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瑶族舞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瑶族舞蹈范文1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8-0165-01
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之一的瑶族,有着与其他各民族不同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特色,比如它所拥有的舞蹈文化。在很长一段时期里,瑶族人民过着以高山密林为生存地的生活,因此,它的民族文化时刻与大自然相契合。可以说瑶族独特的山水文化是瑶族祖先辛辛苦苦创立的,瑶族独特的民族舞蹈也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创立的。本文通过审美的角度去看待瑶族的民族舞蹈艺术,进而领悟到它独特的美,为了更好的传播瑶族的民族文化,提升瑶族文化的影响,进而更好的促使瑶族舞蹈艺术的发展。瑶族舞蹈的美不单单表现在它美丽的舞蹈动作上,更展现了它在民族文化和自然艺术的美。在这样的审美艺术下能使人们了解瑶族艺术文化的快速发展和进步,更能展现瑶族的风俗习惯,从而达到保护和发扬瑶族文化的目的。
一、瑶族舞蹈的艺术美
(一)瑶族舞蹈的民俗美
在瑶族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渐渐创立了具有独特民族特色的舞蹈,因此,他们也将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民俗融入到了自己的舞蹈中。瑶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之一,他们有着勤劳勇敢的民族传统,既能够载歌载舞,又外向活泼,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所以说,瑶族的舞蹈传递给我们的是他们热情好客的民族文化。瑶族的舞蹈基本上都比较欢快活泼,这些舞蹈动作都是由瑶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发展而来的,因此,他们的舞蹈生活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瑶族人民大都生活在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方,这些地方的生活环境大都由山脉和森林组成,生活在这里的瑶族人民都有着狩猎的生活习惯。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在瑶族的民族舞蹈中,经常贯穿一些与狩猎有关的舞蹈动作。这些关于狩猎的瑶族民俗文化,全都体现了瑶族舞蹈的民俗美,同时也体现了瑶族人民勤勤恳恳的勤劳朴实的生活美。我们还可以发现瑶族的民族舞蹈也表现了瑶族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和希冀。所以说,我们可以透过瑶族舞蹈了解瑶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体会瑶族勤劳勇敢的民族文化特色。
(二)瑶族舞蹈的动作美
瑶族的传统舞蹈有各种各样的形式,不但可以让我们看到瑶族人民日常生活的场景,也可以表现瑶族舞蹈的动作美。例如,在瑶族的“鼓舞”中就可以展现瑶族舞蹈强有力的艺术美。“鼓舞”是在瑶族舞蹈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起初只是作祭祀之用,随着时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舞蹈形式。瑶族最有名的鼓舞有两种,其中一种是盘瑶的“长鼓舞”,另一种就是白裤瑶的“铜鼓舞”。长鼓舞的舞蹈动作表现的是瑶族人民祭祀时的场面,表达了瑶族人民敬畏神灵、崇拜神灵的感情,也表现出他们所传承的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思想。在表演打鼓舞蹈时,长鼓必须与人的身体紧密相贴,无论是头顶还是身旁,都应当一边绕圈,一边进行舞蹈表演,同时也要注重舞蹈动作的流畅性。长鼓舞既能表现瑶族舞蹈动作美,又能向人们展示瑶族独特的民族舞蹈艺术。与盘瑶“长鼓舞”不同的白裤瑶“铜鼓舞”的舞蹈动作是通过模仿猴子创作出的。对于“铜鼓舞”的舞蹈要求较高,既需要打鼓人员对动作了如指掌,又需要打鼓人员拥有熟练的打鼓技术,在表演时节奏要准确,动作同时也要到位。由于“铜鼓舞”是根据模仿猴子创作而来的,因此舞蹈主要以蹲步和跑步为主,需要表演者从头顶一直到脚下,并且不能中断,要求动作融会贯通、一气呵成。观众既能够感受到表演者所传达的流畅美,又会被表演者娴熟的打鼓技术所吸引。
(三)瑶族舞蹈的信仰美
对于常年生活在高山密林中的瑶族来说,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经常收到自然的侵害,因此瑶族人们逐渐拥有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民族信仰,面对突发的自然灾害瑶族人们都会努力克服各种困难,积极的面对生活。我们可以通过瑶族的民族舞蹈了解瑶族人民的信仰美,体会他们热情好客的方面。瑶族舞蹈基本来自于瑶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和他们的祭祀生活,他们利用祭祀来来祈祷明年的风调雨顺,来使他们过上更加幸福快乐的生活。因此,这些瑶族舞蹈都体现了瑶族人民的民俗文化,他们既积极面对生活,又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同时他们还对自然文化有着特殊的情感,尽量与自然和谐相处,处处体现出瑶族人民的信仰美。
二、总结
瑶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我们可以从瑶族舞蹈表演中,体会瑶族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同时也可以增强人们对民族舞蹈的认识和了解,也能对瑶族的民俗文化作进一步的保护,更好的促进了瑶族民俗艺术的繁荣发展。加大对瑶族文化的保护,可以进一步促进广东经济、文化的发展进度,同时也可以促进我国民族文化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大兵.论象征性在民俗中的表现及其意义[J].民俗研究,2012,7(3):26-27.
