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出口贸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出口贸易范文1
贸易对一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仅在于其静态利益,而且更在于贸易具有的动态利益。而贸易的动态利益反映了贸易的技术外溢效应: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可以促进一国的长期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完善;而一国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完善又会进一步促进贸易向更高层次的发展。由于贸易与技术进步、产业演进及制度创新间的相互促进作用,形成良性循环,从而促进了一国经济的增长。
贸易技术外溢途径一般有以下几种:
1.1贸易促进技术进步
(1)贸易是一国获得技术的重要渠道。“世界文明的发展,是由1/10的独创性和9/10的移植组成的”。任何一国哪怕是最发达的国家都不可能仅依靠自身发明来满足本国技术进步所需要的大量技术。由于我国企业自发技术开发能力低下,因此从国外引进技术是我国企业技术进步的主要途径。并且如果我国技术引进能与我国经济超越战略相结合,抓住技术革命和新兴产业出现的机遇,就有可能形成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先导产业,并带动我国整体经济的战略性增长。
(2)贸易还可产生“技术溢出”效应和“边干边学”效应。一方面,技术通过贸易活动渗透到国内的其它行业;另一方面,通过贸易可以获得从产品设计到生产工艺乃至成本核算方面的建议和技术援助。
(3)通过贸易可以把在一国已处于成熟期或衰退期的技术产业输出到其他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不仅能获得那些国家的相对成本优势,而且还有助于一国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完善。
1.2贸易促进产业结构的演进
(1)一国需求结构的状况和变化趋势,对其产业结构有着最为直接和重要的影响。对外贸易通过改变最终需求总量和结构,改变社会总需求,从而起到推动产业结构演进,影响经济发展速度的作用。
(2)贸易能使一国产业具有较高程度的国际经济参与水平,能够通过国际分工获得较多的比较利益。同时,贸易还可为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产业结构的演进提供信号和方向。
(3)通过贸易,一国可以发现自身的比较优势,并围绕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优势产业的发展。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比较优势发生变化,产业结构也就不断趋于高级化。
(4)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演进依赖于技术进步。通过对外贸易引进技术进步所需技术,不仅可以改进传统产业而且还可以开辟新兴产业。通过贸易引入国际竞争,从而提高了产业演进的效率。
1.3贸易促进制度的创断
(1)制度的创新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贸易也可通过对制度创新的促进,来达到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我国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由于制度的不完善,如专利保护制度、企业经营管理制度等,使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相接轨时遇到诸多困难。贸易是引入、引起制度创新的基本途径。现代经济制度主要是通过贸易方式进入发展中国家的,同时发展中国家在贸易中还可获得发达国家维持、巩固新制度的现成经验,节省创新与维持的费用。贸易活动加强了国内外信息交流,开阔了人们的视野,转变了人们的观念,有助于形成制度创新所需的意识形态基础。另外,贸易引起的信息交流、制度变革的示范作用以及国际竞争的压力迫使国内经济主体积极进行制度创新以适应发展的需要。
(2)制度的完善可以降低交易费用,促进企业更好地适应国际经济与竞争,提高他们的应变效率。同时也有利于我国与贸易伙伴间建立更紧密的关系,增加贸易机会,延长合作期限,促进外贸的稳定增长。从供给角度分析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这种方法理论来源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按照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要素投入的增加和要素配置与使用效率的提高。正因如此,在这个体系中考虑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多半是将出口看作一种影响技术进步或其他影响经济效率的因素,即出口的贡献反映在增长核算中原来被看作残差(Residual)的项目中。而所谓“新增长理论”则只不过是将出口的这种影响发生作用的机制内生化在自己的模型之中。比如GrossmanandHelpman提出一个将技术进步内生化的两国增长模型,其中贸易导致技术和知识的扩散进而推动经济增长。按照新古典的路线,对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检验涉及到如何在生产函数中引入出口变量的问题。一些检验直接在生产函数中将出口与劳动、资本投入作为并列的因素引入,另外一些检验则采用了更加复杂化的方法。比如Feder将经济划分为出口和内需两个部门,其中出口部门由于与国外生产者和消费者发生更多的联系从而代表更高的生产效率。同时,为了反映出口部门向非出口部门技术和知识的扩散过程,Feder在非出口部门生产函数中引入了出口部门的产量即出口量作为一种影响效率的因素。
2费德模型及不足之处
费德模型,是在巴拉萨(Blassa)的适用于开放型经济条件的出口扩展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将一个国家的经济部门分为出口与非出口两个部门,将出口贸易的相关作用纳入模型,把出口看作是一种影响技术进步或其他影响经济效率的因素,说明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机制,即出口可通过两个途径影响经济增长率:出口行业由于与国外生产者和消费者发生更多的联系,从而具有较高的相对要素生产率和出口行业对其他经济部门正向的外溢效应。
用费德模型研究我国贸易外溢效应存在的不足之处:一是费德模型忽略了生产所用资本品的效率(或质量)。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大量引进国外生产原料和机器设备,而进口的资本品与国产资本品相比,往往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因此有必要区分进口资本品(K1)和国产资本品(K2)投入。二是费德模型将整个经济分为出口部门和非出口部门,实际上是假设初级产品出口部门和工业制成品出口部门具有等同的技术外溢效应,然而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显然具有不同的要素投入,即初级产品一般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工业制成品往往是资本或技术含量相对比较高的产品。因此,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出口应该具有不同的技术外溢效应,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是有差异的。这一点也在Levin和Raut实证检验结果中得到支持,在半工业化发展中国家工业制成品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而初级产品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初级产品的比重不断下降,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由于国内以往研究并没有区分出口商品结构对技术外溢的影响,因此本文通过将出口部门分为工业制成品出口部门与初级产品出口部门,将原有的费德模型拓展为三部门模型来分别检验制成品出口、初级产品的技术外溢效应。
3考虑进口因素的、基于三部门的出口贸易技术外溢模型
以费德模型为基础,但是将模型扩展到三部门,并引入进口因素。假设:
Y=N+PX+MX
N=F(K1n,K2n,Ln,PX,MX)
PX=G(K1px,K2px,Lpx)
