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杜桥小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杜桥小学范文1
一、促使小学生掌握比较阅读特征
1. 交融性特征
小学语文课本内容包罗万象,涉及道德、伦理、艺术、科技等多种方面,可以说是思想性、工具性和实践性的综合体,并以此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又庞大的知识网络,课本中选取的作品都可堪称经典之作,精彩篇章使人目不暇接。但是在鳞次栉比的作品中,在纵览全局的情况下进行比较阅读,可以发现很多文章在思想内涵和艺术特征等方面具有交融之处,使学生感觉到纷繁的文章却往往有异曲同工之妙。如《再见了,亲人》与《十里长街送总理》这两篇文章都是写送别的,虽然在时代背景、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在人物设置、情感表达等方面却有很大的相似性。教学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就这两篇文章的主题进行对比阅读,让学生明白:“只有最可爱的人,才是最值得尊敬、怀念的人。”学生从比较出发,自然而然地找出交融作品中的特征。
2. 发散性特征
横向性比较阅读。这种比较阅读不但包括同一作品中人物的比较,还包括不同作品人物的比较。如《将相和》中的廉颇与蔺相如、秦王与赵王,在比较中更能凸显人物的鲜明特点。又如《丰碑》中的军需处长与《金色的鱼钩》中的老班长,都展现出舍己为人的革命精神,通过这两篇作品的比较阅读,能够使小学生对革命精神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纵向性比较阅读。这种比较阅读可以从情感方面比较,如“山水情”(老舍《趵突泉》),“故乡情”(王鲁彦《我爱故乡的杨梅》)等。又如哲学思考方面的比较,从哲学思想方面比较,如《揠苗助长》的主观与客观,《惊弓之鸟》的原因和结果,《守株待兔》的偶然性和必然性,《掩耳盗铃》事物是客观存在等等。
3. 互补性特征
在阅读教学中,根据文章内容主旨表达、内容剪裁、写法技巧等方面的不同进行比较阅读,能帮助学生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形成完整的、相互作用的知识体系。如《温暖》与《一夜的工作》都是对这一人物进行叙述,但因为两篇文章在主题方面的差异,导致选材有所不同。《温暖》写经过一夜工作后的,在人民大会堂门口对一位普通清洁工进行亲切问候的感人情景,歌颂了平易近人、热爱人民的崇高品质。《一夜的工作》主要写作者陪同审阅稿子,见到一夜的工作情况,歌颂简朴的生活作风、忘我的工作精神。这两篇文章情节的共通,时间结构的顺承,学生在阅读之后,头脑中对的原有印象进行自然的叠加,主题讲述具有一定的互补性,比较阅读便能反映出的人格力量。
二、小学生语文比较阅读能力提升的技巧
1. 看重篇章主题进行比较
小学生大多对于阅读内容的故事更感兴趣,而涉及到提炼并揭示文章主题,很多学生都会感到困惑。我们可以运用比较阅读,让学生自主学习,在同类作品中挖掘主题,让学生逐渐掌握揭示阅读材料主题的方法,进而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如学生在写父爱、母爱这类题材的作文时,往往泛泛而谈,缺乏深入、感人的材料实例,针对于此,教师也可以通过比较阅读加以解决。教师可选择《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精彩极了”和“糟糕极了”》、《学会看病》等文章让学生进行比较,让学生体会到多样化的父爱与母爱表现形式,从而打开学生作文选材的思路,在阅读能力提升的同时有益于写作。
杜桥小学范文2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技巧;探究
阅读是文字的眼睛,是语文的精髓。随着知识的积累,阅读难度和强度会不断增加。因此,阅读能力的培养不容小觑,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阅读的技巧要从小学抓起。下面笔者谈谈阅读教学技巧的两点做法。
一、课前导入的技巧
1.激情导入,扣题质疑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语文教学中也是如此。上课伊始,教师声情并茂的开场白,把学生带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意境中。例如,教《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课,教师可以先播放黄河各时期、各流域的画面,接着提问:“看了黄河的这些画面,你们有什么感想?”最后教师引出画外音的导语:“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可是近2000年,她却变成一l多灾多难的祸河。”这种以黄河前后截然不同影像的鲜明对比,可强烈震撼学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2.故事导入,以情激情
