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理素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理素质范文1
关键词: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心理素质形塑论;个体社会化;积极心理;心理发展
中图分类号:G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3)05-0003-04
收稿日期:2013-05-3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积极心理取向的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模式研究”(11YJA880177)。
作者简介:朱翠英(1963-),女,湖南南县人,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积极心理学研究。
一、心理素质形塑论建构缘起
人类劳动从一开始就是一种社会的共同劳动,在这种共同劳动过程中,社会的每一个成员为了生存和生活必须尊重特定的劳动习惯,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准则。这就需要年长者或专业人员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定向培养,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即实现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三百万年的人类历史,一万年的人类文明,人类始终在探索如何有效地促进个体社会化,并逐渐形成了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专门性学科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从而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与个体社会化过程有关的专门性学科的专业化研究,解决了许多个体培养的专业化问题,从个体发展的时序特征来看,形成了从胎教、学前教育到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等促进个体社会化的社会化运行体系,同时也形成了涵盖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的个体社会化机制体系。此外,人类发展史上的宗教体系在构建社会秩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伦理道德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面对与个体社会化过程有关的庞大知识体系和社会运行系统,如何有效地构建一个基本轮廓或宏观框架,避免专门性学科的狭隘思维以及由于这种狭隘思维所导致的问题化探究,已引起教育学界、心理学界乃至哲学界等的广泛关注。20世纪中叶迅速发展的生态学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人类发展生态学也就因此应运而生。1950年,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1902~1994)出版的《Childhood and Society》,提出了人格终生发展论,即心理发展的八阶段理论[1]。这一理论使心理发展研究涵盖到人的一生,体现了发展心理学的全局观。1979年,美国人类学家布朗芬布伦纳(Urie Bronfenbrenner,1917~2005)出版的《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提出了著名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指出环境对于个体行为、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等属于影响个体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而且这些因素并非孤立存在,而是能动地与周围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正是在这种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个体才得以实现自身的发展[2]。
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论将人的心理发展拓展到了人的一生,布朗芬布伦纳的发展生态学理论将人的发展拓展到了个体社会化的社会系统,为心理素质形塑论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了促进全社会对个体社会化过程形成宏观框架,本文试图提出基于人生历程和社会系统的心理素质形塑论。
二、心理素质形塑论的基本内涵
所谓形塑,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是形象塑造,第二种是指按照一定的要求来实施定向塑造或培养,即形成与塑造,本文使用第二种释义。与“形塑”类似的另一个词汇是“型塑”,即按照固定的模型塑造标准化形象。虽然两个词汇都有定向塑造之意,但在程度上是有差异的,“型塑”强调按模型塑造,更重视结果;而“形塑”重视形成过程,强调自我形成和环境塑造并行的发展过程。
心理素质形塑论(Shaping theory of psychological quality)是一种基于人生历程和个体社会化过程的社会系统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人类的心理素质是可以定向形塑的,个体心理素质的形塑方向应该是基于积极心理取向并兼顾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需要,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心理素质形塑过程,必须以个体遗传条件为基础,依托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各类资源,通过环境影响、系统教育、定向培养和自我形塑,来实现个体积极心理素质的渐进式发展。心理素质发展是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对个体的心理素质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外部机制对个体心理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在其被内化的过程中,通过自我修养而逐步形成个体的相对稳定的积极心理素质。因此,心理素质形塑的一般路径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修养。
三、心理素质形塑论的价值取向
(1)兼顾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需要。个体是社会的组成成员,个体的心理特点和行为必须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要求相吻合,必须遵循社会的基本伦理道德规范、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体系的行为准则,必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个体的心理素质形塑过程、目标和措施都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基本要求,这就是心理素质形塑论在社会本位方面的基本价值取向。同时,心理素质形塑论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心智提高,以具有特定遗传条件的现实的人为形塑对象,对其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进行针对性的形塑,使其成为有益于社会的全面发展的健康人。
