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错别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常见错别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常见错别字范文1

(20XX——20XX学年

第X学期)

(本文档共

1

】页/【

42

】字)

单位

姓名

20XX年X月

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知识点专题

——初中常见错别字举例

莫明其妙

(名)

不加思索

(假)

费寝忘食(废)

再接再励

(厉)

变本加利

(厉)

掩旗息鼓

(偃)

别出新裁(心)

谈笑风声

(生)

流光溢采

(彩)

沤心沥血

(呕)

大相经庭(径)

不醒人事(省)

坚苦朴素

(艰)

锐不可挡

(当)

粗制烂造

(滥)

鞠躬尽粹(瘁)

神态安祥

(详)

清洌可鉴

(冽)

墨守陈规

(成)

张灯接彩

(结)

仰扬顿挫

(抑)

甜言密语

(蜜)

绿树成阴

(荫)

反应情况

(映)

两全齐美

(其)

打架斗欧

(殴)

不可思意

(议)

鬼鬼崇崇

(祟)

抑扬钝挫

(顿)

不知所错(措)

改斜归正

(邪)

错落有志

(致)

无精打彩

(采)

沓无消息

(杳)

痛心疾手

(首)

出类拔翠

(萃)

白壁微瑕

(璧)

卑躬曲膝

(屈)

互相推委

(诿)

关怀倍至

(备)

如法泡制

(炮)

英雄倍出(辈)

佳宾满堂

(嘉)

巧装打扮

(乔)

一张一驰

(弛)

病入膏盲

(肓)

好高鹜远

(骛)

破斧沉舟

(釜)

迫不急待

(及)

陈词烂调

(滥)

趁心如意

(称)

语无论次

(伦)

相形见拙

(绌)

直接了当(截)

毛骨耸然

(悚)

名列前矛

(茅)

手屈一指(首)

丰功伟迹

(绩)

残无人道

(惨)

挺而走险

(铤)

殉私舞弊(徇)

声色俱历

(厉)

天翻地复

(覆)

汗流夹背(浃)

声名狼籍(藉)

穿流不息

(川)

一愁莫展

(筹)

一口同声

(异)

因地治宜

(制)

记忆尤新

(犹)

貌和神离(合)

珠连壁合(璧)

原驰腊象(蜡)

挑拔离间(拨)

雍荣典雅(容)

原形必露(毕)

锐不可挡(当)

改斜归正(邪)

如火如茶(荼)

不屑置辨

(辩)

披星带月

(

)

莫不关心(

)

咳不容缓(刻)

五体头地

(投)

默默无蚊(闻)

兴兴向荣(欣)

题纲挈领(提)

按步就班(部)

不记其数(计)

重峦叠障(嶂)

臭名招著(昭

噪动不安(躁)

相儒以沫(濡)

见义思迁(异)

无机之谈(稽)

踹踹不安(惴)

不可思义(议)

深恶痛极(疾)

惩前毙后(毖

草管人命

(菅)

甜言密语(蜜)

来势凶凶(汹)

循序渐近(进)

举一返三(反)

委屈求全(曲)

才输学浅(疏)

阴谋鬼计(诡)

大声急呼(疾)

世外桃园(源)

消声匿迹(销

故弄悬虚(玄

脍炎人口(炙)

性格炯异(迥)

相题并论(提)

相辅相承(成)

自出心栽(裁)

相形见拙(绌)

舍身取义(生)

礼上往来(尚)

一鼓做气(作)

一愁莫展(筹

蜂涌而至(拥)

变本加利(厉)

一泄千里(泻)

重蹈复辙(覆)

错落有至(致)

名符其实(副)

直迷不悟(执

唯妙唯肖(惟)

汉牛充栋(汗)

朝辉夕阴(晖)

关健环节(键)

变换莫测(幻)

安然无样(恙)

蔽帚自珍(敝)

万赖俱静(籁

坦荡如底(砥)

巧妙绝纶(伦)

众志成诚(城)

莫明其妙(名)

害人听闻(骇)

因地治宜(制

妙手隅得(偶)

目不瑕接(暇)

破斧沉舟(釜)

弱不惊风(禁)

情不自尽(禁)

意想天开(异)

朝气篷勃(蓬)

慢不经心(漫)

