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羊潼关怀古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山坡羊潼关怀古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山坡羊潼关怀古范文1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赏析

全曲分三层:第一层(头三句):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峰峦如聚:形容重岩叠嶂,群山密集,绵亘不断。「山河句:言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形势十分险要。潼关:在今陕西潼关县北,历代皆为军事要地。

张养浩于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因关中旱灾,任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途经潼关,看到的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的景象。 本层描写潼关壮景,生动形象。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一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一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怒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为此景所动,第三句写渲关位于群山重重包围、黄河寒流其间那除隘之处。山河表里潼关路之感便油然而生,至此潼关之气势雄伟窥见一斑,如此险要之地,暗示潼关的险峻,乃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由此引发了下文的感慨。

第二层(四一七句):望西都,意踟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③西都:指关中一带,周、秦、汉、北朝、隋、唐等朝均在这里建都。④踟躇:原指犹豫不决,徘徊不前。这里形容思潮起伏,陷入沉思。⑤「伤心句:言经过秦汉的故都,想起那「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兴亡往事,引起无穷的伤感。⑥「宫阙句:言在无数的战乱中,过去的宫殿已经化为了一片焦土。宫,宫殿。阙,王宫前的望楼。

写从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的深沉的感慨。第四、五句点出作者遥望古都长安,凭吊古迹,思绪万千,激愤难平。望西都,意踟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作家身处潼关,西望旧朝故都长安,西都即长安,长安不仅是秦汉都城,魏、晋、隋、唐都建都长安。作为六朝古都,当年是何等的繁华、昌盛。现在,昔日的奢华早已灰飞烟灭不复存,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的衰败景象,怎能不令诗人踟躇伤心呢? 曾经是好几个朝代的都城,它的繁荣昌盛的景象在古籍中也曾有过记载,可如今眼前只剩下一片荒凉,万千滋味涌上心头,遥想当年,秦之阿房,汉之未央,规模宏大,弥山纵谷,可如今崇丽之宫阙,寸瓦尺专皆荡然无存,想到今番前去的任务,他不禁感慨万千。第六、七句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点出无限伤感的原因。宫阙万间都作了土,便是这由盛到衰的过程的真实写照,是何等令人伤心啊!这一层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直接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读者很容易想象。在这里概括了历代帝业盛衰兴亡的沧桑变化。这里作者面对繁华过后的废墟所发出的伤心实乃悲凉。为秦汉旧朝统治者悲凉,恐怕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三辅黄图》:阿房宫,亦曰阿城。惠文王造宫未成而亡,始皇广其宫,规恢三百余里。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相属,阁道通骊山八百余里。后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见《史记·项羽本纪》。故曰:阿房一炬。) 这种局面是他们不曾想到的吧!同时亦为百姓悲凉,秦汉的一宫一阙都凝聚了天下无数百姓的血和汗,像秦汉王朝为彰显一个时代的辉煌,集国之全力塑起阿房、未央之建筑,但它却随着秦汉王朝的灭亡而化为焦土。辉煌过去,随即而来是朝代的变换.百姓在战争中苦不堪言 。此情此景,让作家沉重的说出第三层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千古流传的语句。

第三层(末四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写作者沉痛的感慨: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它们兴盛也罢,败亡也罢,老百姓总是遭殃受苦。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奢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他指出历代王朝的或兴或亡,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这是作者从历代帝王的兴亡史中概括出来的一个结论。三层意思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思想越来越显豁,感情越来越强烈,浑然形成一体。全曲景中藏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怎样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全曲之眼,是全曲主题的开拓和深化。如果这首曲子的曲意仅仅停留在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上,那么它仅仅宣扬了佛家一切皆空的思想,它与其它怀古诗(与《洛阳怀古》功,也不久长!名,也不久长! 陈草庵《山坡羊 叹世》兴,也任他;亡,也任他。 《骊山怀古》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赵庆善《长安怀古》山,空自愁;河,空自流。杨慎《临江仙》是非成败转头空)的主题并无多大区别。在否定历史的同时,也否定了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正因为最后两句就使得这首曲的境界大大高出同题材的其它作品。这首曲可贵之处在于它有深切的人文关怀,有对老百姓疾苦深切同情与关怀。

