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生杯具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生杯具范文1
创作于1920年《天边外》,是奥尼尔的戏剧创作开始成熟的标志性作品,奠定了他在戏剧创作上的悲剧倾向,也正是这一部作品,使他第一次获得了普利策奖,也从此奠定了他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从故事层面上看,《天边外》是一出典型的人生错位的悲剧:农场里的兄弟俩都暗恋着邻家女孩露丝,哥哥安德鲁是一把天生的农夫好手,农场就是他的“根”;体弱多病的弟弟罗伯特,身上则充满着诗人的浪漫气质,向往着农场外的未知生活,喜欢幻想“天边外”的世界。故事开始于罗伯特准备跟随舅舅出远门航海的前夕,假如就这样顺着兄弟俩的本色人生发展,安德鲁会植根于农场,娶露丝为妻,壮大农场;而罗伯特出门航行,追逐天边外,寻找自我。然而,在准备离开的前夕,罗伯特忍不住向露丝表白了爱意。露丝接受了罗伯特的爱,并成功地使罗伯特放弃了“天边外”的梦想,留下来经营农场;伤心的安德鲁代替弟弟去航海。蝴蝶的翅膀在这一刻扇动了(蝴蝶效应,意即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事件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罗伯特背叛了自己的理想,他以为“从世界边缘上向我叫唤的秘密,天边以外的秘密,一定是爱情……噢,露斯,我们的爱情比任何远方的梦还要甜蜜!”(见第一幕第一场),安德鲁放弃了自己的“根”。兄弟俩的人生发生了不可逆转的错位,这个错位并将在以后酝酿出越来越大的悲剧。多年后,罗伯特经营农场陷入了难以维持的困境,而与露丝的情感生活同样也早已经陷入冷漠的困境。安德鲁归来,露丝发觉原来自己真正爱的是安德鲁。然而一番折腾后,安德鲁投机失败而破产,他和露丝之间也彼此隔阂冷漠。罗伯特幻想着天边外的梦,悲剧地病死。从故事的结局,也可以看到人生一旦在错误的轨迹上发展下去,终将酿成无可换回的悲剧。正如罗伯特对安德鲁所说:“我是一个失败者,露斯也是一个失败者……你可是我们三个当中失败得最彻底的。你离开你自己的本行已经有八年之久。……你爱农庄的时候,你本来是个生产者。你跟你的生活是和谐一致的。可是现在――你拿你喜爱生产的东西来赌博,说明你在邪路上走了多么远,所以你要受到惩罚……”(见第三幕第一场)通过《天边外》的故事,可以归纳出一个悲剧的“公式”,用通俗的话来说――错误的时间/地点+错误的选择=错位的人生,即人生错位的悲剧。
从象征寓意层面上,可以明显地看出题目“天边外”有着强烈的象征寓意。“天边外”是什么呢?有这么一种说法:一个智障儿童听说奥尼尔曾经出海航行,于是问道:“海的另一边是哪儿?”奥尼尔回答说:“是天边。”智障儿童又问:“那么天边外呢?”奥尼尔无从回答,却由此激发了创作《天边外》的灵感。那么,在这一出悲剧里,奥尼尔是否给出了“天边外”的答案呢?“天边外”是剧中主角罗伯特的梦想,一个永远也不可能达成的梦想,又是一种神秘不可测的力量,左右着人物的命运。“天边外”的远不可及,恰是罗伯特悲剧的根源。整个戏剧作品,也在“天边外”的笼罩下,给人一种纠缠不去的阴郁气氛。从这个角度看,奥尼尔塑造的“天边外”并不象征着希望与梦想,而只是罗伯特式理想主义者的呓语,甚至可以说是人在无可奈何时对绝望深渊的一种美饰。奥尼尔的悲剧,往往表明了人生的不可预测,梦想不能达成,如“天边外”之于罗伯特;而人又不知道自己在寻求什么的境况,在这种情形下,人生错位的悲剧就难以避免了。亦如露丝对爱情的寻求,她其实也不知道自己寻求的是怎样的一种情感归宿,而错误的选择也直接造成了安德鲁和罗伯特兄弟俩的人生错位。错位的人生,也必将造成现实与理想的巨大落差,人不能适应环境的步步逼迫,只能走向麻木或者绝望,如作品最后展现出的露丝和安德鲁。
人生杯具范文2
一、勤劳、善良的人生信条
老人一辈子管理那只渡船。渡船时的日晒雨淋,拉绳时的辛苦出力,他都当作乐趣。兢兢业业,不辞辛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正如文章中所写的那样“年纪虽那么老了,本来应该休息,但天不许他休息,他仿佛便不能同这份生活离开”,他活得顺其自然,安于天命。
老人活了七十年,从二十岁起便守在小溪边,不论晴雨。他为人厚道,勤劳朴实,不为利益和虚荣蒙蔽了灵魂。在贫困的环境中仍固守精神的廉洁,对利益不企求,从不占别人的便宜。过渡人给的钱,他不收,有时推不过,也会买些茶叶与烟草供过渡人享用。卖肉的屠户,少算他的钱也引来他的不接受,用一种威胁的手法推辞。卖皮纸的过渡人硬要给老人钱,那人跳上码头,把钱撒在船前,匆匆忙忙地走了。老船夫无法去追赶那个人,就喊翠翠拉住那人。
