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不再联络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不再联络范文1
物联网:应用的深度融合
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与拓展,是新理念引导下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集成创新。物联网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是传感网、互联网、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技术的集成及其广泛和深度应用。其功能是,各类实物信息被不同的传感器感知、采集、形成数字信号,通过各类网络快速传输到信息处理层,加工处理的信息形成信号或知识。
物联网的应用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过去,信息技术与制造业“两层皮”,信息基础设施与实物基础设施“两层皮”,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通信、互联网、数字内容等领域独立发展。物联网集合了许多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基础设施与实物基础设施相结合,把信息化融入产业发展、人民生活和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推动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自动化技术在更多领域深度应用,促进更多行业、更大范围的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如智能交通是在车辆大幅度增加后,传统的交通管理模式不能满通安全需要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城市智能化管理是在城市功能不断丰富和互联网普及的情况下,为了提高管理效率而发展起来的。
物联网产业是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有机结合。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将改造提升一批传统产业,带动一批新兴产业发展,扩大一批传统产业的市场规模。目前,物联网大都在传统产业应用,如交通、物流、电网、石油天然气和食品等行业,极大提升了这些传统产业的效率,改进了发展方式。同时,物联网的应用带动了相关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包括芯片、传感器、集成模块及设备和中间件制造业,以及应用系统设计与集成、软件开发、试验检测、工程实施和云计算等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扩大了其市场规模。
物联网:助推现代服务业
从物联网本身的特点和规律看,物联网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大有作为。
一方面,物联网功能多、应用面宽,以市场需求为发展动力。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是运营、管理和商业模式创新引导的集成创新。发展物联网的动力是满足市场需求,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改善管理、提高效率和便捷生活。物联网不仅应用于诸多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而且在日常生活等领域拥有巨大潜在市场。一是以政府公共服务为主的公共管理和服务市场,如电子政务、城市管理、医疗及教育等领域。二是企业为主的行业应用市场,如电信、电力、物流及石油天然气等行业。三是以个人和家庭为主的消费市场,如购物、家用电器、休闲娱乐等消费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服务的领域正在扩展。
另一方面,物联网产业链长,是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有机融合,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具有重要意义。纵向看,物联网的产业链可以分为上、中、下游。上游是网络设施、终端设备、传感器、芯片、集成模块和中间件制造等相关制造业;中游是互联网及其运营服务;下游是物联网的用户和服务商,包括应用系统设计和集成、软件开发、试验检测、工程实施、云计算和系统运维等高技术服务业。物联网涉及众多应用领域,是一个跨多学科多部门的细分市场。每个物联网应用领域又构成各自的产业链。
物联网产业链中服务业比例较高。物联网产业的中、下游大都是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物联网不仅将带动相关制造业发展,而且将极大促进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形成服务业新业态。