小学生爱听故事,教师以讲故事的方式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也可以得到有效的启发。在课堂上前几分钟,教师可抓住学生年龄特点及心理特点,用与文本情感相关的故事导入新课。比如,学习《自然之道》时,教师可以用缓慢低沉的口吻讲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有关违背自然规律导致不好后果的真实故事,如将受伤的鸟儿带回家精心治疗后,为了避免它再次受伤害,就把它关在笼子里细心喂养,鸟儿却因此失去了自由不肯进食,最终死亡,从而引出了“道”,使学生快速进入情境、感知主题,让学生展开心与思的交融。
3.设置悬念,诱惑求知
小学生好奇心特别强,他们阅读课文往往会对故事情节的发展特别关注。根据学生这一心理特征,可以设置悬念,引发质疑、解疑,刺激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例如,在上《惊弓之鸟》时,开篇就布疑阵:“同学们,空中飞着一只大雁,用哪些办法能把它们打下来?”(假设性问题)学生根据自身生活经验,争先恐后回答:用枪打、用箭射、用弓弹……至此,教师先肯定了学生答案的正确,但话锋一转,追问学生:“古时候有个射箭能手更绝,拉弓不用箭。‘嗖’的一声把一只大雁射了下来。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同学们拿出课文仔细阅读,从中找出答案。”通过悬念诱惑导语,学生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们自然而然地认真读书、思考。
二、课堂提问的技巧
1.激励性提问,蕴含魅力
激励,是语文阅读教学常用的一种评判方式,教学活动区间采用激励性的提问,讲究语言艺术蕴含的魅力,促使学生产生求知激情与欲望,让阅读教学生动、活泼、实效。例如,教学《跳水》一文时,教师可以提问:“你还有其他的办法使孩子得救吗?”教师积极鼓励学生,让他们广开思路、集思广益寻求答案。学生纷纷开动脑筋,踊跃发言,各抒己见。此时,教师引导点拨,比较答案,选择最佳办法。学生通过分析、对比,得出结论:还是船长的办法好。这样不仅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加深了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灵活性提问,训练思维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巧妙地设置提问,捕捉“节骨眼处”的问题来体现学习的重难点,以此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例如,教学《草船借箭》时,文中的“神机妙算”一词集中地表现出诸葛亮的杰出才干。如果只停留在解释上就难以引起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可从另一个角度问学生:“诸葛亮借箭若没有成功,原因是什么呢?”然后从诸葛亮通天文、善用人、懂心理、晓兵法、精打算五个不同的方面进行假设,一一否定,学生理解了“神机妙算”的含义。这样的提问既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让其发挥了想象力。
3.创造性提问,发展智力
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上,教师应采取创造性提问,让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发展智力、开发思维、培养能力。例如,在教学《南辕北辙》寓言时,“那个人能不能到达楚国?”如果直接问学生,学生肯定回答 “不能”。设计这样的问题就毫无意义了。这时教师启发学生,提出疑问:“大家都知道地球是圆的,若有足够的费用,照这样一直走下去,会有什么结果呢?”这样一问,学生的思维就像“决堤的洪水”一发不可收拾了。讨论结果答案不唯一。这样的提问,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让阅读课堂有效、高效。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熟练掌握和运用“教学技巧”,展示出独特魅力,这样才能使课堂生动、有趣、富有魅力,学生才会乐于学习。
参考文献:
[1]连彩虹.让语文课堂富于艺术生命[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09(9).
