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情感的日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情感的日志范文1
【关键词】英语学困生 学习日志 学习策略 自主学习
一、引言
纵观当今的初中教学,英语学困生是一个长期存在而又无法避免的问题,如何转化学困生并帮助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英语教师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英语教师面临的现实重要挑战。
学困生的概念最初由英美专家提出,以此说法取代原有的“差生”或“劣等生”的称呼,并逐渐得到教育界的广泛认可。广泛的定义认为,学困生是指那些智力发展水平正常,但由于生理、心理、行为、环境和教育等原因,致使他们出现知识断层,在正常的教育环境中学习效果差,未能达学校教育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学生。
据统计,我国学困生的数量占总在校人数的6%―7%,并在每年600万的辍学学生中占了绝大多数。学困生的存在不仅会影响整个教学集体的成绩,更严重的是个别学生会出现严重偏科甚至厌学,阻碍其学业和自身全面发展。《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使每一位学生得到发展是教师神圣的天职。由此可见,对于学困生的转化策略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理论意义。
二、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对于学困生的学困产生原因,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如巴班斯基认为,学业不良的原因不外乎内因与外因两种。内因是儿童身心发展上的障碍,以及知识、技能熟练的不足;外因包括教学上的缺陷与包括家庭在内的校外影响的缺陷。与之类似的还有日本学者北尾伦彦的“三层级说”。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学业不良的原因主要是智力发展水平低。布鲁姆认为,学业不良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教师不正确的学生观及不恰当的教学方法造成的。西欧学者则偏重于从家庭文化背景和社会地位来探讨学困生的成因。国内学者如孙继成认为高中历史学困生产生的主观原因有:基础薄弱,解决问题能力差;情感因素,如厌学等;观念和不良习惯;成败归因与学习动机存在障碍。
笔者多年来从事初中英语教学研究,观察到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并不完全一致,学困生的转化需要根据其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差异化的转化策略。在英语教学中,经常因学生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而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英语成绩两极分化现象非常严重。分析这些现象后,笔者认为,导致众多学困生在学习英语上成绩不佳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智力问题,而是学习不得法,即英语学习策略问题。由于英语学习策略的缺失,学生习惯上依赖教师的讲解和自己的死记硬背,基本上不会运用英语学习策略来促进学习,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学习兴趣日益减弱。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培养学生运用英语学习策略的能力,使学生善于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英语学习策略的重要性决定了要转化学困生就要进行学习策略的教授和培养。
三、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现状
学习策略的研究开始于探索学生自发使用的策略。早期的研究者主要关注学习策略的描述、归纳与分类。20世纪70年代后,学习策略研究逐渐从宏观转向微观,研究重点由教师如何教逐步转移到了探讨学生如何学。到了90年代,学习策略的教学与训练已越来越成为研究的重点。Oxford(1990)在“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中对二语学习者的策略培训给予了极大的关注。O’Malley和Chamot于1990年在《第二语言学习得中的学习策略》一书中详细介绍了当代认知学习理论对外语学习过程的研究成果。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大家逐步认识到策略培训应成为外语教学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关于我国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黄小华于1984年对中国大学生的口语交际策略进行了研究;文秋芳在香港大学1990年的博士论文《学生可控因素与英语成绩之间的关系》中对大学英语专业学生的策略使用情况进行了问卷和个案研究,在此论文基础上于1996年出版了专著《英语学习策略论》;章兼中、俞红珍于1998年在吸收国外研究的基础上对英语学习策略的定义、结构等进行了论述。综观国内的研究,大多数人的研究都是在借鉴国外研究的基础上,多从理论上研究、操作,这一切为以后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国内外学者对学习策略有多种表述,主要有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是学习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者对语言材料进行分析、归纳和转换时所使用的策略。我国教育部2003年2月颁布实施的《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学习策略指学生为了更有效地学习和使用外语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英语学习的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情感策略等。教师应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笔者在多年的初中英语教学中认识到,英语学习策略应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英语活动过程中为了进行有效的学习而采用的方法、步骤、技巧和技能,以及在此过程中对自我进行评价和调控的学习方式。在笔者所教授过的初中学生中, 能有效使用学习策略的学生很少,大部分人基本上不会使用一些高效的学习策略,有些学生甚至不知道何为学习策略,他们的学习仍然处于被动机械的状态。可见,培养学生有效的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减轻学习负担,而且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四、以学习日志为主要方法的学习策略的培养
