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矿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矿棉范文1
关键词: PLC变频人机界面 系统安全性 燃烧效率
中图分类号:[C9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矿棉吸声板具有吸声、不燃、隔热、装饰等优越性能,是集众吊顶材料之优势于一身的室内装饰材料,广泛用于各种建筑吊顶、贴壁的室内装修,如宾馆、饭店、剧场、机场、车站、码头、地铁、商场、办公场所、播音室、演播厅,计算机房及工业建筑等。该产品在城市化建设中的应用前景非常良好。
北新建材矿棉吸声板采用湿法成型工艺制造。各种原材料在混料罐中进行调和,调和好的料浆经过长网成型机成型后,进入主干燥窑进行工艺蒸发,制成原板。原板再经表面花纹、色泽和边型的处理,从而依客户要求生产出各种规格和图案的成品板。
国家对于发展循环经济、支持环保节能的政策导向为矿棉吸声板行业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作为矿棉吸声板行业的领军者之一,北新龙牌矿棉吸声板肩负着推进产业发展、促进技术进步的重任。因此,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技术,提高生产过程的控制精度,促进制造过程的节能减排,大力提升产品品质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矿棉吸声板生产过程中,干燥窑干燥工序是关键工序之一,直接决定了产品的内外在质量。同时,该区域采用天然气做热源,是不断改进控制方法,提高系统安全性和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点,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
设备结构及工作原理
干燥窑窑体分12层、辊传动、型钢组立式结构, 3.7米幅×112.85米长×4.46米高,有进口、出口2个风室和20个窑门。
干燥窑系统为热风循环式,分湿区和干区两个区域,热源采用天然气。在燃烧室1(湿区热源地)和燃烧室2(干区热源地)内,天然气和空气充分混合后燃烧,燃烧后形成的热风被循环风机鼓入窑内,并通过窑进口风室和窑出口风室上部风机的拉动,使热风在窑内形成热循环,进入窑体的矿棉吸声板湿板内水分被蒸发,板材出窑后成为干板。
2、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2.1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
计算机控制系统选用可编程序控制器。
干燥窑系统设备较多,包括约113米长的窑体、2套1000万Kcal/H的燃烧器、分别为250KW、110KW的循环风机、110KW的窑头均衡风机及200KW的窑尾辅助风机等大型设备、还有大量传送辊、传送带等传送装置及其他小功率风机等。
干燥窑系统关键控制点包括点火系统、热循环系统、温度、压力控制系统等,其对产品质量的决定性作用、天然气使用安全性及生产过程节能减排要求等要素决定了自动控制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及较高的精度要求。
该区域PLC硬件选用OMRON CJ2系列。因生产线较长、设备分散,故此区域共设5个站点,分别为温度主控站、湿区燃烧控制站、干区燃烧控制站、进板区控制站及出板区控制站,这5个站点之间,及与生产线其他站点之间通过CONTROLLER LINK网络实现实时通讯和数据交换,各站点还选用远程COMPONET实现远距离集中控制。
CJ2系列PLC主要性能指标如下:
最大程序容量:400K步;最大数据存储容量:832字,其中DM容量:32K字,EM容量:32k字×25banks;最大I/O点数:2560点;LD指令处理速度:0.016us
2. 2 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的选择
由于干燥窑系统较高的控制精度要求,系统中配置了高性能传感器及高精度执行机构。主要有:
用于检测炉压及天然气流量、空气流量的差压变送器
用于检测热风温度、窑内温度、排气温度等的热电阻及变送器
用于检测天然气管路、风管压力的压力开关
用于检测火焰颜色的火焰检测器
用于燃烧器点火的高压点火装置
用于控制天然气流量的调节阀(阀门开度有反馈)
用于控制各风机转速的变频器
用于控制干燥窑链条运转电机转速的变频器
2.3 人机界面的选择
人机界面选用eview公司的GP2500T 系列触摸屏。
3、PLC软件设计
3.1 燃烧系统安全性设计
干燥窑区域的关键控制点之一是点火控制系统。主要是应用PLC软件程序的运行,按设计的思路和顺序控制现场执行机构的动作。
点火控制系统的主要工作步骤是:工作人员通过控制按钮给出点火指令,程序顺序扫描,检测到现场风机等装置运行正常(变频器运行信号)、空气压力、流量、天然气压力、流量、炉压等正常后,开启天然气辅助管路电动阀门,天然气和空气混合后由高压点火装置点火,火焰检测器检测到火焰正常,则按程序设定开启天然气主管路电动阀门和调节阀。
