么,我很是喜欢她;学生c又高又瘦,稚气未干,这是我对她的第一印象,同时她对学习没有什么兴趣,我对她阐述了学习的目的后,希望她能够有新的思想;学生d爱好广泛,喜欢打篮球,大学第一学期学习篮球的自己自然和她有共同的话题了,在学习上很是随意,对自己要求不严格,我想我的首要任务就是纠正他的学习态度。

二.实践内容

第一堂课,我还经历了一番心理斗争。因为毕竟是第一次,从没有经验,害怕教不会他们,误人子弟!不过,还是咬紧牙关默默的告诉自己,既然接他们了,那就好好的带下去,对他们好好负责,决不能辜负任何人!

第一堂课就这样开始了,我也开始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在学生面前讲课,不免有些手足无措。因为我的姐姐就是一名老师,我特意邀请她旁听,希望她能指出我的问题。在上课前我就做了充分的准备,如我的学生是在两个年级的,所以我先给初一的3名同学讲解知识点,期间初三的学生自己预习,初一的学生有了基础后自己在做练习题,这时我再给初三的学生讲解。我深知我仅仅是一名大一的学生,我的威严问题一直是我很担心的一件事,姐姐交给我经验是:课堂上不凶,但也不笑,一直比较严肃,最重要的是课堂上要有纪律,无规矩不成方圆,在一个没有纪律的课堂上,教的再好也是白搭,课堂就是课堂,可得严肃对待。有了姐姐的方法后我的第一堂课纪律很好。

我所面临的第二大问题就是“怎样让我的学生集中注意力”,首先,我将我的音量提高,使得发音更清晰,让学生感觉我是一个精力充沛的人给他们一个生动的、充满激情的课堂氛围;其次,在讲解我的数学的同时我也会加一些英语,地理等,因为我给学生这方面的知识越多,学生就越容易感兴趣,课上注意力也就越集中,课堂效率也就高了。而且,学生会对我产生一种钦佩之情。这样就大大增强了我在学生中的威信,课堂效率也就有了保证。最后一个方法就是我增强了我们之间的情感交流,我常常会问一些他们的梦想,他们的爱好,同时我也会给他们讲讲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增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补课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我没有料到的麻烦,就像初三的学生小a由于基础就不好,他在自己预习中经常溜号,后来的几天我就让他在这段时间抄写我所要讲的重点公式,概念,之后的效果还是不错的,还有就是我的学生数量让我无法有求必应,有可能大家都是独生子女的原因,他们经常希望我站在自己的身边,做一题后就询问答案,以得到肯定,因此,我就围着他们,经常看他们的答案,尽量使他们被关注的机会相同。姐姐也告诉我,我在讲课中语言应该更简洁,我的口头禅太多,而且我需要让学生经常复习。

短短的15天很快过去了,虽然只进行了15天,但收获了很多,明白了很多……看到他们一点一点地学到我教给的知识,心里很高兴!离开那一帮可爱的孩子们的时候还真有些不舍~有些事做过了才知道,有些道理经历了才明白。老师真的不是那么容易当,这帮可爱的孩子们,让我这个假期有了一段美好的回忆,而且学到了很多。

三.实践总结

有了一次老师的体验后,我的感慨颇多,老师真是一个综合素质的职业,我的体会如下:

1.老师要有耐心。在很多情况下,我自认为讲的很是清晰,可是学生偏偏理解不了,讲了好几遍,学生却说听不懂,这就极大的考验老师的耐心了。我经常就会默默的告诉自己,我讲的对象是学生,他们听不懂就是自己讲的不好,这样一想我就又充满了斗志,转换思路再讲一遍,尽量多用图像和生活实际相结合。我的耐心真是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2.老师要有爱心。作为他们的老师,爱心真的是很重要,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学生学习时产生的情感因素密切相关。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得到老师的肯定,能很大程度上激励学生更好地参与学习。因此,老师在课堂中要适时地启发诱导、及时评价,提供榜样,鼓励进步并寄以希望,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的很重要,这就需要一名老师要真正的爱自己的学生。

寒假家教范文4

放假了,当然得好好的去玩一通,早就听说苏州的虎丘塔很有名,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于是我和爸爸妈妈就准备去看看这“吴中第一名胜”。爸爸驱车1个多小时,才到达了虎丘。

刚一进门,步入眼帘的就是那虎丘塔。我兴奋地对妈妈说:“虎丘塔果然有些斜。”“是啊,毕竟以是2500多年的历史了,砖头都烂掉了。”妈妈温和地说,眼睛里充满了可惜,“幸亏我们来得早,还能看得见,不知道哪一天它就会倒塌了。”