学习日志(learning log)又称为反思日志,是个人反思性写作的一种形式。学习日志就是学生用文本的形式来描述、质疑、反思、探究、辩护或反驳课堂上所发生的一切,它是学生的反思性时间,能帮助学习者进行自我反思,使学习经历更有意义。学习日志是一种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策略的方法,Kohonen 建议自主语言学习者应该建立在体验式学习的基础上。在他提出的体验式学习技能中,就有学习日志,他认为写学习日志是个人反思的最有效的方式。
就英语教学而言,学习策略可以分为听力学习策略、口语学习策略、阅读策略和写作策略等。以往的研究中,众多的研究者提出了很多对学困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的方法,如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情感策略等。笔者在多年的学困生英语教学中认识到,单纯从教师的角度提出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的改变并不足够,让学生参与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最有效的方法。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开展的一系列教学实验结果表明,以学习日志为手段辅助学困生的英语教学颇有成效。
日志对于语言教学来说并非新事物,但往往只是作为语言练习的一种方式。学习日志不仅如此,更能帮助学习者尤其是学困生有机会去计划、监督和评估自己的学习,找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
(一)学习日志的内容
学习日志的格式可以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模板,其主要内容包括:
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难点,以及疑惑和疑问;
2.学习过程中的总结与心得;
3.对于本周或本月学习过程的反思,包括对课前预习、上课听讲、课后复习、学习计划、学习成绩等各方面进行反思性总结;
4.与课程有关的文献和资料摘抄;
5.学生对于自己学习成绩、心理变化等的剖析;
6.学生想和教师沟通交流但又不愿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问题和思考。
学习日志既可以作为每天课程的一个学习记录,也能够作为一段时间下来的总结性记录,对于学习日志中内容的分析可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心理、疑点难点等方面的变化与问题,从而更能及时有效地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式。
(二)学习日志的类型
学习日志没有固定不变的类型和模板,可以通过教师对于本班学生的摸底调查和成绩分析制定。以笔者所在的教学班级为例,班内大多数学生英语基础较薄弱,学习意识较差,因此制定的学习日志模板主要有以下几种:
1.自我评价型:记录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习惯、学习环境、学习心理等,用于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的基本信息和分析学困成因。
2.自我总结型:记录学生在当天或一周内学习的内容总结、认知程度以及变化趋势,用于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对于学习日志的应用情况和自我认知变化。
3.咨询答疑型:记录学生在预习、课上以及课下的疑点难点,包括一些不愿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学生问题,用于帮助教师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困惑所在。
4.阶段反思型:记录一定时间段内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目标、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变化,用于帮助教师阶段性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
当然,学习日志并不一定完全适用于所有学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实际情况设计出更多合理的类型和模板。
(三)学习日志的作用
1.有利于增强学困生学习的自主性。英语学习日志可以使学生通过记录自己的学习经历、表达自己的感受进行反思,以计划、监督和评价自己的学习,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养成对学习进行调控的意识。
2.有利于提高学困生学习的自信心。通过英语学习日志,学生在自我定位的基础上制定英语学习计划,以便在学习过程中和学习结束时检查自己的学习成果,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及时感受学习的成功和快乐,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
3.有利于丰富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通过学习日志,教师易于掌握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内容、对教师课堂上采取的教学方法策略的看法和评论,以及自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深度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以及他们的学习困难,进而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4.有利于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学习日志,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情绪波动情况,并通过沟通和交流帮助学生运用情感调控自己的情绪,降低焦虑,增强信心;学生也可以通过日志对教师的教学教法提出个人的看法和建议。
五、结语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认识到,学习日志是提高学困生自主学习独立性、积极性,培养学生摸索并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学习日志可以帮助他们在学习中总结,在反思中转变,同时对于教师而言也是一种了解学生学习态度、心理变化的有效方法。当然,学习日志并不能解决所有学困生的问题,根据不同学困生的程度差异还应该辅助以其他方式和方法。在学习日志基础上如何进一步丰富其内涵并加以应用是笔者下一步研究工作中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荆伟.浅谈学习困难儿童的心理特征[J].陕西职业技术学校学报,2008(01).
