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范文1
关键词:会计上岗证;教学实施;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4-143-001
对于高职的会计专业学生来说,如果毕业时还未取得从业资格证,就没有资格从事会计方面工作,这无疑会降低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对口就业机会。因此如何应对考试方式、考试内容的变化,提高学生从业资格证的通过率,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必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即上岗证),这是进入会计职业的门槛。但自从财政部实施无纸化考试以来,各地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的通过率都大大降低,很多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前拿不到会计上岗证,这给学生就业带来极大的困难,因此如何提高会计专业学生上岗证的通过率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现状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既是会计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岗位专业技能课,也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必考的重要课程之一。为了能客观准确地掌握会计专业学生对《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学习情况,课题组在本院会计、审计专业学生中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教学现状进行了了解。本次调查共发放了197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为180份,分别从课程的难点、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教学方法等方面展开了调查。对于学习本课程中遇到的难点,主要集中在结算法律制度与税收法律制度两部分内容,大部分学生觉得该知识点较抽象,晦涩难懂。对于在学习《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时遇到的困难,85%的学生认为本课程的“考点太多了,记不住”;45%的学生认为“内容太枯燥了,提不起学习兴趣”;44%的学生认为重点把握不住。对于老师应如何讲授这门课程时,60%的学生认为“老师应该采取各种方法帮助学生记住”;31%的学生认为“老师授课时应多举案例”;17%的学生认为“应该让学生多做练习”。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学生普遍认为该课程的知识点多,内容大多是一些法规条文,理论性极强、内容枯燥,而高职的学生大部分学习自觉性不高,不太爱看书做题,理解力又不强,因此教师讲授时如果平铺直叙、照本宣科,学生难免感觉枯燥难懂,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很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往年的考证过程中有很多学生就栽在了本课程上。
三、《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的途径
为了提高会计上岗证的考试通过率,并使学生掌握会计工作中应遵守的各项财经法律法规和应具备的会计职业道德,课题组认为,教师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从教学实际出发,积极探索适用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该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
1.使用实践教学法,将抽象知识转化为直观知识
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应与考证大纲对接,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将枯燥抽象的知识点转化为直观印象,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并适时鼓励、表扬学生,可以激发学生潜能。比如在结算法律制度中学习支票、汇票等票据的相关法律规定时,可以让学生对照空白票据看一看再自己动手对填一填,最后对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找出自身的错误。除此之外,也可以多采用课前布置作业,让学生充分搜集信息。比如在学习发票的种类时,提前让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取得的发票,并自己来归归类,判断一下属于哪一种发票。
2.精心设计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本课程中,教师首先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准备相应的案例,它可以是一个完整的经济事件,也可以小到一种具体的会计行为;它可以是正面的教育案例,也可以是反面的教训案例。有效地结合案例进行教学,能避免内容空洞抽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守法意识和辨析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3.对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并通过对比来加深学生的记忆
本课程知识点多且分散,选择好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清晰、准确地掌握各知识点,归纳总结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教师将一些细小且零散的知识点归纳成表格的形式,让学生集中记忆,并通过比较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可以共同记忆,不同点要重点注意。如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和临时存款账户的使用范围、开设数量,是否可以存取现金等,归纳成表格记忆,可以一目了然,同时也能很快地记住相互之间的区别。
4.采取讲练结合的方式,督促学生进行学习
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惰性,课后能主动学习的不多,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加大练习的力度。每章节内容讲完后组织学生进行单元测验,并且对测验成绩进行分析,找出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使学生充分熟悉考试的难度和题型,提高科目考试的合格率;还可以利用学生喜欢玩手机这个特点,将练习题库通过手机发放大家,学生直接在手机上完成相应的练习,进行自我检测,及时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既克服了部分学生没有电脑的不足,也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无障碍地进行学习。
5.不定期地开展师生交流活动,搭建互动平台
问卷调查还发现,67%的学生愿意不定期地参加学校组织的会计专业活动。教研室可以通过已成立的“会计协会”,不定期地由专业老师组织各种形式的辅导、讲座和课题讨论,搭建互动的交流平台,或开展知识对抗赛,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同时巩固所学的知识,探讨学习方法,以提高学习兴趣。总之,本课程的学习如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实际讲授过程中,必须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与会计上岗证考试大纲对接,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将多种教学手段并用,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徐慧.论提高高职会计学生上岗证通过率的策略,新课程•教师,2014年11期