(2)基于积极心理取向。近年来,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Martin E. P. Seligman,1942—)所从事的积极心理学研究在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因此被尊为“积极心理学之父”[3]。心理素质形塑论推崇积极心理取向,并以塞利格曼的24项积极心理特质为参考,根据词汇学方法析出4项积极心理素质基础维度、基于积极品德的积极心理素质现实维度和以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表征的积极心理素质扩展维度。其中,积极心理素质基础维度包括积极认知(创造力、好奇心、开明、洞察力、爱学习等)、积极情绪情感(热情、爱、宽恕、欣赏、感恩、希望等)、积极意志行为(坚持、交际、领导能力、自律、守信等)、积极个性(勇敢、正直、善良、公正、谦虚、谨慎、幽默等);基于积极品德的积极心理素质现实维度主要是指国家利益、社会责任、团队意识等;以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特征的积极心理素质扩展维度,是指源于信仰和宏观社会影响及个体自我修养所形成的深层观念。在这里,积极认知、积极情绪情感、积极意志行为、积极个性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积极认知有助于建立积极情绪情感,积极情绪情感又可促进积极认知;在积极认知和积极情绪情感的基础上,个体的积极意志和行为也激发出来了,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社会成员的积极个性;积极个性的生成有助于衍生更为丰富的积极心理素质:积极品德以及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心理素质形塑论的基本观点
(1)积极心理素质可塑论。个体的积极心理素质是可塑的,而且可以按照特定的社会要求,对个体实施有效的认知偏差纠正、价值观调整、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积极心理品质训练和心理潜能开发等,从而逐步提高其积极心理素质,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当然,环境影响、定向培养、系统教育和自我形塑的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偏差或误导,均有可能形成较大的负性影响,即心理素质形塑发生方向性错误,从而形成非健康的人或病态个体,心理疾病和犯罪就属于这种方向性错误的结果。
(2)积极心理素质的形塑目标。心理素质形塑论兼顾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需要,以培养具有积极认知、积极情感、积极意志行为、积极个性和积极品德以及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积极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人,这就是积极心理素质的形塑目标。简言之,心理素质形塑论的形塑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具备积极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任何社会形态和社会阶段都需要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但基于认识和手段的限制,在实现目标的程度上存在差异。宗教的教义和传播方式属于心理素质形塑的原始雏形,基于统治者的利益和维护社会秩序的需求,国家机器需要依赖有影响力的宗教来形成特定的主流社会价值观和基本伦理道德规范,并使信仰成为人类心理素质发展的重要内驱力。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使人类对心理世界有了更科学、全面的认识和把握,为有效地实施心理素质形塑过程和达到心理素质形塑目标提供了科学依据。
(3)积极心理素质的形塑过程。心理素质形塑过程是多样化的,其基本途径主要包括环境影响、定向培养、系统教育和自我形塑,这些形塑过程都是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修养(内外兼修)而实现的。在心理素质形塑过程中,环境影响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物质表层、形式浅层、体制中层、观念深层等不同层次文化要素的感染和熏陶,使个体在环境影响中接受并内化为自己的积极心理素质。这种环境影响包括家庭环境(家庭成员的榜样作用等)、学校环境(校园文化)、社会环境(社区环境和宏观社会环境)的综合作用;定向培养是个体社会化的必需过程,从幼龄个体到成年个体,首先接受的是受家庭成员的定向培养和合理引导,贯穿到成年期的个体间相互交流和戒勉也是一种定向培养;系统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成为系统教育的专门组织,加速个体心理素质发展的时间进程,提高个体心理素质发展的实施效果;自我修养在积极心理素质形塑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依托接纳的外界信息和刺激,在人生历程中经过自己的思考、分析、鉴别、判断等过程,逐步形成和完善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4)积极心理素质的形塑路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积极心理素质形塑的外部路径,自我修养是积极心理素质形塑的内部机制(见图1)。自我修养是指按照一定社会要求,在感知、学习、历练、感染、陶冶等过程的基础上,为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发掘心理潜能,经过自己的思考、分析和自我教育、自我塑造、自我完善的过程。
五、心理素质形塑论理论构架
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构建心理素质形塑论理论构架,就是以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以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需要为导向,以形塑符合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以积极认知、积极情绪、积极的意志行为、积极个性和积极品德以及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形塑对象和形塑内容,通过环境影响、定向培养、系统教育、自我形塑等形塑过程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修养等形塑路径,形成心理素质形塑论理论构架(见图2)。
心理素质形塑论理论构架表达了心理素质形塑论的基本内涵:依托心理素质形塑的外部机制(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内部机制(自我修养),通过环境影响、定向培养、系统教育和自我形塑,实现心理素质的形塑目标(符合社会需要的具积极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在这里,心理素质形塑路径虽然是相对独立的通道,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对于某一个现实个体而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修养都是必要的社会化过程,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综合作用过程。这种综合作用过程必需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指向,那就是实现心理发展符合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需要,形塑具有积极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心理素质形塑的四大主要路径,都会从不同角度和程度对个体心理发展产生环境影响、定向培养、系统教育和自我形塑,所以心理素质形塑的四大过程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并最终内化为个体的自我形塑。依托心理素质形塑的四大主要路径,通过心理素质形塑的四个过程,最终实现社会对个体的形塑目标,即培养和塑造符合社会需要的具积极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他们在现实社会中表现为具有积极品德,在内在的观念深层方面具有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外在的表现方面具有积极认知、积极情绪、积极意志行为和积极个性,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积极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 Erik H. Erikson, Childhood and Society[M]. W. W. Norton & Company, 1963(second edition)
