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真理的名言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坚持真理的名言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坚持真理的名言

坚持真理的名言范文1

1、科学需要人的全部生命。——巴甫洛夫

2、使人们宁愿谎言,而不愿追随真理的原因,不仅由于探索真理是艰苦的,也不仅由于真理会约束人的想像,而且是由于谎更能迎合人类某些恶劣的天性。

3、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达·芬奇

4、科学家的天职叫我们应当继续奋斗,彻底揭示自然界的奥秘,掌握这些奥秘以便能在将来造福人类。——居里夫人

5、真理可能在少数人一边。——柏拉图

6、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居里夫人

7、水若停滞即失其纯洁,心不活动精气立消。——达·芬奇(意大利)

8、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国界。——巴甫洛夫

9、许多伟大的真理开始的时候都被认为是亵渎的行为。——肖伯纳

10、一旦科学插上幻想的翅膀,它就能赢得胜利。——法拉第

11、科学决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马克思

12、科学是埋葬形形褪了色的思想的坟场。——乌纳穆诺

13、保持健康,这是对自己的义务,甚至也是对社会的义务。——富兰克林(美国)

14、人需要真理,就像瞎子需要明快的引路人一样。——高尔基

15、科学成就是由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惟有长期的积聚才能由点滴汇成大海。——华罗庚

16、只有有效地继承人类知识,同时把世界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拿到手,我们再向前迈出半步,就是最先进的水平,第一流的科学家。——温伯格

17、谬误的好处是一时的,真理的好处是永久的;真理有弊病时,这些弊病是很快就会消灭的,而谬误的弊病则与谬误始终相随。——狄德罗(法国)

18、科学的永恒性就在于坚持不懈地寻求之中,科学就其容量而言,是不枯竭的,就其目标而言,是永远不可企及的。——卡·冯·伯尔

19、我们思想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常常来源于好奇心。——爱因斯坦(美国)

20、困难只能吓倒懦夫懒汉,而胜利永远属于敢于攀登科学高峰的人。——茅以升(中国)

21、数理科学是大自然的语言。——伽利略

22、科学不会舍弃真诚爱它的人们。——季米里亚捷夫

23、问号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巴甫洛夫

24、艺术属于古老的世界,科学属于现代的世界。

25、科学所打开的世界越来越辽阔,越来越奇妙…——伊林

26、我的那些最重要的发现是受到失败的启示而作出的。()

27、总有一天,真理会取胜。即使真理在他一生中未能得到胜利,为了坚持真理也会使他变得更好,更加聪明。——赫胥黎(英国)

28、科学赐于人类最大的礼物是什么呢?是使人类相信真理的力量。——康普顿

坚持真理的名言范文2

春秋时期,有个人在街市买布。一尺鲁缟市价三文钱,他买了八尺,却只付给卖布者二十三文钱。卖布者不答应,认为该付三八二十四文钱。双方争执不休,恰好孔子的学生子路路过,两人便请这位学问家来评判。子路当然维护真理。买布者不服,三方激烈争执,于是决定去找孔子评理。子路愤愤不平地说 :“我输了,就把我头上的这顶冠赔给你。”买布者一怒之下,以自己的脑袋为赌注。二人击掌为誓。孔子听说缘由后,对子路说:“你怎么连这么简单的算术也会错?三八二十三,你输了,把帽子给人家吧。”买布者得意而去,子路却满腹委屈,愤而弃学回乡。

《子路赌冠》这个故事虽只寥寥数语,但子路刚直鲁莽、争强好胜的形象已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他坚持真理、维护真理的认真精神令人佩服。而轻轻一句“你怎么连这么简单的算术也会错?三八二十三,你输了,把帽子给人家吧”,则把孔子这位“仁者爱人”的教育智者的形象一下子推到了我们面前。真可谓故事虽短,但回味无穷。

