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杆拍遍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栏杆拍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栏杆拍遍

栏杆拍遍范文1

一、怀古立宗,谈论古今

《永遇乐》一词,作者题作“京口北固亭怀古”,全词即以与京口(今江苏镇江)这一历史名城相关的英雄人物为慨叹对象。京口一带的山川形胜和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在南北形势紧急时的特殊意义,所以历史上许多有关北伐的故事曾在这里发生。作者选取了三国时期的孙权和刘宋王朝的开国皇帝刘裕作为议论的对象,展开了一幅幅宏伟的历史画卷,作者在寻觅英雄、呼吸英雄气息的同时,也在展示自己的英雄气概,体现了作者“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的豪放的气魄。

二、借古喻今,展开议论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词中,作者借许汜不为陈登所礼又为刘备所讥的事,表明自己豪气不减,只是无法施展。他以酣畅之笔墨,谈论人生,抒发心中的不平之气。他这样以议论为主的词,可使懦夫立志。同样,《永遇乐》一词中,作者借元嘉八年宋文帝北伐拓跋焘而惨败的历史教训来提醒当时的主战派,不要让历史的悲剧重演,要谨慎处理北伐事宜。以拓跋焘占领江北后,中原父老在佛狸祠(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字佛狸)下的赛社假想现象,警示南宋统治者早图恢复大计,不可使中原民心生变。这样的劝谏,较之范成大的“几时真有六军来”的哭诉更显示出了辛弃疾清醒的政治卓见。

三、借古自况,倾吐积郁

在借用典故抒感方面,辛弃疾不同于前人借他人樽酒,浇自己心中块垒的传统的做法。他用典实如同出于己手,像这句“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作者巧妙地借用了苏轼的“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和桓温北征时的慨叹“木犹如此,人何以堪”的语句,将它们糅合,将实际要说的话略去,使语句更具有表现力和跌宕起伏的气势。这样的技法,在这两首词中还不止所引之处,兹不再多举。辛弃疾在词中,自我与古人还形成了一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相对关系,收到了以前诗词用典所没有的表达效果。

四、借古明义,丰富意象

栏杆拍遍范文2

眼前出现了不同的光景:波光粼粼的水面,远方的夕阳肆意铺染天地,大雁从头顶飞过,深秋的寒意浸透到瑟瑟秋风里。我四下望去,高高的亭子立在身后,那亭子匾上书着“赏心亭”三个字,一位高大的男子站在亭中,背影挺拔而刚硬。我心下念头冒出:我是来到了古代,面前正是伟大的词人辛弃疾,那个以血和壮志难酬的悲愤来写词的爱国词人。此时他正扶栏远眺,痛击栏杆,望眼欲穿。他身上单薄长衫临风飞舞,他握拳挺立,身形如一张无法弯曲的弓弩。

我快步上前,胸口翻覆着早已熟稔在心的他的词:“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这个一生都在为国担忧却无法真正报效国家的词人,志在戎装却成就了闻名的词人,是否感到悲戚?我怀着深深的敬意,却又不知从何谈起,只是轻轻地道一声:“先生?辛幼安先生?”

他转身望向我,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眼神啊?毫不掩饰他内心的忧愁、无奈、不甘,以及深入骨髓的悲哀,这是对山河破碎的悲哀,对壮志成空的悲哀,岁月无情地流去,因这种悲哀更显得触目惊心。我浑身一震,他的双手仍紧握栏杆,不说话,目光似询问。

我对他简要地叙述了我的来历,他在震惊的同时难以相信,眉宇间浓郁的结似乎更深,他望着天边渐深的暮色,仍旧是一声悲怆的轻叹。

“先生!”我道,“朝廷如此负你一腔热血,您难道就没有想过,远离纷争,再也不用受这种苦?”他一震,从眼角漫开坚定来:“朝廷负我,但我无法负国家,负百姓。国家正处于危亡之际,作为大宋子民,怎可推卸?”继而他惨然一笑:“然而何尝没有动摇之时?像陶潜归隐田园,不是没有想过,然而何甘埋没,何甘国灭?这一腔热血难以平复,只能空在此亭痛击栏杆,丝毫不敢有忘国之心。”

我鼻尖一酸:“纵使您一生都难以得到重用,纵使当今圣上腐败无能,只图苟安,不愿收复失地?”