干燥窑系统的安全性由现场元件的合理选型及PLC软件编程的严密性所决定。一旦炉压、空气压力或天然气压力显示异常,或火焰检测器检测不到火焰(异常熄火),天然气管路电动阀便即时关闭。电动阀选用2套,确保管路关闭的保险性。
3.2 燃烧系统燃烧效率设计
天然气、空气流量的闭环控制系统图如下:
由上述系统图可知,差压变送器分别对天然气流量和空气流量进行实时检测,并把数据反馈到PLC与预先设定好的给定量进行比较。PLC根据比较结果,通过软件中设定的方法输出控制信号,对调节阀的开度和变频器的输出转速进行控制,从而保证天然气流量和空气流量满足要求。
为提高燃烧系统的燃烧效率,天然气流量和空气流量必须根据天然气热值合理设定,保证燃烧的充分性。
3.3 人机界面的应用
通过软件编程,干燥窑系统空气流量、天然气流量及各点温度等检测值均在人机界面——触摸屏上实时显示。温度设定、风机转速调整等也可在人机界面上操作设定。
4、结束语
矿棉吸声板干燥窑系统设计充分应用了PLC和变频技术,同时以触摸屏为人机接口界面使得显示直接,操作灵活。因此,系统的安全性及燃烧效率均得以保证和提高。
5.参考文献
1、高钟毓,2000,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A]
2、张建民,唐水源,冯淑华,2001,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A]
3、余孟尝,1999,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技术(上、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A]
4、李科杰,2002,新编传感器技术手册,国防工业出版社[A]
5、EVIEW公司触摸屏产品样本及使用说明书 [Z]
6、OMRON公司可编程控制器编程手册 [Z]
7、安川公司变频器样本及使用说明书 [Z]
作者简介:
矿棉范文2
[关键词] 氟; 釉质; 脱矿; 再矿化
[中图分类号] R 780.1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3969/j.issn.1000-1182.2012.05.010
Effect to demineralization and remineralization of enamel surface by fluorine Wu Na1, Zhou Xuedong2, Hao Yuqing2. (1. Dept. of Conservative Dentistry and Endodontics,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tomatology,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Research Center for Oral Diseases and Biomedical Science, Chongqing 401147, China; 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Oral Diseases,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4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mechanism of fluorine by systemic analysis of fluorination-demineralization-remineralization experiments. Methods The enamel specimen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untreated group(group A),
non-fluoride group(group B), low-fluoride group(group C) and high-fluoride group(group D). The in vitro model of fluoride enamel was established in group C and D. Based on 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demineralization model and remineralization experiment by pH-cycling in group B, C and D were followed. All enamel specimens were observed by stereomicroscope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compared in surface microhardness value. Results There was distinct difference in micro-morphologic appearance on fluoride enamel surface. Artificial caries of fluoride enamel showed a relatively complete surface, the surface microhardness after demineralization and remineralization in fluoride group was higher than non-fluoride group(P