徇私午弊(舞)

错手不及(措)

走头无路(投)

同仇敌慨(忾

坚苦卓绝(艰)

勤劳检朴(俭)

忧心重重(忡忡)

与日具增(俱)

前功尽气(弃)

绿草如因(茵)

甘败下风(拜

无剂于事(济)

滥芋充数(竽)

手屈一指(首)

买椟还株(珠)

眼花潦乱(缭)

神采弈弈(奕)

誓志不移(矢)

骄健如飞(矫)

眼急手快(疾)

出谋画策(划)

出奇不意(其)

娇阳

(骄)

骄健

(矫)

签定

(订)

署假

(暑)

浪废

(费)

帐蓬

(篷)

暑名

(署)

峰烟

(烽)

通辑

(缉)

急燥

(躁)

松驰

(弛)

常见错别字范文2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电脑操作逐渐替代了人工手写,键盘一敲即可看到想要的文字,而随之产生的就是错别字的泛滥。随手翻开高中生的作业本、日记、作文,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错别字,有的情况还很严重。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正确书写汉字是继承中国文化的基础。据有关权威专家透露,全国部分省区的新课改高考大纲已经对作文错别字的扣分加大了力度,2007年规定的扣分上限是五分,以后不排除提高到六分至八分的可能,所以错别字现象已成为个各省区包括江西省在内的亟须解决的一个问题。笔者通过这几年的教学总结,要纠正学生的错别字问题既要规范教师的识字教学,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习惯。

首先,要从老师的教学开始。错别字泛滥,这反映了高中生语文基础不扎实,表达能力差。纠正学生错别字就成了语文老师的一大课题。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老师应如何帮助学生避免写错别字呢?①教会学生识字、记字的方法。高中生写错别字很多时候是因为这个字跟那个字相像,对于字的写法总是模棱两可,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中国汉字中有很多音近的字,高中生经常会因为形近而写错字,对于这种现象,我认为解决的方法是,辨析汉字的“音、形、义”。首先对教材原文要熟悉,要知道这个字是哪方面的意思,然后就是根据这个意思来选择正确的“形旁”的汉字。最后再检查一下这个汉字的拼音是否正确,是否合乎题意。举个例子来讲,如“栽”“裁”“载”,学生犯错的几率是比较大的。“裁”,学生经常遇到,如文学作品的“体裁”,学生很多时候写的都不是“裁”,而是“载”或者“栽”。我觉得解决的方法是,首先要知道这三个音近形似的汉字的意思和使用场合。“裁”“栽”和“载”的“形”的区别主要是形符“衣”“木”“车”,而这几个字实际上已经表示了“栽”“裁”“载”的使用范围和场合。即“裁”是与“衣服”有关的,如“量体裁衣”;“栽”与“树木”有关;“载”与“车”有关。知道这些以后,再了解一下三个汉字的“音”的差别(实际上差别是很大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中国汉字中有许多是会意字,对于音同的字词我们可以根据字的意思来判断它的形旁,举个例子,如“晦”“悔”“诲”。晦”从“日”旁,与时间有关,指天气不好,光线不好等。“悔”从“忄”旁,与人的心情有关,指人很懊悔、后悔等。“诲”从“讠”旁,与说话有关,是教导之意。有了这些形声字的常识,在写“风雨如晦”“悔之晚矣”“诲人不倦”这些词语的时候就不会写错了。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改错的全过程。在作业中写了错别字,常常自己意识不到。因为错别字在该学生的脑海中是作为正确的字来记忆的。以前,对学生出现的错别字,我都耐心地帮学生找出并圈画起来,让学生专心改。实践证明,这种保姆式的方法收效甚微——由于学生在纠正错别字的过程中,并没有经历寻找和发现错别字这一过程,因此没有养成辨别错别字并加以改正的能力。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引导学生参与改错的全过程。后来,在学生作业中发现错别字时,我不再帮学生画出,只是在出现错别字的字行末尾打上一个标记,提示这里出现了错别字,要求他们自己找出并加以改正。这样做,促使学生参与了改错别字的整个过程,培养了他们寻找错别字的意识。时间一长,学生具备了发现错别字的能力,在检查作业时,便能够自己找出作业中的错别字。