三八自然是二十四,子路的错误并不在于坚持了真理。他的问题在于急于纠正买布者的“三八二十三”这一错误观点,甚至不惜以冠相赌来达到这个目的。人的观念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观念的转变也不可能是立竿见影的。生命教育倡导者张文质先生就一直强调“教育是慢的艺术”。因为教育是人的心灵的自我觉悟,依靠的是人内心的诚服和领悟,而不可能通过外部的强迫和灌输来实现。因为教育是慢的艺术,所以需要教育者坚守责任、持久关注、耐心等待。“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的正是这个道理。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子路式的错误在现实的教育中其实并不少见。教育者须谨记,欲速则不达。

三八是二十三还是二十四,答案并不难得出。但在孔子看来,问题的本质已经不是二十三还是二十四的区别了,而是“冠”和“命”孰轻孰重的权衡了。如果说三八二十三,输掉的是子路头上之冠;如果说三八二十四,输掉的将是买布者颈上之头。孔子的选择自然是前者。不是孔子不知道三八二十四,而是孔子深谙“真理诚可贵,生命价更高”的真谛。孔子用他的选择告诉我们,教育确实需要传授知识,但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教育更要滋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智慧。我国近代教育家经亨颐曾说:“求学何为,学为人而已。”陶行知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应当是有温度的。教育一旦失却了生命的温度,便将不再成其为教育。

三八二十三!孔子的这一评判不仅挽救了买布者的性命,同时也使子路免于陷入良心的自责和道德的谴责当中。倘若真因自己的鲁莽而使买布者失去了生命,子路将情何以堪?我想,无论是作为当事者的子路,还是两千年后的我们,都能从孔子的言行中得到思想的启迪和灵魂的浸润:教育是一门科学,要教人求真,启人智慧;教育更是一门艺术,要引人崇善,催人向美。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传世名言“难得糊涂”实应成为我们教育者的一种职业智慧、专业修养和博怀。面对“冠” “命”之博,孔子的“难得糊涂”是如此的恰到好处。这就是一位大教育家的智慧和胸怀。

坚持真理的名言范文3

在此背景下,作为一线教师,又该如何指导学生作文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一、引导学生严肃审题,提高思维品质,贯彻“选准角度,明确立意”的高考作文新要求

要想知道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不严肃审题现象,请先看一则作文材料及某位语文老师的审题指导:

从前有位农场主巡视谷仓时,不慎将一只名表遗失,因遍寻不获,便定赏金,要农场中的小孩帮忙寻找,谁能找到手表,奖金500美元。众小孩在重赏之下,无不卖力搜寻,奈何谷仓内到处都是成堆的谷粒和稻草,大家忙到太阳下山仍无所获,结果一个接着一个都放弃了。只有一个贫穷小孩,为了那笔巨额奖金,仍不死心地寻找。当天色渐黑,众人离去,杂沓人声静下来之后,他突然听到一个奇怪的声音。那声音“滴答、滴答”不停地响着,小孩立刻停下所有的动作,谷仓内更安静了,滴答声也响得更为清晰。小孩循着声音,终于在偌大漆黑的谷仓中找到了那只名贵的手表。

审题指导:根据材料,我们很容易看出来,那位小孩能找到那只名贵手表的原因,是“谷仓内更安静了”。我们就可以把这个材料作文转换为以“静”为话题的话题作文。这样,可以立意的角度就明确了。可以是“静水流深”,也可以是“宁静以致远”等等。

小男孩能找到表的原因固然与安静有关,但是如果这个小男孩也像其他孩子一样,在寻找无果的情况下放弃了呢?他还能有发现表的机会吗?显然没有。所以,小男孩能找到表的根本原因是他的坚持,是他的不放弃,“安静”只是个外因。至于由“安静”想到“静水流深”,想到“宁静以致远”,那更是脱离了材料的胡思乱想。

如何审准题,我以为要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环节来思考。根据上面的材料,具体演示如下:

