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神经内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神经内科范文1
应用预防医学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统计。
2结果
2.1选取2011年1月至12月神经内科病房患者786例(不包括病例不完善及转院患者),按其神经内科病房处方药名出现次数划分用药[1],详见表1。
2.2选取2011年1月至12月神经内科病房患者786例(不包括病例不完善及转院患者)。按照出院诊断统计,2011年1月至12月神经内科病房患者786例(不包括病例不完善及转院患者),涉及病种共26种,主要是: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和癫痫,该科患者病情多复杂,常合并其他科室疾病,几乎没有诊断唯一的,基本诊断都在2个以上。患者常因眩晕、四肢麻木、无力等就诊,由脑梗死、睡眠障碍等神经内科疾病入院,出院诊断脑梗死为82.06%,加上脑出血98例,卒中患者占统计患者的11.34%。统计患者同时患其他基础疾病的有75.41%。详见表2。
2.3以药品的总用药量除以相应的DDD值求得该药的DDDs(用药人次数),详见表3。
3讨论
3.1从神经内科病房处方药名出现次数前10位排序和神经内科诊断病种统计,我们不难看出,在神经内科病房主要疾病就是脑梗死,以及患者自身所患有的基础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和冠状动脉粥硬化性心脏病等。现在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生活条件提高,使人们在不停忙碌的同时,应多加关注自己的身体,注意休息和饮食,减少疾病的产生因素,并且发现病情,应及时就诊。加之现在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脑血管病已经成为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这就要求我们医护人员应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知道,疾病是要早发现早治疗的好处,不要拖延,为了预防疾病,我们除了要加强锻炼外,我们还应该定期体检(青少年可以两年体检一次,40岁以前可以一年体检一次,但40岁以后,应做到每半年体检一次)。
神经内科范文2
关键词:神经内科;耳鸣;诊治思路
耳鸣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严格来讲其并不是一种疾病,而通常是指在无任何外界相应的声源或电刺激时耳内或头部所产生的声音的主观感觉,即主观性耳鸣,简称耳鸣。耳鸣一般均由耳鼻咽喉科进行诊治,但是近年来我院神经内科也接收了部分有耳鸣主诉的患者。本文就对神经内科诊治耳鸣患者的临床思路进行总结,以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耳鸣患者100例,其中男性44例,女性56例,年龄19~81岁,平均年龄53.2岁,所有患者均根据临床病史、听力学检查、全身检查以及心理学评估等进行明确诊断,病程1~22年不等,平均病程13.4年。
1.2研究方法 对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基础疾病、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系统软件分析资料,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P
2结果
2.1性别、年龄情况 本组100例患者,男女比例分别为44.0%、56.0%,两者比较无明显差异,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方面≤40岁患者占12.0%,40~60岁占58.0%,60~80岁占23.0%,>80岁占7.0%,其中40~60岁年龄段患者所占比例最高,且与其它年龄段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基础疾病 本组100例患者中,71例(71.0%)患者存在神经内科基础疾病,包括心理障碍患者19例,睡眠障碍患者16例,高血压患者11例,糖尿病患者10例,脑出血患者7例,癫痫3例,颈椎病3例,肿瘤疾病2例。
2.3临床表现 本组100例患者中仅有4例患者是以单纯耳鸣为主诉,其余96例患者患者均以其它临床症状为主诉,其中59例患者以情绪异常、睡眠障碍为主诉,头痛、头晕主诉25例,听力下降6例,肢体麻木3例,肢体无力2例,恶心、食欲差1例。
2.4影像学检查 本组100例患者,92例患者行头颅CT或MRI检查,其余8例患者未行影像学检查,并对疑有心理障碍和睡眠障碍的患者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检查,结果显示58例(58.0%)患者存在明确心理和睡眠障碍,且无明确耳部疾病,21例(21.0%)患者存在明确耳部疾病,且多因动脉硬化致耳鸣,21例患者患有高血压和(或)糖尿病。
2.5疾病治疗 对存在明显心理障碍和睡眠障碍的患者给予心理治疗和失眠症方面的治疗,并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对于有明确耳部疾病的患者建议去耳鼻咽喉科治疗。