[Key words] fluorine; enamel; demineralization; remineralization
釉质是龋病最先侵及的组织,氟化牙釉质的早期脱矿与再矿化成为研究的重点之一。本研究针对氟化、脱矿及再矿化的连续过程,从影响釉质表面形态的角度进行研究,进一步说明氟防龋的作用机理。
1 材料和方法
1.1 主要试剂与设备
含0.1%和1%F-的氟化液,脱矿液[2.2 mmol·L-1
矿棉范文3
关键词:综放工作面 深部开采 矿压规律
中图分类号:TD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4(b)-0000-00
1 引言
目前,国内煤矿开采大多以地采为主,矿床开采必然会改变原岩的原始平衡状态。当岩体一旦被采动,原岩的原始平衡状态必将会发生改变,将会出现新的不平衡应力场。在这种新的不平衡应力场作用下,将会发生一系列的岩体变形和破坏,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围岩的大范围失稳或者破坏,通常情况下,我们把岩体的这种应力变化过程称为矿山压力显现。
开滦矿区部分采区已进入深部开采,由于处于“三高一扰动”的复杂力学环境,使得深部煤矿灾害特征与浅部明显不同,基于浅部开采建立起来的传统理论已不再适合于深部开采。本文以开滦集团唐山矿Y485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分析工作面支架压力数据,掌握Y485工作面的矿压规律,得出其初次来压步距、周期来压步距等指标,对于充分发挥综放开采工艺的优势和实现安全生产等具有重大意义。
2工程概况
唐山矿全井田共有八个可采煤层,其中5、8、9煤层全井田范围可采。Y485工作面位于岳胥区13~14水平,为本区第二个工作面。地面标高+5~+8.15m,工作面标高-750~-1016.4 m。其中Y485工作面走向长为1400m,倾斜长150 m。从地质资料上看,本采区煤层为8、9煤层分合区,且大部分为8、9煤合区,煤层总厚为7.81~9.50 m,煤层稳定,该煤层进行综放开采。
3 Y485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实测研究
为掌握Y485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在工作面布置了支架压力监测仪器,在第10号支架上安装第一块支架压力表,依次每10架安装一块,支架压力表安装位置为10#、23#、36#、49#、62#、75#、88#支架。将所有压力观测点分为3个观测区,10#、23#为下部观测区,36#、49#、62#为中部观测区,75#、88#为上部观测区。通过分析这7个支架压力表所采集的数据,总结出工作面持续推进过程中的来压规律。
分别从上部、中部、下部观测区的支架压力数据进行分析。
(1)处于上部观测区的10#支架所受静载较大,但来压规律不明显。23#支架具有明显的初次来压现象,通过数据统计得到其最大来压步距为28.1m,最小来压步距为4.5m,平均来压步距为16.4m;最大非来压时支架平均阻力为4946.0KN,最小非来压时支架平均阻力为3428.0KN,平均非来压时支架平均阻力为4403.4KN;最大来压时支架阻力为6660.9KN,最小来压时支架阻力为5357.0KN,平均来压时支架阻力为6072.9KN;最大动载系数为1.94,最小动载系数为1.25,平均动载系数为1.39;最大来压持续长度为3.5m,最小来压持续长度为0.2m,平均来压持续长度为2.2m。
(2) 36#支架初次来压现象不明显,通过数据统计得到其最大来压步距为46.0m,最小来压步距为19.2m,平均来压步距为32.4m;最大非来压时支架平均阻力为4885.0KN,最小非来压时支架平均阻力为4125.9KN,平均非来压时支架平均阻力为4358.0KN;最大来压时支架阻力为6168.0KN,最小来压时支架阻力为5696.1KN,平均来压时支架阻力为5893.6 KN;最大动载系数为1.41,最小动载系数为1.21,平均动载系数为1.36;最大来压持续长度为6.8m,最小来压持续长度为0.2m,平均来压持续长度为2.2m。
