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绩效模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卓越绩效模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卓越绩效模式

卓越绩效模式范文1

关键词:中小企业;卓越绩效模式;流程

为进一步引导企业追求卓越,提高产品以及相应服务和经营质量,增强竞争优势,促进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2年3月GB/T 19580-2012《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和GB/T 19579-2012《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替代2004版标准,新标准已于2012年8月1日实施。

一、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1、卓越绩效模式

卓越绩效模式来源于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的评价标准,它是一套以顾客为导向,追求卓越绩效的管理理念和准则,它不是目标,而是一种提供一种评价方法。

卓越绩效模式是强化组织的顾客满意度和创新活动。这种模式目前已广泛用于各个大型企业。

2、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框架

《卓越绩效评价的准则》参照国外质量奖的评价标准,从企业相关的各个因素去分析和改进,卓越绩效的评价体系十分严谨,准则由七个类目和二十二个评分构成。

3、导入卓越绩效模式标准流程

自我国推行全国质量管理奖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导入卓越绩效模式。近几年,经过不断地发展,很多组织导入卓越绩效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目前,导入卓越绩效模式的路径分为:逐步导入、先行申报导入、包装上市。其中稳步导入是以持续性成功为目标,最终可以收获到质量奖。先行申报是以获奖为目的,在获奖过程中,通过获奖的要求不断改善自身企业提高企业竞争力,从而获取进步。包装上市是以获得质量奖为最终目的,这种方式适合于大型且管理制度相对完善的组织。

通过以上导入的路径可知,虽然导入的方式不同,但是最终所获得的目的是一致的。导入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

第一、全面认识卓越绩效模式

组织应推行卓越绩效模式并对企业组织进行相关培训工作,使企业组织的领导和相关部门能了解其意义、内容以及相关框架,为之后的导入工作做好铺垫。

第二、进行市场调查

组织应做好相关的市场调查工作,如问卷调查等,相关的问卷调查应于七个类目相符合,为之后的组织概述编写提供参考依据。

第三、撰写组织评价

企业的组织评价和论述是导入卓越绩效模式的开始,组织评价包括以下几点:相关企业的现状、影响企业运营的重要因素、企业的内外环境以及将要面临的风险和挑战。通过撰写组织评价,企业组织可以通过相关内容找出相对不足之处以便更好的了解组织,合理利用资源配置。同时,在撰写组织概述的时候,应结合相应问题作出风险评估。

第四、开展全面自评行动

在全面自评之后,可以根据相关准则类目实施自我评价。首先,对企业组织的评价范围进行界定,通过范围的界定,了解其评估的组织部门。同时,对应的七个类目中选出相关的组织者,参与自我测评以及学习相关的测评技巧。最后通过测评结果,分析相关的优势和不足点,领导和各部门根据相关内容制定计划并改进不足之处。

第五、持续改进

组织通过导入卓越绩效自评,形成组织实施卓越绩效模式的自评报告,自我分析工作表,从而展开可持续的行动,最终达到卓越绩效的最终目标。

二、中小企业导入卓越绩效评价价值标准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较多,但是生存现状却十分严峻。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我国中小企业将会面临更多的竞争和机会,很多中小企业在面临这些形式下,纷纷倒闭,所以改变中小企业的生存现状刻不容缓。

1、中小企业的生存现状

第一、高层领导作用不明显。中小企业的高层领导很多情况下,重视经济利益而没有考虑企业文化和企业的价值观,没有平衡长期的利益和短期的利益问题,大部分中小企业的领导重视技术,而没有系统化对企业进行相关管理,所以不能带领全员职工实现企业发展的目标。

第二、战略不清晰。我国中小企业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战略体系,造成资源不合理,配置不完善的问题。

第三、资源缺乏。资源缺乏是当前中小企业的最主要特点。首先人才容易流失,相关的经济管理的人才较少;财力缺乏对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严重的阻碍。

2、中小企业导入卓越绩效模式的注意问题

第一、避免组织结构波动

中小企业在导入卓越绩效的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组织结构的波动星。卓越绩效模式的导入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必须要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合作协调,而中小企业额组织结构相对简单,所以稳定性也较低,所以在导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组织结构波动。