杜桥小学范文3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技巧
古人说的好“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生需要借助反复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而如何指导学生读懂书、读好书、爱读书,则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面临主要的问题。大量教学实践证明,阅读教学要落到实处、搞扎实,就必须从最根本的朗读上多下工夫。教学中要从“读”出发,把“读”贯穿教学全过程,把引导学生会读书、读会书作为阅读教学的根本。它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体现以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为课堂教学的本体,同时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理念在朗读教学中的落实。
一、引导学生积极朗读
好的朗读,可以达到声情并茂,意味悠远的效果;可以摄人魂魄,耐人寻味,如何抓好学生的朗读,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
朗读是理解课文内容的主要途径,也是学好普通话,从小培养良好语言习惯的基本手段。小学《新课程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教师要以自己精彩的朗读打动学生的心,唤起学生朗读的欲望。采取激励机制,抓住学生在朗读时表现出来的成功之处进行表扬,使学生得到成功的喜悦。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好语言很关键的因素,兴趣能激励学生充分发挥潜能,提高学习效率,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总之,在朗读中只有充分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才能使学生情发于心间,又能溢于言表。
(1)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朗读。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读得流利的可以多读几遍;读得不流畅的也可以从容地读;有不懂之处,可以回过去重读,也可以与同学交头接耳,议论几句。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
(2)朗读要面向全体学生。有了充足的读书时间,再让每个学生都开口读,根据课文内容的需要,可分别采用齐读、指名读、分角色读、分组读、领读、默读、自由读……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造多读的机会,使朗读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二、教给学生朗读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朗读的方法。
要读好课文,首先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即做到“六不”: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唱读,不读破句子,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可从停顿、重音、语调、语气、速度、节奏等方面入手,学生能达到正确朗读,也就初步形成读书能力,那么把课文读流利也就水到渠成了。
(1)披文入情,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达到这种境界的方法把握文章主旨,抓住内容的精彩处来探究读。如教学《草原》中“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表示我的愉快”时,抓住文中的精彩处来探究读,草原是美丽的“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通过这样的朗读指导,学生将会感受到草原的天,由于没有遮拦,显得格外开阔,也叫人特别愉快。有了这种体会,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这种意境,也就会无拘无束地读出作者那种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2)对文章进行鉴赏品味。如《鸟的天堂》中一句“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在理解“颤动”一词时,我让学生把“颤动”换成“抖动”、“蠕动”进行比较朗读,学生在一换一读中,很快理解“颤动”的意思,并且兴趣盎然地读,体会到作者谴词的精炼,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语感,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的领悟能力。
三、架一座情感的桥梁,让学生感悟情感
语言文字的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朗读教学的三个要求:即正确、流利、有感情。对小学生来说,正确、流利地朗读是基本要求,但要达到有感情地朗读就并非易事。因此,以趣激情,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在教学古诗《鹅》时,教师可出示大白鹅的动画片。学生边看图片边听老师描述:“在碧绿的湖水中,有一只漂亮的大白鹅。你看,大白鹅昂着头从远处慢慢地游来了,红色的脚掌轻轻地拨着绿波,边游边唱着欢快的歌”看着听着,同学们会为画景诗情所感染,情绪会被调动起来。这样,学生在读诗与赏景的多元学习活动中,不仅读得正确流利,还能读出古诗的韵味,读出诗人喜爱鹅、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杜桥小学范文4
关键词:巧创情境 激趣 体验 想象 提高 阅读效果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基础。《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增强学生的阅读水平。我们大巴山深处的孩子阅读量小,阅读的水平不高。在现代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也越来越多的运用于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中,为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创造了条件,注入了活力。这就要求教师巧创教学情境,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再现生活化、多元化的阅读内容,注重有效阅读的过程教学,提高有效阅读的质量,提供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巧激趣——提高阅读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形象思维。