其次,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①学生在学习中要重视写,而最常见的错别字是重点。虽然我国的常用汉字至多不会超过3000个,但是要把这3000个汉字真正掌握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个高中生,甚至大学生,写错别字,是很常见的现象。华东师大曾经受国家教委委托组织实施了全国初中三年级识字教学抽样调查。发现学生汉字的通过率为55%,测20个次常用字,识别12个,书写8个。从这两个数据对比中可见,学生对字的识别能力大大超过书写能力。在字词教学中凡是要求学生必须会写的字,就必须充分重视“写”的训练,而不能用“认”的训练来代替。这样才能纠正学生提笔忘字,能认不能写的通病。②写作文时拿不准的字词可以不用,作文的文采、思想始终是第一位的。从大的方面讲,汉语的词语之妙,在于它内涵复杂,难以穷尽,而且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来表达;从小处讲,作文的评分标准主要是紧扣主题,有一定认识深度,而对于语言方面则没有太高要求。所以考生尽量在保证书写正确的情况下讲究遣词造句,用“替代法”将自己拿不准的词换掉。③要学会字词归类。把音同字不同、字同音不同的常用字罗列出来,通过比较字型的异同、读音的差异、意思及使用范围的区别来达到减少写错别字的目的。④要学会分析、了解汉字的造字特点,根据我国的“六书”造字法,字形与事物的形状、性质等方面有很多联系。根据字形的结构特点去推知汉字所表示的含义,从而达到少写或不写错别字的目的。⑤注重复习巩固。根据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对学生的字要及时复习,要求学生充分利用课前、课后、饭前、饭后,对已学过的生字写写画画,加强识记。⑥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学习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果。教师要注意教育学生树立责任感、自信心,力争写一个字,对一个字,养成细心观察、规范书写、自觉检查、及时纠正的好习惯。写字时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同时学生要养成广泛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和遇到字形生疏或意义不明确的字勤查字典的习惯,为消灭错别字创造条件。

正确书写、运用汉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必须从现在打好识字、写字的基础。“铁杵成针,滴水穿石”,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是一项长期而又艰苦的工作。要把教师因素和学生因素有机地结合,综合考量,才能解决高中生写错别字的问题。

(赣县中学南校区)

常见错别字范文3

一、整理错别字是生字学习的有效途径

1.错别字整理要把握时机

学习的有效性可以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效果。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知觉的基本特性有相似性原则和接近性原则,即人对相似或空间上接近的物体容易知觉为一个整体。小学生在学习生字的时候因为年龄小,观察比较模糊,对于某些生字的细微差别理解得不够精确,使得儿童在书写生字的时候不是多一笔就是少一笔,错别字在学生还没有觉察到的情况下就产生了。尽管老师声色俱厉地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求订正,但是对于

某些学生而言,成效不大,仍然是错别字反复出现。初次出现错别字,小学生看到老师批阅的鲜红的圆圈,也许会心中一惊,睁大眼睛寻找错误之处,但是仍然会对形近字、音近字感到难以分辨,次数多了错别字、不规范字还是会走进儿童的独有的迷糊世界,从而在之后一次次的使用当中渐渐形成了张冠李戴的书写习惯。所谓谎言重复了一千次就形成了真理,当儿童习惯了在写字的过程中,只要音近、形似就行的时候,错别字就成了挥不去的梦魇。他们会分不清“躁”和“燥”的区别,会为“拔”和“拨”作出臆断,错别字就随着识字的增多而逐渐增加。此时整理错别字就成了儿童学习过程中拨乱反正的有效手段。

2.错别字整理能消除错误影响

小学生学习生字和应用汉字存在着互动作用。除了在课堂上学习汉字,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学习生字,对于生字的感知和认识是与环境的接触和别人的互动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在三岁时词汇量为1000个左右,六岁为3000个左右,七岁时词汇量达到4000个左右。由此可见生活是儿童掌握词汇的主要渠道之一。小学生对于交流过程中出现的文字信息充满好奇,在潜移默化的互相影响中,他们会有意无意地记住这些信息,但是他们又不具备辨别功能,不能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能在泥沙俱下的情境中予以接受。大街上的广告牌、标语、宣传画以及电视上面改动过的用来做宣传广告的成语等都在冲击着儿童的视觉和听觉,长此以往,便在儿童的大脑中留下错误的印象,从此生根发芽,根深蒂固。这种以讹传讹、错上加错的惯性思维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方式,教师帮助学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取得的效果往往事倍功半。