老船夫处处为别人着想。端午节,他找了一个城中的老人作为代替,便带黄狗同翠翠进城,到大河边去看划船。当他注意到翠翠不用他看管时,就想时间还早,溪边的那个朋友也应当来看看年轻人的热闹,就回去换他。过节时,他明白乡下人上城还得趁黑赶回家去,所以天很晚了还守在船边。
二、珍惜、疼爱唯一的亲人
翠翠的母亲抛下了可怜的女儿,离开了人世。老人就肩负起养育翠翠的重任。他人生的希望、唯一的亲人便只是那个女孩子,他把自己所有的亲情都倾注到了那孩子的身上,陪她赶集,给她唱歌,反正能讨孙女开心的事他尽力去做。有一次老船夫进城回来晚了,一面帮翠翠拉船,一面向翠翠笑着,如同一个小孩子,神情充满了羞怯,“翠翠,你急坏了,是不是?”可见,老船夫对孙女的珍惜和疼爱。
爷爷很爱翠翠,说翠翠如果跑了他会疯掉的,他还经常为翠翠唱歌。就在他离开人世的最后一个晚上还担心翠翠会受凉,半夜还起身来把一条布单搭在翠翠身上,祖孙相依为命,好不感人!平时爷爷对翠翠深深的爱和关怀更是让人感动,这种淳朴真挚的长幼之间的亲情是人间最伟大的情感。
老船夫为翠翠的婚事操碎了心,当老人意识到翠翠长大了,爱听唱歌了,他就心事重重的。一方面是没有替孙女找到合适的人,另一方面是老人舍不得离开翠翠。当老人听到翠翠也说二老“那人很好,我像认得他”时就非常高兴,低低地说:“好的,妙的,这是难得的。”并且一直重复这句话,说了好久。因为他觉得自己的翠翠似乎有了着落,他不想让翠翠嫁一个自己不爱的人。现在他似乎看到了希望,看到两个孩子互相爱慕,他非常高兴。
他希望翠翠嫁给二老,拖着病后虚弱的身子上城,为的还是翠翠的婚事。但顺顺的白眼彻底把老人打垮了,再也站不起来了。他留下了自己疼爱的孙女,再也不回来了。
爷爷在翠翠的婚姻中一直扮演着难堪的角色:他为了自己的孙女能有一个好的归宿,总是弄巧成拙,让别人对他产生误会,但这些更能体现他对翠翠深深的关爱,他希望外孙女能有一个好的归宿而不是像她母亲那样可怜,但老人未能如愿。
三、妥协、退让的命运悲剧
翠翠父母因为唱歌而相爱,却因为翠翠父亲的民族身份与翠翠母亲的差别而“结婚不成”,以至于双殉情;而船总顺顺在牌桌上轻慢的态度与口吻,也表现了这种地位的悬殊、阶级的对立。女儿和孙女的相似的遭遇终于打倒了这位善良的老人,他在那个风雨交加的晚上去世了。
可他临终对翠翠说的那句话“不用怕,该来的总会来”,看出老人对命运的无奈与坦然。老人一生为人善良,但他缺乏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对于女儿的死他归咎为天意,对于女儿的错误他不加一个责怪的字眼,而是安安静静地把日子过下去;一直到翠翠的婚姻他都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最终想不开,抑郁而终。这就说明他缺乏一种与命运抗争的精神。他可以忍受身体上的苦难,但他不能很好地为自己的精神减压,而是逆来顺受,把所有的苦难都由自己来背负,所以老人的离开也是人类缺乏与命运抗争精神的表现。
人生杯具范文3
关键词: 《半生缘》 顾曼璐 悲剧人生
张爱玲在20世纪40年代文坛上独树一帜,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作家。她的作品多以苍凉为底色,进而在苍凉之上描绘芸芸市井众生的悲剧。《半生缘》整部小说都弥漫着浓浓的悲剧意蕴,与曼桢和世钧的爱情悲剧相比,曼璐的人生悲剧更让人触目惊心。
一、顾曼璐悲剧人生的体现
(一)亲情悲剧
家境贫寒,父亲早逝,为了一家人的生计,作为长女的顾曼璐不得不在初中毕业后做起了为人所不齿的。但自始至终,她都怀着一种为了家人而牺牲自我的“崇高精神”,这或许是她做堕落后为自己找的唯一借口。
因为职业的不光彩,她的“壮举”并没有换来家人过多的温情和体谅。家里对她身份守口如瓶,曼桢向来最怕提起家里的事,直到姐姐结婚搬离家里以后,她才敢让世钧到家里玩。杰民虽是一个小孩子,却对曼璐的朋友非常憎恶。顾太太也觉得自己女儿交的朋友不像样,简直是下流。虽然全家人靠曼璐做赚钱才得以维持生计,但是他们向来与住在楼上的曼璐有隔膜。可以看出,家里人对曼璐的职业有一种难以明言的羞耻感,对曼璐本人也有一种莫名的距离感。
按理说作为母亲的顾太太最应该体谅女儿,但她并没有意识到女儿婚姻的痛苦和无奈,还认为她嫁的好。她还把豫瑾和曼桢的事情讲给曼璐听,丝毫不顾及她的感受。而善良纯洁的曼桢在与世钧的感情因为姐姐而出现冲突时,也会不由自主的埋怨姐姐。曼璐自己也清醒地意识到家人对自己的排斥,所以自结婚后就很少回家,也是无意识的和家里人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为了家庭牺牲自己的曼璐最大的痛苦莫过于亲人的不理解,家人的态度严重伤害到了她,也使她陷入到极大的心里焦虑和痛苦中。面对家人无处可逃,内心倍感孤独的她不得不逃向婚姻的坟墓。亲情的悲剧,家庭温情的缺乏是曼璐人生悲剧的开始。
(二)爱情婚姻悲剧