MX=H(K1mx,K2mx,Lmx)
其中,Y代表总产出,N表示非出口部门产出,PX、MX分别表示初级产品出口部门和工业制成品出口部门产出,K1、K2、L分别表示国内资本投入、进口资本品投入和劳动投入,PX、MX反映了初级产品出口部门和工业制成品出口部门的外部经济效应。
设初级产品出口部门和工业制成品出口部门与非出口部门的要素边际生产率存在差异,且:
===1+δ,==1+η
如果①δ>0,η>0,说明初级产品出口部门与工业制成品出口部门的要素边际生产率高于非出口部门的要素边际生产率;②δ<0,η<0,说明初级产品出口部门与工业制成品出口部门的要素边际生产率高低于非出口部门的要素边际生产率;③δ=0,η=0,说明初级产品出口部门与工业制成品出口部门的要素边际生产率与非出口部门的要素边际生产率没有差异,资源达到了最有效的配置。
对等式:Y=N+PX+MX,两边微分得:dY=dN+dPX+dMX
=Fk1dK1n+Fk2dK2n+FldLn+FpxdPX+FmxdMX+GK1dK1PX+Gk2dK2px+GldLPX+HK1dK1MX+Hk2dK2mx+HldLmx
=Fk1dK1n+Fk2dK2n+FldLn+FpxdPX+FmxdMX+(1+δ)Fk1dK1PX
+(1+δ)Fk2dK2px+(1+δ)FLdLpx+(1+η)Fk1dK2mx+(1+η)FLdLmx
因为总资产增量=总投资,即
I=In+Ipx+Imx=dK1n+dK2n+dK1px+dK2px+dK1mx+dK2mx=(dK1n+dK1px+dK1mx)+(dK2n+dK2pn+dK2mx)=I1+I2
其中,I表示国内投资,I表示进口品投资。
总劳动增量dL=dLn+dLPX+dLmx,从而
dY=Fk1I1+Fk2I2+FLdL+FpxdpX+FmxdMX+δ(Fk1dK1px+Fk2dK2px+FLdLpx)+η(Fk1dK1mx+Fk2dK2mx+FLdLmx)
又Fk1dK1px+Fk2dK2px+FLdLPX=(Gk1dK1PX+Gk2dK2px+GLdLpx)=dPX
Fk1dK1mx+Fk2dK2mx+FLdLmX=(Gk1dK1mX+Gk2dK2mx+GLdLmx)=dMX
从而有dY=Fk1I1+Fk2I2+FLdL+(+Fpx)dPX+(+Fmx)dMX
等式两边同时除以Y得:
=Fk1+Fk2+FL+(+Fpx)×+(+Fmx)×(1)
根据Bruno1968年的分析,假设在一个给定的部门实际劳动力边际生产率与整个经济人均劳动力产出存在线性关系,即:FL=β*(Y/L)
则(1)式可以表示为:
=Fk1+Fk2+β×+(+Fpx)×+(+Fmx)×
(2)
在(2)式中,I1/Y表示国内投资产出比,I2/Y表示进口资本品产出比,dL/L表示劳动力的增长率,dPX/PX,dMX/MX分别表示初级产品出口与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增长率,PX/Y,MX/Y分别表示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占产出的比重,Fpx=,Fmx=分别表示初级产品出口部门与工业制成品出口部门对非出口部门的边际外部效应,亦即部门间的外部效应(Inter-sectoralexternalities),当不存在部门间的要素产出效率差别时δ=0,η=0而当不存在部门间的外部效应时Fpx=0,Fmx=0则(2)就是传统的新古典生产函数扩展形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初级产品出口部门与工业制成品出口部门对非出口部门的外部效应,这里我们假设初级产品出口产出与工业制成品出口产出对非出口部门产出的影响分别具有不变弹性。
设N=F(K1n,K2n,Ln,PX,MX)=PXθ×?准MXφ×?准(K1n,K2n,Ln),其中θ,φ为参数。
=Fpx=θ×PXθ-1×MXφ×?准(K1n,K2n,Ln)=θ×
=Fmx=θ×MXθ-1×PXφ×?准(K1n,K2n,Ln)=θ×(3)
弹性系数θ,φ反映了初级产品出口部门与工业制成品出口部门产出对非出口部门产出的影响,是反映外部性的一个衡量指标。
将(3)式代入(2)式可得:=Fk1+Fk2+β×+(+θ)×+(+φ)×(4)
又因为=θ=-θ-θ
=θ=-θ-θ
(5)
将(5)代入(4)式整理得:
出口贸易范文2
1.出口增长放缓。改革开放以来,在制度红利、人口红利以及国际产业分工转移等各种有利条件的综合作用下,我国出口总额年均增长达到18.1%,出口贸易发展迅猛。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外需疲软,出口增速明显趋缓,尤其是2009年,我国出口额同比增速为-16%。2009年~2013年,我国出口总额年均增长仅为6.4%;2014年货物进出口总额为4.3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其中,出口累计增长6%,我国出口在10年的高增长之后开始逐步放缓。
2.出口产品结构及贸易方式发生变化。我国出口产品中,初级产品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50%左右降至2013年的3.12%,而工业制品则一路攀升至96.88%,表明出口商品结构持续改善。一是资源型产品出口增速减慢。2014年,原油出口4.9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66.3%,下降31.7个百分点;焦炭出口17.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0.7%,下降104.14个百分点。二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放缓。2014年,服装累计出口1826.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22%,下降6个百分点;塑料制品累计出口370.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09%,下降6.71个百分点;箱包制品累计出口27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3%,下降10.7个百分点。三是技术含量与产品附加值较高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本稳定。2014年,机电产品出口1.3万亿美元,增长3.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6605.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0.1%,竞争力持续增强。一般贸易比重提升,加工贸易增长放缓。出口结构中,一般贸易出口总额达到1.2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68%,提高0.62个百分点;进料加工装配贸易总额达到7928.8亿美元,比上年增速3.3%,提高2.76个百分点。
3.外贸对经济增长贡献突出。2014年,我国出口占全球份额达12.2%左右,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外贸对国民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全年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10.5%。民营企业成为稳增长的主力军。2014年,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占外贸企业总数的比重超过70%,较2013年提高1.6个百分点。国有企业进出口7475亿美元,下降0.2%,连续3年负增长。外资企业进出口1.98万亿美元,增长3.4%。虽然2014年我国外贸增速依然未能“达标”,但在全球背景下,整体表现不差,特别是在提质量、提效益、优结构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积极进展。
二、存在的问题
1.外贸增速放缓,出口将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当前从需求看,发达国家外需下降;从供给看,新兴国家的竞争激烈。这是我国出口不振的主要原因。国际经验表明:一国出口贸易金额占全球GDP的比重一般不超过3%;一国出口贸易占全球出口贸易的比重一般不超过10%。2013年,我国出口贸易金额占全球GDP达到2.99%,出口占全球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11.76%。世界市场难以消化我国大规模、高速度的出口,继续提高的空间非常有限,出口波动幅度较大,出口增速在中长期将逐步回到全球整体贸易增速水平。
2.要素成本上升及汇率波动制约外贸企业发展。从要素成本角度看,随着我国人力成本、资金成本、环境资源成本的上升,外贸企业发展的难度不断增加。从汇率角度看,随着我国人民币汇率改革,汇率市场化,人民币汇率已不再是单边升值状态,呈现“升贬互现”的双边波动走势,浮动区间有所扩大,外贸企业需及时适应汇率变化的新形势。
