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学生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孔子和学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孔子和学生

孔子和学生范文1

不开心的尖子生

小德今年17岁,是珠海某中学的高二男生。上高中以来,小德的学习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高一入学时的摸底考试,他的总成绩只名列年级第521名,到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名次已提升到第24名。前不久的高二开学考试,小德的成绩更上一层楼,名列年级第4名。老师在班会上表扬了小德,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小德的爸爸宋先生更是喜不自胜,逢人便说:“我家小德终于开窍了!”

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几天后,小德突发怪病,一进学校就心率加快、呼吸急促。奇怪的是,只要请假回家休息,所有症状立刻消失。宋先生慌忙带小德前来就诊。

小德告诉我,上高二以来,他大脑里总是冒出一些怪念头,纠缠一些简单的问题。比如,班里有同学拉肚子,怀疑是学校的热水没烧开。小德去开水间接水时,明明看到指示水已沸腾的绿灯亮着,却迟迟不接水,害得后面排队的同学抱怨连连。再比如,一个简单的函数定律,小德也要反复求证。他沉浸在不必要的苦思冥想之中,难以自拔。这种状态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小德的学习和生活。一个偶然的机会,小德发现只要离开学校,怪念头就烟消云散,所以退掉宿舍床位回家住,果然效果很好,学习效率很高。

交谈中我了解到,小德有一个初二的弟弟,是一个绝顶聪明的学霸,轻轻松松就能拿年级第1名。“弟弟是爸妈的宠儿,好吃的好玩的都优先给他。”小德不无醋意地对我说,“我从小就比弟弟笨,爸妈对我没抱多大的希望。我拼命用功,尽管成绩突出,但我知道不能长久,到了高考的时候一定会成强弩之末。”

怀着这种自卑心理,小德在取得优异成绩时没有感觉到多少成就感,反而忧心忡忡,因为在他看来,学习就像爬山,爬到顶峰时,脚下便是万丈悬崖。他格外关注成绩排名,当取得年级第24名时,他内心并不十分紧张,因为离顶峰似乎还有一段距离,但是,当取得年级第4名时,他感到大难临头了,所以很快出现了身体不适的症状。

小德的症状很典型,我诊断他患有学校恐惧症。

宋先生大惊:“学校恐惧症?害怕上学?那可怎么得了!”

我解释道:“学校恐惧症,简称恐学症,指对学校产生强烈的恐惧感而拒绝上学的现象,多发于中学阶段尖子生人群,患者主要表现为焦虑症状,如心神不定、惶惶不安,甚至出现呕吐、腹痛、尿频、面色苍白、全身出冷汗、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等生理症状。不过您不必紧张,恐学症不算心理疾病,只是一种心理障碍,或一种心理、行为异常的表现。您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人体的自我保护,就像人体通过不舒服来提示我们太劳累了,应该适当休息一样,小德的恐学症也是在提醒小德:你的精神负担太重了,应该减减压。”

健康比成绩重要

宋先生问:“为什么别的孩子不得恐学症,偏偏我家小德中招儿?”

我解释道,心理障碍的成因很复杂,因人而异,因环境而异。恐学症的成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人格特点。恐学症患者在人格特点上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表现为竞争意识强烈,在家庭和学校受到的关注度较高,比较自负,虚荣心较强,习惯于做宠儿。当竞争过于激烈,学习压力过大,昔日的领先地位受到威胁或预期会受到威胁时,就容易出现恐惧和逃避反应。另一类则比较胆小、内向、自卑,过于谨慎和敏感,情绪易于紧张和忧虑。这两类患者有一个共同点,即学习成绩的优劣几乎是支撑其自信心的唯一支柱。

第二,思维模式。和很多心理障碍一样,恐学症患者在思维模式上往往具有完美主义、绝对化的特点,对自我的要求很高,看问题比较主观片面,不能辩证、发展地看待学习中的失误和学习成绩的起伏。绝对化的思维还体现在对成功和未来的理解上。在他们的心目中,成功应该是一条笔直的快车道,没有一点曲折和坎坷。完美主义的思维具有缺陷取向的特点,即无视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对任何的学习失误都不能释怀,过分自责。