亡,百姓苦好理解。王朝灭亡之际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兴,怎么也百姓苦呢?王朝之兴必大兴土木,搜刮民脂民膏,百姓不堪其苦。像秦王朝兴起时,筑长城,开驰道,造官室,劳役繁重,百姓受尽了苦。兴,百姓苦一句,发人所未发,深刻而警策。兴则大兴土木,亡则兵祸连结,不论兴、亡受苦的都是百姓。归纳总结:这首小令语言精练,形象鲜明且富有人民性,是整个元散曲中的优秀作品。

潼关怀古》中对历史的概括,显指元代现实生活:怀古实乃伤今,沉重实乃责任。这种复杂的感情要结合作家的生平经历才能理解。张养浩自幼才学过人,曾向平章不忽木献书,被提拔,后任堂邑县尹、监察御史等职,因评时政,得罪当权者被罢官,为避祸不得不隐姓埋名;后被召起,官至礼部尚书。50岁时辞官归隐于济南云庄,关中旱灾时被重新任命,赶赴陕西救赈灾民。多年的宦海沉浮,让他把功名富贵都参破,不再在意统治者对自己的评判;济南云庄的归隐生活,不仅让他欣赏礼赞自然的风光,更让他体察民生只艰辛;尊奉孟子民本之思想,让他深深懂得民生之重要;刚正不阿、仗义执言的性格,让他有勇气面对现实说出心中真实的想法。元代百姓生活之苦被作家以怀古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忧民之心使他到官四月,倾囊以赈灾民,每抚膺痛哭,遂得病不起。这是一个有良知的读书人真实的本性和真实的生活,也是当时社会所难得一见的。

张养浩特殊的仕途经历,决定了他的怀古散曲中有一种参破功名富贵的思想,《骊山怀古》中写到赢,都做了土;输,都做了土。 《洛阳怀古》中写到功,也不长;名,也不长。 《北邙山怀古》中写到便是君,也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这些曲中张养浩把胜负之数、功名之分、生死之际,看成了毫无差别的,只是借古人古事述说富贵无常、人生如梦。只有《潼关怀古》以难得的沉重,以深邃的目光,揭示了封建社会里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山坡羊潼关怀古范文2

地广如母,

遵义城里香港路。

望丽都,

心苦楚,

悲悯学校德施处,

桃李万千都落了谷。

兴,学生苦;

山坡羊潼关怀古范文3

1、张养浩(1270年—1329年),汉族,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生于元世祖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卒于元文宗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

2、一生经历了世祖、成宗、武宗、英宗、泰定帝和文宗数朝。少有才学,被荐为东平学正。历仕礼部、御史台掾属、太子文学、监察御史、官翰林侍读、右司都事、礼部侍郎、礼部尚书、中书省参知政事等。后辞官归隐,朝廷七聘不出。天历二年(1329年),关中大旱,出任陕西行台中丞。是年,积劳成疾,逝世于任上。

3、元文宗至顺二年(1331年),追赠张养浩摅诚宣惠功臣、荣禄大夫、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柱国,追封滨国公、礼部侍郎、礼部尚书、中书省参知政事,谥文忠。尊称为张文忠公。

4、张养浩是元代重要的政治、文化人物,其个人品行、政事文章皆为当代及后世称扬,是元代名臣之一。与清河元明善,汶上曹元用并称为“三俊”。代表作品有《三事忠告》,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来源:文章屋网 )

山坡羊潼关怀古范文4

《2011年云南省玉溪市中考语文试题语文》第一大题语文积累与运用的第6、7两个小题就涉及到古诗词。

第6题是这样安排设计的,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说》、《陋室铭》、《送东阳马生序》中,“说”“铭”“序”分别表示古代的一种文体。“说”是叙事兼议论,“铭”一般是用韵的,“序”是临别赠言。

B.“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铁扇公主使诈假借芭蕉扇”、“杨志中计误入白虎堂”、“火云洞智取红孩儿”,都是明代作家吴承恩长篇小说《西游记》里脍炙人口的故事。

C.《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题西林壁》、《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苏轼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号东坡居士,后人称之为“坡”。

D.丹尼尔?笛福创作的《鲁滨逊漂流记》告诉我们:在遇到困难时,必须用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生命力去战胜它,而首先要战胜的是自己的怯懦与悲观。

第7题又是这样安排,根据提示填空。(①~⑥题必做,⑦⑧两题任选一题作答,每空1分,共8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①千嶂里, 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

② __________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③半卷红旗临易水, 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④ __________ ,大渡桥横铁索寒。(《七律?》)