瑶族舞蹈范文2
1 广西瑶族地区中小学舞蹈教育概况
在广西瑶族分布的6个瑶族自治县和49个瑶族乡中,民族舞蹈是瑶族人民生产生活实践的结果。瑶族舞蹈与当地的宗教密切相关,是宗教与舞蹈相结合的结果。例如,金秀瑶族自治县坳瑶的黄泥鼓舞、恭城瑶族自治县的长鼓舞、桂林市平乐县大发瑶族乡的香龙舞等,这些舞蹈已经成为瑶族中小学舞蹈教育的内容。舞蹈伴随着节奏,使舞场景逼真,将瑶族人民勤劳勇敢的天性体现出来。依赖于舞蹈教育,瑶族舞蹈得以顺利传承。[1]在开展中小学舞蹈教育的过程中,瑶族地区将最具宗教特色的舞蹈作为中小学舞蹈课堂的重要内容,一些地区还针对瑶族传统文化建立了瑶族博物馆和传承民族文化统战基地等,且成立了“文工团”,吸引中小学师生参与到文工团中,接受专业的瑶族民族舞蹈培训。
瑶族舞蹈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财产,是对瑶族文化深化认识的有效途径。保留瑶族舞蹈文化,就要将舞蹈的教育功能发挥出来,充分发挥出舞蹈的价值。目前瑶族的聚居地中,一些中小学校已经着手于瑶族舞蹈文化的保护,并针对相关问题展开了积极探索。[2]他们不仅将瑶族舞蹈引进了校园,还将瑶族的传统节日作为校园文化生活中的一部分。
2 广西瑶族地区中小学舞蹈教育特色发展策略
2.1 在广西瑶族地区中小学舞蹈教育中深入挖掘舞蹈文化,开发校本教材
瑶族民族舞蹈各个支系都有不同的风格。在广西瑶族地区中小学舞蹈教育中,注重挖掘舞蹈文化,就是让中小学生在学习舞蹈的同时,了解各支系的舞蹈风格,了解舞蹈的背景和文化内涵,从民族情感的角度出发学习舞蹈。在瑶族民族舞蹈中,长鼓舞是最具代表性的。在中小学舞蹈教育中,要将长鼓舞的舞蹈元素提炼出来,分解为舞蹈动作,针对长鼓舞的典型舞蹈动作对中小学生进行教学。瑶族长鼓舞的典型律动包括三种,即屈弹律动、矮弹律动、拧弹律动。针对舞蹈律动展开教学,首先要让中小学生了解相关的舞蹈文化内涵,之后实施舞蹈教学,使中小学生在文化的基础上学习舞蹈。当学生掌握每一个舞蹈动作之后,舞蹈教师就可以实施系统化的长鼓舞训练。[3]由于中小学生已经在舞蹈动作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在长鼓舞的系统学习中,能够以舞蹈文化的领悟力指导自身的舞蹈动作,并通过对舞蹈内容的理解,使规范的舞蹈动作连贯起来。对中小学生而言,由浅入深地展开舞蹈学习,能够灵活运用各种舞蹈动作。以布努瑶和白裤瑶的舞蹈为例,将这两个瑶族支系的舞蹈纳入中小学舞蹈教育中,就要让中小学了解这两个瑶族支系的生活状态,让学习舞蹈的中小学生明白这些舞蹈动作是从日常生活中的动作演化而来的,以激发中小学生的想象,使其从主观地角度出发,进行舞蹈动作的学习。布努瑶人生活在山中,他们的生活非常艰苦,“蹲颤”就类似于他们登山时候的动作。白裤瑶的舞蹈动作“勒则格拉”表现出来的是像猴子一样的佝偻体态,这是白裤瑶人日常生活中劳作的动作。这两个瑶族支系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动作都是低重心的跳跃和旋转。中小学生学习这些舞蹈动作的时候,如果对舞蹈动作的背景不了解,就会导致舞蹈动作难以准确到位。这就需要瑶族舞蹈教师在瑶族舞蹈的共性中把握住个性,在课堂教学中格外强调这些个性动作的准确性,以使中小学生更好地掌握瑶族舞蹈的要领,将舞蹈文化理论知识与技能相结合,形成可操作性、趣味性的校本教材。