49#支架最大来压步距为53.0m,最小来压步距为20.0m,平均来压步距为36.5m;最大非来压时支架平均阻力为4854.0KN,最小非来压时支架平均阻力为4433.0KN,平均非来压时支架平均阻力为4643.5KN;最大来压时支架阻力为6065.0KN,最小来压时支架阻力为5901.0KN,平均来压时支架阻力为5983.0 KN;最大动载系数为1.33,最小动载系数为1.25,平均动载系数为1.29;来压持续长度均为1.0。
62#支架最大来压步距为39.5m,最小来压步距为11.5m,平均来压步距为21.3m,;最大非来压时支架平均阻力为4782.7KN,最小非来压时支架平均阻力为4166.0KN,平均非来压时支架平均阻力为4529.0KN;最大来压时支架阻力为6599.0KN,最小来压时支架阻力为5408.0KN,平均来压时支架阻力为5991.2 KN;最大动载系数为1.47,最小动载系数为1.14,平均动载系数为1.33;最大来压持续长度为10.0m,最小来压持续长度为1.0m,平均来压持续长度为3.0m。
(3) 75#支架工作阻力所受静载较大,通过数据统计得到其最大来压步距为42.0m,最小来压步距为28.5m,平均来压步距为35.3m;最大非来压时支架平均阻力为4649.0KN,最小非来压时支架平均阻力为4392.0KN,平均非来压时支架平均阻力为4520.5KN;最大来压时支架阻力为5244.0KN,最小来压时支架阻力为5224.0KN,平均来压时支架阻力为5234.0 KN;最大动载系数为1.19,最小动载系数为1.12,平均动载系数为1.16;最大来压持续长度为1.0m,最小来压持续长度为0.5m,平均来压持续长度为0.8m。
88#支架工作阻力所受静载较大,通过数据统计得到其最大来压步距为28.5m,最小来压步距为7.5m,平均来压步距为16.7m;最大非来压时支架平均阻力为4700.0KN,最小非来压时支架平均阻力为4485.0KN,平均非来压时支架平均阻力为4628.3KN;最大来压时支架阻力为5254.0KN,最小来压时支架阻力为5172.0KN,平均来压时支架阻力为5206.3 KN;最大动载系数为1.15,最小动载系数为1.10,平均动载系数为1.13;最大来压持续长度为1.0m,最小来压持续长度为0.5m,平均来压持续长度为0.7m。
4 小结
通过在工作面支架上安装压力表监测支架压力,根据10#、23#、36#、49#、62#、75#、88#支架的压力数据总结出了Y485工作面的来压规律:
(1)工作面机头部分来压现象不明显,机头和机尾部分静载较大。
(2)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最大处为53m,最小处为28.1m,平均为32.3m。
(3)工作面周期来压步距最大为48m,最小为7.5m,平均为26.4m。
参考文献
[1]钱鸣高,石平五,许家林.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0.
[2]中国科学院香山会议办公室.深部高应力下的资源开采与地下工程[A].地球科学进展,2002, 17(2):295-298.
矿棉范文4
面试问题一:中层管理面试缺乏行业观
中层管理者面试问题一直是老大难。我们在为中层管理者开设的面试课程培训过程中发现,他们在面试中不乏积极主动性,对答技巧更是丰富成熟,有些都能用“登峰造极”来形容。但是在可锐公司的“面试官”看来,他们的面试抓住了技巧表层,忽视了许多本质内涵。
其中他们最突出的问题就在对行业问题的了解程度和把握能力上。
行业问题包括:行业产品整体结构,行业特性与现状,行业发展趋势,行业存在问题,行业资源等等。这些本应该是他们要在面试中表达的关键内容之一,可是令可锐专家疑惑的是他们在行业问题上的模糊总是给人“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对自己管理的相关业务操作十分熟悉,专业度不容质疑,而且日常工作的把握也很到位。这些和他们的行业把握力实在有太大反差。
作为企业中层管理者,不应该独独专注于自己眼前的工作,要在把握行业整体情况基础上进行日常管理工作。企业不希望中层管理者成为简单的执行工具,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他们要有判断力决策力,没有清晰的行业概念做基础,所谓的决策力不是胡闹就是虚假。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下,企业在招聘中层管理人才时要进行行业问题考核是必然趋势。可锐专家提醒职场人士:如果应聘企业中层管理职位,没有对行业问题深入调查了解、分析研究和总结判断,并且在面试时把这些内容清晰表达,失败将不可避免。
面试问题二:技术岗位面试的两大禁忌
随着中国生产制造业的迅猛发展,越来越需求更多的技术岗位,但是企业在提供了大量工作机会的同时也发现很难找到适合该技术岗位要求的专业技术人才,这一方面是因为工作的要求和性质决定了需要较高要求的人才,另一方面是因为应聘者本身没有能抓住机会在面试时展示自己。技术人员应聘者在面试时通常会犯一些很不应该的错误,比如穿着邋遢,言行轻浮,恃才傲物目中无人等等,但最重要的两大禁忌是对于面试中不知道的问题不懂装懂和对面试没有准备而满不在乎。
矿棉范文5
关键词:数字化矿山;矿山建设;发展前景
