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登岳阳楼陈与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登岳阳楼陈与义范文1
一、从绘画角度来感受诗歌的图画美
诗歌以精炼的语言给人类展示出无限广阔的空间。因此,在诗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诗中所涉及的实物检索成绘画素材,让学生通过想象,把诗中所涉及的实物描绘成一幅完美图画,从欣赏图画的角度,真切地感受诗中的意境美。如在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着描绘这种景象:在南山下有一片豆地,草长得很茂盛,豆苗却稀稀疏疏的。早晨,诗人扛着锄头在田里清除野草;到了晚上,诗人才扛着锄头披着月光回来,行走在齐腰深的草丛中。通过对景象的描绘,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画出一幅美丽的“月下归耕图”。通过绘画的形式来学习《归园田居》,快乐田园生活就更为直观了。
二、从音乐角度来感悟诗歌的音乐美
诗歌给人带来的情感体验各不相同,有的如“潇洒走一回”一般洒脱;有的如“二泉映月”一般悠长;有的如“黄沙中赛马”一样奔放。教师可以借助音乐让学生去感受诗意,让他们感悟诗歌的无限魅力。如我国古代的乐府诗就是以配乐进行演唱,以音乐形式感受乐府诗的美,教师要尽可能地采用曲调,引导学生以优美的乐音唱出全诗的内容,真切体会用音乐学习诗歌的无穷乐趣。
三、从改写角度来拓展诗歌的内涵美
诗歌篇幅较简短,有时候很难准确、形象地表达出具体的审美意象。由于中学生社会实践较少,知识面较狭隘,就更难把握住诗歌深远的意境。作为教师,应指导学生从“扩写句子”入手,把通过诗歌中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等进行多方面、多角度地思考,并将诗歌改写成词语优美、句子流畅的散文诗;或者是扩写为写景叙事的散文,这样学生就更容易领会诗歌的内涵。如在教学陈与义的《登岳阳楼》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这样的改写:长江南岸毗邻洞庭湖的岳阳楼远近有名,今天终于登上了岳阳楼,因为没有风,楼阁上的帷幔静止不动,夕阳也在缓慢地下沉。三国时吴国和蜀国争夺荆州,吴将鲁肃曾率兵万人驻扎的岳阳,此时已被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所覆盖。我也陷入了沉思:为了躲避战乱我四处漂泊了三年,如今身边的亲朋好友音信全无。我已是两鬓斑白,又体弱多病,望着远处的山、远处的树,我不禁潸然泪下。通过这样的改写,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到《登岳阳楼》漂泊在外、思念故乡的主题内涵。
四、从主题角度来体味诗歌的情感美
每一首诗各有其特定的思想感情,不同的人阅读诗歌,感受的深度也各不相同。基于这一点,教师应鼓励学生善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一首诗的主题思想并非是绝对的,只要学生的见解合情合理,教师就要给予肯定与鼓励。当学生谈不出自己对诗歌的主题感悟时,教师还要引导他们利用丰富的图书资源、网络信息帮助学生探索诗歌中的主题思想。学生在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后,经过一番思考与加工,感悟出的主题思想就不再是一种难事了。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提出疑点、进行讨论、达成共识,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得出既有个性又有共性的主题思想,进而提高学生对诗歌主题情感的认知高度。
五、从联想角度来创新诗歌的形象美
登岳阳楼陈与义范文2
关键词:厚积薄发 拓展比较 凸显自我
诗是文学中的文学,是一种唯美的艺术。诗情画意般的美好生活总是为人们陶醉向往。古诗词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经久不衰。当孩子们还在呀呀学语,口齿不清的时候,他们就会在大人的要求下,得意地背诵“床前明月光……”。可是在他们读了小学,上了中学以后,幼时的那种对古诗词的兴趣却与日俱减。他们只是因为考试有古诗词填空及鉴赏题,才硬着头皮去学去背。学生诗情失落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重新寻回学生失落的诗情?于是笔者反思了当前初中古诗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初中古诗词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一)照本宣科,枯燥无味
很多教师视野狭窄,文化底蕴欠丰厚,完全埋没在琐碎的日常教育教学中。备课只是一味地啃教参、抠书本,面对除此以外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知之甚少,无法超越教科书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以自身的深厚的文学功底去激起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和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在言简意丰的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对作者、背景、解题、释词、译句等进行照本宣科的讲解,课上得枯燥无味,学生兴味索然。
(二)一首一首,费时低效
教师教学古诗词,通常都是一首一首孤立进行的,每首古诗词之间似乎毫不相干,没有什么紧密联系,知识点被零星无序地分布于每首古诗词当中。因此,学生脑海中形成的有关古诗词的知识是零碎、杂乱,易混淆,一知半解的。教师这种就课文教课文的方法,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难以站在更高的角度上去“一览众山小”,学生的学习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自然也就难免费时低效了。
(三)读读背背,阅读疲劳
自古以来,读和背就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致使部分教师把学习古诗词的过程简化为单纯的背诵积累,学生缺少思维的积极参与,容易产生阅读疲劳。结果是学生机械重复地读,熟读了,会背了,默写起来别字多;背了这首,又忘了那首。殊不知古人读书,常作摇头晃脑之状,是入情入境的吟;而今人读书,是有口无心地念,其效果自然也就大相径庭了。
二.改进古诗词课堂教学的具体举措
基于上述对古诗词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思考,我阅读了一些相关著作,并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教学的要求,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实践,以我正教的人教版八年级上的杜甫诗三首中的《望岳》为例,谈谈我在教学古诗词方面的一些改进的做法:
(一)厚积薄发,课堂显魅力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堂精彩的课的准备就是要阅读,每天不间断地阅读,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教师只有通过平时的广泛阅读,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学识、扩大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智慧,从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做到厚积而薄发,才能使课堂焕发光彩,彰显魅力。例如在对作者的认识时,笔者惯例的介绍是: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生于巩县,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他是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号称“诗史”,他本人被尊称为“诗圣”,著有《杜工部集》。
这些资料随便的一本教辅资料上都有,虽然笔者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来回答其中的知识点,然后自己再加以补充、课件呈现,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都不高。这也难怪,什么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诗史”、“诗圣”这些内容他们不是早就滚瓜烂熟了吗?