2.2 在广西瑶族地区中小学舞蹈教育中注重舞蹈动作创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瑶族舞蹈较有随意性,各个舞蹈动作都保留了原生态的特点。随着瑶族舞蹈被体系化,舞蹈动作都实现了规范化,这必然会导致瑶族舞蹈出现审美变化。
瑶族舞蹈范文3
租房退税房东会知道吗
房东不会知道,因为申报不需要房东同意,填写合同编码后就可以申请。
按照规定房东租房是要交税的,之前没有登记,这个税也无从查起。如果信息一旦申报,那么税局就知道你租房了,可能会涉及房东交税,每月几百的税就这么从天而降,房东心底自是不愿意的。
但目前,税务局没有通知房东要交税。暂时租户填报相关信息后,就可抵税。
租房退税对房东的影响有哪些
暂时不会有影响,而未来肯定是会对房东征税的,只是时间问题。
因为租房者个税抵扣房租,税收部门要求出具房东资料,一是怕租房者造假,核实租房的真实的性,二是税务部门肯定也有掌握房东情况的用意,这是不用质疑的。
目前限于税务部门征收力量及征收信息系统不完善等因素,还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对房东征税,等将个税抵扣工作走上正轨之后,就会再加过头来征收房东的房屋出租税。
就目前来说,对房东征税也是应该的,更是必然的。大城市大量有剩余房屋出租的人不少,这些人出租房子就是额外收入,靠着这些房租积累了巨额财富,如果不征税肯定是说不过的。尤其,一些人还具有相当的家庭财产,房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不对其征税更会加剧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公。
因此,即便对房东征税,也不会对其财产带来直接的杀伤力,不会影响其财产的整体增值状况。
个人出租房屋要交税吗
个人出租房屋要交税。其主要内容是:对于个人应为出租自己的住房而取得的收入要向出租人征收个人所得税;若不是向个人出租租房的,还应当缴纳房产税,以及印花税。
《促进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建设和住房租赁市场的健康发展的通知》
(一)对个人出租住房取得的所得减按10%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
(二)对个人出租、承租住房签订的租赁合同,免征印花税。
(三)对个人出租住房,不区分用途,在3%税率的基础上减半征收营业税,按4%的税率征收房产税,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
瑶族舞蹈范文4
一、呼吸是民族民间舞蹈内在的“魂”,形神兼备的民族民间舞蹈离不开呼吸
民族民间舞蹈是以肢体语言塑造艺术形象的一种表现美的艺术。俗话说“一戳一站一伸手,便知有没有”。所谓“有没有”是指民族民间舞有没有艺术性和规范性,而影响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性和规范性的重要因素是呼吸。民族民间舞蹈不仅是身体动作的艺术,而且是呼吸的艺术,如果没有呼吸的配合,民族民间舞蹈动作会显得呆板,无神且缺乏感染力。
呼吸于民族民间舞蹈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任何一个民族的民间舞蹈都离不开呼吸。呼吸与动作紧密结合,可以改变民族民间舞动作的质感和情感,使其动作显得丰满,更具张力。掌握好呼吸方法,需要我们在平时训练中去体会,在身体运动的过程中去探索,找到呼吸的支点,在长期的训练过程中从无意识升华为意识,使我们的舞蹈更具感染力,让舞者与观者之间达到心灵上的融合。呼吸是生命的象征,只要有生命存在,就有舞蹈的跃动,民族民间舞蹈因为有了呼吸而充满了活力,呼吸则在民族民间舞蹈中得到升华。由此,可以说:呼吸是民族民间舞蹈的灵魂。