第二、规避抄袭现象

中小企业在导入卓越绩效模式的时候,不能抄袭其他企业的导入方式,必须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合理定制相对方案,才能更有效的进行导入模式。

第三、避免盲目追求进度

导入卓越绩效模式不会马上见效,需要耐心长期的坚持,而中小企业缺乏足够的可持续性而导致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

结语

卓越绩效模式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最为有效的管理工具,可以将一切有益的、适用的管理方法进行整合,也可以将自己同自己的过去、竞争对手、标杆企业进行比较从而寻找出企业的优势和改进的空间。中小企业想要成功导入卓越绩效模式关键在于形成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导入途径,才能充分地利用好卓越绩效评价准则这一工具,从而使企业不断地进步和追求卓越,最终达到实现“百年老店”的梦想。(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金国强,质量奖与企业自评.第八届亚太质量组织(APQO)会议论文集:67―62

[2]马林,全国质量奖的实施与思考.第八届亚太质量组织(APQO)会议论文集:1-5

卓越绩效模式范文2

在规划设计院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过程中,企业文化的转变与创新发挥着导向作用,对于提升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实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规划设计院中,质量文化可以分为无形与有形两类。无形文化包括规划设计院成员的价值观、意识等;有形文化则是人们可以观察的表象,相对而言无形文化具有更深的层次。规划设计院在质量文化构建中应当围绕质量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价值观等多个方面来开展。其中,物质文化包括与规划设计院质量工作具有紧密相关的原材料、器具等。制度文化则体现为质量体系的构建、质量法规与质量标准的制定与明确、质量管理机构的设置等。价值观文化主要包括规划设计院中的员工对质量控制工作所具有的意识、道德观念、思想方式、工作作风、价值取向等。规划设计院应当对自身应当具有的品质精神和质量精神作出明确,并将这些认知上升成为规划设计院长期发展中的战略要求。在时间工作中,规划设计院成员不仅应当将服务当作产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要将产品品牌建设与服务品牌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为了对这些质量文化建设策略做出有效落实,规划设计院还应当重视员工质量文化素质的提升,通过构建学习文化、开展岗前培训等方式来对规划设计院中的核心价值观做出渗透,在将人才素质培养当作重要发展战略的基础上,通过宣传与巩固自身的质量文化来提升员工队伍凝聚力,并引导员工树立重视质量、重视信誉的氛围。

二、统一共识,明确战略目标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对规划设计院的领导层、管理层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规划设计院领导层与管理层要对自身观念做出变革,通过优化自身认知来适应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实施,从而为规划设计院的发展奠定基础。在规划设计院对卓越绩效管理模式进行实施的过程中,规划设计院领导者需要认识到战略目标和核心价值观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将战略目标和核心价值观贯彻到自身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这要求规划设计院管理者能够重视并参与到单位文化建设工作中,并在明确自身特点以及发展环境的基础上树立品牌卓越的价值观,以便为核心竞争力与机构凝聚力的提升创造良好条件。另外,规划设计院管理部门应当以市场需求为依据、以产业政策为导向,明确具有可操作性与前瞻性的长短期绩效目标。另外,规划设计院所出台的文件以及决策也应当对自身的战略发展目标和核心价值观做出充分体现,并有必要构建战略规划单位专门负责战略目标的制定与落实。

三、标杆单位的树立

在市场竞争环境中,规划设计院不仅要重视与对手开展竞争,同时也有必要重视挖掘其他单位的优点。在此过程中,规划设计院需要关注对其他单位信息的收集,所收集的信息不仅包括其他规划设计院的管理办法,同时也包括其他规划设计院的标杆绩效,从而通过比较来探索对自身管理办法与标杆绩效做出改进的依据。

四、领导小组的构建

在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有必要构建领导小组来专门负责管理工作的落实、工作计划的制定以及调研诊断的开展,从而确保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有序施行和推进。另外,规划设计院中应当根据机构设置来分别组建工作小组,工作小组应当将质量管理结构当作重要基础,同时需要有优秀的骨干人员组成,从而通过发挥这些优秀人才的责任心、管理经验来提升卓越绩效管理质量。