他们对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感兴趣。多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能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以此拨动学生的心弦,荡起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如教学《五彩池》一课,我选择了旋律优美的曲子做背景音乐,并在屏幕上播放五彩池千姿百态、形状各异,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各色光芒的视频,伴随我的诵读。学生兴趣怏然,情绪达到了最佳状态,一种愉悦明快的情感油然而生。多媒体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化静为动,带着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学生始终处于最积极最兴奋的状态,对课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很自然地步入积极阅读的状态之中。此时,我因势利导,以境引情,引导学生带着对五彩池的赞美之情朗读课文。由于学生进入了课文描述的情境,被五彩池的神奇和美丽所感染,朗读兴趣随之而生。
二、巧引入——引领学生快速进入课文情境
在教学实践中,现代媒体形象直观,融形、声、色、光、动、静于一体,为学生提供形象生动、色彩鲜艳、声音清晰的感知材料,产生愉悦的视听效应,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刺激,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如教学《观潮》一课,我结合课文内容播放录像,屏幕上大潮来时雄伟壮观的景象,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了学生的积极反应,不少学生翘首凝望,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叹,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油然而生。这样,情随境生,学习的兴趣立刻被激发起来,带着学生迅速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
三、巧煽情——渲染阅读教学气氛
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具有移情、激趣,引起共鸣的作用。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指导朗读,在情感的调动、情境的营造、意境的复现都难以调动学生入情入境。多媒体可使课文的语言材料变成可感的声音,让课文中的语言形象和情感迅速渗透到学生心里去,从而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创设一种特定的教学情境,学生一边听着低沉的音乐,一边观看八国联军入侵圆明园的影视资料,在教师范读的引导下,学生仿佛走进了熊熊大火的圆明园,从而激发学生对八国联军的憎恨之情,增进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从而萌发了"我要读"的强烈欲望。
教师运用电教手段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学质量,更好地发挥了教师主导下的学生主体作用,进一步增加了师生情感交流的机会和时间。而形象、直观的多媒体为学生创造了表现自己的机会,加上教师激励性的评价更能引起师生感情上的共鸣。如我校周老师教《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一开始投映出的遗像,接着播放“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实况录像和配乐朗诵录音;那黑色的挽联,那白色的花环,那阴沉寒冷的天气,那缓缓而行的车队,那满面泪痕的老人、青年、小孩……此情此景,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悲痛之情。形象直观的电教手段,教师动情的教学,使孩子们个个泪流满面、泣不成声,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巧体验——复原课文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
语文教材所涉及的地理位置较广,而小学生在地理知识方面认识 较少,知识面窄、不易理解。多媒体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小学生难以感知的事物和现象,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具体、形象地显现出来。因此,在介绍地理位置时,运用多媒体,适时投影,可使学生一目了然,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教古诗《泊船瓜洲》中“京口”、“钟山”、“瓜洲” 各在什么地方?与诗人有什么关系?这些假如弄不清楚,就会影响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因此,在学这首古诗之前,我先画了一条由西向东流的长江,再画出有关地理位置,用投影的方法放映地理位置图,使学生清楚地了解地理位置,便于学生理解“孤帆远影碧空尽”所表达的诗人对老朋友依依惜别的情意。通过运用电教手段,学生很清楚地了解了诗歌中的地理位置及其关系,便于学生体会诗的意境。
五、巧想象——再现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杜桥小学范文5
一、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朗读的兴趣,就要使学生形成“我要读”的良好朗读意识。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可以从如下措施着手:
1.加强学生对朗读的认识。其实,学生在理解文章的时候,朗读比默看文章的效果要好得多。大声、有感情地朗读有助于触动学生思维,充分地挖掘文章的灵魂所在。同时,朗读是提高演讲能力的基础。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能弥补语言的缺陷,锻炼口才,提高自已表情达意的能力。教师可以向学生讲一些名人在口才方面的故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注重讲读结合,提升朗读效果。在教学中,教者要先指导学生理清文章内容,然后让学生发挥其创造性,启发学生通过朗读把课文的思想感情正确、形象地表达出来。
3.采取激励机制,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够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强烈愿望。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在朗读中的“闪光”之处,给予肯定,使学生有成就感。在教学中,笔者常采用画表得星的方法,看谁读得好,读得好的就得相应的星星,这个激励方式效果非常明显。很多同学都希望自己能多得到一些星星,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