如果一个人得不到亲情的温暖,肯定会渴望爱情的呵护。毋庸置疑,曼璐和豫瑾是有过真正爱情的,正是这段最美好的初恋记忆成为日后曼璐悲惨生活和空虚心灵的一种慰藉和支撑。虽然她知道他们最终走不到一起,且她做了也已嫁为人妇,然而她心里对张豫瑾还是存有一丝幻想的。她甚至认为张豫瑾对她也仍旧念念不忘,因为爱她的缘故而在追求自己的妹妹,这样的“想象”让她自己都觉得感动。可是物是人非,当曼璐陷入自己美好的“想象”中时,当她再一次面对这个曾经给她带来过快乐和幸福的男人时,她得到的仅仅是一句:“人总是要变的,我也变了。我现在的脾气也跟从前两样了,也不知是年纪的关系,想想从前的事,非常幼稚可笑。”在她看来最为美好宝贵的东西竟然换来的是“幼稚可笑”四个字。那一刻关于对爱情的所有期盼和怀念都被击得支离破碎,她的精神世界也瞬间被抽空。
如果说美好爱情“想象”的破灭将曼璐的精神彻底击溃,那么婚姻生活的不幸则将她彻底拉入永无出头之日的地狱。她之所以放弃自尊嫁给没钱又丑又庸俗的祝鸿才,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过上像平常夫妻那样平淡的生活。她接受祝鸿才也是因为他条件差,可以弥补自己身份的缺陷。对于一个常人特别容易满足的愿望,她却要做出最大的努力,内心的悲苦与凄凉,可想而知。但生活总是充满意外,发了财的祝鸿才先是不回家疏远曼璐,即使回家对她也是非打即骂。这样的婚姻生活使得曼璐的人生之路彻底变得暗淡无光。
爱情婚姻的悲剧使曼璐美好的“想象”得以破灭,对前途无望的她更加感到孤独和凄凉。这也为后面她人性扭曲埋下伏笔,使她的人生悲剧进一步加深。
(三)人性道德悲剧
顾曼璐的人生彻底沦为悲剧源于她人性道德的丧失。抛弃爱情,做担负起一家人生计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本性善良的人,妹妹曼桢在小说开篇和世钧讲起姐姐时也说她是忠厚的。结婚以后,丈夫一直对妹妹曼桢垂涎欲滴,想让曼璐帮他俘获曼桢作为自己不再出去胡作非为的条件,但被曼璐暴怒的否决。她知道自己已经堕入到黑暗没有光明的生活,早已被道德唾弃被纯真抛弃,所以她不愿意再牺牲自己的妹妹,此时她还存有一丝良知和道德意识。
然而人性是复杂的,曼璐在尝尽了婚姻的苦头,又猛然意识到自己的初恋情人已经完全倾心于妹妹,她的心理彻底失去平衡。女人的嫉妒报复心理完全显露出来,她也彻底地绝望、崩溃了。她把自己所有的委屈,所有的怨恨都转向妹妹曼桢,“曼璐真恨她,恨她恨入骨髓”这一刻她已经无法接受靠出卖自己的青春成就的妹妹,到头来取代了自己在爱人和家人心目中的地位。
现实生活环境的残酷和美好心灵世界的崩塌使得曼璐的人性开始发生扭曲,她变得自卑自贱,对人猜忌冷漠。最终为了婚姻和祝太太这个称号,她和丈夫合谋骗奸了妹妹曼桢,更是将怀孕的曼桢软禁在小屋长达一年之久,活活拆散两个有情人。之后又哄骗沈世钧,安排母亲避开世钧,整个过程不动声色,冷静周密,足以看出她的残忍恐怖。“顾曼璐手段之卑鄙残忍,灵魂之扭曲裂变,人性丑恶面的展示,让人们看到人世间曾经温情的血缘亲情被撕去了温柔的面纱而露出了裸的自私和冷酷。”[2]
人性道德中的善良最后丧失让曼璐的人生悲剧达到了极点,她将彻底的失去亲人的怜悯和原谅,丈夫对她也依旧没有回心转意。她的人生彻底失去光明,变得更加无望。
二、造成顾曼璐悲剧人生的原因
顾曼璐的一生是不幸的、悲剧的,在令人痛恨的同时也让人同情,造成其悲剧人生的原因并不是简单偶然的,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一)社会及生活压力的逼迫
从客观原因来说,作为长女的她不得不挑起家庭所赋予她的重担。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大上海,一个中学还没有毕业的年轻女孩子想通过一份正当的工作去维持全家人的生存,谈何容易,她选择了低贱的生涯。
曼璐本来可以拥有美好的爱情和幸福的婚姻,但为了生存,为了家人,又在当时那样的社会环境下,迫不得已做出了这样的选择。正是因为社会和生活的双重逼迫,使得曼璐不得不沦为,并一步步堕落。也正是因为这份不光彩的职业使得家人和她有了隔膜,使得她不得不放弃美好的爱情,也让她在后来的婚姻中处于被动状态。
(二)男权社会下女性意识的作祟
社会生活压力的逼迫是造成曼璐人生悲剧的客观现实原因,那么她骨子里的女性意识则是造成她悲剧人生的主观原因,也是其人生悲剧更深层次的原因。
自古至今,大多数女性在男权社会的统治之下没有地位可言。在传统观念里,女性只能依附男性,她们骨子里有着极强的奴性意识。张爱玲也正是深刻地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在她其它小说里也多有表现,《金锁记》里的曹七巧为了金钱、地位不得不依附于无爱的婚姻;尽管《倾城之恋》里的白流苏看似得到了完美的爱情,但其最初的目的也不过就是为了找一个有钱的男人得以依附。