五、指标考核的开展

在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实施过程中,规划设计院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按照《卓越绩效评价标准》来对单位的管理情况提出具有可操作性和科学性的目标,同时需要根据目标来设定指标体系与评分体系。规划设计院所设计的目标以及指标体系等内容不仅要适应规划设计院自身发展的需求,同时需要得到规划设计院成员的广泛认可。另外,在规划设计院中,有必要将卓越绩效分值目标融入到年度考核目标中。

六、自我评价的开展

卓越绩效模式范文3

有人欢喜,有人忧。在这些小微企业中,真正能坚持运营两年以上的却不到百分之十,能存活下来甚至有所发展的企业则少之又少。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局面呢?答案是,创业者还没有具备创业的能力,或者说能力还不够,对企业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对症下药”。杭州吉贤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就是专门帮助创业者解决在创业过程中,企业出现各种问题的权威公司,它能帮助企业实现从不规范到规范、从经验式管理到科学管理的转型,切实解决企业管理难题。

三位一体咨询模式

帮助企业科学发展

杭州吉贤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立足浙江、服务全国,为近百家知名企业、上市公司提供管理咨询服务。公司采用培训+顾问+项目三位一体咨询模式,围绕卓越绩效模式管理框架,展开战略管理、绩效系统(KPI)、流程改进与重组、人力资源(岗位与薪酬体系设计)、QCC质量管理、5S现场可视化与精益生产、顾客满意度与员工满意度、企业文化等深度专项咨询,企业创始人以多年商业管理实战经验帮助过众多企业伙伴迈向成功。

杭州吉贤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唐经理,毕业于浙江大学,是一名企业管理硕士,拥有浙江大学工科+管理双学士学位。其投身企业管理行业多年,拥有极其丰富的经验,并为多家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成功辅导多家企业获得政府质量奖。主要服务过的企业包括:娃哈哈集团、德华兔宝宝、恒石纤维、震凯化工、欧琳厨房、天外天伞业、杭氧集团、升华云峰新材、双环传动、通光线缆、欧诗漫、永艺股份、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

2016年5月12日记者采访了杭州吉贤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唐经理。唐经理告诉记者:“这个模式包括的范围很广泛,领导、战略、顾客、市场、人力资源、管理等多方面它都有所涉及,都是这个模式研究的对象。”乍一听,这个模式太过于抽象化,记者说:“这样的理论实在是令人难懂,能不能举一个例子说明一下,比如:哪家企业曾经与你们合作过,这家公司在合作前后有哪些变化?”唐经理说:“这种变化不是使用卓越绩效模式就立马体现出来的,有的企业甚至两三年才能看出变化。比如某个企业生产产品的合格率在95%左右,该公司运用卓越绩效模式之后,产品合格率会达到98%。这只是其中一个很小的方面,人力、市场、管理等等都会有所变化。”记者问:“就拿合格率为例,有哪些原因会让这些数据产生变化呢?”唐经理说:“很多原因都会导致合格率的变化。运用卓越绩效模式进行数据分析对比后,便能找出问题根本原因所在,比如工人的工作效率、设备问题等等。就像我们做米饭一样,为什么有人做的好吃,有的人做的就难吃?其中有很多原因,大米的品种、水的多少、使用什么样的锅,只有找到原因所在,才能治标又治本。”

经过记者采访得知,原来卓越绩效模式是一种综合绩效管理方法和工具,它是评价一个企业是否是科学有序发展的一种评价方法。相信很多企业老板对“政府质量奖”并不陌生,它是市政府设立的最高质量荣誉奖,主要授予在本市登记注册,有广泛社会知名度与影响力,实行卓越绩效模式管理,质量管理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在国内、省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企业。在杭州吉贤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指导下,运用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使得前文中提到的大多数企业都获得了这个“政府质量奖”奖项,而且获得了政府的奖金补助。

除了政府质量奖及其他政府项目申报辅导(政府奖金补助)、卓越绩效管理导入、企业管理诊断、战略发展规划、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自身业务外,杭州吉贤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还对企业高层和员工进行卓越绩效模式与政府质量奖、战略管理理论与实用工具、QC七大手法等课程培训。卓越绩效模式导入,再对领导和员工进行培训,这样双管齐下才能真正使企业走向正规,科学有序的发展,助力企业更好的腾飞!