入虎丘后,沿山路而行,一路上可见着名的虎丘十八景。这些名胜古迹都有引人入胜的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十八景中,首屈一指的要是云岩寺塔,也就是虎丘塔。虎丘塔是建于宋代961年的平面八角砖塔,共7层,高47。5米,但由于地基的原因,塔身自400多年前就开始向西北方倾斜。据初步测量,塔顶部中心距中心垂直线偏离已达2。3米。1956年在塔内发现大量文物,其中有越窑莲花碗罕见的艺术品,看着这些介绍,我不禁赞叹道:“我们的祖先真是厉害,竟能设计出如此精妙绝伦,而又令人赞叹不绝的艺术品,真令人佩服。”

山上有一石井,传说为唐代陆羽所挖,称为“陆羽井”。陆羽是我国第一部茶书——《茶经》的作者。据《苏州府志》记载,陆羽曾长期寓居虎丘,一边研究茶叶,一边着作《茶经》。他发现虎丘山泉甘甜可口,评为“天下第五泉”。

最神秘的要数是在千人石正北石壁上携刻着的四个大字“虎丘剑池”。据说这四个字出自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手笔。另有传说,现在虎丘二字已非彦氏真笔,而是后人补书刻上的,所以在当地有“真剑池,假虎丘”的说法。所谓剑池是在崖壁上有一窄如长剑的水池。吴王阖闾墓可能就在这里。相传当时曾以鱼肠剑和其他宝剑3千为吴王殉葬,故名“剑池”。

寒假家教范文5

一周的见习很快就结束了,我在路上说“如白驹过隙,时不我待啊!同志还需继续努力呀”这不长不短的见习,弄得身心俱疲,娇惯的身心也遭到前所未有的摧残,却如沐春风,看到了丰富的内容,更多的是收获。

不得不说在带队老师的全程安排下及南充一中高中部各办公室老师的帮助下,我们顺利完成了一些目标。就个人来说,从精神和人格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一,“老师的滋味”,百味交杂

第一天去,恰逢高一周考,随之,我们也就被安排阅卷。

刚开始会觉得真没营养就是下苦力,原来当中大有妙趣。拿着红笔,开始了决定学生分数的历程。红笔易握,分数却是难以下手。我刚开始阅的题是抓住关键字,按考点给分,相对容易。花了一天,差不多就把三十个班的考卷阅完。也不过如此,心中有点飘飘然,难点却是在后面。

帮伙伴阅作文。这才发现给分是多么棘手的事情。

除去作文内容的“丰富多彩”,还有很多作文只写了几行,甚至是白卷。当时我很不解,说:“怎么会连作文都不写?”老师笑了笑,说到:“以后,你当老师就知道了”。那种眼神和微笑满是不屑和麻木当然也有对我们初生牛犊激情的期待。

作文满分是六十分,这当中有五十几分的,也有几分的,谁说语文成绩没有差距?自己不亲身经历真是不知道,这么多年都小看了我们的语文!

在我阅作文的时候,做了一个小小的举动,在有些有感触的作文后面做了批注,基本上都是一些鼓励和赞许或者有些带着引导性。后来,觉得这个工作不太适合该阶段的我来做,也就作罢。毕竟,现在的我还不是一名合格的教师,在某些方面还很欠缺,不能随意在神圣的卷子上带太多主观性的批注。

这个过程,让我真切的感受到学生的想法和心理状态,像是铺开了一条路,让我通向学生的心灵深处,去感知他们的感知,体会他们的体会。这也让我更加深刻的体验到教师工作的重复繁琐还有与同学心灵的碰撞,这是多么重要。也明白老师对不同学生的差异性带有多么强烈的主观性!就连批改作文,字迹的不同,也会直接影响老师给分。这也让我更加坚信要做一名关爱孩子心灵的老师,而不仅仅只是关注成绩,应当将教书和育人紧密结合。

当老师不容易,虽不过管中窥豹,只知一二,但酸甜苦辣咸顷刻体味。撇开自己的情绪,还要给各色各样的学生拿主意。

二,听课之知教学方式的利弊

这是见习的重头戏,自然不敢轻视。

东奔西蹭,总共听了15节课。其中8节正课,7节评讲试卷。

听课的过程,是学习。

听经验丰富的老师讲课可以“偷”到很多经验,听新教师上课,可以学到一些创新技法以及避免在日后教学中出现类似的不够成熟的教学手段。

课后是积累扩充和巩固。以弥补自身知识的欠缺和不足。像学生一样,课后,我也翻阅一些资料,解除自己的质疑和查漏补缺。

上课内容主要是在评讲试卷还有讲文言文。

讲卷子主要在于从卷面上的知识深入,可以不断扩充和延展,进而由点及面,由面勾勒成画,成了语文美丽的殿堂。非常感谢当中的某几个老师,让我们在高考的重压之下还可以如此轻松自如的领悟到语文这艺术殿堂的美感。也为日后自己教学找到榜样和信心。