第三,生活事件。重要考试所造成的压力和对前途的担忧、升学导致的环境改变或对学习的不适应、身体患病使体力和精力下降、家庭中的一些因素和变故等生活事件都可能导致孩子患恐学症。

第四,家庭教育。有些父母过分重视孩子的考试成绩和排名,很少关注孩子的情感需要,有的对孩子的要求过高,甚至用讽刺挖苦的方式刺激孩子,这些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也会使孩子抵触学习、情绪烦躁,影响其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最终导致恐学症的发生。

第五,学习负担过重。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许多父母盲目攀比,从学龄前就给孩子施加过重的学习压力,剥夺孩子玩耍的时间,极有可能造成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障碍,具体表现为精力不足、食欲低下、睡眠不稳、冷漠、违拗、孤独、迟钝及情绪容易激动等。如果这些症状长期存在,势必形成恐学症。

宋先生说:“您说得很有道理,但哪个家长敢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如果小德不是从小上智力开发班,恐怕现在也不会取得好成绩。”

我说:“好成绩和好身体,二选一,您选哪个?”

孔子和学生范文2

关键词:小学数学;开辟;自主合作探究空间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350-02

新课改的背景下,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但是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是靠教出来的,而是在学习活动中悟出来的、做出来的。学生必须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经历观察、想象、假设、推理、探究等高层次的思维,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我们作为老师就要为孩子们开辟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去感悟、去操作、去体验、去积累,才能提高思维能力、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如何为他们开辟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应特别关注以下要素:

1.根本在学生参与活动

布鲁纳说过:"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教一个人某门学科,不是教他把一些结果记下来,而是要教他参与知识构建起来的过程"。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是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真正成为课堂主人,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与发现者,这就需要教师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类似与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激发探究和创新的欲望。

2.关键在学生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能力是现代教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是实现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数学是学生"思维的体操",在学生思维训练中培养学生的会合作能力,对学生今后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探究性学习,要在教师组织引导之下,采用小组学习讨论等形式,为学生创设一个群体互动的空间,使学生在其中学会相互配合、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学会表达和交流,学会倾听和补充;做到能理解同学的发言,能吸取别人的见解,能对别人的发言以质疑和评价。这种合作交流的能力需要教师通过示范、组织、引导、评价、不断调整并加以有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3.难点在学生克难求进

探究性学习让学生直接参与探究,在探究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这就要求学生通过积极的探究,认真的验证,实事求是地得出结论。使不断进取,一丝不苟、克难求进等意志品质得到锻炼和发展。养成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敢于质疑,大胆猜想的习惯;认真反思积极评价的习惯;动手操作勤于实践的习惯,克服惰性与困难,争取学业的进步。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3.1 创设问题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认知发展水平,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比例应用题时"一上课我就拿出两杯兑好的果汁,让两位同学喝一喝,可这两位同学只喝了一口就直摇头,因为一杯很淡,一杯很浓,于是我就问"为什么"?有的孩子就说太浓的一杯果汁放太多,水少了,有的孩子就说太淡的一杯水放太多,果汁少了,接着我就追问:"那按怎样的标准放最好喝了。"有孩子就提出了比例。于是孩子们有的动手,有的通过计算.....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为学生自主探究创设情景,开辟空间,同时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自主学习作铺垫。

3.2 为学生提供材料和操作的机会。数学是和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学科之一,数学知识来源于生产生活实际,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经常给学生提供亲自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通过动手、动口、动脑促使外部学习活动逐步内化为自身内部智力活动,只有这样,自主学习才有效。在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时,我给每个组提供了木条、钉子,让他们自己制作一个三角形和四边形,他们在制作过程中体验到了他们两者不同的性质,同时,他们在制作过程中也找到如何把四边形变稳定的方法。

3.3 探索活动要有层次性。由于思维水平是由低到高发展,可以将有规律可循的数学问题作为探究对象,通过特殊情况的探究,启迪学生的思维,从而发现数学问题的一般规律。把有规律可循的数学问题作为探究对象,不仅能满足不同层次地学生的探究需求,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安排两个层次的活动。第一层次:让他们去数格子,数格子的方法是探究图形面积的一种简单方法,学生轻松地理解,重在让学生对这两种图形相对应的量进行分析,在学生的脑海里初步得出: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这个时候他们的面积就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能等于底乘高。让学生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第二层次: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将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孩子们用不同的割补方法最终都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最后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几种方法,有什么共同点?