3.出口放缓对经济造成冲击。目前,我国出口总额大约占整体需求的20%左右。由1980年商品出口总额占GDP比重仅为6%增长到2013年的23.3%。不难发现,出口占GDP比重与GDP之间呈现较明显的正相关性,即出口增速高的年份,经济增速往往也较高;而出口占比低的年份,经济增速也往往面临挑战。此外,出口增长放缓对出口依赖度较高的行业和企业具有较大影响。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普遍下跌,将对我国部分企业效益和就业产生一定的压力。
4.国内出口贸易地区分布过于集中。改革开放前,我国出口贸易总额仅有1/3来自于东南沿海地区,到2013年大约90%的出口贸易总额来自于东南沿海地区,表明国内出口贸易商品地域分布越来越集中,使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明显,进而导致中国地区贸易结构失衡。从微观角度分析,不同企业之间的差别是导致出口贸易地区分布不平衡的原因之一。企业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企业规模大小不同、企业劳动生产率不同、企业工资水平不同和企业所有权归属不同等。从宏观角度分析,出口贸易地区分布还受到政府宏观政策的影响。5.出口贸易对象主要集中于欧美。近年来,虽然我国日益重视出口贸易市场多元化发展战略,但至今出口贸易的主要市场仍然集中在欧美国家。
三、对策建议
1.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推进出口贸易转型升级。在传统成本竞争优势基础上,依靠技术进步促进对外贸易,不断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逐步由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向资本密集型产品、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商品结构进行转化。如进一步完善扩大机电、高新技术产品的产品出口,加大对绿色技术和低碳技术研发投入力度,培育一批能够促进和带动相关企业实现精细化分工的行业核心企业。同时,大力发展服务型产品出口,支持软件、文化和中医药等重点领域服务出口,不断提升出口商品附加值,争取出口商品的世界市场定价权。
2.推动贸易平衡发展,扩大先进技术设备进口。在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我国巨额净出口格局难以长期维持,而回归贸易平衡,即在保持对外贸易增长的同时主动扩大进口、减少贸易顺差,不失为保持外部需求平衡的有效途径。为此,应在政策上给予相应支持,搭建平台以提高进出口便利化程度。同时,应积极推进中韩自贸区、亚太自贸区的运行。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应加大资本品进口和技术引进,把进口作为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媒介,充分发挥进口支持投资与资本形成的作用,以增加国内资本存量,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进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升潜在增长率,以减少单纯的结构调整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中长期增长。
3.积极开拓国际市场,鼓励企业拓展海外投资。在新常态下,我国需要更大的发展空间获得新的发展动能,需要继续深化发展与欧美日等传统贸易市场合作,用好用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各项优惠政策措施,积极开拓与俄罗斯、印度、中东、南美和非洲等新兴市场,最终形成多层次的全球贸易空间合作格局。与此同时,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提出,应积极鼓励企业到国外投资、生产。近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已步入快车道。2002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仅为27亿美元,截止2014年前10个月,累计已达818.8亿美元。我国经济的重点将由招商引资转变为资本输出和产能输出,加大海外投资力度。
出口贸易范文3
如李艳丽(2011)在研究人民币与主要竞争对手汇率变化对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影响,得出人民币汇率对中国出口并无显著影响。综上所述,关于汇率变动对出口贸易影响的研究成果已十分丰硕,但目前鲜有文献深入研究汇率变动对中国木质家具出口的影响,仅有少部分文献研究人民币升值对林产品贸易的影响(刘颖,2013;奉钦亮、覃凡丁,2012)。此外,现有关于汇率变动的研究,忽视了贸易伙伴国汇率变化对进口中国商品的作用。因此,本文以中国木质家具的出口为研究对象,建立一个简单的分析模型,解析各国汇率变动对中国木质家具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
2中国木质家具出口及汇率变动分析
2002~2012年开始,中国木质家具出口额逐步升高,年均增长率高达21.1%,除2008年、2009年以外,各个年份增长水平相当。如图1所示,2007~2009年,中国木质家具出口额虽然保持增长趋势,但增长率有所下降。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我国出口贸易行业受到严重影响,木质家具的出口也不例外。据统计2008年木质家具增长率仅为近十年来年均增长率的1/7。随着各国经济刺激政策的实行,中国木质家具出口出现回暖,增长率从3.1%增长到34.2%。从图1看,2002~2005年,美元兑人民币大体保持在8.2元左右,但自2005年中央银行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有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一直呈上升趋势。从2002年1美元兑换8.27人民币到2012年1美元兑换6.31人民币,人民币升值明显。从以上分析,政策变动、经济波动对国际贸易活动都将产生极大影响,而人民币汇率与国际贸易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具体的条件下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国木质家具的贸易流量。从汇率变动与中国木质家具贸易状况分析看,2007~2008年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最大,变动0.7个单位。与此同时,木质家具从21.6%增长率下降到3.1%。而后2008~2010年,美元兑人民币在6.7~6.9之间波动,幅度较小。随着汇率的平稳,中国木制家具出口额年增长率逐步提高,2010年增长率达到最高值34.2%。2010~2012年,人民币继续升值,到2012年,1美元兑人民币降到6.31元,相应的木质家具出口增长率也从34.2%降到7.1%。综上所述,2002~2012年美元兑人民币呈现“下降—平稳—下降”的趋势,中国木质家具出口额年增长率呈现“下降—上升—下降”趋势,可见,汇率波动与木质家具的出口贸易两者之间具有密切联系。
3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木质家具出口贸易影响实证分析
3.1模型选择及指标选取
关于汇率波动对出口贸易影响的研究,本文根据殷德生、张家胜等学者已有的研究经验,得出一国贸易水平与国家的生活水平与汇率变动情况有。由于人口规模与进口需求具有一定关系,人口越多,反映进口的消费需求越大。因此,本文将人口规模纳入模型运算中。具体贸易国从中国进口木质家具的进口需求函数设置为:X=f(y,ner,p)(1)式(1)中,X表示一国的进口额,表示贸易伙伴国的人均GDP,p表示贸易伙伴国的人口数,ner则表示本国货币与其贸易对象的双边汇率,具体解释变量的含义与说明如表1所示。上述式(1)是一个很简单的模型,其实影响进出口贸易的因素很多,如本国的国民收入水平,进口国与出口国的距离等。但本文为了能够准确地反映人民币汇率与木质家具出口贸易的关系,以汇率为解释变量,以人均GDP、人口数为控制变量,着重分析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为了消除数据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和降低数据的自相关性,对各自变量作对数处理,具体回归方程:lnXi=β0+β1ln(nerji)+β2ln(GDPi/popi)+β3lnpopi(2)
3.2数据来源及说明