我国的民族民间舞可谓是丰富绚丽、多姿多彩,而不同的民族舞蹈种类其运用的呼吸方式又是各不一样,深层的呼吸方式是每个舞种的特点、核心。我们以一个大家较为熟悉,也是被舞者称做是最难掌握的舞蹈呼吸――朝鲜族舞蹈的呼吸来举例。
朝鲜族舞蹈较之其它各种民间舞是最强调呼吸的训练。在教学中,通常很多的舞种都是以动作划分训练组合,而朝鲜舞则是以“长短”(“长短”是朝鲜民间舞中一个特有名词,包括:节奏、节拍、速度、风格等含义)的不同划分训练组合。每一种“长短”都有其特定的节奏、鼓点、击鼓方式、舞蹈动作,更重要的是还有与其相应的呼吸方法。在动作过程中,舞者的呼吸与“长短”相结合,伴随着“长短”的轻、重、缓、急,气息时顿时沉、时吸时吐,从而展现出朝鲜民间舞独特的风格和韵味。例如:“古戈里长短”准备时先做大的吸气,然后由顿、抻、伸缓缓呼出。呼气后在最弱处开始吸气,直至渐强时,又为下一个大的呼气做准备,如此循环进行。这只是慢节奏“长短”的呼吸方式,再如“安旦”、“扎金古戈里”等快节奏的“长短”,则是以短促,快速的呼吸带动身体的律动而进行表演。从普通观众眼中去看朝鲜舞,可能会认为它虽然动作不是很花哨,但不太能够看懂,而且在动作过程中演员口里还在不停地喊着、动着,孰不知口的喊动,正是演员在借助口中的呼吸去带动身体的律动,强调“长短”的气口。舞者对气息、起伏、力度、强弱的控制,体现了朝鲜族民间舞呼吸方式的独特之处。专业的舞者就十分清楚地知道从何等角度去欣赏朝鲜舞,知道它的风格韵味在哪儿,知道只有学会朝鲜舞的呼吸,才能找到它内在的感觉。
二、呼吸有利于民族民间舞蹈内在节奏的掌握,根据呼吸的特点能更准确的把握民族民间舞蹈不同的风格
掌握不同民族民间舞蹈的真正契机是它的节奏,节奏控制着动作变化的速度和力度,掌握着呼吸韵律。“呼吸产生节奏,一呼一吸本身就是节奏,而舞蹈就是夸张的节奏,它起伏张弛,正是由呼吸的夸张形成的。”(杨清华.谈呼吸在舞蹈中的掌握与运用[J].四川戏剧,2007(02))这种节奏的变化赋予了民族民间舞蹈的生命。我们常说用“气”来控制动作的层次和表现力,而这种气的本身就通过呼吸调节节奏的变化。
不同的情绪节奏产生不同的呼吸,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又如呼吸节奏是呼快吸慢,那么产生的舞蹈动作、效果一定是高兴、激动的情绪;相反呼吸断断续续、符点较多,反映的是情绪上抽动与哭泣……由此可见呼吸有利于民族民间舞蹈内在节奏的配合,大大提升了民族民间舞蹈特殊情绪的表现力度。在正确的呼吸下,把握动作的内在力量,使肌肉充分舒张、收缩,动作自然松弛流畅,如在“桃李杯”舞蹈比赛中有一个《野趣》,一位选手对呼吸节奏的处理把握不好,动作较僵硬,不够流畅,胶州秧歌的抻、韧、拧、葳三道弯的风格就不突出,人物形象不够生动、鲜明;同样的舞蹈,上海师范大学的葛敏表演时,呼吸处理十分到位,随着节奏动作抑扬顿挫、对比张弛有序,胶州秧歌的风格展露无遗,一位胶州小姑娘的形象就活脱脱的出现在人们眼前,令人过目难忘,她能达到珍重“身”、“情”并茂的关键就在于她对呼吸节奏的把握,准确地表现了人物的情感。
又如朝鲜族舞蹈《扇骨》,这一作品(由北京舞蹈学院罗莹表演)以朝鲜族特有的唱句来作为伴奏,演员对抑扬顿挫的节奏掌握、加上与呼吸的配合,完美地运用肢体语言刻画了一位民间老艺术人辛酸苦辣及坎坷人生的心路历程。舞者以呼吸、节奏而动,舞汇间透着柔美和流杨,舞者从动作的界限中脱离出来,弱化了动作的固定性,突出了肢体自然的能动性,呼吸随节奏的张驰给予动作以生命,使舞蹈一气呵成。