于是,笔者自问:除了这些我还了解杜甫的什么?我对杜甫的认识是大海里的一滴水吗?杜甫的父母是谁?他出身在一个怎样的家庭?他有兄妹吗?他自己又有几个孩子?他是怎样走上仕途的?他常跟哪些人来往?他和李白是好朋友吗?他也爱喝酒吗?……类似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虽然这些问题并不与教学有很直接的关系,但如果教师对这些回答了然于胸,并选择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在课堂上适时适度的补充一二,那么,这无疑就会激起学生对作者更多的求知渴望,并会大大提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后来我在上课之前先问学生:“杜甫和李白是好朋友吗?”这一问学生可傻了眼,大部分同学纷纷开始猜测。别怪学生不知道,我也是查资料才知道的,问了周围的同事们,他们也不知道。等到上课时,笔者声情并茂地介绍杜甫与李白的深厚友谊:天宝三年(744),考进士不第后一直游历四方的杜甫在洛阳与比他年长十一岁李白首次相识,两人一见如故,促膝长谈,把酒论诗,相携同游梁宋齐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虽然第二年,他们在山东兖州石门分手后就从未见面,但两颗伟大的心灵仍然心心相印,相互牵挂,且常有诗歌寄赠。“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就是杜甫对李白由衷的褒扬。《杜甫诗集》可以见到杜甫写给李白的赠诗多达十几首,可见他们至真至诚的情谊。闻一多先生认为,李杜相遇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为激动人心的相遇,并把这次相遇比作“太阳和月亮的相碰”。一代文豪郭沫若在晚年还为此写了一本书――《李白与杜甫》。笔者在介绍完这些后并顺势推荐学生阅读此书。
这些资料是我阅读查找、搜集积累的,当我以这种拓展学生熟识素材中未知领域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杜甫与李白的深厚友谊时,无疑就在学生面前打开了诗人的另一个陌生的世界,学生们倾听的十分入迷,表现了极大的好奇与兴趣,而且想更多地了解诗人。当然,笔者在下次教学认识杜甫时又会从有关杜甫绝非寻常的家世、杜甫走上仕途的途径等其它方面进行认识,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杜甫的兴趣,而且丰富了诗人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诗人其它诗歌的理解能力。
诗人杜甫说自己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而笔者说为人师者若读书破万卷,则上课亦如有神了。以上仅以诗人杜甫之一角举隅笔者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使沉闷之课堂焕发生机,显课堂无穷之魅力的做法。教师至少应当对教科书中经常涉及的重要诗人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社会交往、思想性格、主要作品等有统筹的认识,使自己的阅读积累与课堂上所学的内容有成千上万个接触点,并且经常自问我认识他们就像大海里的一滴水吗?正如孟子所言:“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二)拓展比较,课堂现活力
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有比较才有鉴别,而学习古诗词总是离不开对诗词的鉴赏。教师要善于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拓展相关的教学资料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怎样把这首诗与那首诗紧密地联系起来,通过比较,对相关的知识进行整合,由此及彼,求同求异,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增加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从而使学生在比较中明了诗词作品各自的个性特点,帮助记忆,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更好地认清事物的本质,认知古诗词鉴赏的一般规律,达到古诗词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比较阅读的范围非常广泛,既可以是诗中的一个重点词语,也可以是诗中的某一句诗,但更多的是整首诗与诗之间的比较;既可以是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也可以是不同诗人的同题作品,但更多的是不同诗人的不同作品的比较;既可以着眼于作品的内容基调,也可以着眼于作品的形式技巧,但更多的是从题材、体裁、背景、主旨、技巧、风格等多角度进行比较。比较阅读的素材应尽量以教科书以内的素材为主,以免增加学生的负担。例如,笔者就对《望岳》进行了多角度的拓展比较,加深了学生对诗词作品内涵的领悟。
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与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比较。这两句话的题材是相同的,描写的都是泰山,但杜甫是在泰山脚下的感慨,而孔子是在泰山顶上的感慨。这两句话都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都赞颂了泰山的雄伟高大,都有站得高、看得远的意思。但主旨不同,孔子的话实际上是指人要用超越自我的崇高的心境来看待人世间的纷扰;而杜甫的话是想象自己不久登上最高峰的自豪感。