3讨论
在对本组100例神经内科耳鸣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中,发现有一半以上(58.0%)的患者存在明确的心理和睡眠障碍,这一结果与黎志成等[1]研究结果一致。同时有临床统计显示,在中国有10%的人群体验过耳鸣,这是一个庞大的数据,且在10%的患者中有2%的患者受到耳鸣的严重“骚扰”,表现在对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的影响。且近年来随着饮食习惯等变化引起的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增加,以及工业、噪声污染等,耳鸣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并对部分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困扰。尽管耳鸣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明确,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临床研究发现耳鸣产生的一个重要机制是与神经元有关,表现为与两个相邻神经元之间兴奋性的同步排放和毛细胞超量阳离子内流有关,这也是神经内科诊治耳鸣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
5-羟色胺(5-HT)为递质的神经传递在感觉神经系统中形成了一个调控网络,而该网络又会影响听觉的过滤,而5-HT又与抑郁症相关[2]。国外有学者以心理和生理学为基础,提出了耳鸣的神经生理学模式,在这一模式中,认为耳鸣与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有关,而长期的耳鸣又会增加患者负性情绪的严重性,两者互为因果,表现在若任何一者未能及时解决,均会加重病情,并且造成恶性循环,因此也不难想象在本组的资料中有一半以上的患者患有明确的心理障碍了。
在本组资料结果中,有71例(71.0%)患者存在神经内科基础疾病,包括临床最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等,目前全身疾病引起耳鸣的机制仍不清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全身疾病与耳鸣有关,但是两者不是一对一的关系[3],比如糖尿病患者可能存在耳鸣也可能不发生耳鸣,究其原因作者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查阅认为这可能与个人对中枢敏感性的大小有关,这就与痛阈机制相仿,对同一个大小的疼痛,有的人可能感觉明显,而有人的可能感觉“不痛”,而表现在耳鸣方面则是有的人对耳鸣可耐受,有的则不可耐受。
对于耳鸣的治疗,目前尚未证实某种药物对耳鸣治疗有效,且因耳鸣是一种临床症状,其鉴别诊断都应依据病因,尽可能的找到耳鸣病因,并针对病因原发病进行治疗。从本组资料结果可知,耳鸣与全身神经内科疾病有关,因此应进行神经内科疾病的治疗,且有一半以上的患者还伴有严重的心理疾病,而心理疾病即可能是耳鸣的原因,也可能是耳鸣的结果,这种因果不易区分,但是心理问题却是最重要的,这就要求对于神经内科的临床医生来讲,应强调对患者心理疾病的治疗,在心理治疗中放松疗法可帮助耳鸣患者放松因耳鸣引起的紧张情绪,例如听一些舒缓的音乐,必要是可给予百忧解等抗抑郁药物的治疗。
总之,神经内科的耳鸣患者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临床症状,其病因以及发病机制复杂多样,且与患者存在的基础疾病和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在临床的诊治中应开阔思路,多渠道对患者进行明确诊断和治疗,以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黎志成,古若雷,曾祥丽.耳鸣的心理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1,8(6):1179-1185.
神经内科范文3
颅内感染2例,所占比例20%;网膜破裂出血感染1例,所占比例10%;脑血栓1例,所占比例10%;椎胸前颚供血确实1例,所占比例10%;其他病例1例,所占比例10%;头晕痛感染2例,所占比例20%,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2例,所占比例20%。
年龄2~25岁感染人数为1例(10%),25~45岁为2例(20%),45~60岁为3例(30%),>60岁为4例(40%)。
医院感染患者10例都使用了抗生素,最少使用3种,最多使用7种。其中,感染与控制仍继续抗生素治疗1例;病原学送检前盲目给予抗生素治疗2例;明显病毒感染,仍用大剂量抗生素治疗1例,这4例行为属不科学使用抗生素。
患者住院最长150天,时间最短5天,结果显示,患者越长时间住院,越易感染,住院时间为25天,病患感染2例,介于25~45天,感染2例,45天以上的,感染3例。
在所有感染病患中有5例有过导尿和吸痰;2例有过清除颅内的血肿;3例切开了气管。