见惯了风月场上的世态炎凉,久在风尘里浸染的顾曼璐清醒的意识到自己青春不再,红颜将退,她必须得给自己找一个可以依附的男人。如果她不结婚,她将会受到包括祖母、母亲及弟妹的歧视。此时,她已经没有足够的资本来谋取自己的人生,唯一的资本是残存的一点青春。她把重心完全放在了容貌上,通过容貌来吸引男人,猎取男人的心,最终达到依附男人,把自己嫁掉的目的。她已经完全沦为男人的附庸,走上了结婚这一条最古老的职业道路。
结婚之后,曼璐在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平淡生活时,她的女性意识再一次体现出来。她对无情的丈夫也更加地依附和屈从,为了满足祝鸿才的欲,她又重新雇用了对她有威胁的阿宝,目的就是为了留住丈夫。当发现不起作用时,她最终还是牺牲了自己的妹妹,甚至临死前还想出让妹妹为了孩子而嫁给祝鸿才的愚昧荒唐念头。正是因为曼璐的这种对男性依附的奴性意识,使她失去了女性最后残留的一点尊严和自我意识,使她的人生悲剧进一步加深,也使得她更深地滑向无底深渊。
(三)人性深处恶的爆发
顾曼璐形象的彻底改变以及造成其人生彻底悲剧的原因从人性的角度也可以得到阐释。张爱玲是一个特别擅长发掘人性深处之恶的作家,而顾曼璐这一形象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纵观曼璐的一生,她人性中潜藏的恶的爆发并不是偶然使之。张爱玲在《谈女人》中说道:“女人在人性的发展上比较有弹性,所以完美的女人比完美的男人更完美,而一个坏女人往往比一个坏男人坏的更彻底。”[3]曼璐或许就是这样的一个女人,但她的坏更多的是来自嫉妒和报复,她嫉妒妹妹的年轻纯洁,嫉妒张豫瑾对曼桢的喜爱,嫉妒丈夫对妹妹的贪恋。所以她选择了报复,报复那段曾经让她耿耿于怀的爱情,报复生活强加给她的屈辱,报复让她受尽磨难的的灰暗人生。最终她人性中的善念全部坍塌,隐藏在其人性深处的恶全部爆发,这也铸就了她最终的人生悲剧!
三、顾曼璐悲剧人生的意义及价值
作为一个有着浓郁悲剧气质的作家,张爱玲笔下的人生永远衬着一种凄怆苍凉的底色,苍凉之上的悲剧感笼罩着她小说中的每一个故事和人物。这也是她作为一个敏感但又内省的现代人,对个体生命历程中的生存的寂寞无奈、痛苦恐惧的深刻感悟,也是她对生命悲剧性认知的理性探索。
悲剧在文艺理论的领域中是一种崇高的诗艺。个体生命的欲望与意志、理想与现实生活中自然、环境、社会、命运等否定性力量之间的悲剧性矛盾冲突,构成了悲剧的本质特征。鲁迅曾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被毁灭的价值越大,由毁灭者带给观赏者的痛感就越强,悲剧的意义也就越能得到体现。在《半生缘》中,顾曼璐的人生从头到尾都是一个悲剧。她从十七岁做了为人所不齿的,生活中她享受不到亲情的温暖,还要承受爱情婚姻所带来的沉重打击。她由一个本性善良纯厚的少女最终变成了一个自私残忍的恶妇。她身上既有旧式女人的卑微、狭隘、奴性,同时又掺杂了她因身份而显出的颓废和放浪。她是悲剧的制造者,又是悲剧的最大承担者。她不是一个可以简单肯定或否定的立体式人物,她既令人厌恶又令人同情,既让人怜悯又让人痛恨。
另外,顾曼璐人生的不幸、生命的沉沦和人性的堕落与作者独特的悲情审美艺术感和创作观有很大的关系。这也是作者张爱玲对自我人生经历在创作中的一个投影和展现,体现了她对人性的悲悯,对历史的悲观,对现实的绝望。顾曼璐同张爱玲笔下的其他悲剧性女性一样,在时代的挤压下,在生活的蹂躏中,为生计所累,她们不得不选择臣服于生活,依附于男人。她们或许也挣扎过,努力过,但最终换来的是人性的步步扭曲。这种根植于人性深处的悲剧性,呈现出一种变态的苍凉之美。对顾曼璐人生悲剧价值和意义的探索,也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到几千年来积淀在女性意识中的痼疾,看到女性们在不断争取人生价值和起码生存中的苦苦挣扎,以及挣扎背后所带来的焦虑、病态、绝望乃至疯狂。
顾曼璐悲剧性的人生,就像是一把刻刀,每一笔都刻画出生命的真实,都充满着沦陷的绝望,也许只有在绝望中的绽放才是真正的美丽。在她身上所体现的人性的可怜与可悲,可恨与可叹,最终也只能在苍凉之上化作一抹沉重的叹息。
参考文献:
[1]张爱玲.半生缘.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
人生杯具范文4
关键词:不幸 痛苦 孤单 承受 执着