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范文2
【关键词】 财经法规 会计职业道德 因材施教 教学方法改革 探讨财经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5-023-01
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是培养既具有潜在发展能力,又具有基本执业技能财经人员的重要阵地,肩负着为社会输送财务文员的重任。会计证是财会专业学生毕业后走向会计工作岗位的上岗证,其中《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必考科目,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这门课程理论性很强,比较枯燥乏味,而且又要考核实际运用能力,对于几乎没有法学基础的中职学生来况,学习起来感觉非常困难。要使中职学生能够娴熟地掌握财经法规的基本理论,就要结合学生的特点,更新教学理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和考证通过率。
1. 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因材施教
中职生的来源,多来自成绩中下等的初中毕业生,他们中的大部分属于学习基础较差,自觉性不强的学生,很难适应现行中职学校的教学目标。再加上学生入学时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以前又没有接受过法规方面知识的学习,给《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教学带来较大的困难。综合这些情况,我们教师应该认真分析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找出最适合学生特点的方法,并注重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交替使用。
2. 强化综合素质,加强会计职业素养教育
由于《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既有素质教育的一般要求,同时又拥有应试教育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重点难点的提炼,还要使学生很好理解和掌握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在保证会计法律制度和会计职业道德等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强化综合素质教育,特别是会计职业素养的教育――最大可能地提高学生在今后会计岗位上的实际工作技能,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这是《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本质要求。
(1)树立新的职业教育理念,确立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指导思想。长期以来,参加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学生普遍感到“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这一科目考试难度大,教学内容涵盖面广,理论性强,知识点分散。因此,如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法的改革非常有必要。教学方法改革要体现“改革过分偏重讲授”的教学方法,实施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课堂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2)通过课堂教学渗透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价值观,中职生财会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方向主要是会计职业,而会计岗位对会计职业道德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财经法规教师应把握财经理论学习这个有利时机,及时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把提高学生会计职业价值教育作为改进课堂教学的重心。
(3)教师应不断进行专业学习,并加强与各校教师的教学交流与探讨。财经法规教师要具有扎实的会计实务、法律、金融、税收等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就应该充分利用每一时机向书本学、向社会学、向实践学,集百家所长,不断充实自己,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
3. 采用多种课堂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由于中职生文化素质有差异,为应对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大部分学生处于死记硬背的状态,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以改进学生学习方法,顺利通过会计证考试,应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
(1)采用自学与指导相贯通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教学中,适宜采用自学与指导相贯通的方法,引导学生精读教材,用“导学”的形式将书本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给出,让学生心中有清晰的轮廓。例如,学习《票据结算方式》时,各结算方式的特点、使用要求等内容应该熟练掌握,其他知识只需一般了解。每章节的学习基本遵循这个规律,这样便于学生抓住教材的完整结构,运用自己的推理,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概括能力、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的自学能力得到提高,提高了学习效率,也提高了学生会计证考试通过率。
(2)课堂应适时使用互动式教学法,将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讨,在教与学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例如,在学习《政府采购法律制度》时,教师可以提前告知学生课堂要探讨的题目、内容和要求,学生通过分组提问、发言和讨论,进行课前准备,生生之间进行互动。上课时,学生通过提问,教师通过要点讲评、纠错和答疑,师生之间进行互动。
(3)“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娱”,在实行以案例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下,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可以文字、图形、影像等方式直观再现案例内容,增强了教学内容的形象化和立体感,给学生展现一个丰富多彩的法律知识世界。例如,在学习《法律责任》时,甚至可以通过网络将校园教学系统与法院审判庭联系起来,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案件的发生、发展和处理过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案例教学。此外,还可以利用网络开设多媒体课堂,学生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式进行学习,并开展网络讨论,从而最有效地实现学习目标。
[ 参 考 文 献 ]
[1] 浅谈案例教学法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中的应用.