然后是文言文。文言文的难点在于文意的疏通,而搭建其桥梁则是在于重点字词和重点句型的理解。这很考验老师的功底。他们一般都能旁征博引,将整个高中的教材烂熟于心,在总结某些实词虚词的用法时,基本能做到信手拈来,举例说明。甚至还有一些课外知识的掌握和引用。丰富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不至于对单纯的字词理解产生麻木和厌倦。

这个过程,我深刻认识到,一个好老师,是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的。譬如幽默譬如诗意譬如简单粗暴......他们的课不是一板一眼的,而是充满生机和活力。他们能够在常年重复上同样的内容,而不重样,蕴含更多的知识。这不仅仅是老师知识的再生产,也是时代背景下知识的进步,教学的进步。

三,见习关键字之压力。

压力最初产生于密密麻麻的横幅间。红白相间的方块字满是蕴含着学子的斗志。然后是办公室老师们忙碌穿梭于教室办公室的背影,班上黑压压的人头身躯和堆成山的资料试卷课辅资料,校园外接送孩子,送爱心餐饭,用心良苦的父母。这应了一句话,一个人读书,全家紧张。甚至家长比孩子还紧张。

进了这学校,就像进入了高强度的生产流水线,没有休息,只有向前。从初一开始就为中考奋战,紧接着为高考奋战。这点,学生们更是清楚。

见习关键字之兴趣。

这份兴趣来自于老师对教书的兴趣还有学生对于求学的兴趣。

一方面,从教室在办公室的埋怨和交谈中,可以发现,她们将教书作为一份收钱的事业。这本身就与教育的本质违背。当然效果也就不言而喻。

另一方面,从学生们的表现来看。文科班的优生显然是喜欢学习,或者说随时保持着一种爱学习的姿态融入学习状态中。而理科生尤其是艺体生显然对语文没有很感兴趣。

对于爱好的感兴趣的东西总是不知疲惫的。而学生和老师的状态显然就应了这学习的态度,自然也就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一堂好的课堂是灵动有趣的,而不是死气沉沉。是对知识本身的严肃和快乐学习的轻松。

见习关键字之姿态

老师的姿态:有的老师摆着唯我独尊的姿态,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对一些所谓的差生也是放任自流,这样一来,形成一种恶循环,连学生的尊重都没有赢得;而更多的老师,都是很朴素和谦虚的,即便自己的资历高,教学经验丰富,一堂课也是含金量高,但仍然谦虚,态度也是随和;有点老师自身教学经验不是很足,但能够放下自己的面子,虚心让经验丰富的老师请教,形成不断学习和共同讨论的氛围。

学生的姿态:这很明显以分班在学生之间也划开了线。有的学生从上课到下课都是精神饱满,虽然一天睡眠不超过八小时,但是随时保持斗志,毫不松懈;有的学生是上课睡觉,下课就来劲;有的学生上课偷偷玩手机;有的学生上课吃瓜子,大声说着悄悄话,致老师于不顾;有的学生上课还在打扮化妆.......我想,这当中有很多的孩子是自己放弃了自己,有的是因为老师放弃了他们。

一种相对平稳的姿态是双方互相给予的,除去个别学生真是因为基础不都牢固而听不懂,我相信,大多数的孩子都是因为被放弃而自我放弃。这种局面不该出现,真的不该有这种局面。

见习关键字之氛围

正是由于学生和老师的不同姿态,对于彼此对于语文的不同态度造成了师生关系的不同和影响了课堂的整体氛围。

这个氛围可以理解为班风和老师自身的人格魅力。

班风,在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能力还有学生自身的自觉。这当中的关键则是学生是否认识到集体意识,并是否自觉主动充当主人公为集体着想。

人格魅力,不仅仅是老师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教学能力,相信这点在进入工作岗位时已经具备。人格魅力体现在一种持久的吸引力,是由内而发并渐渐渗透的无形力量。学生是求学的,当然不能是把他们当顾客一样招待,而是应该恩威并施,对于某些行为宽容理解,但是对于本质和严重性的问题坚决不能放任自流不闻不问,而是应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导。现在的学生都是很聪明的,老师有没有学识,老师是不是真正的关怀是很容易被识破的。一旦威信和尊严被击垮,再树立也就难上加难了。