本文基于2002~2012年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印度尼西亚、巴拿马、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英国、美国、欧盟(26个成员国)(虽然英国是欧盟的成员国,但没有加入欧元区,因此本文将英国从欧盟成员国单独列出来)等12个国家和欧盟从中国进口木质家具贸易流量数据进行面板分析。样本容量共143个,时间选择上主要考虑2点,一是考虑联合国数据库及12个国家欧盟数据的可获得性,二是考虑到中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在2002~2012年期间,也体现了2个重要的时间结点,一是2005年汇改,二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所以选择以上几个国家,主要源于上述国家是中国木质家具出口的主要贸易伙伴国,自2002开始,从中国进口的木质家具的比重持续上升,从49.29亿美元上升到142.59亿美元。2002~2012年样本国家从中国进口的木制家具总产值的数据来自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和EUROPEANUNION数据库,人均GDP和人口POP则来源于世界银行()网站。木质家具按照其功能分为:木质办公家具(HS940330),木质厨房家具(HS940340),木质卧室家具(HS940350),木质起居室/餐厅和商店家具(HS940360),带软垫的木质框架坐具(HS940161),其它木质框架坐具(HS940169)等6种产品。各国的木质家具进口额由这6种木质家具产品的进口额加总而成。
3.3实证研究
3.3.1平稳性检验为了保证数据的平稳性,更加准确地考察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木制家具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本文在建立回归模型之前,必须对变量lnXi、ln(GDPi/popi)、ln(nerji)进行单位根检验,以防出现伪回归,造成参数估计方法不当。因此,本文利用Eviews软件进行LLC检验,具体检验结果见表2。检验结果显示,在给定的5%的显著水平,lnXi、ln(GDPi/popi)、ln(nerji)数列均拒绝原假设(H0:变量数列含有单位根),则认为各变量数列是一个平稳数列。根据单位根检验结果,发现变量之间是同阶单整,可以进一步检验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本文采用Jahansen协整检验,具体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根据协整检验结果表明,第1行73.81>27.58,即在95%置信水平上拒绝原假设(拒绝了不存在协整关系的假设),亦3个变量存在协整方程,同时也说明了3个变量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因此,本文可以在此基础上对模型进行回归。3.3.2模型回归结果将2002~2012年从中国进口木质家具的主要贸易伙伴国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模型1仅加入1个控制变量人均GDP,模型2在模型1的基础上加入人口规模变量,根据R2和极大似然值,发现模型2的回归结果更优良。在表4的模型1中,仅人民币汇率和人均GDP作为解释变量,由结果所得,人民币汇率的显著性为0.0621,相对显著;从作用方向看,汇率与木质家具的进口额呈正比关系,即人民币升值,则各国从中国进口家具的总额越大。在模型2中,加入进口国人口规模变量作为解释变量,发现汇率变动的显著性更高,但作用方向与模型1相反,表明人民币升值,降低各国木质家具的进口额。在模型1和模型2中,汇率是影响木质家具进出口的一个显著因素。根据模型2的回归结果,如果人民币升值则会导致贸易伙伴国从从我国进口木质家具产品的价格相对提高,降低国外市场对我国木质家具产品的需求,从而影响我国木质家具的国际竞争力。根据图2可以看出,2002~2006年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国的木质家具进口额逐年增长,年均增长率达到29.2%,与此相应的1美元兑人民币基本保持在8.27元。汇改以来至2009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21.2%,相应的各国进口中国木质家具总额的呈下降趋势,从2007年的146.82亿美元到2009年下降到114.42亿美元,与上述模型回归结果一致,即本币升值,降低了他国进口中国木质家具的需求。2009年以来,中国为应对金融危机,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稳定,相应地他国进口中国木质家具的总额也逐步增长,恢复原先的增长水平。2005年中国人民币汇率改革,人民币升值。在短期阶段对中国木质家具贸易具有显著的影响,降低他国对中国木质家具的需求,这主要源于人民币升值,提高其在国际贸易中的相对价格,削弱中国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但从2009年以后,人民币升值后汇率稳定在一个合理期间,反而促进贸易的增长,可能源于汇率的变动并不改变出口商品的价值,短期市场波动主要通过汇率变动引起的市场价格竞争,在经过较长期的变化趋稳,会逐步降低汇率变化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4结论与对策建议
出口贸易范文4
1.1资源优势。安徽省面积约14万平方公里,平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31%,丘陵和中低山地占全省总面积的61%,水面和其他用地占8%,地形地貌较为复杂。安徽省承东启西、连南接北,位居长江三角洲腹地,为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提供了有利的地理条件。其次,安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芝麻生产和芝麻加工提供了足够的人力资源保障。
1.2种子选育技术优势。安徽省种植的芝麻品种总体归为3类,地方品种、引进外省品种和自育品种。近年来,一些高产优势芝麻品种不断被挖掘,安徽省自育品种品质也逐渐提升,这是芝麻单产连年增加的一个主要因素。
2安徽省芝麻出口的不利因素
2.1种植面积不断缩小。油料作物的种植面积连年减少,而芝麻的种植面积也不断缩水。最新统计数据,2012年芝麻的种植面积减少到45.67千公顷,占油料作物播种面积的5.4%。
2.2价格高,市场小近年来,由于国内需求的不断上升,芝麻采购价不断上升。芝麻的国内价格不断攀升,以至于芝麻制品的原料成本不断上扬,许多食品加工厂考虑成本、利润,不得不调整生产配方,限制芝麻原料的采购。安徽省芝麻产品类型较为丰富。2013年安徽省芝麻创汇约5618万美元,占全国芝麻出口1/3还强,但经外贸分析网统计发现,安徽省芝麻出口相对集中,近年来主要的芝麻制品出口贸易公司出口到韩国的芝麻及芝麻制品占到90%。
3质量安全问题
近年来,农田中氮肥的使用量在增长,逐渐超出农作物生长最适宜的量,许多农户不懂种植管理过程中多种营养元素配比平衡,导致氮肥用量过多且不能被农作物完全吸收,不仅使产品质量严重受损,而且使得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4对策分析
4.1培育优良良种,改善加工工艺合理密植可以增加单位面积上的株数,扩大芝麻叶充分利用阳光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芝麻单位面积产量、含油量。另外,推广芝麻新品种,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提升安徽省芝麻的品质,减少劳动力投入及管理。在加工工艺方面。采取综合利用,统筹兼顾的方法,不断创新突破,引进国外先进加工技术与工艺,形成适合自身的一系列先进完善的加工体系。
出口贸易范文5
恩施州既是少数民族地区又是欠发达地区,长期以来其出口贸易一直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近几年来,恩施州出口贸易发展迅速,出口额屡创新高,其中出口退税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恩施州出口贸易和出口退税的现状进行分析,重点对围绕恩施州出口退税额与出口贸易额相关性模型以及综合退税比率与出口贸易增长率的回归模型的建立、数据的收集、模型的参数估计、相关系数检验几个方面做了深入研究,以期为恩施州出口贸易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
民族地区;出口退税;出口贸易;回归模型
中图分类号:
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0006404