《财经界》.2010年第16期.
[2]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
1版.
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范文3
关键词:财经法规;会计职业道德;课证融通
众所周知,《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这一门课程的常规教学方式带来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缺少应对工作岗位各种问题的实用性,教学内容缺乏生动理解性,显得枯燥乏味。 所以课证融通这一方法将是一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习方法的创新型教学新体验,必定会受到广大学生、老师推崇。 所谓的“课证融通”又称之为双证教学,即课程的设置伴随着职业考证进行,课程教材的选择与考试的内容相统一,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边学习边参加相关的职业证书的测试。这是以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教学当中所不具备的特殊技能。
一、课证融通的《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概述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在作为从业资格考试所必考的科目的同时,也是会计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然而,因为教学的内容比^枯燥乏味,要想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这门课程,财经法规的老师应该进行教学资料的合理规划。在教学和学生接受能力等方面出发,以教学目标和管理职责为提高点,将书本上的知识点和文字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在掌握教材基本框架的基础上找出相关知识内在的联系,优化课程的学习方法,以提高教学效率。在此基础上,整合会计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教学质量。
实现会计一体化教学,使教师改变原来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实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找出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可以安排条件了解会计实务知识的“双师型”教师教学,将案例教学法与情景教学法相结合。通过一定的理论和法律规范结合一些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运用会计学知识进行教学的转移,完成会计工作的实际操作,让真实生活中某些场景进行模拟再现来总结知识的内容。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情景。同时注重课程内容和教学进度,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和规范的理解。
符合按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要求组织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在会计的相关职称考试当中,与其他较高层次的考试相比,《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注重会计的基础原理和基本技能及国家相关法律文献。通过合理规划教学,避免学生因为基础问题,而在课程学习当中出现听不懂的现象。避免教学过程过于重复,提高学生效率性,加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工作中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考证的通过率。
二、课证融通的创新型教学的意义
从我国开始拥有教育教学体系开始,教育教学体系就是以课程与认证相结合作为基础的。这一传统充分体现了课程的统一性和规范化,对我国教育和会计专业有重要的意义。要明确课程统一规范的意义,加快课程与认证一体化的改革进程,笔者认为要进行以下的几个步骤。首先,整合课程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高等学校的课程与基础教育课程不同,不再着重于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拥有更多、更扎实的职业技能。而根据实践研究表明,良好的创新课程整合形式,可以明显激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能促使他们能更好的学到理论知识,并掌握会计领域的职业技能。在这种“课证融合”模式下,一方面,学生能够学习到应用知识,另一方面老师可以在面对面的教学过程中贴近考试。应该认识到课程与教学整合的重要性以及实践意义,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的意义;其次,有利于加强知识的理解,由于融合了创新的教学形式,学生不再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测试,只需要按照教学的规划来进行,他们就不必害怕通不过考试这一问题,以及会在书本上花费许多钱。节省下来的时间、金钱等可量化或不可量化的东西可以用来去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事实上,这类融合模式可以降低考生压力;最后,《财务规则与会计职业道德》的融合有助于提高合格率。目前广西区的合格率只有百分之二十左右,通过改变证书考试与课程整合的这一现象,与专业老师和答疑解惑者进行交流,还可以获得最新的动态,考试内容测试等一系列福利。这些问题都可以从根本上提高考试通过率,改善专业技能不高的现象。
三、如何进行课证融通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改革
(一)国家有关部门要适当出台相关政策,支持课程认证改革的一体化
长久以来,所有的改革都离不开国家的支持与引导。因此,国家财政部、教育部以及考试院必须整合要点,给予支持,使课程中的大部分学生能够进行在学中思,在学习当中掌握实践,在从业资格考试当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材的选择及相关内容的测试
如何选择教材,怎样选择教材,在教学考试当中是一个大问题。如考试的教学资料能够进行有效的选择,同学在学习考试当中能够选取适合的教材,那么考试的通过率也不用发愁,考试也容易通过。所以在选择高等教育教材时一定不能马虎,但要在实际问题中进行长久的考虑,在贴近考试大纲的基础上,选择与自己相匹配的教材。