随着矿山建设生产安全工作多项新型技术的不断使用,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取得较大的提升,在生产过程中思考的问题已经不是简单对于其中的某一个环节进行提升和加强,而是重视整体生产全程的综合协调提升的,建设成为综合监控生产过程的所有环节,采用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对于生产过程中的各项资料、信息和条件,通过数字化技术的收集、处理、传递以及分析,能够将生产、安全、管理和市场四个方面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保证信息能够充分快速的得到传递。
1 数字化矿山的基本结构
数字化矿山系统主要包括八个部分,分别为数据采集和传输、信息展现、数据储存、系统配置、核心应用、数据挖掘、决策指挥、网络操作等八个方面,能够全面系统的实现信息的共享和无缝对接,其具体作用如下:
第一,数据采集和传输:该部分主要设置有主服务器、采集设备、交换机、信道、线路和路由器等信息化监控设备,在地下部分通常采用地下以太网的数据传输模式,通过人工、无线和有线等信息采集技术,对地下采区信息进行全面检测,将信息传递至地上部分之后,利用有线和无线数据传输至终端,利用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数据接口实现数据的采集和管理工作。
第二,信息展现:在信息展现环节,主要设置有图形处理部分、投影设备、视频会议、电视墙、大屏幕显示等设备的采购、安装、处理和数据连接工作,同时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网站的应用和查询进行对接,实现网络化管理。
第三,数据储存:由于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信息的检索工作,因此必须做好数据的储存工作检查,便于使用时对数据的查找,数据储存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静态数据库、动态数据库以及多媒体存储数据库,一般情况下采用不同的物理服务器,对不同部分的内容进行分类存储和选择,在静态数据库中一般利用普通数据和静态文档,动态数据库中主要负责实时监控即时数据内容,在多媒体数据库中将生产区域内产生的音频和视频数据进行存储,该部分的主要作用是为了将信息进行采集和存储工作,便于需要查找时进行查找。
第四,系统配置:该环节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全面的管理和操作,系统配置主要是完成数据库结构的设计和实现,设置各个角色的具体情况和用户信息管理,对系统内的各项信息向web端进行,对操作界面的设置,保证不同位置系统的良好确定,解决输出报表信息和格式的管理。
第五,核心应用:在核心应用层面是整体数字化管理平台的中心系统,主要控制生产区域的安全管理,生产信息的综合收集和查询,查询结果的输出。这一环节的工作质量直接关系数字化矿山建设的总体质量,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对于该环节人员配置管理,将系统内技术水平优良的技术人员调配至环节,同时增强该环节人员之间的协调合作精神,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机械全面落实技术管理工作的精度和广度。
第六,数据挖掘:在数据挖掘层面主要负责对于场区范围内从各个终端部分采集来的数据和信息进行筛选和甄别,对其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查找,分析产生矿体的质量等级,同时将查找和分析的综合结果作为一定格式的资料进行传输。当系统分析出相应部分存在一定隐患时,能够联系各个部分的准确位置设置报警系统触发相应的警报,警示相关工作人员及时撤离,确保工作人员人身和财产安全。
第七,决策指挥:决策指挥部分是各个环节的汇集之处,管理人员对其他系统传输过来的资料和分析结果进行判断,作出相应的决策,并且决策内容通过网络传输途径向需要完成工作的部分进行指挥,实现快捷高效的管理模式,减少了信息的传递时间,同时减少中间环节人员的工作,极大程度的精简系统工作人员的数量,间接降低了矿区的生产成本。
第八,网络操作:在网络操作系统内主要负责将需要向外部的信息和资料进行网络平台的投放,实现网络化管理,远程控制和了解场区内的具体情况。
2 数字化矿山建设工作的主要内容
数字化矿山是指利用网络和计算机等高科技信息技术设备对矿山生产地下部分进行自动化和机械化管理,通过一定的信息和环境收集设备对矿井内的具体情况(安全信息和设备运行)向统一的接收平台进行传递,这样实现矿井的全面管理和全面检测,保证了场区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在调度室内可以实现对场区的所有位置的全程管理和监控,省去人工直接作业的工作,将网络化和数字化全面应用于矿山生产过程中,有效的保护了人的生命安全。