物联网:新特点新趋势
目前,全球物联网产业部分领域处于重大技术突破的孕育期和产业发展初期,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主要集中在美、欧、日、韩和我国。从世界范围看,物联网技术发展和应用主要呈现以下趋势。
第一,需求导向,整体规划,目标明确。近些年来,欧美日韩等纷纷出台发展物联网的战略计划。一是在社会效益较大的领域优先布局,逐步向生活消费领域拓展。目前,各国政府主要在医疗、电子政务、电网、教育、交通及城市管理等领域推行物联网计划。如,近年来,美国政府以刺激经济为目标,重点支持宽带网、智能电网、卫生医疗信息技术应用等。欧盟从发展绿色经济的角度出发,优先发展智能汽车和智能建筑。韩国则从寻求增长动力和发展优势产业出发,在食品和药品管理、交通和物流管理、环境监测、安全监测及工业自动化等方面进行应用示范;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又提出发展智能通信、家庭应用和娱乐等,推动物联网在消费领域应用。二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物联网应用重点,有针对性地解决行业问题。三是市场需求驱动,企业自发创新发展。大部分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是水到渠成,当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出现了应用物联网技术的市场需要。如物流行业最初应用物联网技术是出于对食品安全监控的需要;发展云计算是一些掌控信息资源的企业,为了利用剩余的计算资源,通过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发展起来的。
不再联络范文2
【关键词】胃肿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多平面重组
【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647-02
胃食道连接部癌是指在食管下段复层鳞状上皮与胃单层柱状上皮呈锯齿交界处(Z线)上下5cm内发生的恶性肿瘤[1]。近年来,胃食道连接部(GEJ)癌发病率成上升趋势,由于该部位结构特殊,其定义及分类存在争议,在分期及治疗上缺乏系统、客观评价。胃镜是目前诊断GEJ的主要方法,但无法显示和观察GEJ壁的全层,不能明确诊断浆膜外淋巴结及邻近器官的转移情况、肿瘤的血供情况,对于GEJ癌的术前分期及预后评判缺乏客观依据[2]。随着多层CT诊疗技术的发展,MDCT因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可确切显示GEJ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及下段食管的改变,判断周围脏器有无浸润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从而对术前分期尤为重要,并可为肿瘤分型提供客观依据或评判标准,从而有助于制定合理治疗方案。
1.临床资料
2009.5一2010.3共收集经胃镜确诊44例胃食道连接部癌患者,男性25例,女性19例,年龄37~81岁,平均68.2岁。本组病例于进食后均不同程度出现呃逆、胸骨后剑突下闷痛或食管梗阻等症状。均经过手术病理证实。该44例患者中,低分化腺癌18例,中分化腺癌14例,粘液腺癌5例,鳞形细胞癌6例,神经内分泌癌1例。所[2]有患者均于术前1周均行MDCT检查,术后与病理结果对照。
2.检查方法
2.1 MDCT检查方法
全部病例均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产Siemens 64排螺旋CT机扫描,扫描范围自膈顶至脐水平,部分病例扩大扫描范围至盆腔。扫描方法:常规空腹,检查前禁食4~6h ,检查前20min 口服温开水800 ml ,常规注射654-2 10mg ,扫描开始前,再服温开水500ml ,随后行CT 扫描。常规采用统一标准仰卧位平扫、动脉期、门脉期,右侧卧位(静脉期)扫描,对比剂采用欧乃派克,浓度为300mg I/ml,注射速率3ml/s,采用进口原装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入。注入对比剂后分别于25s(动脉期)、50~60s(静脉期)、3~4 min(平衡期)进行扫描。扫描参数:120KV,270~330ms,层厚6mm ,螺距3。根据胃镜或钡餐造影提示的病变部位采取多种扫描。
所有原始数据资料传输至Siemens工作站 应用3D、Inspase相关软件行多平面重建。定义左侧隔角水平为GEJ部Z线水平,首先对原始图像进行CPR重建,展示食道下段、GEJ及胃底全貌,确定肿瘤中心位置,切换至MPR模式,测量肿瘤中心位置到隔角切线水平的距离(GEJ上方为正,下方为负值)。同时将横断位图像结合重建图像评定肿瘤浸润程度、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情况。以上研究由2名有经验的影像诊断医师在工作站阅片、测量,并作详细记录。
3.判定标准
3.1 GEJ癌分型 根据Siewert分型法[3],肿瘤中心位于胃食道连接部z线上1~3cm为I型GEJ癌,Z线水平上方1cm以内及下方2cm以内为Ⅱ型,肿瘤中心位于Z线下方2cm~3cm为Ⅲ型GEJ癌。