而将错别字进行梳理并整理到错题集上面,让小学生体验了纠错的感觉,在心里感觉到自己和他人互相契合的情感,每发现一个错别字都是一阵欣喜,每改正一个错别字,都是互动的程序。小学生在整理错别字和改正错别字的过程中改善着心理和习惯,借助发现错别字,改正错别字,对自己进行再认识,在整理错别字的过程中积累生命的体验和感受互动的乐趣。

3.错别字整理能提高记忆实效

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遗忘存在着先快后慢的特性。利用这一特性,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汉字的时候及时巩固记忆,就能够有效地阻止学生对于所学生字的遗忘。对错别字进行及时整理,对正确字及时巩固就能够有效地减少错别字的重复出现。避免小学生巩固写错别字的行为,养成良好的正确书写汉字的习惯。

那么如何进行错别字的整理,从而有效减少错别字的产生,促进学生正确书写汉字呢?

二、错别字整理的方法及步骤

1.把握学生实际

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作为老师,要对小学生的常见错别字时刻关注,深入调查,准确把握,根据学情制定教法,利用多媒体、儿歌等使生字带给儿童良好的第一印象。教师在引导小学生整理错别字的过程中,不仅要因材施教,还要从学生个性化的错误当中找出共性的错误之处,找出哪些字、哪些偏旁部首、哪些笔顺笔画容易出现错误,从而在生字教学的时候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在备课时精心预设,借助多媒体、插图、儿歌、顺口溜等教学手段,创设识字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具体生动的形象与生字形成一一对照的关系,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图字对照,使学生对生字的第一印象留下美好的感觉,从而减少错误的产生率。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借助组词、造句,借助语文教材中的上下文和具体的生活情境去理解生字的含义,从而使学生把读音,字形、字义有机结合,从而对汉字进行整体把握,这样产生错别字的概率就会大大减少。

2.订正规范化

常见错别字范文4

一、中学生错别字的成因

1、来自汉字本身的原因

一是笔画复杂,容易出现错字。笔者查了一下《3500常用字笔画检字表》,其中15划以上的汉字318个[1]。这么多的笔画,这么多的字数,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

二是同音字多,容易产生别字。有的同音字甚至有数十个,这对于对语言文字感悟还不够透彻的中学生来说,想准确地辨析它们也并非易事。

三是形近字多,容易写成错字。汉字中形近字极多,据说约占汉字总数的70%[2]。大量的形近字为汉字的使用带来了障碍。比如“己、已、巳”就是其中的代表,这样的情况,也难怪学生写错别字。

2、来自汉语的原因

同音字和形近字已经很令人头痛了,而汉语的另一特点——词语的表意细微也令人迷惑。很多词语意义相近,只有细微的区别,使用的时候如何选择也并非易事。再加上复杂的语法问题,错别字自然就更显得常见了。比如“的、地、得”三个字的使用,曾有人说自己一辈子都没有弄清楚过。这话也许有点夸张,但是足以说明汉语的复杂。

3、来自学生的原因

中学生因其心理和生理特点,做事粗心大意、毛手毛脚,这是导致写出错别字的最大原因。所以,教龄稍长一些的老师都会发现,那些认真细心的学生写错别字的几率相对较低。这不光是成绩优劣的问题,关键还是态度问题。还有一些中学生对于错别字的问题根本不放在心上,总觉得这是小事儿,不值一提。

4、来自社会和学校等方面的原因

(1)社会用字不规范。当前社会用字不规范现象非常严重。主要有:①滥用繁体字、异体字、简化字。②街头牌匾、灯箱错别字现象严重。有一些店铺的牌匾,出自名家手笔,中学生不了解写字和书法的区别,耳濡目染,往往会随手按照匾额上的写法写成错别字。③城镇建筑物名称、商标品牌等用语不规范。④社会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在广告用语中尤为严重。例如药品广告的“咳”不容缓、热水器广告的随心所“浴”等等,这些也都是不规范用字的表现。⑤报纸、杂志、影视屏幕中错别字频频出现。著名的《咬文嚼字》杂志设有“追踪荧屏”栏目,专门刊登影视上的语文差错。仅2006年一年,《咬文嚼字》认定的3551条差错中有2238条是影视中的,占总数的63%。该杂志近年来针对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开炮”,找出了大量字词错误[3]。中央台尚且如此,地方媒体可想而知!