《老人与海》这部小说是海明威的一部名作。它讲述的故事十分简单,一位年迈的古巴渔民桑蒂亚哥已经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一条鱼。第八十五天他终于钓到一条大马林鱼,但鱼的强大超乎想象,在海上僵持了三天,最终被桑蒂亚哥杀死,然而返航途中接二连三遭到鲨鱼攻击,结果又一次空手而返。这部看似简单的作品却拥有着并不简单的内涵。以往广大读者或研究者认为《老人与海》仅仅是对硬汉精神的赞扬和人类伟大力量的赞颂,但事实上在这简单故事的背后散发出了浓浓的悲剧韵味。它讲述着人类生存的艰难和痛苦,是一场名副其实的人生悲剧。《老人与海》的主人公桑蒂亚哥就像一个玩偶一样任由命运摆布。肉体和精神的痛苦一点一点摧残着桑蒂亚哥。但是,处于孤单无助中的他面对这些只有默默地承受,承受着不可逃避的痛苦折磨。在痛苦的命运面前桑蒂亚哥并没有退缩,而是执着地去反抗,但执着只能使他深深地陷入重复失败的深渊。
桑蒂亚哥不幸的生存状态正是现实资本主义生活中人类生存的象征。作品中包含着大量悲剧性意象,通过对这些内容运用列举法、对比法进行分析,希望能够达到研究目的,在《老人与海》的悲剧性研究方面起到小小的补充作用。
一、多舛的命运
桑蒂亚哥的运气十分的糟糕,“他是个独自在湾流中一条小船上钓鱼的老人,至今已去了八十四天,一条鱼也没逮住。头四十天里,有个男孩跟他在一起。可是过了四十天还没捉到一条鱼,孩子的父母对他说,老人如今准是十足地‘倒了血霉’,这就是说,倒霉到了极点”。他这样的倒霉是因为他不努力,不用心钓鱼吗?不是的,恰恰相反“他把钓丝垂得比任何人都直,这样,在黑黑的湾流深处的几个不同的深度,都会有一个鱼饵刚好在他所指望的地方等待着在那儿游动的鱼来吃。”可惜,桑蒂亚哥就是不走运,即使他努力了也完全不能掌握自己的生活。桑蒂亚哥就像一颗棋子
一样被命运玩弄于股掌之间。如果把大马林鱼看作好运的象征,那么,桑蒂亚哥在好运面前也是不由自主的,他就像一根短桩一样被这好运“拖着走”。现在可以说桑蒂亚哥完全处于被动的生存之中,“海德格尔认为,人这条路可理解为是存在‘抛出’的,人被抛,被抛向世界中”,桑蒂亚哥也是被抛的,而且被抛入了厄运中。这是一种人面对自身生存的无法把握,因为人是如此的渺小,而命运又是如此的强大。
这种被动的命运在桑蒂亚哥身上还体现为一种宿命。即使在他成功的捕获了马林鱼之后,命运也与他开了个不小的玩笑。曾经作为猎人追捕目标的他在捕获马林鱼之后反到成为鲨鱼追逐的目标。这用中国的一句成语来讲就叫做“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还有哪个比这倒霉的螳螂更不幸的吗?
马林鱼作为小说中的一个角色可以说是与桑蒂亚哥并列的,没有马林鱼便没有桑蒂亚哥这一形象。马林鱼在小说中是美的化身,它沉着、强壮、举止有风度、好看,还有脊背上的紫色,这紫色不能不让人联想到神秘、高贵,即便作为对手的桑蒂亚哥也发出由衷的赞叹。它被桑蒂亚哥称之为亲兄弟,象征着桑蒂亚哥的理想。它已幻化为桑蒂亚哥内心中的一个“自我”,一个自己所期望的理想的、崇高的“自我”。在与马林鱼的比照中,桑蒂亚哥发现了自己的恶。当他杀死马林鱼后他认为自己是有罪的,就好像他杀死了一个完美无缺的人一样。但是,这个结果是不可避免的,对桑蒂亚哥来说生存比崇高更重要。他想成为理想的“自我”,但生存的现实却逼迫他成为现实的自我,这是对桑蒂亚哥的一种精神折磨。然而结局比这更加的悲惨,象征理想的马林鱼被咬烂,不复存在,桑蒂亚哥由此失去了“自我”。这种内心的折磨与痛苦会一直伴随着桑蒂亚哥。当“只有表现巨大的痛苦才是悲剧”时,桑蒂亚哥很自然地成为了悲剧人物。
当桑蒂亚哥站起身来反抗命运,反抗生存的时候,他的生命中便“张起带补丁的帆”,最终的结尾那就是――失败。这本身又成为一种不幸,一场悲剧。正如叔本华所说“对于悲剧说来,只有表现大不幸才是重要的”。
二、孤单的处境和痛苦的承受
桑蒂亚哥是孤零零一个人面对这些苦难和不幸的。一个人,一条船,一瓶水,在海上漂泊了三天,遇到的任何事都是靠自己的双手去解决,他的精力被一点点无情地耗尽,深深的感到了自己的孤单。
无论是面对大马林鱼还是应对成群的鲨鱼,他都是一个人。孤单的桑蒂亚哥需要帮助,需要有人帮他润一润钓丝,需要有人帮他揉一揉肩膀,所以,他一次又一次地叫嚷着“但愿那孩子在这儿就好了”。文中还有一个意象多次出现,那就是棒球。这是桑蒂亚哥对团队的渴望。他的心里一直有一支球队。无论是棒球还是孩子都体现了桑蒂亚哥极度的孤单无助,面对强大的不可抗拒的力量渴望求助的自然心理。他十分渴望有一个帮助自己的力量,有一个可以依靠的力量。
桑蒂亚哥痛苦无助,面对困境他无处可逃,只有体验着这一切一点一点地发生在自己身上,并默默地承受和忍耐。
当桑蒂亚哥的身体因钓丝被勒得疼痛时,他就默默承受;当他的左手抽筋的时候,他希望自己能承受下去;当破晓的时候,他抵住木船承受着冷飕飕的风。承受是他不得不做的,也是惟一能做的。在心理的打击上也别无他法,当马林鱼被群鲨咬得不堪入目时他放弃了与鲨鱼的对抗,只管掌舵回家,不再理睬它们。这是内心对失败的承受。桑蒂亚哥生存着就要承受这一切。这是生存强加于他的重担,他必须承受。不幸也好,苦痛也好,他都无法推脱掉,没有任何办法可以减轻或消除。桑地亚哥在生存中体会着炼狱般的生活,难道不是悲剧吗?