孔子和学生范文3

师:你的解法确实挺有新意,其他组还有不同解法吗?

生3:18千克占了总量的3份,我们可以用18÷3×4,先求出面粉的总量,再去求剩下的面粉重量,也就是18÷3×4-18。

生4:他们组的解法给了我们启发,大家看线段图,剩下的面粉占了总量的一份,我们就可以依据“总重量÷份数=每份数”

师:同学们的解法真是太棒了,刚才大家想出了这么多办法,都有道理。你们的方法由一般到特殊,并且在思考中借助了线段图,可见同学们还是挺有学习方法的,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分析: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对知识而言,学生独立思考、相互讨论、取长补短,实现由不会到会,由模糊到清晰的螺旋渐进和分化整合。在上面的案例中,教师在尊重、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创设了独立思考、相互讨论、自由发言的时间和空间,使整堂课的教学行之有效。

例二:以人的天资和使命来看,每个人均具有创造力,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显现出来。一次数学活动课上,我出示了这样一道思考题:下面五个分数中,最小的分数除以最大的分数,商是多少?

我要求学生很快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思维活跃的学生说:“首先找出最小的分数和最大的分数,然后再求商。”大家都点头默许。接着,我鼓励学生根据原有的数学知识来想一想如何找出最小的分数和最大的分数,这时教室里沸腾起来。

生1:把它们同时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后去找。

生2:我也有一个想法,把这五个分数分别化成小数后再去找。

生3:前面两个同学的方法都过于繁琐,大家可以想想:13、17、19、29、31这五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该是多大一个数啊,把它们化成小数得花多长时间啊!我想把它们化成分子相同的数会简单一些,就用60做它们的公分子。

最后,我引导学生反思和评价这一段学习过程,阐明了这样几点看法:(1)这四种方法都是正确的,只不过有的复杂,有的简单。(2)同学们在解题过程中敢于直面反驳,反驳的过程便是逐步深入的开始。

分析:本例通过一题多解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是对旧的突破,没有发散思维,墨守成规就谈不上创新。在本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动脑思考想出了四种截然不同的方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生4还总结出了通俗直观的“折中找差距法”,这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讲确实是挺不容易的。

孔子和学生范文4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困生;监控能力

1、从激发内部动机入手,帮助数学学困生形成自我监控的意识

高中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少有成功的体验,失败的经历又反复强化,从而自信心逐渐减弱,这是学困生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他们的动机水平普遍较低,畏难情绪较重。因而教师对学困生的工作重点应首先从激发内部动机入手,具体措施有:①从数学学科特点出发激发学生的兴趣;②至少从数学对其个人发展的意义和价值方面找到立足点;③引导其正确地归因:如果学生倾向于把学习活动的结果归因于可控的稳定的内部因素,相信持久努力会带来他们期望的学习结果,他们就更可能对学习进行自我监控。当学生有了适当的学习动机,他们才能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学习活动,养成良好的习惯,减少和消除学习中的累积性误差,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2、关注对数学学困生的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数学学困生由于长期体验不到数学学习的成功感、愉悦感,他们特别害怕考试,特别怕听到老师对他们的评价,因为这些评价大多是否定性的。要转变这种局面,就要特别关注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比如:善于找出数困生思维中的积极成分,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给予即时的中肯的激励性评价,或“积极关注”的期待式评价。另外,还要关注学习困难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点滴进步,引导他们分析进步的原因,鼓励他们不断反思自己的数学学习过程,并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有意识地训练他们的自我监控能力。比如让数学学困生写数学周记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引导他们自我评价、自我管理。

3、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帮助数学学困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