[2]文秋芳,王立非.中国英语学习策略实证研究20年[J].外国语言文学,2004(01).
[3]李岚.大学英语学习者元认知语言学习策略训练的实证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5(04).
关于情感的日志范文2
【关键词】教师 教育 行动研究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1-0136-01
一、问题的提出
首先,日益频繁且日渐深刻的教育改革使得新的教育思想、新的课程计划、新的教学方法和实施不断出现在教师们的面前,这些不熟悉的实践既要求教师知识结构上的更新,也要求教师情感与技能上的适应,这种压力也越来越成为教师从事教育研究的动力。其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所面临的挑战日益复杂,专业成长成为当前每位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当代教师教育研究者认为,“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意指教师的自我发展不仅在于教师理论知识的增长,而且也在于从根本上形成原创能力和研究意识。
二、解读行动研究
关于行动研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和认识:①行动研究是一种现场研究;②行动研究是一种实践研究;③行动研究是一种合作研究;④行动研究是一种循环研究;⑤行动研究是使教师学会批判性反思的过程;⑥行动研究是教师成为教育知识生产者的过程。
三、教师参与行动研究的步骤、方法与策略
1.教师参与行动研究的步骤
(1)发现问题。在日常工作中坚持用分析和评判的眼光对待每一个看似平常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诊断,得出变革的最初设想。
(2)初步研究。成立由专业研究者、教师和行政人员等组成的研究小组,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初步讨论,各人充分发表意见和看法,以作为拟定总体行动计划时的参考。
(3)拟定总体计划。这是最初设想的一个系统化计划,也是行动研究各个步骤得以落实的蓝图。虽然是总体计划,但也不是一成不变。若具体行动中反馈信息与总体计划相偏离,则需对总体计划进行修订更改,因为行动研究本就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
(4)制定具体计划。这是实施总体计划的具体措施,它的先后顺序安排将以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为前提。有了它,才会导致旨在改变现状的干预行动的出现。
(5)实施具体计划。这是落实具体计划的重要一环,也是整个研究工作成败的关键。每一步行动结束后都需要对行动结果作出评价。
(6)研究结果的总体评价。这是对整个研究工作所作的总结,也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环节。除了要对研究中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科学处理,得到研究所需的结论外,还应对产生这一课题的实际问题作出解释。
2.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方法
(1)专业日志。简单地讲,专业日志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①它是一个发展性的小型数据库,保存着与我们所开展的行动研究项目有关的所有资源。既然是数据库,也就意味着是共享的;②它是一个私人文件夹,记录着我们开展行动研究的点滴,描述着我们追求专业发展的心路历程。既然是私人的,也就意味着是独特的;③它是一种有目的的反思性的工作文件。这也就意味着,专业日志是和批判性反思联系在一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档案袋。档案袋包含于专业日志中,是一个内涵比专业日志小得多的概念,专业日志中可以包含有多个档案袋。
3.教师结合本职工作开展行动研究的基本策略
(1)培养问题意识。研究始于问题。教师浸润于职业文化越久,便越可能丧失对问题的敏感,将所有问题均视为理所当然而不加以质疑,因此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对问题的敏感性,敏于所看、所听并思考其意义,通过思考发现问题。只有发现了问题,才会产生研究的动力,进而围绕研究开展行动。
(2)掌握基本方法。行动研究看似不太规范,但毕竟也需要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除了上文介绍的专业日志、档案袋以外,一些传统的教育研究方法,如观察、实验、调查、统计、访谈、问卷等,也都是行动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教师可以通过阅读这方面的有关书刊了解掌握这些方法,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3)随时搜集资料。行动研究的资料是多元的,所听、所想、所看、所感都是资料,都要搜集不可放过。要尽可能使用第一手资料,包括日记、杂记、自传、随笔、心得、报告、考卷、作业、录音(影)带、照片等。
(4)亲自参与研究。教师必须身临其境,感悟体验。教师参与行动研究的方式和途径有多种。可以结合工作独立开展研究,也可以和他人合作开展研究;可以参与别人的课题研究,也可以自己确定课题开展研究等等。