桑蒂亚哥为了生存不得不承受生存的压力,谦卑地活着,不得不承受捕鱼带来的痛苦,不得不承受失败之后的失落,而且他必将一直承受下去,直至生命的终结。他是无处可逃的受罚者。
三、执着的信念
虽然生存中充满了痛苦和不幸,桑蒂亚哥经历着无尽的折磨,但作者并未让这个人物为了解脱而死去,而是让他继续在生存中生存着,而且是内心充满希望地生存着,执着地生存着。
桑蒂亚哥一直在生存中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即便在失败中也从未被扑灭。相反,在失败的过程中他燃烧了自己,放出了生命应有的光彩。他那自信的双眼见证了这一切。这种自信使桑蒂亚哥对自己的生活毫无抱怨,他欣然接受了前面的八十四天和这次的失败。漫长的时间并没有冲刷掉桑蒂亚哥的信念,这些考验丝毫没有让桑蒂亚哥有一丝的沮丧。在这一天又一天的失望中他在等待着希望。这种坚持下去所需要的强大自信是令人惊叹的,它来源于桑蒂亚哥对生活持之以恒的热爱。
在后来的与鲨鱼的搏斗中桑蒂亚哥的执着更是达到极点。当鲨鱼顺着血迹找到马林鱼的时候,桑蒂亚哥并不吃惊。他清醒的地知道这只不过是与马林鱼搏斗的延续。第一次,他杀死了鲭鲨。第二次,刺死了星鲨。第三次,第四次尽管已杀不死鲨鱼,但他仍尽全力,要让这群鲨鱼没有一个会觉得好受。他的武器由锋利的鱼叉变为刀子,再变为桨,再变为短棍,在弹尽粮绝的时候他甚至想到了马林鱼的长喙。与鲨鱼的搏斗令桑蒂亚哥到了歇斯底里的程度,他要竭尽全力去争取胜利,尽管希望渺茫。事实上,胜利是根本不属于桑蒂亚哥的,他只是命运手中的提线木偶。面对着根本不可能战胜的强大力量“他明白他如今终于给打垮了,没法补救了”。他带回了一堆雪白的鱼骨,最终自己努力的结果归于零。就像前面的八十四天一样,第八十五回又是无鱼而返,这再次验证了他那面“永远失败的旗子”。桑蒂亚哥会就此而止吗?不,他把希望寄托在了明天。他又开始准备战斗的武器,做一把好矛,弄一把刀子,满怀信心的迎接新的挑战。虽然他清楚凭借他那弱小的力量可能永远无法胜利,可能还会有第八十六次,第八十七次失败,但只要他还活着就会走下去。这就像神话中西西弗斯的故事一样,西西弗斯被众神惩罚,让他将永远会滚落下山的巨石推到山顶。他一次次的推着,一次次的失败着。他不懈地去做着,这是他为自己对大地的热爱付出的代价。同样,桑蒂亚哥在失败中的执着是基于对生命的热爱,是他的生命价值的体现。
桑蒂亚哥执着地生存着,他把希望寄予未来,一次次地努力着。饥饿、伤痛丝毫不能阻止他对自己目标的追求。但是,面对不可战胜的力量,一次次的失败更加剧了他生命的悲剧意味。
《老人与海》这部小说借桑蒂亚哥这一形象讲述了一场人类生存的悲剧。在这部彻头彻尾的悲剧中人是被动地生存着,承受着被动生存带来的痛苦和伤害。孤立无援的人们永远无法摆脱这种痛。但是,人可以以执着利用自己的武器去反抗,以此来证明自己生存的价值。在执着中令生存有意义。
参考文献:
[1]贝 克:《海明威传》,林基海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
[2]董衡巽:《海明威谈创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
[3]关少锋:《浅谈硬汉子桑地亚哥――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郑州大学学报》,1982.3。
[4]海明威:《老人与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5]李 钧:《存在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6]李锡胤:《写实与象征――试评〈老人与海〉》, 《求是学刊》,1990.6。
[7]刘中民:《打不败的失败者――试论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84.6。
[8]由中升:《〈老人与海〉的深层内涵新探》,《辽宁大学学报》,1996.5。
人生杯具范文5
关键词:悲剧意蕴的象征 催化剂 人性的光辉
中国古典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敢于直面人生,将生活中的悲剧无畏地呈示给人看。今天的读者无不对杜十娘这一悲剧形象扼首叹惋,对那个没有真情,铜臭味十足的社会痛心疾首。探究杜十娘这一悲剧形象,百宝箱这一意象具有典型意义。在整个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中,悲剧的核心人物自然是杜十娘,而作为连接故事线索的“百宝箱” 则是悲剧的焦点,它犹如千丈游丝,有萦花粘草之妙。如果我们从百宝箱这个意象入手去解读杜十娘形象的悲剧意蕴,也许是一条新的通途。
一.“百宝箱”是杜十娘悲剧意蕴的象征。百宝箱能否改变杜十娘的命运,使李甲的父亲李布政最终接纳她,而李甲不致于叛卖她,这个问题尚需从小说的具体描绘中推求。孙富劝说李甲一节有这样一番话:“然尊大人所以怒兄者,不过为迷花恋柳,挥金如土,异日必为弃家荡产之人,不堪承家业耳,兄今日空手而归,正触其怒。兄倘能割爱,见机而作,仆愿以千金,以报尊大人,只说在京授馆,并不曾浪费分毫,尊大人必然相信。从此家庭和睦,当无间言。”说的李甲“顿开茅塞。”孙富的话主要着眼于金钱,要点有二:一是李甲挥金如土,空手而归,会使他父亲认为是“弃家荡产之人,不堪承继家业”;二是如果李甲能把千金带回家,“从此家庭和睦”。而李甲心里灵犀一点通。这共同的看法来自当时的社会风气。李布政的门第之别也不是不可逾越的鸿沟,关键在于能否继承家业。另外,当杜十娘怒沉珍宝之时,李甲的反应上是“不觉不悔”,“又羞又苦,且悔且泣”,所悔何来?所苦何事?恐怕情感因素次之,价值不下万金的百宝箱才是根本。也许李甲心中想,如果早知杜十娘有百宝箱,父亲那边便好交代。如此说来,百宝箱使小说弥满铜臭味,有着强烈的社会穿透力。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在充满铜臭味的社会中渴望纯真,其走向悲剧就成为必然。
二.“百宝箱”是杜十娘人生理想与黑暗社会冲突的催化剂。杜十娘生活的环境,没有生长真情的土壤,在这样的社会里,真情就像柔弱的嫩芽,没有养料和水分,只有枯萎和死亡。杜十娘太有尊严了,太相信人性的力量了,她甚至误以为金钱可以买来真情。本来就算李甲负义,杜十娘大可不必投水自尽,她有青春,美丽,还有金钱,她可以另寻他欢,就算独自一个也可以生存下去,但是无情的现实使杜十娘彻底的绝望了,一个曾经对自己感激涕零的人,一个自己真心爱的人,只为“一千两”,就不惜背信弃义,断然出卖自己,而且还面有喜色,心无愧意。试问有何药物可以治疗她那颗破碎的心,可以抚平她灵魂的创伤?杜十娘,她只有用骂来表达内心的极大愤慨,只有用死来反抗这个暗无天日的社会,来保存自己的尊严和清白!杜十娘沉下江去的不是“百宝箱”,是人性,是道义,是良知。杜十娘,不是看错了李甲,而是看不透封建制度对人性的毒害和摧残,看不透金钱和利益对人间真情的践踏与戕害。而李甲、孙富,只是间接的杀人凶手而已!