⑤ __________ ,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⑥人们常用“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脚” 来形容有的人在充满诱惑的环境里挡不住诱惑,但有人却做到 __________ 。(用周敦颐《爱莲说》中的原文回答)

⑦面对日益恶化的环境,人们更加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请用相连的两句古诗描绘出你向往的生态环境(课内外均可)。(示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__________ ,

⑧杜甫《春望》中“ __________ ,__________”与他的《月夜忆舍弟》一诗中“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一句意思表达相近。

由此可见,古诗词命题方向大体是①考查学生对教材、自读课本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的掌握情况。在这一部分中,有一部分考的是机械性的默写,只要背熟,按要求答题,不写错别字就可以。但也有部分理解性默写,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积累时不能机械记忆,还要注意理解诗句尤其是名句的意思;②在默写类题中又有(一)对接式默写,如“最是一年春好处_____________”;(二)理解式默写,如《使至塞上》中借物喻人,传达出诗人被排挤出朝廷幽微难言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三)是专题式默写,如“在反映战争的古代诗歌中,有的写征战沙场,有的写思念家乡。请各位写出喜欢的一句。”(四)是语境式默写,如“如何正确对待别人的优点和缺点呢?孔子曾说过______________”;(五)是运用式默写,如运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一诗句,写一段完整的话,表现一种乐观的态度,不少于50字。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梳理归类,巧妙记忆。把初中六册语文课本进行梳理,研读古诗词的情感特点,可分为热情奔放、抑郁忧思、昂扬激越、静穆闲适等。再此基础上再进行分类,分为忧国伤时:杜甫、杜牧;建功立业:曹操、李白、范仲淹、李贺、苏辛、文天祥、龚自珍;思乡怀人:李煜、李商隐、晏殊、王湾、马致远。惜别友情:王勃、岑参、李白、刘禹锡;表达爱情:《蒹葭》。寄情山水、田园:陶渊明、白居易、韩愈、常建、王维、刘禹锡等;还可从形象(意象|意境)又分为:形象(人物形象);豪放洒脱(李白)、豪放雄壮(苏辛)、忧国忧民(杜甫、杜牧)、归隐田园、钟情山水(陶渊明)、儿女情长。意象:指融入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景象。比如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春花秋月、寂水寒山、清霜白露、冷雨寒窗、银烛青灯、晨钟暮鼓、古寺幽径、橙黄桔绿、小荷残菊、鹧鸪杜鹃等等。由于这些形象已经浸染了作者的感情,不再是单纯的客观景象,所以称作意象。常见意象归纳:自然景物:月亮——思乡 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植物:——坚贞、高洁的品格 如: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动物:杜鹃鸟-①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② 赏心悦目、优美潇洒如: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苏轼:“潇潇暮雨 子规啼。”常见的意象还有:杨柳(喻离愁别绪)流水(喻绵绵情思),松树(喻高洁坚贞)梧桐 (喻凄凉悲伤),冰雪(喻忠贞高洁),鸿雁 (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蝉——高洁,莲花——不染,松柏:坚贞、孤傲,鹧鸪——离愁别绪鸾、鹤、松、菊、东篱、桃源、采药等象征脱俗的隐士人格。意境:意象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意境。如:《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全曲通过多个意象的直接组合,交织成一幅萧索、衰残、凄凉的图景,抒发了有家难归时那种孤寂、悲伤的感情。(借助意象展开联想,可以体味诗人情感。)

还以把把初中教材中的主要古诗词按照主旨分类,形成条块分割,构建系统印象。

(一)建功立业篇:如曹操《龟虽寿》;苏轼 《江城子 密州出猎》;(二)、惜别之情篇: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三)忧国伤时篇:杜甫《登岳阳楼》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四)、寄情山水、田园篇:陶渊明《饮酒》(其五);陆游《游山西诗》;(五)、思乡怀人篇: 王湾《次北固山下》、苏轼《水调歌头》、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六)借景寓理篇:王安石 《登飞来峰》;苏轼《浣溪沙》赵翼《论诗》。

通过对初中六册课本的古诗词进行全面梳理归类以后,还可以分出主要和次要,重点和非重点。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