心理素质范文2
关键词:钢琴演奏心理素质心理调控能力钢琴演奏者心理障碍
钢琴演奏者的基本职责是把乐谱上所记载的谱符化为动人的音乐,传递给听众并引起听众的共鸣,这一过程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音乐表现”。怎样才能使演奏具有震撼人心的表现力呢?首先演奏者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音乐才能和全面的技术功底。
心理是客观现实在大脑中的反映。人在宇宙万物间的一切活动都是由大脑神经系统来指挥,由心理来控制的。在接触客观事物与现象,唤起思维变成行为的过程中全都离不开人的“心理”。而作为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却真实地被感知与欣赏的听觉艺术——音乐,也是如此。尤其是表演专业中的钢琴演奏,同样要运用大脑精神系统来指挥与控制,同样得运用复杂而微妙的心理来操作,只不过这种操作要求更高,它不仅需要演奏者的大脑装有多层面的信息容量,还担负着将音乐符号转化为充满生命律动的各种音响,用最佳二度创作揭示作曲家的内心世界和赋予作品鲜活的生命。
音乐不像建筑、雕刻和绘画,经过不断构想、思索与推敲、修改那样独立地持久的客观存在,它(钢琴演奏)是短暂的存在,即“一锤定音”——在短暂的时间里,一气呵成地奏出心中所祈求的音乐、音色和音响。可想而知,当演奏者在进行现场表演时,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调控能力,即冷静、头脑清晰和良好的表现欲望等。当演奏者被听众热烈的反应所感染时,往往会在表演中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节奏的变化,对某些音的强调,或一些微妙的对比等等。而这一切都是他灵感火花的迸发,在这一时刻,潜意识层已进入了他全部生命的每一个细节。此时,他正以自己的心声向听众直接倾诉。因此,演奏者只有在高超的演奏技巧、心理素质和心理调控能力等各方面较完整地结合为一体,才能成为一个好的演奏者。
一、素质因素
素质是指每个人所具有的身心条件的综合表现,是心理条件、生理条件及其机能特点的总和,其大脑特征最为重要。而演奏心理素质的先决条件是生理机制,它是指原始情绪在演奏活动中的反应程度及其变量。不同的人在音乐演奏中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调控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就钢琴演奏者来说,演奏时对外部和内部环境作用下所形成的思维、情绪和意志等态度和程度都直接影响演奏的成败。在钢琴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在训练时无拘无束、动作灵巧,一旦上台便会心慌意乱、手足无措,出现“脱轨”现象。这正是由于不正常的心理活动而失去了正常的演奏状态,使音乐停顿,有时虽然没有停顿,但失误比较大,控制不住键盘,没有理智地进行演奏,从头至尾“混乱”得使人无法听下去。师范生普遍存在着这种现象,由于生理上的紧张导致心理紧张呈不良的循环状态。由此可见,演奏者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调控能力对演奏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技术因素
如果说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坚强的意志力是“软件”的话,那么充分的技术准备就是“硬件”。在钢琴演奏中“硬件”比“软件”更为重要,没有扎实的基本功、音乐修养,再好的心理素质也无济于事,在演奏中只能是“滥竽充数”。由此可见,充分的技术准备、练习的准确程度,以及对作品内涵的深刻理解和把握,是消除演奏者精神紧张、减少心理压力的重要前提。在演奏的全过程看谱、双手触键、脚踩踏板、耳朵聆听中,要注意的问题很多:作品整体风格的把握,旋律的突出,又不能忽略伴奏部分,既有横向线条,又有纵向和声衬托,还要抓住低音进行,色彩性的变化音……这一切都是在流动的瞬间完成的。因此,演奏者必须在这流程中把握住各种细腻、复杂多变的瞬间,协调各种知觉,随时调整各部位的动作。要协调各知觉,核心问题是“心理调控”,就是按照音乐的要求,迅速转移与分配自己的“注意”点于各个不同的侧面,通过心理控制好触觉与运动觉。只有基础的工作准备好了,演奏者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有备而来”,这样才能增强现场心理调控的功能。
三、临场经验
在演奏时,周围环境与平时练习时的环境不同是造成学生心理紧张和怯场的一个直接原因。因此,要多给学生艺术实践的机会,要让学生在一次次的演出中去体会演出的过程与心得,让学生觉得演出与平时练习时的心态是一样的放松、自然。当然,演奏者要想排除演奏中的心理障碍,获得良好的心理素质、调控能力和顽强的学习毅力,首先取决于自身是否有端正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心态和成功的信心。其次,要懂得排除心理障碍与提高心理素质是一个互动的关系,它需要演奏者在漫长而艰辛的练习过程中去体验与品味,尤其要注意平时基础的训练,对曲目要进行严格把关,认真仔细地完成好每一个音符、每一个动作和每一个技术环节,并攻克所有的技术难点和重点。只有基础打扎实,才能很自如地控制住键盘,另外在走台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排除心理负担。只有这样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学习计划,有效地提高心理素质和心理调控能力,才能减弱演奏时的心理障碍,并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演出中,消除演奏者的紧张心理,防止“怯场”,使演奏者的技术水平能得到充分发挥。
在演出过程中,要有良好的心态——冷静+自信+适度的兴奋感,尤其在钢琴演奏中,调动大脑在最佳状态下进行有效的心理调节与控制,使自己排除一切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与障碍,完全沉浸在美好的乐声中进行演奏。要具备良好的应变能力,保持冷静的头脑。当然,演奏中通常会出现某些丢音或失误,要能及时挽救,不要造成残局而不可收拾。
眼睛看到的是琴键上呈现的音符,耳朵听到的是手指头发出的旋律,脑海中想的是音乐形象。所听、所想的都是自己要表现的音乐,这样对稳定心态和情绪有很大的裨益。
结语
要想让学生在钢琴演奏过程中获得最佳心态,必须在学习的各个阶段克服各类不同的心理障碍,大胆参与到各类观摩、演出和实践中去,多增加学生艺术实践的机会,在一次次的实践中去体会过程与心得,并不断地进行总结与交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比较自我感受来调整感觉,以便使学生对自己有一个客观而准确的评价,从而加强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调控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守义,邱曼君.通俗心理学.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5.第1版.
心理素质范文3
这世界上成功的原因有千百种:有的人成功是因为努力,有的人成功是因为运气,有的人是因为家世,有的人则是因为时机……但对于那些公认的成功人士来说,是什么促使他们成功呢?那些促使其成功的因素,是否真的可资别人借鉴?