这似乎说到了他的痛处,他张了张嘴却又没有发声。我是知晓他的痛楚的,我只是想知道他的执着源于何处,是责任感?是忠义使然?还是执着早已成为习惯,在他的心中,一定是存在着超越小我的光芒的吧?

我无言,望着他刚毅的面颊,终说了一句:“先生,后人敬重您,我也敬重您。”

他无任何喜色,只是试探性地问道:“南宋,亡了吗?”

我点头,他低头,咬着牙,似乎在隐忍胸炸般的悲怆。眼前的一切开始模糊,我睁大眼睛,想在心里记住他伟岸的身影。

倏地,面前古籍上的泛黄字体又再一次映入眼帘。

郭沫若有评辛弃疾:“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梦回栏杆,我看到了伟大的词人,我感受到了他真切的苦楚与坚持。

先生,您的坚持,我们一定会将它传承。熠熠光辉,一定不会熄灭。

栏杆拍遍范文3

而思念久了,就成了一种折磨。

成为一曲《六幺令》:

苍穹衔墨,新月催斜阳。

当时秋气萧索,寒露沾池塘。

弱柳怎奈西风,残枝恨枯黄。

衰草犹昂。

落花益香,忍使离人泣长廊。

分散自是无常,天涯各一方。

脉脉念想如絮,对望青山茫。

纵然蜜意浓情,深夜小窗旁。

相思万缕,泪穿桐榻怨流光。

终于,在那个夜里,还是决定结束这段零落的感情,心平气和,因为时间已经把无奈积淀的太久太久,耗尽了激情。

时隔如许,请容许我在这个夜里吟唱这首《分离的纪念》:

雨中的屋檐,串着思念一滴一滴。

曾经,多少次把你抱紧;轻轻,讲述着浪漫故事。

每当想起,那些过去,连风都变得潮湿。

何处安置。

沉默开始,把欢乐整个吞噬。

时光似乎静止,所有思念仿佛都在回忆。

无尽的重现,心底印刻得最深情的影子。

几年的时间,一千多个交替,怎么还是如此放不开。

长久的分离已成定局,只有在梦里,一遍一遍,挽回那时的错误。

你说,哪有那么多如果;想念,总是不小心散落。

再美的诗句,难以尽赋,深夜沉淀的情绪。

一旦想念着,你的模样一次一次。

真想,在这刻瞬间延迟;春蚕,还在吐透明愁丝。

如果可以,把你忘记,让雨浸润着漂洗。

谈何容易。

黑暗屏息,该如何潇洒放弃?

秋天不住凭寄,独自等候好像还是往昔。

当初的容颜,一如相守时在眼前般熟悉。

四季的徘徊,三百多天累积,深深地终只有叹气。

长久的分离已成定局,只有在梦里,一遍一遍,挽回那时的错误。

你说,哪有那么多如果;想念,总是不小心散落。

再美的诗句,难以尽赋,深夜沉淀的情绪。

栏杆拍遍范文4

清秋忍得男儿泪,聚散难期未有期。

倚栏拍遍零丁雨,愁结醉影分梦里。

落花无情人有意,翠月空换寒城寂。

旧作宦游为功名,思旅恨奈何将息。

又倚当楼关河几,此情化作尘满地。

秋月飞花归天际,偶蝶相舞共相依。

如今只影孤身去,无那般佳侣笺寄。

园花寂寞开几许,落红万点故人情。

船动连波近梓地,游子十年盼归期。

解鞍物是人非矣,罔顾无言恨别离。

少年轻狂不识愁,到如今任泪重流。

良辰美景晚来秋,薄情一去苦回眸。

水榭栏杆独纵酒,山盟海誓问曾休。

屈指断计人去久,流年望晚忆秦楼。

几处兰舟争远渡,一帆画水不肯留。

山近吴歌荡秋暮,疏狂轻把暗香嗅。

倚望舟上伊人影,十载别际人相逢。

持盏喜将人唤取,却无计把君相忆。

芍药年年为谁红,别情忘短教人懂。

此花飞尽随水流,只恨相逢太匆匆。

梦里莺啼伤何种,吴江秋意锁春风。

佳人独挽兰舟去,料得相念已难从。

男儿有泪挥纵酒,横刀立马谁与同?