三.“百宝箱”闪耀着杜十娘人性的光辉。小说中的杜十娘,是一个聪明、美丽而热情的女子,但因“命运不辰”,落得“风尘困瘁”,饱经肉体的折磨和精神的蹂躏。她渴望摆脱这种非人的处境,做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人,因而“久有从良之志”。杜十娘所追求的,不是一时的欢爱,一般的婚姻,她追求一种人间真情。所以才苦心积攒“百宝箱”,希望用“百宝箱”来证明自己的价值,用“百宝箱”来换取真正的爱情。但是,杜十娘太天真了,在利欲熏心的社会里,在充满铜臭的人际关系中,哪有什么真情可言!她的希望是注定要破灭的,她的悲剧是注定要发生的。
人生杯具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责任意识;思想品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8-0362-02
责任意识也被称为责任感或者是责任心,指的是“个体对自己在承担人类社会和自身发展的责任中做出的行为选择、行为过程及后果是否符合内心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体验。”[1]它反映了个人的精神境界和思想品德,是个人的一种自我感受和内心体验。从本质上来说,责任意识属于个人的情感,是人类所在社会活动中所产生的一种特有的情感。责任意识并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它是人类对责任的一种认识,并履行责任这一过程的中心环节中产生的自律、自觉的一种约束力量。同志曾经与东北大学的大学学生们说过这样的话:“每一个学生首先应该懂得的道理和终身实践的目标,就是热爱祖国并为之奋斗。只有对国家、对人民爱得深,才会有强烈的责任心,才会对国家、人民有献身精神。学生要爱老师,老师也要爱学生。对人民要有真挚的大爱。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2]可以说,这是对大学生责任意识最好的解读。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和社会对他们有着更多的期待,由于他们责任内容的更加具体,他们责任意识的内容也就更加明确,大学生应该具有的责任意识按照承担责任的分类同样也分为两大类:自我责任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一、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自我责任意识
自我责任意识也就是对自身责任的认识,想要成为一个有责任、负责任的人首先就是要自我完善,做到适应社会和人类发展的需要。大学生的自我责任认识就是对自己负责,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社会整体中的健全的、独立的、完满的、和谐的部分。总的来说,自我责任意识就是要具有珍爱生命、追求人生价值的一种意识,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爱惜生命的意识。也就是说要认识到自己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做到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这是大学生最基本的责任意识。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爱惜生命的意识。人类只有有了生命才能谈到对家庭、对国家、对社会、对人类和对责任的意识。每个人在对自己生命的爱护的原始欲望中产生了最初的责任意识,也就是爱护、珍惜、尊重自己生命的意识。大学生可以说是不但拥有着青春而且具备先进的科学知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们能够创造出比其他的群体更多的社会价值和社会财富。他们对于生命的重视,他们对于生命的责任意识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具有更大的价值。其二是对保持的人格和尊严的意识。对于人格和尊严的保持的这种意识是对自我的一种肯定的态度,是对爱惜生命意识的延伸,是重视和承认自我在社会价值中的体现。只有具有保持自己人格和尊严的意识,才能体会出自己生存的意义和个性。
二是发展自己的意识。要有崇高的理想,要不断地完善自己,要有正确而坚定的意志。人作为自身行为的责任主体和行为的主人,就要对自己负责,这就意味着人们想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必须为自己确定一定的人生理想和行为目标。因此,想要增强当代大学生的自我责任意识就要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志向,可以说这正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完善的过程,而大学生作为人类社会的年轻力量,他们的学习与发展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人类学习和发展过程的一部分。作为当代大学生要自觉接受教育,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这也就是说,作为当代大学生,第一要务仍然是学习,一定要认真学习,不断完善自己,力求长进。他们的自我发展将会是国家、社会、人类发展的重要基础。人类的各种活动都受到了个体的好恶或欲求的支配,当这种好恶或欲求符合道德的标准和责任的要求的时候,它就具有合理性,而在这种具有合理性的好恶或欲求下所发生的行为就是德行。反之就是缺德的,甚至是罪恶的。而能够控制我们的行为符合理性的精神力量就是意志。当代大学生只要具有坚定并且正确的意志,并把自身和正确、坚定的意志结合起来,把行动和正确、坚定的意志结合起来,以此来确保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不会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能够选择正确的符合人类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行为方式,从而肩负起自己的责任,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责任。
二、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社会责任意识