为了找寻成功的真谛,心理学家进行了一次小范围的测试。11名被试者分为7男4女,都是在其他人眼中看来“非常成功”的人,而且都是依靠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的。这些人从1465名企业领导者中选出,每个人都有500万美元以上的净资产,手下掌管着500人以上的劳动力。
对这些被试者的访问,除了在快乐量表上打分以外,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你认为是什么促使你成功的。”同时,心理学家还对这些被试者的关键人物(被试认为对自己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他人,由被试者自己提供)或伴侣提问:“你认为这些人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的答案出乎人们意料:被试者的答案与那些关键人物的答案之间相距甚远。基本上所有的被试者都认为,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们具有足够的能力与技巧,有潜力也有能力成为成功人物。而那些关键人物则认为,他们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们的个性和人格力量,而非其具有的技巧。
每个在外界看来“非常成功”的人,都认为他自己做人做事“非常有技巧”、“坚持到底”、“拼命工作”、“保持精力充沛”、“懂得利用和把握机会”、“有冲劲和干劲”,以及“知道如何做一件事,并能选择一个适当的人去做这件事”。而这些人的伙伴则把他们的成功归因于他们的个性,而不是表现。大多数人的回答都是:“他懂得关心别人”、“他生来就是个好人”、“人们很喜欢他”、“他为人诚恳、值得信赖”,以及“他是一个有爱心的人”等等。
这里的矛盾会让大多数渴求成功的人摸不着头脑:如果想成功,是按照那些成功人士的自述行事,还是去相信身边人对他们的描述?
这就涉及到了心理学对于成功的解释。有关成功的多数研究表明,在短期内取得成功,可能是因为速度最快,要求最高或者工作最努力。但从长久来看,一个健康、高效的成功者其实更取决于其内在的心理素质。成功者自身多半会从近期影响自己行动的种种因素出发,因此会得出“成功是因为自己的技巧”这一结论。而成功者身边的人则观察得更为宏观,因此会对成功归因得更为准确。
总体来说,一个成功者应该具备以下的心理素质:十分明确哪些事更重要,哪些事不重要,在生活中只做那些重要的事;为人谦虚、温和、耐心,看重家庭等等。
错误归因成功的五个误区
在对自己进行成功归因的过程中,有些人因为偏见、片面或是其他原因,常常会对自己过去的成功形成一种偏激的认识。他们用一种十分肯定的语气强调一些近乎自我摧残的行为,认为是这种行为促成了他们的成功。他们无法判断自己成功的实质,也无法归纳出成功必备的心理素质。
最常见的成功归因的误区有以下五种:
1.T型人格一个好的成功者必然是一个利用时间的大师。他是时间的主人,而非它的奴隶。他有十分良好的时间感和控制感,也很清楚自己行事的节奏。该快的时候快,该停的时候也懂得停。针对那些“成功人士”的实验很明显地说明了这一点:实验者要求那些组员闭上眼睛,在不数数的情况下,估计过了一分钟的时间后再睁开眼睛。这其中有8个人不到40秒就睁开了眼睛,有一个人甚至还没超过15秒。另外两个人则好像完全睡死了过去。
T型人格的人,在生活中似乎只有开和关两种状态。他们无法准确估计时间,只是无意义地奔忙。相对他们,你不妨也对自己做个实验。问问自己,一天当中你看几次表?找人帮助你做一下“一分钟”测试,对比一下你内在的时间感,看看你对时间的把握和估计究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你有多少决定在根本上是取决于时间,而非内心的真实要求?你是否常常感到急迫和不耐烦?
2.对成就的需要超过对联系的需要心理学家戴维•麦克莱兰致力于探讨人生命中的根本驱动力。他认为一个人同时具有三种需要:对成功的需要、对权力的需要,以及与他人联系的需要。一个健康的成功者,应该是这三种需要共同发展,而病态的成功者则将对成就和权力的需要凌驾于与其他人联系的需要之上。
要说明这一概念,不妨采用意象分析的方法来考察我们的内心思维。当你看到一幅画时,你是如何解释画中静态的人物?那些表面光鲜的“成功人士”会把画解释得“志向远大”,会将其中的人物解释成为正在整装待发意气风发的斗士,而这些斗士的目标,则常常隐藏在画面之外。而一个平和的成功者则更倾向于将画内部的各元素进行联系,把它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生活中,你是否会把人际交往的顺畅作为衡量自己成就的准绳?如果有时间,你是愿意和朋友一起休假,还是愿意去工作?
3.极力追求完美追求完美是人的天性,但过于追求完美,常常会使人在衡量成功时走向歧途。心理学家发现,有五个因素决定着工作中的成功感:成就、认可、工作性质、责任和晋升。不健康的成功,常常与过分看重成就、认可和晋升这三个因素有关。体现在生活里,则往往表现为完美主义和不耐烦情绪。
完美主义的代名词是避免失败。那些渴望成功的人,常常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无敌铁金刚”。他们要避免被人认为没有尽力,担心自己的策略、才智和天赋得不到认可,或者得不到应有的晋升。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他人的看法,他们不想显露出任何自己可能的不足。
而一个健康的成功者则不然。他知道自己的长处,也知道自己的短处。他很清楚自己不够完美,而且从来不害怕显露自己的恐惧与无知。在他看来,如果一个人自己努力想把这些不足藏起来,这从根本上就表示了对自己的不认可。而一个连自己都不能接纳的人,又何谈什么成功呢?