是什么:1.确定材料中的主角,即先明白材料主要讲的是谁的事(小男孩)。2.概括主要事件(小男孩找到表)。3.注意材料中情感倾向(肯定赞扬小男孩)。

为什么:小男孩的坚持、执著。

怎么办:坚持(执著)才能得到幸运女神的青睐

二、教学生写真正的议论文,训练学生的说理论证能力

议论文的写作是一个论证观点公众化的过程,体现的是说理的严谨性和论证的穿透力。可怜我们的学生自从学写议论文以来,就不知写议论文是在干什么,以为举个例子,援引些名人名言就行了。为了迎合应试,再写一些华丽的词语装点门面。这样的议论文写作,假话空话泛滥,叙述代替议论,语言华丽,思想空洞。针对这种情况,我给学生讲了议论文之美在于论证说理得严密深刻,而非辞采的华美;论证方法还有诠释论证法、借比论证法、反事实假设论证法、证伪论证法、自诘论证法等,绝不仅限于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议论文的结构绝不是提出观点后,再写两个例子那么简单化、格式化。我依照南开大学教授徐江先生的论证系谱图,给学生讲了议论文的结构要求和内容要求,实践下来,学生普遍如梦初醒、茅塞顿开,分析问题、论证说理水平显著提高。

坚持真理的名言范文4

如今的教育以学生为中心,要求促进个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关注对现实的适应、对未来的创造。在责任意识的渗透中,我将中学生责任意识简单划分为对自我的责任意识、对人类社会的责任意识、对自然的责任意识。作为教学主阵地的课堂,应当关注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使所有学生都能全面、健康、快乐地发展。我做了如下实践:

一、培养学生对自我的责任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时常会看到一些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老师说什么,同学说什么,他一概不听;还有一些同学在课堂上总是默不作声,不愿发言。在组织课堂时,我树立全体意识,着眼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差异与个性,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当前的知识水平,然后分层次地设置问题,有步骤地开展课堂教学。尽最大力气调动每一位学生,挖掘每一位学生的潜力,给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引导和帮助,让每一位学生都感觉到老师对他有一份独特的希望与关爱,这样才能唤醒学生的责任意识。古人云:“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我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时间负责,我介绍了时间的尺度,使学生了解自己只是生命长河中的一小段;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我介绍了爱迪生对特斯拉的失信,导致交流输电替代直流输电,导致了爱迪生的破产;对自己的前途负责,我介绍了逆境成才的法拉第、牛顿、爱迪生、霍金……

二、培养学生对人类社会的责任意识

当今大部分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明显淡化,主要表现在重个人轻社会,重个人需求轻社会需要,重功利轻道义,重物质需要的满足轻精神境界的升华,重索取轻奉献。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物理课堂也有培养学生对人类社会的责任意识的责任。通过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的坚持真理,通过法拉第、特斯拉、瓦特、巴斯德把发明、发现无偿地捐献给全人类;卡文迪许的几十年如一日的潜心研究;麦克斯韦为了整理卡文迪许遗作,放下自己手头的工作;受法西斯迫害而坚持研究的爱因斯坦;致力于提携后进的费曼……

爱因斯坦说:“我每天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作为一名中学物理教师,我希望自己和所教的学生不要忘记自己对他人、对社会以至对整个人类的责任。当你觉得你是一个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人,你自己也就享受到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从而得到人们的尊重。

三、培养学生对自然的责任意识

“要把青山绿水留给子孙后代,这笔财富比什么都宝贵”,应当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这一点,避免对人类的存在造成破坏。自然界是人类的生存环境,人如何对待自然,实际上就是人如何对待自身的问题。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也就显现出来。作为人类社会的一员,每个中学生都要从小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尤其是在地球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的今天,培养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显得尤为重要。中学生应该树立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对自然环境,中学生有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通过热岛效应、能源、核电站(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福岛核电站核泄漏)、原子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方向性、熵知识的介绍让学生知道自然对人类的重要性;通过播放最新的电影《星际穿越》中沙尘暴的场景,学生深深地震撼了: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场所。