危险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呼吸道感染是医院感染的主要感染方式,肠道、泌尿道、皮肤次之。与牛桂林等[2]学者的结论吻合,呼吸道与肠道是重要的感染地。理由是脑出血和高血压病患的正常生理活动像喷嚏、吞吐有强弱性的减弱和消失,痰和呕吐物不容易被清除,同时黏膜受到损伤。全部或者部分患者的免疫力下降是导致呼吸道感染的最根本的原因[3,4]。
1医院感染发病率与患者所患病有密切关系。感染病患多为病情很重,脑血栓、神志模糊,这些病患长期躺在床上,抵抗力下降,感染的危险性较大。
2年龄越大,感染可能性越大。引发呼吸道被感染的众因素中,病患的年龄无法忽视。结果显示,年龄不同病患的感染可能性不同。年龄越大感染率越高,年老人的抵抗力能力低、免疫力差。高龄人是感染的危险层次,高龄群体应该被更加注意。
3使用抗生素越多发病率越高。在不科学的使用抗生素情况下容易感染。
4研究显示住院越久越易感染。住院天数≥15天者占79.8%。研究显示住院10~30天最易患病。
5侵入性操作为导致感染的不可忽视的原因。气管插管会损害会厌部的保护层,降低纤毛摆动和咳嗽行为,呼吸道的分泌物无法被清除,因此加大了感染的概率。医护人员需学会正规的侵入性操作适应证,执行正规操作步骤来控制感染,减少感染。
预防及控制措施
1宿主危险性的本身降低
宿主自身因素:体质、肝病病史、位置、患病时神志不清、脑偏瘫病史、颅内出血的多少。以上原因虽然无法控制,但尽早的排出血肿,很好的平衡血糖,使患者神志清醒也能起到很积极的作用[5]。
2医院医源性改变
如治疗措施、医疗措施和药物应用。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这些措施,是挽救危重病患的必须操作,对有的有意识缺陷、体内分泌物很多但难吸除的病患,需要及时切开其气管,这样能排净分泌物,使胃中物回到气道,使呼吸道通畅,使患者脱离缺氧环境,同时肺感染也会降低感染率[6]。保持导尿系统,无菌引流袋要随时更换。
3增强病患的营养均衡
将病患的营养条件加强,令病患免疫力增强和抗感染能力提高。
4正确科学使用抗生素
不科学的滥用抗生素,会扰乱体内的菌群平衡,患者被感染概率会被提高,所以,使用前需依靠菌类繁殖和药敏比对产生的结果,合理科学使用抗生素。如果患者感染已被正确治疗,但依然在使用抗生素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增强细菌抗药性。
神经内科范文4
1.1专科特点神经内科由于专业性特点,其疾病具有发病率、致死率、致残率和复发率高的特点,患者病情变化快、病种复杂,临床对细致周到的护理巡视、科学合理的巡视记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神经内科护理巡视现状
1.2.1分析黄玉春等关于《护理巡视记录表的设计及应用》、黄安桃等《分级护理巡视记录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孙爱玲等《分级护理巡视单的设计与应用》等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发现,专家们对护理巡视单的意义、巡视内容、巡视记录的方式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但在如何根据神经内科特点开展符合患者需要的护理巡视,提高护理巡视记录效率、效用以及减少不必要的护理工作量等方面,尚缺少更明确、更具实践意义的阐述。
1.2.2目前神经内科病房的临床护理巡视工作各家医院的要求并不一致,有的医院侧重患者刚入院时的入院评估记录,加强了对重点人群皮肤、跌倒的安全评估及交接记录,执行分级护理制度,但对巡视记录没有明确要求;也有一些医院围绕患者临床护理有关的翻身叩背、皮肤、口腔、会阴、发热、疼痛、管道、病情观察、心电监护等内容,及健康教育有关的入院宣教、饮食、、活动、术前、术后、用药、出院指导等内容制定成分级护理执行单24h使用,要求护士签字执行,旨在通过护理活动结合病情观察,以体现护理巡视。这些举措一定程度上对神经内科患者的巡视起到强化推动作用,但对于一些病情复杂、变化快、有合并症的患者,巡视的要求及记录没有明确,也没有考虑到昼夜因素、持续巡视结果等必要项目的影响。
2探索
我院从2012年初开始对神经内科护理巡视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要求根据每位患者入院的评估结果开展护理巡视工作,在巡视中运用更多的病情观察技能,将病情观察与日常治疗护理工作结合起来安排巡视时观察重点,根据观察的结果,做好记录及交接工作。各班次人员须根据前一班次患者的总体情况,安排确定本班巡视重点,动态调整实施每位患者的病情观察。对护理人员进行神经内科疾病观察要点的培训,利用信息系统的先进技术,设计出简单便于护理人员操作的昼夜两种巡视记录单。
2.1白天的护理巡视记录护理巡视是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白天集中更多的治疗护理任务,护士如能做到及时巡视病房,不仅对患者的病情变化有所观察,而且可对本班次的治疗护理措施落实情况起到督导作用。安排白天巡视工作时需注意①要充分利用、合理安排巡视时间,在执行护理操作(如交接班、发药治疗、口腔护理、输液等)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巡视工作实施病情观察,如发药时可观察了解患者吞咽功能;输液时观察患者肢体活动情况;健康教育时了解情绪状态等。②根据病情轻重缓急,有的放矢实施规范的巡视,如患者输液时需加强巡视次数,有的患者输液时容易睡觉,经常巡视可及时发现药液量、渗漏和用药后的不良反应。③简化记录,利于操作,我们将输液、翻身卡、吸氧卡整合于一张护理记录单,加强皮肤、病情及不适主诉的巡视,利用信息技术采集日期、药名数据,制作电子输液巡视卡,每床1份(病危、病重患者记录危重病护理记录单,无需在本单记录)。责任护士按照要求填写护理巡视卡,卧位栏:用“√”示落实,如氧流量、滴速需具体注明;皮肤完好用“√”表示,如破损需注明部位、面积;巡视病情栏:针对神经专科内容,无特殊时用“√”示落实,有特殊时须注明;患者主诉则需注明有无,有需写清具体内容等;填写时7:00~19:00之间用蓝笔,19:00~7:00之间用红笔;停止用氧时,只需在氧流量栏注明停止及具体时间即可;余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填写。护理巡视卡每日收回,按床号顺序装订并保存至患者出院后1周。