1 出口退税与出口贸易增长的理论模型探讨
1.1 出口退税的理论
(1)出口退税的概念。
通常认为,出口退税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已报送离境的出口货物退还或免征其在出口前生产或流通各环节已经缴纳的间接税(我国主要包括增值税和消费税)税款的一项税收制度,其目的是使本国产品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增强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促进对外贸易出口。
国内学者还有以下表述:出口退税是指出口国在增值税制度下,为避免本国产品遭遇双重征税,而将出口货物在国内生产和流通过程中交纳的间接税退还给出口企业,使出口企业以不含税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属于间接税协调的范畴。
从各学者对出口退税的定义来看,出口退税主要是为了降低本国出口产品的生产成本,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以达到促进本国出口贸易的目的。
(2)出口退税的理论依据。
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确定国内商品课税的管辖权一般有两个原则:生产地原则和消费地原则。在二者并存的情况下,如果不采取协调方法就会产生双重课税,阻碍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流动,这样就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出口退税正是这两种征税权协调的结果,学者们普遍认为消费地征税要优于生产地征税,假如每个国家都按照消费地原则征税,那么本国就应该对出口商品退还在生产流通环节课征的税收,于是便产生了出口退税制度。
从理论上来说,出口退税其实是为了避免本国出口商品遭遇双重征税而采取的一种中性税收政策,在理想的完全自由竞争市场下,其出口退税率应该与出口目的国对同种商品的征税率一致,即“征多少,退多少”,这样就不会对自由贸易造成扭曲。但由于国际市场的非完全竞争以及国家利益驱动等因素,出口退税却常常表现为非中性:如果同种商品的出口退税率高于其在出口目的地的税率,那么其生产成本就比目的国同种产品的生产成本低,会增加其竞争力。这就使得出口退税制度成为了国家拉动出口贸易增长的有效手段。
(3)出口退税的经济效应。
出口退税的经济效应可以从图1中体现出来。
图1 出口退税经济效应流程图
(1)因为出口退税率与企业生产成本是反比关系,所以当一国出口退税率增加时,企业生产成本降低,则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增强;反之,如果出口退税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则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将会降低。从①到②的过程中,假如国家提高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则本国企业生产成本降低,国际竞争力增强,并且企业可以在产品定价上有更为宽广的空间,从而发挥非价格竞争优势对企业出口产品价格竞争的替代效应。
(2)因为本国提高了出口退税率,本国出口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那么国外对本国出口产品的需求量一定会增加,即出口增量增加。当进口增量一定时,那么净出口一定会增加,这就是②到③的过程。
(3)净出口总量增加,将带动国内生产总值以“乘数效应”倍增加,③到④就是外贸乘数发生作用的过程。
(4)随着本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本国税收也会相应地增长,而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所以④到⑤的过程就是本国财政收入增加的过程。
(5)本国财政收入增加,那么作为财政支出的出口退税就有了进一步增加的可能,也就是说⑤到①的过程反映出财政收入增长是对出口退税制度的有力支持,同时也反映出增加出口退税不一定会加重财政负担。
出口退税率的提高会降低企业成本,增加企业竞争力,扩大海外净需求,从而通过乘数效应带动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由此增加财政收入,并可以进一步对出口退税提供有力支持。
1.2 出口退税的模型
(1)出口退税额与出口贸易额相关性分析模型。
出口退税总额与出口贸易总额的相关性,可用一个一元回归模型来分析,回归模型1为:
lnYt=α+βlnXt-1
其中Yt表示本期出口总额,Xt-1表示滞后一期的出口退税总额,然后将数据代入模型得出估计式,再对模型进行检验。检验模型的拟合优度,β的T统计量,D-W检验值。如果模型残差存在一阶正相关问题,则采用杜宾两步法来解决此问题。
首先对模型1进行广义差分变换,得到模型2:
lnYt=β0(1-ρ)+ρlnnYt-1+β1lnXt-1-β2lnYt-2+ut
其中μt=ρμt-1+ut,μt为模型1中的残差项。对模型2应用OLS法,得到ρ的估计值。然后用ρ对原始数据进行差分变换,得到模型3:
Y*t=α*+β*X*t+ut
其中X*t=(lnYt-ρlnYt-1),T*t=(lnXt-1-ρlnYt-2)。再对模型3应用OLS法,求得参数估计值。然后再继续检验模型3的拟合优度,D-W值。自相关消除之后,就可以得出分析结果。
(2)综合退税比率及退税兑现比率与出口增长率相关性分析模型。
设定一个一元回归模型4:Y=aX+bZ+c。其中,Y为出口增长率,X为综合退税比率,Z为退税兑现比率,c为误差项。可将数据代入模型得出估计式,再检验模型的各项参数,最后得出结论。
比较以上两种模型,模型1很直观的研究出口退税额与出口额的相关性,而模型4是研究综合退税比率及退税兑现比率与出口增长率的相关性,二者研究对象有差别。本人认为虽然两种模型都有不足之处,但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出口退税对出口贸易的积极作用。
2 出口退税总额与出口总额的相关性分析
恩施州近几年来出口退税额与出口额大体上都呈现出上升趋势,但个别年份上还有不一致的地方,图2和表1显示了1999年至2009年恩施州出口退税额与出口额的关系:
图2 恩施州出口退税增长率与出口增长率比较
由图2和表1可看出,在总体趋势上,2003年恩施州出口贸易额骤增,2004年至2008年上升势头减缓,2009年又出现剧增;出口退税额在2003年骤增,2003-2008年起伏较大,到2009年剧增。在同比增长率方面,出口贸易额仅在2001年出现过同比增长率为负的现象,而出口退税额却有3年出现过同比增长率为负的现象(分别为2002年、2006年、2008年),并且在个别年份还存在出口退税额与出口额出现背离的现象。这说明出口退税虽然是影响出口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并不是唯一因素;同时也反映出我国出口退税的名义税率与实际税率的不一致。
造成上述出口贸易额与出口退税额发展不一致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恩施州出口贸易还处于起步阶段,总体规模不大,出口额与出口退税额基数偏小,而国家近几年对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也比较频繁,所以当基数发生变化时,体现在增长率上就会波动较大。同时,出口退税存在的时滞现象也是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之一。
2.1 模型的计算与检验
由于表1显示的出口额是以万美元为单位的,所以按照1999年至2009年每月的人民币对美元的平均汇率计算出每年的平均汇率,然后把表1中出口贸易额乘以每年的平均汇率,得到表2所示数据:
于是得出估计式为:lnYt=-3.632+1.932lnXt-1。
对模型进行检验,据图3可知道,该模型虽然只有72%的拟合优度,但是β的T统计量为4.56,可认为是显著的,其D-W检验值为1.69,大于临界值1.41,说明该模型不存在自相关问题,自变量的P值为0.0019,说明影响是显著的,F检验值为20.76,也说明影响是显著的。
综合以上对模型各项值的检验,可以确定模型是有效的,即估计式lnYt=-3.632+1.932lnXt-1是有效的,这表明恩施州出口退税额对出口贸易额的影响是显著的,当出口退税额每增加1%时,就可以导致下一年出口额增加1932%。同时说明出口贸易的变化对出口退税的变化反应非常敏感,恩施州出口贸易的增长对出口退税政策的依赖性较强。
2.2 模型的不足之处
本文所建立的模型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恩施州出口退税额与出口贸易额之间的相关性问题,但是其本身还是有一定的不足之处。