4.注重物质回报物质回报和精神回报哪个更能说明自己的价值?这可能是现代人非常迷惑的一点。不过如果从内心平静的角度看,为回报而工作其实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想法。有关成功的研究表明,对一些本来具有内在回报力量的活动予以外在的回报,其结果只能是降低这些活动的内在回报力量。
但当对那些“成功人士”提出“你为什么而工作”的问题时,他们都会强调一些有形的回报。有的人可能会含糊其辞,回答说是为了做些有价值的事以回报社会,但进一步询问就会发现,所谓“价值”的标准是与具体的、外在的报酬或地位联系在一起,而不是与工作本身的内在价值联系在一起。
实际上,当一个人将他的行为与外在回报联系起来时,这种外在的回报就会降低他的内在驱动力。当一种行为的动机只是为了得到回报,其表现的好坏也只是由回报的数量和程度来衡量时,内在驱动力就会越来越弱。
心理素质范文4
关键词:教育过程;心理素质;素质教育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实施素质教育,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德、智、体、美、劳五育应以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为基础,以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中介,促进全面素质的发展。皮亚杰指出:“教育构成关系中的两个因素,一方面是社会的理智与道德的价值,一方面是成长中的个人,这两方面的相互作用构成一个通过心理活动这一中介而发生的动态过程。”这说明,使学生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以及自身发展的需要,学校应该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使学生经常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在认知活动过程表现出敏锐的感知、集中的注意、清晰的记忆、较好的思维敏捷性和灵活性;在生活、学习、活动中具有愉快美好的情感特征,适宜兴奋的情绪性、自学性、果断性的意志特征,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在人际交往中以人为善,理解他人,关心别人;有充分的自信心和谦虚诚实的作风,成功时不骄傲,受挫折时有足够的心理随能力;能适应环境,根据环境和要求改变自己的行为。因此,我们说,心理素质是素质结构的核心因素,是人的素质的灵魂,是全面素质发展的心理内在机制和动力。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是贯彻全面发展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者全面素质的保证。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是贯穿学校素质教育的一根主线。
二、全方位、多渠道是实施心理素质教育取得实效的基本途径
1.建立和完善心理素质教育机制
建立心理素质教育机制并非一定要设立专门的心理教育机构,有条件学校可开设心理咨询、心理门诊,举办心理知识讲座,但关键在于把心理素质教育融进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工作之中。校长、教师应深刻认识心理素质在素质的地位。整体上,心理素质教育,一方面,要有相应的目标、内容、手段;另一方面,要与德智体美劳各育相互结合、相互渗透,既体现心理素质教育的独立地位,又体现心理素质教育在各育中的中介作用。心理素质教育机制要面向全体学生,把以心理发展为目的群体教育与以防治心理缺陷为目的的个别教育相结合。
2.把心理素质教育融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必须高度重视教学这一主渠道的积极影响。只有把心理素质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尤其是渗透于各科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同学生建立平等互动的合作关系,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指导学生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发送自我监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合理归因,增加学生的成功体验,这样才能使心理素质教育收到实效。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在心理咨询室里完成的,而是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应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活动的为载体,有机地融心理健康教育于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于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之中,于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之中。并适当地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结合学生学习与生活实际问题的有关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之中,使健康的心理得到成熟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养成教育是外因与内化的统一。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训练,使知、情、意、行诸要素有机地形成合力。学校应以心理健康的养成教育为基础、以心理监护为保障,培养学生终生受益的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3.建立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优化校园心理环境
心理素质范文5
关键词:声乐表演;心理;调控
一、初次登台的声乐歌者的心理问题
初次登台的声乐歌者,出现心跳加速、手脚紧张等问题,是由于过于紧张而引起的生理现象,有过歌唱表演经历的人都知道,很少人能够做到心情平静信心十足地登上舞台。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障碍,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就必须克服困难。然而困难的出现和克服,往往会引起人们内心的不安和紧张,严重时就会给人带来恐惧,形成焦虑。
人们的一切行为不论正确与否,都是在自身心理活动的支配下进行的,任何心理活动都有发生、发展和完成的过程。歌唱者的“怯场”现象在发生阶段表现为:候场前的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发展阶段表现为:歌唱时手脚发抖、全身冷汗、忘词跑调、高音唱破等;完成阶段表现为:唱完后大脑空白、失去信心、形成恐惧等。这种心理活动,一旦变成心理障碍,就会使歌唱者对自己失去信心,失去歌唱欲望和表演热情。