3.2 MDCT的TNM分期尚缺乏统一标准,本研究采用以下分期法[4]:T0为局部壁无改变;T1为病灶局限于粘膜层,内层局灶性动脉期明显强化,门脉期仍为轻中度强化,黏膜下层完整;T2:为局灶或弥漫性壁增厚,强化更明显且侵犯全层,但外层不受影响,仍较光滑规整;T3为壁明显增厚且强化,外层模糊,呈现不规则或网格状,与周围脏器的脂肪分隔仍清晰存在;T4为肿瘤有明显强化,侵犯肌层、浆膜层及浆膜层外,周围脂肪层模糊消失,侵及邻近结构。
淋巴结最大直径>l0mm,形态失去椭圆形或肾形,密度不均,边缘轮廓模糊,增强后呈不均匀、不规则强化,判为转移淋巴结。M分期,M0:无远处转移:;Ml:有远处转移,包括腹部12~16组淋巴结。
4.统计学分析
将MDCT分型与病理结合手术记录对照,分别计算MDCT判定I型、Ⅱ型、Ⅲ型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将MDCT的TNM分期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分别计算其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
5.结果
5.1 MDCT检查
5.1.1 GEJ癌的MDCT表现及分型结果
本研究中患者均表现为GEJ壁局限性不均匀增厚,内缘呈锯齿状,部分形成软组织肿块样,均向腔内凸出,表面不规则,可见充盈缺损征象,常伴有食道下段及胃体部受累,表现为食道下段管壁不规则增厚,可见软组织肿块影,管腔明显狭窄,胃体受累时表现为胃壁毛糙,局部不均匀增厚或结节状突起,并见异常强化。GEJ癌平扫时肿块密度不均,动脉期强化明显,以粘膜层为主,并且丧失完整性及连续性,门脉期强化从粘膜层至浆膜层逐渐强化,浆膜面毛糙并见不规则结节状隆起,周围脂肪间隙内可见网状软组织密度影。44例患者中,按照Siewert分型标准,将病理结合手术记录所得的分型结果,与MDCT判定结果进行比较,如下表。
44例患者中,病理结合手术记录判定I型6例,其中MDCT判定4例,准确率为67%,11型20例,其中MDCT判定17例,准确率85%,111型18例,其中MDCT判定15例,准确率为94%。
MDCT对GEJ癌的T分期
本研究中,MDCT显示GEJ三层结构28例,显示率62.5%。术后病理证实T1~2期为5例,其中MDCT判定Tl~2期为4例,T3为7例,其中MDCT判定T3期为4例,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5%及66.7%,T4期为32例,其中MDCT判定为28例,准确率为86.7%。
本组病例MDCT检出淋巴结转移多位于GEJ、胃周,胃左动脉旁及腹腔干周围,共17例,远处腹腔及后腹膜淋巴结转移3例,纵隔(主动脉窗)淋巴结转移1例。与病理比较,真阳性20例,真阴性8例,假阳性1例,假阴性13例,敏感性59.4%(19/32),特异性88.9%(8/9),阳性预测值95%(19/20),阴性预测值38.1%(8/2l)。
MDCT对GEJ癌的M分期
本试验44例患者中,MDCT诊断腹腔及后腹膜远处淋巴结转移4例,胸腔转移2例,M0共36例,均经手术证实,对于胸腹部M分期诊断,准确率100%。
3 讨论
3.1 食管胃连接是指食管下端至胃贲门长约3~5 cm的一段管腔及贲门区,位置高居肋弓下,其解剖结构复杂,形态特殊,神经支配不同于上段食管和胃,具有独特的进食机能和防止胃内食物返流的机能[5]。
3.2 GEJ癌典型征象为该处壁不均匀增厚,内缘锯齿状,平扫时密度不均,增强后不均匀强化,尤以动脉期扫描更著,异常增厚壁与正常壁衔接区成近似90度角(阶梯征)为恶变的重要证据[6]。间接征象为贲门部鸟嘴形态消失、变浅,食管下段管腔扩张,一般贲门胃底壁外缘不光整或失去线性结构,凸出隆起,有的可见小而不规则条索影,从壁凸向周围脂肪间隙,或周围脂肪间隙内有网状软组织密度影,均提示浆膜面周围脂肪组织浸润[7]。MDCT重组技术能通过CPR观察肿瘤全貌,MPR以不同角度旋转,显示左侧隔角位置,测量肿瘤中心位置与Z线的距离,可以在术前对GEJ癌进行分型,决定病人的归属,为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信息。
MDCT区分Tl~2期存在限度,关键问题在于GEJ部的三层强化显示率并不高,本次研究在65%左右,很难通过区分三层结构来区分T1和T2,目前只能通过MDCT上肿瘤局限于壁内边缘较为光滑,提示为T1~2期,然而,临床对于T1、T2均首选手术治疗方法,故区分二者临床意义不大,临床更多依赖内镜技术[8]。MDCT对于T3、T4的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较为理想[9],对于临床是否手术或行新辅助治疗价值较大。但由于GEJ癌常伴溃疡、炎症,使浆膜面毛糙、脂肪结构不清,有时肿瘤周围的炎性反应使肿瘤周围强化,难与肿瘤侵犯组织区别[10],另外周围出现小条索影并非肿瘤外侵特异性表现,局部纤维化也可有此表现,故T3假阳性出现较多,本组中有3例误诊为T4,但T3的阴性预测值较高,因此更适合用于排除中晚期GEJ癌方面。