坚持真理的名言范文5

数学教学改革应注意延展教材空间,把数学当作充满智慧、灵性和创造性的活动,将数学与儿童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这样,学生能更好地形成数学来自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的认识,在体验鲜活数学的同时,产生数学学习的内在动力。

1还原知识真实背景,“活化”数学教学

1.1将数学知识进行生活原型配对,让学生在模拟的生活场景中愉快地学习

数学教学应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沟通和融合,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进行生活原型配对,让学生在真实的或模拟的情境中学习、运用数学。如,教学《认识东、南、西、北》时,教师根据太阳从东方升起的现象,在教室东面黑板上挂出 “太阳”,创设太阳升起,小朋友早晨高高兴兴上学去的情境,并以此情境为依托,朗诵儿歌:“早晨起床,登上山冈。面对太阳,辨别方向。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得轻松愉快。接着,教师又创设情境:学校开展野外活动,你准备去哪里玩?根据学生发言,教师在教室四周挂出景点标牌,让学生在椅子搭成的模拟街道中边走边说:“我从学校出发,向哪里走,到哪里去。”让学生在情境中应用并巩固这四个方向。模拟的生活情境使逻辑的、抽象的数学内容一下子变得生动形象、具体真切起来。

1.2展示数学在生活中发生、发展的历史轨迹,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

教学中努力还原、再现数学发生、发展的历史轨迹,让学生从文化的视角欣赏数学,感悟数学。如,教学《认识负数》时,创设水果市场进货和出货的情境,让学生思考怎样表示“运进苹果2吨,后来又运出香梨2吨”,由此引出区分一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多种方法,并通过介绍历史上表达负数的方式,突出数学发展历史过程,凸显学习知识的必要性,数学知识“活”起来。

2突出知识内在价值,“趣化”数学教学

2.1开展丰富多彩的野外活动,让数学学习场所由封闭的教室拓宽到开阔的大自然

学生的数学学习不应该简单地从课本到课本,数学学习的课堂应拓展到大自然,拓展到城市街道、乡村中,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的内在价值。

结合时令、教材内容,先后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野外活动,如到绿地和孩子一起“数一数”身边的大树,林中的座椅……“比一比”楼房的高矮,大树影子的长短……按形状、颜色等将树叶“分一分”,再用“上、下、前、后、左、右”说一说小朋友、小鸟间的位置关系。在认识路线图、认识方位、认识千米时,让学生到城市街道去辨认、体验,实际行走。这些做法有效地克服了长期以来教育阻隔儿童与自然亲密关系的严重弊端,充分发挥自然的源泉作用,利用自然之美以及与自然相关的人文景观之美,帮助学生在与田野世界的对话、沟通中,学习和体验数学。

2.2组织多种数学实践活动,让知识技能的巩固由书本习题的单调操练拓展为生活中的活学活用

结合学习内容组织数学实践活动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如,学习利率和折扣后,我们组织了“跳蚤市场”数学实践活动,先后安排了理财讲座、调查超市促销方式、向家长宣传征集商品、引导学生分组成立“淘宝铺”,确定组内成员的分工、制订详细的经营方案和营业额分配,做到每个学生都能熟悉商品价格、折扣和计算方法,能根据现场情况准确迅速地计算出成交价。在自由的天地里,学生应用数学解决问题,学会与同伴交往,感受思考和创造的愉悦。

3沟通知识多元联系,深化数学教学

3.1在多学科综合活动中让学生领悟数学的价值

在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数学教师则让学生结合“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先进事迹开展“数字化解读”。将与感动中国人物有关的数据编写成数学问题,如利用水稻之父袁隆平培植出的杂交水稻亩产量、过去水稻亩产量、中国人均粮食需求量等数据,计算1000亩杂交水稻可以比过去多养活多少人,从中感受这一科技成果对社会的贡献。学生在学科之间的综合中,体会到了数学的力量。