二、对声乐表演技能的理解与调控
声乐作为一门表演艺术,是演唱者内心的情感、认识和需求,用歌曲为载体的一种表达、抒解和信息的输出。通过表达、抒解和信息的输出,使歌唱者取得一定程度的精神满足,心理压力得以缓解,心理平衡得以恢复。要想使演唱过程都能达到歌唱者的预期效果,除了生理因素的制约之外,心理调控对歌唱者的演唱状态同样起着关键性作用。歌唱技巧的掌握,依赖于歌唱者通过感觉和抽象的理解去控制发声机能。因为在声乐学习中,人们无法利用视觉器官的功能,只能凭借直感(悟性)调节自身有关机能的活动。
培养“调控”心理应该多加强舞台的实践活动,多上台多表演多实践,尽可能体会舞台感觉和驾驭自己的能力。歌唱者通常在上台前,需稳定自己的心情,要体会自己在练声、练唱时的感觉,并在心里默唱一下将要演唱的歌曲,这样的松弛不仅有利于表演,更有利于发音器官和生理机能的协调,也能避免因心理紧张、僵化、呆滞而造成破坏声音自然流畅的现象。歌唱者在舞台上演唱时,要把注意力和兴趣投放到表演的过程中去,不要把听众当成前来挑毛病的检查者,否则只会增加自己的心理负担;歌唱时应该把听众当成朋友,用歌声向他们真心倾诉情感、传达艺术,这样的心情就会放松,演唱就能处于可控状态;歌唱者在舞台上还要有落落大方的台风,上下台的步态以及演唱中遇较长的过门间隙时,表情感觉都能与乐曲内容吻合……。
初次登台的声乐歌者,在舞台上注重心理调控,不仅能淋漓尽致地发挥自身的演唱技能,更能轻松自如地表达歌曲的情感,取得预期的演唱效果。
歌唱艺术通常分为两个创作过程,词曲创作是歌唱作品的第一创作过程,演唱者对作品的艺术表演是歌唱艺术的“二度创作”过程。演唱者通过对作品意境的深刻体会,对作品含意的深入挖掘,全面掌握歌曲的风格、准确把握情感的基调后进行二度创作,这样的歌唱能生动地表达声乐作品的思想感情,可使声乐作品的魅力得以充分的展现,是“有灵魂”、“有血肉”,能“号召人”、“感化人”、“打动人”的歌唱。
歌唱艺术的二度创作过程,也是歌唱者情感的投入过程。歌唱者情感投入地进行歌唱,就能让歌唱者“身临其境、声情并茂、以情带声”,也能使声乐作品产生“人物感”。人物是组成艺术形象的主体核心,叙事性文艺作品,大多是通过对人物的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的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和揭示生活意义、展现人生理想的。人们常说:“演员应当演什么象什么,应该惟妙惟肖地刻画人物”。我国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在半个多世纪的舞台实践中,继承传统、勇于创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将我国戏曲艺术的精华集于一身,创作了众多优美而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
在声乐作品表演艺术中,很多著名演唱家,运用自身的音色、音质、乐感等特点,深刻体会声乐作品的意境、认真塑造作品人物的形象,进行二度创作后登台演出,最终成就伟大歌唱家的先例甚多。西班牙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普拉西多·多明戈,以演唱《茶花女》中的阿尔弗莱德角色跨入世界著名男高音的行列,从而铸就了他辉煌的一生;我国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在2001年出演了由多明戈指挥华盛顿歌剧院演出的威尔第歌剧《游吟诗人》中卢纳伯爵这个角色,获得了相当辉煌的成功,就是相当挑剔的《华盛顿邮报》也撰文称赞:“在这个世界杰出歌唱家跻身的地方,最耀眼的明星是来自中国的廖昌永。他对威尔第歌剧准确的把握,使他犹如一位天生的威尔第歌剧的歌唱家,全身都散发着威尔第的气息;我们坚信这位天才的艺术家将成为世界歌坛的一个瑰宝。”
三、结语
从这些优秀的歌唱家身上我们看到,歌唱艺术并非仅是词曲作品和声音乐器的简单组合,而是歌唱家经过二度创作后的声乐作品表演艺术。在观看著名歌唱家舞台演出时,歌唱家在台上演唱什么,观众的眼睛仿佛就能看见什么、身体好象就能感受到什么。贝多芬说过:“当我作曲的时候,在我的脑海中间始终有一幅画,我会按照这幅画去工作。”因此,我们在歌唱的时候,必须时刻想象歌词内容的现实情景,用声音表现音乐的情节,用歌唱表达人物的感情,这样的歌唱才能富有激情、带有感染力。
歌唱者在舞台上认真进行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演唱时“身临其境”达到“忘我”和“无我”的地步,这不仅从根本上能解决“怯场”的现象,而且将会取得富有感染力的演出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鸿俊.《声乐学概论》中国文联出版社
心理素质范文6
关键词 素质,心理素质,心理现象。
分类号 B84
“心理素质”是我国素质教育中提出的本土化概念。我国心理学界对这个概念大致经历了“陌生―认同―重视”这么一个认识过程。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迫切要求加强心理素质研究。目前,不少心理学研究者已积极介入心理素质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提出了一些理论观点,积累了一些实证研究资料,为深入开展学生心理素质研究和学校心理素质教育作了有益的探索。本文拟按“素质―心理素质―心理素质与心理现象”的逻辑顺序,对该问题作初步探讨,为深化此领域研究发表一孔之见。
1 素质及其基本涵义
关于素质概念,研究者从语义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和人类学等学科作出了不同的解释,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几种观点:①事物本质论。《辞海》对素质一词作出两种解释:“白色的质地”和“本质”[1]。《现代汉语词典》界定素质有三种含义:“1.指事物本来的性质。2.素养:提高军事素养。3.心理学上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2]”其中第一种含义与《辞海》的界定是一致的,都是指事物的本质。②生理特征论。这是传统生物学和心理学所持的观点。《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卷》是这样界定的:“素质是能力的自然前提,人的神经系统以及感觉器官,运动器官的生理结构和功能特点,特别是脑的微观的特点,与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密切关系。[3]”另一部权威性的《心理学大词典》认为:“素质一般指有机体天生具有的某些解剖和生理的特点,主要是神经系统、脑的特性,以及感官和运动器官的特性。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4]”③人的本质(或本性)论。我国心理学家燕国材教授认为:“人的素质就是人的本质、本性。[5]”“所谓素质,乃是人们的先天自然因素和后天社会因素的‘合金’,亦即人们的一系列自然特点、知识技能、行为习惯、文化涵养、品质特征的有机结合。[6]”④素养论。有研究者认为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性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7]”⑤基本品质(特性)论。我们课题组根据素质形成的基本条件和特征,提出素质“主要是指机体在先天的生理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作用逐渐发育和成熟,并通过实践活动而形成或内化为个体相对稳定的、基本的、具有衍生功能的品质。素质具有基础性、相对稳定性、结构整合性和发展潜在性的特点。素质的结构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含思想道德素质)三个基本维度”[8]。