很期待再见那种如沐春风,师生和谐的景象。

四,投射自身:处处皆学问

听课的前前后后,见习的左左右右,随处可见的都是需要学习的。

我们看见的经历的,我们享受的不具有的,我们周遭的一切都将成为学问和教训影响我们日后。

比如,某些听课请求被拒绝,有主客观的原因。就自身而言,有的同学听课途中,因为无聊玩手机,被老师看在眼里,明白的拒绝再次的听课请求。这种尴尬的境地是由于同学自身马虎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

比如,有的老师心高气傲,不太愿意让我们打扰了正常的教学进程,东拉西扯的就拒绝了我们的请求。当然,这样正常,就和派师学艺被拒绝一样。难免会碰壁。但我们不能失掉礼貌和微笑。

比如,我们去班上听课,不同的班级,同学的反应不同,这也体现出我们在他们眼中的身份地位以及尊重的程度差异,体现了他们的素质,还有自身目前薄弱的人格魅力。

比如,我们还板凳后,才发现另一个老师还在上课,算是盲目闯入一个安静的课堂。这让我们很是尴尬,没有事前看好形势,这才没有顾周全。这在日后待人接物,审时度势也是个真切的教训。

比如,有的老师并不是凭借自身本事进去这个行业,学生宁愿做试卷也不要她讲课,作为一名老师,要是遇到这种境况,我觉得是比饿肚子大得多的耻辱。

还有很多,就不再不多做累赘。

见习的过程,除去为师范技能做准备和学经验,更多的还是在心灵和精神上的感悟和提升,然后对于自己日后的教师工作有个定向,对自己的角色尽早定位并为之努力,达到自己心中那个优秀老师的目标。想到这个就会觉得很有激情,满是斗志。

寒假家教范文6

初来武汉,是2004年的春天。那个春天,是我人生中的转折点。我原本在湖北一个小县城的老家过着令人羡慕的安逸生活,家境殷实,自己又是公办小学教师,端着所谓的“铁饭碗”,而那时的我才18岁。当我的美女同事们一个个觅得如意郎君,嫁作他人妇时,我却在追寻着自己的大学梦。当时的我不是没机会读大学,而是父母希望姐妹三人中性格最为柔弱的我留在老家,能在他们的照拂下生活,免得我饱受世间苍凉之苦。于是,我的大学梦在我最美的年华里戛然而止。

但是,心高气傲的我并没有因此接受命运的摆布,在老家当了四年公办小学教师后,终于鼓起勇气,参加了全国成人高考,踏上了去武汉的征程。

第一次来到武汉,发现它与我想象的大相径庭。父亲和我在汉阳钟家村的长途汽车客运站下车后,发现这里竟如此陈旧不堪、缺乏生气。尤其是汉阳,环境规划相当差,垃圾遍地,建筑物破旧,到处破破烂烂的,没有一点省会城市本该有的华丽。看到这一切,我不禁心生失望,对武汉的初印象大打折扣,觉得武汉也不过如此。

但当我融入这座号称“全国最大的县城”,在武汉度过了漫长的大学时光和研究生时光后,才对这座城有了更深的了解。在中国,能在城市名前加上一个“大”字的,恐怕除了“大上海”就只有“大武汉”了。之所以叫“大武汉”,是因为武汉有三镇:汉口、汉阳和武昌,流动人口有一千多万,比一个小国家的总人口还多。

对大武汉的爱,源于我在大武汉收获了工作、爱情和婚姻,还有我做母亲的幸福。爱情总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记,或让你刻骨铭心,或痛心疾首,或悔不当初,幸而我得到了幸福美满。在研究生毕业那年,我把自己嫁了出去,把自己的后半生,留给了这座繁华奢靡不及上海,文化教育不及北京,却能让人苦中作乐、压力适中的城。当然,对于我这样一个自恃清高的文艺青年,对大武汉的爱,还源于它历史浑厚的楚文化底蕴和碧波荡漾的美丽东湖,源于李白诗中的“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源于它新潮时尚又富有古韵的汉街,源于它艺术气息浓厚的昙华林和武大锦簇似雪的樱花群……

有爱便有“恨”,这里的天经常是灰扑扑、雾蒙蒙的,虽然雾霾不及北京,但也很少能活在自然的天然氧吧里。这里一天有“四季”,早上上班的时候可以穿着春秋季毛衣外套,中午午餐时就能热得让你回到夏天,到了晚上睡觉时,老天再次变脸,完全是让你过冬的节奏。在梅雨季节时完全可以在家坐观“大海”,到武汉来“看海”,绝对别有韵味、富有情趣。在“海”中,你可以看见一座偌大的水上之城,你还可以看见满城的人们在“海”中划着各式各样的“船”,形色匆匆,烦躁不安却又满脸笑意,景象颇为奇特。坐上公交车,你总能听见武汉最具特色的“老子信了你的邪”“你黑我” “老子呼你两哈”的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