(5)不断进行反思。行动研究发展至今,普遍认为其核心就是要使教师学会批判性反思――以新的视角去看待日常和特殊情况下的教育实践。“批判性的行动研究已经不再仅仅是小范围的,而是有更多人参与进来!新的教师(不久前)被赋予身体力行批判性反思和研究的特征,他们把实践带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447~458
2 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06~210
3 杨明全.行动研究与课程创新[J].教师教育研究,2004(4)
4 江 峰.教师专业性问题的思考[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1)
关于情感的日志范文3
我坚持的 都值得坚持吗
我所相信的 就是真的吗
如果我敢追求 我就敢拥有吗
爱情对于我们来说是个什么东西?青春的我们就敢这样么,它已经不再陌生了,说真的,我不相信爱情这东西,拥有它有能怎样,一时的一时,爱情是有保质期的,当我们厌倦它的时候有迈向另一段情感,我们又有什么呢?甚至有些是为了钱才靠近你的,爱情能相信么?那虚伪的东西,是我们太单纯了,可是单纯并没有悲哀,我们对爱的好奇换来了一段又一段伤害的情感,这真的值得我们相信么?想到一些歌词的时候就会想到自己之前的经历,就会想到这首歌曾拥有多少回忆,或许吧
关于情感的日志范文4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文明小博客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307-0015-03
我们的社会已进入微博时代,开博、写博,对于成年人来说,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小学生写博客也成为部分学生引以为豪的美谈。但时下小学生博客应用大多集中于语文教师要求学生们将电子作文在博客中收集积累,并没有人花时间和精力对学生开博、写博、用博和管博方面进行有效指导。作为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信息技术学科,理应紧扣时展脉搏,适时地引入与博客相关的教学内容,为学生们提供这方面的帮助,让学生在上网时有事儿可做,有事儿能做,实现寓教于乐、寓教于生活。那么,教师应如何让博客走进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中,让信息技术课为学生的生活服务呢?
一、规范实施教学过程
小学生博客教学是指由教师指定博客网站平台,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自主进行博客帐号的申请,博客内容的发表与整理,以及博客空间的设置与管理等一系列利用博客进行信息技术创作应用的活动过程。
1.指定博客教学平台
现在网络中提供博客空间的平台很多,但小学生对各类网站的良莠缺乏辨别和处理能力,因此,为学生选择合适的网站平台尤其重要。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笔者选用海峡网“文明小博客”网站平台(网址http//),一是由于海峡网在管理上比较规范,内容健康文明,能够保证给学生一个纯净的环境。二是海峡网发动了许多热心公益的人士担当志愿者,开展“大手拉小手”结对帮扶活动,学生在这里能够获得志愿者的帮助,在起步阶段就能够获得良好的引导和支持。三是“文明小博客”的博主群体基本上是处于中小学年龄段的学生,学生之间可以组建班级博客圈、校园博客圈,进而将与学生个体有关的对象组成一个范围内的集合,学生便可以在这个集合内更便捷地沟通和交流。
2.申请教学专用账号
在“文明小博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身体力行,参与其中,申请开通教学专用的博客账号,明确要求每位学生登录访问,给学生起一个示范引领作用。教师在此博客空间内提供相关的教学计划、学习资源、习题和参考答案,学生则在这里利用发帖跟帖的形式提出疑问、完成习题,同时展示优秀作业,使学生在浏览教师的教学博客过程中,既通过教学博客的内容学到了相关知识,也在操作过程中掌握了运用博客的技能。
3.强调多向互动交流
凭借互动与交流的先天便利条件,博客对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和开发学生想象力非常有益,博客教学也更注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与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有时候教师不经意的一个微笑、一次赞许都是莫大的鼓励,但在平时上课过程中无法做到与每位学生都有交流,即使是学生之间也无法做到,但博客教学让我们跳出了时空的限制,打开了互动交流的大门。学生可以在教师和其他学生的回复指导下,独立运用博客资源,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整理和构建着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博客教学相当于教师在学生不知不觉状态下将其放入了一个有教师引领,并且有众多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中,学生们在愉悦的状态下进行着互动交流,合作学习。