实力企业导入卓越绩效模式

追根溯源部门绩效显著提升

A公司历经了十多年的奋斗与拼搏,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且最具影响力的环保型装饰材料生产企业之一,形成从速生杨种植到生产、经营装饰贴面板、细木工板、地板、家具、科技木、集成材等10多类装饰材料的一条龙生产加工基地。公司产品遍布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远销美国、加拿大、南美、英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东南亚、中东、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

杭州吉贤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在全面了解运营状况的基础上,结合公司现状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建立以关键绩效指标(KPI)为主的绩效管理体系,进行数据和信息的选择、收集和分析,为战略决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使公司能够及时响应政策、市场、相关方等外界环境的变化。通过QCC(品管小组)活动辅导,使生产部门员工掌握QCC基础知识、关键工具和实施方法,并积极运用于生产实践之中,达到为公司削减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卓越绩效模式的导入使公司更加明确了自己努力的方向,一系列跨部门团队的组建大大加强了员工的凝聚力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公司各部门绩效也显著提升,企业发展进入了良性循环。

杭州吉贤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所有员工也将会竭尽所能,力求通过卓越绩效模式等科学的管理方法,帮助企业提升综合实力,提高企业知名度,从而在同行业中更具竞争力。

杭州吉贤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卓越绩效模式范文4

关键词:卓越绩效管理模式 PDCA循环 实施 改进 评价

卓越绩效模式(Performance Excellence Model)是以各国质量奖评价准则为代表的一类经营管理模式的总称,产生于20世纪下半叶,进入21世纪后日益受到各个国家和企业的重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式下,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已成为各国提升企业竞争力,以及企业自身实现持续改进、保持并不断增强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之一。中铁建设集团自2002年开始导入卓越绩效模式,尤其在企业文化、战略管理、领导体系建设、市场营销、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具有较强优势。

1、卓越绩效模式的导入

公司导入卓越绩效模式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管理水平与核心竞争力,优化管理方式,立足海岛,拓展领域。

1.1深耕企业文化,诚信经营,科学管理

公司秉承集团公司的发展理念,逐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信息化综合业务进程同步发展的战略。以优秀的企业文化为发展导向,艰苦创业、追求卓越,依托海南建筑市场,谋求不断发展,带动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明确了使命、愿景、经营宗旨和核心价值观,并以“雷厉风行,严谨高效”的企业作风和“不畏艰险、勇攀高峰、领先行业、创誉中外”的企业精神鼓励全体员工与各界朋友一道,精诚合作、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建造精品工程。

坚持“品质铸造品牌,信誉赢得市场”的长期经营理念,立足全岛,追求卓越,以建设国际旅游岛为契机和发展方向,实现打造海南品牌工程总承包商的长远目标。

“没有亏损的项目,只有亏损的管理”。责任成本管理的理念和系统科学管理的方式,为我们打开了探究其成功之道的一扇门。企业效益的源泉是项目管理,秉承着这一管理思路,公司在项目管理上形成“四个坚持”的工作思路:坚持项目经理负责制,即每个项目都要进行独立核算制;坚持目标管理,即每个新开工项目都要下达目标利润和目标成本,与之相配套有激励机制;坚持过程管控考核,每季度对所属项目部进行考核、讲评、奖惩与公示;坚持竣工项目审计,即每个项目部在项目竣工,收回包括保修金在内的应收账款后,经审计后方可兑现奖惩,确保做“实”利润。

1.2巩固竞争优势,部署战略,资源配备

公司是一个规范化、标准化的区域公司,建立了健全的市场营销体系、项目管理体系、过程控制体系、资源保障体系、顾客服务体系、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并形成了独特的管理模式。在品牌、技术和专业、人才、管理、发展、总承包能力及规模方面占据主要竞争优势。以质量创造效益,以品牌塑造形象,确立巩固竞争优势的重要方式。