首先,模型的自变量只有一个,虽然出口退税额是影响出口额的重要因素,但是却不是唯一因素,比如汇率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本文的模型没有考虑汇率的影响,以致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其次,模型没有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影响,由于本文所采用的数据资料主要来源于统计年鉴,其数据是根据当年即其额加总而成,没有扣除通货膨胀的影响。所以本模型所得出的结果也是没有扣除通货膨胀影响的,也存在一定的误差。
再次,由于恩施州出口贸易起步较晚,所以模型的样本数量偏小,以致分析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3 综合退税比率与出口贸易增长率的实证分析
出口退税的综合退税比率是反映出口退税充分性的一个经济指标。综合退税比率越高,说明出口退税越充分;反之,综合退税比率越低,说明出口退税不充分。图4反映了我国综合退税比率与恩施州出口贸易增长率的关系。
图4 综合退税比率与出口贸易增长率的比较
从图4可以直观地看出,出口退税综合退税比率与出口贸易的增长率大致成正相关关系,即出口退税率上调的年份出口增长就比较快,反之,出口退税率下调的年份,出口增长就比较慢。但图中所显示也有综合退税比率与出口贸易增长率想背离的时候。由此也可以看出出口退税率也不是影响出口贸易的唯一因素,出口贸易还受到其他的因素所影响。
3.1 实证分析
因为恩施州自2003年开始就不存在出口退税少退和未退的现象,即恩施州2003年至2009年出口退税兑现比率都为100%,故在此对模型4变形,去掉一个自变量Z,得到模型5:Y=aX+c。
将图4中数据代入模型5,用eview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分析结果为:
Y=0.667X-20.4
对模型各项数据的检验,拟合优度为85%,T统计量为4.73,可认为是显著的;D-W值为2.11,绝对值大于2,模型不存在自相关问题;自变量的P值为0.0021,说明影响是显著的。
综合以上对模型的检验,可以认为模型的结果是显著的。即Y=0.667X-20.4是有效的。这表明,综合退税比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恩施州出口增长率将提高0.667个百分点,很明显,出口退税的充分性对出口贸易的增长有显著的影响。
3.2 模型不足之处
由于恩施州出口贸易起步较晚,前期数据在一定程度上缺少参考价值,而2003年之后出口退税的退税兑现比率都为100%,故本模型没有考虑出口退税的及时性对出口贸易增长率的影响,有一定的缺陷。
4 基本结论
通过本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关于恩施州出口退税与出口贸易的几个结论。
4.1 出口退税促进了恩施州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
出口退税政策的有力实施是恩施州出口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上文对于恩施州出口退税额和出口贸易额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出口退税额的增加会带来下一年恩施州出口额的增加;对出口退税综合退税比率与恩施州出口贸易增长率的实证分析表明,综合退税比率的提高会带动恩施州出口增长率的提高。出口退税对促进恩施州出口贸易增长的直接效应是相当明显的。
在出口退税政策的支持下,恩施州出口贸易发展迅速,积极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4.2 恩施州出口退税与出口贸易是低基数上的快增长
恩施州出口贸易真正的发展是从近几年才开始的,相对于国内其他地区,其出口贸易总额偏小,虽然增长较快,但属于低基数上的快增长。而出口退税受国家政策调整影响很大,从而又会对出口贸易造成一定影响。
4.3 恩施州出口产品是弱结构的高增长
恩施州出口产品虽然日趋多元化,但基本上还是以传统优势的农副产品为主,而附加值高的工业品生产企业目前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只是初具规模,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也只是在起步阶段。总体说来,恩施州出口产品的结构属于弱结构的高增长,一旦国家出口退税政策做出较大调整,许多企业将面临很大的风险。
4.4 出口退税调节出口产品结构的效应还未充分发挥
理论上来说,出口退税政策具有调节出口产品结构的效应,但从本文的分析来看,目前恩施州还是以传统优势的农产品出口为主,直到2009年,轻工业品、纺织品、机电产品的占出口的比重才首次超过农业品。如何利用好出口退税政策对产品结构的调节功能,是恩施州今后进一步发展出口贸易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5 对恩施州出口贸易的几点建议
5.1 抓住新机遇,充分发挥出口退税对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
恩施州正处于出口贸易发展的上升期,出口贸易的各项经济指标都在节节攀升,2010年更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由于“两路”的开通,长期以来制约恩施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通瓶颈得到根本性的缓解,极大缩短了与其他地区的时空距离,会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资本流和信息流,为进一步发展出口贸易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此基础上,政府应充分发挥出口退税对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为恩施州出口贸易的进一步发展铺平道路。
5.2 培育壮大外贸出口主体,推进出口产品基地建设
由于恩施州主要出口商品的附加值还不高,出口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还较弱、核心竞争力还不强,所以恩施州出口贸易下一个阶段的工作重点是不断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提升产品技术含量,提高附加值,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力扶持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努力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鼓励和支持骨干民营企业发展外向型业务,培育更多竞争意识强、产品质量优、销售渠道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出口企业。
与此同时还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推进农产品、机电产品、药化产品、轻工产品、矿产品出口基地建设,提升出口产品质量,扩大出口规模,形成出口产业板块。
5.3 调整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恩施州优化出口商品的结构必须坚持两手抓,一方面稳定农产品、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传统产品的出口,一方面扩大高科技、新材料、农副产品深加工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不断加强品牌培育创建,提升产品竞争力。抓住产业转移机遇,夯实工作基础,积极引进外向型转移企业,大力发展加工贸易。
与此同时,国家要发挥出口退税政策对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调节作用,可以对民族地区的部分附加值较高,竞争力较强的工业品和高新技术产品适当提高出口退税率,以鼓励其发展,达到调节出口结构的目的。
5.4 不断拓展出口产品市场
恩施州要进一步巩固和挖掘亚洲传统出口市场的潜力,深度开发非洲、拉美、欧盟等出口潜力大的新兴市场,提高新兴市场出口的比重,降低市场风险。并且政府应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东盟博览会等国内外知名展销会,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参考文献
[1]王志强,陈阳生.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我国外贸出口影响的实证研究[J].涉外税务,2009,(5).