2.1 建设全面的工业网络化平台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范围拓宽,以太网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也逐渐深入,在数字化矿山建设过程中采用环形的管理模式。以太网本身具有极高的安全性,能够实时的传输大量数据,不仅能够有效的将音频进行全面的传输,同时对于视频监控资料也能顺利的进行传输,传输速度达到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2.2 利用全面的监控管理系统
建设数字化矿山必须将矿山内部各个部分的数据进行全面收集,数据收集的全面程度与否将直接决定数字化矿山建设质量的高低,信息资料的获取过程中单纯依靠人工检查的方式很难实现对整体矿区的全面的管理,数字化矿山建设的中心环节就是对矿区进行全面的自动化管理,将先进的传感器安装在矿区的全面部分,传感器涉及的类型包括多个部分,分别是地质、水文条件、运输情况、粉尘密度、瓦斯水平以及矿压水平等多种内容。
2.3 建设完善的地理信息系统
数字化矿山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矿山的四维多方面多角度的地理信息系统,并通过该系统将矿区的二维地质图和三维地质模型进行展现,对于井巷设置的位置、角度、长度等多方面信息进行管理,使矿山内的所有资料能够准确的展示出来,并且结合各个敏感的传感器传送过来的具体资料将矿区内的全面资料进行掌握,尤其是经过矿区数据挖掘系统,能够将矿区内可能出现的场区隐患和危险信号进行全面监控,实现透明化管理。
2.4 建设工业自动化系统
工业自动化系统的作用是为了将系统内各个细节部分和子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一定顺序的组合排列,实现集成度较高的系统,尽可能覆盖所有环节的数据收集和处理工作,将数据采集系统、模型分析系统和决策控制系统进行有效协调和管理,真正实现管理和控制统一化。
2.5 完善矿山管理体系系统
对于矿山内资源总量和开采程度进行全面的规划,采用有计划安排资源管理工作,将财务、机械、人力资源、运输系统以及资源调动等方面进行系统化管理。在定额预算过程中保证技术人员的学习水平,将不必要支出的定额费用免除,将定额的实际细则交由多个专业人员和专家进行分析探讨,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企业进行反馈,优化资源配置,采用精细化管理制度对矿区整体情况进行管理。
3 结束语
数字化矿山建设能够有效的提升矿区的生产效率,同时降低了人员下井时间,保证了人员的人身安全,采用系统化的管理模式能够将中间环节的人员数量减少,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开支,间接提升了企业的整体利润。实行新型的数字化矿山对于提升企业竞争力,增强自身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优越性,高效管理矿山各方面事务。
参考文献
[1]马成章.浅谈露天矿数字化矿山建设的意义及发展规划[J].卷宗,2014(3):296-297.
[2]张建平,柴洪静.数字化矿山综合调度指挥平台研究[J].中国煤炭,2011(10):121-122.
矿棉范文6
关键词:悬移支架;回采工作面;矿压规律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mining working face in coal mine suspended bracket of roof classification, influence the working face mine pressure regularity of the factors are analyzed in detail, and pointed out the coal mine suspended scaffold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n the working face mine pressure regularity and the suspended scaffold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n the working practice has a certain positive role.
Key words: suspended scaffold; Working face; Mine pressure regularity.
中图分类号:TD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随着采煤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的回采工作面中主要采用的是型号为ZH2000/15/35Z的整体型悬移支架。为了增加整体悬移支架的适应性和稳定性,一般要对悬移支架的应用进行技术评估,确保安全作业,安全生产。本文特对煤矿悬移支架回采工作面中的矿压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悬移支架应用中的回采工作面顶板分类