3.2在数学文化节活动中提升数学的品位与素养

结合学习内容和儿童年龄特点,分别开展“说一说数学家的名言、讲一讲数学故事、看一看数学小常识、猜一猜数学谜语、玩一玩数学游戏”等活动,组织数学故事大王比赛,数学童话、数学相声、数学小品的表演等。使学生从这些事实中感受数学家的伟大,数学发展史的曲折,培养学生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理,对原有观念的质疑批判意识,尊重事实和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数学文化节的活动丰富了数学的内涵和外延,学生在亲身经历的活动中,能够获得对数学的全新认识。

坚持真理的名言范文6

/

关键词:质疑;批判性思维;科学精神;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4)1(S)-0006-3

1.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国家的课程目标之一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在培养目标别强调“要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愿望和能力,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性质中提出“高中物理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课程目标中又提出“发展科学探索兴趣,有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有关信息是否科学的意识”、“具有一定的质疑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上述目标均指向学生的“科学素养”。其别提到“质疑和批判”的能力。科学素养以科学精神为核心,质疑和批判则是科学精神的精髓。主要表现为批判性思维。

“批判”一词有多种解释。从教育学角度看,批判是一种思维过程。具有积极思考、自主分析和提出新见的特征,通过求证、反思等手段,培养学生合理质疑和科学批判的能力。批判性思维是创新思维与创造力的必备条件。物理思维中的批判性品质是指:严格估计思维材料和检查思维过程,善于独立思考,不受暗示干扰,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质疑。进行争论。不断分析解决问题的依据条件,反复检查已拟定的假设、计划和方案;善于明辩事非曲直,不人云亦云,盲目附和。

哈佛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面对当今知识外储化的现象,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倍显重要。要培养批判性思维,可以从态度和技能这两个方面出发。对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思考训练,达到让学生自主思考的目的,同时也符合让学生“会学”的课程理念。高中物理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质疑和批判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促进其科学素养的提高。这是“必修课”,是国家的课程目标之一。

2.忽视批判性思维教育,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发展形成障碍

“李约瑟难题”不断困扰着我们:“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很多贡献,但近代科学与工业革命为什么没有发生在中国?”楚渔先生从独特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剖析:“古代的科技形态以技术创造为特征,技术创造以实践经验为基础,中国人口众多,积累的经验多,自然古代中国的科技发明和发现比西方多。但近现代的发明创造多是以科学理论为主要特征,以抽象思维为主要思维模式的西方科学家,故能在近现代科学理论的许多领域独领。因此,中国的科技进步缓慢,与传统思维模式中轻视实证的习惯有关,而要改正这个毛病。必须彻底改变中国的传统思维模式,重新打造我们的思维模式。”实证是与纯粹的理论分析相对应的一种研究方法。其中的核心是批判与质疑。物理学研究大多使用实证的手段,通过对客观材料的分析,来论证相应的观点。

国人对“诺贝尔科学奖”总是翘首以待。清华大学郑也夫教授认为:“诺贝尔科学奖意味着高端的创造力。中国现今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对学生创造力的摧毁。”他说,无论你是在哪儿学习,哈佛、耶鲁、牛津或剑桥。如果你人生的前12年是在中国学校里度过的,那么你就与诺贝尔科学奖绝缘了。你的独立性、好奇心、想象力与创造力都会被中国的教育体制给抹杀。这个体制将学生与老师捆绑在了一起。老师就如一位严父,是不可被挑战的权威角色。这种要求人们不去质疑长辈的顺从精神,已经成为科研创新的一大阻碍。《2012中国SAT年度报告分析》显示,参加美国高校入学考试的中国高中生中。只有不到7%的人成绩达到1800分“及格线”,而达到美国优质大学普遍要求的2000分以上成绩的更是只占2%。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夏谷呜分析了中美两国的高考内容后指出,这是由于中国的教育缺乏对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两位专家对基础教育的诟病,不约而同地指向批判性思维教育的缺失,值得深思。