[2]陈平,黄健梅.我国出口退税效应分析:理论与实证[J].管理世界,2003,(12).
[3]郑桂环,史德信,汪寿阳.出口退税政策对中国出口增长的影响分析[J].管理评论,2004,(6).
[4]汤贡亮,李成威.出口退税政策的经济效应: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J].税务研究,2002,(12).
[5]张阳.我国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影响效应分析[J].税务与经济,2006,(1).
[6]林发彬.出口退税政策对我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效应及建议[J].亚太经济,2006,(5).
[7]Coughlin,C.C.and Cartwright,P.A.An examination of state foreign export promotion and manufacturing exports[J].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1987,27(3).
[8]Mihir A.D.,James R.and Hines J.The Uneasy Marriage of Export Incentives and the Income Tax[J].NBER working paper,2000.
出口贸易范文6
21世纪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二,进出口贸易跃居世界第一,渐渐成为影响国际贸易的大国。面对中国连续的贸易顺差冲击,各国开始设置关税壁垒以外的一些新型贸易壁垒,形成新一轮的贸易保护主义,致使国内企业在出口过程中频频遭遇贸易制裁。目前,青海省主要出口的产品在质量和技术方面还不成熟,肯定会受到国际贸易大环境的影响;借鉴历年来省内外遭遇的贸易环境问题导致贸易受挫的经验教训,积极改进青海省出口贸易中存在的不足,推动青海省对外贸易又好又快的发展。
关键词:
国际贸易环境;出口贸易;影响
一、青海发展出口贸易的现状及必要性
(一)青海出口贸易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青海省出口贸易飞速发展,至2014年,据青海省海关数据,青海出口贸易额达到11.2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33.2%,其中一般贸易出口额为9.3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63.5%;加工贸易出口额为360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了16.5%;机电产品出口额为2.6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83.1%,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为1366万美元,比上年下降了44%;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额为1.65亿美元,同比下降了8.2%;硅铁出口额为2.0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49.2%;地毯出口额为4391万美元,同比下降了32.6%。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青海从没有出口贸易到出口原材料类型的资源密集型产品到初级工业制成品到现在出口的一些高兴技术产品、民族特色产品。高耗能的原材料出口在逐年减少,而加工工业品、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名族特色手工产品出口额迅速增长。出口种类原来越多,贸易方式的多样化,出口的国家和地区也越来越多,从一开始的20多个国家(地区)发展为今天的120多个国家(地区),其中主要的出口市场还是日本、中国香港、巴基斯坦、欧盟、美国、澳大利亚等地;据统计,2014年青海对日本的出口贸易额为1.3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14.1%,对印尼的的出口额为2048万美元,同比增长了782.8%;对巴基斯坦出口额为901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了12.6%;对美国的出口额为8444万美元,同比增长了68.9%;对澳大利亚的出口额为1484万美元,同比增长59.2%。从数据资料中可看出,近年来,青海对日本的出口贸易在大幅下降,对中国香港、巴基斯坦、澳大利亚、印尼等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出口贸易保持快速增长的速度,前景是非常美好的。
(二)青海发展出口贸易的必要性
由于青海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处于高原地区,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地貌垂直差异明显,而且大气、水体、土壤污染少,农产品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例如,蚕豆以其籽粒大而饱满、无虫蛀、颜色乳白鲜亮、富含蛋白质、低糖、低脂肪等都堪称高原绿色无污染的高品质产品,而油菜籽、藏药原材料、畜牧产品等都被公认为高营养价值高品质产品,深受广大国外消费者的喜爱;由于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原材料是青海外贸出口的主要力量,硅铁以及其他矿产资源的出口既增加了青海省的财政收入,又带动了青海一些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重要地位的45种矿产中,青海占有32种,其中18种的矿产保有储量排在全国前10位,矿产资源储量潜在总值达17.25亿元,占全国保有储量潜在价值的19.2%。而拉动经济增长的三个要素中,只有扩大出口才能给青海省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再者青海省的产品在国外市场具有更远大的发展前景。青海发展出口贸易不仅可以创汇增加青海人民的收入,企业获取超额的利润,还可以促进青海工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高新技术的引进,发挥资源优势最大化。
二、影响青海出口贸易的国际贸易环境因素分析
当前的国际贸易环境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大发展;跨国营销以及跨国公司的出现都大大的为国际贸易的发展开创了一个好的环境。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国际贸易环境得到有序的发展,WTO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国际贸易环境,促进了国际贸易的飞速发展。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由于经济实力的增强,在世界贸易中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各个区域内国家的出口企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贸易环境,历经国际金融危机、欧洲危机之后、美元和欧元相继通过贬值来降低本国的进口,国际政治环境动乱,有些国家和地区的冲突不断,所以当前的国际贸易环境变幻莫测,看似平稳却暗藏危机,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名族工业,借口兴起了新一轮的贸易保护主义,导致贸易环境破坏,出口企业受挫。
(一)国际政治因素