2.2夜间的护理巡视记录夜间护理占全天护理工作的1/2,工作任务独立性强,加之值班人力资源少(以年轻护理人员居多)等原因,因此加强规范夜间护理巡视工作是提升夜间护理质量的关键环节。巡视时需注意①考虑夜间工作特点如夜间环境、光线、患者睡眠情况、夜间睡姿,安全护栏使用,如厕情况(神经内科患者如厕时容易发生意外),防盗安全等问题。②要充分利用白天的巡视观察结果,有计划地安排夜间巡视工作,做好轻症患者重点情况及重点人群的巡视工作。一般来说新入院的、特殊治疗的、轻微不适主诉的老年人、无法安静睡眠的、病情变化的、有治疗护理任务的、患有其他疾病及易出现并发症的患者等,是夜间病情观察的重点人群。③根据神经内科患者具体情况,结合白天的巡视结果,采用信息技术手段自动采集等级护理数据,将夜间病情观察护理巡视记录单设计为表格(电脑根据病员数量调整打印页数)正反面使用(反面时间不同01:00~07:00,其余各项相同)。夜间使用时根据填表说明及具体情况(病危、病重患者记录危重病护理记录单,无需在本单记录),执行分级护理巡视制度,做好巡视记录;观察病情巡视:“√”以示落实,19:00~7:00之间用红笔填写;有其他情况:①表示病情变化;②晚间护理;③翻身护理;④晨间护理;⑤治疗;标入序号即可,两点之间需注明具体时间的,执行体温单时间记录规范;必要时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际情况变化动态调整增加巡视次数。
3应用实施
神经内科护理巡视时必须结合有效的病情观察,如运用基础护理技术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瞳孔、出入量、意识情况;了解掌握患者有无恶心、呕吐(呕吐物的性状与量)、头痛(缺氧及窒息情况)等症状;观察血管通路[留置针、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深静脉管道等]、胃管、尿管、脑室引流管等管道情况;观察患者皮肤、、用药及电解质等检查结果;观察神经专科情况如肌力、肢体功能状态、感觉障碍、活动步态、进食、吞咽功能、口角歪斜、语言表达能力等;在临床实践中,患者主诉对病情观察有重要意义,应重视运用根据主诉内容实施观察技能。但神经内科部分患者会有语言表达障碍,在日常活动中应更加细致入微地通过患者的神态、情绪状态、自理活动能力情况,及通过日常护理接触建立熟悉的沟通方式实施专科观察。患有其他疾病及易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也是观察的重点人群,而对这些特殊的有合并症的患者则需运用交叉学科的知识进行观察。另患者因疾病原因会出现心理情绪状态异常,易引起意外事件如跳楼、走失、跌倒、病情加重等安全情况,应加强护理重点监护。应将观察的结果及时记录于护理巡视单,特殊的、需重点观察的内容可用红笔记录。
4体会
神经内科范文5
【摘要】目的:本文将对重症神经内科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护理并分析疗效,以确定肠内营养护理对重症神经内科患者的治疗所产生的作用。方法:给予对照组重症神经内科患者常规治疗及护理,营养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肠内营养护理。对两组患者分别记录病程,治愈人数,病死人数以及并发症和后遗症等情况,并对统计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重症神经内科患者在病程持续时间上远远大于营养组患者,且治愈率小于营养组患者,而死亡率、并发症发病率以及后遗症发病率却大于营养组患者。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患者加以肠内营养护理能够对重症神经内科患者的疗效起到积极的作用,使重症神经内科患者的治愈率提高,死亡率、并发症发病率以及后遗症发病率减少,从而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肠内营养护理具有全面提供营养、安全、经济等特点,较肠外营养护理而言更有利于重症神经内科患者的神经系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神经内科重症肠内营养护理分析