当下高中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合理的教学价值与目的。将教学演绎成教师简单的灌输、知识的反复强化和能力的不断被训练。这种学习以分数为目的,以训练、测试为手段,漠视教学本身的价值存在,我们称之为“追逐名利的学习”。这致使多数学生形成思维惰性和依赖性。习惯于将书刊的话当成真理,只能分析与解决问题而难以发现与提出问题。缺乏问题意识、质疑习惯和批判精神,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受到抑制,将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发展形成障碍。对人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毁伤严重。基础教育忽视批判性思维教育,将会影响全民科学素养的提高。或许会成为“科学强国梦”的障碍。批判性思维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显而易见,它关乎“中国梦”的实现。

3.高中物理教学是渗透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最佳途径

恩格斯说过,“怀疑――批判”的头脑是科学家的“另一个重要仪器”。“柏拉图的苹果”堪称挑战权威的典范。亚里士多德“是一位善于批判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笛卡儿认为,一切皆可怀疑,唯有“怀疑”本身不容怀疑。爱因斯坦不仅喜欢独立思考,更崇尚批判性思考,他自称是“一个离经叛道的人”。费恩曼写过这样的小诗:“我想知道这是为什么?/我想知道为什么我想知道这是为什么?/我想知道究竟为什么我非要知道我为什么想知道这是为什么!”费恩曼认为:“在科学中,怀疑和批判是举足轻重的”。正是科学家这种强烈的怀疑和批判精神推动了科学的发展。怀疑和批判是科学进步的原动力,一切观念都要接受经验的考验和批判的理性思维的挑战。这是科学发展的最基本的准则。

从伽利略无摩擦摆球的理想实验到笛卡儿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过程蕴含着丰富的科学信念、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更重要的还有怀疑和批判的科学精神。汤姆逊、卢瑟福、波尔和海森堡这四代师生在研究原子结构时,都是在质疑和挑战老师观点的过程中。取得了创新性的成果。有力地推动了二十世纪的物理学革命。综观物理学以及科学发展史。那些重大的发明和发现大多是建立在批判性思维的基础上的,诸多案例可使学生认识到批判性思维是推动物理学乃至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

物理思维在符合一般规则的前提下,有自己的特色和倾向,在科学思想史上与不同的哲学思想、理性和非理性的思想方式纠葛在一起,具有独特的魅力。只有领会科学思想史才能更深刻地把握科学思维的方法。要通过有意识地引入科学思想史,使学生历史地把握物理学科学方法的来龙去脉以及物理方法的特色和倾向。科学概念和规律被创造和发现的过程,不仅体现出科学家的人生观、价值观。也能反映出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尤其是批判性思维的运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通过科学思想史教育让学生认识和感受批判性思维,是渗透与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最佳途径。

4.批判性思维在构建物理概念中的重要作用

“两小儿辩日”(《列子?汤问篇》)的故事,说明知觉是由知识和理论决定的。人在感知时并非一块“白板”,在生活中已获取的感性认识会构成“前科学理论”,并形成对当下的“导向”和“透镜”作用。“导向”暗示观察者向什么方向去观察。而“透镜”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观察到的是什么。

学习概念之前。学生头脑并非空白。他们已从生活中体验并积累了许多与该概念有关的感性认识,并由此形成了一幅被前科学概念和自身经验所主导的物理图景。其中一些观念和前科学概念是片面甚至是错误的。会对正确构建物理概念形成干扰。例如,“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摩擦力一定是阻碍物体运动的”等。再如,直接将数学经验迁移为物理判断:既然有I=U/R=R=U/I,就应有“电阻与电压成正比而与电流成反比”等。还有相似前概念的干扰。导致对新概念的理解困难,如“路程与位移”、“速度与加速度”等。

上一篇财务统计

下一篇大团圆结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