淋巴结转移是影响GEJ癌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GEJ癌淋巴结转移多位于GEJ周围及小弯侧,其次是腹腔淋巴结,纵隔转移较少。但就转移淋巴结大小尚存分歧,根据Fukuya报道[5],淋巴结转移中,直径14mm以上淋巴结占82.6%,但也有学者研究GEJ癌转移淋巴结8mm以下淋巴结所占比例达60%以上,但综合淋巴结的形态、密度、轮廓、强化方式等情况,可获得较高的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提示MDCT更适合用于转移淋巴结放化疗疗效评估、检测转移淋巴结方面[11]。
在MDCT扫描获得横断位的同时,MDCT的多平面重组技术图像同样显示其价值,使病变更直观,对更准确判断T分期、N分期有帮助,同时对肿瘤导致食道下段、贲门口狭窄而行胃镜、钡餐造影困难者,更具价值。研究表明,冠状位、矢状位及任意角度斜位MPR图像,图像质量完全符合诊断要求。高质量的MPR重建图像,可以多平面多角度观察病灶及GEJ全貌,进行分区及准确测量各区壁厚,全面显示腔内外病灶形态,并可对肿瘤行Borrmann分型,为临床提供更多资料[12]。
随着GEJ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该解剖部位关系特殊,病人出现临床症状较晚,就医时已多属中晚期,对于早期患者以手术治疗为主,而中晚期常需先行新辅助治疗后,再行手术切除,术后配合放化疗等综合手段以提高生存率、降低复发转移,因此,MDCT的术前分型、分期诊断及疗效评估显得尤为重要。根据Siewert的分类方法,I型肿瘤可以按照食管癌的治疗方法治疗,Ⅲ型肿瘤可以根据胃癌治疗,siewertl认为,Ⅱ型肿瘤应当和Ⅲ型肿瘤一样按照胃癌的治疗模式去处理。也有学者认为[14],这一部位的肿瘤其手术方法与胸下段食管癌类似,远期疗效两者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因而Ⅱ型肿瘤更像I型肿瘤,应当将其作为食管癌来治疗,因所参照标准不同,治疗也大相径庭。由于目前分型尚未形成统一,加之术前尚未有被大家皆可接受的方法,因此该类疾病常引起胸外科和普外科医生的争议,即归属不明确,手术方法也因学科不同而有较大差异[15]。
总之,MDCT的空间和密度分辨率较高,可确切显示GEJ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下段食管的改变,并可判断周围脏器有无浸润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从而对准确判断术前分期起重要作用,并可为肿瘤分型提供客观依据或评判标准,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明确患者归属。
参考文献:
[1] Siewert JR} Stein HJ. Classification of carcinoma of the oesophagogastric junction[J] .Br J Surg,1998,85: 1457-1459.
[2] 尚克中,陈九如.胃肠道造影原理与诊断.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
[3] 林贵.贲门癌的X线诊断.中华放射学杂志,1981,15: 185.
[4] D'Elia F,Zingarelli A,Palli D,et al. Hydrodynamic CT preoperative staging of gastric cancer:correlation with pathological findings ,A prospective study of 107 cases. Eur Radiol,2000 ,10 :187721885.
[5] Japanese Research Society for Gastric Cancer. The general rules for the gastric cancer study [M].Tokyo: Kanehara,1993,34:76一89.
[6] 杨继虎责门癌的CT表现及CT检查意义Cancer Research and Clinic,October 2005,Vo1.17,No.5
[7] Sobin L,Wittekind C. TNM Classification of Malignant Tumors 5 th ed. New York: Wiley-Liss,1997. 45-76.
[8] Dolan K,Sutton R,Walker SJ,et al. New classification of oesophageal and gastric carcinomas derived from changing patterns in epidemiology. Br J Cancer,1999,80: 8342842。
[9] 谢敬霞.贲门区双对比造影正常形态的X线分析.中华放射学杂志,1985,19 (4): 235.
[10] 张晓鹏.胃癌的X线诊断.第1版.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11] Fukuya T.Honda et.al Lympho-node metastasis:ei}icacy of detection with helical CT in patients with astric cancer[J].Radiology,1995,197:705-
[12] 尚克中.双对比造影中胃前壁病变影像特征的研究.中华消化杂志,1990,10 (5): 271.