重症神经内科患者常伴有吞咽困难、意识障碍等症状,直接影响患者正常进食,在严重的应激反应等因素的作用下,机体处于高代谢、高分解状态,患者可能出现急性低蛋白血症、免疫力下降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等并发症[1]。因此,对于重症神经内科患者的护理应做到及时、充分、合理的营养支持,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全身情况,并且能够降低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及死亡率,是对重症神经内科患者进行抢救治疗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将对重症神经内科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护理并分析疗效,以确定肠内营养护理对重症神经内科患者的治疗所产生的作用,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收治的200例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37人,女性患者63人,年龄为40至82岁。将患者自愿分为营养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人。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受教育经历及社会背景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给予对照组重症神经内科患者常规治疗及护理,营养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肠内营养护理。对两组患者分别记录病程,治愈人数,病死人数以及并发症和后遗症等情况,并对统计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对照组与营养组重症神经内科患者经对比治疗达到的疗效,见表一。
由表一可知,对照组重症神经内科患者在病程持续时间上远远大于营养组患者,且治愈率小于营养组患者,而死亡率、并发症发病率以及后遗症发病率却大于营养组患者。说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患者加以肠内营养护理能够对重症神经内科患者的疗效起到积极的作用,使重症神经内科患者的治愈率提高,死亡率、并发症发病率以及后遗症发病率减少,从而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3 讨论
昏迷、感觉以及运动功能障碍是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这些症状直接影响患者的正常进食,但患者体内肠胃功能以及消化吸收功能均不受影响,能够正常运行[2]。因此,应在对患者进行常规的神经内科治疗同时,给予有效的肠内营养,以达到维持血浆蛋白浓度、提高患者血浆胶体渗透压的目的,避免患者发生继发性脑细胞水肿,减少脑组织不可逆损害的发生,从而减少由于重症神经内科疾病引发的后遗症,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预防和控制各项感染,促使患者病情发生好转,降低由于重症神经内科疾病所引起的死亡。
对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护理,是对神经内科患者进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续进行其他治疗手段的基础和保障[3]。肠内营养护理并不是以单纯为患者提供营养为目的,而是在为患者提供营养的同时进行氮平衡的维持,进一步的作用是保持机体结构功能,维护患者体内细胞的正常代谢,参与患者生理功能的调节,从而改善患者机体免疫系统,预防患者发生继发性免疫功能低下等症[4]。
对患者进行肠内营养的护理是重度神经损伤病人患病后支持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重症神经内科患者大部分伴有蛋白质分解和糖元消耗的不断增加,易导致患者出现身体高代谢而造成体质虚弱的状态[5]。因此,在对重症神经内科患者进行常规对症治疗的同时,应在其代谢出现期及时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尽量减少患者体内蛋白质的缺失,满足患者机体高代谢的能量和其他营养物质的需要。此举能够维持患者机体细胞群,尤其是神经细胞的质量,从而促进身体各脏器功能进行恢复。
总之,在对重症神经内科患者进行常规对症治疗的同时,对患者进行肠内营养的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并能够促进患者体内各个器官功能的恢复,使病人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死亡率及后遗症发生概率均有所下降,提高治愈率,缩短患者的治愈时间,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肠内营养护理还功具有全面提供营养、安全、经济等特点,较肠外营养护理而言更有利于重症神经内科患者的神经系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茹晓兰,陈桂婵,钟敏华,等. 经鼻肠营养管胆汁回输与经空肠胆汁回输的护理重点对比研究[J].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11(1).
[2]王振彦. 托颈仰颌肠营养管置入法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23): 99-100.