悬移支架应用中在回采工作面中的主要任务就是有效地控制围岩的变形,防止围岩遭到破坏,为回采工作创造有利的工作环境和一定的工作空间。在回采工作面支护工作中主要是对顶板岩层的控制,因此顶板管理成为了控制矿压规律的一项重要措施。根据煤层的相对位置以及顶板岩层的特性,可以将顶板主要分为这样三类。
其一,是伪顶。伪顶主要是指直接位于直接顶和煤层之间,并且很容易垮落的较薄岩层。一般来讲,伪顶主要是由炭质页岩等软性岩石构成,厚度一般在300m到500m之间。这类伪顶的特点在于很难能够保留在工作面的空间上方。
其二,直接顶。直接顶是指在伪顶或者煤层之上的一层或者几层性质较为相近的岩层。这类岩层通常是由泥质或者砂质的页岩构成,其特点在于容易垮落。
其三,是老顶。老顶是指位于直接顶或者煤层之上的坚硬并且有一定厚度的岩层。这种老顶一般是由砂砾岩、石灰岩、砂岩等坚硬的岩层组成。其特点在于经常在采空区上方维持一块很大悬露面积,并不会随直接顶一块掉落。
二、工作面及其矿压规律观测方案的制定
本文研究的工作面以郑煤集团老君堂煤矿21111工作面为例,该工作面主采二1煤层,煤层的倾斜角度为 10°,煤层的厚度在2.8m到3.4m之间。其底板是由粉砂岩构成,厚度为1.95m。从整体上看,采煤工作面的倾向长为85m,走向长为600m,采煤区域的巷道高为2.1m,宽为2.5m,主要采用的支护技术是悬疑支架支护技术。根据此工作面的实际情况,本文对其工作面的矿压观测及研究制定了如下的观测方案。
此次工作面矿压规律观测的内容主要涉及这样几个方面:巷道的收敛情况;顶板的下沉速度和下沉量;巷道支护支架以及锚杆的工作载荷量;液压支架的载荷情况。
具体的矿压观测项目为:用KY—82型顶板位移动态仪观测工作面顶底板的收敛情况;以JSS30A型数显矿用收敛计来观测巷道两帮的移近量;以HC—45型压力盒来测试巷道的单体支柱阻力;以YTL—130型圆图自记仪来观测支架的载荷量及其变化情况;以CM一12型测力锚杆来测试动压对悬移支架和锚杆支护的影响。以MCJ一10型锚杆测力计来监测巷道中支护支架和锚杆工作载荷。
三、 回采工作面矿山压力规律的主要体现
在回采工作面矿压的规律体现方面,主要存在如下三类问题。
其一,是顶板的下沉。这主要是指煤壁与采空区边缘的顶底板之间的相对位移。一般情况是工作面空间上面的顶板在其自身重量及上覆的岩层重力的共同作用下,造成的顶板的弯曲变形、下沉、以及底板的鼓起现象。
其二,是支护的稳定性造成的矿压变化问题。由于支架的不稳定性,或者支护技术应用的不到位会造成顶板的裂痕,使得顶板岩层中出现离层脱落的现象。同时,由于局部冒顶等因素的影响。断块部分的煤层会倾斜并且移动,从而造成很大的推力,在推力的作用下不仅会导致支架失去平衡还会使得整个支柱受到影响,造成整个工作面倾斜,改变矿压的规律,造成生产的不安全问题。
其三,顶板的下沉速度问题和支柱的载荷问题。顶板的下沉速度是指在一定的单位时间内由矿压规律变化所产生的下沉距离。支柱的载荷问题是指活柱下缩、柱帽变形、顶板破碎、工作面切顶、支柱折损、局部冒顶、支柱钻顶、支柱插入底板等一系列由矿压规律变化引起的问题。
四、煤矿悬移支架回采工作面矿压规律实践案例分析
观测结果表明,通常情况下的工作面老顶的周期矿压规律都较为明显。
规律一:在2200的工作面周期矿压规律中,压步距最大16.8m,最小9.6m,平均的周期性压步距离则为12.0m,平均的动压系数为1.96。
规律二:当周期压力明显增大的时候,工作面支护支架的载荷量增加。
规律三:回采工作面的支柱平均载荷为15.6MPa。当支柱的实际支撑能力偏低的时候,支护支架的支撑力需要进行适当调整才能保证彼此平衡。
规律四:当超前支护的单体支护读书偏低的时候就意味着初支撑力的偏低,很有可能导致单体支柱的支撑失效,导致矿压变化,影响安全生产。
规律五:当工作面的顶板来压时,锚杆轴向应力增大,超过原用锚杆的极限。实践证明。
五、结语
根据采煤工作的实际情况分析,影响回采工作面矿压规律的主要因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采高以及控顶距。实践证明,采高越小,顶板的下沉量就会越小,支架支撑的压力和载荷量也会随着变小。同理,采高越大,顶板的下沉速度就会越快,支架支撑的压力和载荷量也就会越大。
其二,是工作面的推进速度因素。实践证明,加快工作面的推进速度会缩小每个循环工作的时间间隔。因此,一定情况下,加快工作面的进度能够减少顶板的下沉量,改善工作面的工作状态。
其三,是开采深度对矿压的影响。开采深度会直接影响岩层的受力、应力情况,改变原始应力的大小,虽然对回采工作面的顶板下沉不会造成较为明显的影响,但是一旦到达一定的开采深度,煤壁内的支撑压力便会加大,整个的煤会突然压出,造成整个工作面支架载荷的增加,使得整个的矿压平衡状态受到威胁。
其四,是煤层的倾斜角度对矿压的影响。煤层的倾斜角度会对矿山压力造成很明显的影响,甚至改变其规律。当煤层的倾斜角度达到一定的程度时,顶板就会冒落,同时底板也会产生滑落,造成整个矿压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