 1.以课本为中心切实搞好古诗词教学

特别要在背诵、默写方面花时间、下功夫。做到篇篇落实,句句落实,字字落实。

 2.重点落实每一首诗词的名句

无论哪个层次的考试,名句都是考查的重点,所以,必须在全面把握诗词整体内容的基础上,再把名句放在重中之重来落实。

 3.七、八年级的考试一般以各年级的教材为主

 4.九年级既要集中落实九年级的教材,又要兼顾七八年级的教材,同时有选择有针对的向课外拓展延伸

 5.训练促巩固

山坡羊潼关怀古范文5

【关键词】诗歌 情感 品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6-0086-01

诗歌思想情感的品味是中考的重要内容,由于初中学生的语文功底欠缺,这方面的失分比较严重。因此,作为初中语文老师在进行诗歌教学时,要教学生品味诗歌情感的方法。近年来,对诗歌情感品味的考查,仍从诗歌的内在情感特点这个角度命题,综观各地方的中考诗歌考查题,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在此谈谈对各种类型诗歌是如何进行情感品味的。

一 送别朋友诗

这方面的诗歌,有的是表达作者依依惜别或对朋友思念之情的,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达了李白送别朋友时无限依恋的情感;有的以叮咛、称颂、劝慰勉励朋友为主的,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都表达出对朋友的留恋、祝福与关切,使人不难想象到这对好友频频祝酒、殷殷话别的情景。

二 山水田园诗

以描写人、景、物为主的诗歌,景中寄寓着作者的情感。这方面的诗歌以陶渊明、王维、谢灵运、孟浩然为代表。山水田园的诗歌,寄寓的情感常常较复杂,但描绘山川美景,钟情于山水,抒发其对宁静、自由、平和、隐逸生活的向往的诗歌较多。如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既表达了诗人罢相后对世事的淡泊心情,又暗含了对湖阴先生隐居生活的羡慕之意;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描绘出了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抒发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依恋;陶渊明的《饮酒》,此诗通过结庐人境、心远地偏、采菊见山、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的叙写,反映了诗人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乐趣与悠然自得的心境。又如,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情厚谊,也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风度。

三 征战边塞诗

这方面的诗歌,有的是描写诗人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报效祖国的激情,如杨炯的《从军行》描写了一个书生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部过程,表现了知识分子立功边陲的豪情壮志与慷慨雄壮;有的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这些诗歌抒写了征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如范仲淹的《渔家傲》上阕写景,下阕抒情,表达了戍边将士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从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有的将自己的某种情感融入到中原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如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抒发了诗人对戍边将士的深切同情,委婉地批评了朝廷对他们的冷漠。再如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还表现了诗人的深切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诗歌中。

四 咏史怀古诗

这方面的诗歌多数是对古人的凭吊,也有抒发诗人对古今的变化以及昔盛今衰的感慨,如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中以对比手法表现了现在的衰落情景,抒发了诗人的无限感慨;或借古讽今,劝诫今人不要一味地贪图享乐,过度奢侈或穷兵黩武,以免重蹈覆辙,如杜甫的《泊秦淮》;表达自己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独特的见解,如杜牧的《赤壁》;或感慨身世,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或怀才不遇的感伤,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

五 咏物言志诗

这方面的诗歌一般以所咏之物为题,有时候加上一个“咏”字。大多借物或借景来表达自己的远大志向与高尚品质。如杜甫的《春夜喜雨》赋予了春雨无私润物、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美好品格,表达了诗人乐民之乐、喜民之喜,与广大劳动者息息相关的思想情感;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词中所写的梅花是他高洁的品质。又如,于谦的《石灰吟》即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情感。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泊秦淮》作者是杜甫,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分析:对于典故的理解是理解本诗情感的关键,“花”是指陈后主曾做的一首《玉树花》,本诗作者借陈后主因追求荒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那些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不从中吸取教训,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那么,这首诗的情感,就是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

一般来说,诗歌情感分析题的解题模式为:抒发 的思想感情;反映了 的社会现实;表现 的情趣;寄托 (爱慕、惆怅、苦闷等)的情怀;表达 的追求;流露 的倾向;发出 的感慨;袒露 心迹;造就 的情致等。

参考文献

山坡羊潼关怀古范文6

一、整体感知,突出“四看”——看标题、解作者、读诗句、重注释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阅读欣赏诗歌,我们讲求初步感知,整体去理解。

1.诗歌标题,如同人体之眼,他对我们欣赏理解诗歌有着指引作用

如,张养浩的《山坡羊 潼关怀古》,看标题,“潼关”——地名,“怀古”——思想情感,作者行进在潼关路上,想起关中古时、眼前,自然发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感慨。名为“怀古”,实为“伤今”,“借他人酒杯,浇心中块垒”。再如,杜甫的《日暮》,我们借标题自然联想到杜甫这位伟大诗人的晚年思想。