当前世界形势总体属于和平稳定时期,战争冲突也比较少,但是还是有个别地区一直名族矛盾不断,新的军国主义者又开始冒出苗头;例如,2012年下半年中日问题的争端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青海省向日本出口额大幅下降,一直以来,青海省对日本的出口额一直呈迅猛增长态势,但是2012年下半年以来,青海省对日本的出口贸易迅速下滑,2011年青海省对日本的出口贸易总额为20634万美元,比2010年同比增长了26.2%;然而,2012年青海省对日本的出口贸易总额下降到了18008万美元,同比下降了12.7%;2013年又大幅下滑到了11812万美元,同比下降34.3%;呈现出直线下滑的负增长态势。中东一直以来都是冲突较多的地区,而青海省地缘与中东接近,近年来也是青海省的主要出口市场之一,所以所面临的形势具有不确定性和一定的风险性。美国对中国实施的反倾销反补贴也使国内出口企业受损,究其原因,其中就有中国缺乏熟悉国际法律的高技术型人才,才屡屡遭遇制裁。所以说,国际政治法律因素也是一个影响青海出口贸易的基本因素。
(二)国际经济因素
国际经济环境一直都是影响进出口贸易的重要因素,它关系到一国出口的方向和策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青海省出口过程中避免不了要考虑经济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自己的出口策略,确保出口贸易的顺利增长。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影响了世界经济格局的改变,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危机浪潮。例如2008年美国华尔街爆发的金融危机,影响了全球经济的发展。青海2009年出口贸易深受影响,出口贸易增长及其缓慢,美国通过美元贬值,迫使人民币升值,持续的美元对人民币贬值引发了中国进出口的低迷,无形中使中国出口的产品价值缩水,价格升高;欧洲债务危机的蔓延是整个欧洲经济发展缓慢,对商品的需求量大大减少,也是导致青海省出口增长放缓的原因之一;还有主要发达国家为刺激经济增长普遍实行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释放出大量流动性货币。而近年我国经济成长性较好,对国际资本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就短线因素而言,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及升值预期、国内较高的基准利率,以及离岸和在岸人民币之间的利差,为热钱提供了跨市场套利的空间,所以大量的热钱涌入中国市场,不得不让人担心这会引起新一轮的经济泡沫,促发经济危机。
(三)新贸易保护主义因素
快速的工业时代造成国际环境的严重破坏,人类开始担心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于是开始采取措施阻止环境的恶化,其中就包括一些技术革新问题,但是也有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幼稚工业而借口设立一些规章制度,形成贸易壁垒,限制外来产品的进入。如日本、欧盟、美国等历年来设置的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的出口贸易频频出击。2005年欧盟实施农药最大限量残留标准检验,2014年又开始进行修订;美国对中国的反倾销一直以来都是有增无减的;2006年起,日本对进口的食品、农产品中农药化学品残留实施“肯定列表制度”,执行了新的残留限量标准,与原来的标准相比,新的标准和规则更加苛刻,更加严格,无疑给青海农产品的出口注入一股寒流。2006年青海对日本的出口贸易总额为1.87亿美元,到了2007年下滑到了0.76亿美元;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对每种食品、农产品涉及的残留限量标准平均为200项,有的甚至超过400项。因此,出口货物的通关速度将大大减慢,检测费用上升,出口成本大幅增加,直接影响青海省对日出口农产品企业的收益。
三、改善青海出口贸易国际贸易环境的对策
(一)从政府角度应对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的策略
青海省政府应该针对本省出口的产品以及出口方式,积极的引导,提供健全的检验认证机构,严格执行WTO规定的标准,为青海省的产品出口做好基本质量把关;积极参加各种商贸会,商展会。加大对青海省的宣传,例如在青海省省电视台播放青海省外向型产业及品牌宣传片等,吸引外商投资合作,拓宽经营渠道;继续充分利用“广交会”、“高交会”、“香港中医药展”、“清食展”等渠道,建立一个让企业稳定放心的出口平台,并加大对青海省特色产品的宣传等,为青海省出口企业寻求新的出口渠道,开拓更大的市场;政府作为一个中介式的机构,为进出口企业作担保,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贸易环境;另外,及时关注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分析其中利弊,为出口企业出口方向做好市场调查;根据青海省出口的具体情况,有方向有目的的制定出口政策,做好出口退税工作,鼓励优势产业的出口,调整弱势产业的出口情况,完善出口制度。
(二)从企业角度应对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的策略
青海有进出口经营资格的企业1151家,有进出口业绩的企业142家。其中,有出口业绩的企业102家,出口上千万美元的企业27家。青海出口产品主要有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山羊绒、地毯、硅铁、服装及衣着附件、帽类产品等。一般贸易占据出口贸易的主要地位,虽然2009年有所向下波动,一般贸易在青海出口贸易量中所占的比重最大。一方面,作为一般贸易的出口企业,应该积极配合政府的政策,充分发挥产业间合作共赢的关系,形成一个有利于青海省出口的体制,互通有无,互利共赢,创造新的贸易方式以及新型营销模式。例如,出口机电产品与高新技术产品可以合作,进行大市场营销策略,共享双方的营销渠道,出口方式,必定会节约很多出口成本,获得更多的净利润。而山羊绒、地毯以及服装衣着附件以及帽类产品可以形成一个名族特色出口产品行业规则,丰富行业内出口产品的名族文化内涵,共享出口经验以及出口渠道,严格把好质量关,保证出口的产品属于真正的具有名族文化的特色产品,这样才具有高的价值,慢慢在国际市场上形成品牌形象,创造更高的价值;另一方面,青海外贸企业需要做到改变出口产品的质量,克服贸易壁垒。例如,青海出口的农产品都是高原生态产品,但是农药成分还是相对较高,极容易遭到绿色和技术壁垒的限制。作为外贸企业可以引进一些高技术人才,懂得国际贸易法律以及贸易规则,不断改进企业的出口方式,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培养和扩大以藏文化、特色民族文化、藏医药等为主的文化产品出口,加快服务贸易发展,尽量节约成本形成规模生产,继续提升出口产品的质量和对外发展水平,达到国家对外贸易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的标准,并进行一系列的国家级和省级认定工作,把自己培育成为具有出口竞争优势的大企业。
作者:蔡震 单位:青海大学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裴长洪,付彩芳.当前我国外贸形势分析与预测[J].中国经贸导刊,2013(11).
[2]郭霞,沙鹏洲.青海对外经济发展现状分析[J].青海统计,2006(5):53-56.
[3]张鹊桥.浅析青海省进出口贸易形势及调整对策[J].青年科学,2009,(5):22-27.
[4]中国统计年鉴(2013)[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5]青海统计年鉴(2013)[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6]辛文琦.国际贸易环境分析[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