世界上各民族民间舞蹈因风格不同,其情绪也就不同,呼吸状态当然就有差异。但它们也有共同的地方,那就是无论哪个民族的舞蹈,要做动作前,首先是先呼吸作为前提条件,即先有呼吸状态,后才有身体的起动。呼吸是动作的原动力,也是展开动作的内在依据,根据呼吸的特点能更准确的把握民族民间舞蹈不同的风格节奏。下面以朝鲜族、傣族、蒙族三种民族民间舞为例来加以分析。
朝鲜族舞蹈的呼吸。朝鲜族舞蹈中表现含蓄、深情的“古格里”节奏就是很好的例子。在教学“古格里”节奏时,教师首先要训练学生的节奏,即:空达达 空达达 空达达 空达达……(4/3拍XXXXXX)教学中必须按照它规定的节奏进行呼吸训练,“古格里”呼吸特点是均匀而又缓慢,教师要强调呼吸不能太急促,在这种节奏下训练呼吸与身体姿态要强调准备拍时,曲膝准备,在第一个“空达达”的“空”时就深吸气一次,“达达”时做两次连续的轻吸气,要吸得连贯不能断,同时膝盖在吸气带动下向上延伸,一直到膝盖伸直。第二个“空达达”的“空”拍时,呼吸要长吐气一次,“达达”时也做两次连续的轻吐气,使气息慢慢地放出,膝盖在吐气的压力下慢慢弯曲,又回到曲膝的原状态。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朝鲜族的风格特点就显露出来,即在跳舞时,是先做出呼吸状态,后才有动作的启动。
傣族舞蹈的呼吸。傣族舞蹈的基本节奏是:蹦叭叭嘣/蹦叭叭嘣/……(4/2拍XXX X/ XXX X)以教学“走步”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是要强调做动作时,要先呼吸。具体要求是准备拍时,气息先吸到“顶”,左脚随吸气快速伸直膝盖,同时右脚小腿快速勾脚后吸腿,在第一个“彭”节奏时,要强调慢吐气,右后吸腿也慢慢地落地呈并脚,双腿膝盖弯曲,在“巴巴”这两拍时,继续向下慢吐气,双腿也随之向下弯曲,动作要做连贯。在第二个“彭”拍时,再继续做。从傣族舞蹈教学中,我们同样强调傣族舞蹈的呼吸特点,并且呼吸在动作之前,动作是随呼吸而起,这样使我们跳出来的舞才具有内在的韵味。
蒙古族舞蹈的呼吸。蒙古族舞蹈的呼吸特点常常是在重拍吐气,弱拍吸气。以教学“趟步柔臂”为例,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时,要注意蒙古族舞蹈节奏是:咚达达达/咚达达达/……(4/4拍XXXX / XXXX)在“咚”拍时,要长吐气,双脚随吐气把左脚趟开,膝盖外开半蹲,身体下沉,使身体保持平衡,双手交替向上(或向下)柔臂,在“达达达”节奏时,要强调开始吸气,双膝也随吸气慢慢向上伸直双腿,把重心移动在左脚上,双手臂向下(或向上)一节一节地抹完成,再继续做。从蒙古族舞蹈教学中,我们也同样强调蒙古族舞蹈的呼吸特点,也是先有呼吸,后才有动作展开这一规律。
从以上的例举分析不难看出我国不同风格特点的民族舞中,反映出这样一些规律:在不同的情绪舞蹈中,存在着不同的呼吸特点,呼吸的大小、长短、轻重等都是由情绪来决定的,这就使我们的民族舞显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
瑶族舞蹈范文5
【关键词】维吾尔族舞蹈;眼神
中图分类号:J72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174-01