二、发挥范读的导向作用
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教师的范读对于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十分有效。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握时机,为学生做好示范。范读能使学生很快入境,有的学生模仿出来的声调一点也不亚于教师的“原汁原味”。学生模仿久了,就形成了知识的积累,读书的能力也就形成了。例如:笔者在贵阳学习时有幸听到全国特级教师虞大明老师的一堂课,当时虞老师执教的是《丰碑》一课,他那浑厚而富有磁性的声音,读课文的声音时而低沉,时而高昂……当场所有学生和听课教师都跟随着他的朗读,每个人都仿佛进入文章中所描写的情景。之后学生读课文时也能声情并茂地朗读,由此可见,教师的范读魅力不容忽视。
三、打好朗读基本功
要读好课文,首先要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打好朗读基本功,即做到“六不”: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唱读,不读破句子,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叶老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读书也不例外,就这点来讲,要从小学一年级抓起,严格要求,学生读时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学生能正确朗读,也就初步形成了读书能力,把课文读流利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注重朗读评价,让学生会读、会评
杜桥小学范文6
一、文言文断句的原则
1. 整体性原则 。
断句要坚持整体性原则,就是不急于逐字逐句地答题,先诵读这个语段,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有时要把该语段放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注意它与前后文内容和形式上的联系。
2. 化整为零原则。
通读语段并对其内容有了大体的理解之后,既可以在断句明显的地方断开,把原来完整的语段分为几个小的语段,化整为零,逐步缩小范围,依此顺序各个击破。
3. 先易后难的原则。
文言文句式的开头与结尾往往有自身的特点,有些常见字就是句子开头或结尾的标志,应该把它们作为断句的突破口。有时候骈句也是断句的依据之一。不管这些内容是在语段的什么地方,应该先把它们断开,再去考虑难度较大的内容。
二、 断句的具体方法
1. 通读文段。
通读文言语句,了解故事梗概,再加上利用一些文言句式句首、句尾的标志,可以把语段先划为几个较大部分。如:
用斜线(/)给下面一段文言文断句(2013年重庆卷)
岁 饥 丐 者 接 踵 县 无 室 庐 以 居 之 往 往 穷 冬 严 寒 蒙 犯 霜 雪 冻 饿 而 死 者 相 藉 于 道 矣 州 县 倘 能 给 数 椽 以 安 之 岂 不 愈 于 创 亭 榭 广 园 囿 以 为 无 益 之 观 美 乎
划断该段文字可先利用“矣”(句尾)和“岂”(句首),把文段分为三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讲述某地“岁饥”产生的严重灾害,再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根据意思逐步断句。
2. 排偶优先。
文言文中对偶、排比的句式很常见,有时还有顶真句式,能给断句带来很大帮助。如:
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2013年北京卷)
世 之 治 也 行 善 者 获 福 为 恶 者 得 祸 及 其 乱 也 变 数 也 知 者 不 以 变 数 疑 常 道 故 循 福 之 所 自 来 防 祸 之 所 由 至 也 遇 不 遇 非 我 也 其 时 也 夫 施 吉 报 凶 谓 之 命 施 凶 报 吉 谓 之 幸 守 其 所 志 而 已 矣
通读该段文字,能找出很多对偶句,如:“行善者获福”和“为恶者得祸”、“行善者不获福”和“为恶者不得祸”等,把对偶句全部找出来,其余内容就相对简单了。
3. 寻找标志。
文言语句开头表示议论开始的常用发语词“夫”,表示谦虚的常用“窃”,表示归纳原因的常用“故”,表示疑问的常用“何”“焉”“奚”,表示反问的常用“岂”“其”等;结尾常用语气词“也”“矣”“哉”等;表示目的关系的“以”所带领的分句也常常断开。如: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013年江西卷)
A. 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
B. 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
C. 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
D. 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
本题中“也”,和“子真村落人”构成判断句,“也”出现在句首的情况一般是现代文句式,文言文中几乎没有过,所以A、D项被排除。“以”译为“用来”,和后面“偿我久逋之文债”构成介词短语,表明“以子之言为图为记”的目的。所以正确选项B。
需要强调的是在使用虚词作标志断句的时候,还要根据句子的实际情况,因为文言虚词的用法很灵活,它们在句中的位置只是相对固定,断句时不可生搬硬套,否则就会出错。如“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中两个“也”字后都不能断,第一个“也”要和前文的“之”作为一个整体,是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常见句式,后一个“也”虽然前没有“之”也是此作用。再如“故”,一般表示在某种原因之后,对结果的归纳总结,但也有“……之故”的说法。
4. 揣摩语意。
在没有一些常见标志时,唯有根据文意断句。根据文意断句时,要先弄明白文段的陈述对象,然后根据时间、地点、变化、结果、文言文的句式特点等因素断句。如:
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013年广东卷)
A. 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B. 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C. 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D. 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本题只是对“时”“咏”两字的归属做判断。“时”是“当时”表时间,陈述时应放在句首,如果归附到前面“大致克捷”后,类似于现代汉语句型,不合古文习惯,况且在“……时”后句又出现“……之际”,语义上重复、讲不通。“咏”是本文传主,“民多胁从”的对象是前文的“寇”,如果把“咏”归附到前文“民多胁从”后,后句“移文谕以朝廷恩信”就缺少了主语。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