二、重组学科教材内容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将学生在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目标定位为: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表现形式及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学会合作、学会沟通,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与责任意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以此为据规定了小学阶段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内容包含六大模块:信息技术初步、操作系统简单应用、用计算机画画、用计算机作文、网络的简单应用与制作简单多媒体作品。现行教材在网络应用模块教学涉及的是浏览器的使用,资料的搜索、下载、储存与网络道德等内容,博客教学在形式上属于网络应用模块,但在内容上大大超过了网络应用模块的知识技能,整合进了许多其他模块的应用,教学前需要重新组织教材。
1.掌握必备知识技能
要正常开展“文明小博客”的教学,学生必须学会必备本领。这需要学生有基本的文字录入技能,要掌握开通博客、撰写博文、美化空间、推广博客等基本方法,还要有进行日志管理的能力。这些必备技能详细分为如何注册文明小博客、修改密码、日志、修改模板、图片、分类归档博文、评论他人的博文、管理对自己博文的评论、添加背景音乐、设置博客个性域名等知识的教学。这些小博客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内容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必须优先得到保障。
2.整合学科模块内容
博客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学科其他几大模块的教学内容关联紧密,可以将其他模块内容的学习与博客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整合。例如:日志,这与键盘操作和用计算机作文模块的学习紧密相连,日志不仅要有文字录入的学习,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到文章的编辑与排版相关知识的学习;若图片,就必须学习图片的处理与保存,这与用计算机画画模块及图像处理存在关联;要添加背景音乐,学生也必须学习多媒体的简单加工与处理才能做得更好;分类博文需具备文件与文件夹操作的相关知识……在博客的每项应用教学中都可以整合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块内容。既可以由教师抛出一个议题,让学生在议题的引导下对博文内容进行跟贴评论的方式来讨论所学的技术操作内容与信息处理方法,也可以通过上传画图作品的方式来达到图片与管理和用计算机画画模块教学内容的结合,并充分利用日志归档的方式将小学生博客变成学生作品的永久存储器。对于学生来说,因为需要解决现实问题,就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来学习其他模块内容,进而激发学生对整个信息技术学科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充分挖掘潜在功能
小学生博客的教学不能仅仅体现在知识技能方面的指导,同时,对于“文明小博客”的潜在功能也不能忽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博客教学过程中所蕴藏的德育元素和工具元素,发挥博客之于学生情感沟通渠道的作用,努力把小学生博客教学所蕴含的功能发挥到极致。
1.在博客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作为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也概莫能外。“文明小博客”中的德育媒介可以通过教师的教学专用账号建立的博客圈来实现。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在博客圈中开设与学生德育有关的话题栏目,引导学生关注相关内容,进行德育教育。如:“站在国旗下”以国旗下的讲话内容为对象,围绕学校每周一都要进行的升旗仪式中“国旗下讲话”的内容,让学生交流个人的体会,把升旗仪式中的单纯听,延伸到网络小博客中的思想交流,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高尚的情操、端正人生的态度,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雏鹰在行动”栏目则以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及各中队开展的各项主题活动为内容,对刚刚开展过的活动进行报道和回顾。例如:“把爱传出去”、“环保救地球”、“防灾逃生演练”等,让学生能够在参与了少先队活动之后,通过博客上的图片和文字报道,重温活动过程,加深对活动的感性认识,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好孩子,好习惯”则是专门针对学校的习惯养成教育而开设,通过抓取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镜头,突出强调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品读图文的过程中将“习惯成就人生”的校训铭记于心。