[3]徐彩娟,王惠琴,黄根梅. 减压肠营养组合导管用于腹部术后病人肠道营养的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1(4): 33-34.
[4]杨丽英,周志涓. 鼻肠营养管在胃部手术后的应用及护理体会[J]. 临床医药实践, 2011(9): 696-697.
神经内科范文6
【摘要】目的:通过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资料的分析,总结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提出防治建议;方法:通过数理分析,采用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方法对我院2004年5月至2008年4月收治的321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病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神经内科医院感染37例,占11.53%,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系统、泌尿道、消化系统、皮肤软组织等,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为长期卧床、泌尿道插管、原有糖尿病、皮质类固醇及广谱抗生素大量应用、病人意识障碍等;结论: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发人群,医务人员在治疗过程中,应积极治疗原发病,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防治
【中图分类号】R7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2-0075-01
神经内科患者病患发作急,病情危重,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后期治疗,为探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及提出有针对性建议,笔者对本院神经内科4年中收治的321例住院患者进行了医院感染的数据分析,以期提高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病情治疗水
平。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系统收集和梳理了我院2004年5月~2008年4月,4年间收治的321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病例数据,其中男性194例,占60.46%,女性127例,占39.54%,年龄11~83岁,平均年龄43.15岁。经过科学鉴别和分析,确认所搜集的数据真实可靠。
1.2统计方法按国际疾病分析法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进行分类,同时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和人工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原则是有利于进行对比研究,从而更有利于课题目标的实现。为了更精确的计算结果,数据均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
1.3诊断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下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为依据,对感染诊断进行科学确定。
2结果
2.1神经内科医院感染发病率2004年5月~2008年4月,我院收治神经内科住院患者321例,发生医院感染37例占11.53%,43例次占13.40%。从数据可以看到,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对此必须加强研究并进行积极的治疗。
2.2神经内科医院感染发病部位根据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的科学分析,神经内科医院感染发病部位呼吸系统19例,占51.35%;泌尿道11例,占29.73%;消化系统4例,占10.81%;皮肤软组织3例,占8.11%,由此可见呼吸系统感染最多见,泌尿系统感染次之,皮肤软组织感染相对较少。
2.3神经内科医院感染危险来源根据对数据进行的分析,我们发现患者年龄、住院时间、意识状态、侵袭性操作、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吸烟与饮酒史、慢性基础疾病均与医院感染的发生呈正相关关系。侵袭性操作被认为是当前导致神经内科医院住院感染的重要原因。侵入性操作如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反复吸痰、吸氧、留置胃管等,均损伤了呼吸道天然免疫屏障,细菌乘虚而入,造成呼吸道感染。如留置各种导管时间过长管腔压迫和刺激黏膜,导致黏膜水肿渗出,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另有报道证明患者接受呼吸机辅助呼吸易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其发生率可达9%~70%,所致死亡率为20%~71%。
2.4数据显示,神经内科住院感染与意识,住院时间年龄、等有一定关系医院感染与年龄、性别、住院时间有一定的关系。神经内科患者大多起病急、病情重,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易发生医院感染,另外,住院时间的长短与医院感染关系密切相关,统计资料同时显示,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医院感染率增高,当住院时间>20d时,医院感染率明显增高。年龄60岁与>60岁者相比,医院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P60岁者医院感染危险性为60岁者的2.45倍因此,年龄越大、住院时间越长、意识障碍越严重,越易受病原体的侵袭。
3讨论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目前已经成为提高神经内科医院治疗水平,快速恢复病人健康的瓶颈。必须加大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防治,主要建议如下:(1)加强原发病的治疗:特别有并发症或感染的患者,提高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避免不必要的侵袭性诊疗操作,必须实施时,应加强消毒措施,严格无菌操作,减少侵袭性诊疗带来的感染几率。(2)加强医务人员的管理:除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和消毒隔离制度外,其别要重视医治人员卫生管理,这是基层医院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最为经济有效的办法,以避免医源性感染的发生。(3)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滥用抗菌药物导致耐药菌株产生及二重感染。(4)医院应加强病人预防感染的相关知识教育培训,提高病人对感染的重视度,以便于减少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吕冬苗,孙玉玺,刘喜梅.3055例神经内科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8):7382740.
[2]闫建萍,林东,邱德胜.360例急性脑血管病医院感染临床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68269.
[3]郑佳坤,赖素勇,陈默蕊,等.气管切开术后继发肺部感染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8):5712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