靖康未雪赤子恨,胡虏铁戟又重重。

昔别为取庙堂中,今去饮恨报国仇。

他日若别天涯路,莫道英雄作尘风。

过后

栏杆拍遍范文5

面对困境,李白高唱“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选择了放下包袱,离开仕途。辛弃疾独游落日楼头,在断鸿声中,看了吴钩,拍遍栏杆。面对困境,不同的人选择不同。总是记得东坡居士的豪迈,易安居士的哀愁。乌台诗案,惨遭贬谪,他没有为此垂头丧气,却是与友人畅游赤壁,豪迈放歌,吟出了千古流传的《赤壁赋》。他,就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轼。家破人亡,国家垂危,她独倚栏杆,空对遍地黄花,哀叹“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她,就是大明湖畔,极富诗情的李清照。他与她都在困境中成就了自己的诗文,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两种相背而驰的人生态度。

还记得08年一场大雪阻断了多少人的回家路;也不曾忘记汶川地震后惨不忍睹的满眼创痕;7.23高铁事故夺去了那么多鲜活的生命。天灾人祸面前,中国人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灾难降临,我们没有退缩,是中国,这个响亮的名字将我们凝聚,是无心个,那面鲜艳的红旗照亮了我们前方的路。困难面前,中国人民顽强抗争,用不放弃谱写了一曲嘹亮动人的歌。

是的,面对困难,有很多种的选择。我只是一个平凡的学生,没有耀眼的光芒,也没有强大的力量。但我,有一颗坚强的心,困境之中,我会量力而行。顽强斗争固然可贵,顺势起伏也是一条可行的路。只要有信心,有毅力,我相信黎明的曙光总会划破黑暗、悄悄降临人间。

栏杆拍遍范文6

十四年恍若一场长梦,醒来时,满眼的凄清寂寞,让人好不后悔。也许梦的恬静让人不再想苏醒,但倘若是醒了,便只有回首。有时人的思绪是纷繁的,剪不断、理还乱也就罢了,偏偏还要独上西楼,将这种悲哀细腻化,到最后,即便不在梧桐深院,只怕也是旧恨重来,黯然神伤。

相比之下,能落泪的倒是幸运的了。涕泗长流也罢,相顾无言也好,泪能销愁,正如酒能销愁。纵观古今落泪之人,他们的处境,显然要比咽泪装欢这强得多。同样,笔能抒写出来的情怀,又何须深藏不露呢?

古人常以为知己之重,胜平生诸事。偏偏知己难觅,空嗟半生零落,如辛幼安即有词曰:“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这等寂寞还是颇让人惆怅的,就算面对“楚天千里清秋”这等景色,他也无法敞开襟怀。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h英雄泪?

也许词人很多年后方才明白,?h英雄之泪者,既非二三知己,也不是红巾翠袖,而是自己的笔头。酒不能作意志的慰藉,毕竟它对人肉体上的劳损过大,而写作则是某种灵魂和躯体同时兴奋所创就的产物。那些风格迥异的文人,背后实质上是以他们的意志为支撑的;有一些成就的文人中,他们作品往往更能体现性情。

十四年来,顺着自己的意志前行,大概是我唯一用生命去恪守的准则。写作亦是如此,我的笔触由从前的稚嫩到后来的圆熟,直至今日的归于本源,自始至终,我都试图用它来诠释自己的心灵。所以,这一场长梦,并不是静谧的,你可以听见原野的声音,听见万物的私语,心脏的搏动以及呼吸的鼻音。

不仅仅是怀念,当然,还有成长。梦所带来的是对未来的向往,十四年来,只愿有一盏青灯,伴我斜坐到天明。阶前雨声,窗里幽月,无数个日夜,无数缠绕的思绪,都化作落墨无声。在这沉默之中,我似乎触到了年华的琴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