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手抄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清明节的手抄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清明节的手抄报范文1

1、清明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

2、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基祭”之礼,后来民间百姓仿效,也在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个固定的风俗。

3、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清明节前后,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力体育活动的习俗。

4、清明习俗: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目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伤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来源:文章屋网 )

清明节的手抄报范文2

清明节手抄报内容的图片欣赏清明节手抄报内容的图片1

清明节手抄报内容的图片2

清明节手抄报内容的图片3

清明节手抄报内容的资料:清明节由来相信大家对清明节也非常熟悉,但是关于清明节的来历,渊源,意义很少有人能说清楚。下面就为大家解释一番,希望大家能够不忘我国的传统文化,能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并且也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古代人们根据节气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以来安排农事活动。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清明节也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基于上述意义,清明节因此成为华人的重要节日。

清明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扫墓活动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10天或后10天。有些籍贯人士的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节手抄报内容的资料:清明节意义清明节是缅怀先祖及革命烈士的日子。但是我发现今天的清明节却没有了当初的意义。

清明节这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先去了奶奶的坟墓去祭奠。当我看到纸灰飞向四处,仿佛又听到“当火熄灭,大地冷去。蒲公英飞向天空,人类重新面对一切”这句话。逝者已逝,后人缅怀,人类的生命长河如接力棒,代代相传。

给奶奶上完坟,我们又来到竹沟革命烈士陵园。进入陵园,映入眼帘的不是许多人在缅怀先辈烈士,而是一副冷冷清清,垃圾遍布的景象。清明节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想必很多人应是到风景区踏青去了,所以显得冷清。这陵园的景色也不错,这些垃圾应是来这游览的人留下的。我拿起一把扫帚,和妈妈一起把垃圾清扫完。我愿烈士们生活在一个干净的环境中。

清明节的手抄报范文3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清明节烈士手抄报三年级优秀作品,希望能帮到大家!

2020清明节烈士手抄报三年级优秀作品

清明节的来历与传说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节的手抄报范文4

清明节纪念抗疫情的烈士手抄报

清明节网上祭拜作文

太阳抚摸着我的脸,暖洋洋的,可我的心却凄凉极了。啊!革命烈士,我为你骄傲!我为你自豪!

4月3日,一个使我陷入深思的日子,一个难以忘怀的日子,一个意味深长的日子,一个……

我们怀着敬仰的心情来到了烈士陵园,一排又一排高大挺拔的松树,在烈日下持守着这个神圣的地方,毫不放松,此时此刻,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战士们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奋不顾身的身影,啊,那松树就是他们的化身。接着,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烈士纪念碑,高约14.5米,上面刻着洪学智题写的“瑞安革命烈士纪念碑”九个镏金大字。这几个刚劲有力的大字。好像在告诉我们,现在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

清明节的手抄报范文5

关键词:手抄报;语文教学;学生需要

手抄报是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体现,对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造精神的人才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手抄报与语文教学相结合是贯彻《课标》的有效途径

作为语文教师,要真正落实素质教育,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在教学中实践《课标》精神。《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具体的“课程实施建议”中: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相辅相成。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课标》要求明确具体,我们作为新世纪的一线教师,不能继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为考而教,绝不能因为某些内容不属于考查范围就弃之不顾!要认真解读《课标》,深刻领会《课标》内涵,把《课标》精神渗透在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我们要在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组织、引导学生开展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2 制作使用手抄报适应当前学生学习需要

现在,学生的课余时间很多,又不要做家务。大部分学生都把时间花在看电视上。有的甚至经常光顾游戏机室。这样,白白浪费时间,荒废了学业,严重摧残了身心健康。那么,怎样让学生好好地珍惜时间,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呢?我提倡全班学生办手抄报,一星期办一期,定于下一周星期一交。每期都让全班同学一起进行评价,并在教室里开设一个专栏,把办得比较优秀的或有明显进步的手抄报张贴上去,让全班同学学习、欣赏,促使后进生努力争取进步。

对于办手抄报,为了能够上榜张贴,我班同学个个乐此不疲。平时,手抄报的主题不限,各自自由拟定。大家课余时间都忙着查找资料、搜集资料,同学之间经常互相交流自己所选的资料,有关书籍也互相借阅,久而久之,自然而然就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手中有了资料,还要进行排版设计,画插图,抄正有关内容。遇到节日,我就提醒同学围绕有关节日搜集资料,比如上周,大部分同学的手抄报是有关于清明节节,也有一部分是有关于校运会的。内容丰富多彩,版面设计新颖,我们通过一张张手抄报可以看出学生是真正花功夫的。通过组织学生办手抄报,那些学习不自觉、学习成绩欠佳的学生,他们为了向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得到老师的肯定、表扬,他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课余时间不再贪玩,不再干坏事,而是积极地向同学求教、商讨,全身心地准备自己的作品。