基于公司战略规划及业务管理发展方向,针对产品和服务质量、顾客与市场及经营环境的调整,公司重新确定战略与计划的关系,企业发展战略指导企业发展计划,企业发展计划落实企业发展战略。2011年-2015年海南分公司战略的总体部署是:依据集团公司的总体定位,将海南分公司发展为集团公司在特定区域占领市场的子公司,充分实现自主经营、自主和地域化管理,加强和完善二级机构的管理和管控能力,将专业化管理做强、做精、做细。

公司结合自身发展战略的需要,按照“资源优化、配置合理、支持有力、绩效卓越”的原则,制定符合战略计划的人力资源、基础设施资源、财务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及相关方资源长短期计划,科学地、合理地配置资源指标,并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

1.3加强过程管理,绩效测量,效益分析

坚持“质量为首、信誉取胜、服务顾客、造福社会”的经营宗旨,以质量管理为主线、以项目管理为重点,以质量体系为保证,实施名优战略。通过建立过程关键绩效指标测量体系和激励机制,持续地开展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考核、管理提升、科技创新等活动,运用过程管控和系统分析的方法,对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和支持过程进行管理,增强企业对过程的管理和控制能力、降本增效能力,确保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高效运行,从而满足顾客、员工、相关方的需求,最终实现效益增长、技术提升和经营规模扩大的目的。

2、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实施主要是:制定愿景和战略部署,开展绩效预测;调结构,促转型,保增长,提升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精细管理,降本增效,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资源整合,拓展领域,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通过实施卓越绩效模式,追求卓越的项目管理,提升综合绩效和持续经营能力。

2.1完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和战略规划,开展绩效评价

随着市场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企业将继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信息化综合业务进程同步发展的战略,并将未来发展方向确定国际化的专业市场。

企业核心价值观:诚信、创新永恒,精品、人品同在。

企业使命:建造时代精品,创造和谐环境。

企业愿景: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工程总承包商。

企业精神:不畏艰险、勇攀高峰、领先行业、创誉中外。

企业经营宗旨:质量为首、信誉取胜、服务顾客、造福社会。

企业作风:雷厉风行、严谨高效。

企业管理理念:市场导引、合作共赢、绩效优先、人才制胜。

卓越绩效模式范文5

关键词: 新加坡 基础教育阶段 卓越学校模式

建立教育质量检测评估体系是有效执行国家教育质量政策的重要保证。通过对基础教育质量的检测与评估,建立基础教育质量的监督和保障机制,可以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反馈问题,保证国家教育质量政策的有效执行,促进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1]。新加坡教育部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制,通过督学制度、学校排名制度、学生全国统考制度和卓越学校模式等,建立全国教育质量检测体系,保证国际教育质量政策的有效执行。本文重点介绍新加坡基础教育阶段卓越学校模式,其强调内外评估结合、注重经常性的自我诊断与修正、注重商业模式管理在教育体制中的应用、突出竞争机制的作用等值得我们学习。

一、新加坡卓越学校模式

新加坡十分重视人力资源并培养大批精英,重视引进西方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并迅速加以实施,强调“重思考的学校,好学习的国民”,重视未来的挑战并提出教育的目标①。卓越学校模式正是基于目标,在借鉴欧洲企业卓越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一)卓越学校模式的理论基础

卓越学校模式直接嫁接于欧洲企业卓越模式(European Foundation for Quality Management,EFQM)。EFQM作为一种企业自我评价模式,是借鉴发端于日本的“全面质量管理”理念提出的。其实质就是以一定的评价标准对企业的运作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卓越是建立在九个要素基础上的一个非指令框架,它可以运用于各种规模的组织自身卓越化程序的评价。最初这九个要素包括:组织的领导力、过程、人员、政策和策略、合作伙伴和资源、人力资源、顾客关系、社会效益、关键性的结果。[2]

而后,卓越模式不断地应用到其他组织中,包括学校。这种模式在于系统全面地评价与诊断组织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我评估,突出质量效益,从多维度、多方面予以组织信息回馈,帮助组织自我发展,走向卓越。各种不同组织可以根据自我发展目标对评价标准体系进行改进,也可以对标准进行细化,化为多级指标体系。但其注重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注重自我经常性的评价、注重质量优质的卓越理念、注重领导管理的创新不会变。