而在“你说我说”讨论区中,所有的圈子成员都可以一些关于自身的生活和内心感悟等方面的主题,学生可以在相互交流中获得对生活本身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2.在博客应用中提升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包括主动应用信息的意识,形成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养成正确的信息伦理。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目标就是要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有些学生在文字输入、网络使用、资源搜索、信息处理和应用等操作方面,由于信息技术学科课时量少,在课堂上练习的时间比较少,在使用上并不太熟练,也影响了信息意识的养成。而学生在学习使用“文明小博客”的过程中,通过对博客的管理、设置与使用,无论是在讨论、思考还是在交流、表达各方面都潜移默化地增强了使用信息的意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如果在使用过程中缺乏引导,学生就会受到不良信息的毒害。通过博客教学,可以倡导大家共同营造一个纯洁的网络学习空间,成为健康的小网民,形成正确的信息伦理。
3.在博客使用中提高学习能力
“文明小博客”作为一种网络工具,充分利用了网络优势。首先,学生可以从教师专用教学博客中学习实践信息获取的方法,利用教师放在教学博客中的教学辅助资源自主学习,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逐步提升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使用“文明小博客”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往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方面引导,如关于“世界地球日”话题,教师只在教学博客中给出几个关键词,让学生回答关于“地界地球日”的标志、来源、每年的主题等。其次,学生在使用“文明小博客”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优秀习作、生活感悟与人分享,并将学生优秀的习作在博客圈中“置顶”,这个过程就是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过程,可以达到激发学生写作欲望,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此外,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将自己的美术作品、摄影作品在博客中展示,学生必然努力去追求作品的完美,这又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4.在博客互动中促进情感交流
独生子女的成长缺乏倾诉的对象,情感需求较为强烈,更缺乏对他人的理解包容。他们在家里享有全部的爱,可是却缺少与别人分享爱的机会。而博客教学正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填补这个空白。教师可以在重大节日时开设专栏,如:“六·一儿童节快到了,说说你的心愿!”、“2012年的最后一天,你的2012有哪些遗憾?”……还可以结合用计算机画画模块,教学生制作电子贺卡,在好朋友过生日的时候鼓励他们在博客里互相赠送。在不良风气盛行的社会里,可以将学生从互相比吃穿,比享受的观念中,转变到“晒晒我的幸福”上来,看看谁收到了最漂亮的贺卡,谁收到了最真挚的祝福。这样“文明小博客”就成为了学生情感的驿站,他们的心灵在这片沃土里健康地、温暖地成长。
“文明小博客”不仅是一种交流工具,更是一个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它是学生个性的体现。一个优秀的小博主,不仅可以在这片沃土中结交益友,还可以将它变成自己的成长档案,更可以在博友的评论中肯定自己、超越自己、创造自己。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要树立让信息技术课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服务的观念,将小学生博客教学引入课堂,让学习走进生活,为学生的成长铺路,为学生的成功奠基。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115-6.
关于情感的日志范文5
用已被引用得几乎泛滥的一句话,作为最素朴情感最深的见证——鱼对水说:你看不到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中。水对鱼说:我看得见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心中。
1. 鱼篇——自我的QQ日志
一个人单独走在街上,旁边是跟我离了半步之遥的母亲。我顾自走着,把手插在大衣口袋里。天是真的冷下来了。可以听风吹落叶的声音,不知为何,心里会有细微的疼痛。
冷吗?母亲轻声问我。喉头轻微震动,我勉强发出一个音。恩。
那把手放妈妈手里暖和暖和吧。母亲柔和的目光轻轻停在我的脸上。眼光里藏着的竟是疼惜和略微的不安。也许是我好久没仔细看过她的眼睛了,这微微的一瞥竟使我的心感觉些许刺痛。是我的心干燥得太久了吗?