(2)学校和家庭要求不严格。中学生自制力差,家长因忙于生计对孩子无暇顾及,在学校除了语文教师以外,其他教师不重视学生书写的现象仍较为普遍,这也是造成中学生易写错别字的因素。

二、中学生错别字的纠正策略

根据上文对中学生错别字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对症下药”,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

1、使学生端正态度,高度重视

主观原因主要靠端正态度来解决,应反复教育学生:写字一定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遇到不会写的字,要多查字典;写好文章后要仔细看一两遍,改正错别字。

2、从汉字本身特点上加以纠正

(1)进行同音字训练,避免出现别字。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同音字训练,促使学生重视同音字,提高辨析同音字的水平。同音字一般分三种:

音同形异——比如法制和法治、富有和赋有,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用法,要明白每个词的用法,避免张冠李戴。

音同形似——如松弛的“弛”和奔驰的“驰”,这两个字学生往往分辨不清;还经常把度假村、欢度中的“度”写成“渡”。

音同意近——如销毁的“销”,学生大多容易写成“消”。 转贴于

这些同音字,应该让学生进行整理,发现一个消灭一个,经过长期的坚持,学生的错别字自然会大大减少。

(2)形近字辨析,避免出现错字。形近字一般有两种:①形近音异。如崇高的“崇”和鬼鬼祟祟的“祟”,炙手可热的“炙”和针灸的“灸”都非常相似,学生容易写错。②形近音同。比如把声音洪亮的“洪”写成“宏”,直截了当中的“截”写成“接”。这样的字就像双胞胎甚至多胞胎,外表很像,应告诉学生:再像的双胞胎也有他们不一样的地方,应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准确辨别形近字的不同。

(3)近义词辨析,准确把握词义。因为学生对近义词难以完全区分,所以要想减少错别字,学会辨析近义词就显得特别重要。辨析近义词一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入手:一是从词语的意义上来辨析:二是从词语的色彩上来辨析:三是从词语的用法上来辨析。

(4)整理易错字词,强化训练。应布置学生准备一个日记本,分门别类地整理错别字,把一些容易写错的错字和别字(包括词语甚至病句)随手记在日记本上,以后常常翻看,作为前车之鉴。有了这个“错别字大全”,再经常翻阅,对其中一错再错的字词进行强化训练,那以后的错误率就会降低。

3、举办各种活动,激发消灭错别字的热情

(1)举办有关错别字的故事会,开展消灭错别字比赛,评选消灭错别字大王,并给予奖励,具有宣传促进作用。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激发了消灭错别字的热情。

(2)学生之间相互查阅作文,互相找错别字。笔者从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觉这个办法很有效,去年中考语文考字形的题,我所带的学生几乎没有一个做错的。

(3)举办查字典比赛,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字典是无声的老师,常常查阅,一定会大有裨益。

4、呼吁社会、学校、家庭规范用字,齐抓共管,减少错别字

学校和教师应从社会责任感的高度出发,重视中学生错别字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条也明确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要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要通过汉语文课程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同时,要有紧迫感和压力感,把学生的错别字问题看成大事,因为学生考试时出现错别字是要被扣分的,包括数学、物理、生物、历史等学科,这些足以说明纠正错别字的重要性。

总之,只要我们高度重视、齐抓共管、对症下药、长期坚持,错别字在中学生的世界中一定会越来越少!