[13] 崔燕海,责门癌CT检出淋巴结分布的影像学特点Chin J Med Imaging Techno1,2007,Vo123,No 4 553一557
不再联络范文3
【关键词】分布式联动 技术原理 网络安全 应用分析
1 联动技术的概述
1.1 联动技术定义
就目前来看,人们对于联动技术的还没有一个具体的定义,在实际的工作中,所谓的联动主要指的是设备之间的关联和互动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通常来说,联动指的是各个设备之间所建立的机制,通过此种方式能够实现各个设备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在网络安全系统中,联动主要包括了防火墙系统、入侵检测系统、防病毒系统、VPN、CA、网络安全指数评估系统等。
分布式以及相关的模块间的要求:从开发到应用,分布式都具有众多优点,并且,能够体现良好的技术性,分布式能够实现模块化,模块化催生分布式,这样就形成了联动。总的来说,联动就相当于一个纽带,有效的将各个模块融合,构建了一个强大的网络安全系统。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联动方式主要是基于Radius的AAA认证体系进行工作。
1.2 分布式联动技术的网络安全构建框架
图1为分布式联动技术网络安全构建的框架。
在图1中,此网络安全构建主要由Client、Relay 和 Commander构成,它们主要设计了设备的认证以及分布式联动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三部分都需要进行身份认证,只有通过相关的认证以后才能实现局域网的连接。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分布式联动主要应用在Commander 和Client 、Commander和Relay 之间。分布式联动技术应用在Commander 和Client ,Commander能够及时的将相关的安全策略配置发下Client,然后,Client再对相关的参数进行配置,保证网络安全。如果Commander 和Client 之间存在相关的设备Relay,此设备能及时的将相关的安全策略传达给Client,Relay自身不会对相关的安全策略进行配置。分布式联动技术应用在Commander以及Relay 之间时,能够有效的解决网络汇聚以及核心设备失控时所造成的报文发送状况,维持了整个网络的稳定性,有效的提高了网络安全系数。
2 分布式联动技术的实际应用
2.1 分布式联动技术的应用分析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分布式联动通常能够分为系统功能安全策略分发、策略动态分析、系统安全监测联动。
2.1.1 系统功能安全策略分发
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Commander、Relay 与 client过程中的安全策略分发流程,主要包括了Client、Commander、Relay 三个设备通过认证以后,才能进行相关的安全策略配置,Relay设备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能够实现透传参数的配置,在Commander中相当于client。具体的协议安全参数配置应该是该宽带口的加权平均值,相关的计算公式为:
Client_Protocol_parameter=Port_bandwidth*(Protocol_parameter/All Port_enable_bandwidth)。
例如:ARP的队列通常限速为55Mbps,Commander 通过认证的两个端口,并且,每一个物理端口为110Mbps,如果将其分配到一个端口中,相关的协议参数应该为30Mbps,其计算公式为:110Mbps*(55Mbps/110Mbps*2)。
2.1.2 Commander以及Relay 间的安全策略分发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过程中,两者之间的参数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进行配置,并且,在相关的参数分发之前,还应该积极的加强认证。
2.2 相关系统设备的安全策略动态调整
整个系统的安全策略参数分发工作完成以后,如果相关的参数出现变化,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保证整个系统的良好运行。例如:commander 通过相关的认证进行端口增加,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积极的对协议参数进行计算。
2.3 系统安全联动检测
在实际的系统工作中,安全参数策略分发完成工作完成以后,client 设备就会积极的对相关的工作内容进行检查。如果出现异常,相关设备就会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
2.4 分布式联动技术的实现
(1)首先应该积极的对相关的报文进行认证,通过认证以后按照图2方式进行扩展。然后,在依据实际情况进行报文的发送。
(2)安全策略应答
Client系统收到相关的安全策略配置参数以后,应该积极的对相关的策略进行应答,并且积极的进行参数配置。应答报告应该采用DAP格式报文格式如图3。
在实际的应答报文中,TLV Type如果为5,并且TLV的长度为1,如果取值0x01时,则表示相关的安全策略配置成功;反之,则表示相关的安全配置失败。
3 总结
综上所述,分布式联动技术子对网络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有效的提高了企业网络的安全性。文章通过对其原理以及相关的应用进行分析,明确了其中的重要内容,希望能够促进分布式联动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振华.基于动态策略联动响应的网络安全防护技术[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3,26(3):42-44.