十年以前,当我还是个爱黏着妈妈的孩子时,她的手,我一定要一直牵着。仿佛一放手,我就会被世界遗忘。于是固执地赖在母亲手心,似乎唯有如此,才会现世安稳,岁月静好。
眼前浮现那个牵着母亲的手的蹦跳着的身影,我抬头看母亲。我很想再把手伸到她的手心里。可一开口,话却像树叶在空中打了个旋,转了弯——不用了,你也冷。
这是体贴还是拒绝,或许母亲有她的理解。她的目光若即若离地在我身上浮现。她也感觉到疼痛了吗?她是觉得这半步路的距离被我拉的无限延长了吗?我转过头去,刻意忽略她的目光。
2. 水篇——自母亲的博客
那双手,修长,白皙,嶙峋。是弹钢琴的好女孩的手。
我喜欢它被握在我手心的感觉。软软的,贴心的温柔。
可是,它开始逐渐的生出微淡的疏远。
而另一双手,曾经从来不肯服输。让我知道我骨子里倔强的源头。
她固执地走到街头等我。因为脊椎疼痛,站不直。
在风里,她花白的头发,像落满面粉,却再也拂不掉,让我想落泪。
我把我的手放在她的手心。
母亲的手,苍老。粗糙。可以摸到手心里的茧——有多久,没有搀着母亲的手过马路?
一双手,悄悄伸过来。放在我的手心里。软软的。不用回头,我知道,这是女儿的手。我记得在她幼儿园时,我们被共同抽到参与这样一个游戏:在众多手中迅速找到自己的母亲与孩子。我和她,没有任何迟疑就找到彼此——或许,每个母亲与孩子之间,都有属于自己的温度与气息。
现在,我的左边是女儿。我的右边是母亲。我在中间。我们牵着手,一起缓缓走过马路。
3. 鱼水篇——自我的QQ日志
在人群中,母亲一眼就捕捉到了外婆宽胖的身影。妈,你腰不好,跟你说不要来接的,我又不是小孩。
中年的母亲在年老的外婆面前,即刻变成嗔怪的小女孩。
母亲伸出手,牢牢地搀扶着外婆。外婆的手被母亲轻轻地握在了手心。
我默默地走在她们后面。看着母亲微黄的头发,我突然想:有一天,她的头发是否也会变得跟外婆一般白。而外婆的眼光也如刚才母亲看我的一样,为何柔软得发亮?为什么我的心里溢满了温柔的疼痛?
这种感觉,像子弹出膛,让我猝不及防。这句话,是母亲曾经文字里写到过的,记录初见外婆白发的惊诧。原来,这么多年,竟一直藏在我的记忆深处。
猛的,我挽住母亲的手,说,妈,我冷,让我捂捂手!母亲笑了,她紧紧抓住了我的手。
现在,母亲的右边是外婆,我的右边是母亲。我们就这样走在温暖里。
(转自《江南晚报》文学版)
阅读试题:
1. 写母女情深的文字可谓多矣,这篇不过高中生的文字却别有情怀。仔细阅读全文,谈谈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2. 全文的结构安排颇有特色,请结合具体文章内容谈谈小标题的作用。
3. 文中不少句子写得颇有味道,比如:“母亲伸出手,牢牢地搀扶着外婆。外婆的手被母亲轻轻地握在了手心。我默默地走在她们后面……”请仔细揣摩句中加点的叠词,体会其妙处。
4. 第二部分水篇的结尾句与第三部分鱼水篇结尾句有何异同?仔细揣摩,你读出了怎样的深意?