参考文献

[1]《3500常用字笔画检字表》.《语言文字规范手册》,语文出版社,1997年9月第3版。

常见错别字范文5

一.作文中出现错字、别字的现状及原因

识字是写作的基础,是培养小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从目前的小学生作文来看,错别字的存在现象十分严重,出现频率极高,是小学生的一个通病,是每个小学的语文教学亟需解决的问题。在小学作文中,有的学生用拼音的形式来代替不会书写的字词;有的学生在书写的时候记不住某些字的写法,常常会用错偏旁、增减笔画;有的学生因为识字量、词汇量累积不够,往往会用自己认识的字来代替同音字等。错别字的大量存在,导致学生的作文语句不通顺,词不达意,严重影响了作文质量,同时也不利于小学作文教学效果的提高。而引发小学生作文中错字、别字大量存在的原因,是由于小学生的受教育程度不高,识字量有限,空间辨认能力较差等。所以,在小学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要行动起来,探寻可以有效规避错别字的方法,通过共同努力来减少或避免小学生作文中的错字、别字,提高小学作文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二.错字、别字的规避方法

1.学生的写作态度要端正,养成阅读写作的好习惯。

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论是作文学习还是其他语文知识的学习,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态度是否端正直接决定着学生能否学好知识,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学生必须要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即使是暂时不能写出优秀的文章,也不能对作文写作产生厌恶情绪;而相对较好的学生也不能自大自满。总之在写作文的时候不能抱以敷衍了事的态度。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在平时作文的时候,就要坚持做到心到、口到、眼到、手到。所谓心到就是指作文时必须专心、用心;所谓口到就是指一边写一边念,加深对每个字、词的印象;眼到就是指要对每个字进行细致地剖析,从音到形,从形到义,把自己见到过的每个字都准确地记在脑海里;手到就是指当遇到不认识或者不明白意思的字词时,要发扬追根究底的精神,多动手查字典,把每个字都清晰地记住。与此同时,学生要拓宽自己的阅读范围,加大自己的阅读量,这样才能认识更多课本以外的字词,增加自己的词汇量。词汇量大了,写作时就可以很好地用字、用词,而且可以有效地避免错字、别字的出现。

2.把改正常见错别字作为规避的重点。

在小学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往往都是一些经常出现的字,常常都是在同一个地方出现同样的错误,这是因为在学生的记忆中,自己所写的错字、别字才是正确的,对真正正确的写法却没有一点映像。由此可见,找出学生写作时最常出现的错别字是何等的重要。由于惯性思维,学生写作时所用的字词库通常都是较为固定的,所以,只要把学生以前的作文拿出来,从中找出易见的错别字,并对对应的正确写法、用法进行强化记忆,消除学生原本的错误认识,就能有效地减少错别字的出现频率。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创建错字本,把自己在平时的作业中、写作中、练习中的错字、别字记录下来,不时地翻看,加深印象,在下次使用时就不会再写错或用错了。教师还可以适时地抽出一定的教学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找错纠别”活动,让学生在查找别人的错字、别字的同时也发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这样可以大大提升错别字的规避效果。

3.尽量不用拿捏不准的字和词。

在写作时,有的学生想要提高自己的作文质量,往往会使用更多别的学生不常用的字和词。但小学生所真正掌握的词汇量是有限的,所以可能会采用一些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见到或听到的一些字词,但学生并不知道字的写法和含义,这时就会出现用词不当、词不达意的现象。因此,学生在遇到拿捏不准的字词时,最好是用代替法,在脑海中搜索自己熟悉并正确的字词来代替看似很有文采但又不能准确把握的字词。此外,学生要对作文要求有深入的分析和了解,不能会错意,写偏题,这样就能有效地避免在作文中出现别字的情况。

常见错别字范文6

关键词:小学生;错别字;成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0―0080-02

社会的发展对小学生的识字水平提出了新要求,错别字是小学生在学习中难以逾越的绊脚石。错别字,顾名思议是错字和别字的总称。识字与写字的结合,使小学生写别字的现象普遍化,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加大了小学生的阅读任务,但是错别字的存在阻碍了阅读训练。错别字主要有增添删减笔画、改变形近部分和字形结构等几种,本文通过对小学生产生错别字的原因进行分析,试图寻求适当的解决策略,以减少小学生错别字的出现几率。

一、小学生错别字的成因

1.学生原因。

首先,小学生年龄小,思维发展尚不完善,观察和认知事物的能力都比较差。而且小学生集中注意的时间十分有限,长时间集中在无趣的写字练习上是不可能的,这就导致学生在认字和写字的过程中,对一些具有相似字形的字感知失真,张冠李戴,移花接木。