上述观点,在内涵外延和范畴上表述不尽一致。随着研究的深入,关于素质概念的分歧在逐渐缩小,共识在不断扩大。目前人们对素质概念的一般认识概括起来有三点较趋向一致:①素质是有机体(人)特有的;②素质是人基本的、稳定的、内隐的特性(品质);③素质形成的基本条件既包括先天生理基础又离不开后天环境(含教育)的影响。由此看来,素质主要是指有机体在先天生理基础上,通过个体与环境和教育的交互作用,在实践活动和精神活动中形成并内化为个体相对稳定的、基本的和内隐的,并具有独特功能的品质。
素质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①基本性。基本性是素质最基本的特征,它是指素质是人最一般、最基础的品质。素质不只是社会中少数精英固有的,而是对每一个人都需要并且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素质差异,不是“有”或“无”的差异,而主要表现为:?素质水平的“高”或“低”的差异;?素质结构“完整”或“不完整”的差异;?素质功能发挥程度上的差异。②稳定性。从静态的角度分析,人的素质一经形成便以一定的结构(自组织系统)的形式存在于有机体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它既可能是人体的神经生理系统的特性,又可能是人在主观与客观的交互作用中形成起来的概括化了的心理系统的特性(品质),还可能是人的身心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知识结构系统的特性。个体素质一旦形成,既不会因一时一事的变化而改变或消失,也不会因一时一事的出现而形成或发展。个体偶然的、一时的、片断的认识和行为都不是科学意义上的素质,只有那些惯常的、稳定的心理与行为特性才是素质。③内隐性。人的素质是基于先天生理基础,个体已有知识经验和外在环境刺激的交互作用而形成并内化了的品质(或特性)。因而,素质就其本身来说是以内隐的形式存在的。但素质作用的发挥必须通过其外显的认知、情绪、态度、行为等来释放出个体的内在能量,并作用于相应的活动对象,产生一定的活动效果。所以素质既以内隐的形式存在,又以外显的方式表现。
2 心理素质的基本涵义
关于心理素质概念的涵义,目前国内心理学界尚未取得共识。概括分析国内该领域的研究发现,主要有这么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①心理素质是一个由心理能力素质(智力因素)、心理动力素质(人格因素)和身心潜质三个亚系统交互作用的、动态同构的自组织系统[9]。②心理素质是以人的自我意识发展为核心,由积极的和社会发展相统一的价值导向的,包括认知能力、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的复杂整体[10]。③心理素质是多类别、多要素、多品质系统的动态综合体,包括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心理健康与潜能因素[11]。④心理素质就是人格和个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能力、气质、性格等[12]。⑤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的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心因的水平或质量的综合体现[13]。⑥“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8]”
根据前面我们对素质涵义的理解,试将心理素质的基本涵义作如下概括: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刺激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内隐的,具有基础、衍生和发展功能的,并与人的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我们提出的心理素质涵义的理论根据是:①列昂捷夫关于人的研究不同水平及其相关论述;②根据维果斯基关于心理机能的理论;③综合分析我国心理学家关于心理素质的观点;④我们对现代素质涵义的思考和探讨。实践上主要依据对专家和教师的问卷分析。
心理素质是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结构-功能角度分析人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又是心理和行为的内容要素与功能价值的统一体。所谓心理素质的内容要素,是指以生理条件为基础,将外在刺激内化而形成的稳定的、基本的、内隐的心理品质。根据其对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实践的作用的不同,又可以分为认知和个性两项基本内容。认知要素表现在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活动中,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认知的具体操作,是心理素质的基本成分。个性要素表现在人对客观事物的对待活动中,虽不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认知的具体操作,但是对认知操作具有动力和调节机能,是心理素质要素的动力成分。所谓心理素质的功能价值,就是以一定的心理特质要素(认知要素和个性要素)为基础,通过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选择、适应和改变环境,使自身与环境和谐协调的适应能力,即心理素质结构中的适应性因素。由此看来,人的心理素质是一个由认知特性、个性和适应性构成的心理品质系统(关于心理品质系统将另文探讨)。
3 心理素质与其它心理现象的关系
心理素质作为心理学中的一个新概念,要比较清楚地认识和科学地界定它,有必要与其他相关的心理现象区别开来。
3.1 心理素质和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主要包括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在人的心理生活中,它们是外显的、动态的;心理素质是心理现象内在的属性和特征,它们是内隐的、静态的。心理素质是在心理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心理过程受心理素质的影响和制约,其中心理状态介于心理过程和心理素质之间,如果某种心理状态经常出现就有可能转化为个体稳定的心理素质。同时,心理素质又会影响心理状态的性质。因此,心理素质的培养又离不开心理现象的作用,在心理素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学生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要通过活动使学生的心理过程得以展开和进行,并强化积极的心理状态,最终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