(二)新加坡卓越学校模式的实践运作

新加坡实行严格的学校鉴定制度,从1980年以来,新加坡教育部组织各校进行正式的学校鉴定。学校鉴定分为学校内部鉴定和学校外部鉴定两个部分。学校内部鉴定由学校自己每年进行一次,评估学校短期和长期目标的实现程度,并改进工作。这种计划、执行、监督和检查反复循环的过程,能帮助学校正确评估自己,从而逐渐提高办学质量。学校外部鉴定每四五年进行一次,由教育部的督学、大学教师和其他学校校长组成督导小组,全面检查学校的工作,评估学校质量。

在此基础之上,新加坡教育部1999年规划出卓越学校模式(The School Excellence Model,SEM)并展开学校测试,2000年开展培训与指导并进行校内评估,2001年开始进行校外验证。前教育部部长张志贤指出:“我们决定采取素质保证方针,以自我评估作为评估学校的标准。这项方针着重教育的进行过程和成果。它的最终目标不单是取得良好成绩,更重要的是如何维持好成绩,而教育过程是维持好成绩的决定因素。此外,除了学术成绩,我们也着重其他能够达到‘理想成果’的活动。”②使用这个模型,教育工作者会时时刻刻自我评估,并思考和了解所需改善的地方,以发挥最大的潜能。这个自我评估过程称为“卓越学校模式”。如下图所示[3]:

“卓越学校模式”共九项标准。这九项标准分成两大种类――“过程”和“成绩”,各占50%。“过程”着重学校的管理方式和资源分配,而“成绩”则着重主要表现、教员能力和士气及学校活动对学生的影响力等。“卓越学校模式”总分1000分,从学校的治校措施和收效两大方面来考核学校。治校措施观察管理层,包括校长、副校长、部门主任、科主任、级主任等的领导手法(100分)、教职员管理(90分)、策略规划(70分)、资源利用(115分)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125分)。收效方面,主要看在上述措施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80分)、行政与运作的成效(60分)、学校与校长、社区的关系(60分)和连续3年学生课程辅助活动、社区服务等全面的成绩(300分)。

SEM强调每年由学校自己组织进行评价鉴定,诊断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当然这过程会得到新加坡督学与相关部门的支持与协助,然后每五年由教育部组成的评估组成员对学校进行的校外验证。评估组成员包括教育部的督学、大学教师和其他学校校长,SEM给予学校校长充分的办学自,支持学校更好地面向家长的需求和期望,面向社会需求和教育竞争,从而激励学校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创造教育品牌。学校如果自己认为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可以在五年内随时申请对自身的评估。凸显评估的灵活性,并非一次评价定终身的制度,有利于缓解评估主客体之间的潜在矛盾冲突,有利于消减评估的功利性,而是着重在于共同提高质量,走向卓越。

与“卓越学校模式”相关的学校奖励计划共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将颁发成就奖项给在不同领域有杰出表现的学校。第二个阶段则颁发“持恒成就奖”。最高阶段是颁发“卓越学校奖”,让多年持续获得好成绩、并在各方面有出色表现的学校获得肯定。具体来说,这个金字塔最底层是各项成就奖(Achievement Award),认同学校在某一年里,在各领域的优异表现。中间一层是持恒成就奖(Sustained Achievement Award)和最佳运作奖(Best Practice Award),表扬学校在过去几年,无论是教育过程或是教育成效都有优良表现的。在金字塔的最高层是卓越学校奖(School Excellence Award),奖励学校多年来在各方面都表现出色。优异学校奖(School Distinction Award)处于其他奖项之上,卓越学校奖之下。2004年,获得首届“卓越学校奖”的三所中学是立化中学、莱佛士书院和英华中学(自主)。这3所中学同时也获得“优异学校奖”。共有南华中学等十二所中学和莱佛士初院等四所初院获得“优异学校奖”。“卓越学校奖”或“优异学校奖”有效期为五年。在五年内如果学校表现不好,经过重新评估后将失去这个荣誉。SEM凸显了绩效的增值与奖项的累积。[4]

奖励制度如下图所示[5]:

卓越学校模式是一种学校评估模式,是提高素质的保证方针,以自我评估作为评估学校的标准,是将校内评估与校外评估,教育过程与取得成果相结合的评估方法。参加评估的学校通过自我评估的方法不断地改良以求达到理想成果,同时激发学校有更多富有创意和有效率的教学法来达到教育目的。学校在接受外界机构评估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改进自身的自我评估测试系统。

二、卓越学校模式的缺陷

新加坡卓越学校模式由于其理论基础来源于企业管理模式,其对象的不同必然带来一些先天存在的弊端:首先评价标准的适切性如何?作为从企业管理中嫁接过来然后根据教育的八项目标,设立运作过程的五项标准和结果的四项标准是否合理,值得商榷与检验。而且标准下没有具体的评估指标,如以学生为主的各种程序与活动具体应包括哪些小的指标,这样一个笼统的标准不利于评估的客观性与实践操作,不利于学校进行自我评估。其次,由于其评价结果会通过媒介直接公布于众,对学校获得资源支持和社会声誉有直接的影响。对学生选择学校入读有间接的导引作业,这无可避免地存在某些学校走向功利性取向的评估道路,着眼于评估标准上的九项标准,注重评估获得好成绩的技巧,甚至采取相应的一些手段来使学校绩效增值与奖项累积和提升,从而影响到卓越学校模式的本体性价值与最初的夙愿。最后,卓越学校模式没有尊重学生自我的评价,评价为了走向必然走向学习化的评价,评价为了学习,评价在于发现问题,找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规律。[6]而SEM没有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学习化的评价,难免和评价主旋律不协调,值得我们予以修正与改进。

注释:

①新加坡教育的目标:国民教育,科技教育总蓝图,思考教育,职员培训,社区服务的参与,课程精简,学校、家庭与社区的联系。

②1999年,新加坡教育部部长张志贤准将“财政年1999,供应委员会辩论部长献词”,国会1999年3月1日.

参考文献:

[1]丁华锋.新加坡基础教育质量政策有效性分析及借鉴意义[J].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7,(2):67-68.

[2][3]董立彬.浅谈新加坡卓越学校模式的特点及启示[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6,(11).

[4][5]新加坡教育部.http://app.singaporeedu.gov.sg/cn/asp/common/extlink.asp?url=moe.gov.sg.

[6]冯翠典.“为了学习的评价”:一种新的教育评价理念[J].基础教育课程,2010,(7).

[7]张凤莲.亚洲“四小龙”教育制度与管理体制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8]冯生尧.亚洲“四小龙”课程实践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9]李大光,刘力南,曹青阳.今日新加坡教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

卓越绩效模式范文6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卓越会计师;人才培养模式;校企联合

一、高等农业院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作为高等农业院校,必须突出农业院校特色,造就一批与学校办学特色相辅相成的、基础知识扎实深厚、专业水平强且具有一定职业道德水平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再次,为了更好的培养人才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必须充分发挥所要培养人才的个性优势,人的创新意识蕴含于其个性之中。最后,顺应经济的全球化,我国高等农业院校还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惯例,适应多变的经济社会需求,具有创新意识和冒险精神、应用型的卓越会计师。确立了卓越会计师的培养目标,高等农业院校如何培养卓越会计师呢,本文建立了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卓越会计师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构建机理

(一)从政府方面考虑

政府在校企联合的卓越会计师人才培养模式中起到桥梁的作用。它不仅要做好学校和企业各自的工作还要做好两者的联合工作。政府首先要以法律条文的形式保障学校和企业各自的利益,并要制定相关的制度来约束学校和企业各自的行为。政府还要制定相关的优惠措施来提高企业参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以促进农业院校与企业之间的联合。

(二)从学校方面考虑

作为校企联合的主体之一,高等农业院校首先需要从硬件、软件等方面来改善自身的条件以达到培养卓越会计师的标准。在校企联合之前,高等农业院校要高度重视企业的参与,要站在企业的角度优先考虑校企联合可以为企业解决什么问题、带来什么效益。让企业全场参与卓越会计师培养的过程中,真正展开诸如联合制定卓越会计师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编著教材、互派人员等实质性的教育合作,以形成校企合一、产教结合、校企共进、互惠双赢的良性循环。