维吾尔族舞蹈是一种风情万种的舞蹈类型,通过观看维吾尔族舞蹈,一方面能够让人充满激情,另一方面能够让人们感受到维吾尔族的风情文化。眼神训练是维吾尔族舞蹈训练的重要课程,也是维吾尔族舞蹈的灵魂。
一、维吾尔族舞蹈眼神的特点
第一,维吾尔族舞蹈眼神节奏的内在性。维吾尔族舞蹈中的眼神具有节奏感的特点,随着舞蹈的律动来转换眼神的“色彩”,通过不同的眼神能够表达出不同的舞蹈情感。第二,舞蹈眼神透露着舞蹈风格。维吾尔族舞蹈演绎得好坏直接影人们对这个民族的看法以及人们对维吾尔族文化的了解程度。比如在学习维吾尔族舞蹈的时候会自觉地感受到舞蹈中的“气质”,进而透过这种气质了解到维吾尔族人们的精神和性格特点。维吾尔族舞蹈中的眼神和面部表情结合成一种视觉化的立体文化,这是对维吾尔族文化的浓缩体现。想要读懂维吾尔族舞蹈的内涵,需要加强对维吾尔族舞蹈眼神的解读。第三,维吾尔族舞蹈眼神方位多变。在舞蹈中眼神会随着舞蹈节奏进行变换和方向的转换,结合肢体、头部、面部等产生了一系列眼神的方位,这对舞蹈表演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眼神在维吾尔族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
优秀的舞蹈作品不仅仅是表现出好看的舞蹈动作、流畅的舞蹈队形变换,更为重要的是表现出舞蹈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力量。在维吾尔族舞蹈表演中,表演者只有全身心地投入才能把握好舞蹈动作的核心和舞蹈整体风格,从而突出舞蹈的重点和内涵。在注重舞蹈动作的同时,还需要注重舞蹈眼神的把握。眼神中蕴含的情感是极其多样的,比如高兴、渴望、愤怒、忧伤等。眼神也是传达表演者内心的一种载体,通过眼神,舞蹈演员能够向人们传达出舞蹈的核心情感,这样才会加深人们对舞蹈的理解。
比如在维族舞蹈《葡萄园里》中,表演者的眼神是充满灵动的,维族姑娘来到了丰收的葡萄庄园,透过姑娘的眼神可以看出她对大丰收的喜悦。同时,姑娘的这种眼神是动态的,首先她将自己的眼神表现得远一点、高一点,以此将自己种植葡萄之后丰收的喜悦传递给人们。然后是在采葡萄中,眼神的作用在舞蹈中进一步凸显出来,表现出数葡萄的样子(将眼神集中在一个方向点上,之后又转到另一个方向点上,来动,眼神转动一会慢一会快。)伴随舞蹈音乐节奏的变化,姑娘在舞蹈中跳跃、旋转。当姑娘将一颗葡萄放在自己的口中之后,姑娘的眼神表现出吃葡萄的喜悦和美好,让人透过眼神进一步感受到了她的美好心情。
三、眼神在维吾尔族舞蹈表演中的运用
(一)提升表演者的文化素质。第一,加强对维族文化的了解。想要学好一个民族的舞蹈需要加强对这个民族风俗、历史文化的深入了解,从而提升舞蹈表现的文化内涵,为人们展示出舞蹈表演的灵魂。维吾尔族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发展等相关条件决定了维吾尔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在演绎维吾尔族舞蹈的过程中,对舞蹈表演者的个人素质和综合能力要求也更高,需要舞蹈表演者加强对维族文化的理解和把握。第二,将维吾尔族舞蹈眼神和作品内涵充分结合。舞蹈眼神随着舞蹈节奏会衍生出不同的情感,从而展现出该民族的舞蹈特点。舞蹈表演的成功需要舞蹈动作和表演者眼神有效结合。