杜甫一生写过三首《望岳》,但笔者在教学时并不与其它两首《望岳》进行比较阅读,因为很明显,这样的比较阅读难度太大,容易使学生产生畏惧情绪。笔者把这首诗与本课中的另一首《春望》以及与本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进行比较阅读。
杜甫的《望岳》与《春望》的比较。这两首诗的创作背景不同,创作时间已相距十多年,其间经历了“安史之乱”,因此诗人抒发的感情也不相同。《望岳》是一首哲理诗,诗人借景说理,由泰山的高峻挺拔、神奇秀丽入手,抒发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人生感悟,触发理性的思考,具有哲理的思辨色彩。此时,我还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这类写景说理诗,如《登鹳雀楼》、《题西林壁》、《观书有感》等。《春望》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借景抒情,由“山河在、草木深”的惨景,抒发了感时忧国、思亲悲己的人生感慨。
杜甫的《望岳》与李白的《渡荆门送别》的比较。这两首诗创作背景相似,都是诗人二十多岁时第一次离开故乡的远行之作。其次,景象都十分壮丽。但是在表达的思想感情上杜诗重在述志,而李诗却重在思乡。
王维《使至塞上》与李白《送友人》的比较,陈与义《登岳阳楼》与杜甫《登岳阳楼》的比较,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与刘禹锡《望洞庭》的比较,刘禹锡《秋词》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比较……可以比较的古诗词不胜枚举,经常地比较阅读,就可以做到温故知新了。
(三)凸显自我,课堂添动力
美国学者大卫・博金斯说:“我们并不缺少知识,我们非常缺的是运用知识,缺的是思考性学习。”反思我们的古诗词课堂教学,并不缺少背诵积累的知识,非常缺的是运用知识凸显自我。虽然学生背诵古诗词一些优美的诗句,但这些诗句似乎与学生的精神成长毫不相干,它们既不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也不能丰富学生的语言,只是作为被记忆的知识在考试的填空题中发挥作用。笔者以为只有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把语言作为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工具,唤醒学生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自我的审视,让学生体会到智慧创造的乐趣,课堂才会激发一种自我需要的驱动力。笔者就对《望岳》层层剖析,力求使文本与学生自我紧密联系,以促进学生主体的内在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首诗中的最后两句无疑是最为人们所传诵的,为什么呢?因为它道出了一切想有所作为的人们所共有的情怀,引起了人们的共鸣。那么学生对这两句话有什么领悟呢?只要努力战胜困难,就能攀登人生的高峰。这已经是标准答案了,很多老师需要的就是这种教条式回答。然而仔细想想,学生的这种回答与学生的自我触发还是相距较远,学生并不因此而变得勤奋。于是笔者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高峰是各种各样的,那么诗人有没有努力登上他诗的高峰呢?在此基础上又引导学生思考:那么你有没有努力登上你学习的高峰呢?此时,学生们都面露愧色。这样,笔者通过挖掘文本与学生的内在联系,不仅有助于文本对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而且有助于学生对作品深层内涵的把握。
知识由于得到运用而得到发展,笔者在古诗词教学别重视学生的主观性表达训练,经常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语句运用联想与想象,进行改写、扩写、引诗句入文,意境再创造,人物活动再现等训练,以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本文中学生虽然不曾亲见泰山“阴阳割昏晓”之壮景,但一明一暗的景象却在生活中随时可见,“割”又是学生所熟悉的动作。因此笔者就让学生围绕这句话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想象描写。学生们开始静思默想,在经过自己的一番思维之后,不仅使学生已有的知识得到运用,而且对这句话记得更牢,懂得更深。例如有一位学生描写如下:
晴空万里,阳光铺洒在巍峨高大的泰山南面,那奇形怪状的石头,挺拔多姿的松柏,呈现出一片明朗的色彩;而在茫茫无际的泰山北面,却是阴森昏暗,迷蒙一片,不见天日。为什么这泰山南北形成了一明一暗截然不同的两种景象呢?原来是泰山上那高耸入云的山峰把阳光割断了。
综上所述,笔者从三个方面改进了古诗词的课堂教学,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生对古诗词的冷漠态度,寻回了学生失落的诗情。总之,教师要不遗余力地使学生在古诗词的学习中“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最终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和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选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陈明选,沈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教学技能应用》[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