(三)从企业方面考虑

作为校企联合的另一个大的主体——企业担任着更大的责任。企业需要为卓越会计师提供实践的基地,并要制定良好的工作机制。企业应该以主人的态度,积极参与到高等农业院校的各项教学活动中。双方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共同参与教学过程、负责师资培训,共同建设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开发研究等多种形式的深层次合作。

三、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卓越会计师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构建方法

(一)政府为校企联合提供有力的保障

1.完善法律法规

近年来,中央和各级政府积极倡导“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的教育发展方针,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推动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但至今仍没有一部有关校企联合的立法,使校企联合相关事务的处理缺少相应的法律规范和处理标准,导致校企联合秩序混乱。政府应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明确政府、企业、学校的责任、权利和利益。

2.加强政策导向

政府应在政策导向上,按照利益原则,制定和规范旨在鼓励、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校企联合的政策措施。第一,政府应统筹经费、资源和信息,协调全局和局部利益、企业和学校双方利益;第二,规划联合方向,搭建联合平台,监督联合落实,评价联合成效;第三,适当政策倾斜,如减免联合企业的税收、学生带薪实习、政府出资支持教师到企业实践、对校企共建基地进行补偿等,以促进企业积极参与校企联合。

(二)高等农业院校改善自身的软硬件

1.课程设置上突出农业院校的特色

高等农业院校应该突出农业院校特色,在课程设置上要在打通会计通用知识的平台上,设置一些满足涉农企业需求的课程,比如开设《农业企业会计》、《农业企业财务管理》等专门讲解农业财务核算的知识,以满足涉农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可以考虑外派会计专业教师出国进修,通过中西方会计教学方法的差异比较,充分吸收西方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双语教学为平台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从企业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会计师,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理论与实务操作相结合。同时高等农业院校应该鼓励会计教师,结合学校特点,围绕会计、财务问题开展科研工作,从而提升科研能力。

3.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

会计教学客观要求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高等农业院校应该拿出专项资金或者与企业联合建立ERP实验室。通过ERP沙盘模拟系统,可以让学生全盘掌握企业各个环节的工作流程,全面了解企业各部门的运营形式及内容。

4.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和先进的教育手段

在教学上,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等教学方法。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其声、光、电的优势把知识展现出来,刺激学生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积极性。这样,培养的学生在掌握会计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其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

(三)校企联合培养卓越会计师实践能力

1.举办财务分析大赛

可以由高等农业院校和企业共同举办财务分析大赛,通过大赛学校可以充分与企业财务专家共同设计案例,共同评定参赛学生成绩,这种双向互动的形式可以极大激发企业的参与热情,高校也可以直接了解企业真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通过大赛反馈的信息调整完善农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真正做到企业与高校零距离交流接触,共同联手培养社会急需的卓越会计师。

2.构建虚拟会计公司

在开展会计教学的同时与企业共同建立为企业记账的虚拟会计公司,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逐渐在实践中丰富教学知识。此外,将虚拟公司与真实企业进行对账连接,一方面检验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一方面反映漏洞向高等农业院校学校提供合理的建议,不断地修缮合作方案,为企业培养出合格的会计人才。

3.提供上岗实践的平台

遵循“合作共赢”原则,选择经营管理规范,设施齐备,专业人员素质高、能力强,能够对上岗实习的学生进行业务指导,并能够接纳较多的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大中型涉农企业。由企业财会人员在处理业务的现场对学生进行指导,依据各项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任务来相应确定适合的实践工作岗位。在实践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好每天的实践记录,以反映实践中的具体情况、问题和收获。实践结束后,根据学生提交实结报告,双方总结交流实践教学经验,关注与设立的预期的差别大小,为下次实施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丁桦.高校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财会通讯·综合,2011(8).

[2]董淑兰.高等农业院校本科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中国农业会计,2010(4).

[3]王积田.探析以企业为依托的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0).

[4]杨平波.如何加强会计学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管理[J].财会月刊,2009(10).

[5]张淑慧.校企联合培养专业人才模式探讨[J].会计之友,2008(3).

基金项目:

①高等农业院校卓越会计师培养模式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编号HGJXH B2 110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