(二)在舞蹈实践中充分进行眼神的练习。第一,舞蹈表演的时候需要表演者充分了解所表演的民族舞蹈中典型的动作、图腾、生活习惯和文化。在学习维吾尔族舞蹈的时候,学习者在掌握了基本的动作要领之后还需要通过感悟舞蹈角色的性格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维吾尔族舞蹈内涵,提升自我表演的灵活性。第二,在实际表演中,表演者的眼神要尽可能地夸张,从而将舞蹈感情和内涵更好地传递给观众。第三,平时训练中要多加练习,将舞蹈老师的训练要求一一做到。表演者想要在舞蹈中实现对眼神的有效运用,需要在平时的练习中有意识地进行眼睛运动。通过有意识的训练增强眼睛的灵活度。比如在晴朗夜空中数星星能够提升眼睛注意力的持久度;盯着小鸟跳动能够提升眼睛的定力,等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发挥出维吾尔族舞蹈的精神文化内涵,需要演员平时多学习、多观察、多思考,并结合实际,在表演过程中把握好维吾尔族舞蹈形象,并通过自己的眼神和舞蹈动作的完美结合,演绎出维吾尔族舞蹈精髓。
瑶族舞蹈范文6
【关键词】技巧训练;民族民间舞蹈;重要性;技与情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123-02
一、技巧训练对于舞蹈的重要性
技术技巧对于舞蹈专业者来说一点都不陌生,通俗来讲,也就是我们的身体素质,包括开软度、各种跳转翻技巧,以及耐力与弹跳训练,这些往往与基训挂钩。在这里为什么要强调技巧训练的重要性呢?因为这些对于舞蹈的训练是很重要的,就拿中专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年龄都很小,中专的学制一般是4年或5年。当他们进入到中专学校进行专业的舞蹈训练时,首先第一步是解决他们开软度的问题,至少在前三年是很重要的。在技术技巧课的课上,他们要学会各种高难度技巧,为后面的民间舞、剧目课打下基础,只有身体活泛了,才能更好地掌握舞蹈表演。如果一进校就让他们接触民间舞、排练课、古典舞等课程,因为年龄小,对于事物的理解不像大人那样深刻,往往会使教学效果事倍功半,学生们也会吃不消,丧失对舞蹈的兴趣。
因本科教学与中专教学重难点不一样,与中专教学相比,本科舞蹈专业的教学就会显得轻松很多。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对于舞蹈的理解能力有所提高,因此技术技巧、民间舞上起课来会很容易。就拿西北民族大学的课程来说,技术技巧课只在大一期间开设一年的课程,更多的是贯穿于基训课当中,或者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不得不说,无论是中专还是本科教学,技巧的训练都不能省略,是我们学习舞蹈的基础,是一个专业舞者综合能力的表现。
二、从舞蹈比赛看技巧与民族民间舞蹈
被我们熟知的舞蹈比赛,莫过于“桃李杯”、“荷花奖”、“CCTV舞蹈大赛”,这是每一个舞者梦想的殿堂。就拿曾经的“桃李杯”来说,舞蹈技巧在民族民间舞蹈中的重要性应该是非常有说服力的。在“桃李杯”比赛中,除了剧目展示以外,还有知识问答、抽题即兴以及技术技巧展示环节,是一个考验舞者综合能力的比赛。每次一到技巧展示环节,全场气氛都异常兴奋,就连荧屏外的观众都不由自主地怀着紧张的心情,当表演者完成得很完美时,掌声就会不由自主地响起来,这就是舞蹈技巧的魅力。