(三)课程学习上结合一定的职业技能竞赛提高学习兴趣
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法很难达到课证的高度整合,所以我们必须改变教学方法以实现课证的整合。在研究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过程中,高等教育机构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组织与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相关内容的职业技能竞赛以赛促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是说我们通过竞赛测试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平时的竞争提升学生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信心。
(四)课程理论应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上述的考量,我们不能再遵循传统模式进行教学,理论结合实际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培养优秀的人才,还需掌握基本的理论问题。从根本上说,基础理论与课程实践的相结合可以提高会计高等教育教学的质量,从而全方位地培养出专业人才。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一些相关实用的软件,通过实际操作,结合理论知识,可以改善现有的状况。
四、结论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就在飞速发展,会计相关领域虽然门槛较低,但是社会需要大量掌握专业技能的优秀会计人才,所以探索课程的改革在解决这一问题上具有重大的现实考量意义。作为一名会计方面老师也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加强会计基本技能,为学生进入社会后能够做好会计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让学生成为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金梅.基于课证一体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改革――以南昌工学院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5(02).
[2]汪淼.高职院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教学探讨――以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为例[J].才智,2015(20).
[3]覃丹.《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经济师,2015(11).
[4]李建红.谈会计从业资格课程的整合教学[J].新课程研究,2013(09).
[5]吴国昌.实施异体监督加强过程管理[J].石油教育,2015(11).
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范文4
一、国库单一账户体系
将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名称,开设,用途,作用,列表如下
表一
■
二、支付程序
1.财政直接支付:工资支出、工程采购支出、物品和服务采购支出。
2.财政授权支付:适用于未纳入工资支出、工程采购支出、物品和服务采购支出、管理的购买支出和零星支出。包括单件物品或单项服务购买额不足10万元人民币的购买支出;年度财政
投资不足50万元人民币的工程采购支出;特别紧急和经财政部
门批准的其他支出,列表如下:
表二 财政性资金的支付方式实行财政
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两种方式
■
三、当堂附练习题,帮助初学者掌握容易混淆的4个账户
1.(单选题)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是指以( )为核心的各类财政性资金的集合。
A.财政国库存款账户 B.财政一般存款账户
C.财政专项存款账户 D.财政预算内资金账户
2.(多选题)预算单位实行财政直接支付的财政性资金包括
( )。
A.工资支出 B.工程采购支出
C.物品采购支出 D.服务采购支出
3.判断题
(1)属于地方预算的政府采购项目,其集中采购目录和政府采购限额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机构确定并公布。( )
(2)财政部门是持有和管理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职能部门,任何单位不得擅自设立、变更或撤销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中的各类银行账户。( )
(3)预算单位支用授权额度时,填制财政部门支票等单据送银行,银行根据“财政授权支付凭证”,通过零余额账户办理资金支付。( )
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范文5
摘 要: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总结了“一听二记三练四测”的教学方法,以提高《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效果和考证通过率。
关键词: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实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3-0100-02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中职学校计会专业的专业课,也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必考科目。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这是摆在中职财会专业教师面前的新挑战。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总结了“一听二记三练四测”的教学方法。
一、“一听”:学生上课认真听
中职学生思维敏捷,动手能力强,对新事物的接受快,但是大部分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学习积极性不强,自我学习能力较弱。所以,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能做到的并不多,只能在上课中要求学生认真听。如果学生确实能认真听,学生掌握的知识程度会在30%以上。