社会责任意识也就是大学生对于自我之外的他人和社会群体的责任认识。对于他者和社会群体责任的认识内容是极为丰富的,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待他人的意识。马克思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每个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与他人保持着多种多样的联系,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要学会正确认识与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中具有较高素质的公民,尊重他人的意识是对大学生社会意识最基本的要求。尊重他人必须要做到尊重他人的人格和生存价值,它不但是人与人交往过程当中的一种必要的行为意识,更是一种做人的原则,是一切良好行为道德的基础。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就要从基础做起,在各种社会活动中相互关心、相互尊重,进而进一步培养大学生对待他人的责任意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不是一个人力量能够完成的,而是在全体社会的相互合作、相互激励、相互帮助才得以完成的。这就要求大学生要具有这种帮助他人的意识。帮助他人意识的树立是对大学生道德行为的更高要求,同时也是尊重他人、善待他人的延伸。
二是家庭责任意识。大学生作为家庭的成员,不论承担何种角色,都应该履行自己对家庭的责任,对家庭负责。对家庭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的重要表现。因此就要求当代大学生具有孝敬父母、回馈家庭的意识。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父母不但是我们生命的来源,更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的养育者和教育者。这些恩情是子女永远无法报答完的。这就要求大学生具有孝敬父母的意识。在《说文解字》中,对“孝”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者”[4],也就是说我们要孝顺父母、敬养长辈。作为大学生首先就是要具有满足父母长辈在物质生活上需要的意识,这也是孝的最根本要求。而大学生正处于学习阶段,并不具备提供和满足物质需要的能力,那么也就是要求大学生要具有尊重父母长辈的劳动成果,不相互攀比奢侈浪费。努力学习完善自己,为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打下基础。具有在精神上满足父母长辈需要的意识,就是要求大学生要尊敬、爱戴自己的父母长辈,尊重他们的人格和精神,是孝的更高层次的道德要求。每一位父母都对子女有着很多期盼和期待,而且大学生承载着一个家庭的未来和希望,成才也就成了每一位父母的最大心愿。这就要求大学生要努力学习,把自己培养成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完成父母的心愿。可以说在物质上满足父母长辈生活需要的意识,在精神上满足父母长辈需要的意识和满足父母长辈心愿的意识是当代大学生作为子女所必须具备的责任意识。是对社会、对自然的责任意识的基础。
三是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大学生生活在学校、班级、家乡等集体当中,这就要求大学生要具有对集体责任和集体利益的认识,并形成热爱集体的认识。大学生最终是要走上工作岗位,面临就业,因此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是十分必要的。当代大学生只有做到在工作岗位上的无私奉献,才会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这就要求大学生具有爱岗敬业奉献的意识。“没有国家,你们就没有名称、象征、声音,也没有权利,不能作为兄弟参加各国人民的行列。”[5]对于每个公民来说国家就是家园,是个人骄傲的源泉,最终的归宿。国家的发展和壮大是需要所有公民的共同努力的,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他们对国家的责任是历史现实赋予的,他们承担着建设国家的重任。这就要求大学生首先要具有最基础的爱国意识。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是国家的未来,这就要求他们要把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和命运紧密联系起来,自觉履行公民责任,增强自身的民族自豪感,把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自觉树立维护国家统一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爱国意识。当代大学生是拥有先进知识、思想和技能的精英阶层,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材,是为国家服务的中坚力量,这就要求大学生把爱国意识转化为关心国家、建设国家、报效国家、服务国家的责任意识。也只有这样,大学生才会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实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复兴。
四是对自然的责任意识。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共同的环境,维护自然环境的和谐还有安全是每个人都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当代大学生作为人类社会的中坚力量更是要做到关心自然,把道德关系拓展到自然界领域,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善待生命、关爱自然、保持生态平衡,自觉维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意识。“人类的整个发展直接取决于科学的发展。谁阻碍了科学的发展,谁就阻碍了人类的发展。”[6]这也就是说大学生作为人类的一员具有对人类的发展不可也不能推卸的责任。“年轻人本来就肩负着一项使命,他们将在大小不同的范围内以自己的学说或者行动,或者以这两者,不断传播他们所获得的教养,处处造福跟我们休戚与共的同胞”[6]。当代大学生担负着运用科学知识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这也就要求当代大学生要具有通过推动科学的发展从而促进人类发展的责任意识。
参考文献:
[1]段志光.思想道德修养教程[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342.
[2]总理与东北大学学生座谈讲话[Z].2007-02-17.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789.
[4]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95: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