[2]胡萍萍.基于分布式数据库的整体安全模型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1,(8):43-46.
[3]白媛.分布式网络入侵检测防御关键技术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
[4]王菊.基于分布式数据库安全策略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7):42-42.
[5]杨加园.基于分布式联动技术的网络安全策略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4.
[6]姚东铌.分布式蜜罐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J].电子测试,2014,(15):134-136.
作者简介
王美玲(1980-),女,卓资县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武警新疆总队第一支队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网络信息安全。
不再联络范文4
[关键词] 超声;螺旋CT;中央型肺癌
[中图分类号]R445.3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3-7210(2009)03(c)-060-02
螺旋CT的高分辨技术及3D重建对支气管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在中央型肺癌并阻塞性肺不张时,由于肿块与不张肺叶相融合,在常规平扫时,难于分辨肿块,仅见支气管阻塞,而超声在阻塞性肺不张时,由于病变肺叶已无气体可言,使得超声观察肺内病变成为可能。笔者对我院46例患者应用超声联合螺旋CT诊断为中央型肺癌并阻塞性肺不张进行分析,旨在评价其在这方面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6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胸内、外科住院的中央型肺癌并肺不张患者46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8例;年龄38~76岁,平均57.3岁。全部病例均经支气管镜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
1.2 仪器与方法
超声选用日本Toshiba-240A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 MHz,患者一般取坐位,酌情取侧卧位或仰卧位,沿肋间扫查,同时测量胸腔积液的深径、胸膜厚度、胸膜结节及肺内肿块的大小、数目,观察胸腔积液的回声情况,胸膜及肺内肿块的声像图特征,摄片记录。CT使用西门子6排螺旋CT扫描条件为120 kV/630 mAS,准直宽20 mm,螺距为1∶1,6层螺旋CT扫描层厚为5 mm,扫描范围自胸锁关节至膈肌平面,扫描方式为连续容积扫描(CVS),扫描时间为一次屏气约10~20 s完成扫描,阅片由两名以上有经验的副主任医师完成。比较超声、螺旋CT对中央型肺癌并阻塞性肺不张的检出情况。
2 结果
声像图特征由于病变肺叶发生实变,气体的强回声消失。表现肺门处一实质性回声区,且形态不规则。同时纵隔向病侧移位。在伴胸水时,肺门处不规则肿块周围有液性暗区包绕。本组最大肿块为6.0 cm,最小者为1.3 cm。CT与超声肺门肿块的检出率:CT为82%(38/46)、超声为92%(43/46),肺不张伴胸腔积液者45例(98%,45/46),伴胸膜结节者6例(13%)。经统计学处理,P
3 讨论
由于肺组织是含气器官,超声在肺表面大量反射,因此从声像图上不能显示出肺裂、肺内血管和肺门区淋巴结[1]。以往胸部疾病的诊断主要依赖CT、MRI、X线等其它影像办法,螺旋CT由于图像分辨率高、成像速度快、可减少呼吸及心脏伪影影响等优势,在胸部疾病诊断中为首选。但在中央型肺癌伴肺不张时,由于肺门肿块与不张肺叶相融合,常规平扫中呈等密度,难于分辨肿块,仅见支气管阻塞(图1),而当肿瘤压迫阻塞支气管致使远端肺气会减少或消失,超声可通过无气肺及胸显示肿瘤及周围组织,为观察中心型肺肿瘤提供了可能,以往报道较少,也多是讨论其声像特征[2-3],与CT相比超声具有下列优势,图像清晰,直观性强,肿块分辨率优于X线[4],本文肺门肿块CT检出率为82%,超声检出率为92%,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超声对两种声阻抗差达0.1%的软组织,就能显示并鉴别,还可清晰观察胸膜是否肥厚及胸膜结节的数目、大小,大致估计胸腔积液的性质等(图2),尤其是对那些失去手术价值而要放疗设计照射野及临床化疗疗效的判定、随访均有帮助,固然增强扫描对于区分肺门肿块与不张肺组织会有所帮助,但对一些对碘过敏、心肝肾功能不全、哮喘、糖尿病、甲亢、各种药物过敏者及老年人等高危因素的患者应用也受到限制。
超声也有其局限性,当肿瘤未致气道完全阻塞或远端未出现实变时,超声不能观察到病变。当声窗窄、病变小、周边气体多、边界不清或无胸腔积液时,都可影响中心肿瘤的显示。
综上所述,超声作为发现肺不张及其阻塞性病变的一种新方法,联合螺旋CT在诊断中央型肺癌并阻塞性肺不张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4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849.