参考答案
1. 标题看似随意,欲扬先抑且与第一节中“用已被引用得几乎泛滥的一句话,作为最素朴情感最深的见证”对应,点明全文中心的同时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2. 全文是典型的总分式结构,三个小标题分别对应主标题“鱼与水”从“我”与“母亲”的视角构思,先分后合,恰好对应了我对母亲的疏离、母亲作为中年人的温馨衔接,三代人共同过马路的温馨瞬间,使文章洋溢着素朴却深厚的温馨。
关于情感的日志范文6
关键词:网络环境;古诗教学;传统模式
一、现行的网络学习环境分析
1.科技在进步,网络成为教师教授学生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是网络有其优点也有其缺点,对于学生来说,网络中虽然包含的知识繁多,但是复杂多样,对于专门的学习网站也是鱼龙混杂。许多知识点并不统一,甚至有些知识点与我们的教学大纲相悖,不能满足学生对于课本的需求。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必须加以鉴别,以免受网络影响对孩子的理解造成偏差。
2.学生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也容易受网络的各种消息的影响,造成各种不利于学习的因素,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所出现的各种信息,要专心于要查找的资料而不被网络信息所干扰。
3.面对以上两点环境的分析,我们必须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充分利用网络,不仅让学生学习到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用网络积累知识、复习知识,形成自己的古诗网络体系,从而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
二、传统教学模式对于古诗的要求
1.古诗的读法。古诗之所以流传后代,不仅仅在于其意境之美,更重要的是其读法的优美。无论是五言绝句还是七言律诗,在读的时候必须注意其韵律,要学会抑扬顿挫,分清平仄之声,否则很容易像说话一样失去其美感,这样的话很难让学生对古诗产生格外的兴趣。例如,在读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的时候。“日照香炉(顿)生紫烟,遥看瀑布(顿)挂前川。飞流直下(顿)三千尺,疑是银河(顿)落九天。”这样会有心灵的互动性,但是如果直接读下来毫无停顿可言的话,就会失去美感,变得索然无味了。
2.作者的介绍。我们在教授古诗的时候,必不可少的要让学生学习关于作者的一些知识,包括朝代、所写的作品的风格等等,例如唐代的李白、杜甫等。
3.古诗的翻译。我们在讲古诗时,除了需要讲课本上的重点词语的意思,还要讲授一些大纲上要求但是课本没有标注出来的词语。还要给学生通一遍古诗的意思,让大家有所了解,并且可以根据古诗的词的解释来自己翻译古诗。
4.古诗所表达的情感。一首古诗的情感是我们必须要掌握的,因为只有掌握了作者在写作时所要表达的情感,才能更好地去理解这首古诗,更加容易背诵记忆。
三、网络环境下的古诗教学平台
很多家长都会认为在网络环境下孩子如果上网,一定会影响学习,其实不然,在上文中表述网络会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会被要查找资料之外的消息所影响,但是我们如果运用好网络,寻找正确的平台告诉学生,并通过老师、家长两方面进行监督,则会有效避免这一情况并且可以提高效率。
1.腾讯QQ平台。其实QQ在发展过程中已经不是单一的聊天工具,而是开发了许多额外的功能,可以通过QQ群组功能实现古诗教学的小组式讨论。通过老师在组内对于某一首古诗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解答。这有利于学生充分利用空闲时间,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
2.网易博客,QQ空间平台。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很多课堂笔记学生来不及记录,很可能造成古诗知识点的缺失,可以通过网易博客或者QQ空间日志进行补充,把要注意的知识点或者要用到的古诗的作者、翻译等知识展现在日志上形成电子教案。这样学生可以随时观看,从而弥补了上课时的知识点漏记、错记等现象的发生。
3.360网盘。360网盘是最近由奇虎360推出的一个网盘,在众多网盘中选择360不仅仅是其客户端比较人性化,而且它的容量是36T,并且拥有方便的群共享功能,在群共享中可以找到许多关于古诗方面的资料供学生参考。
四、网络环境下古诗教学老师需要做的准备
1.老师需要上网查找资料,筛选资料,整合资料,并把课本知识点录入电脑,根据所有的资料进行初步整合,然后根据大纲的指导形成本课古诗所需要的教案,并根据教案做成上课使用的课件。
2.老师提前把课堂古诗所要学习的重点提纲在平台上公布并要求学生进行资料的查找并预习。
3.课上抽出一部分时间进行学生的成果展示。
4.在讲完一首古诗后,将所有的资料上传,包括搜到的古诗的朗读、古诗的重点字词、古诗的考点、古诗的翻译和古诗所表达的情感等。
五、网络环境下古诗教学中学生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1.根据老师网络平台的提纲进行古诗的预习,初步了解古诗的读法和个别词语的意思,试着翻译全文。
2.上网查找所要学习古诗的意思、作者的基本简介。
3.给老师留言对于所学古诗的疑点。
六、对于网络环境下古诗教学的注意事项
1.老师对于网络知识的甄别筛选。
2.老师对于网络和课堂的把握度。
3.老师对于学生学习进度的及时把握,并不断改进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