数学学困生的数学学习常常比较被动,“就事论事”,“就题论题”较多,教学中我们应该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不断地经历直观感知、归纳类比、抽象概括、演绎证明等思维过程,努力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使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既可以表现为思维策略,又可以表现为数学学习中的自我监控技能。数学思想方法的习得能够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通过具体知识的学习概括出一般原理。比如在解题教学中,训练学生对解题思想进行概。对数困生而言,盲目的大量做题对他们的学习收效甚微,只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教师应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帮助他们形成对数学学科、数学学习过程、数学学习结果的正确的看法,进而提高自我监控能力。

4、运用“出声思考”,让学困生暴露其思维过程

数学学困生在数学学习中,更多地只是模仿教师或书本的方式方法,他们很少主动、自觉地判断自己思维的合理性。数学学习活动作为人的高级思维活动是借助于内部言语来进行的,如何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进而引导学生反思、调节、检验,从而培养学生自我监控学习能力?运用认知心理学中的出声思考的方法使他的思维过程外部言语化,这样就可以直接观察他的思维过程。这是由德国心理学家首先发展出来的,后来把它当作一个重要的方法加以应用。首先教师应给学生足够的训练,以问题解决为例,从读题,分析条件及目标,到一步一步解答,修正,最终完成任务诸环节都用语言表述出来。在起初的时候,教师可以示范,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重复几次这个过程并每次按照同样的顺序来呈现解答过程,然后要求学生这样做,教师来倾听、帮助他们分析、修正解题思路,同时引导他们自我分析。对于数学学困生而言,这样的出声思考是特别有价值的,当他们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来表征数学问题时,常常能很快地找到其思路。

5、加强生生交流,师生交流,提高数学学困生自我监控能力

孔子和学生范文5

【关键词】情绪 心理健康 方法 案例

一、情绪对心理健康的作用

1、情绪是心理健康的晴雨表

情绪状态是判断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且具有预测作用。心理健康者拥有平稳的情绪状态和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易获得和维持积极的情绪状态,能够妥善处理负性情绪,并降低它带来的不利影响。而心理亚健康或有心理问题者,则容易受到负性情绪影响,并难以依靠自己的力量从中走出。

情绪是多因素的组合,几乎所有的心理问题最终都会通过不良情绪表现出来。这使得情绪具备了作为心理健康晴雨表的功用。情绪波动大、负性情绪过多、情绪调节能力差等都提示着心理健康状况存在问题。

2、情绪是身心不健康的催化剂

俗话说:“情急百病生,情舒百病除”,积极的良好的情绪有利身心健康,能够促进机体活力、提高免疫力。同理,消极的负性的情绪则是身心不健康的催化剂。强烈或持续性的负面情绪往往会过分刺激人的器官、肌肉及内分泌腺而损害人的健康,同时使神经系统功能受到影响,抑制大脑皮层的高级心智活动。

因此,消极情绪会诱发人的身心疾病,也会使已有的身心疾病缠绵难愈。

二、影响情绪的因素

1、客观环境

“个体的人格特征形成后难以改变,除非他的环境发生巨变”,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有利于个体保持积极情绪;在危险、不适的环境中,则会影响心理创伤的治愈和康复。例如,未知的事物容易让人产生恐惧体验,而当个体置身于原本抗拒的环境中,对惧怕的事物熟悉和了解之后,恐惧反而自然消除。

2、 需要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获得满足与否的反映。”当客观事物能够满足人的需要时,人就会产生积极情绪,如愉悦、欢快、满足;当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消极情绪,如愤怒、恐惧、不满。

同样,人也具有表达和宣泄情绪的需要,如果情绪得不到表达,压抑的情绪会蓄积在潜意识中,总有一天会爆发出来。如森田疗法所言,要解决情绪问题,就要满足疏解情绪的需要,顺应情绪发生的规律。

3、认知

“幸福不是对外物的拥有,而是对事物的感觉和信念”,幸福不是由对拥有外物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的,而是由我们头脑中固有的对事物的感觉和信念决定的。同样,一个人头脑里有什么他就会看到什么。我们看到的世界,其实都是自我内心的投射。

如理性情绪疗法所言,不是外界刺激导致了我们的负面情绪,而是我们的错误认知导致了我们的不良情绪。通过改变不良认知,能起到消除不良情绪的效果。

三、如何处理情绪问题

1、识别情绪

解决情绪的第一步,是要学会识别情绪。我们不可能和一个看不见的敌人作战,未知情绪散发着危险气息。识别情绪,就是将人从未知的、恐惧的情绪环境中带入可控的、安全的情绪环境里。