二、“二记”:教会学生多种识记知识的方法
如教会学生课后画思维导图。由于课堂教学信息量大,学生若采用传统(图1)的线性记笔记方式,会存在笔记记录不全、记录后不易复习、知识掌握效率低等情况。如果课后采用思维导图记录法(图2),可以让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进行梳理,将课堂学习内容图形化,利用线条、符号、词汇和色彩画出自己的思维导图,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使复习更具条理性。因为学生的思维意识不一样,导图的样式会千奇百怪,这样也可以杜绝学生抄袭。学生如果能认真去做思维导图,知识掌握的程度会提高到50%~60%。
教会学生在理解和记忆知识时,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关键词。《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考证的题型是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各20道,不定项选择题10道。也就是说这些题目都是客观题,那么学生在记忆时,主要就是记关键词,包括前面所讲的课前小测也是要求学生写出关键词为主。关键词能记住,考试中答题的准确度就能拿捏不出错。
2.时间。时间方面的记忆,要注意几个情况:一是无规律的时间,如某法的通过、实施、修订等;二是有规律的时间,如:税务登记中的开业登记、变更登记是30天,注销登记为15天;三是无规律但有道可循的时间,见图3。
图1 传统记录法
图2 思维导图法
3.有前提。很多时候学生在记忆时,往往会忽略了法律法规中的前提条件,这样就容易丢分。如:【判断题】银行不得为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查询账户情况,不得为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冻结、扣划款项,不得停止单位、个人存款的正常支付。【答案解析】该说法就忽略了前提“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
4.陷阱。一些常识问题,中职学生没实践基础,有答题时也很容易中招丢分,这就是专家出题时给的陷阱。如:支票的出票人签发支票的金额不得超过付款时在付款人处实有的存款金额。禁止签发空头支票。这里的陷阱就是“付款时”,可以改为:出票时、签发时、开具时。
三、“三练”:课后要求学生完成练习
包括练习册的习题和老师另外出的练习。而且在练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找到题目对应知识点在书本中的位置,并根据题型不同用不同的彩色笔标示。如果学生确实能按老师要求的去做练习,学生掌握的知识程度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提高10%~20%。
四、“四测”:对学生进行测验
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范文6
关键词:教学思维模式;创新;财经法规
《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课程如何v解?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如何发挥?条款多,关联性弱,是本课程学习的难点,教师如何全面超越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教学思维模式的创新?笔者根据近几年的教学经验,发现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1.教材体系建设落后。教材更新速度跟不上国家考试大纲的更新速度。2.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很多教师不关心从业资格考试的变化,只根据教材内容讲解。3.教学方法单一。传统的教授-听课模式教学。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根据课堂教学经验结合从业资格考试大纲的变化,将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从枯燥的知识讲授,变为简单形象的记忆,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巩固学习效果。
一、教材模式改进
目前,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全部采用无纸化形势,使用全国统一题库。笔者将近三年会计从业考试软件中案例题摘录与教材的章节内容相匹配,作为现有教材的有益补充,极大的丰富了教材的内容。并将手机版电子教材制作成WORD文件置于学生微信群内,供学生课下下载练习。这样,学生可以充分利用时间碎片进行学习,受到学生极大的喜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性空前高涨。
二、记忆方法的改进
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这门课程都很难和趣味性相联系。美国著名的记忆术专家哈利・洛雷因说:“记忆的基本法则是把新的信息联想于已知事物。”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四种记忆模式。
(一)形象化记忆
谐音记忆的关键在于将所要记忆的内容建立生动的联系,从而达到提升记忆兴趣,延长记忆时间的目的。教材中对会计违法行为分两部分论述,第一部分为“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等会计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采用列举的方式包括“10条”;第二部分为“其他会计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笔者将会计违法行为按照性质分为三类,建立起一个记忆的逻辑。详见表1。
(二)联想迁移综合聚类分析
在记忆五类专用存款账户及对应的使用范围时,可采用一、二、三、四、五记忆,详细记忆过程见表2。
(三)综合聚类法
对于支付结算中各种票据的提示承兑、提示付款期限因为条目多,日期相似,是记忆的难点,通过聚合各种票据的方式,找出差异点记忆,详见表3。
三、教学形式的改进
记忆方法的创新是教学思维的创新的核心和出发点,将知识的简单传授变为思考模式的传授和记忆方法的探索,引导学生创造属于自己的独特记忆方法,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也许我们就向“乐之者”更近了一步。
参考文献:
[1]曾昭坤.浅谈案例教学法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中的应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