[2]陈敏华,严昆,朱强,等.无气肺内支气管液像对中央型肺肿瘤的诊断价值[J].临床医学影像杂志,1994,5(4):181-184
[3]严昆,陈敏华.超声对中心型肺肿瘤的诊断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8,14(5):16-19.
不再联络范文5
最终还是得说再见,希望我们有缘再见。不论是心,还是人。
一次又一次的等待,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你让我不得不面对现实
我们曾经离别过。离别后,我认为……虽然我们已经分开,但我们的心还在一起
毕业时的离别,对我们造不成威胁。我们还是跟以前一样联络,我们还是一样关心对方。我们的感情,比毕业前更加的好。
毕业后的我更加珍惜你,更加珍惜我们的友情。
即使日子久了,联络也渐渐少了,我还是偶尔会发些信息问候你
何时开始,发出去的信息已得不到回复?
何时开始,我为了等不到你的回信常感到失望?
如此的情况已维持了多久?
每当想起你,都会想说没关系,再试多一次,就发了一封简讯给你。等了又等,等不到就想说没关系,睡一觉醒来后就会看到你的回信了。隔天醒来,手机的屏幕竟是那寂寞的图案。
起初的不以为意已不在,无法再说服自己说没关系
或许你已不再珍惜我们之间的友情,单方面的珍惜很累。就像一厢情愿的暗恋对方,却迟迟等不到他的回应。
原本以为你不会是我生命中的过客,而是我生命中永远的贵宾。
但却只是我以为……因为你要走了
我想挽留你,想要你留下来继续当我生命中的贵宾
但单方面的挽留真是让人无能为力,因为你不愿回头看我
强求得来的友情没意思,反正你已不怀念我们的友情,所以我决定放手
不再傻傻地期待你的信息,不再傻傻地等你发现我一直在等你的回头
再见。我生命中的过客
很高兴你曾经走入我的生命,虽然只是过客
不再联络范文6
那件紫雨衣,有他的温度和怀念。看见那件紫雨衣,她就想起,他们一起走过的风雨飘摇的日子。雨丝凉凉,打在心尖,只有她一个人,慢慢骑车在雨中街头。不会再有人,为她,只为她,披上一件雨衣。
她喜欢打伞,任雨点飘落到发际,贴在面颊。那种疏离,那种忧伤,和爱情遗留在心里的凉一样疼。想着,这样的雨天,他是否为别的女子披上温暖的雨衣,抑或撑起一把伞?爱情里,不是不计较,不是没遗憾,就像雨具,再怎么严实,也经不住雨点的侵袭。何况,千疮百孔的爱情。
打伞,让身体接受空气的清凉,可以让心情明净,剔除掺杂的欲望。远不如,雨衣的包裹,温度炽热,让爱情只剩下荷尔蒙的气息。爱情过后,除了伤害,唯一留恋的,也许就是他身体的味道。科学家早就研究证明,爱情只是一种化学反应,无关感情,只关感觉。她希望这化学反应可以来得慢一些再慢一些,结束得快一些再快一些。
6月1号那天,是他们相识的第七个年头。也是他们不再联系的第799天。还好,那天,晴空万里,用不着雨衣。可是,落在她心里的阳光,充满忧伤的味道。朋友给时隔半年未联络的曾经恋人联系,电话那头,相闻不相识,一再追问“你是哪位”。难道,时间真的可以消磨爱情?距离真的会产生遗忘?
她试着,给他发去一条短信。两年多未曾有任何联络,也许,他早已删除她的号码,也许,他早已忘记。那句短短的“儿童节快乐”,五个字,却用尽她的力气。半晌,两个小时后,他回过短信来,你还好吗?还恨我吗?她百感交集,她以为他会忘记的,不知她是谁,那样最好,她就当是节日短信发错了。
不管曾经是怎样的情感纠缠,爱恨相加,不管他是怎样背信弃义远离她,她都选择了原谅他。只为,他还记得她,还尊重着曾经的那份爱。她摁了半天,“不恨了”三个字从她心底落了下去。她想,他背着父母和她交往三年,他也很不容易。
我们还可以做朋友吗?