如果一个作品,全是技巧展示,那就成了实实在在的炫技,从而缺少了内容的表达,不是一个成功的作品。就拿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来说,在继承基本舞姿、动律特点以外,还借助了一定的技巧训练。例如,由内蒙古军区政治文工团表演的《顶碗舞》,整个舞蹈气势宏伟。在舞蹈刚开始,主跳演员以舒展的动作依次将四个碗放在头上,后以原地旋转加软手回到大方块队形,原地跪坐,大多是上身的动作偏多,左右横移加耸肩,伴随着背景音乐整整齐齐,同时又不失女子的柔情、优美。在舞蹈部分,以主跳演员的圈平转接集体的提裙跪转,整个画面构图非常和谐,同时转得非常稳当,保证头上的碗要纹丝不动地“扎根”在头顶。在这个舞蹈作品中,把道具技巧与蒙古族民间舞蹈有机结合在一起,同时还借助旋转等技巧,与蒙古族民间舞蹈有的舞蹈元素,如耸肩、软手,硬肩等紧密贴合,让我们感受到民族舞独有的特色以及技巧的高难度。蒙古族是一个大的民族,民族舞蹈丰富多彩,类似的还有筷子舞、酒盅舞等,都是与道具技巧相结合的完美典范。
看完舞蹈比赛,联想到我们自身的专业学习,不免感叹舞者们的不易。在学习蒙古族单元课的时候,相信大家都接触过顶碗舞,头上顶三个或者五个瓷碗,有时最上面的一个碗中还装着水,在整个舞蹈中,在保持碗平衡的同时,进行舞蹈动作,队形变换。如在顶碗的过程中,进行软手、拉背又或者行进的手叉腰耸肩、硬肩,甚至大幅度的平转等,这都是必不可少的练习过程。无论是从大量的舞蹈比赛视频还是通过平时的民间舞课的训练中,都不难看出道具技巧作为民族民间舞蹈中重要的一部分,对于我们更好表演民族民间舞蹈起着很关键的作用。
三、技与情的临界点
上述一直强调技巧训练在民族民间舞蹈中的重要性。但是,不能喧宾夺主,还是得以民族民间舞蹈为主体,因此,笔者相信,两者之间有一个临界点,也就是关于技巧“度”的问题。
现在纵观所有的舞蹈作品,无论是民族民间舞蹈还是现代舞、古典舞等,都会与技巧挨上边,已经成为了舞蹈表演中重要的一部分。在舞蹈表演中,技巧的运用程度与舞蹈的传情达意要做到合适,就少不了对于临界点的探讨。到底多少技巧算合适?运用多少技巧才会避免出现炫技的嫌疑?在我们编排舞蹈作品的过程中这些问题都是很常见的,需要我们切实去解决。随着军旅题材的影视作品越来越火,近几年的舞蹈大赛上也呈现了很多军旅题材的舞蹈作品。在舞蹈作品鉴赏课上,教师给学生观看了很多关于此类题材的作品,往往以男子群舞出现,舞蹈作品中不乏反应战士们日常训练、战斗的内容,表演者身体笔直、挺拔,在紧急关头奋不顾身,向观众展示了军人们团结奋斗的进取精神。舞蹈动作多以男子高难度的技巧来展示,如各种空翻技巧来表现舞蹈激烈的气氛,使舞蹈达到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虽说军旅题材的舞蹈作品深受观众的喜爱,但不得不说,在观看完之后,大都只能记住舞蹈作品里演员的技巧展示,跳得有多高、转了多少圈等,往往把作品中最重要的舞蹈内容忽略了,这样的舞蹈作品算不上是成功的舞蹈作品。
这些问题在民族民间舞蹈中就很少见。在民族民间舞蹈中,无论是何种技巧,民间舞蹈都运用的恰到好处,与之融合得天衣无缝。如胶州秧歌的扇子、手巾、以及脚步的技巧的运用,充分展示了汉族民间舞蹈的独特风韵。相反,如果把以上技巧全去掉,那就不能保证是胶州秧歌了,少了胶州秧歌里最精华的元素。因此,我们说,无论是道具技巧,还是旋转、腰功技巧等,与民族民间舞蹈结合得好,就会为舞蹈作品增光添彩,反之,运用过多,就会产生炫技的嫌疑,会使作品违背创作的意图。因此,在今后的编创中,要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技巧的出现应该是为作品抒情服务的,做到技巧训练与舞蹈的“度”。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