3 制作手抄报要做到精巧美

如何在短期内创作出一张高质量的成功的手抄报,则是困绕学生的一大难题。本人结合几年来创作手抄报的经验,将其总结为“精巧美”三点。关于“精”:首先,内容要精,由于手抄报的读者大部分是学生,其认知水平有限,因而在内容选择上应尽量选取与学生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有教育意义或能够陶冶情操的短小精悍的文章,切忌长篇大论,也可以设置美文鉴赏,以提高小报的含金量。其次,选纸要精,在纸张的选择上应尽量选取质地较厚一点的纸张,以便于制作。第三,制作要精。在制作规格上要严格遵循手抄报的制作原则,四开为宜,确定合适的边距与中缝,报头内容要完整,应包括报名、主办班级、时间、期号、主办人姓名等,使读者一目了然。关于“巧”:手抄报内容要有很强的可观性,在选材上,应做到“巧选材,选巧材”。其次,版面要巧。大面积内容确定后,会出现一定的空隙,此时,应当做个花边或插图来弥补不足,使整个版面恰到好处,天衣无缝。关于“美”:首先是形式美,手抄报中不能是整版的一种字体,合理搭配,尤其是某一些标题、插图应通过多变的形式,给读者以清新悦目的感觉。其次是色彩美,力求在变化中寻求统一,颜色以清淡为主,不能大红大绿,一般情况下文字要用黑笔来写,以求明了。标题,花边、插图、美术作品等,可用彩笔来做,但应注意分寸,绝对不能喧宾夺主。

4 教学活动中引进手抄报形式是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

当今,语文教学改革正在步步深入。彻底改变旧观念,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特别是“手抄报”这一语文活动课,唤醒了学生的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了学生向生活学语文的方法。它是学生获得知识信息,培养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最喜爱的朋友。

5 手抄笮问绞视ρ生、教改双需要,是由其特点决定的

5.1 “手抄报”就是用手设计、亲笔抄写的自制报刊,每一份手抄报的后面都包含着编者的辛勤劳动和聪颖的智慧。它是由学生个人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搜集材料,精心安排,一笔一画制作的,是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体现,对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造精神的人才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5.2 “手抄报”能大大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得好,“兴趣是第一位老师。”有谁能在不喜欢的方面有所发展和造就?特别是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自制能力差,兴趣对他们的自主学习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语文教学一般认为学生只有在课堂上才能学习语文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课下只是抄课文,写字词,为了巩固所学的字、词、句,不知要抄写多少遍。这样地机械重复,枯燥呆板,学生越学越没兴趣,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如今教师的观念改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变得生动活泼。学生不仅在语文课堂上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大胆地走向课外。因为自己心爱的“手抄报”等着他们去设计、刊登,促使着他们去读,去想,去观察思考。

清明节的手抄报范文6

【中图分类号】 G6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9―0024―01

家风是家庭生活方式和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积极探索开展家风家教教育活动的有效方法,使家风与校风、家风与民风、家风与政风相互作用,能有力地推动学校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促进中国梦的实现。

一、营造浓厚的教育活动氛围

1. 创设家风家教教育活动的校园环境。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在校园文化墙展示“二十四孝”故事;利用黑板报、校园广播站、校园电视台、电子屏等集中宣传爱国诚信、廉洁敬业、诗书传家、明事知礼、尊老爱幼、勤俭持家、友爱同学、和睦乡里、遵纪守法等与家风家教有关的内容,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

2. 创设家风家教教育活动的宣传环境。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 邀请专家、一线教师在家长学校开展“家风家训”专题讲座,普及现代教育理念;积极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的力量,为广大家长解疑释惑,设计开展各类亲子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科学性,形成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氛围,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二、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1. 学习名人家风家教,诵读家风家教经典。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向来重视家教,早在战国时期,便有了“孟母三迁”和“曾子杀彘”的优秀家教故事。名人注重家风家教的事例还有很多。如,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教育自己的孩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在宣传名人家风家教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诵读相关经典,分享优秀家风家教故事,能够震撼学生的心灵,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使其把握家风家教的内涵。

2. 提炼家风家教精髓,开展家风家教征文活动。家风存在于各个家庭,学校德育处、大队部可以利用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校园网站等多种渠道积极鼓励和动员广大师生及家长畅谈自己的家风家规和家教,晒晒自己的好家风、好家规,在校园内掀起“谈家风、树新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潮。还可以组织征文活动,让学生通过生动的文章把简短精炼、意蕴深远的家风家教展现出来,具体说明家风家教的传承与发扬。

3. 组织家风家教书写比赛,创办家风家教手抄报。人的认识需要经过多次的强化才可以达到巩固的效果。组织学生把家风家教内容以多种书法字体书写出来,并进行张贴、欣赏,这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形式进行家风家教教育的有效方法。同时,可以让学生创办家风家教手抄报。把名人的家风家教、同学的家风家教、自己的家风家教故事通过书写、绘画等形式整合在一张小小的手抄报上,不仅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让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