2.解作者——联系作者,了解背景,体味作品的主旨、情感

“诗言志,词言情”,了解作者身处的时代、沧桑的经历,有助于我们更深切地体味作者在诗中所寓含的情感,如,李清照这位女词人的前后期身世,会让我们更准确地去欣赏她的诗歌,《如梦令》让我们看到的是少女时期的作者伤春情结,而《一剪梅》却体会到的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看到的是她的“凄凄惨惨戚戚”、“此情无计可消除”的心境和“人比黄花瘦”的憔悴形象。

3.读诗句,重注释——诗句内容是欣赏诗歌的重点

我们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要做细致地分析,是重点,放在下一步进行。如2010年新课标卷高考试卷中的诗歌赏析题《雨雪曲》后有以下注释:(1)江总……历仕梁陈隋三朝。(2)榆溪:指边塞。(3)陇西:在今甘肃。以上这三点注释,让我们了解了作者,了解了地点,给我们的思维指明了方向:边塞—边塞诗—边塞诗突出的情感、思想。

二、精琢细磨,深入领会作者的情感,感受诗歌的技巧、音韵美

1.感受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诗歌情感丰富,语言凝练,“诗歌是富于形象的思维”(别林斯基)。阅读诗歌,从有限的语言文字的建构中引出无限的想象。如王维的《田园乐》: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其中“山客”的形象——其居住的环境有什么特点?生活有什么特点?——在桃红柳绿的明媚景色中,在花落莺啼的宁静环境中,“山客”睡得酣甜安稳,于身外之境一无所知,这样,一个热爱自热、淡泊名利、追求自由闲适生活的人物形象就展现在眼前。

2.把握语言是诗歌内涵理解的关键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其语言具有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跳跃性和感染力。欣赏诗歌语言,要求了解诗歌语言的特色,同时,调动联想、想象等方法,进一步领悟诗歌的精妙。诗歌语言一般来说,讲求两层含义,即诗歌语言的字面意义的理解之外,还要重点把握其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进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态度。分析诗歌语言,还需要分析语言的表达效果,把握诗歌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

3.赏析表达技巧,切磋撷取,学习借鉴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高考命题最多的内容,也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总之,一切用以提高诗歌表达效果的方法都在高考的考查范围之内。这就要求教师准确判断诗词所运用的方法技巧,并赏析其表达效果。

4.融会共鸣,走进作者内心,体悟作者思想情感

诗歌思想内容的评价是诗歌赏析的最重要环节,作者通过艺术意境的塑造,传达给读者的是诗歌的主旨、诗人寄托的情感等,这一内容的把握必须借助诗歌形象的分析及前面所提进行全面的考虑,但我们也可以根据诗歌的题材,去概括性地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

诗人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等在此类诗歌中,常以自然山水、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的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美好的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纯真而质朴的友情、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三、准确审题,剖析答题方向、内容,注重答题步骤

1.鉴赏形象型

(1)鉴赏人物形象的答题步骤与要点

第一步:找到诗中描绘形象的相关语句,准确理解形象的基本含义;

第二步:用精练的话语概括形象的特征;

第三步:结合诗歌的主旨指出所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第四步:紧扣题目要求,拟写答案。

(2)鉴赏景物形象的答题步骤与要点

第一步: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在忠实原诗的基础上,进行联想、想象,并运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力求优美;

第二步: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意境的氛围特点(孤寂冷清、或恬静优美、或雄浑壮阔、或萧瑟凄凉……)要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第三步:根据意境氛围的特点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四步:紧扣题目要求,拟写答案。

2.鉴赏语言型

(1)鉴赏炼字的答题步骤与要点

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第三步:该字运用了怎么样的表现手法(比喻、通感、以动显静等),有什么表达效果;

第四步:紧扣题目要求,拟写答案。

(2)鉴赏诗眼的答题步骤与要点

第一步:指出该字词对主旨表达所起的作用;

第二步:结合诗句进行梳理,列举全诗围绕该字词写了哪些内容;

第三步:该字词在诗歌的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第四步:紧扣题目要求,拟写答案。

(3)鉴赏表达技巧的答题步骤与要点

第一步:准确地指出诗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表达技巧;

第二步:结合诗句解释说明诗中这种手法的运用内容;

第三步:指出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传达了怎样的旨趣;

第四步:紧扣题目要求,拟写答案。

上一篇发明创造

下一篇高二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