3.2 心理素质与人格
心理素质是中国的本土化概念,人格是西方心理学中常用的概念。关于心理素质和人格的关系,以前也有人探讨过。有些人直接把心理素质看成是人格。比如刘晓陵等[12]认为心理素质就是人格或个性。刘华山[14]认为,心理素质就是个性心理品质在人的生活实际中的综合表现。还有人则认为人格只是心理素质的有机成分,如钱含芬等[15]认为心理素质是一个由心理能力素质(智力素质)、心理动力素质(人格因素)和身心潜质三个亚系统交互作用的、动态同构的自组织系统。我们认为,心理素质和人格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而心理素质则是个体在心理和行为上的内容要素和功能价值的统一体。人格的基本内涵可以用人格特质来描述,人格研究的基本任务也就是探求制约人们外显行为的内在根源性人格特质;而心理素质的基本内涵却包含基本心理和行为结构内容以及外在的心理和行为的功能价值两个方面的特性,心理素质研究的基本任务不仅要探求其心理和行为内在依据,而且要揭示其外在的、适应性的心理和行为功能。人格的基本维度在特质上是同质同层面的;而心理素质的基本成分则是根源特质与适应特征等不同层面的整合。因此,在结构层次上,心理素质比人格更复杂。其二,人格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在思想、情感和行为上的稳定的个别差异,而心理素质则表现为内在稳定差异和外在适应、健康功能的整合。也就是说,心理素质是以人格为内容结构前提的,但是,人格内容是否能进入心理素质内涵,还要以它们是否具有相应的适应和健康功能为取舍依据。比如,内外倾性是人格的基本维度,但却不一定是心理素质的有效成分,它与心理素质也许只具有相关的意义。
3.3 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
从根本意义上说,心理素质是一种稳定的心理品质(特性),而心理健康则是一种积极、良好的心理状态,它们是人的心理现象两个重要的侧面。但是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又紧密联系。从心理素质的功能来看,心理素质的高低与心理健康的水平有直接关系。一般情况下,心理素质水平高的人,很少产生心理问题,心理经常处于健康状态;相反,心理素质水平低的人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心理易处于不健康状态。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是心理素质健全的功能状态和标志之一。从心理素质的内容要素-功能价值的统一性意义来看,心理健康只是心理素质的一个层面,即功能性层面。我们考察心理素质不仅要考察心理素质的内源性的基本人格层面,而且要考察心理素质体现在个体与社会交互作用中而达到和谐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状态层面,即心理健康层面。所以我们倾向于把心理健康看作心理素质健全的重要指标。我们认为,心理素质包含从稳定的内源性心理基质到外显的适应习惯的多层面的自组织系统,那么心理健康作为外显的行为表现和心理状态是心理素质的功能性成分,二者的关系是“本”与“标”的关系。
3.4 心理素质与社会适应
社会适应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能自由地选择其所从事的活动,追求自己的目标以顺应环境、调控环境或改变环境。社会适应有三种状态:一是不适应状态,即个体无法调控或改变环境,也无法顺应环境,于是处于与环境相互排斥、相互孤立的状态;二是适应状态,即个体无法调控或改变环境,却能够适应环境,从而保持和谐状态;三是控制状态,即个体凭借自己的能力优势和人格潜能,可以比较恰当地调控或改变环境,自由地选择自己的活动,追求自己的目标。在这里,心理素质与社会适应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些具有健全心理素质的人,凭借自己的能力和人格的优势,能够在社会生活中达到积极的社会适应状态,即适应状态或控制状态;而那些心理素质欠佳的人,则可能无力适应或调控社会环境而处于不适应状态。可见,在某种程度上社会适应也是心理素质的心理和社会功能。另外,从心理素质的内容要素-功能价值的统一性意义上看,社会适应也是心理素质的一个层面,即功能性层面。总之,社会适应既是心理素质的功能,也是心理素质的构成成分。
综合上面的分析,从结构―功能的角度看,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要素是人格,它从认知因素到个性因素,从人格基质到适应习惯,从基本人格要素到表现出的适应和健康的功能,在结构上呈现出多成分、多层次、交互性等特征。
参 考 文 献
1 辞海编辑委员会. 辞海(语词增补本).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2. 381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 1096
3 潘菽, 荆真诚. 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卷. 北京: 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226
4 朱智贤. 心理学大词典.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650
5 燕国材. 素质教育问题研究. 江西教育科研,1996, 4: 11~15
6 燕国材. 向素质教育转轨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中小学教育管理, 1990, 2: 1~3
7 赵洪海. 面向21世纪中小学素质教育论纲.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 3
8 张大均. 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 3: 56~62
9 钱含芬. 学生心理素质与学业成就相关的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 1: 33~38
10 刘以林. 学生心理素质的优化与调控.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1999. 2
11 王极盛. 中国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编制及其标准化. 社会心理科学,1997, 4: 21~25
12 刘晓陵. 中学生心理素质调查表的编制. 上海教育科研, 1998,2:24~26、23
13 肖仕汉. 心理素质的结构及其内外关系. 中国教育学刊, 1999,4:26~29
14 刘华山. 试析学生心理素质特征与结构.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4: 52~53、66
15 钱含芬等. 心理教育课与学生心理素质优化的实验研究. 心理科学, 1997, 20(4): 363~364
ON MAN′S MENTAL QUALITY
Zhang Dajun
(Research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in Sou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