生活中有个奇妙现象,当一个学生发脾气时,比如他在玩耍时撞到了头,一直哭闹不停,这时候大人告诉他以后要小心,或是砸墙说我帮你打它,都是不佳的。最有效的方式是对他说“你现在很痛对不对,心里觉得很委屈是不是?”,往往这样之后,孩子就会停止哭泣,又开开心心地去玩了。是的,甚而不需要去安慰他,因为标识情绪本身就是一种抚慰,它代表着对未知恐惧的消除,代表着接纳和理解。

2、允许情绪发生

情绪是自然流动的能量,自会来也自会走,凡所抗拒的,皆会持续,而著名的森田疗法也提倡“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允许情绪发生是处理情绪问题的必备环节。

3、改变不合理信念

决定人们情绪体验的,不是客观刺激,而是人的认知理念。

一名初三女生,之前的学习成绩在班上都名列前茅,初三时被分进重点班,成绩没能维持在前十名,因此深受打击前来咨询。本人在咨询过程中发现她存在完美主义和糟糕至极的不合理信念,认为考不进班级前十名是糟糕至极的事,而自己要始终保持在班级前十名,哪怕这只是一次失误也不可以。于是通过合理情绪疗法对她进行咨询。

首先举出实例向她介绍了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思想,即一个相同的事件会引起不同人不同的情绪反应,根本原因就在于每个人对事件所持的信念评价不同,持有不合理信念会导致不良情绪和不当行为。其次,让她寻找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考不上前十名就糟糕至极,有过一次失败就是永远的污点)。最后,帮助她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辩驳。例如,我们讨论班上前十名的同学是否每次都能考进前十名,那些没有考进前十名的同学在她眼里是不是都是糟糕的。她说不是,班上优秀生偶尔也会没考好,但是她还是觉得他们很厉害;班上没进前十的同学也都挺优秀的,她的好朋友里也有没进前十的,可是她觉得她们都很可爱。

通过几次咨询,经过一次次与不合理信念的辩驳及一次次客观事实的呈现,她认识到自己的困境不是处境糟糕,而是持有不合理信念。当她放弃原先想法,不再认为“成绩至上,一次成败就决定一切”,而是认为“只要尽自己的努力,只要在每次失败后都有所反思,就是进步和成功”之后,她的焦虑和抑郁也随之消失了。

4、通过行为影响情绪

根据森田疗法的行为准则,行为和态度相互影响,进行正常的行为活动对保持良好心境和治愈心理问题起着重要作用。

森田心理疗法是一种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心理治疗方法。如何正确理解“顺其自然”则是治疗是否有效的前提条件。人类个体本身存在一定的自然规律,情绪亦然,它不为人所控制,本身有一套从发生到消退的程序。你接受它,遵循它,它很快就会走完自己的程序而结束,反之则不然。为所当为,就是,做你能做的事,做你该做的事。

孔子和学生范文6

作者:常熟市报慈小学 钱瑞芬   录入时间:2004-4-22  阅读次数:1214 

 

 

[案例:]

   师:你对百分数已经有了哪些了解?你还想了解什么?

   生:我已经知道了百分数的读写,我还想知道百分数的意义。

   生:我知道,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我还想知道百分数的用途是什么?

   生:我知道百分数没有单位名称,但我不明白它为什么没有单位名称?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要求学生边看书自学,边思考:

  (1)       请结合实例来说说百分数的意义。

  (2)百分数与分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学生交流。

   生:我是这样理解百分数的。如,商店打八折,就是80%,这个“80%”就表示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

   生:因为百分数表示两个量之间的相比关系,所以百分数不表示具体的量,也没有单位名称;但一般的分数既可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相比关系,又可以表示具体的量。

[反思]

   由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经接触过百分数,不少学生对百分数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在教学中就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对百分数已经有了哪些了解?还想了解些什么?这一说,把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了主动学习,学习也由被动的客体变成了积极的主体,使原本枯燥的数学教学活动,充满了人文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