其次,小学生自控力不强,粗枝大叶,急于求成。①不求质量,只求数量。在嘈杂的学习环境中进入不到学习状态。做作业时经常东张西望,手上在写,脑子里却在想其他的事情,这种不同步导致错字连篇。②不求正确,只求速度。在书写时,学生之间往往会出现比“速度”的现象,在好胜心的驱使下,学生往往不管会不会写,认不认识,也不静下心认真回想,因而难免写错字。③不求过程,只求结果。一些学生书写汉字时对笔画规则漠不关心,只想着写出来,而忽视字笔顺的准确性,这就导致学生更难构建字与字之间的联系,一不注意错别字就跃然纸上了。

2.汉字本身的原因。汉字属于表意文字,笔画多,形相近。因此,汉字难记难写,出错率相当高:①结构复杂。《新华字典》收集的8000多个汉字中,多一笔、少一画,就成为了其他字。如“木”与“本”,“从”和“丛”等;②一字多音、一音多字经常使学生陷入迷离的漩涡。例如,“纪念―纪年”,“业绩―业迹”等;③存在很多意义容易混淆的字。如“凑合”与“凑和”,“针砭”与“针贬”等;④同音字多,学生不明白的典故多,所以往往在成语上写别字。如“黄粱美梦”误写为“黄梁美梦”。再如,“破釜沉舟”往往误写成“破斧沉舟”。因此,学习时必须“咬文嚼字”,让学生先了解其出处,再识记其字形,才能准确无误地书写出来。

3.教师原因。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方法不够科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把重点放在句、段、篇的教学上,但学生尚未完全掌握汉字的音、形、义,这就造成了错别字的产生。教师的教学对小学生的发展具有启蒙星作用,如果方法与小学生的记忆规律相悖,不针对小学生知觉泛化的特点因材施教,对难认字、易错字不加以正确指导,就很容易成为导致书写错误的根源。

二、消除错别字现象的对策

1.学生应增强自律意识,培养认真、谨慎的习惯。学生在平时的作业中要及时检查、反思,将自主纠错与同伴纠错相结合。同伴之间展开各种纠错的竞赛活动,既增加了学习兴趣,又降低了别字几率。

2.教师应充分重视并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在错误率密集处,要多管齐下,反复强化:①口诀法。如“戌横戍点戊中空,十字交叉就念戎”,这种方法句式对称整齐,再加上押韵,更加琅琅上口,方便记忆,又可以使学生清楚地了解到这些形近字的区别。②标注法。学生对教师的批改缺乏认真思考,而如果使用标注法,要求学生在写作业时,写错的地方不准用涂改液和橡皮擦,只能在错别字旁划一短横线,这样就可以引起他们的重视和警惕,从而减少错别字的再次出现。③形声字纠正法。汉字中的形声字由表意的形旁和表音的声旁构成,而形旁、声旁大都是原来就有的单字。如果学生懂得汉字的构字规律,教师再把形声字的有关规律知识教给他们,别字就会大大减少。例如,“急躁”的“躁”和“干燥”的“燥”字的区别:“躁”是足字旁,当人脾气急躁时常要顿足跳脚的,而“燥”则是火字旁,火烤了当然要干燥。

实践证明,利用汉字的造字规律进行识字教学可以事半功倍,时刻记着“示范是关键,模仿是习惯”,此外,教师也要以身作则,备课和教学时,要规范书写。要对学生的错别字进行归类讲解,并相应地增加学生抄写改正错字的时间。如此反复改正,彻底消除学生大脑中的错误印象,这样学生在运用时就会实现正确书写。

3.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来自农村家庭的学生得不到家长的随时督促,家长文化水平不高,平时不注意自己对孩子产生的影响,经常写错别字,小学生长期耳濡目染,出错率自然也大大增加。此外,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许多商家故意写错字以吸引顾客眼球。广告、标志牌、报刊杂志等出现的错别字的频率越来越高,而小学生又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这样的资源,如蚊香的广告“默默无蚊”等,从而导致他们混淆了汉字的正误。因此,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要帮学生建构音形义结合字型模式,充分利用汉字的特点与构字规律,把识字和听说读写结合起来;家长则要经常帮助自己的孩子检查作业,提醒他们在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并以身作则,为其树立榜样。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有效地降低小学生错别字的发生是一个任重道远的工作,需要师生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戴晔丽.小学生错别字的成因及其解决策略[J].教育科研论坛,2011,(6):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